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士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影响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影响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探讨带教老师如何培养护生自我效能感,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在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实习的168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
结果性格外向、热爱护理专业以及民主型家庭的护生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性格内向、管教严厉以及对护理岗位不专一的护生;有99人(70%)的护生期望带教老师是“激励型”的;临床实践能力4项指标有52人(37%)能力“强”;自我效能感有57人(40%)填写“工作中自信”,即自我效能感“强”。
结论了解影响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助于带教老师因材施教,能提高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关键词】带教;护生;自我效能感;临床实践能力自我效能感(pereeived self-effcacy)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指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心理应对能力偏差的信念[1]。
换言之是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判断。
自我效能感较强的人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事情,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会更积极更主动[2]。
在临床教学中带教老师发现护理本科生(以下简称护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其行为能力存在着一定偏差,其结果直接影响到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及我们临床带教的质量。
我科2006—2007年以来对168名护生采取个性化带教,就存在着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将其应用到临床实践,对临床教学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2006—2007年来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168名护生,150名女生,18名男生。
实习时间为9个月,满3个月时发放调查表。
1.2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及带教沟通会议记录。
问卷分四部分:一般资料(性别、性格、家庭环境、专业态度);对带教老师的期望(激励型、严厉型、宽松型);临床实践能力由带教老师填写,共4项指标:评判性思维能力、技术操作能力、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强、一般、差);自我效能感(工作中自信、一般、胆怯)。
护理网络社区对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24.[3] B u r g i n A ,O R o u r k eR ,T u l l y M P .L e a r n i n g t o w o r k w i t he l e c -t r o n i c p a t i e n tr e c o r d sa n d p r e s c r i p t i o n c h a r t s :E x pe r i e n c e sa n d p e r c e p t i o n s of h o s p i t a l p h a r m a c i s t s [J ].R e s e a r c h i nS o c i a l&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P h a r m a c y ,2014,10(5):741755.[4] 陆霞.93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抢救与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23(8):322325.[5] 俞萍,顾则娟,苏纯音,等.情景教学系列课程在年轻护士综合能力培训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2012,27(18):72.[6] 方丹娜.一对一 帮带法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培养中的运用研究[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22(24):412415.[7] 巩玉刚.I C U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相关临床因素分析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2,25(7):624626.[8] 卿希亮,刘耀文.心源性心脏骤停31例临床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11,22(12):218221.[9] H i c k e r t o nB C ,F i t z g e r a l dD J ,P e r r y E .T h e i n t e r p r e t a b i l i t y o f d o c -t o r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b a d g e s i n U Kh o s p i t a l s :As u r v e y ofn u r s e sa n d p a t i e n t s [J ].B M JQ u a l i t y &S a f e t y ,2014,23(7):543547.[10] 杜乃东,任思思.心肺骤停心肺复苏60例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㊃医学专业,2012,14(5):138139.[11] 武爱勤.两种不同培训模式对I C U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2,21(27):1011.[12] 任俏丽.