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方法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治疗的争议与探讨

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对脑干 C M 的疗效 , 手术治疗 良好
率约为 7 0 %~ 8 6 . 4 %, 中度 以上神经功能障碍 的发 生率为9 %一 1 6 . 1 %, 而保守治疗 的患者神经功能恢 复和 中度以上神经功能障碍 的发生率分别为 5 0 %~ 5 3 %和 3 3 . 4 %~ 5 0 % 1 4 ] , 因此 M o r i a r i t y等认 为对 于 脑干 C M患者手术指征 要放 宽。虽然 K u p e r s m i t h等 和T a m a r i s等的研 究发现手术治疗 的远期疗效并不 优于保守治疗 , 但是对这些研究结果的判读要充分考 虑到临床设计存在 的问题。例如在 T a r n a r i s 等¨ 的 研究中, 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 已经有 出血或者存
Wi l l i a m s o n 等 发现 C M 病灶周 围的神经元 出现持续
突触后电位 的比例高达 7 l %, 而胶质瘤周 围的神经 元产生持续突触后电位的比例仅为 3 2 % 。一些研 究 比较 了手术和保 守治疗对伴 有癫痫 的 C M 患者 的疗 效。I a k o v l e v 等 将4 8名伴有癫痫 的 C M 患者按照
病 灶 出血 后 神经功 能症 状逐 渐好 转 , 可 以先 观 察 , 等
到 病灶 突 出到脑干表 面再手 术 。 有 关脑深 部 C M 病灶 的手 术 效 果 国 内外 有 大 量
除V M可能引起的 C M 复发风险而言, 切除 V M 产生
静脉 性梗 死 的风 险更 大 , 临 床 后果 可 能更 严 重 , 因而 V M 不宜切 除或结扎 。
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效果好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效果好吗?
导语:血管瘤的种类比较多,大多数都是良性的,只要是发展不是特别迅速,并且不影响到身体功能,一般只要定期复查,是不需要经过特殊性治疗的。
而
血管瘤的种类比较多,大多数都是良性的,只要是发展不是特别迅速,并且不影响到身体功能,一般只要定期复查,是不需要经过特殊性治疗的。
而当血管瘤压迫到某些脏器,或者是出现一些不适的时候,则需要及时采取一些方法进行治疗。
下面,小编给介绍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治疗方法。
颅内海绵状脑血管瘤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一直在研究的东西。
这类疾病发病的时候,患者十分危险,随时都有可能有生命危险,因此国家也就十分重视颅内海绵状脑血管瘤的治疗,希望减少这种疾病的危害性。
那么,颅内海绵状脑血管瘤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
1.保守治疗基于本病的自然病程,对无症状的或仅有轻微头痛的海绵状血管瘤,可保守治疗,并定期随访。
2.手术治疗有明显症状如神经功能缺失、显形出血(即使仅有1次)、难治性癫痫、病灶增大或有高颅内压者均应手术治疗。
尽管部分癫痫能用药物控制,但手术治疗能有效降低癫痫发作频率,减轻严重程度,病人术后能停用抗癫痫药物。
因此对此部分病人也主张手术治疗。
由于怀孕能增加病灶出血可能,故对准备妊娠而对明确有海绵状血管瘤的妇女应建议先手术切除海绵状血管瘤,而对怀孕期间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除非反复出血或神经功能症状进行性加重者一般建议先行保守治疗。
儿童患者由于病灶出血可能大以及潜在癫痫可能,是手术的强烈指征。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全切除病变,消除病灶出血风险,减少或防止癫。
血管瘤最佳治疗方法

血管瘤最佳治疗方法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发育异常疾病,它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的身体,包括皮肤、内脏器官和骨骼。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因个体情况和病变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变部位、症状严重程度等因素,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血管瘤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小型的血管瘤,如表浅型血管瘤和毛细血管瘤,激光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激光治疗通过选择性地破坏血管内皮细胞,从而使血管瘤逐渐消退。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恢复快、疗效好的优点,适用于面部和其他部位的浅表血管瘤。
其次,对于一些较大的血管瘤和深部血管瘤,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方法。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直接切除瘤体或结扎血管的方式来治疗血管瘤。
这种方法适用于部分无法通过其他方法治愈的血管瘤,如颅内血管瘤、深部软组织血管瘤等。
除了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外,放射治疗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通过照射血管瘤部位,使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手术难度大、病变部位特殊的血管瘤,如脊柱骨瘤、颅内血管瘤等。
此外,药物治疗也是治疗血管瘤的一种选择。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激素类药物、消炎药物和血管生成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血管瘤的生长和减轻症状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药物治疗适用于一些无法手术或放射治疗的患者,或者是作为其他治疗方法的辅助手段来使用。
总的来说,血管瘤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没有一种通用的治疗方法适用于所有的血管瘤患者。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同时注意日常护理和保健,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血管瘤治疗方法能够对患者有所帮助,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讲课PPT课件

