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学院馆藏虎甲、叩甲的分类鉴定【毕业作品】
古文献学讲义_

古文献学讲义古文献学讲义 0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 (5)第一节文献与文献学 (5)一、关于文献学 (5)二、古代文献与古文献学 (7)1、古人的文献概念 (7)2、古文献的种类 (7)(1)古籍 (7)(2)甲骨金文 (9)(3)简牍帛书 (10)(4)石刻 (10)(5)敦煌吐鲁番文书 (11)(6)明清档案 (11)三、古文献学 (12)第二节古文献学的历史发展 (13)一、先秦秦汉的文献学 (13)1、孔子“修六经” (13)2、刘向刘歆父子的文献整理 (13)3、郑玄整理群经 (14)二、三国至隋唐的文献学 (15)1、四部分类目录的产生与确立 (15)2、校勘之学的进步 (15)3、注释体裁的扩展 (16)4、文献辨伪的初兴 (16)三、宋元明的文献学 (17)1、私家目录的兴起与目录内容的拓展 (17)2、校勘之学的日趋成熟 (17)3、疑古精神的高涨与辨伪之学的精密 (18)4、文献范围的扩展 (18)5、文献辑佚与史料考异学的发展 (18)6、版本学的萌芽 (19)四、清代的文献学 (20)1、文献整理和传统图书分类目录的集大成——《四库全书》与《四库全书总目》203、版本之学的兴盛 (22)4、辨伪的成熟 (22)5、规模空前的辑佚 (23)6、清人在古文献学上的贡献 (24)五、百年来的文献学 (24)1、古文献学理论体系的创立与不断完善 (25)2、古文献领域的扩展 (25)3、辨伪学的的巨大成就 (27)4、校勘学理论的成熟 (29)5、古籍版本学研究的系统化 (29)6、文献注释的新格局 (30)7、古文献的标点和索引 (32)8、古文献的数字化 (33)(1)台湾中央研究院汉籍电子文献 (33)(2)《文渊阁四库全书》及《四部丛刊》电子版 (34)(3)中国基本古籍库 (35)(4)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35)(5)国学宝典 (36)(6)一切传世文献电脑化资料库 (36)第三节古文献学与相关学科 (37)一、古文献学的分支学科 (37)1、目录学 (37)2、校勘学 (38)3、版本学 (38)4、辑佚与辨伪 (39)5、注释与索引 (39)二、古文献学的关联学科 (39)1、金石学、简帛(牍)学与敦煌吐鲁番学 (39)2、语言学、古代文学与历史学 (40)3、其他 (40)第二章文献目录 (40)第一节古籍目录 (40)一、《汉书艺文志》的六分法与《四库全书总目》的四分法 (40)2、《四库提要》的分类及其类目简析 (41)(1)经部 (41)(2)史部 (44)(3)子部 (49)(4)集部 (53)二、四部分类法与新分类法 (55)第二节文献目录类型和内容 (56)一、............................................................................................................... 目录类型561、公藏书目 (56)2、私家书目 (57)3、史志目录 (57)二、目录的内容 (58)1、篇目和书目 (58)2、书名 (58)3、卷(篇)数 (59)4、著(撰、作)者 (59)5、版本 (59)第三章文献校勘 (60)第一节古籍的错误 (60)一、古籍的致误 (60)二、古籍的错误类型 (61)1、误(讹) (61)(1)形近而误 (61)(2)字形的其他错误 (61)(3)音同音近而误 (62)(4)误改而误 (62)2、衍 (63)(1)形似而衍 (63)(2)因字义同而衍 (63)(3)因不明文义而衍 (63)(4)注文误入正文而衍 (64)(5)因误据他书而衍 (64)3、脱 (64)(1)因原书缺损而脱 (64)(2)因重文而脱 (64)(3)因上下文而脱 (64)(4)正文误入注文而脱 (64)(5)因误删文字而脱 (64)4、倒 (65)(1)因上下字句关联而倒 (65)(2)因错简错叶而倒 (65)(3)因不明词义文义乙正而倒 (65)(4)因误乙正而倒 (65)第二节校勘学的基本方法——校法四例 (66)一、前人的校勘方法与“校法四例”的产生 (66)二、底本与对校本 (66)三、校法四例 (67)1、对校 (67)2、本校 (67)3、他校 (68)4、理校 (70)四、从事校勘的基本要求 (70)第三节校勘记 (71)一、校记的体裁 (72)1、随文 (72)2、卷末 (72)3、篇末 (72)二、校记的撰写 (72)1、校记的内容 (72)2、校记的体例 (72)三、校记的作用 (72)第四章古籍版本 (73)第一节概念术语与工具书 (73)一、几个概念 (73)1、古籍与古籍版本 (73)2、古籍的版本与善本 (73)二、常用术语 (74)2、书册形式 (74)3、版式 (74)三、工具书 (75)第二节版本鉴别 (76)一、版本鉴别的依据 (76)二、唐五代刻本及其鉴别 (77)三、宋(辽、金)刻本及其鉴别 (78)1、宋浙本及其鉴别 (78)2、宋建本及其鉴别 (78)3、宋蜀本及其鉴别 (79)4、辽、金刻本及其鉴别 (80)四、元刻本及其鉴别 (80)1、元浙本及其鉴别 (81)2、元建本及其鉴别 (81)3、元平水本及其鉴别 (82)五、明刻本及其鉴别 (82)1、明前期刻本及其鉴别 (82)2、明中期刻本及其鉴别 (83)3、明后期刻本及其鉴别 (83)4、明建本及其鉴别 (84)六、清刻本及其鉴别 (84)1、清前期刻本及其鉴别 (84)2、清中期刻本及其鉴别 (85)3、清后期刻本及其鉴别 (85)七、活字本及其鉴别 (86)八、伪本及其鉴别 (86)第五章文献辨伪与辑佚 (87)第一节文献辨伪 (87)一、辨伪的必要 (87)二、伪书出现的原因 (89)1、托古传道 (89)2、邀赏牟利 (90)3、争胜嫁祸 (91)三、伪书集中产生的时期 (92)四、伪书的种类 (92)1、全部伪 (92)2、部分伪 (93)3、内容不伪而书名伪或作者伪 (93)4、版本伪 (93)五、辨伪方法 (93)1、前代无著录 (93)2、前代有著录但久佚 (94)3、今本来历不明 (94)4、题某人旧撰不确 (94)5、今本与前人引真书原本不符 (94)6、书中记事在著者身后 (94)7、有部分伪则全书须慎重对待 (95)8、书中记事与事实相反 (95)9、两书矛盾 (95)10、文体及文句 (95)11、社会发展 (96)12、思想渊源 (96)六、伪书的价值及利用 (96)第二节文献辑佚 (97)一、辑佚的意义 (97)二、辑佚方法和要求 (97)1、确定范围 (97)2、明确体例 (98)3、文字校勘 (98)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第一节文献与文献学一、关于文献学“文献”一词,今人的解释已相当宽泛,GB中定义为“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中国细足猎蝽亚科昆虫分类(异翅亚目:猎蝽科)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细足猎蝽亚科昆虫分类(异翅亚目:猎蝽科)姓名:韩永林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指导教师:彩万志20040601摘要本文是关于中国细足猎蝽亚科(半翅目:异翅亚目:猪蝽科)的系统分类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
文中概述了细足猎蝽亚科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及其研究意义;对细足猎蝽亚科昆虫的基本外部形态特征作出了描述:并对其在系统发育研究中常用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
本文还介绍了细足猎蝽距科的生物学特性和这些特性所具有的系统发育学研究意义。
作者整理和研究了中国农业大学收藏的细足猎蝽亚科昆虫标本,共鉴定和描述了中国细足猎蝽亚科11属36种,其中包括4个新种和1个新记录种:周氏刺胸猎蝽PygolampischouisD.nOV,、江城刺胸猎蝽PygolampiJjiangchengensissp.nOV.、粗角刺胸猎蝽Pygolampiscra.wiarllennasp.rlov.、云南突猎蝽Duriocorisyunnanensissp.nOV.、锯齿突猎蝽DuriocorisserratusMiller。
对于所有作者观察到标本的种类均给出了详细的外部形态描述、体躯各部分和附肢的量度以及所有种类的已知寄主和地理分布情况,并附有详细的形态特征图。
本文还编制了中国细足猎蝽亚科分属检索表以及包括2个种以上的属的分种检索表。
在讨论部分,作者总结了各属、种重要的分类学特征上的变化:对新舟猎蝽扁的分类地位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并对中国细足猎蝽亚科的地理区系分布作出了分析。
同时,还提出了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
