几种主要水生植物景观配置的应用特点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水景植物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水景植物水景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常见的元素之一,通过植物的布置和搭配,可以创造出独特的水上景观效果,为园林增添魅力与生机。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植物的选择和配置至关重要,本文将通过介绍几种常见的水景植物,探讨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种常见的水景植物,睡莲。
睡莲又称睡蓮,是一种水生植物,生长在水中的草坪上。
它拥有丰富的花朵颜色,花瓣绚丽多样,有红色、白色、粉色等多种颜色。
睡莲的花期较长,可以持续几个月至整个夏季,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同时,睡莲还可以起到水质净化的作用,通过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提高水质透明度,增强水景的美观度。
其次,还有一种常见的水景植物,芦苇。
芦苇又称菱角草,是一种高大的水生植物,常见于池塘、湖泊和水库等水域。
芦苇的高大挺拔,在风中摇曳,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
芦苇的根系发达,可以有效地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过滤杂质,净化水质。
同时,芦苇还能提供栖息地,吸引鸟类和其他水生动物,增加水景的生态效应。
除了睡莲和芦苇,还有一种常见的水景植物,荷花。
荷花又称莲花,是一种水生植物,常见于花园池塘和湖泊。
荷花的花朵较大,花瓣丰满,颜色鲜艳,有红色、粉色、白色等多种颜色可选。
荷花的叶片大而浮于水上,形态美观,给人一种幽静和高贵的感觉。
同时,荷花的茎和叶具有抗污染的功能,可以吸收和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提高水质的安全性。
此外,还有一种常见的水景植物,香蒲。
香蒲又称水竹,是一种水生植物,常见于池塘和湖泊。
香蒲的茎细长而柔软,叶片狭长而尖锐,给人一种优雅和灵动的感觉。
香蒲的根系发达,可以吸收水中的废物和营养物质,净化水质和气氛。
同时,香蒲还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可以形成一片片绿色的芦苇林,给人一种和谐和绿色的感觉。
综上所述,水景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和配置水景植物,可以创造出独特的水上景观效果,增加园林的景观价值和生态效益。
睡莲、芦苇、荷花和香蒲等水景植物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还具有净化水质、吸附废物和吸引动植物等功能,对于打造美丽而健康的园林景观具有重要意义。
园林常用水生植物水生湿地植物的配置及应用

园林常用水生植物水生湿地植物的配置及应用(组图)(2010-04-13 13:32:08)转载▼标签:水生湿地植物杂谈水生湿地植物作为营造水景的重要要素,它的应用一直备受业内人士的关注。
本文从植物的构建模式、优化配置、群丛模式、与水体关系角度分析了水生湿地植物,并且结合武汉市三大公园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
1、生态水景的构建模式1.1 生态水景的构建模式(1)生态自然型其景观自然形成,各群落分布自然合理,少有人工干涉,如:洪湖的荷花,白洋淀的芦苇。
(2)生态观赏型其景观由人按生态原理并结合原地形地貌设计而成,各群落分布建植由人工而成,群落以观赏为主。
同时运用各种手法使风景优美,使之成为旅游景点,如:杭州的西溪湿地、金银湖湿地公园等。
1.2 水生植物的群落模式(1)物种多样化模式:陆生、湿生、挺水、浮水、沉水植物依序构成生态水景的组成部分,并逐步形成一个有机和谐统一的组合体,各组成部分比例协调,景观层次和色彩丰富,如:解放公园。
(2)优势种主导模式:优势种在水景中起主导作用,是景观的主体部分,也是景观的特色部分,其他物种为伴生物种。
如大片的荷花形成的景观,点缀有香蒲、茭草和水葱。
如杭州西湖曲院风荷的荷花。
(3)水质净化型模式:此类景观以大量的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为主,水域内点缀少量其它水生植物,主要以保持水质良好,水体透明为主。
如:和平公园的人工湖,其中种植的大量菹草和黄花鸢尾。
植物群落的优化配置模式:通达人为设计将欲种植的水生湿地植物群落,根据环境条件和群落特性按一定比例在空间分布,时间分布方面进行安排。
使其高效运行达到净化水质,并形成优美的景观效果和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系统。
群落配置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水平空间配置:指水域平面上配置不同的植物群落。
所配置的植物群落可分为生态型植物群落和观赏性植物群落,生态型植物群落以水体污染的治理,污水的净化,促进生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为主要目标,注重群落的生态效应,其建群种要求耐污,去污能力强,生长快,繁殖能力强,生态效益好的物种,如芦苇。
水生植物及配置特点及常绿水生植物及选择