多形式培训方法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 ].中外健康文摘,2012,26(42):658660.[13] 姜金霞,彭幼清,马素芳,等.护士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方法及复训时间的研究[J ].护理研究,2012,22(3C ):862864.[14] 姜凤红.基层医院低年资护士培训探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3(19):323325.[15] 刘继琴,朱云杰.临床护士心肺复苏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吉林医学,2013,34(2):369.(收稿日期:20141210;修回日期:20150723)(本文编辑张建华)护理网络社区对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邱志军,姜 娜,李国平,殷晓敏,黄亮琴,邹 姗S t u d y o n i n f l u e n c eo f c a r en e t w o r kc o m m u n i t y o n s e l f e f f i c a c y of n u r s e s Q i uZ h i j u n ,J i a ng N a ,L iG u o p i n g,e t a l (Y u e y a n g V o c a t i o n a l a n d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H u n a n414000C h i n a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网络社区对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影响㊂[方法]随机抽取2所县级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在职注册护士371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186人和观察组185人㊂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现场干预方式,观察组增加网络社区方式进行干预㊂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在干预前㊁干预6个月㊁干预12个月分别调查两组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㊂[结果]干预后,两组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均有提高,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干预6个月㊁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护士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㊂[结论]护士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干预得到提升;护理网络社区为护理人员架起一个多维沟通平台,有利于缓解护士压力,培养其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促进护士自我效能感的提升㊂关键词:护理网络社区;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中图分类号:R 197.323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3969/j.i s s n .10096493.2015.23.028 文章编号:10096493(2015)08B 288503 护理网络社区是护理管理者为管理㊁学习和交流等目的开发的网络空间,社区中的个体在个人空间㊁公共场所和服务空间通过学习㊁记录感情,发起和参与讨论,参与不同主题活动等方式进行学习㊁交友等,表达和满足个性诉求[1]㊂护士自我效能感主要指护士在护理工作领域中对自己胜任护理工作能力的信心,以及学习和运用相关知识㊁技能的信念和意志[2]㊂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多,护士也成为高压环境中的群体之一㊂自我效能感高的护士能以求助和解决问题等成熟方式应对和挑战各种生活事件[3],有利于护士保持良好的身心状况和较高的服务水平㊂本研究通过搭建一个护理网络社区空间,探讨其对提升护士自我效能感的作用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市2所县级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临床科室㊁门急诊科45岁以下在职注册护士基金项目 湖南省科技厅立项课题,编号:2012S K 3044㊂作者简介 邱志军,教授,副主任护师,硕士研究生,单位:414000,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姜娜㊁李国平㊁殷晓敏单位:414000,岳阳职业技术学院;黄亮琴单位:414600,湖南省湘阴县人民医院;邹姗单位:414200,湖南省华容县人民医院㊂共371人作为研究对象,以医院为单位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85人,对照组186人,全部为女性㊂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㊁婚姻状况㊁月收入㊁学历㊁职称㊁职务㊁工作年限及月平均夜班天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㊂1.2 方法1.2.1 干预方案 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干预方案包括自我效能意识的灌输㊁积极的心理暗示㊁积累成功体验㊁建立榜样效应和建立支持系统等几个方面[3,4]㊂主要工作有:①进行2次集中辅导㊂请心理老师在干预开始和干预后第1个月两个时间点分别对两组护士进行自我效能感的讲座和辅导㊂②开展小组活动㊂以科室为单位,成立学习小组,各小组自行推荐组长㊂第1次干预后,对小组长单独培训1h ,主要指导组长制定以科室为单位的每日㊁每月自我效能感提升活动计划㊂③观察期内两个医院护理部组织进行的培训㊁考试考核等活动照常进行㊂对两家医院护士进行自我效能感培训的次数和内容一致;业务学习次数㊁内容和时间一致;考试考核内容㊁次数和时间一致;问卷调查的时间点一致㊂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干预,以现场沟通㊃5882㊃护理研究2015年8月第29卷第8期中旬版(总第511期)为主,包括面对面沟通和讲座辅导,理论考试采用笔式测试的形式等,调查采取现场问卷形式进行㊂观察组:采用常规方法+社区网络的形式进行干预,即通过现场沟通+网络沟通的方式实施干预方案,培训可以现场参加,培训后将讲座的资料上传网络,随时可以进入网络社区学习;理论考试和调查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网络社区在线进行㊂1.2.2研究工具采用R