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美术活动的游戏化

合集下载

浅谈大班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教学

浅谈大班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教学

浅谈大班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教学一直以来,美术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美术教育,幼儿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创造能力,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而在大班幼儿美术教育中,游戏化教学正逐渐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教学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本文将从大班幼儿美术活动的游戏化教学入手,探讨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1.培养兴趣大班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兴趣也在逐渐形成。

通过游戏化的美术教学,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美术的乐趣,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培养探索精神游戏化的美术教学常常包含一些探索性的活动和任务,例如通过观察、拼贴和绘画等方式,让幼儿主动探索美术世界,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3.提升学习效果游戏化教学可以使学习变得有趣和容易记忆。

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不知不觉地学到很多知识和技能,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学习效果,还增加了他们对美术教育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4.促进社交交流游戏化的美术教学通常是以小组形式展开的,这样可以让幼儿在交流和合作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有利于他们的社交发展。

1.设计富有趣味的游戏活动在大班幼儿美术活动中,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如绘画比赛、拼贴大作业、模仿名画比赛等。

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体验美术的魅力。

2.引导幼儿发挥创造力在美术活动中,可以给幼儿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想象进行创作。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3.鼓励幼儿参与互动在游戏化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互动环节,让幼儿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幼儿一起合作完成一幅作品,通过合作分享,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4.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在游戏化教学中,及时给予幼儿积极的肯定和奖励是非常重要的。

这可以增强幼儿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的进步和发展。

幼教游戏化教学心得:小班孩子的美术游戏实践与反思

幼教游戏化教学心得:小班孩子的美术游戏实践与反思

幼教游戏化教学心得:小班孩子的美术游戏实践与反思
一、引言
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如何用游戏化的方式进行教学一直是老师们关注的焦
点之一。

本文将分享我在小班孩子美术游戏教学中的实践经验与反思。

二、游戏化教学实践
1. 游戏化设计
在美术教学中,我尝试将画画活动设计成多个游戏环节,比如“找颜色”游戏、
画画比赛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提高积极性和参与度。

2. 制定游戏规则
为了让游戏更有趣,我制定了简单有趣的游戏规则,比如画画比赛中限定时间,或者让孩子们在固定区域内完成画作,从而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创造力。

3. 班级合作
通过组织班级合作游戏,让孩子们学会合作、分享和团结,提高他们的团队精
神和沟通能力,并增强班级凝聚力。

4. 创意启发
在游戏化教学中,我注重启发孩子们的创意思维,鼓励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
尝试不同的创作方式,从中培养他们的艺术品味和审美能力。

三、反思与展望
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游戏化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并培养其多方面的能力。

但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比如在规则设计上更加灵活,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特点,以及不断更新游戏形式,增加乐趣和挑战性。

总的来说,美术游戏化教学为小班孩子带来了更多乐趣和收获,希望在未来的
教学中能够继续深化这种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中快乐学习成长。

以上是我在小班孩子美术游戏实践中的一些经验与反思,希望对幼教工作者提
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谢谢阅读!
以上是的文章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游戏化模式的灵活运用

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游戏化模式的灵活运用

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游戏化模式的灵活运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游戏化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游戏元素融入到美术教学中,通过创造性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和综合能力。

灵活运用游戏化模式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下面从设计游戏活动、设定游戏规则和评估游戏成果三个方面来探讨游戏化模式的灵活运用。

一、设计游戏活动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可以设计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来引导幼儿进行美术创作。

在绘画活动中可以设计“猜画谜”游戏,让幼儿通过观察绘画作品猜测画中的内容,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可以设计“比速度”的游戏,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制作手工作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通过设计不同的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设定游戏规则在设计游戏活动时,需要合理设定游戏规则,以确保游戏的进行和完成。

游戏规则需要简单明确,便于幼儿理解和遵守。

在绘画游戏中,可以规定每个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幅画作,然后进行评选或投票,选出最好的作品。

在手工制作游戏中,可以规定每个幼儿使用规定的材料和工具完成手工作品,然后进行展示和分享。

通过设定游戏规则,可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合作意识,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人。

三、评估游戏成果在游戏化的美术教学中,需要对幼儿的游戏成果进行评估,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进展。

评估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的游戏过程和作品来进行。

在绘画游戏中,可以观察幼儿的绘画技巧和创意表达,评估他们的艺术水平和创造力。

在手工制作游戏中,可以观察幼儿的制作方法和成品质量,评估他们的手工能力和细致程度。

评估游戏成果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

浅谈大班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教学

浅谈大班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教学

浅谈大班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而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在早期的教育中,教师通常采用规定的课堂教学形式,以一定的步骤和程序教授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

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往往会让小朋友们感到枯燥乏味,容易引起他们的厌学情绪。

因此,游戏化教学成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们的关注。

针对大班幼儿美术教学,游戏化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游戏化教学是一种灵活的、充满乐趣的教学模式,它能够把原本枯燥乏味的课程变成有趣的、充满竞争的游戏,通过不同的游戏方式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技巧,并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在大班幼儿美术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游戏化绘画对于幼儿来说,绘画是一项既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活动。