水生植物的配置特点及常绿水生植物的选择一、水生植物的配置一泓池水,荡漾弥渺,虽然有广阔深远的感受,但若在池中、水畔结合水生植物的姿态、色彩来造景,会使水景大为增色。
中国园林中,水景常构成一种独特的、耐人寻味的意境。
“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
“茫茫芦花,阵阵涟漪,浑似白雪,水天一色,秋色美景,意境深邃”。
我们根据实际调查,并借鉴传统水生植物的造景手法,依水域形式不同,将水生植物归纳为四种基本配置模式。
(1)水域宽阔处的水生植物配置此配置应以营造水生植物群落景观为主,主要考虑远观。
植物配置注重整体、宏大而连续的景观效果,主要以量取胜,给人一种壮观的视角感受。
如:荷花群落、睡莲群落、千屈菜群落或多种水生植物群落组合等。
(2)水域面积较小处的水生植物配置此配置主要考虑近观,更注重水生植物的单株观赏的效果,对植物的姿态、色彩、高度等,适合细细品味;手法往往较为细腻,注重水面的镜面作用,故水生植物配置时不宜过于拥挤,以免影响水中倒影及景观透视线。
配置时水面上的浮叶及漂浮植物与挺水植物的比例要保持恰当,一般水生植物占水体面积的比例不宜超过1/3,否则易产生水体面积缩小的不良视角效果,更无倒影可言。
水缘植物应间断种植,留出大小不同的缺口,以供游人亲水及隔岸观景。
(3)在河流等条带状水域中的水生植物配置水生植物配置则要求水生植物高低错落、疏密有致,体现节奏与韵律。
(4)人工溪流的水生植物配置人工溪流的宽度、深浅一般都比自然河流小,一眼即可见底。
此类水体的宽窄、深浅是植物配置重点考虑的因素,一般应选择株高较低的水生植物与之协调,且体量不宜过大,种类不宜过多,只起点缀作用。
二、常绿水生植物的选择大部分水生植物的观赏季节在夏季,冬季时观赏效果普遍较差。
在水生植物的配置时选用一定比例的常绿和半常绿品种,冬季时与枯萎的植物互相映衬,可美化丰富冬季景观。
在江南地区,水生植物绝大多数为落叶性状,只有少数如石菖蒲、水毛茛(Ranunculusaquatilis)等表现常绿特性,因此在园林设计中必须合理使用现有的水生植物种类,并考虑冬季景观的营造。
景观园林中水生植物的配置

景观园林中水生植物的配置摘要:水生植物不仅丰富了园林景观,创造了园林意境,而且还具有净化水体的生态作用,在园林中应用广泛。
文章就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配置原则、形式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水生植物;景观园林;生态1 景观园林景观园林是一门涵义非常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它已不单纯是艺术或自我表现了,已成为一种规划未来的科学。
现代景观园林具有以下特点: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与交融;现代景园的开放性与公众性;强调精神文化的现代景园;同城市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面向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作为地理名词,景观泛指地表自然景色。
园林景观是近年来流行于房地产业的时髦概念,想象力的代名词。
这是一种与现代居住设计相结合的园林景观,是一种值得期待,但在实际入住后,往往需要借助丰富想象力才能完全欣赏的“神往式”环境艺术美景。
现化园林景观就得需要在保持城市和住宅小区环境美为目的的同时,也要让人们从紧张的生活压力中心灵得到释放,在园林景观中得到美的享受,感受大自然带来的魅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高,风景区、城市绿化、地产开发等各个领域对水景绿化关注程度的提高,人们对水生植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水生植物在景观园林中也越来越重要了。
2 常见的几种水生植物2.1 满江红满江红科满江红属浮水植物。
植株呈三角形,全形态特征浮于水面,茎细曲折,叶小,无柄,互生,覆瓦状排列,常分为上下两片,上片有一洞穴,充满胶质,有鱼腥藻(蓝藻类固氮藻)共生其中;下片膜质如鳞片,沉水中。
大小孢子果成对生于侧枝的第一个叶的下片上。
习性及应用:全浮水生植物,多生长于静水池塘,水田中。
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及以南各省、区;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可培养于水盆中,也可在庭院中做小水体绿化。
因与固氮蓝藻共生,故可作良好的绿肥。
2.2 荷花睡莲科莲属多年生挺水植物。
有肥厚的根状茎,横生于泥中,俗称“藕”,节间膨大,茎横切面有大小不一的孔道,节明显,节上生根和芽。
水生植物种类及应用