a l fS c h w a r z e r等编制的单维度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 e n e r a lS e l f E f f i c a c y S c a l e S c h w a r z e r,G S E S S C)分别在干预前㊁干预6个月和干预12个月测量研究对象的自我效能感㊂该量表共10个条目,采用L i k e r t4级评分法,得分范围10分~40分,将得分除以10为总分,总分越高,自我效能水平越高[5]㊂研究表明该量表C r o n b a c h sα系数为0.75~0.91[5],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㊂1.2.3统计学方法应用S P S 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输入㊁整理和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和独立样本t 检验及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干预前,两组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干预后,两组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均有提高,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㊂见表1㊂表1两组护士不同时间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分组别人数干预前干预6个月干预12个月F值P观察组1852.46ʃ0.522.67ʃ0.542.96ʃ0.48171.610.000对照组1862.48ʃ0.622.52ʃ0.652.66ʃ0.5545.450.000 t值-0.362.425.46P0.7220.0160.000注:不同时间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交互=67.38,P<0.01㊂3讨论3.1护士自我效能感现状自我效能感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设定㊁思维模式及个人动机,决定实现行为目标中人们的付出和行为持久性,决定人们对困难和挫折的处理方式[6]㊂低自我效能感的人面临压力和挑战时,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常以积极的方式有效地应对压力性事件[7]㊂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与其护理行为呈正相关[8]㊂本研究前期调查结果显示,本组研究对象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47分ʃ0.57分,低于量表常模(2.86分)[9],这可能与研究对象为基层医院护士,接受的相关培训较少有关㊂因此,对于在基层医院工作且自我效能感偏低的护士群体来说,积极探索提高其自我效能感的方式和途径,对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㊁提高护理质量和促进护理安全有着积极的意义㊂3.2现场干预方式对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护士自我效能感可通过合理的引导㊁教育㊁积极反馈得以提高,通过减少护士的不良情绪,培养工作的热情,增强面对困难时的自信态度,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可提高自我效能感[3,4]㊂由表1可见,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照组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逐渐提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5.45,P< 0.01)㊂究其原因,一方面本研究中通过对研究对象开展自我效能感的讲座和辅导,列举中外护理界成功人士历经多次挫折㊁失败,在坚定不移的信念支持下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等,有效灌输了自我效能感的意识,让研究对象明白自我效能对于工作㊁生活的重要性㊂另一方面,本研究通过开展以科室为单位的每日㊁每月自我效能感提升活动计划,如 爱心加油站 医护一家人 等,让护士在工作中体会到同行和病人对自己的信任㊁肯定与赞扬,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自我效能的激励机制㊂此外,通过开展常规的仪表㊁礼仪㊁沟通技巧㊁技能操作等培训与考核,帮助护士顺利完成护理工作任务㊁达到预期目标㊁增加成功体验,使护士的自我效能得到进一步提高㊂由此可见,现场干预方式对于促进护士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有着积极意义㊂3.3护理网络社区对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网络社区平台已成为人们联络与分享情感㊁知识的高效沟通方式之一,网络社区在教学㊁培训㊁管理等领域成功应用的例子可以证明其是一个能够跨越时空的较好的沟通平台㊂本研究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察组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逐渐提高(P< 0.01),在干预6个月㊁干预12个月时,一般效能感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㊂与对照组采用的以单一的现场沟通为主的干预方式相比,观察组在借鉴其他成功网络社区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护士群体中建立与现场沟通互补的网络社区沟通平台,使观察组护士无论是在沟通㊁学习,还是测试㊁管理等方面,均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㊂一方面,护士可以通过共同创造㊁传播㊁交流㊁个性化以及经验分享来实现知识和情感的流动循环[10],在有效解决工作㊁学习和情感交流之间矛盾的同时,还可能会带来 共生效应 ,这些对促进护士压力的释放和培养自我效能感极为重要;另一方面,网络社区为护理管理者与护士的交流搭建了一个沟通桥梁,护理管理者将其作为管理㊁情感交换和深入对话的工具,定期有目的地向社区成员发布沟通资讯和实施干预措施,不再局限于 一对一 的即时沟通,更多的可能是 一对多 或 多对一 的非即时沟通㊂与单一的现场沟通方式相比,增加网络社区干预方式能更快更有效地促进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提升㊂参考文献:㊃6882㊃C