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婴儿14种啼哭是疾病表现
怎样通过破译婴儿的啼哭获取婴儿患病的信号

怎样通过破译婴儿的啼哭获取婴儿患病的信号啼哭是婴儿的本能。
这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婴儿不同的哭声,有着不同的含义。
日本和美国的科学家还研制出解读婴儿哭声的仪器。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年轻的父母怎样通过破译婴儿的啼哭,来获取孩子健康与否的信号呢?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婴儿的啼哭可分为“生理性啼哭”和“病理性啼哭”两大类。
生理性啼哭的特点是婴儿哭声洪亮、时间短暂。
这样的婴儿面色红润、眼睛有神、脉搏有力、食欲良好。
引起生理性啼哭的原因主要有:口渴、过冷、过热、睡眠不足、寻求爱抚、尿布湿了等。
在这些原因被找到并得以解决后,婴儿自然就不哭了。
病理性啼哭是由于婴儿身体有病或某部位不舒服造成的。
其特点是突然大哭,哭声急,音调高而尖锐。
有时伴有婴儿面色苍白、四肢蜷曲甚至哭声微弱至不哭等。
以下几种类型的病理性啼哭都预示着相关疾病的发生:1.哺乳时哭闹:婴儿一含奶头就哭,拒绝进食,并有口臭、流口水的现象。
这种情况常见于婴儿患了鹅口疮、口腔炎或咽炎。
2.夜间哭闹:这种情况常见于婴儿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蛲虫症。
因为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会有发热、鼻塞等症状,而这些症状会影响患儿的呼吸,易导致哭闹。
蛲虫夜间在婴儿的肛周活动,会引起患儿的肛周发痒,易引起哭闹。
3.摇头抓耳的哭闹:若婴儿哭闹时摇头抓耳,家长牵拉其耳廓时哭声更大,则说明婴儿可能患了中耳炎、外耳道疖肿或小虫进入了耳道内。
4.声音嘶哑的哭闹:单纯的哭声嘶哑常见于婴儿患了急性喉炎。
若哭声嘶哑的同时,又伴有咳喘、呼吸困难,则说明婴儿可能患了气管炎。
若哭声嘶哑伴有前囟凹陷,皮肤弹性差,则说明婴儿可能患了重度腹泻。
5.排便前后哭闹:排便前哭闹常见于便秘的婴儿;排便时哭闹常见于婴儿患了肛裂、直肠炎或乙状结肠炎等。
6.嚎叫样哭闹:若婴儿像嚎叫一样哭闹,并伴有表情痛苦、面色苍白、呕吐、便血等症状,则说明婴儿可能发生了肠套叠。
7.阵发性哭闹:若婴儿一阵一阵地哭闹,并伴有面色苍白、肢体蜷曲,经揉按或热敷腹部后,哭闹暂时停止,则说明婴儿可能患了肠炎、消化不良或肠道里有了寄生虫。
宝宝的八种疾病性啼哭

2.如果宝宝突然出现阵发性啼哭,哭的时候面色苍白,表情痛苦,就有可能是患上肠套叠,父母要立即带宝宝就医。
3.如果宝宝突然发出尖叫般的哭声,四肢肌肉抖动,而且脸呈青紫,则可能是脑出血或缺血性脑病,也需要马上去医院。
4.如果宝宝哭的时候总是晃动头部或者抓耳饶腮,并且哭声高又大,父母就要注意宝宝耳部是不是不舒。
8.如果宝宝突然尖叫啼哭,并且两眼发直,精神不振,同时伴有发烧和呕吐等现象,则说明宝宝可能患有脑膜炎等脑内感染性疾病,必须立即就医。
在宝宝还没有学会说话之前,宝宝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但是有些宝宝啼哭却会隐藏着疾病隐患,如果父母不细心发现,就有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那么宝宝的疾病性啼哭有哪些?