关键词:猎蝽科,细足猎蝽亚科,分类学,新种AbstractThepresentpaperisathesisforthedegreeofM~SwhichdealswiththetaxonomyofthesubfamilyStenopodainae(Heteroptefa:Reduviidae)fromChinaInthisthesis,generalmorphologicalandbiologicalcharactersofStenopodainaearegiven.36speciesbelongingto11generaa”described,including4newspecies,i.e.,Pygolampischouisp.nov..Pygolampisjiangchengensissp.nov,,Pygolampiscrassiantennaspnov.,Duriocorisyunnanensissp.nox/.,andanewrecordspecies,DuriocorisserratusMiller,fromchina.Thediagnosticfeatures,suchaspubescence,tuberclesandspines,andmeasurementsofbodyandappendagesaredescribedandfigured.Thegeographicaldistributionofallspeciesisalsogiven.Inthesectionofresultsanddiscussion.thecomparativestudyandtherelationshipamongrelatedgeneraarediscussed.Thefaunaanalysisisgiven.ThekeytothegeneraofChineseStenopodainaeandkeystospeciesofeachgenusaregiven.ThetypesofnewspeciesaredepositedintheEntomologicalMuseumof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KcTwords:Reduviidae,Stenopodainae,taxonomy,newspeciesThespeciesresearchedinthisthesisareasfollows:SubfamilyStenopodainaeGenusPygolampisGermar1824GenusStachyotrophaStYl187020.PygolampisangustaHsiao19771.Stachyotrophapunctiferas£矗l187021.Pygolampisfoedas谯】1859GenusOncocephalusKlug183022PygolampisrufeseensHsiao19772.OncocephalusannulipesS埴l185523.PygolampissimulipesHsiao19773.OncocephalusbreviscutumTeuter188224.Pygolampisbidentata(Goeze)17784.Oncocephaluseonfl4sⅪHsiao197725PygolampisbrevipterusRen19815.OneocephalusimpudicusRanter188326PygolampislongipesHsiao19776.OncocephalusimpurusHsiao197727.Pygolampiscrasgi∞lem4口sp.nov.7.OncocephatuslineosusDistant190328.Pygolampischouisp.nov.8OncocephalusphilippinusLethierry198129Pygolampisjiangchengensissp,nov.9,OncocephatuspudieusHsiao1977GennsCaunusStitll97710OncocephaluspurusHsiao197730.CaunusnoctulusHsiao19771lOncoeephalusscutellarisReuter1881GenusCanthesaneusAmyot&ServilleGenusNeostaceiaMiller1940184312NeostacciaplebejaSt矗1186631Canthesancuslureostal1863Genu¥Staee/aSttI185932。
安徽省双百大赛评审结果(1)

山峰究竟可以有多高?
