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园林中水生植物的配置
阐述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的应用

阐述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的应用1 水生植物景观的重要性1.1 营造丰富景观水生植物的形态多样,花和叶都各具特色,本身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同时,水生植物的应用不仅可以丰富大面积水体单调的景观,对生态园林中增加植物品种、丰富景观层次等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且对于护坡,尤其是较生硬的石砌驳岸,更能起到遮挡、柔化和丰富水岸线景观的效果。
1.2 彰显生态效益水生植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能对水体起净化作用,是水体的天然净化器。
通过栽植水生植物,其根系深入泥层,能防止泥土的流失,且能吸收和富集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和氮、磷等其他元素,从而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抑制有害藻类的繁殖。
1.3 发挥实用功能水生植物在营造水体景观,向人们传达水文化内涵的同时,也用它的柔性语言提示人们已临近水边,从而起到有效的防护和警示作用。
这对公园等人流密度较高景区的安全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2 水生植物的景观配置充分了解水生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根据桂林当地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水生植物的配置,是营造桂林良好水生植物景观的基础。
2.1 景观配置的原则2.1.1 选择适生品种某植物园位于北纬24.16度到26.19度之间,南北纬差2.03度。
全年平均气温18.8℃。
月平均气温以元月份最低,为8.2℃,极端最低气温~4.9℃。
该植物园是全国最大的桂花绿化苗木生产基地。
化苗木生产基地126公顷,是集苗木生产、绿化景观施工、科普、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事业单位,园区有树木21万多株,400多种,隶属100多科。
有桫椤、金花茶等珍惜植物,园内自然景观别具特色,处处绿意盎然,是市区的“天然氧吧”2.1.2 营造优美景观营造水生植物景观,要与实际水景类型及周边的环境风格相匹配。
因此,要在深入了解水体立地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态特性,同时结合陆生植物的景观形态和花期特点,来制定合理的水生植物配置方案。
既要能体现水生植物的整体景观效果,但也要避免采取完全单一品种的种植。
水生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应用

建或改造这 类公 园,应以土壤 为主要 基 质的仿 自然 生态斜 护坡 代替 传统的硬 质驳岸 ,使湿地 的四周具 有从水 陆消落 区到浅水 区 ,再到 深水 区的 自然形 态 。各 类型水生 植物 均
景观功能也得到越 来越 多的关注和实践应用。湿地生态景观 和水生植物已成为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护 等措施 的情况 下少量应 用 。在需要 控制生 长范 围的水 体
中 ,荷花 等繁殖 快速的植 物可 采用 缸盆或 水下花 坛等方 式
来控 制。
水葱等应采 取适 当措 施进行种群控制 。
5 3 不同水生植物品种 的繁殖单位 和株的关系 .
水 生植物 均具 有很 强的分 蘖性 ,而且 不同的 品种差 异 很 大。 国内各繁育 基地均按 照 1 个生 物单 体芽为 1 销售单 个 位 ,也就是 繁殖单位 。如香蒲 、紫芋 等只需 1 繁殖单位就 个 可 以单独移 栽成活 ,如再 力花 、水葱 等需要数 个繁 殖单 位
3 1 水位适应性原则 .
