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讲堂》PPT课件
中国古代书院建筑 ppt课件

岳麓自古就是文化名山。西晋以前为道士活动据点。曾建万寿宫、崇真观等。西晋泰 始四年(268年)麓山寺创立。东晋陶侃曾建杉庵读书于此。六朝建道林寺。唐代马 燧建“道林精舍”。唐末五代智璇等二僧建屋办学,形成书院的雏形。北宋开宝九年 (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因袭扩建,创立岳麓书院;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 年),宋真宗召见山长周式,赐“岳麓书院”额,岳麓书院遂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
夏、商、周设庠(xiáng )、序、学、校以教 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 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 —《孟子·滕文公上》
《周礼》称:“乡有庠,州有序,党有校,闾有 塾”;
《礼记·学记第十八》称:“古之教者,家有塾、 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作为整个建筑群中
最大的一个。类似
于宫廷建筑中的大
雄宝殿。以讲堂为
中心向四周扩展。
整个建筑群基本沿
中轴线对称,建筑
一共为3进。
13
作为岳麓书院的主入 口,也是站在书院外 最先看到的外体。但 在建筑体积上偏小于 大门。这也体现了中 国人内敛的性格。采 用的是抬梁式结构, 檐枋上画有苏式彩画, 白墙青瓦,典型的中 国古典南方名居的特 点。
隋代改为国子监。国子监成为文教管理机 构,下设国子学与太学 。
唐代出现书院萌芽,书院成为重要的科举 预备学校。
宋代则是书院大发展的时期,出现了“四 大书院”——白鹿洞书院. 应天书院.岳麓书 院和嵩阳书院。
元明清时期私学逐渐官学化,国子监也成 为唯一的最高学府。
PPT课件
4
北京国子监
PPT课件
9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 四大书院之一,历史上著 名的高等学府及学术文化 中心。岳麓书院自北宋开 宝九年(976)正式创立 以来,历经宋、元、明、 清各代,至清光绪二十九 年(公元1903年)改为湖 南高等学堂,尔后相继改 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 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 1926年正式定名湖南大学。 历时千年,弦歌不绝,故 PPT课件 世称“千年学府”。 10
岳麓版必修一单元PPT课件(课件+学案+教案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等63份) 岳麓版1

嫡长子(嫡长孙……)
大宗 (宗主)
天子
嫡长子(嫡长孙…… )
小宗
诸侯
《》
大宗
小宗
嫡长子(嫡长孙…… ) 大宗
卿
嫡长子
大夫
小宗
嫡长子…… 大宗
余嫡子及庶子
士
小宗
庶
“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天子
兰陵王为什么不能 即位成为皇帝?
士
庶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历史朝代歌
三皇五帝始 夏商与西周 春秋和战国 三分魏蜀吴 南北朝并立 宋元明清后
尧舜禹相传 东周分两段 一统秦两汉 两晋前后沿 隋唐五代传 王朝至此完
中国历史朝代歌
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 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 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 休。
13 、你不能因为自己是刘翔,就看不起哪些参加全民健身的。 15 、学会自己欣赏自己,每天送给自己一个微笑。我喜欢出发,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是双脚,还 有未来。
19 、自我反省,做自己的老师。 9 、善于把握事物的规律,掌握事物的正确动向,你就会事半功倍,而后取得最后的成功。 8 、环境和条件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只有人的内因最重要,不能借口学习条件不好而不努力学习。 16 、万事提前做好周全的准备,是很有必要的,不然,等到事情发生,你再去应付,可能已来不及了。 3 、人生的最大遗憾莫过于错误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东西,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有那个期望达到的目标,或许有这么一天我恩男狗狗成为一名教师,或许 有那么一天我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达到自己的目标!生活还在继续!不要忘记微笑的对待每一天,不要忘记珍惜余下的每一天! 10 、要想壮志凌云,就须脚踏实地。 5 、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11课 百家争鸣[岳麓版] PPT课件
![第11课 百家争鸣[岳麓版]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0ceddfbb68a98270fefac3.png)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
有人比喻孔子是微博的开创 者,你能猜猜这是为什么 (⊙_⊙)吗?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因材施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避实击虚、知己知彼
强调战前准备;论述以少 胜多的作战方法
孙武
孙膑
孔子
儒家
孟子
荀子
老道子家
庄子
孙膑兵家
墨家
墨子
孙武
法家
韩非子
孔子
孟子
老子
墨子 韩非子
荀子
பைடு நூலகம்
庄子
面对班级里的不交作业、自习课说 话、上课交头接耳、乱扔垃圾等现象, 你在“思想超市”中选取哪家的思想 来进行管理?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快使用干将剑, 哼哼哈Hi。
快使用莫邪剑, 哼哼哈Hi。
春秋末出圣人, 风生水起。
战国时大变革,!
孔子
孔子,名丘。 春秋晚期鲁国人。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畅想天地 孔子倡导的 “仁”有什么作用? 谈谈你的看法。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感谢你的到来与聆听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继续努力
Thanks for listening, this course is expected to bring you value and help
事物都包含对立的两方面,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
《庄子》书影
鄙夷权贵,主张顺其
岳麓版必修一单元PPT课件(课件+学案+教案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等63份) 岳麓版8