孙洋洋陈梦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叶 娟
尹跃进
优秀奖
143
家用智能自动断电式节能开关
左超杨菲菲
贺增源付腾飞
周姚姚
安徽理工大学
李英明
优秀奖
144
“乡村宝——基于O2O模式的农村信息传播服务平台”
乐王旭王晨
荀凡
安徽工程大学
皇苏斌
赵森严
优秀奖
145
柜在儿童
唐菲儿
安徽大学
——
优秀奖
146
——
三等奖
76
一分钟学会关爱儿童牙齿健康
苏竹敏戴文汐
刘佳梦郑维维
赵亚梅彭耀南
缪雯
安徽医科大学
艾 煜
三等奖
77
突发爆炸避难方法与危化品认识
徐圣王彦琪
安徽理工大学
——
三等奖
78
仿蟹钳径向柔性铆接夹具
杜洋洋
安徽科技学院
——
三等奖
79
小型科普馆
张敏陈芳春
安徽医科大学
张海生
周 胤
三等奖
80
微信公众号“医学小博士”
费继昌
安徽医科大学
——
三等奖
60
小口袋
杨国超魏婷
李道红徐朗
刘志林姜宜宏
王德红陶立
安徽大学
武 锐
三等奖
61
病女孩
徐敏
安徽大学
——
三等奖
62
今天or明天
徐梦茹
安庆师范学院
——
三等奖
63
你不知道的“地沟油”
王杰
安徽新华学院
——
三等奖
出土文献

(二)甲骨文的研究 罗振玉:甲骨学的奠基者,《殷商贞卜文字考》对甲骨的性质作了准确判定, ,《殷商贞卜文字考 罗振玉:甲骨学的奠基者,《殷商贞卜文字考》对甲骨的性质作了准确判定, 殷墟书契考释》对甲骨文的考释和卜辞的通读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殷墟书契考释》对甲骨文的考释和卜辞的通读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释 字最多,成绩很大,但望文生义释错的字也不少。 字最多,成绩很大,但望文生义释错的字也不少。 王国维:虽然新识字并不很多,但对卜辞的通读有重要意义, 王国维:虽然新识字并不很多,但对卜辞的通读有重要意义,他用甲骨卜辞与典 籍互证,进行历史、地理和礼制等方面研究,对思想史和学术史都有重要意义。 籍互证,进行历史、地理和礼制等方面研究,对思想史和学术史都有重要意义。 孙诒让:《契文举例》,虽有错误,但却有许多精到的见解, :《契文举例》,虽有错误 孙诒让:《契文举例》,虽有错误,但却有许多精到的见解,表现了细致的考订 和精湛的小学功底,是甲骨文研究一部有重要价值的开创性著作。 和精湛的小学功底,是甲骨文研究一部有重要价值的开创性著作。 郭沫若:《卜辞通纂》 :《卜辞通纂 殷契粹编》在卜辞通读上有重要贡献, 郭沫若:《卜辞通纂》和《殷契粹编》在卜辞通读上有重要贡献,对某些内容深 刻的理解,是最好的入门书和必备参考书。 刻的理解,是最好的入门书和必备参考书。 董作宾:《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全面论述了甲骨文断代,根据世系、称谓、贞人、 :《甲骨文断代研究例 董作宾:《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全面论述了甲骨文断代,根据世系、称谓、贞人、 坑位、方国、人物、事类、文法、字体、书体十项标准把甲骨文时代分为五期, 坑位、方国、人物、事类、文法、字体、书体十项标准把甲骨文时代分为五期, 大大提高了甲骨学的水平。首先定名“贞人” 大大提高了甲骨学的水平。首先定名“贞人” 。
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师范班厦门实习共享

Hebomoia glaucippe
鹤顶粉蝶
Hebomoia glaucippe
黒脉园粉蝶
Cepora nerissa
黑纹粉蝶
Pieris melete
红翅尖粉蝶
Appias nero
红肩锯粉蝶
Prioncris clemanthe
红腋斑粉蝶
Delias acalis
黄尖襟粉蝶
Anthocharis scolymus
小黑斑凤蝶
Chilasa epicydes
斜纹绿凤蝶
Pathysa agctes
节肢动物门
昆虫纲
鳞翅目
凤蝶科
玄麝凤蝶
Byasa stenoptera
燕凤蝶
Lamproptera curia
银钩青凤蝶
Graphium eurypylus
有尾美凤蝶
Papilio memnon
玉斑凤蝶
Papilio helenus
艳妇斑粉蝶
Delias belladonna
银斑迁粉蝶
Catapailispomona
圆翅钩粉蝶
Gonepteryx amintha
眼蝶科
阿芒荫眼蝶
Neope armandii
白斑眼蝶