8种隐藏健康疾患的宝宝疾病性啼哭
1.如果宝宝在夜间惊哭,而且哭的时候闭着眼睛,同时抖动着身体,有可能是因为宝宝缺钙,也有可能是维生素A中毒。
5.如果一喂宝宝吃东西宝宝就哭闹,或者开始流涎,父母就要及时带宝宝去口腔科检查,看宝宝是否黏膜上有溃疡或疱疹。
6.如果宝宝连续短促地急哭,而且口唇发紫,有时候还会发烧,就表示宝宝可能患上了肺炎,需要立刻去医院进行诊断治疗。
7.如果宝宝像小鸭子一样啼哭,同时出现颈部强直的情况,就要考虑宝宝是否有咽后壁脓肿,并及时就医。
十种哭声隐藏着宝宝疾病的信号_1

十种哭声隐藏着宝宝疾病的信号哭,是宝宝婴儿期主要的表达方式之一。
很多妈妈对宝宝的哭觉得很烦躁,不知道如何才能安抚宝宝。
其实宝宝也不会无原因的哭闹的,只要你了解知道宝宝为何哭,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下面看看宝宝的哭隐藏着哪些信号呢?1、双腿屈曲剧烈哭闹:妈妈我肚子疼!阵发性剧哭就是一阵阵发作的剧烈哭闹,发作的间隔时间长短不一,每次发作时持续的时间也长短不一。
常伴有躁动不安,双腿屈曲,2~3分钟后又一切正常,但精神不振,间歇10~15分钟后会再次啼哭。
由于间歇时宝宝嬉笑如常,有的父母就认为宝宝是在发脾气闹人,而忽视了疾病的可能。
如果孩子阵发性剧哭时满床打滚,额部出汗,面色发白,哭声凄凉,拒绝任何人触摸腹部。
若强行上前触摸时,孩子非常惊恐,很有可能是胆道蛔虫或肠套叠。
若哭闹不剧烈,忽缓忽急,时发时止,无节奏感,又喜欢让别人揉肚子,则可能是肠道蛔虫症或消化不良。
2、突然尖叫啼哭:头好痛突发尖叫啼哭就是哭声直,音调高,单调而无回声,哭声来得急,消失得快,即哭声突来突止,很易被认为是受惊吓或做"噩梦'。
突发尖叫啼哭可能是头痛的表达,是一种危险信号。
3、哼哼呻吟:没力气哭出来呻吟和啼哭有所不同,它不带有情绪和要求,似哭又似微弱的"哼哼'声,表现为无助的低声哭泣,是疾病严重的自然表露。
宝宝的大哭大闹很容易引起父母的重视,但呻吟低哭却往往被父母忽视,有的时候这是疾病加重的表现,请尽快就医。
4、短促连续的急哭:喘不过气连续短促的急哭特点是哭声低、短、急,连续则带急迫感,好像透不过气来,同时伴有痛苦挣扎的表情,这是缺氧的信号。
出现此种啼哭时,父母应解开小儿的衣领、裤带及各种束带,垫高肩部,使头略向后仰,颈部伸直,切莫紧紧抱着孩子。
5、小鸭子哭声:我的嗓子难受小鸭叫样啼哭顾名思义是指哭声似小鸭叫,若同时出现颈部强直,则应考虑是否有咽后壁脓肿,应把这种哭声与一般的声音嘶哑相鉴别。
声音嘶哑是感冒引起的咽喉炎,而咽后壁脓肿较危险,若脓肿溃破,脓汁可堵塞呼吸道危及生命。
育儿知识:疾病引起的哭闹

疾病引起的哭闹
感冒、肠痉挛、肠套叠、脐炎、蛲虫病、佝偻病等都会引起孩子哭闹。
感冒是啼哭最常见的原因,各种病患引起的肠痉挛(腹痛)也是可以引起宝宝大声哭闹。