() 区 :常年水深 lm以上 ,如城市湖泊 的9 %以上 1园艺文摘 21年第1期 02 0
水 面都属 于深水 区 。这 个 区域 应以沉 水植物 为 主 ,或 配置
人 工 植物 浮 岛 。() 2 中等深 水 区 :常年 水 深0 3 . ~1 m的 区 叶 只在水 中 ,不 伸 出水面 。沉 水 植物 用于 打造 水 下森林 , 与挺 水植物 、浮叶植 物一起 构成 了层次 分 明的立体 景观效 果 。沉水植物 主要应用 品种 有竹叶 眼子 菜、菹草 、狐 尾藻 、
人工湿地 污水处 理厂属 于一种 以模仿 自然水生 态 系统
. 2 水 生 植物 在 城市 不 同类型 湿地 水 体 中的 2 5 水生植物 在人工 湿地 污水处理 厂中的应用
园林绿化工程水生植物养护技术规范与验收要求

园林绿化工程水生植物养护技术规范与验收要求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水生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效果,还能提高水质,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生态环境。
然而,水生植物的养护工作十分关键,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规范与验收要求。
本文将对园林绿化工程水生植物的养护技术进行详细讨论。
一、水生植物的种植选择与配置在进行水生植物养护之前,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水生植物进行种植。
选择水生植物应考虑环境条件、水质要求以及景观效果等因素。
不同的水生植物有不同的适宜生长环境,如有些植物适应于浅水区域,而有些植物适应于深水区域。
在进行水生植物的配置时,要注意保持适当的密度与均衡的分布。
避免出现局部密集而其他区域稀疏的情况,造成景观不协调。
同时,还需注意水生植物之间的相互竞争与纠缠情况,合理安排植物种植布局。
二、水生植物的水质要求与养护技术1. 水质要求:水生植物对水质的要求较高,水质的酸碱度、溶解氧、富营养物质等指标都会影响水生植物的生长。
因此,在养护水生植物时,应根据水质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善,确保水质符合水生植物的要求。
2. 光照管理:水生植物对光照的需求较大,要保证植物能够充分接受阳光照射。
光照过强或过弱都会对水生植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光照管理可以通过控制周边建筑物、树木的遮蔽情况,以及定期修剪水生植物来达到最佳的光照条件。
3. 水位管理:水生植物对水位的要求有所不同,有的植物适应于浅水区域,而有的植物适应于深水区域。
因此,在养护水生植物时,要根据不同植物的需要,进行相应的水位管理,确保植物能够生长在适宜的水深范围内。
4. 植物疏浚与修剪:水生植物生长迅速,容易出现过密的情况,导致植物间竞争加剧,养护人员需要定期进行植物疏浚与修剪工作,保持适当的间距与分布,避免过度拥挤。
三、水生植物养护的验收要求水生植物养护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对于水生植物养护的验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植物状态:观察水生植物的生长状态,如根系是否牢固、叶片是否饱满、长势是否良好等。
水生植物的配置(修改稿)

水生植物的配置一、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园林植物的种植密度主要是由植物种类和景观要求决定,对于水生植物来说,前者显得更为重要,水生植物种植主要为片植、块植与丛植,片植或块植一般都需要满种,即竣工验收时要求全部覆盖地面(水面)。
笔者正是基于这个特点来讨论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
密度过大密度偏大主要出现在植物个体较大的水生植物:如斑茅、芡实、再力花、海寿花、红蓼、千屈菜、蒲苇、大慈姑、薏苡)等。
如在某施工图苗木表中标注的种植密度:芡实25株/平方米,芡实一张叶子的直径可达1.5-2.0米,每株的营养面积在4平方米以上,如果按照上述设计,密度大了一百倍。
密度太大,不仅浪费苗木,而且由于植株的营养面积过小,种植后恢复时间延长,长势不良,同时形成通风条件差,光照也不好的环境,而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景观。
密度偏稀密度偏稀主要出现在植物个体较小的水生植物:尤其是莎草科、灯芯草科等叶子较小或退化成膜质、主要营养体和观赏部位都为直立茎(或称杆)的水生植物,如灯芯草、旱伞草等。
密度偏稀,植物群体的种间竞争处于不利地位,易使杂草繁衍,给养护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影响保存率。
如不及时采取其他措施,最后往往成为一片荒芜之地。
