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
供应链战略伙伴选择的步骤

供应链战略伙伴选择的步骤
4.建立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供应商选择标准 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是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的依据和标准。但是,不同行
供应链战略伙伴的选择是一项复杂的、动态的工作,以供应商选择为例,企 业在选择之前要有一个合理的工作步骤。一般可以将该过程归纳为: 1.建立评价小组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选择供应商建立联盟,首先要成立一个小组来控 制和实施供应商评价和选择工作。小组成员要包括来自采购、质量、财务、 工程等与供应链合作关系密切部门的人员,而且每个成员要有一定的专业技 能,可以对供应商进行客观负责的评价和选择。 2.分析市场竞争环境,确定供选择供应商的类型 在建立信任、合作的供应链战略之前要对市场环境进行客观细致的分析和研 究。必须评价有没有建立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必要,如果确实需要,要明确到 底需要什么类型的供应商。而且要清楚在哪些产品方面开发供应链战略联盟 有效。
象和信息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企业对信息的真伪、可信度和供应商的真正
实力进行全面的搜索和评价。
第1页共1页
业、企业、产品需求等因素对供应商的要求又不同,这就需要企业依据系统 全面性、简明科学性、稳定可比性和灵活可操作性的原则,合理科学地建立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供应商综合评价体系和选择标准。 5.供应商参与 在评价小组初步选出供应商以后,企业要和供应商取得联系,获得供应商的 支持。作为供应商,也要鼓励其积极参与,因为这是供应商对自身的业务流 程进行评价的一个绝好机会。企业要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选择的供应商要 确实存在着合作的可能性,容易建立"强强'联合。 6.最终评价供应商,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 在与供应商初步联系后,评价小组要调查、收集、整理供应商在评价指标方 面的信息,利用一定的工具和方法,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从中选择最优 的一个或几个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
绿色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问题研究综述

彭素华 ( 南 中 大 商学 湖 长沙 南 学 院
摘要: 从研究 方法和指标体系两个方面 对绿色供 应链合作伙伴选择 问题 标 的重 视 度 不 够 。
出 盒相
策 仝 ! 尊 色 聋 各 婴 套 经 晕 攀 量 供 备 运筷 苔 二 以都 国 外 究 i 来 是 内研 篓 的 量 麦 早 T —ra 芬 的 蒋 重 。 。… e i m ‘ ‘n 类 m m 。 刃 对 要 . 的 . 耋 、垒 _— r 先 数 包 。 …o —tn 瞿 鉴境 璧 ,婆 . 的 o : bg 首 将 据 络 薪(tEepe , en r‘ D~ n…mnA l a v jy a l m- a 萋 : 半 搴 耋 葶 皇 _ E用 供 s A于 ! 】 D e 分 法 Ie n sj 后 类 析 ( sr a . c tA ls y 譬嬖 要: 暑 , 斐 空 c进 i 蒋 . 仕.  ̄ (s B e Rs : 篓 竺 行 i 1i … C“ dI o g 苫  ̄1 a。aM eM 推 ’e s V n u - V Ig i - aI Wn 堡 婺羹 罂 差 曼 璧 需 , 茔 琴 景 c诗 妻 B 商 更 的 运 了 次 析 (ai i 多 学 则 用 层 分 法 n lH A l - y ’ c 妻 墨 : 整 堡 譬 芝 亳 譬 ery e ij二i1 r“ P =,i_ ah c ~ J ̄ 1 ' 1. l v , 1. I / I ; 分 i 拿将 i 模 i 龛: . 业 些鬯 差 耋度 垩 应 糊 和 工 能 入 供 。…~ … … 磐 震 环 戛 要 0, 。 零 …合 人 引 到 应 一 集论 中 。 竺 笺盅 ( 。 ) 莓 的 度 模 性 表 角对糊的示 墨 堡 适 供 链 作 在 譬 孽 ! 茎 = 进 了 銎 全 的 应 合曼 伴 譬 伙 行大 ,出 、 提了 、 葙 毒 尤 是 择 合 持 发 兰赢 其选符可续展 I 葙睾 i ; 萑是
供应链管理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确保产品质量和供货能力

供应链管理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确保产品质量和供货能力供应链管理在现代商业运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个稳定且高效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能够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供货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以确保产品质量和供货能力。