必须警觉的是有一种特殊疾病肠套叠。
此病是由于一段肠子套入另一段肠子引起的,时间长了可能发生肠坏死。
当发生肠套叠时,啼哭有其特殊之处,婴儿往往是一阵锐哭,哭的时间很长,可以持续十多分钟,以后会恢复安静或入睡,可是隔不了多久,有的患儿可能表现出面色苍白、出冷汗、呕吐、便血等。
中医从哭声判断婴儿健康

中医从哭声判断婴儿健康
患支气管肺炎或其他严重感染性疾病时,哭声无力,声调干燥。
患颅内出血和局部外伤时,哭声高亢,音调尖细。
患喉头水肿时,哭声嘶哑,并伴有呼吸不利。
患食滞乳积、消化不良时,常夜哭不止,并伴有骚动不安等。
说起婴幼儿的哭啼,人人都不陌生。
婴儿一接触人世,就首先用哭声报到。
随着时间的流逝,啼哭已经由自发的运动变成婴幼儿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通过各种声调的啼哭和动作配合,提出他们的不同要求、表达各种痛苦。
患支气管肺炎或其他严重感染性疾病时,哭声无力,声调干燥。
患颅内出血和局部外伤时,哭声高亢,音调尖细。
患腹泻、腹痛时,哭声忽高忽低,并有周期性变化。
患喉头水肿时,哭声嘶哑,并伴有呼吸不利。
患脱水时,哭声微弱,并表现出喉音断续。
患食滞乳积、消化不良时,常夜哭不止,并伴有骚动不安等。
在各种病理性啼哭中,小儿夜哭比较多见,除了上面说到的属于睡颠倒觉的情况之外,一般都应视为病态。
中医认为,或因于脾脏虚寒所致,可用乌药散加味;或因于心经积热而发,可用导赤散加味。
育儿知识-识别宝宝爱哭信号!

识别宝宝爱哭信号!
'婴儿啼哭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遍的现象。
婴儿不能用语言表达或语言表达能力不成熟,常以哭闹表达要求或痛苦,现将生理性啼哭,病理性啼哭及辨病介绍如下:
1.非病理性啼哭
原因很多,如饥饿、口渴、冷热不当、潮湿、体位不当、惊吓,衣服过紧,被褥过重,尿布
潮湿,睡眠不适,养成爱抱和昼眠夜哭等不良习惯,蚊虫叮咬,锐物刺伤和大便前肠蠕动加剧。
哭声强度不大,持续时间不长,满足要求或去除非病理性因素,啼哭停止。
2.啼哭性质辨病
(1)突然剧烈啼哭,且挣扎不安应特别注意
肠套叠
、嵌顿
疝
、婴儿肠痉挛、泌尿系结石和锐物刺入。
'。
育儿知识-当心宝宝的哭声

当心宝宝的哭声'宝宝出生第一件事情就是哭。
哭,对于宝宝来说,是件很平常的事,引起宝宝啼哭的原因通常分为无病啼哭和有病哭闹两类,妈咪庆当仔细鉴别宝宝的哭闹原因,以便及进发现问题进行护理,除了掌握宝宝因饥饿、口渴、过冷过热、尿湿等不适引起的啼哭规律外,更应该从宝宝的哭声中发现一些急病的征兆。
\n\n阵发性剧哭一一诉说阵发腹痛\n\n阵发性剧烈啼哭,是尚没有语言表达能力的婴幼儿诉说腹痛的一种形式。