什么是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定义: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呈海绵状结构。 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遗传因素、外伤等有关。 症状:头痛、癫痫、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等,严重时可出现颅内出血、脑水肿等。 诊断:通过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确诊,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控制慢性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 等慢性疾病是颅 内海绵状血管瘤 的危险因素,应
积极控制。
避免长期接触 有害物质:如 放射线、化学 物质等,从事 相关职业者应 做好防护措施。
定期进行体检: 尤其是高危人 群,应定期进 行头部影像学 检查,以便早 期发现病变。
感谢您的观看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 药物治疗通常用于控制症状和减少出血的风险。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癫痫药物和抗高血压药物。 药物治疗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 肿瘤较大或症 状严重,药物
治疗无效
手术方式:显 微手术切除、 血管内介入治 疗、立体定向
发病机制和病理特点
发病机制: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
病理特点:病灶常位于脑表浅位置,与正常脑组织界限较为分明,但瘤组织结构多样
病理变化:随着病灶增大,可压迫脑组织,引起颅内高压和神经功能障碍
并发症: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放射治疗等
手术效果:大 多数患者术后 症状明显改善, 但部分患者可 能出现并发症
或复发
术后护理:定 期复查,注意 并发症的预防
和处理
其他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药物来控制症状和减少出血的风险。 放射治疗:通过放射线照射来缩小肿瘤体积,缓解症状。 立体定向手术:通过立体定向技术对肿瘤进行精确的切除或烧灼。 介入治疗:通过血管内技术对肿瘤进行栓塞或注入硬化剂来缩小肿瘤。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2例报告)

生率为 0 3% 一 .0 1 A 存在“ .7 0 5%_ 。C s J 散发 型” 和 “ 家族型” 两种形式 , 可见于任何年龄 ; 虽然在婴儿 和儿 童 中 已有 报 道 , 绝 大 多数 发 生 于 2 但 O~5 0 岁 J男 女发 病 率 基 本 相 同 ; A , C s最 常 见 于 脑 实 质
山东 医药 2 1 0 2年第 5 2卷第 2期
颅 内海 绵状 血 管瘤 的诊 断 与治 疗
( 1 附 2例 报 告 )
杜洪 澎 曾现 伟 李 明远 刘永 良 刘鹏 飞 李泽 福 , , , , , ( 1滨 州 医学 院附属 医院 , 东滨 州 2 60 ; 山 5632潍坊 医学 院 附属 医院 )
诊 1 例。脑内病灶在 T WI 2 1 上多呈高信号或稍高 信号 ,2 多为高低混杂信号 , T WI 边界清楚 , 一般无 占 位效应 , 病灶 内无流空血管影 , 病灶中央信号? 杂 , 昆 周边因含铁血黄素沉积而呈现一低信号 圈, 即靶环 征; 增强 扫描病 灶可 强化 , 有时可 见病灶 周 围有细小 的血管影。脑外病灶 T WI 1 呈高或稍 高均匀信号 , T WI 2 多呈 高信号 , 无靶环 征 , 注射 G .T A后 增强 dD P 明显 。本组 均未见 畸形 血管 , 中 3例 脑 内病 灶者 其
例行显微外科手术 , 完整切除病灶 1 , 0例 部分切除 1 ; 例 术后 1 出现动 眼神经 损伤症状 , 无 明显神经 功能障碍 例 余 发生 。1例阳性 神经 系统体征者 , 以随访保守治疗 。结论 予
显微 外科 手术治疗 。
关键词 : x线计算机体层扫描 ; 磁共振技术 ; 外科手术 ; 海绵状血管瘤 ; 颅脑肿瘤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科普知识

许多患者在手术后能够恢复正常生活。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预后 并发症风险
尽管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仍有可能出现 并发症,如术后感染或神经功能障碍。
定期随访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预后 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可以通过适当的锻炼和健康饮食来促进 康复,增强身体抵抗力。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 外科手术
如果肿瘤导致明显症状,可能需要通过手术切除 来缓解症状。
手术风险包括感染、出血和神经损伤等。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
其他治疗方法
在某些情况下,放射治疗或药物治疗可能被考虑 作为替代选择。
这些方法的选择依赖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 建议。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预后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预后 良好预后
如何预防脊髓海绵状血管瘤? 心理健康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的压力和焦虑, 有助于整体健康。
必要时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症状
诊断方法
医生通常通过影像学检查(如MRI或CT)来诊 断脊髓海绵状血管瘤。
必要时,可能还会进行组织活检以确认诊断 。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
观察等待
对于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 定期监测,而不是立即治疗。
这种方法被称为观察等待,适合于病情稳定的患 者。
定期与医生沟通,及时了解自身状况。
如何预防脊髓海绵状血管瘤?
