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废弃物资源
2024年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

2024年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实验室废弃物管理,保护环境和人员健康,根据《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具有实验室废弃物产生的科研单位、教育机构和企事业单位。
第三条实验室废弃物是指在科研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试剂瓶、废弃的实验设备、废弃的实验动物等。
第二章实验室废弃物分类和存储第四条实验室废弃物应按照废弃物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分为一般废弃物、有害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三类。
第五条一般废弃物是指不具有明显危险性和有害性的实验室废弃物,应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进行处理。
第六条有害废弃物是指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的实验室废弃物,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存储,并定期有害废物分类的报告。
第七条危险废弃物是指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明显危害的实验室废弃物,应采取严格的存储和处理措施,并严格按照国家危险废物管理的相关法规进行管理。
第八条实验室废弃物应按照废弃物的分类进行临时存放,并标明明显标识,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第三章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第九条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遵守废弃物处理的基本原则,即减少、回收、处置。
第十条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应优先考虑,实验室应加强节约能源、节约试剂、合理设计实验流程等方面的管理。
第十一条废弃物的回收应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进行,实验室应加强资源回收的管理,并与相关单位建立合作机制。
第十二条废弃物的处置应按照废弃物的性质和特点进行选择,一般废弃物可采取无害化处理,有害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置。
第十三条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应委托合格的废弃物处理单位进行,不得将废弃物随意倾倒,防止造成环境和人员的伤害。
第四章实验室废弃物监管第十四条实验室废弃物监管应由专门的机构负责,监管机构应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
第十五条实验室废弃物监管机构应对实验室废弃物的产生、分类、存储、处理等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应及时制止和处理。
环保行业工业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回收方案

环保行业工业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回收方案第一章工业废弃物处理概述 (2)1.1 工业废弃物分类 (2)1.1.1 固体废弃物 (2)1.1.2 液体废弃物 (2)1.1.3 气体废弃物 (3)1.1.4 危险废弃物 (3)1.2 工业废弃物处理原则 (3)1.2.1 减量化原则 (3)1.2.2 资源化原则 (3)1.2.3 无害化原则 (3)1.2.4 分类处理原则 (3)1.2.5 全过程管理原则 (3)1.2.6 法律法规遵循原则 (3)第二章工业废弃物处理技术 (3)2.1 物理处理技术 (3)2.1.1 筛选 (4)2.1.2 破碎 (4)2.1.3 干燥 (4)2.1.4 浓缩 (4)2.2 化学处理技术 (4)2.2.1 焚烧 (4)2.2.2 中和 (4)2.2.3 氧化还原 (5)2.2.4 沉淀 (5)2.3 生物处理技术 (5)2.3.1 好氧生物处理 (5)2.3.2 厌氧生物处理 (5)2.3.3 生物滤池 (5)第三章工业废弃物处理设备 (5)3.1 物理处理设备 (5)3.2 化学处理设备 (6)3.3 生物处理设备 (6)第四章资源回收概述 (7)4.1 资源回收意义 (7)4.2 资源回收现状 (7)第五章金属资源回收 (8)5.1 金属废弃物分类 (8)5.2 金属资源回收工艺 (8)第六章非金属资源回收 (9)6.1 非金属废弃物分类 (9)6.2 非金属资源回收工艺 (9)6.2.1 物理回收 (9)6.2.2 化学回收 (10)6.2.3 生物回收 (10)第七章工业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回收法规政策 (10)7.1 国家政策法规 (10)7.1.1 法律法规概述 (10)7.1.2 主要国家政策法规 (10)7.2 地方政策法规 (11)7.2.1 地方政策法规概述 (11)7.2.2 主要地方政策法规 (11)第八章工业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回收项目管理 (12)8.1 项目策划与实施 (12)8.1.1 项目背景分析 (12)8.1.2 项目目标设定 (12)8.1.3 项目实施方案 (12)8.1.4 项目风险评估 (12)8.2 项目运行与维护 (13)8.2.1 运行管理 (13)8.2.2 维护保养 (13)8.2.3 项目监测与评估 (13)第九章工业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回收效益分析 (13)9.1 经济效益分析 (13)9.2 社会效益分析 (14)9.3 环境效益分析 (14)第十章工业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回收发展趋势 (14)10.1 技术发展趋势 (15)10.2 政策发展趋势 (15)10.3 行业发展趋势 (15)第一章工业废弃物处理概述1.1 工业废弃物分类工业废弃物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再具有原用途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
工信部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1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工业绿色发展,推动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旨在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机制,引导企业积极主动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
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适用于本办法。
第四条本办法所指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是指对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所利用的工业固体废物种类、数量进行核定,对综合利用的技术条件和要求进行符合性判定的活动。
第五条评价工作按照自愿原则,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评价活动。
第六条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依据本办法管理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促进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范化、绿色化、规模化发展。
第七条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的企业,可依据评价结果,按照《财政部税务总局生态环境部关于环境保护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和有关规定,申请暂予免征环境保护税,以及减免增值税、所得税等相关产业扶持优惠政策。
第二章管理机制第八条国家建立统一的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制度,实行统一的国家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
第九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制定发布目录。
通过目录引导企业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提升综合利用产品质量,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目录包括工业固体废物种类、综合利用产品、综合利用技术条件和要求等内容。
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发展水平、综合利用产品市场应用情况、产品目录的实施情况等适时调整目录。
第十条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机构(以下简称评价机构)依据目录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
第十一条评价机构是指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的第三方机构。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开发方案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开发方案第一章项目概述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3)1.3 项目意义 (3)第二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3)2.1 农业废弃物种类及特性 (3)2.2 资源化利用技术概述 (4)2.3 技术创新与研发 (4)第三章农业废弃物收集与处理 (5)3.1 收集体系构建 (5)3.2 处理设施建设 (5)3.3 处理流程优化 (5)第四章项目实施与管理 (6)4.1 实施计划 (6)4.2 管理体系 (6)4.3 风险评估与控制 (7)第五章资源化产品开发 (7)5.1 产品定位 (7)5.2 产品研发 (7)5.2.1 研发方向 (7)5.2.2 研发策略 (8)5.3 产品市场分析 (8)5.3.1 市场需求 (8)5.3.2 市场规模 (8)5.3.3 市场竞争格局 (8)5.3.4 市场机遇与挑战 (8)第六章政策与法规支持 (9)6.1 国家政策解读 (9)6.1.1 国家层面政策背景 (9)6.1.2 政策内容解析 (9)6.1.3 政策实施效果 (9)6.2 地方政策汇编 (9)6.2.1 地方政策特点 (9)6.2.2 地方政策汇编 (10)6.3 法规体系建设 (10)6.3.1 法规体系构成 (10)6.3.2 法规体系作用 (10)6.3.3 法规体系建设任务 (10)第七章资金筹措与管理 (10)7.1 资金来源分析 (11)7.1.1 资金支持 (11)7.1.2 企业自筹资金 (11)7.1.3 银行贷款 (11)7.1.4 其他资金来源 (11)7.2 资金使用计划 (11)7.2.1 资金使用原则 (11)7.2.2 资金使用安排 (11)7.3 资金监管措施 (11)7.3.1 建立健全资金监管制度 (11)7.3.2 加强内部审计与监督 (12)7.3.3 接受外部监管 (12)第八章项目效益分析 (12)8.1 经济效益 (12)8.2 社会效益 (12)8.3 生态效益 (13)第九章项目推广与应用 (13)9.1 推广策略 (13)9.1.1 宣传与培训 (13)9.1.2 政策引导与激励 (13)9.1.3 示范带动 (13)9.2 应用范围 (14)9.2.1 农业废弃物种类 (14)9.2.2 地域范围 (14)9.2.3 行业领域 (14)9.3 合作伙伴 (14)9.3.1 部门 (14)9.3.2 企业与合作社 (14)9.3.3 科研机构 (14)9.3.4 社会组织 (14)第十章项目总结与展望 (14)10.1 项目实施总结 (14)10.2 项目改进方向 (15)10.3 项目发展前景 (15)第一章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后的废弃物、畜禽粪便等。
第二章 固体废弃物的收集与运输