水生植物种类及应用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或水边的植物。
它们有着特殊的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和生理机制,能够从水中获取所需的养分和能量。
水生植物种类繁多,包括浮游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和湿生植物等。
它们在生态和人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及其应用。
首先是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是一类微小的植物,主要包括藻类和细菌等。
它们以浮游的方式存在于水中,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来产生有机物质和氧气,起到调节水体氧气含量和水质的作用。
同时,浮游植物是水体中最基本的食物来源,对于维持水体食物链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其次是漂浮植物。
漂浮植物是指在水中漂浮的植物,如睡莲、睡菜等。
漂浮植物的根部悬浮在水下,茎和叶子浮在水面上。
漂浮植物能够有效地利用水中的阳光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可以提供阴凉和庇护,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再次是沉水植物。
沉水植物是指完全生活在水下的植物。
如凤眼莲、水韭菜等。
沉水植物通过长出长茎和叶片来适应水生环境。
它们能够吸收水中的养分,同时还可以帮助净化水体,控制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质,维持水质清洁。
沉水植物也是许多水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最后是湿生植物。
湿生植物是指能够忍受湿地环境的植物,如芦苇、香蒲等。
湿生植物一般生长在湖泊、河流、沼泽等湿地中。
湿生植物的根系发达,能够稳固沉积物,减缓水流速度,起到防止水土流失和固定岸滩的作用。
同时,湿生植物还能吸收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净化湿地和改善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湿生植物还可以作为材料用于编织、制作家具和建筑材料等。
除了这些常见的水生植物,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水生植物。
它们的应用非常广泛,对保护水环境、提高水质、调节生态平衡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水生植物进行污水处理、水池养鱼、园林绿化等。
同时,水生植物也是许多人工湿地和人工水体中的重要景观元素,能够增添水景的美感。
因此,合理利用水生植物资源,保护水生植物的生态环境,对于维持水体生态平衡和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园林景观水生植物的应用及技术

园林景观水生植物的应用及技术水生植物是园林景观中常见的一种。
它们因特殊的生长环境和独特的生命形态,常常被用于提升园林美学价值和营造自然氛围。
水生植物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生长地点可分为淡水水生植物和盐水水生植物;按照生物学分类学可分为藻类、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一、淡水水生植物淡水水生植物是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塘泊中的水生植物。
它们是园林景观中常用的水生植物。
淡水水生植物根系发达,能够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比较常见的淡水水生植物有荷花、菖蒲、香蒲、水仙等。
这些植物在园林中常常被应用于建筑物、台阶、石墩等场合,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二、盐水水生植物盐水水生植物是生长在海水、河口、沼泽湿地等咸水环境中的植物。
这些植物的根部能够耐受盐分,吸收含盐的水分,比较常见的盐水水生植物有海茄苳、碱蓬、盐蒿等。
这些植物在园林中可用于向游客展示海洋或咸水湿地生态,或营造异域风情。
三、水生植物的技术水生植物的技术包括种植技术和养护技术两个部分。
种植技术方面,水生植物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生长环境。
对于淡水水生植物来说,种植的水质需要经过专业调整,同时要注重水中营养物质的供给。
对于盐水水生植物来说,需要选择含盐度适宜的环境,不宜在长期淡水环境中生长。
另外还要注意植物与水的接触方式,以保证植物根部能够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养护技术方面,水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定期修剪,在生长季节还需要适时添加营养物质。
同时需要关注植物是否感染病虫害,做好防治工作,以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总之,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园林景观中的数十种水生植物,不仅让人们享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为人们营造了一个具有水性特色的环境,使园林更加生动有趣,更加富有生命力。
园林水体植物景观特点

园林水体植物景观特点
园林水体植物景观是指在园林中,利用水体和植物的组合来营造出美丽的景观。
其特点如下:
1.水体的特点:水体是园林水体植物景观的核心元素之一,它能够为园林带来生机和清新感。
水体可以是池塘、湖泊、喷泉、溪流等形式,其大小、形状、位置和深度都会影响到整个景观的效果。
2.植物的特点:植物是园林水体植物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种植在水体周围的方式,将景观装点得更加生动和美丽。
常见的植物包括花卉、水生植物、灌木和树木等。
这些植物的绿色、色彩、形状和高度都会对园林景观产生影响。
3.景观的特点:园林水体植物景观的特点在于它可以营造出许多自然、舒适、宜人的特点,如清新、宁静、祥和、浪漫、神秘等等。
通过运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和材料来塑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如水影、倒影、水波、喷雾、灯光等。
4.功能的特点:园林水体植物景观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还有很多实用的功能。
例如可以增加空气湿度、净化空气、降低环境温度、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等。
总之,园林水体植物景观是一种集美化、实用、生态于一体的景观形式,其特点在于它可以营造出各种美丽的氛围和效果,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喜悦和享受。
- 1 -。
水体植物景观特点