如何预防脊髓海绵状血管瘤? 健康检查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脊髓问题。
尤其是家族有相关病史的患者,更应重视健康监 测。
如何预防脊髓海绵状血管瘤? 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 ,有助于降低风险。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治疗
1.手术治疗,局限者可全部切除,范围广者可部分切除。
2.微波透热治疗,主要应用于海绵状型。
3.放射治疗,用于婴幼儿毛细血管瘤和表浅的海绵状血管瘤。
4.硬化治疗,用于海绵状血管瘤。
5.冷冻治疗,用于杨梅状及海绵状血管瘤。
6.激素治疗,用于婴幼儿血管瘤。
7.血管内栓塞,用于蔓状和巨型海绵状血管瘤。
一般性手术的预防性抗感染选用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或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如红酶素、青酶素等);体质差或并发感染者常联合用药,较常用为: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如青酶素)+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如庆大酶素)+作用于厌氧菌的药物(如灭滴灵);手术前后感染严重或有并发症者可根据临床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血管瘤虽然是一种良性病变,但生长于颜面部者导致严重面部畸形,所以出生后如发现有血管瘤应及时就医,在病变较局限时采用手术等治疗可较彻底消除病变,由于病变局限,手术也不致引起较严重的面部畸形,如不及时治疗,瘤体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此时切除后可因大面积组织缺损导致严重术后畸形;甚至可由于波及重要结构而不能根治,某些血管瘤(如颌骨中心性血管瘤)可突然破裂,造成致
死性大出血,这种类型的血管瘤也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和时机,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手术,可大大降低手术风险。
(二)预后
示肿瘤分型、发生部位、范围和有无合并症而不同,能自然消退或经治疗可根除者预后好,颅内血管瘤如斯特奇-韦伯综合征,因有癫痫和智力低下而影响预后。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T及MR

同样地,其「海绵状」也是依据形态起名,因其「剖面呈海 绵状或蜂窝状」。
概述
提到畸形血管团,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动静脉畸形(AVM) ,那么,海绵状血管瘤与 AVM 的畸形血管团是类似的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来看下两者的本质区别: 海绵状血管瘤:血管团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为正常管径的
而且,约 19% 的病例为多发病灶,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病人 常合并有身体其他脏器的血管瘤病灶。
下面用一个颅骨海绵状血管瘤的病例图片加深印象。
图 1 A:水平位 CT 骨窗像显示左侧额骨内弥漫的溶骨性病 变,伴骨小梁增厚;水平位(B)和失状位(C)T1WI 显示 T1 像等信号的骨质病变,失状位增强的 T1WI(D)显示病灶 强化。
诊断要点
脑外病灶:以海绵窦区的海绵状血管瘤为例,在 MR I 表现为 T2WI 呈极高信号,增强扫描强化非常显 著,ADC 值明显升高,DWI 接近等信号,MRS 检查 无 NAA 峰、Cr 峰和 Cho 峰,可以作出定性诊断。
对于小型 (<1 cm) 以及非出血性海绵状血管瘤,磁 敏感加权成像(SWI)的检出率更高。
脑内圆形/椭圆形病灶、有混杂密度(代表不同程度的出血, 重复一遍:出血是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最重要的特征)、MRI 的 T2 像有含铁血色素沉积。
图 4 为一例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对照该图更能加深对上述 文字的理解。
治疗方案
1. 原则 牢记:手术切除病灶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根本方法,也是
唯一有效的方法。除中颅窝海绵状血管瘤外(当病灶切除困 难时),不主张对其他部位海绵状血管瘤进行放疗。 2. 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 病灶反复小量出血、癫痫和重要功能区的占位效应,是海绵 状血管瘤手术适应证的主要考虑因素,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柳 晓丽 .提 高科 技期 刊影 响因子 的途径 探讨 【J1_编辑 学 报 ,2006,18 (4) :285—286.