这类啼哭的特点是一阵阵发作性居烈啼哭,发作的间隔时间长短不一,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常伴有躁动不安。
\n\n引起这类啼哭的疾病主要有肠痉挛和肠套叠。
\n\n小儿肠痉挛:由于肠壁平滑肌阵发性痉挛而产生疼痛,宝宝发生阵发性哭闹,待一定时间后强烈收缩的肠肌自然松弛,疼痛亦随之消失。
肠痉挛一般在历经数十分钟到数小时后,可自愈,无危险性。
\n\n小儿肠套叠:发病早期的独特症状就是阵友性哭闹。
由于一部分肠管套入邻近的肠管中,在肠蠕动时,套叠部分受阻导致强烈收缩而引起疼痛。
当肠蠕动减弱时,疼痛可缓解。
如果套叠时间过久,套叠肠管会因A液供应障碍而坏死。
由于本病友作前没有其它症状,在起病早期的间隔期间,宝宝可嬉笑如常,因而粗心的妈咪往往会延误带宝宝去医院的时间。
\n\n突发性尖叫啼哭一一诉说剧烈头痛\n\n1岁以内的宝宝,如果突然发出刺耳的尖叫哭声,提示有严重颅脑疾病的可能音调高、单调而无回声,消失亦快,类似于受惊吓或做恶梦时的直声尖叫。
\n\n引起这类啼哭的疾病主要有脑膜炎。
\n\n小儿脑膜炎:由于脑膜表面发炎,渗出液增多,使颅腔内压力升高,引起头痛、呕吐和抽搐等症状。
然而,对囱门未闭合的婴儿来讲,因囱门可向外隆起,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颅内压力的增高,不一定出现呕吐和抽搐。
由于本病常见且早期不易被发现,因而宝宝一旦有突发尖叫啼哭,且伴有不明原因发热,或虽不发热但精神萎靡、不吃,时有两眼发直并嗜睡时,妈咪应当高度警惕宝宝是否患有脑膜炎。
婴儿哭闹的鉴别与处理

(1)无病理性哭闹: 饥恶性啼哭,以手指触及嘴角,婴儿就会转过头寻找奶头,喂奶 后啼哭停止,喂完奶后,得到满足即可入睡。 无规律性啼哭:哭声大,突然,仔细检查无病理情况时,可考虑 喂养不当,卧位 不适,尿布湿,殿红及殿部皮肤糜烂,虫咬,或 者肠蠕动加剧要大便等,遇到这种情况要仔细找原因,去除原因 后即可血等疾病哭闹,音调高,哭声急呈脑性尖 叫,伴有发热、头痛、呕吐等,应立即请医生进 一步。 腹症,肠叠套的哭闹为阵发性、嚎叫不安。脸呈 苍白,出汗。 肠痉挛腹疼,哭声无力,时隐时现,并阵发性加 重,多有寒冷刺激或咽部感染诱因。
婴儿夜哭不止,烦躁不安,易惊,多汗,可出现 在佝偻或低钙性手足搐(chu)溺。 在佝偻或低钙性手足搐(chu)溺。 营养性疾病、营养不良等,婴儿好哭,哭声无力、 烦躁、消瘦、体质虚弱。 发热引起的哭闹,婴儿烦躁不安,面红耳赤,以 手摸婴儿头部或身上有发烫感觉。 感染性疾病,如中耳炎、皮小坏疥、皮肤感染等, 婴儿闹异常、规律、变音,若一时查不出原因应 及早到医院诊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警惕婴儿14种啼哭是疾病表现
摘要:宝宝还不会说话,妈妈怎样能从哭声中听出宝宝的健康状况呢?