建议种植密度水生植物从分蘖特性大致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不分蘖,如慈姑;第二类是一年只分蘖一次如玉蝉花、黄菖蒲等鸢尾科植物;第三类是生长期内不断分蘖,如再力花、水葱等。
针对这些不同的差别,种植密度可有小范围的调整。
不分蘖的和一年只分蘖一次但种植时已过分蘖期的则应种密,对第三类来说,可略为稀一些,但是竣工验收时必须要达到设计密度要求。
下面就常见的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建议如下:1.沉水植物苦草40-60株/平方米,竹叶眼子菜3-4芽/ 丛、20-30丛/平方米,黑藻10-15芽/丛、25-36丛/平方米,穗状狐尾藻5-6芽/丛、20-30丛/平方米等。
2.浮叶植物:睡莲1-2头/平方米,萍蓬草1-2头/平方米,荇菜20-30株/平方米,芡实1株/4-6平方米,水皮莲20-25株/平方米,莼菜10-16株/平方米,菱3-5株/平方米等。
园林常用水生植物水生湿地植物的配置及应用

园林常用水生植物水生湿地植物的配置及应用(组图)(2010-04-13 13:32:08)转载▼标签:水生湿地植物杂谈水生湿地植物作为营造水景的重要要素,它的应用一直备受业内人士的关注。
本文从植物的构建模式、优化配置、群丛模式、与水体关系角度分析了水生湿地植物,并且结合武汉市三大公园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
1、生态水景的构建模式1.1 生态水景的构建模式(1)生态自然型其景观自然形成,各群落分布自然合理,少有人工干涉,如:洪湖的荷花,白洋淀的芦苇。
(2)生态观赏型其景观由人按生态原理并结合原地形地貌设计而成,各群落分布建植由人工而成,群落以观赏为主。
同时运用各种手法使风景优美,使之成为旅游景点,如:杭州的西溪湿地、金银湖湿地公园等。
1.2 水生植物的群落模式(1)物种多样化模式:陆生、湿生、挺水、浮水、沉水植物依序构成生态水景的组成部分,并逐步形成一个有机和谐统一的组合体,各组成部分比例协调,景观层次和色彩丰富,如:解放公园。
(2)优势种主导模式:优势种在水景中起主导作用,是景观的主体部分,也是景观的特色部分,其他物种为伴生物种。
如大片的荷花形成的景观,点缀有香蒲、茭草和水葱。
如杭州西湖曲院风荷的荷花。
(3)水质净化型模式:此类景观以大量的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为主,水域内点缀少量其它水生植物,主要以保持水质良好,水体透明为主。
如:和平公园的人工湖,其中种植的大量菹草和黄花鸢尾。
植物群落的优化配置模式:通达人为设计将欲种植的水生湿地植物群落,根据环境条件和群落特性按一定比例在空间分布,时间分布方面进行安排。
使其高效运行达到净化水质,并形成优美的景观效果和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系统。
群落配置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水平空间配置:指水域平面上配置不同的植物群落。
所配置的植物群落可分为生态型植物群落和观赏性植物群落,生态型植物群落以水体污染的治理,污水的净化,促进生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为主要目标,注重群落的生态效应,其建群种要求耐污,去污能力强,生长快,繁殖能力强,生态效益好的物种,如芦苇。
景观园林中水生植物的配置

景观园林中水生植物的配置摘要:水生植物不仅丰富了园林景观,创造了园林意境,而且还具有净化水体的生态作用,在园林中应用广泛。
文章就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配置原则、形式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水生植物;景观园林;生态1 景观园林景观园林是一门涵义非常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它已不单纯是艺术或自我表现了,已成为一种规划未来的科学。
现代景观园林具有以下特点: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与交融;现代景园的开放性与公众性;强调精神文化的现代景园;同城市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面向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作为地理名词,景观泛指地表自然景色。
园林景观是近年来流行于房地产业的时髦概念,想象力的代名词。
这是一种与现代居住设计相结合的园林景观,是一种值得期待,但在实际入住后,往往需要借助丰富想象力才能完全欣赏的“神往式”环境艺术美景。