[5]郝秀原 ,游苏宁 ,沈锡 宾 ,等.影 响因子的应用 现状及 展望【J].编辑学报 ,2008,20 (5):463—465.
[参 考文献]
[1]张玉华 ,潘 云涛 .科 技论文影 响力相 关因素研 究fJ]. 编辑学报 ,2007,19(2):81—84.
[2]吴锦屏 ,简 云江 .2000年 ~2004年 《云南 医药》 杂志 载文 被 引用 的定 量 分 析 【J].云 南 医药 ,2007,28(5):
491-494.
中近 期 和 中期 的关 键 性 普 遍 关 心 的问 题 ,对 实 际 工作有较大指导意义 ,对今后杂志的选稿和核心 作者群建立具有一定 的参考价值 。编辑部应根据 本次研究结果 ,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高水 平核心 作者群 ,从根本上保证论文水平和论文影响力 的 稳步提高 ,以进一步提高杂志质量 。
云南医药 2011年第 32卷第 6期
维 和 肌 层 ,窦 内 血 流 慢 ,压 力 低 ,没有 明显 的供 血 动脉 和引流静脉 。脑 内型多 位于幕上 ,如额 、 颞 、基低节 区 ,幕下 以小脑半球 及脑干 为多见 。 脑外型 CA最常见于中颅凹底 、海绵窦等部位 ,多 为 单 发灶 。
云南 医药 2011年第 32卷第 6期
《云南 医药》 杂志被引情况。 一 般说来 ,期刊载文的被引篇数越多 、被引
频次越高 ,则间接反映出论 文在某专业领域 中的 学术影响力越大[3J。 《云南医药》杂志 2005~2009 年 刊载 论文 1 834 (1 909) 篇 ,载 文被 引数 和 载文 被 引 频 次 分 别 为 457 (319) 篇 ,85l (543) 次 。 24.92% (16.71) 刊 载 论 文被 引用 ,单 篇平 均被 引 频次 1.86 (1.702)次 ,括号内为作者 2007年报道 数据 ,各项指标均明显 高于 2000—2004年数据[21。 所有分析指标全面超越 ,单篇被引最高频次 由 1O 次增加到 20次 ,被 引 5次 以上载文 由 15篇增 至 32篇 。
二 、临床 表现 (一 ) 脑 CA 最 常 见 的 症 状 为 癫 痫 (约 占 38%),其 次 为 头 痛 (20 28%)、出血 (23%)、局 部神经功能障碍 (12%)【31。其 中脑 内型 CA因其 出血多为反复慢性渗血 ,病程 中有缓解一复发一 缓解 的特点 ,但 总的病情有逐渐加重 的趋势 。癫 痫 为最 常见 的症状 ,主要 出现在幕上脑海绵状血 管瘤 ,表现为各种类型 的癫痫发作 。一般多认为 是 由 于病 灶 反 复 出血 ,栓 塞 和 红 细 胞 溶 解 造 成 周 围脑实质 内含铁血黄素沉积和胶质增生 ,正常脑 组 织 受 到 机 械 性 或 化 学 性 刺 激 形 成 癫 痫 灶 所 致 [41。 出血 为脑海绵状血管瘤另一常见 的表现 ,其年 出 血率为 0.7% ~2.0%,位于大脑半球深部 的更易出 血 , 出血 一 般 发 生 在 病 灶 周 围 的 脑 组 织 内较 少 进 人 到 蛛 网膜 下 腔 或 脑 室 内 ,出 血 量 常 较少 。 反 复 出血 可 引 起 病 灶 增 大 并 加 重 局 部 神 经 功 能 缺 失[51。 局部神经功能障碍常继发于病灶 出血 ,具 体症状 取决于病灶的部位和体积 。另外位于 中颅 窝底的 脑外型 CA,向前可侵犯海绵窦、下丘脑 、垂体和 视 神 经 ,可 表 现 为 头 痛 、动 眼 、外 展 及 三叉 神 经 麻痹 ,视 力减 退 及 眼球 外 凸等 颅 神经 损 伤 的症 状 。 还可有肥胖 、闭经 、泌乳或 多饮多尿 等下丘脑 和 垂体 损 害的表 现 。 (二 )无 症 状 :约 占脑海 绵 状血 管 瘤 的 11% 一 44%。常因头部外伤或体 检做影像学检 查而偶然 发 现 。 三 、影像 学特 征 脑 内型 CA的影像学表 现与病灶反 复少量 出 血 ,血栓形成 、钙 化 、胶质增生 等病理成分 相关[61。 