由于宝宝不会说话,哭是宝宝表达自己需要的一种方式。
宝宝哭分为正常的、生理性和病理性啼哭。
正常的啼哭:声音抑扬顿挫、响亮,并有节奏感。
哭而无泪,进食、睡眠及玩耍都很好,每次哭的时间很短,一天大概能哭好几次。
解决方法:轻轻触摸他、对他笑,或把他的两只小手放在腹部轻轻摇晃两下,宝宝就会停止啼哭。
生理的啼哭:
1、婴儿是否饿了:小宝宝一般3~4小时要喂一次奶,如果时间差不多了,宝宝哭闹起来,可以把手指放在宝宝嘴边,轻轻戳一下。
宝宝要是饿的话,会张开嘴巴,有明显的觅食反应。
宝宝要是一直醒着,比睡觉的时候更容易饿,要是不到3个小时,也要给她喂奶。
解决方法:如果宝宝经常性的1~2个小时就哭闹着吃奶,那么可能就是一次喂奶量不够,需增加奶量。
如果是母乳不够,就另外给宝宝吃奶粉,采用混合喂养。
另外,人工喂养的宝宝,不到喂奶时间哭闹,不一定是饿,也可能是渴了,所以还要注意每两次喂奶中间,要给宝宝喝温开水,一次30~50ml。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般不再需要额外喂水。
2、尿布是否湿了:宝宝尿尿或者便便后需及时更换尿片,不然容易引起红臀,宝宝也会因为不舒服而哭闹。
解决方法:平时便便后要用柔湿纸巾擦干净,勤看宝宝尿片是否尿湿,及时更换尿片。
3、宝宝是否想要人抱了或想睡觉了:如果宝宝躺着哭了,把她抱起来就不哭了,那可能就是想要人抱了。
解决办法:这时候把宝宝抱起来轻微摇晃,轻轻拍拍她,哄她入睡。
4、宝宝身上有否发疹子、红肿、化脓:把宝宝的衣服解开,看看有没有发疹子、被蚊子咬的包,打预防针的地方也要注意观察,接下来的几天也要留意一下打的地方有没有异常变化。
解决办法:一般不需要做任何处理,不要用水沾湿,抱的时候不要碰到伤口,过几天就会好的。
5、宝宝是否有呼吸不通畅、鼻塞:宝宝如果有鼻屎则可能造成鼻塞、呼吸困难。
解决方法:可以用小棉签挖出来。
如果鼻屎很里面,不用急着处理,宝宝打喷嚏的时候会把鼻屎带出来,等带到比较外面的时候,再处理。
6、宝宝的肚子是否胀胀的:宝宝如果哭闹得很厉害,肚子自然会绷紧,所以要宝宝稍微安静的时候摸。
肚子胀胀可能是腹胀。
如果宝宝每次喝完奶就会哭闹,同时肚子僵硬,那就可能是消化不良。
解决办法:可少量多餐喂养,避免一餐喂养过饱。
奶粉可以冲淡一些,比如2勺奶粉应该加120ml水,你就加150ml水。
偶尔一次的消化不良不用太紧张。
如果连续好几天这样,吃药也没什么效果,就要考虑是不是宝宝对这种奶粉不适应,最好换一种奶粉试试看。
7、温度是否合适、宝宝是否穿得太多或者太少、衣服是否合适:
宝宝的衣服数一般跟大人差不多,外面再包一层抱被就可以。
摸摸宝宝的脖子后面,感到温热,没有汗,就合适。
宝宝的衣服应该选择柔软的棉制衣服。
使用尿裤时,注意尿裤的粘贴部分是很扎人的,不要粘到宝宝的皮肤上。
衣服的带子也不能系得太紧。
8、周围环境是不是过于吵闹:宝宝喜欢安静的环境,家里来往的人过多,声音过吵,都会让宝宝烦躁不安。
解决办法:宝宝的房间不能让太多人进入,说话的声音不要太响。
特别是宝宝睡着时,一点声响都会惊动她。
9、要亮光啼哭:宝宝白天睡得很好,一到晚上哭闹不止,这是由于黑昼颠倒了,当你打开亮灯时,哭声停止,两眼睁得很大,眼神灵活,这多是白天睡的过多。
解决方法:逐渐调整作息。