Penthema adelma
白条黛眼蝶
Lethe albolineata
布莱荫眼蝶
Neope bremeri
翠袖锯眼蝶
马丁长鼻螺
Tibia martinis
水晶凤凰螺
Laevistrombus canarium
驼背凤凰螺
Gibberulus gibberulus gibbosus
软体动物门
考古发现与探索答案

考古发现与探索绪论(一)已完成成绩:?分1【单选题】二重证据法是由谁提出来的?()•A、•B、•C、•D、我的答案:C得分:?分2【多选题】区别一个学科是否是考古学的学科标准包括()。
•A、•B、•C、•D、我的答案:ABCD得分:?分3【判断题】敦煌石窟是1999年由一名道士发现的。
()我的答案:×得分:?分4【判断题】通过考古手段获得的文物叫发掘品。
()我的答案:√1【多选题】下列属于遗迹的是()。
•A、•B、•C、•D、我的答案:AD得分:?分2【多选题】下列属于遗物的是()。
•A、•B、•C、•D、我的答案:ABD得分:?分3【判断题】挖掘是考古学家最重要的工作。
()我的答案:×得分:?分4【判断题】含有文字的金属和石头制造的器物是金石学一般的收集对象。
()我的答案:√得分:?分1【单选题】人类第一次合成的是哪一种金属材料?()•A、•B、•C、•D、我的答案:D得分:?分2【单选题】石器时代可再分为四个时期,关于这四个时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C、•D、我的答案:C得分:?分3【多选题】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的影响因素包括()。
•A、•B、•C、•D、我的答案:B得分:?分4【判断题】新石器时代使用的是磨制石器。
()我的答案:√得分:?分1【单选题】下列哪位属于第二代考古学家?()•A、•B、•C、•D、我的答案:B得分:?分2【判断题】三峡工程对古代遗存没有产生建设性破坏。
()我的答案:×得分:?分3【判断题】中国考古在国外倍受好评。
()我的答案:√得分:?分1【单选题】下列物品中属于遗物的是()。
•A、•B、•C、•D、我的答案:D得分:?分2【多选题】下列属于遗迹的是()。
•A、•B、•C、•D、我的答案:ABC得分:?分3【判断题】在自家田地里挖出来的东西属于个人所有。
()我的答案:×得分:?分4【判断题】就科学研究价值,发掘品和传世品是一样的,没有谁高谁低之说。
中药鉴定学——动物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动物类中药细目一动物类中药的概述要点一药用动物的分类和植物界一样,动物界也划分为若干个等级,如门、纲、目、科、属、种,而以种为分类的基本单位。
在动物分类系统中与药用动物有关的有10门,它们是(由低等到高等):原生动物门;多孔动物门又称海绵动物门,药用动物如脆针海绵;腔肠动物门,药用动物如海蜇、珊瑚等;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药用动物如蚯蚓、水蛭等;软体动物门,药用动物如石决明、牡蛎、乌贼等;节肢动物门,药用动物如东亚钳蝎、蜈蚣、地鳖、南方大斑蝥等;棘皮动物门,药用动物如海参、海胆;脊索动物门,药用动物如海马、蟾蜍、乌梢蛇、黑熊、梅花鹿、林麝、牛等。
中药药用种类较多的有脊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和软体动物门,其次是环节动物门和棘皮动物门。
要点二动物类中药的分类按药用部位分类的常用动物类中药如:细目二动物类中药的鉴定要点一性状鉴别气:如麝香的特异香气。
味:如蜂蜜的纯正甜味,熊胆味苦回甜有清凉感等。
手试法:如毛壳麝香手捏有弹性。
手搓法:麝香仁以水润湿,手搓能成团,轻揉即散,不应粘手、染手、顶指或结块。
水试法:(1)如蛤蟆油以水浸泡可膨胀10~15倍。
而伪品在7倍以下;(2)熊胆仁投于水杯中,即在水面旋转并呈现黄线下沉而不扩散;(3)牛黄水液可使指甲染黄习称“挂甲”。
火试法:如麝香仁撒于炽热坩埚中灼烧。
初则迸裂,随即熔化膨胀起泡,浓香四溢,灰化后呈白色灰烬,无毛、肉焦臭,无火焰或火星。
要点二显微鉴别对于动物类中药,尤其是贵重或破碎的药材,除进行性状鉴别外,常应用显微鉴别其真伪。
在进行显微鉴别时,常需根据不同的鉴别对象,制作显微片,包括粉末片、动物的组织切片和磨片(贝壳类、角类、骨类、珍珠等)等。
要点三理化鉴别薄层色谱法在动物类中药的真实性鉴别中应用亦十分广泛,如熊胆、牛黄、蟾酥、斑蝥等的鉴别。