现化园林景观就得需要在保持城市和住宅小区环境美为目的的同时,也要让人们从紧张的生活压力中心灵得到释放,在园林景观中得到美的享受,感受大自然带来的魅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高,风景区、城市绿化、地产开发等各个领域对水景绿化关注程度的提高,人们对水生植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水生植物在景观园林中也越来越重要了。
2 常见的几种水生植物2.1 满江红满江红科满江红属浮水植物。
植株呈三角形,全形态特征浮于水面,茎细曲折,叶小,无柄,互生,覆瓦状排列,常分为上下两片,上片有一洞穴,充满胶质,有鱼腥藻(蓝藻类固氮藻)共生其中;下片膜质如鳞片,沉水中。
大小孢子果成对生于侧枝的第一个叶的下片上。
习性及应用:全浮水生植物,多生长于静水池塘,水田中。
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及以南各省、区;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可培养于水盆中,也可在庭院中做小水体绿化。
因与固氮蓝藻共生,故可作良好的绿肥。
2.2 荷花睡莲科莲属多年生挺水植物。
有肥厚的根状茎,横生于泥中,俗称“藕”,节间膨大,茎横切面有大小不一的孔道,节明显,节上生根和芽。
全面的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表

最全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表一、水生植物篇湿生植物:旱柳、垂柳、棉花柳、沙柳、蒿柳、皂柳、小叶杨、辽杨、沙地柏、圆柏、侧柏、水杉、楝、枫杨、白蜡树、连翘、榆、裂叶榆、榔榆、乌桕、樱花、杜仲、栾树、木芙蓉、木槿、夹竹桃、爬山虎、葡萄、紫藤、紫穗槐、柽柳、毛茛、水葫芦苗、长叶碱毛、沼生柳叶、柳叶莱、毛水苏、华水苏、薄荷、陌上菜、婆婆纳、豆瓣菜、蔍草、水毛花、扁杆蔍草、水莎草、花穗水莎草、球穗扁莎草、红磷扁莎草、竹节灯心草、小花灯心草、小灯心草、细灯心草、扁蓄、习见蓼、红蓼、丛生蓼、酸模叶蓼、柳叶刺蓼、小箭叶蓼、杠板归、刺蓼、戟叶蓼、大戟叶蓼、虎杖、白茅、拂子茅、大叶章、菵草、长芒棒头、野古草、荻、薏苡、牛鞭草、湿生匾蕾。
挺水植物:水葱、芦苇、藕、慈菇、宽叶泽苔草、泽泻、荷花、千屈菜、香蒲、鸭舌草、雨久花、菖蒲、梭鱼草、稻、水笔仔、水仙、水芹菜、茭白笋、芋、田字草、芦苇、荸荠、荆三棱、针蔺、水烛、伞莎草、宽叶香蒲。
浮水植物:浮萍、水葫芦、睡莲、芡实、王莲、萍蓬草、凤眼莲、莕菜、莼菜、黄花狸藻、浮水蕨、龙骨瓣莕菜。
沉水植物:金鱼藻,水车前。
二、色叶植物篇红色或紫色的:枫香、漆树、鸡爪槭、茶条枫、南蛇藤、红栎、瑭槭、乌桕、火炬树、盐肤木、花楸、南天竺、卫矛、山楂、黄连木、枫杨、小檗、湖北鹅耳枥、爬山虎。
金黄或黄褐色的:银杏、柿树、栾树、鹅掌秋、梧桐、榆、核桃、楸树、水杉、紫薇、榔榆、楠树、酸枣、猕猴桃、七叶树、水榆花楸、腊梅、石榴、、黄槐、金缕梅、无患子、金合欢。
三、芳香植物篇居住区可选种的芳香植物有:薄荷、罗勒、香蜂花、西洋甘菊、柠檬草、鼠尾草、蒲公英、金盏菊、百里香、玻璃苣、香叶天竺葵、锦葵等草本,熏衣草、迷迭香、栀子、玫瑰、柠檬马鞭草等灌木。
四季轮流飘香的木本植物配置如:春天的梅花、桔花;夏天的栀子、白兰花;秋天的桂花和冬天的腊梅。
抗污染防尾气植物:刺槐泡桐白皮松桧柏珊瑚树石楠海桐八角金盘等。
固氮植物:刺槐属忍冬属合欢属紫穗槐锦鸡儿属大豆属胡枝子属草木樨属豌豆属菜豆属杨梅属胡颓子属苏铁属。
园林植物配置

园林植物配置园林植物配置园林植物是园林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
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
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
中文名园林植物配置外文名LandscapePlantingArrangement类型材料作用园林工程建设中的材料配置分类植物间配置;园林其他要素间配置园林植物配置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园林植物、建筑、水的搭配: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
它们的干、叶、花、果的姿态、大小、形状、质地、色彩和物候期各不相同;它们(主要指树木)在幼年、壮年、老年以及一年四季的景观也颇有差异。
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
选择园林植物要以乡土树种为主,以保证园林植物有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并反映出各个地区的植物风格。
同时也不能忽视优良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
园林植物配置方式:自然界的山岭岗阜上和河湖溪涧旁的植物群落,具有天然的植物组成和自然景观,是自然式植物配置的艺术创作源泉。
中国古典园林和较大的公园、风景区中,植物配置通常采用自然式,但在局部地区、特别是主体建筑物附近和主干道路旁侧也采用规则式。