水体植物景观特点首先,水体植物景观具有丰富多样的植被类型。
水体植物可以分为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湿生植物等多个类型。
浮叶植物主要生长在水面上,如荷花、睡莲等;沉水植物主要生长在水中,如水葱、茨藻等;湿生植物主要生长在水边湿地,如芦苇、芦竹等。
不同类型的水体植物形成了不同的景观特点,丰富了水体植物景观的种类。
第三,水体植物景观对水质净化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水体植物对水体中的营养盐、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具有吸收和固定作用,能够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此外,水体植物根系结构复杂,能够稳固水土,防止水体退化和水土流失。
因此,在水体污染治理和湿地生态修复中,水体植物景观被广泛应用。
第四,水体植物景观具有观赏价值和文化意义。
水体植物景观呈现出独特的形态和色彩,充满了生命力和美感。
人们可以通过观赏水体植物景观,享受到与自然亲近的乐趣,放松身心。
水体植物景观也被广泛运用于园林设计中,增添了空间的美感和艺术魅力。
同时,水体植物在不同文化中也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寓意,成为文化传承和人文景观的一部分。
最后,水体植物景观的形成和演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水体植物景观的形成受到水质、水温、光照等环境条件的制约和影响。
同时,人类活动也会对水体植物景观产生影响,如水库建设、排水和灌溉工程等。
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水体植物景观会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景观类型和特点。
总之,水体植物景观以其丰富多样的植被类型、高的生物多样性、对水质净化和生态修复的重要作用、观赏价值和文化意义等特点而独具魅力。
保护和恢复水体植物景观,对于维护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提升自然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主要水生植物景观配置的应用特点
1、浮叶型花卉植物是营造景观的重要素材。
它们使景观层次分明,清新自然。
如睡莲大区域远观一览平润之美,近看能细品其娇容秀色;小区域与荷花、芦苇、蒲、水葱、秀石、相配置,意境亦殊幽趣。
王莲叶片硕大如盘,在大水面营造景观,以岸边垂柳疏树绿荫垂条为背景映衬,别饶韵致,给人增添了一份新奇。
香菱片植或散植于近岸,亭榭、亦颇宜人。
荇菜,花颤,叶亦移,姿态万端。
2、挺水植物是水景中的主题植物。
挺水植物与水体和岸上的景物相映,均能反映出不同季相的秀美景色。
如在扬州荷花池的广阔水面遍植荷花,造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丽景观。
如苏州拙政园,使人可从不同角度凭栏细观荷花的娇容。
菖蒲一般丛植于岩石旁,桥头等地,姿态挺拔舒展,淡雅宜人。
水生鸢尾亦常用来点缀于石旁岩间,池畔溪边,风韵优雅,清新自然,花开之际,更加靓丽可人。
千屈菜花色明艳醒目,姿态娟秀洒脱,使用千屈菜片植,可使之与周围的树、水、石,建筑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主题,使之层次分明,悦目,景色优雅宜人。
芦苇应成片种植于湖塘溪边,或散植桥头岸边,芦苇深秋的景象,柄柄芦花,更引人入胜。
慈姑以衬景为多,散植于池边,对其他水生植物有衬托作用。
池边种植数丛慈姑与石岸、蒲、风车草、荇菜相映,色彩对比强烈,布局合理,花开之时清香淡雅,亦殊幽趣。
3、沉水植物亦是水体净化剂。
其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能力均大于漂浮和挺水植物,而且可以在水下产生氧气,是水体中的初级生产者。
其中苦草、黑藻等应用频度最高,分布最广。
苦草生长在河流、湖泊水中,是植物园水景、风景区水景、庭院水池的良好水下绿化材料。
如苏州东沙湖生态公园湖水中苦草若隐若现,姿态婆娑,偶有鱼儿穿梭其间,与波光鳞鳞的湖面组成了一幅生动趣味水景画。
还有黑藻生长在静水池沼、沟渠及稻田内。
种植黑藻、伊乐藻等,可以净化水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