通过游戏化的形式,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将画纸分成若干区域,然后挑选不同的配色,让幼儿用刷子或手指将颜色填满。

这种游戏可以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各种颜色的搭配和使用,提高他们的色彩感受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幼儿们用指尖绘制简单的形状,然后填充颜色,最后把画贴到大大的画纸上,形成一幅巨大的共同创作。

这不仅能增加幼儿们之间的互动,还能让他们锻炼手眼协调和精细动作能力。

二、游戏化模仿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从其它画作中学习,也是一种很有趣的方法。

可以让大班幼儿玩“基于某幅画”的游戏。

教师可以找来一些名画或自己创造的画作,让孩子们观察,然后画一幅基于那个画的画。

这种游戏可以让孩子更好地学习别人的技巧,同时也让他们学习到欣赏别人的作品。

三、游戏化设计游戏化设计是一种很有趣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们将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

例如,让孩子根据话题或节日来设计一张明信片、贺卡、特制字幕等等。

这种设计作品可以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创意,增加其创造力和设计技巧。

四、游戏化展示在幼儿园中,做完美术作品之后,展示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游戏化的有效渗入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游戏化的有效渗入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游戏化的有效渗入幼儿园是孩子们最初接触美术活动的地方,美术活动既是一种艺术教育,也是一种娱乐方式。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游戏化的有效渗入对于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创造力、培养审美情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游戏化的有效渗入。

一、游戏化促进幼儿美术活动的参与度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游戏,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增加他们的参与度。

可以设计一些与绘画、手工等相关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美术活动的乐趣,从而主动参与进来。

这样一来,孩子们会更加愿意投入到美术活动中,提高他们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二、游戏化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游戏化的美术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在游戏中,孩子们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同时也有足够的自由度去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通过制定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游戏规则,可以引导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游戏化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通过游戏化的形式,可以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享受审美的乐趣。

在美术活动中设置一些美术作品的观赏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欣赏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在游戏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品味、感受美术作品所表达的意境,让他们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增加对艺术的理解和喜爱。

四、游戏化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在美术活动中,游戏化的形式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

通过设计一些需要合作的美术游戏,可以让孩子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尊重他人的想法。

在游戏中,孩子们需要互相协作、交流,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他们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游戏化促进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游戏化的形式可以促进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

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自由发挥想象力,在自我表达的过程中培养自信心。

游戏化的美术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示自己的作品,提高他们的表达欲望,培养他们敢于表达的勇气。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游戏化的有效渗入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游戏化的有效渗入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游戏化的有效渗入幼儿园是儿童第一次接触美术教育的重要场所,通过丰富多样的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丰富他们的感官体验,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表现能力。

而游戏化的有效渗入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可以使幼儿通过参与游戏活动,边玩边学,提升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提升。

游戏化的有效渗入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设计各种创意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运用想象力的能力。

在幼儿绘画活动中,可以设置绘画比赛或者绘画游戏,让幼儿竞技比赛,通过参与游戏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其创作的作品更富有个性和艺术性。

在美术活动中融入游戏化的元素可以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幼儿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有限,如果仅仅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美术教育,难免会让幼儿感到厌倦和无趣。

而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将学习任务分解成小游戏,设置奖励机制和互动环节,可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潜移默化地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

游戏化的有效渗入可以促进幼儿的感官体验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本质是通过让孩子们亲身参与,用感官去触摸、感受和表达艺术,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通过在美术活动中引入一些游戏元素,如美术探险、美术博物馆参观等,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美术的乐趣,提升他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游戏化的有效渗入可以提升幼儿的沟通能力和表现能力。

在美术活动中,通过组织绘画合作游戏、美术角色扮演等,可以让幼儿主动参与交流和合作,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游戏化元素的加入,幼儿可以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借助表演、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表现能力和自信心。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游戏化的有效渗入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游戏化的有效渗入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游戏化的有效渗入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游戏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游戏化教学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专注度,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游戏化的有效渗入,并讨论其具体实施方法。

游戏化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他们通过游戏可以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在美术活动中引入游戏元素,可以让幼儿对学习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规则,让幼儿在画画时体验到挑战和成功。

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美术活动中。

游戏化可以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幼儿一般的注意力和专注力较低,很难长时间进行学习和活动。

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幼儿提高专注力和参与度。

在美术活动中使用一些有趣的道具和游戏器材,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或团队合作。

这样的活动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加他们对学习美术的投入度。

游戏化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美术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幼儿在玩乐的同时获得知识和技能。

在美术课上可以设计制作手工艺品的游戏,让幼儿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幼儿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实施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游戏化的活动应该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

活动内容要简单易懂,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

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应该注重情境营造和激励机制。

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和游戏规则,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可以设置一些奖励和鼓励机制,增加幼儿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应该与其他教学内容相结合,形成系统化的教学活动。

美术活动不仅可以独立进行,还可以与其他学科和课程相结合,形成综合性的教学活动。

浅谈幼儿美术活动的游戏化(优秀范文五篇)

浅谈幼儿美术活动的游戏化(优秀范文五篇)