用红外光谱法对54种动物药进行的鉴别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动物药材鉴别特征明显,稳定性、重现性均好。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CCS)(全)

名称
分面标识
(中类)
名称 标准化管理 与一般规定
二级类目
(小类)
名称
备
注
A
综合
A00/09
A00/09 A00/09 A00/09
A00 A01 A02
标准化、质量管理 标准化工作法规、导则,质量监督法规、导则,产品质量 认证制度等。 技术管理 技术文件管理,能源管理,设备、工具管理等。 经济管理 计划、供销、财务、劳资管理等。 商业、贸易、合同 商业、贸易、商检与合同等。 金融、保险 银行工作、会计制度、证券格式、货币、规范、信贷、信 托等。 供应与使用关系 消费者标准等。 文件格式 证件、行政文件、表格、卡片等。 图书馆、档案、文 收集、加工、报道、服务和管理等。包括自动化处理,手 献与情报工作 工、机器检索,机器翻译以及缩微技术。缩微设备入 N47。 电影与摄影技术 术语、设计、工艺试验方法质量评定、电影与摄影技术等。 电影胶片、 照相胶卷入 G80/81, 照相级化学药品入 G84/85, 电影与摄影设备入 N40/44 和 N46。电光源入 K71。 服务标准 印刷技术 印刷材料入此。印刷机械入 J87。 教育、学位、学衔 编辑、出版 文字、印刷符号、校对符号、出版规定等。
5
B10/14
B10/14 B10/14 B10/14
土壤与肥料
B10 B11 B13
B15/19
B15/19 B15/19
植物保护
B15 B16
一级类目
(大类)
名称
分面标识
(中类)
名称
二级类目
(小类)
名称
农药管理与使用方 农药制造入 G23/25。 法 农业气象
备
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 YE SHE JI(20 届)凯里学院馆藏虎甲、叩甲的分类鉴定所在学院专业班级生物科学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年月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目录 (I)摘要 (II)关键词 (II)Abstract (II)Keywords (II)前言 (1)1.叩甲和虎甲的分类方法 (2)2.材料与方法 (2)2.1 鉴定材料 (2)2.2 研究方法 (2)3.分类记述 (2)3.1 鞘翅目叩甲科 (3)3.1.1泥红槽缝叩甲 (3)3.1.2 细胸锥尾叩甲 (3)3.1.3大尖鞘叩甲 (4)3.1.4双纹褐叩甲 (5)3.2鞘翅目叩甲科 (5)3.2.1中国虎甲 (6)3.2.2金斑虎甲 (7)3.2.3横斑虎甲 (8)3.2.4毛颊斑虎甲 (8)3.2.5长胸缺翅虎甲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0)凯里学院馆藏虎甲、叩甲的分类鉴定摘要:本文是关于中国叩甲科(Elaterdae)虎甲科(Cicindelidae)昆虫的凯里学院馆藏的鉴定的本科毕业论文。
叩甲和虎甲分别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多食亚目(Polyphaga)叩甲总科(Elaterdae),鞘翅目(Coleoptera)虎甲科(Cicindelidae)。
文中介绍了国内外对叩甲科、虎甲科昆虫的研究历史、现状及研究意义;介绍了昆虫分类的一下方法。
我国对叩甲和虎甲的研究起步比较晚,没有完整的资料,我通过收集资料整理了凯里学院馆藏的标本,按照叩甲、虎甲的分类特征进行了分类整理。
关键词:叩甲虎甲分类描述Class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Elaterdae and Cicindelidae knock at theKaili UniversityAbstract:The China insects of Elaterdae and Cicindelidae collected by Kaili University have been identified and classified in this paper.The two kinds of insects belong to Coleoptera polyphaga Elaterdae and Coleoptera cicindelidae respectively.