“凡统治过法国的王室家族成员不得当选
共和国总统。”
——1884年8月14
日 这些法令起到了什么作用?
进一步巩固了共和制度,彻底地堵塞了 君主派复辟之路。
二、峥嵘岁月,各展风采
(二)德国
到19世纪后期,德意志全境分布着296个 邦国、1000多块领地,一个商人从柏林到瑞 士要经过10个邦国,换10次货币,交纳10次 关税。这一状态使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远远 落后于英、法等国。
内阁 总统任命
和总统共掌行政权 对议会负责
议会 参:间接选举产生 创议并制定法律,
众:普选产生
选举总统
请思考,假如法国 要向清政府宣战,先 要经过哪些程序?
总统提议
国防部长
签字副署 分 权 制 衡
议会通过
总统宣战
中法战争(1883~1885年)
二、峥嵘岁月,各展风采
(一)法国 “政府的共和国形式不得作为宪法修改提议 的对象。”
二、峥嵘岁月,各展风采
(二)德国
1871年1月,德意志帝国在法国凡尔赛宫成立
二、峥嵘岁月,各展风采
(二)德国 《德意志帝国宪法》是在俾斯麦一手包办 下而成的,俾斯麦坦承,“帝国宪法的最 初动机是,使皇帝在做出帝国军队兵力的 决定时……不受帝国议会决议的干扰。”
德意志帝国的权力中心属于谁?
德意志帝国皇帝
绞死暴君,创立民主共和国,国家的最
高权力属于人民。
——卢梭
自由、平等、民主 的共和国
腐朽、黑暗 的专制统治
二、峥嵘岁月,各展风采
(一)法国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二、峥嵘岁月,各展风采
(一)法国 第一共和国 第二共和国
1792年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岳麓书院,坐落于湘水之滨,南岳之麓,四周林木荫翳,院内幽静雅致。
一千多年来,众多博学鸿儒在这里开坛设讲,湖湘文化也由此形成。
今天,它仍然延续着教学功能,是湖南大学的一部分。
无论对于古代的儒生还是今天的学子,这里都实在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
而从岳麓书院的地位和影响来看,这里又绝不仅仅是一个读书的地方。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走进岳麓书院,远远地就看见大门两侧白底黑字的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比上面宋真宗御笔题写的“岳麓书院”匾额还要引人注目。
湖南人的文化自信在这八个大字中彰显无遗。
岳麓书院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历经宋、元、明、清各代,长盛不衰。
清末,在兴办新式学堂、废除科举的大潮中,岳麓书院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尔后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
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
门口这副楹联却不是一开始就挂上去的。
清嘉庆十七至二十二年(公元1812-1817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唐五代学人在山中办书院,掌教者称山长。
到南宋及元,官立书院,设山长,讲学以外,总领院务。
清乾隆改称院长,清末仍用旧名)。
门人请其撰题大门楹联,袁以“惟楚有材”为上联,令学生们应对。
“惟楚有材”,典出《左传》,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学生们正苦思冥想之际,明经(贡生的尊称)张中阶对道:“于斯为盛。
”这一句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这副著名的流水对就此撰成,常有湖南人引以为傲。
岳麓书院院长朱汉民认为,人们对此有误读。
这副楹联的意思应该是楚国出人才,这个时代很盛,而不是这个地方很盛。
不过,4月9日,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参观岳麓书院时说:“岳麓书院也好,湖南也好,是完全担得起的。
”岳麓书院的雏形始于唐代,由僧人智旋等人在岳麓山蟒蛇洞附近建立了类似于学斋一样的书院府,麓山寺碑至今留存。
到宋太宗时期,潭州(今长沙)太守朱洞沿袭旧学斋办起了书院,最先称之为岳麓山书院,后改名为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完整解说词

岳麓书院导览解说词1(前门景区)欢迎您来岳麓书院参观。
岳麓书院创办于北宋开宝九年,即公元976年,是中国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它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在清光绪二十九年,即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
以后多次更名和调整,于1926年正式定名湖南大学,其间历时千年,弦歌不绝,故称“千年学府”。
门前的对联“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
”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虞愚先生撰写。
它概括了岳麓书院在培育人材和发展学术方面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进入大门我们可以看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
岳麓书院目前是国内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所古代书院。
中国书院始于唐朝,当时只是藏书、读书和编书的地方。
北宋时期,统治者实行“偃武修文”政策,鼓励民间办学,书院的教育功能凸现出来,并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与政府办的官学,民间办的私学并存的一种新的教育制度。
当时,最著名的书院有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书院和长沙的岳麓书院等四所。
但是只有岳麓书院延续办学千年,发展成现代的大学——湖南大学。
所以岳麓书院可以说是中国教育的缩影。
2(赫曦台)我们登上的古戏台,名叫赫曦台。
“赫曦”两字出自屈原的《离骚》,“赫”指红色,“曦”字指朝霞,赫曦台原是建于岳麓山顶的观日台。
南宋乾道年间,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应岳麓书院的山长张栻的邀请来书院讲学,清晨他们一同上岳麓山顶登台看日出。
后来山顶的赫曦台荒废了。
清乾隆五十五年,岳麓书院的山长罗典在书院前面建了这座前台。
道光元年,山长欧阳厚均将此台改名为“赫曦台”,以纪念朱熹和张栻。
赫曦台的左右内壁上有高约两米的“福”、“寿”二字,说到“福寿”二字,还有一个故事。
传说嘉庆年十二年乡试以后,州县长官在书院宴请中举的举人。
此时来了一位脚蹬草鞋的老道人,众人见来客是个无名老道,便戏谑地叫他写个字看看。
道人见状,一手拈须,一手提起堂前的扫帚(一说是草鞋),沾上黄泥,写下一个丈余高的“寿”字,扬长而去,众人口瞪目呆。
岳麓书院讲解词