H I N E S E N U R S I N G R E S E A R C H A u g u s t,2015V o l.29N o.8B聚焦解决模式在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效果于晓霞,胡 鹏,向 慧,张 静,陶 静A p p l i c a t i o ne f f e c t o f f o c u s e d s o l u t i o nm o d e l i n l o w e r e x t r e m i t y ar t e r i a l o c c l u s i v e d i s e a s e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t y pe 2d i a b e t e sm e l l i t u s Y uX i a o x i a ,H uP e n g ,X i a n g Hu i ,e t a l (T o n g j iH o s p i t a l o f T o n g j iM 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H u a z h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H u b e i 430030C h i n a )摘要:[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效果㊂[方法]将42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观察组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为期6个月的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方法,6个月后比较两组各项生化指标以及自我管理能力㊂[结果]观察组病人经过6个月的聚焦解决模式干预,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有所提高,体重指数和糖化血红蛋白有所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有助于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控制血糖㊁血脂,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㊂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聚焦解决模式;健康教育;血糖;血脂;自我管理能力中图分类号:R 473.58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96493.2015.23.029 文章编号:10096493(2015)08B 288703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糖尿病常见的大血管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轻者出现间歇性跛行㊁静息痛,严重者出现糖尿病足坏疽,甚至危及生命㊂腔内血管介入治疗虽然近期能疏通病变血管,降低糖尿病足截肢率,但是花费昂贵,并且国外学者报道仍然有血管再狭窄的风险㊂聚焦解决模式由S t e v e d e S h a z e r 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是受积极心理学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充分尊重个体㊁相信个体潜能和力量的临床干预模式[1]㊂在聚焦解决模式中,护理不仅要解决疾病本身问题,还包括激发病人内在力量和对其潜能的培养㊂因此,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相关危险因素,通过采取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方法,对于延缓基金项目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科研基金,编号:415010299058210㊂作者简介 于晓霞,主管护师,本科,单位: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胡鹏(通讯作者)㊁向慧㊁张静㊁陶静单位: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㊂病情进展有积极意义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2011年8月 2012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274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对下肢股动脉㊁腘动脉㊁胫前动脉㊁胫后动脉及分支血管进行检查,其中42例病人下肢动脉内中膜呈不规则局限性增厚,血管管腔内径呈不同程度的不规则节段性狭窄或动脉粥样硬化,均符合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诊断㊂入选标准:①符合200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的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②意识清醒,语言交流正常;③病情稳定,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低血糖昏迷,无严重心㊁脑㊁肾等并发症,无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㊂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45岁~76岁,平均年龄63.5岁;文化程度:本科4例,高中8例,初中12例,小学12例,文盲6例;糖尿病病程1年~16年;合并高血压26例,合并冠心病18例㊂所有入组病人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㊂1.2 方法1.2.1 分组方法 将42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例符合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1] 网络社区[E B /O L ].[20130722].h t t p://b a i k e .b a i d u .c o m /v i e w /102897.h t m.[2] 江萍,韩兰萍,赵春芳,等.提高临床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措施及效果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6):6568.[3] 刘洪艳,李惠艳,祁晓娜.