脑 内型 CA在 CT上 的 典 型表 现 为 ,平 扫 为 边缘 清 晰 的 圆形 或类 圆形 高 密度 病 灶 ,密度 不 均 匀 ,增 强 扫 描 可 不 强 化 或仅 轻 度 强 化 ,周 围无 水 肿 及 占 位效应 。当海绵状血管瘤合并 出血时 ,CT表现为 占位 效应 和 随 时间变 化 的血 肿 CT影 像表 现 。平 扫 多呈 均 匀 高密 度 ,增 强 多 有 明显 强 化 ,常 有 临近 骨质 破 坏 的表 现 。脑 外 型 CA多 有 明显 强化 。MRI 对脑 内型 CA的诊 断具 有 特异 性 ,由于瘤 体 中心血 管 壁 菲 薄 ,管 腔 内血 流 缓慢 ,易形 成 血 栓 或反 复 出血 ,残留在瘤巢及瘤周 的正铁血红蛋白 (MHB)
状 血 管 瘤 多 认 为 是 起 自脑 内毛 细 血 管 水 平 的 血 管
畸 形 , 由从 状 薄 壁 的血 管 窦 样 结 构 组成 ,管 壁 由
菲 薄 的 内皮 细 胞 和 成 纤 维 细 胞 组 成 ,缺 乏 弹 力 纤
收稿 日期 :2011—06—24 修订 日期 :2011—07一O8 作者简介 :曹洪明 (1963~)男 ,1982年毕业 于昆明医学院 医疗系 ,副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 院内机构 的伽玛刀治疗工作 。
一
、分
类
脑 海绵 状 血 管瘤 通 常可 分 为散 发 型及 遗 传 型 ,
前者主要以单发灶居多 ,占 75%,多发灶 占 25%,
后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85%为多发病灶llI 2]。也
可 按 发 生 部 位将 其 分 为 脑 内型 和 脑外 型 ,分 别 起
自脑 实 质 或 硬 脑 膜 的血 管 系 统 。典 型 的 脑 内海 绵
通过对 《云南 医药》 杂 志被 引文献 的统计 和 比较 分 析 ,表 明该 刊 与 过 去 5年 相 比有 了 长 足 的 进 步 ,但 论 文 的 被 引 用 情 况 受 人 为 干 预等 因 素影 响较大[4I5J。近年来 ,高影响力论文 已成 为国际上 评价科研成果和科技期 刊的重要指标[61。而高影响 力 科 研 论 文 永 远 只是 科 技 期 刊 已发 表 文 章 中极 小 的一 部 分l 7l。通 过 对高 被 引论 文 的分 析 ,可 看 出云 南 省医学专家 目前 研究 的热点 问题 和前沿领 域 , 这 些 高被 引论 文 在 某 一 主题 研 究 中 ,具 有 一 定 的 理论 深 度 和理 论 突破 ,或 是 抓 住 了 医学 领 域 研 究
[6]接雅俐 ,汤先忻 .高影响力论 文是名牌 医学期 刊的特征 『J1.编辑学报 ,2008,20 (1):93—94.
[7]关卫屏 ,游苏宁 .《中华 儿科 杂 未被引文章分 析『JI. 编辑学报 ,2008,20 (6):560—562.
综 · 述 ·
综述 孙 亮 审校
(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云南伽玛刀治疗 中心 ,云南 昆明 650101)
关键词 :脑海绵状血管瘤 ;治疗 中 图 分 类 号 :R739.4.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 1006—4141 (201 1) 06—0622—04
颅 内海绵 状 血 管 瘤 (cA) 是 一 种 缺乏 动 脉 成 分低流量 比较常见的脑血 管畸形 ,绝大多数为先 天 性 的 。它是 由 不 规则 的 、大 小 不 等 的血 管 腔 隙 所 形 成 的一 堆 紧 挨 在 一起 的 血 管组 织 。在 各 血 管 腔 隙 之 间 只有 少 量 结 缔 组 织 ,没 有 神 经 组 织 。脑 海 绵状 血 管瘤 多 见 于 20~5O岁 青壮 年 ,儿童 少 见 。 脑海绵状血管瘤是脑血管畸形 的一种 ,在 MR问 世前 ,无论临床 、常规放射 、CT或 DSA均难以诊 断 ,故也被称为隐匿型血管畸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