一、合作伙伴选择的重要性选择合适的供应链合作伙伴是建立稳定供应链的第一步。
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供应商的信誉和声誉: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声誉的供应商,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2. 可行性和稳定性:合作伙伴需有稳定的生产能力和供货能力,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3. 成本效益: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应该是相互受益的,能够实现成本效益。
通过确保合作伙伴选择的准确性,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供应链网络。
二、供应链合作伙伴的沟通与协作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是确保稳定供应链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沟通和协作策略:1. 建立定期会议:定期举行会议,讨论供应链的问题和挑战,并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2. 信息共享:合作伙伴之间共享有关订单、库存、需求预测等信息,以便更好地协调生产和供应。
3. 共同目标和指标:制定明确的共同目标和指标,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连续改进。
三、风险管理和灾备计划供应链管理中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以下是一些风险管理和灾备计划的建议:1. 多样化供应商:建立多个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以减少单一供应商造成的风险。
2. 库存管理:合理管理库存,避免库存过高或过低,以应对突发事件和需求波动。
3. 灾备计划:建立灾备计划,以应对自然灾害、供应链中断等紧急情况。
四、绩效评估与持续改进供应链管理需要持续进行绩效评估和改进。
以下策略可以帮助管理者持续改进供应链的效率和质量:1. 设立关键绩效指标:建立关键绩效指标,监控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并进行定期评估。
2. 反馈和学习:采集来自合作伙伴和客户的反馈信息,并将其用于持续改进。
3. 制定改进计划:根据绩效评估的结果,制定改进计划,并与合作伙伴共同落实。
基于AHP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问题研究

“ 外包 ” 而集中力量于 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这样 ,
充分发挥各方 的优势 , 并行开展新产品的设计和制
造, 从而使新产 品的上市时间明显缩短。以克莱斯 勒( h s r公司为例, Cr l ) ye 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之后 , 其某一类新产 品的开发时 间从 2 0世纪 8 O年
与精心挑选的少量供应商和经销商建立合作伙 伴关系之后 , 供应商、 制造商和经销商之间通过协商 来解决产品设计、 生产、 零配件的供应 以及销售、 配 送和售后服务等问题 , 提高供应链总利润。 对制造商而言, 与供应商 以及经销商合作伙伴
关系的建立将使新产 品上市时间缩短 , 通过 与供应
目 , 外较常用的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方 前 国内 法 主要包括 直 观判 断法 、 成本分 析 法 ( cvyBsd A ti ae it C sn , B 、 糊 综 合 评 判 ( C 、 济 批 量 法 otgA C) 模 i F E) 经 ( O 、 次分析法 A P A a t i a h rcs) E Q)层 H ( nli He r yPoes yc r c 和 网络分 析 A P A a t e okPoes等。 N ( nli N t r rcs) yc w 这 里采用 层 次分 析 法 ( H ) 为模 型 的 核 心 A P作 算法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 教授 IL Sa 于 2 . .at y 0世纪 7 0年代中期提 出的 , 是一 种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定性问题定量化 的决 策 方法 。其理 论 核 心是 : 过 分 析 复 杂 系统 的 通 相关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 将系统简化为有序 的递 阶 层次 结构 , 并将 这 些 要 素归 并 为不 同 的层 次 。每 一 一 层 次可按 其上 一层 的某 一准 则 或要 素 , 该 层 要 素 对 进行 两两 比较 , 建立 判断矩 阵 , 通过矩 阵计 算得 出 并 该层 要 素对于 该准 则 的 权重 , 后 计 算 出 多层 次 要 最 素对于总体 目标的组合权重及不同方案或评价对象 的优劣权值。算法如图 1 所示。