园林植物的布置方法主要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和群植等几种。
1、孤植: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
对孤植树木的要求是:姿态优美,色彩鲜明,体形略大,寿命长而有特色。
周围配置其他树木,应保持合适的观赏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园林中水生植物的配置
摘要:水生植物不仅丰富了园林景观,创造了园林意境,而且还具有净化水体的生态作用,在园林中使用广泛。
文章就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配置原则、形式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水生植物;景观园林;生态
1 景观园林
景观园林是一门涵义非常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它已不单纯是艺术或自我表现了,已成为一种规划未来的科学。
现代景观园林具有以下特点:传统和现代的对话和交融;现代景园的开放性和公众性;强调精神文化的现代景园;同城市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面向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
作为地理名词,景观泛指地表自然景色。
园林景观是近年来流行于房地产业的时髦概念,想象力的代名词。
这是一种和现代居住设计相结合的园林景观,是一种值得期待,但在实际入住后,往往需要借助丰富想象力才能完全欣赏的“神往式”环境艺术美景。
现化园林景观就得需要在保持城市和住宅小区环境美为目的的同时,也要让人们从紧张的生活压力中心灵得到释放,在园林景观中得到美的享受,感受大自然带来的魅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高,风景区、城市绿化、地产开发等各个领域对水景绿化关注程度的提高,人们对水生植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水生植物在景观园林中也越来越重要了。
2 常见的几种水生植物
2.1 满江红
满江红科满江红属浮水植物。
植株呈三角形,全形态特征浮于水面,茎细曲折,叶小,无柄,互生,覆瓦状排列,常分为上下两片,上片有一洞穴,充满胶质,有鱼腥藻(蓝藻类固氮藻)共生其中;下片膜质如鳞片,沉水中。
大小孢子果成对生于侧枝的第一个叶的下片上。
习性及使用:全浮水生植物,多生长于静水池塘,水田中。
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及以南各省、区;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可培养于水盆中,也可在庭院中做小水体绿化。
因和固氮蓝藻共生,故可作良好的绿肥。
2.2 荷花
睡莲科莲属多年生挺水植物。
有肥厚的根状茎,横生于泥中,俗称“藕”,节间膨大,茎横切面有大小不一的孔道,节明显,节上生根和芽。
叶片圆形,直径可达70㎝,盾状着生于叶柄上,叶柄长,有刺,将叶伸出水面。
花单生,较大,伸出水面,直径10—25㎝,花瓣多数,舟形,有白、粉、红等色。
喜光不耐阴,喜温暖;喜静水水湿地,多生于池塘、体量较小的湖水中;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荷花为著名的观花、观叶植物,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品种 200 多种。
2.3 睡莲
多年生水生花卉,根状茎粗短。
花单生于细长的花柄顶端,多白
色,漂浮于水,直径3—6㎝。
萼片4枚,宽披针形或窄卵形,萼片宿存,花瓣通常白色;睡莲喜强光,通风良好,所以睡莲在晚上花朵会闭合,到早上又会张开;生长季节池水深度以不超过80厘米为宜。
多生于池沼、湖泊中,可在公园的水池中栽植观赏。
2.4 王莲
睡莲科王莲属多年生或一年生大型浮叶草本。
有直立的根状短茎和发达的不定须根,白色;王莲是水生有花植物中叶片最大的植物,叶面光滑,绿色略带微红,有皱褶,背面紫红色。
每叶片可承重数十公斤,二三十公斤重的小孩坐在上面也不会沉没。
喜高温、高湿、阳光和土壤养分充足的环境。
王莲因巨型奇特似盘的浮水叶片,娇容多变的花色和浓厚的香味而闻名于世,成为水中花卉之王。
观叶期150天,观花期90天,若将王莲和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搭配布置,将形成一个完美、独特的水体景观。
2.5 慈姑
泽泻科慈姑属多年生挺水植物,高达1.2m,地下具根茎。
先端形成球茎,球茎表面附薄膜质鳞片。
花期7—9月。
适应性强,在陆地上各种水面的浅水区均能生长,但要求光照充足,气候温和、较背风的环境下生长,要求土壤肥沃,但土层不太深的粘土上生长。
风、雨易造成叶茎折断。