提高护士自我效能的干预措施及效果[J ].护理管理杂志,2010,10(8):549550.[4] 陈玉林,李毅丽.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的举措[J ].护理学杂志,2010,25(7):2628.[5] 尚少梅,张磊,金晓燕,等.I C U 护士工作倦怠感与自我效能感的调查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2007,42(8):761762.[6] 杨延忠,施卫星,许亮文.自我效能增强:临床护理的一种思路和方法[J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93396.[7] 李育辉,张建新.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㊁应对方式及二者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0):711.[8] 邱志军,邹珊,黄亮琴,等.基层医院护士自我效能感及影响因素研究[J ].当代护士,2013(1):911.[9]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1,10(5):185186.[10] 李世亮.网络社区中的 小世界网络 现象研究[J ].传媒观察,2011(2):4445.(收稿日期:20141217;修回日期:20150511)(本文编辑张建华)㊃7882㊃护理研究2015年8月第29卷第8期中旬版(总第511期)。
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护理本科生作为未来护理行业的主力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
因此,了解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提升护理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文献回顾和实证研究,全面了解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分析影响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将对自主学习的概念、内涵及其重要性进行阐述,明确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通过文献回顾,总结国内外关于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现状,找出研究的不足之处。
接着,通过实证研究,了解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际情况,分析影响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提升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和建议,为护理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护理教育者和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推动护理教育改革和发展,培养更多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高素质护理人才,为社会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文献综述在护理学领域,自主学习能力被视为护理本科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未来的专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日益受到关注。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个体在没有外界直接指导或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我驱动、自我规划、自我监控和自我反思等方式,实现学习目标的能力。
在护理领域,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关系到护理本科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成绩,更是影响其未来临床实践和终身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内外关于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国外研究多侧重于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论构建和实证研究,通过量表开发和影响因素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了自主学习能力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和效果。
国内研究则更侧重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如学习动机、学习环境、教学方法等。
青岛市社区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的 质 量 控 制 没 有 相 应 的 制 度 及 考 核 办 法 , 口工 作 人 员 只 负 责 窗
收 尿 标 本 , 本 来 源 不 细 问 。所 以 建 议 医 院 建 立 、 全 相 关 的 规 标 健
( 稿 日期 :0 2—0 —2 ; 回 日期 :0 2— 8—1 ) 收 21 2 9修 21 0 5
参考文献 :
[] 熊立凡. 1 临床 检 验基 础 [ . 2版 . 京 : 民 卫 生 出版 社 ,0 3 M] 第 北 人 20 :
1 5— 1 7 O 0 .
个 专 职 的 健 康 教 育 护 士 , 大 健 康 教 育 宣 传 力 度 。 把 检 验 尿 加
系 列 前 的 注 意 事 项 等 健 康 教 育 相 关 知 识 制 作 成 图 文 并 茂 、 俗 通 易 懂 的 VC 或 C 盘 , 候 诊 大 厅 、 集 尿 窗 口大 厅 播 放 。 印 D D 在 收
2 结 果
d i 1 . 9 9ji n 1 0 6 9 .0 2 2. 0 o : 0 3 6 /.s . 0 9— 4 3 2 1 . 7 0 9 s
采 用 S S 7 0进 行 统 计 学 处 理 。 P S1 .
文 章 编 号 : 0 9—6 9 (0 2 9 10 4 3 2 1 ) C一2 1 5 5一O g
4 0分 , . 良好 < 4 5分 , 秀 < 5 0分 。 . 优 .
1 2 2 资 料 收 集 课 题 组 成 员 联 络 社 区 卫 生 服 务 中 心 / , . . 站 经 护 理 管 理 部 门 同 意 后 , 研 究 者 统 一 发 放 问卷 。发 放 前 使 用 统 由
1 2 方 法 .
12 1 研 究 工 具 ..