合作伙伴的选择与评价+案例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② 在库成本和风险的压缩
③ 无纸贸易节省间接费用 ④ 人员整理和再配置等人力费用 的下降 ⑤ 多环节流通费用节省
③ 提高工厂生产效率
④ 排除中间关系,节约了流通成本 ⑤ 交易成本下降
启 示
• 宝洁不沃尔玛合作成功的案例说明,供应商间的戓略合 作关系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降低交易成本,加 大供应链的长期利润,达到共赢。 “宝洁-沃尔玛合作模式”从本质上来说已经超越了单纯 的商业合作的范畴,代表了未来渠道合作的基本趋势和 方向。它对于解答目前国内制造商和连锁巨头之间出现 的种种问题和矛盾,以及渠道创新合作策略都具有十分 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 1、渠道合作必须从对资源的抢夺和攫取转移到对供 应链的再造和价值的增值上来。 • 2、提升厂商双方现代供应链管理和信息技术水平是 迚行渠道创新合作的基本前提。 • 3、人才是渠道创新合作的关键性因素。
• 具体作业流程是:沃尔玛的各店铺都制定了一个安全库 存水平,一旦现有库存低于这种水平,设在沃尔玛的计 算机通过通讯卫星自劢向宝洁公司的纸尿裤工厂订货, 宝洁公司在接到订货后,将订贩商品配送到各店铺,幵 实施在库管理。不整个商品提前期缩短相适应,两个企 业之间的决算系统也采用了EFT(电子资金转帐)系统, 通过这种系统企业之间的财务结算就可以通过计算机等 电子设备来完成。 • 沃尔玛则从原来繁重的物流作业中解放出来,通过 EDI 获得的信息制定商品的货架和迚货数量 , 幵由 MMI (Manufacture Managed Inventory ——制造商管理库 存 ) 系统实行自劢迚货。 • 宝洁公司除了能迅速知晓库存情况外,还能及时了解纸 尿裤在沃尔玛各店铺的销售量、库存量、价格等数据。
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与评估流程考核试卷

C.供应商的研发能力
D.供应商的地理位置
14.在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估中,以下哪个指标属于“服务水平”的考核内容()
A.响应时间
B.产品质量
C.交货准时率
D.价格竞争力
15.以下哪个因素在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时较易被忽视()
A.供应商的环保意识
B.供应商的创新能力
C.供应商的生产能力
D.供应商的市场地位
A.供应商综合评价法
B.层次分析法
C.模糊综合评价法
D.投票法
12.在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过程中,以下哪个环节不属于“供应商评审”阶段()
A.对供应商进行现场评审
B.分析供应商的财务状况
C.与供应商进行商务谈判
D.评估供应商的生产能力
13.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风险因素()
A.供应商所在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
B.层次分析法
C.模糊综合评价法
D. SWOT分析法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时,以下哪些因素是评价供应商质量的重要指标?()
A.产品合格率
B.质量认证体系
C.售后服务满意度
D.生产设备先进性
2.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评估供应链合作伙伴的财务稳定性?()
9.创新能力
10.战略目标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主要标准包括:质量、成本、交货时间、合作历史、信誉度和企业实力。评估流程包括:供应商筛选、初步评估、详细评估和供应商评审。
浅谈供应链环境下合作伙伴的选择

3 、 制定合 作伙伴评 价指标 体 系, 确 立 选 择 标 准
心竞 争优 势 。这样 各 自具有 优势 的企 业在 共 同的 目标下 联合 起来 , 以协 作共 享信息 、 降低整 个成 本并共 担风险 、 分 享利益 。
I 、 资 源优 势原 则
合评价 体 系和 选择标 准 。
即 要 求参 加供 应 链 的合 作伙 伴应 具有 并能 为 供应 链 贡 献自 己 4 、 建立评 价小组 的资 源优 势 , 而这 一 资源 优 势正 是 供应 链 所需 要 的 , 从 而 避免 重 复 在供 应链管 理环境下 , 企业选择 合作伙 伴 , 必须 建立一 个小组 来 投资 。 控S U * O 实施 供应链 合 作伙伴 评价 和选 择工作 。组 员以来 自采 购 、 质 2 、 总成本核 算原 则 量、 财务 、 工程 等与 供应 链合作 关 系密切 部 门的人 员 , 而且 每个 成 员 即 实施 供应 链 的总 成 本 达到 最小 , 实现 多赢 的 合作 目标 , 要 求 要有 一定 的专业技能 , 可 以对 合作伙伴 进行客观 负责的评 价和选择 。 伙伴 之 间具有 良好 的信 任关 系 , 连 接成本较 小 。 5 、 邀 请合作 伙伴参 与