岳麓书院讲解词(初稿)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说到古代四大书院,它们是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
岳麓书院具有办学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末期,名叫智睿二僧办学。
在此基础上,到了北宋开宝九年即公元976年,潭州(现在长沙)太守朱洞正式创立岳麓书院,距今已经有了1035年的历史,所以我们书院就素有“千年学府”的美称,刚刚我们经过前门就看到一块“千年学府”匾,那块匾是在1986年,当时是我们建院1010周年也是湖南大学定校名60周年的时候湖南大学长沙校友会赠送给我们的,是对我们书院千年以来办学发展的高度概括和称赞。
“千年学府”四个字是集唐代湘籍书法家欧阳询的字所书。
我们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到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所以说早期的岳麓书院是我们现在湖南大学的前身,现在书院也是作为湖大的一个二级学院,她有三个博士点,十一个硕士,和一个本科,到现在还在招生,相续办学,她可以看作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缩影。
所以这也是我们书院与其他三个书院的不同之处,我们是集旅游景点、研究、教学三位一体的。
到了1988年,书院被定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面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碑。
等会我们从后面再详细介绍,大家跟我一起登上赫曦台。
登上赫曦台,大家会看到一个岳麓书院全景图。
岳麓书院总共占地面积是31000多平方米,其建筑面积达到8000多平方米。
现在我们先在这个全景图上简单介绍我们岳麓书院的建筑物。
首先我们现在所处的是2号赫曦台的位置,刚刚我们经过的是1号前门,前门是1986年为了便于书院管理所建。
然后赫曦台后面就是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9号是百泉轩,之后就是教学斋。
我们书院整个讲解路线就是沿着中轴线,然后经过百泉轩到教学斋,最后通过二门把大家带到办学斋。
岳麓书院讲解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岳麓书院参观游览,岳麓书院与江西白鹿洞书院,河南的嵩阳书院及睢阳书院并称中国的四大书院。
现在我们站的位置是书院的头门,头门始建于1986年。上悬“千年学府”的匾,这是湖南大学长沙校友会赠送。集唐代湘籍著名的书画家欧阳询的手迹而成。门联为:“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撰联人虞愚,对联高度的概括了岳麓书院千百年来在培养人才和学术研究方面的作用与地位。也寄托了作者对湖南学子的期望。那么现在请大家跟我一道去感受书院浓郁的文化气息吧!
眼前大家看到的是书院的平面图。书院占地2.5平方米,从书院的平面图上大家可以发现书院是以中轴对称、众深多进的院落形式,主要是由头门、赫曦台、大门、二门、讲堂和御书楼组成。我们现在站的这个台就是赫曦台,“ 赫曦”就是红红的太阳升起来的意思。赫曦台是南方古时典型的戏台,同时也是纪念朱熹和张木式而修建的台,相信大家早已注意到在墙壁留下的字迹,左边写有一个“寿”字,此字二笔写成,形如龙蛇盘绕,柔中带刚非一般人能及,所以被人成为“仙迹”。右边写有一个“福”字,此字一笔而成,笔力强劲,犹如猛虎下山,“福”“寿”二字如龙腾虎跃,暗含岳麓书院是藏龙卧虎之地。那么岳麓书院到底藏了哪条龙?卧了哪只虎?请大家继续跟我参观。
书院的大门始建于宋代,古时称“中门”“黉门”,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校门”,请大家抬头看大门顶端悬挂着“岳麓书院”这块匾。这是宋朝的第三个皇帝宋真宗所御赐。门联为:“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意思是楚国的人才很多,但这里(指岳麓书院)尤为兴盛。这幅对联不仅是湖南历史的真实写照,而且也是湖南人引以为傲的一幅对联。
过大门,进二门,我们来到了书院的核心部分——讲堂,讲堂是老师教学、交流学术之地,也是老师讲学论道的地方。讲堂内朱熹写了“忠”“孝”“廉”“节”四个大字,因此也被称为“忠孝廉节堂”。檐眼前悬有“实事求是”匾。1917年湖南工专迁入到岳麓书院办学,校长宾步程撰写,作为校训悬挂于此。1916—1919年毛泽东曾寓居书院的半学斋,“实事求是”对他的思想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在后来的革命实践当中,毛泽东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内涵,使之成为了他的思想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