浅谈我国社区护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浅谈我国社区护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社区护理是医疗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本文综述了近十年国内社区护理的现状及致使其现状的影响因素,指出社区护理标签:社区护理;护理人员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社区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同时伴随老龄人口的增加,慢性病病人数量也进一步增长,护理需求的缺口也越来越大,但这些不能仅仅依靠临床护士来完成。
因此需转变医学护理模式,大力发展社区护理为社区人群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1 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社区护理是集护理学和公共医学卫生于一体的综合学科,把维护社区内人群整体的健康和生命质量作为目标,从而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救治的护理活动。
尤其是在预防和控制疾病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区医院多以划片分区界定管辖范围,为所属区域内的居民提供包括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康复护理、健康管理和社区支持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服务,其中也包括我国启动的11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但现如今社区医院在人们心目中的可信度低、服务项目局限等客观印象限制了大多数人前来就医,这使得社区护理的服务范围越来越有限,与其初衷背道而驰。
2 影响社区护理的因素2.1 社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专业能力不强目前社区医疗服务站或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护理人员学历层次较低,导致其掌握的专业知识内容较简单且不牢固,尚未形成系统的结构体系,从而限制了他们开展一些需要较高专业水平的护理操作。
因此相对来说整体服务水平较低,不能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指导和健康教育,仅能进行一些基本护理操作,因此无法充分发挥社区医院康复护理、预防保健的职能[1],缺乏专业人才进入社区,提高社区护理服务水平。
2.2 缺乏适当的社区护理质量管理体系考评机制就当前的社区医疗管理而言,规范严格的的考核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经常发生管理混乱的情况[2]。
护理本科生实习社区护理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建议

护理本科生实习社区护理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护理本科生在进行实习过程中,社区护理是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
社区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社区中为居民提供医疗和保健服务,包括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康复护理等。
社区护理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满足社区居民基本的健康需求,促进健康管理,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对于护理本科生来说,实习社区护理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机会,可以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升实际护理能力。
实习社区护理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从个人因素来看,护理本科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都会影响实习的效果。
实习社区的工作条件、护理团队的配合程度也会对实习效果产生影响。
为了提高实习生的学习效果和社区护理质量,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有效的干预管理。
接下来将对实习社区护理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实习本科生在社区护理实践中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1.2 问题提出护理本科生实习社区护理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建议护理本科生实习社区护理是护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要的实践环节之一,通过在社区护理实习中,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患者和护理工作环境,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实习社区护理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实习生的学习效果和社区护理的质量。
为了更好地了解护理本科生在实习社区护理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需要对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只有明确了这些影响因素,才能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实习生的学习效果和社区护理的质量。