慈菇叶形奇特,适应能力较强,可做水边、岸边的绿化材料,也可做为盆栽观赏。
2.6 菖蒲
多年水生挺水植物。
全株芳香,根状茎横走,粗状。
叶基生,叶
片剑状线形,叶基部成鞘状,两侧隆起。
花药淡黄色。
花期6—9月。
喜温暖气候,多生于岸边浅水区。
菖蒲叶丛翠绿,端庄秀丽,具有香气,适宜水景岸边及水体绿化。
也可盆栽观赏或作布景用。
叶、花序还可以作插花材料。
可栽于浅水中,或作湿地植物,是水景园中主要的观叶植物。
全株芳香,可作香料或驱蚊虫;茎、叶可入药。
2.7 凤眼莲
雨久花科凤眼莲属多年生浮水植物。
叶单生,直立,叶片卵形至肾圆形,顶端微凹,光滑;叶柄处有泡囊承担叶花的重量,悬浮于水面生长。
穗状花序,花为浅蓝色,呈多棱喇叭状,上方的花瓣较大;花瓣中心生有一明显的鲜黄色斑点,形如凤眼,如孔雀羽翎尾端的花点,非常耀眼、靓丽。
喜向阳、平静的水面,或潮湿肥沃的边坡。
在日照时间长、温度高的条件下生长较快,受冰冻后叶茎枯黄。
在园林中常植于小池一隅,以竹框之,野趣幽然。
除此之外,还可栽植于浅水池或进行盆栽、缸养,观花观叶总相宜。
另外,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其繁殖成灾。
3 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配置使用
3.1 水生植物的配置原则变化和统一
变化和统一是形式美的总法则,水生植物的配置也不例外,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的使用使景观变得丰富,但和此同时要注意事物的统一性,在选择植物时要使其形体、体量、色彩、线条、形式、风格等方面要有一定的一致性,表现出事物的规律性。
对称和均衡对
称和均衡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状态,对称使画面显得稳定、庄重,而均衡是一种有变化的对称,是人们审美心理中的一种动态平衡。
在水生植物的使用中以均衡居多,因为水本身就是流动的、自由的、活泼的,完全对称的配置会使其显得呆板。
对比和调和的美感。
水生植物造景,按照调和的原理,应注重水生植物之间,水生植物和环境之间的和谐协调,给人产生柔和舒适韵律和节奏,节奏是指事物有规律的重复,而韵律是节奏形式的深化。
水生植物在造景时不能随意的布置,要能够表现韵律美,这样所创造的景观才会生动迷人。
3.2 水生植物的配置形式
3.2.1 宽阔水域此处应尽量突出水生植物群落景观,重点放在远处观看的效果。
植物配置应从宏观处着眼,以大为主,整体布局并连续布景,以量取胜,给人一种宏大、壮观的视觉感受。
3.2.2 面积较小的水域此配置应以近观为宜,主要突出植物个体的视角,对单体植物的姿态、色彩、高度有更高的要求,在配置时要充分考虑到水面的镜面作用,尽量避免水中倒影和景观透视线被植物挡住。
所以配置水生植物时不能太挤,尽量不要重叠。
3.2.3 自然河流处这里的配置要能充分体现节奏和韵律,植物材料要高低搭配,错落有致,疏密合理,因为是在河流两岸呈带状,所以水生植物景观要求切忌把所有植物都放在同一水平线上。
3.2.4 人工溪流处人工溪流特点是水面的宽度、深浅一般都比自然河流小很多,可以一眼见底。
配置水生植物时要选择株高较低
的和之相协调,而且不要大量使用,种类不能过多,能点缀一下就可。
此类水体的宽窄、深浅是植物配置重点考虑的因素。
4 水生植物在园林中使用时需注意的问题
4.1 注意人工管理和维护
在水生植物群落营造前期,应加强人工维护,要去除一些和该群落不协调的水生植物品种,避免种间竞争,破坏群落的相对平衡。
后期管理一定要加强,及时移出水体中枯老的植物残体,以防止植物残体大量沉积、腐烂而导致水体被污染。
4.2 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
在充分考虑景观同时,也要考虑自然水体之间协调平衡,必须以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平衡及物种的多样性为最终目标。
在水生植物的配置上,要考虑植物之间的遮光、竞争、共生等效应,要及时对水生植物进行修剪、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既保持良好景观效果同时也保障了水生观赏植物的生存环境。
4.3 注意水生植物的生态习性
尽量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的乡土水生植物,水面上水生植物的覆盖度应小于水面积的30%。
在满足水生植物生长需求的前提下,创造出美丽,丰富、宜人景观效果。
充分发挥水生植物在绿化、美化、净化环境中的作用。
4.4 景观价值和生态意义协调统一
合理使用水生植物,注意季相变化,营造出自然美观的水景景观。
营造人工水景时,水生植物的选择应一方面要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同
时以要能净化水质,这样才能保证不顾此失彼,尽可能使水景用景观价值和生态意义协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