自 行 收 集 与 运 输 (Self-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大型企业 , 大型企业, 大型企业 专门的管理系统和人员 定期回收(Periodic collection) 定期回收 中型, 中型,委托 巡回回收(Scheduled collection) 巡回回收 小企业, 小企业,物资回收部门
E A= W ⋅F
卸料台数量
t F= 1 t 2 ⋅ k1
t C1 = 3 t4
t4 = t2 ⋅ n ⋅ k4
牵引车数量
C = C1 ⋅ A
工艺设 计计算
压缩设备数量
B=A
半拖挂车数量
D = (C1 + 1) ⋅ A
危险废物的收集、 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和运输
产生与收集
来源广 保存在特种装 置内, 置内,钢制容 器和特种塑料 容器; 容器;严防渗 溢出、 漏、溢出、抛 洒或挥发等情 况
在地 图上 标明 收集 点位 置
典型的工作使用平面图( ) 典型的工作使用平面图(1)
F/N数字终F表示收集频率,N表示垃圾桶数目
工作平面图( ) 工作平面图(2)
(图中数字为每个街区的住户数目 图中数字为每个街区的住户数目) 图中数字为每个街区的住户数目
工作运筹表
第二节 城市垃圾转运站的设置
移动容器系统搬运方式移动容器系统交换方式集装时间装车时间卸空放回原处时间行驶时间一次清运行程所需时间卸车时间运输时间行程次数非生产性时间每天工作时间容器容量垃圾量每周作业时间工作时间作业时间固定容器系统机械装车人工装车集装时间卸空时间行驶时间一次清运行程所需时间垃圾收集车辆简易自卸车活动斗式车密封收集车压缩收集车车辆类型车辆数量劳力配备作业方式司机1名人力装车3t自卸车2min5t自卸车34密封收集车2固定路线收运城市垃圾收运线路的确定垃圾收运路线一般方案按照预设固定路线进行收集工作
食堂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4篇)