本文将从实习生个人因素、实习社区环境因素和实习社区护理团队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和建议,以帮助护理本科生更好地完成实习社区护理,提高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2. 正文2.1 社区护理的重要性社区护理是护理学科中的重要领域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医疗价值。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社区护理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低年资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分析与对策(可编辑)

低年资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分析与对策齐鲁护理杂志圆园员猿年第员怨卷第缘期理站设立详细的垃圾分类指引 ; 在手术间粘贴垃圾分类放置表员摇实施前后医疗垃圾混放情况比较 ( 灶 )圆的醒目指引图片; 在各垃圾收集处粘帖垃圾分类指引及图片,时间检查总数混放例数值孕值χ实施前员愿猿员员怨指引进行垃圾分类。
增设垃圾桶: 在室间适当增设垃圾桶,③员圆愿援苑猿约园援园缘实施后员愿缘员缘放置合理位置, 方便操作者进行分类, 增强其分类依从性。
如表圆摇实施前后医疗垃圾混放人员分布情况比较 ( 灶 )在每台手术开始前, 于器械护士铺台的一侧, 放置黑色塑料袋时间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清洁员用于收集各种物品的外包装袋; 在麻醉医生操作台的一侧, 放实施前缘猿猿员员员苑员苑置黄色及黑色垃圾袋的塑料桶, 方便操作者将各种垃圾进行实施后缘猿圆圆猿分类放置。
圆愿圆援员圆源源援愿源源援缘圆猿援员怨员愿援苑员χ值员援圆援远摇孕阅悦粤循环管理摇在悦匝陨的基础上根据孕阅悦粤循环理孕值约园援园缘约园援园缘约园援园缘跃园援园缘约园援园缘论 , 再次设定每个阶段的目标 , 并定期收集资料 , 对资料进行摇摇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是关注质量督导的全过程, 强调在分析后持续改进相关方案, 再将方案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及进原有的质量基础上不断定位更高的标准, 使护理质量管理始[ 猿 ]行效果确认。
①针对不同人群采用不同方案 : 对手术医生 , 在终处在一个良性的循环轨道中。
同时持续质量改进更强调术中适时进行宣教、提醒 , 并提供各种垃圾桶 , 提高其垃圾分人员的参与, 充分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质控智慧, 强化[ 源 ]类意识; 对清洁人员, 加强培训, 增加其院感相关知识的认识,了工作责任心, 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和科室凝聚力。
将在工作中加强指导及监督, 提高自觉执行相关要求及依从性;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手术室各类人员规范处理医疗垃圾中,对手术室护士 , 要求以身作则, 对各类人员进行监督指导。
《护士自我效能感与专业自主性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护士自我效能感与专业自主性发展的相关性研究》一、引言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其自我效能感与专业自主性的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特定情境中成功执行某种行为所具有的信念,而专业自主性则指护士在临床实践中,根据个人经验与知识做出决策并执行的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护士自我效能感与专业自主性发展的相关性,为提升护士职业素养和护理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背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护士自我效能感与专业自主性的研究逐渐增多,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自我效能感高的护士在面对复杂临床情境时,能够更加自信地应对,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而专业自主性的发展则需要护士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二者相互促进。
因此,研究护士自我效能感与专业自主性发展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对护士自我效能感与专业自主性发展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其次,设计问卷,对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和专业自主性进行测量;最后,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四、研究结果1. 护士自我效能感与专业自主性的现状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发现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和专业自主性水平整体较高,但存在一定差异。
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的护士在自我效能感和专业自主性方面存在差异。
2. 护士自我效能感与专业自主性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与专业自主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即自我效能感高的护士,其专业自主性也相对较高。