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history、current situ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gave some classification approachs about these two kinds of insects.Researchs about them in our country started so late that there are no complete information.By accessing to information,I have described and classified the insect specimen collected by Kaili Universit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eature of Elaterdae and Cicindelidae.Keywords: Elaterdae; Cicindelidae; classification;descripation前言:文章在调查、采集昆虫的基础上,初步对凯里学院馆藏标本进行分类的昆虫纲、鞘翅目中的叩甲、虎甲做进一步的鉴定。
据统计,目前已知昆虫总种类已超过100万种中国昆虫接近8万种之多。
而很多昆虫都是人们未知的【1】。
种种昆虫的独特的本领都是大自然赋予绝佳的生存绝技【2】。
我国地大物博,生态环境复杂,动物区系多样,蕴藏有丰富的叩甲资源。
全世界已知约100000余种,目前我国记述叩甲有790种【3】。
叩甲昆虫大多数是植食性地下害虫,可为害多种农作物、果树、树林、中药材、牧草等。
在国外对叩甲的研究集中在生物生态学、生理学及防治方面【4】。
Fox、Hemerik和deFluiter等先后对Agriotes sputator,A.obscurus,a.lineatus等虫种的食性进行了研究报告[5-7]。
我国曾先后对危害的几种叩甲进行了生物学、生态学及防治方面的研究,其中,就有汪世宏、李琦、王书永等发表了部分叩甲科新种和中国新际元录种,并对部分的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记述【8-10】。
我国受灾严重的年份小麦的缺苗可达34%,人参等缺苗断垄,严重影响到农林牧业生产。
从这个角度讲虎甲是害虫。
值得注意的是,叩甲科中有些种类的是捕食农田害虫和果园害螨的已益虫,是生物防止可开发利用的一类重要天敌。
可见,该种群是十分重要的经济类群。
我国先后对危害严重的几种叩甲进行了生物学、生态学的防治方面的研究,积累了一些基本资料。
然而我国叩甲的系统分类工作起步比较晚,基础薄弱,长期以来没有完整资料。
今年来在生产、科研教学、尤其是昆虫资源普查中所采用的叩甲科标本难以鉴定出正确的学名,种类混淆不清,益害不分,甚至有些常见的经济种类长期使用错误的学名或过失异名,这种情况严重的影响到生产和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以及昆虫资源的合理开发的有效治理。
在我国出现这些情况的情形之下我想通过鉴定凯里学院馆藏的叩甲,希望能让大家对黔东南的叩甲科害虫的认识。
能够为大家提供认识的依据,能够进一步的对叩甲科害虫进行防治,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以及能够减少叩甲昆虫对林业的损害。
因此,对叩甲科的鉴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虎甲是鞘翅目的昆虫,约2000种。
虎甲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昆虫,经常在山区道路或沙地上活动。
当看到有人步行在路上,他们总是会距行三五米头朝行人。
当行人向他走近时,它又低飞后退,依然会头朝行人,由于他们总是挡在行人前面。
所以又有“拦路虎”之称。
虎甲体呈金绿色、赤铜色或灰色,并带有黄色的斑纹或白色斑纹,头宽大,复眼突出。
触角呈丝状,鞘翅很长,盖到整个腹部。
有三对细长的胸足。
行走敏捷而灵活,雄性前足第一到第三具有毛,可区别于雌虫。
虎甲成虫长得十分美丽,但他的幼虫—骆驼虫却极其丑陋。
幼虫的头大胸部,腹部弯曲,外形像骆驼,第五腹节背面隆起,并长有逆钩一对。
虎甲平时躲在洞里捕时向上爬至洞口用背上的逆钩固定身体,一对上颚露出来,一旦发现有小虫爬过洞口时,就会捕食。