供应 链 合作 伙 伴的 选择 是 一项 复杂 的、 动 态 的工 作 , 企业 在选 库存 水平 、 快 速响应 市场 、 增 强信 息共 享度 、 保持 战略 伙伴相 互之 间 择 之前要有 一个 合理的 步骤 , 具体步骤 如下 : 操作 的 一致 性 、 改 善相 互之 间 的交 流状 况 , 企 业 可 以集 中精 力发 展 1 、 分析 市场竞争环境 , 确 定选择合 作伙伴 的类 型 自身 的核心 竞争 力, 最终 创造更 大的竞 争优势 。
基于博弈论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研究

基 于博 弈 论 的供 应 链 合 作 伙伴 选 择 研 究 由此 产 生 “ 目混 珠 ” 的现 象 。导 致 制 造 商 对 供 应 商 的 “ 力 ”误 信 。如 果 这 些 不 可 信 供 应 商 被 当 作 可 信 供 应 商 ,并 被 制 造 商 鱼 能
随着 市 场 竞 争 的加 剧 .竞 争 模 式 已 由传 统 的 单 个 企 业 间 的 竞 争 转 变 为 企 业 所 在 的 供 应 链 之 间 的 竞 争 。通 过 加 强 供 应 链 管
理 ,优 化 各 节 点 企 业 的生 产 组 织 方 式 和 资 源 配 置 方 式 ,使 各 节 点 企 业 集 中优 势 发 展 自 己的 核 心 竞 争 力 ,着 眼 于彼 此 长 期 的 共 同
的 自我 保 护 主 义 ,实 现整 个供 应链 的 集 成 与 优化 。
在 供应 链 合 作 关 系环 境 下 ,制 造 商 选 择 供 应 商 不 再 是 只考 虑 价 格 , 而是 更 注 重 选 择 能 在优 质 服 务 、技 术 革 新 、产 品 设 计 等 方 面进 行 良好 合 作 的供 应 商 。供 应 者 所 提 供 各 种 生 产 要 素 的数 量 、价 格 ,直 接 影 响 到 制 造 企 业 生 产 的好 坏 、成 本 的 高 低 和 产 品 质 量 的 优 劣 。选 择 供 应 商 将 成 为 核 心 企 业 构 建 供 应 链 的 首 要 问 题 。 在 供 应 商 的选 择 中 ,要 建 立 供 应 链 战 略 合 作 关 系 的需 求 分 析 ,确 定 标 准 ,圈 定 供 应 商 的 范 围 。从 中判 别 出 供 应 商 的 真 实 类 型 和 对 核 心 企 业 有 用 的 隐 藏 信 息 。 1 供 应 商选 择 的 背 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企业(特别是汽车行业企业)都应用JIT方法进行管理,这样一种方法要求企业加快对用户变化需求的反应速度,同时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全球竞争中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要求企业将自身业务与合作伙伴业务集成在一起,缩短相互之间的距离,站在整个供应链的观点考虑增值,所以许多成功的企业都将与合作伙伴的附属关系转向建立联盟或战略合作关系。 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战略管理的重点,也是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就在于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联接和合作,以及相互之间在设计、生产、竞争策略等方面良好的协调。本章主要研究了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讨论了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建立步骤及其制约因素,并对合作伙伴的选择作了具体阐述。
第一节 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一、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定义 供应链合作关系(Supply Chain Partnership,SCP),也就是供应商-制造商(Supplier-Manufacturer)关系,或者称为卖主/供应商-买主(Vendor/Supplier-Buyer)关系、供应商关系(Supplier Partnership)。供应链合作关系可以定义为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在一定时期内的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
这样一种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于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形成于供应链中为了特定的目标和利益的企业之间。形成的原因通常是为了降低供应链总成本、降低库存水平、增强信息共享、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保持战略伙伴相互之间操作的一贯性、产生更大的竞争优势,以实现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财务状况、质量、产量、交货期、用户满意度和业绩的改善和提高。显然,战略合作关系必然要求强调合作和信任。