食堂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一、废弃物分类管理1.食堂废弃物应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的分类原则进行分类处理管理。
2.可回收物包括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等,应按照规定的分类进行投放,并定期进行收集和转运。
3.有害垃圾包括废弃电池、过期药品等,应单独收集,并定期进行专业处理。
4.厨余垃圾包括食物残渣、果皮等,应单独收集,并定期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二、废弃物收集管理1.食堂应设立明显的废弃物收集点,垃圾桶应分类配置,标明相应的垃圾分类类别。
2.废弃物收集点应定期清洁消毒,保证环境卫生。
3.制定废弃物收集时间表,确保及时收集和转运。
三、厨房垃圾处理管理1.餐厨垃圾应在食堂内配备专用容器,容器内应有密封设计,避免异味散发与传播。
2.厨房垃圾应按照一定的比例与一定数量的填埋土进行混合,并定期进行垃圾清运。
3.厨房垃圾不得随意倾倒在厕所、水沟等地,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四、废弃物转运管理1.废弃物转运应由专业的垃圾收集公司进行,确保转运方式符合环保要求。
2.废弃物转运车辆应保持清洁,并定期进行消毒和维护。
五、废弃物处理合规管理1.食堂废弃物处理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环保政策的要求。
2.废弃物处理单位应具备相应的环保资质和经验,确保废弃物得到合理处理。
3.废弃物处理单位应及时向食堂提供处理证明或相关报告,并建立废弃物处理档案。
六、废弃物培训与宣传1.食堂应定期开展废弃物分类处理的培训,使员工了解分类要求和处理方式。
2.食堂应配备相关的宣传材料,如标语、海报等,提高员工对废弃物分类处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以上即为食堂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继续提问。
食堂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2)为加强我校食堂餐厨废弃物的管理,规范餐厨废弃物处置,杜绝食品安全隐患,保障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食堂管理人员要自觉遵守《食品安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直接责任人职责,严格执行学校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规定。
餐厨废弃物处置制度

餐厨废弃物处置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规范餐厨废弃物处置行为,防止环境污染,保障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餐饮服务、食品加工、食品销售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餐厨废弃物处置应遵循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原则,实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第四条国家鼓励和支持餐厨废弃物处置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促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第二章餐厨废弃物的分类与投放第五条餐厨废弃物分为以下两类:(一)食品原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菜叶、根须、动物内脏、毛皮等;(二)餐饮服务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如食物残渣、泔水、废弃食用油脂等。
第六条餐厨废弃物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分类投放:(一)食品原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生活垃圾进行投放;(二)餐饮服务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专用容器进行投放。
第七条餐饮单位应设置明显的废弃物分类投放标识,引导从业人员和消费者正确投放餐厨废弃物。
第三章餐厨废弃物的收集与运输第八条餐厨废弃物应实行日产日清制度,确保废弃物不过夜。
第九条餐厨废弃物收集容器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容器材质应不易破损,便于清洁;(二)容器应有盖子,防止异味散发和有害生物侵入;(三)容器内壁应光滑,易于清洗。
第十条餐厨废弃物运输应采用专用车辆,确保运输过程中不泄漏、不污染环境。
第四章餐厨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第十一条餐厨废弃物处理单位应具备相应的处理能力,遵守以下规定:(一)对餐厨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直接排放、倾倒;(二)对餐厨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生物质能源、有机肥料等;(三)建立餐厨废弃物处理台账,详细记录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去向、用途等情况。
第十二条餐厨废弃物处理单位应定期向相关部门报告餐厨废弃物处理情况,接受监督检查。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十三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餐厨废弃物处置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反本制度的行为。
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范文(4篇)

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范文固体废弃物管理是指对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一个完善的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对于保护环境、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个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的范本,供参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固体废弃物管理,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卫生,保障人民健康,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国境内所有单位和个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活动。
第三条固体废弃物管理应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推动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循环利用和安全处理。
第四条固体废弃物管理部门是本制度的实施机构,负责监督、检查固体废弃物管理的执行情况。
第五条各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固体废弃物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数据。
第二章固体废弃物收集第六条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应当按照分类、定量和定点的原则进行。
第七条各单位和个人应当自觉将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按照不同的种类进行分类,保持清洁、整洁的环境。
第八条固体废弃物应当根据不同的性质和危险程度采取不同的收集方式,确保收集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
第九条固体废弃物收集设施应当配备相应的设备和人员,保证固体废弃物的及时收集。
第十条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将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交由指定的收集单位进行收集,不能倒入禁止倾倒的地点。
第三章固体废弃物运输第十一条固体废弃物运输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采取安全、低碳的运输方式。
第十二条固体废弃物运输车辆应当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和安全设施,避免固体废弃物的泄漏和散落。
第十三条固体废弃物运输车辆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第十四条固体废弃物运输过程中,运输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时间,避免在居民区、教育区、医疗区等人群密集区域停留或通行。
第四章固体废弃物处理第十五条固体废弃物处理应当依据固体废弃物的性质和危害程度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确保处理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