进一步分析发现,自我效能感对专业自主性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3. 影响护士自我效能感与专业自主性的因素影响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因素(如自信心、情绪状态等)和组织因素(如培训机会、工作环境等)。
而影响护士专业自主性的因素则包括专业知识、实践经验、沟通协作能力等。
五、讨论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和专业自主性水平对护理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 效 能 感 是 反 映 个 体 完 成 某 项 工 作 的 自信 程 度 。 国 内外
2 2 自我 效 能 感 评 分 情 况 50名 社 区 护 士 自我 效 能 感 得 分 . 6
为 2 6 分 ± 0 4 分 , 于 成 人 常 模 2 8 分 ( 一 1 . 1 P< .0 . 7 低 . 6 t 0 , 3
1 对 象 与 方 法
2 3 影 响 自我 效 能 感 因 素 分 析 自我 效 能 感 的 影 响 因 素 分 析 .
采 用 多 重 线 性 回归 。单 因 素分 析年 龄 、 事 护 理 工 作 年 限 、 事 从 人
关系 、 人 月收入 、 姻状况 、 个 婚 自评 健 康 状 况 对 自我 效 能感 的 影
响, 表 1 见 。对 上 述 6个 因 素 进 行 多 因 素 分 析 , 果 显 示 , 从 结 仅 事 护 理 工 作 年 限 和 自评 健 康 状 况 对 自我 效 能 感 有 影 响 。见 表
2。 ‘
1 1 调 查对 象 对 2 0 . 0 8年 7月一 2 O O 9年 1 O月 参 加 陕 西 省 社 区 护 士 岗位 培训 的社 区护 士 5 6人 进 行 问卷 调 查 。 9
中图 分 类 号 : 7 R4 1
文 献标 识 码 : C
d i 1. 9 9 jis. 0 9 6 9 .0 0 1. 0 o :0 3 6 /.sn 10 4 3 2 1 . 60 8
文 章 编 号 :0 9—6 9 (0 0 6 10 43 2 1 ) 护 士 自我 效 能 感 得 分 < 2 的 有 6 .1嘲 6 分 3人 , 占
1 . 5 ; 分 在 2 ~3分 的有 4 4人 , 7 . 3 , 分 在 > 3 1 2 得 分 1 占 3 9 得 分 的有 8 3人 , 1 . 2 , 占 4 8
自评 健 康 状 况 对 自我 效 能 感 的 影 响 有 统 计 学意 义( % 0 0 ) 结 论 ] 社 区 护理 工 作 过 程 中 管 理 者 应 重 视 对 社 区护 士 一 般 自我 效 P . 1 。[ 在
能感 的提 高 。
关 键 词 : 区 护 士 ; 般 自我 效 能 感 ; 响 因素 社 一 影
护理研究 21 0 0年 6 第 2 月 4卷 第 6期 上 旬 版 ( 总第 3 4期 ) 2
社 区 护 士 自我 效 能 感 现 状 及 影 响 因 素 研 究
St d h t t s q o o el — e f a y u y on t e s a u u fs f fi c c
o o fc mm u t u s n t n l e c n a t r ni n r es a d i if n i g f c o s y s u 李 贞 , 亚 丽 , 亚茹 。 淑梅 韩 荆 廖
L h n。 n Ya iJ n r 。t l xia e ia o lg 。 h a x 1 0 1Ch n ) iZ e Ha l。 igYa u e ( ’ n M d c lC l e S a n i7 0 2 i a a e
研 究 已证 明 , 自我 效 能 感 对 于 提 高 工 作 绩 效 、 强 工 作 动 机 、 增 改
善 工 作 态 度 都 有 重 要 意 义 l 。 目前 , 内对 护 理 人 员 自我 效 能 _ 1 ] 国 感 的 研 究 主 要 集 中 在 临 床 护 士 自我 效 能 感 水 平 研 究 , 以及 与 职
业 倦 怠 感 的 相 关 性研 究 , 见 对 社 区 护 士 自我 效 能 感 及 其 影 响 少
因 素 的 研 究 。 由 于 护 士 的 自我 效 能 感 与 其 护 理 行 为 呈 正 相 关 , 自我效 能感 高 的 护 士 其 自我 控 制 能 力 较 强 , 有 效 调 节 并 促 进 能 护 理 实 践 中 的专 业行 为 , 而 提 高 护 理 质 量 _ 。 因此 , 必 要 了 从 2 ] 有 解 社 区护 士 的 自我 效 能感 水 平 , 一 步 探 讨 其 影 响 因素 , 提 高 进 为 社 区护 理质 量提 供 依 据 。
摘 要 : 目的 ] [ 了解社 区 护 士 一般 自我 效 能 感状 况 。 [ 法 ] 用 问 卷 调 查 法 , 参 加 陕 西 省 社 区 护 士 培 训 的 5 0名 社 区护 士 进 行 调 方 采 对 6 查 。[ 果] 区护 士 一 般 自我 效 能 感 得 分 为 2 6 结 社 . O分 士O 4 . 7分 , 于 常模 ( < 0 0 ) 多重 线 性 回 归 分析 显 示 : 事护 理 工 作 年 限 和 低 P .1 ; 从
1 2 方 法 .
表 1 自我 效 能 感 的 单 因 素 分析
1 2 1 调 查 方 法 本 研 究 采 用 问 卷法 收 集 资料 。 问 卷 包 括 一 . .
般 情 况 调 查 表 、 般 自我 效 能感 量 表 ( S S 。一 般 情 况 调 查 表 一 GE)
由研 究 者 自行 设 计 , 容 包 括 性 别 、 龄 、 历 、 称 、 人 月 收 内 年 学 职 个 人 、 姻 状况 、 婚 自评 健 康 状 况 、 事 护 理 工 作 年 限 以及 从 事 社 区 从 护 理 工 作 年 限 。G E S S由 S h a zr等 于 1 8 c w re 9 1年 编 制 , 于 用 测 量 总 体 的 自我 效 能 感 。该 量 表 被 翻 译 成 2 种 语 言 , 国 际 上 7 在 广 泛 使 用 。本研 究 采 用 王 才 康 等 ’ 成 的 中 译 本 , 有 良好 完 具 的 信 效 度 , 中项 目与 总 分 的 相 关 系 数 为 0 6 ~ 0 7 , 朗 巴 其 . 0 . 7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