10、吸吮时啼哭:喂水或喂奶3~5分钟时,突然阵发哭,往往是水,奶过凉,过热,奶头孔太小吸不出奶水,奶头孔太大,奶水太冲呛奶引起。
解决方法:避免奶过热、过冷,选择合适的奶嘴。
11、大便前啼哭:大便前,肠蠕动加快,宝宝觉腹部不适,哭声低,弯着腰,吭吭使劲,排便后即停止啼哭。
解决方法:无需特殊处理。
疾病性啼哭:
1、夜间惊哭:宝宝在夜间总醒,哭一会儿,睡一会儿,很不安宁,如同受了惊吓。
哭时常呈睡状,闭着眼睛哭,同时肢体抖动。
宝宝出现夜惊,诊断缺钙,就开始补充鱼肝油,鱼肝油有维生素D和维生素A 组成,但摄入过多的维生素A时可引起中毒,表现苦恼不安,多汗,类似缺钙的表现,若忽视了维生素A 中毒的可能,而误认为是缺钙未纠正,继续补充鱼肝油,甚至加大剂量,则出现维生素A中毒表现。
2、阵发性啼哭:宝宝突然剧烈地哭闹。
这种哭闹非同寻常,一阵一阵的,怎么也哄不住,哭闹时面色苍白,表情痛苦,呈屈腿卧位。
过一会儿宝宝可玩耍或安静入睡,但间隔一段时间又再次剧烈哭闹。
宝宝可能患上肠套叠,妈妈应赶快带宝宝就医。
3、突发尖叫啼哭:宝宝发出尖叫般的哭声,脸阵阵青紫、四肢肌肉抖动。
这时候宝宝可能有脑出血或缺血性脑病,赶快去医院。
4、啼哭伴抓耳挠腮:宝宝哭声大而高,在夜间更甚,哭时总晃动着头,或抓耳挠腮。
这时候需注意患儿耳部是否有不舒服,如果有,需到医院就诊。
5、疝气宝宝突然啼哭:宝宝以往有疝气,突然哭闹起来。
有可能疝气嵌顿,需及时到外科就医。
6、啼哭伴流涎:宝宝开始流涎,或比原先流涎大为增加,并一给喂东西吃就哭闹不已。
有可能黏膜上有溃疡、疱疹,及时去口腔科就诊。
7、啼哭伴咳喘:宝宝连续短促的急哭,并口唇发紫,出气很费劲,有时还伴有发烧。
这时候宝宝可能患上了肺炎,马上去医院进行治疗。
8、嘶哑的啼哭:哭声嘶哑,呼吸不畅,一阵阵的哭伴咳嗽。
这时候可能是咽喉炎,需到医院就诊。
9、小鸭叫样啼哭:像小鸭子样啼哭,若同时出现颈部强直,则应考虑是否有咽后壁脓肿,应把这种哭声与一般的声音嘶哑相鉴别,声音嘶哑是感冒引起的咽炎、喉炎,而咽后壁脓肿较危险,若脓肿溃破脓汁可堵塞呼吸道危及生命,故若出现小鸭叫样啼哭应及时就医。
10、呻吟低哭:呻吟和啼哭有所不同,它不带有情绪和要求,似哭又似微弱的“哼哼”声,表现无助的低声哭泣,是疾病严重的自然表露,这时候需立即就医。
11、突发尖叫啼哭伴发烧、呕吐:两眼发直,精神萎靡,面色发灰,可能患有脑膜炎等脑内感染性疾病,需立即就医。
12、连续短促的急哭、不能平卧、拒乳:宝宝哭闹时表现为连续的短促的急哭,同时伴有不能平卧,喜欢让妈妈竖着抱起,头部放到妈妈的肩上,拒乳,还可表现口唇青紫,点头样呼吸等,这有可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需就医。
13、哭伴某一肢体不动:宝宝哭闹时多是四肢舞动,小手乱抓,小腿乱蹬,若宝宝哭闹时有某一肢体不动,或父母触动某一肢体时引起孩子哭闹,则可能有关节,骨骼或肌肉病变,如关节脱位,骨髓炎,关节炎软组织感染等。
14、排便性啼哭:宝宝于排大便时啼哭,可能由于肛门疾病引起,如肛周脓肿,肛裂,痔疮等,排尿时啼哭多由于尿道口严整所致,男婴可由于包皮过长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