成虫、幼虫均为捕食性,捕食其他小昆虫或小动物,因而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常被用作捕食性的天敌。
少数种类幼虫危害植物。
可见认识和了解虎甲科的对农作物的害虫防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许多种为蓝、绿、橙或猩红色,具虹彩光泽。
颜色多变化是由外骨骼释放的色素形成的,而难以控制的颜色是由外骨骼的表皮特征形成的。
奔走和飞行迅速,很容易就捕获各种猎物。
被捉住时,虎甲会用长腭狠咬,甚痛。
在了解和认识虎甲昆虫可以更多让人们去认识和了解黔东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1、叩甲、虎甲的常用分类特征根据叩甲、虎甲的身体各部分所特有的特征结合检索图,先确定该物种的科、属然后确定它的名称。
以及在采集标本的地,结合该生物的一些习性进行鉴定。
具体如下:首先根据颜色区分,然后根据头部的(1、额2、口器3、复眼4、触角),胸部(1、前胸背板2、中胸背板3、胸部的腹面4、鞘翅5、足)腹部分类特征、雌雄外生殖器。
等这些特征集合检索图进行整理分类。
虎甲具有很多种颜色,可以根据他所特有的颜色进行大致的分类,在结合上述的方法进行鉴定。
2、研究材料与方法2.1研究材料本文是以凯里学院馆藏的昆虫纲鞘翅目的叩甲科、虎甲科的未鉴定的标本为材。
2.2研究方法(1)标本的采集在野外实习期间采用灯诱、利用捕虫网等方法捕捉到昆虫后,利用乙酸乙酯制作的毒瓶或采用注射的方法将其杀死。
然后将其放入棉层中,记录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人等内容。
(2)标本制作利用昆虫针插入昆虫背部中央,用硫酸纸和大头针固定在泡沫上使其风干。
(3)标本保存标本要保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并在标本盒中放入樟脑丸防虫、防霉变。
(4)观察鉴定作者利用资料书中的图片以及描述的特征,生活习性,分布地点结合我们所采集的标本的采集信息和标本的特征进行比较,再确定结果。
参考书主要是《中国生态昆虫大图鉴》、《中国经济叩甲志》等。
3、物种分类记述3、1、鞘翅目叩甲科3、1、1泥红槽缝叩甲Agrypnus argillsceus (Solsky)(叩甲科Elateridae)特征:体色:整个身体从背部观察呈红色,前胸背板和鞘翅底色都为红褐色,触角和足以及腹面都为黑色。
头部:头顶向前隆起,中间略向前凹,上面还分布有刻点;口器斜向伸出,可见上唇,向前拱出呈半圆形;复眼为半球形,后半部分隐入前胸;触角约和身体的宽度相同5mm左右,触角有11节到12节,第2节呈筒状,第3节最小呈球形。
以后的各节到末节都呈三角形的锯齿状,末节呈椭圆,顶端钝。
胸部:前胸背板小于体宽;中间纵向低凹,后部更明显;两侧拱出,向前渐宽,近前角明显变狭,近后角波状;侧缘后部为细齿边状;后角端部狭,平截,明显转向外方,背面有脊或不明显。
小盾片两侧基部平行,然后突然膨大,向后变尖,呈盾状端部拱出。
腹部:腹面均匀的被有鳞片毛和刻点,前面刻点更强烈;前胸侧板和后胸侧板无符节槽;后基片从内向外渐狭。
鞘翅:鞘翅宽于前胸,两侧平行,后三分之一处变狭,端部连合拱出;表面有明显的刻点,排列成行,直至端部,但为形成凹纹。
体长:14.0mm;体宽:5.1mm馆藏标本:7头(采集地:雷公山。
采集时间:09年)。
习性:寄主为华山松、核桃等。
分布:贵州黔东南地区(雷公山)、吉林、辽宁、甘肃、湖北、广西、台湾、云南、西藏、四川。
3、1、2细胸锥尾叩甲(细胸叩头虫)Agrotes subvittauts Motschulsky特征:体色:身体各部分的颜色有所差别。
触角、鞘翅和足为茶褐色。
头部、胸部、腹面的颜色别其它地方稍微暗淡一点,呈现出暗黑色。
在身体布满黄白色毛略带光泽。
头部:头壳呈弓状向前,并在上面有特别多且一般大小的刻点。
额前缘凸,前端平截;额脊中间缺乏,两侧仅在触角基上方存在,向前倾斜。
额槽中间无,仅两侧存在。
触角向后伸达前胸后角基部,第一节近筒形,向端部微弱的增大;第二三节近筒形,第二节略长于第三节;第三节到第十节略呈倒锥形向后逐节变长,弱锯齿状;末节同样宽短,端部收狭成尖锥状。
胸部:前胸背板明显大于长,背面凸,后部具有明显的细弱的中纵沟;刻点密,椭圆形;两侧前中部最宽,圆拱,向前向后呈弧形变狭;侧缘弯向腹面,伸达复眼下缘;后角尖,略分叉,表面有一条锐脊,几乎和侧缘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