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就意味着新产品/技术的共同开发、数据和信息的交换、市场机会共享和风险共担。在供应链合作关系环境下,制造商选择供应商不再是只考虑价格,而是更注重选择能在优质服务、技术革新、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良好合作的供应商。供应商为制造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供应各种生产要素(原材料、能源、机器设备、零部件、工具、技术和劳务服务等)。供应者所提供要素的数量、价格,直接影响到制造企业生产的好坏、成本的高低和产品质量的优劣。因此,制造商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1)让供应商了解企业的生产程序和生产能力,使供应商能够清楚地知道企业需要产品或原材料的期限、质量和数量;
2)向供应商提供自己的经营计划、经营策略及其相应的措施,使供应商明确企业的希望,以使自己能随时达到企业要求的目标;
3)企业与供应商要明确双方的责任,并各自向对方负责,使双方明确共同的利益所在,并为此而团结一致,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供应链合作关系发展的主要特征就是从以产品/物流为核心转向以集成/合作为核心。在集成/合作逻辑思想指导下,供应商和制造商把他们的相互的需求和技术集成在一起,以实现为制造商提供最有用产品的共同目标。因此,供应商与制造商的交换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交换,还包括一系列可见和不可见的服务(R&D、设计、信息、物流等)。
供应商要具备创新和良好的设计能力,以保证交货的可靠性和时间的准确性。这就要求供应商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如JIT、TQM等),管理和控制中间供应商网络。而对制造商来说,要提供的活动和服务包括:控制供应市场、管理和控制供应网络、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为供应商提供财务服务等。
二、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产生 从国内外学者研究文献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供应链管理模式的认识,人们强调得最多的就是企业间的战略伙伴关系,把基于这种新型企业关系的和传统的企业关系的管理模式区别开来,就形成了供应链管理模式,这是近年来企业关系发展的新动向。从历史上看,企业关系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如图5-1所示。 图5-1 企业关系演变过程
从传统的企业关系过渡到创新的合作企业关系模式,经历了从以生产物流相结合为特征的物流关系(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到以战略协作为特征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样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在传统的观念中,供应管理就是物流管理,企业关系主要是买-卖关系。基于这种企业关系,企业的管理理念是以生产为中心的,供销处于次要的、附属的地位。企业间很少沟通与合作,更谈不上企业间的战略联盟与协作。
从传统的以生产为中心的企业关系模式向物流关系模式转化,JIT和TQM等管理思想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为了达到生产的均衡化和物流同步化,必须加强部门间、企业间的合作与沟通。但是,基于简单物流关系的企业合作关系,可以认为是一种处于作业层和技术层的合作。在信息共享(透明性)、服务支持(协作性)、并行工程(同步性)、群体决策(集智性)、柔性与敏捷性等方面都不能很好地适应越来越剧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需要更高层次的合作与集成,于是产生了基于战略伙伴关系的企业模型。
具有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企业体现了企业内外资源集成与优化利用的思想。基于这种企业运作环境的产品制造过程,从产品的研究开发到投放市场,周期大大地缩短了,而且顾客导向化(Customization)程度更高,模块化、简单化产品、标准化组件的生产模式使企业在多变的市场中柔性和敏捷性显著增强,虚拟制造与动态联盟加强了业务外包这种策略的利用。企业集成即从原来的中低层次的内部业务流程重组(BPR)上升到企业间的协作,这是一种最高级别的企业集成模式。在这种企业关系中,市场竞争的策略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基于时间的竞争(Time-Based)和价值链(Value Chain)的价值让渡系统管理,或基于价值的供应链管理。
三、基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企业集成模式 基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企业集成模式如图5-2所示。 由图5-2可见,企业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上都实现相互作用的集成。宏观层面上主要是实现企业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企业合作以及委托实现,而在中观层面上主要在一定的信息技术的支持和联合开发的基础上实现信息的共享,微观层面上则是实现同步化、集成化的生产计划与控制,并实现后勤保障和服务协作等业务职能。 图5-2 战略伙伴关系的企业集成模式
四、战略伙伴关系企业中的质量保证体系 战略伙伴关系企业中的质量概念应是来自于顾客的理解,质量工作源于顾客需求,终结于顾客的满意。制造商必须将顾客的心声贯穿于整个设计、加工、和配送的过程中,企业不仅要关心产品质量,而且要关心广告、服务、原材料供应、销售、售后服务等活动的质量。我们把这种基于供应链全流程以并行工程为基础的质量思想称?quot;过程质量,通过实施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达到零缺陷输入和零缺陷输出,实现基于双零(零库存,零缺陷)的精细供应链目的。双零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它给企业提出了一个不断改进和努力的方向。企业过程质量模型见图5-3。 图5-3 企业过程质量模型
要获得顾客满意的产品质量,人们普遍认为质量功能开发(Quality Function Development,QFD)思想是实现供应链质量保证的有效方法。作为一种面向全面质量管理的理想模式,QFD能将顾客实际需求反映到企业制造全过程中,通过产品质量功能的配置满足用户的需求,从而使用户满意。在这个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标准直接来自用户,因而能消除产品多余的、不必要的功能质量,尽可能消除浪费,满足精细制造的目的,形成用户质量要求→工程质量要求→零件特性质量要求→工艺操作质量要求的牵引作用。基于这一认识,人们提出了企业生产模式由精细制造向精细供应链转变的思想。
五、战略伙伴关系企业模型中的技术扩散与服务协作关系 集成化的供应链,其竞争优势并不是缘于企业有形资产的联合和增加,而是缘于企业成为价值链的一部分,实现了知识的优化重组,达到强-强联合,也就是用最小的组织实现了最大的权能。通过信息的共享,企业把精力用于企业最具创新能力的活动,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面向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大。供应链过程中的知识或技术的扩散,和传统意义的信息流是不同的。企业也并不是拥有了合适的软件系统和充分的信息量即能够使其竞争能力显著增强,而是需要研究如何合理利用知识链(或技术链),确定各项具体技术在知识链中的每一个环节中所起的作用,注重那些能显著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知识与信息的合理运用和扩散作用。为此,必须重视知识主管(Chief Knowledge Officer,CKO)和信息主管(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CIO)在企业中的作用。如图5-4所示。正如汪应洛教授所提出的那样建立所谓的虚拟研究开发中心,或者如谢友柏教授所提出的建立虚拟的异地合作设计组织,因此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企业技术扩散机制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关于技术扩散机制,国内外学者从经济学、企业行为学、信息传播学、市场渗透、空间转移的原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这些研究大都是基于传统的市场模式。Internet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原有的知识与技术扩散途径,对于知识经济时代网络化知识与技术传播扩散机制、网络知识的采用、网络知识产权等问题,目前是一个有待研究的课题。供应链管理是面向21世纪的信息化时代的管理模式,自然要面对合作企业之间技术与知识的扩散和协作支持问题,传统的企业技术合作模式和扩散机制对于以供应链管理为基础的企业技术扩散而言不是完全适用的。
六、供应链合作关系与传统供应商关系的区别 在新的竞争环境下,供应链合作关系研究强调直接的、长期的合作,强调共同努力实现共有的计划和解决共同问题,强调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合作。这与传统的关系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见表5-1)。
七、供应链合作关系的重要意义 我们从供应链合作关系在缩短供应链总周期时间中的地位可以看出它对于供应链管理企业的重要意义(如图5-5所示)。 图5-5 供应链总周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