浅谈幼儿美术活动的游戏化(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浅谈幼儿美术活动的游戏化浅谈幼儿美术活动的游戏化概述: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所以我们设计的每一个教育活动都应充分考虑到游戏与教学的良好结合,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绘画的乐趣。

由于游戏是幼儿的本能、需要。

所以我们应从美术活动中材料的选择、环境的创设、绘画过程等诸方面增强游戏性,以此来培养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兴趣,使幼儿的绘画尽量游戏化,减少枯燥感。

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关键字:游戏教材环境兴趣喜欢玩游戏是每个幼儿的天性。

我们在每一个教育活动中应充分考虑使游戏与教学的良好结合,充分认识游戏和教学这两类活动各自的性质及其价值,并根据幼儿个性发展和社会化发展等因素来确定教育方案的价值趋向。

但是,在实际的幼儿园教学中,特别是美术活动中,我们会发现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游戏对于幼儿学习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又陷入了机械模仿学习的困境。

仍然把幼儿绘画单纯看作是一种技能训练。

忽视了对孩子智力开发的意义,抑制了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现代的素质教育要求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幼儿去发现美、表达美,以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创造来表现、发展人的潜能和个性。

现在的幼儿园的美术老师在美术教学方面,也在不断地探索新方法、开创新路子、改变新的观念,他们逐渐意识到幼儿是有潜力可挖的,他们笔下那稚拙可爱的形象是最生动有趣的。

开始着手从美术活动中材料的选择、环境的创设、绘画过程等诸方面增强游戏性,以此为幼儿提供宽松自在的环境,更好的引导幼儿多得观察,依照自己的意愿,按照自己的表达方式作画,从而更好的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1.美术材料的多样性色彩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幼儿对一些艳丽的色彩更加有兴趣,喜欢涂抹颜色。

以往的美术教学,幼儿绘画工具仅限于水彩笔、蜡笔或油画棒,用蜡笔涂色时需要一定的力度,绘画速度稍慢,水彩笔又易没有墨水,所以幼儿有时会出现急躁情绪。

而水粉颜料鲜艳、强烈,有很强的覆盖力,作画方法不受限制,可任意涂抹,很受孩子们的喜欢,并且水粉笔容易掌握力度的大小,所以也不妨可以尝试一下用水粉给孩子作画,这样更加激发了孩子的绘画欲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美术活动的游戏化
概述: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所以我们设计的每一个教育活动都应充分考虑到游戏与教学的良好结合,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绘画的乐趣。

由于游戏是幼儿的本能、需要。

所以我们应从美术活动中材料的选择、环境的创设、绘画过程等诸方面增强游戏性,以此来培养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兴趣,使幼儿的绘画尽量游戏化,减少枯燥感。

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关键字:游戏教材环境兴趣
喜欢玩游戏是每个幼儿的天性。

我们在每一个教育活动中应充分考虑使游戏与教学的良好结合,充分认识游戏和教学这两类活动各自的性质及其价值,并根据幼儿个性发展和社会化发展等因素来确定教育方案的价值趋向。

但是,在实际的幼儿园教学中,特别是美术活动中,我们会发现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游戏对于幼儿学习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又陷入了机械模仿学习的困境。

仍然把幼儿绘画单纯看作是一种技能训练。

忽视了对孩子智力开发的意义,抑制了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现代的素质教育要求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幼儿去发现美、表达美,以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创造来表现、发展人的潜能和个性。

现在的幼儿园的美术老师在美术教学方面,也在不断地探索新方法、开创新路子、改变新的观念,他们逐渐意识到幼儿是有潜力可挖的,他们笔下那稚拙可爱的形象是最生动有趣的。

开始着手从美术活动中材料的选择、环境的创设、绘画过程等诸方面增强游戏性,以此为幼儿提供宽松自在的环境,更好的引导幼儿多得观察,依照自己的意愿,按照自己的表达方式作画,从而更好的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1. 美术材料的多样性
色彩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幼儿对一些艳丽的色彩更加有兴趣,喜欢涂抹颜色。

以往的美术教学,幼儿绘画工具仅限于水彩笔、蜡笔或油画棒,用蜡笔涂色时需要一定的力度,绘画速度稍慢,水彩笔又易没有墨水,所以幼儿有时会出现急躁情绪。

而水粉颜料鲜艳、强烈,有很强的覆盖力,作画方法不受限制,可任意涂抹,很受孩子们的喜欢,并且水粉笔容易掌握力度的大小,所以也不妨可以尝试一下用水粉给孩子作画,这样更加激发了孩子的绘画欲望。

还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挂历纸、彩纸、海绵、瓶盖、旧牙刷、树叶等,孩子根据需要选取不同的材料,这样的撕撕贴贴、印印画画不仅给幼儿以绘画形式上的更新,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也锻炼了幼儿的小手肌肉,创作出的画面也更加生动活泼。

也可以更好的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2. 美术教学环境的创设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好。

因此,可以根据中班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课题,并以活泼新颖的形式导入活动,活跃教学,让幼儿平等参与绘画活动,共同讨论,让幼儿发表自己的建议、设想,有时因孩子的大胆设想而改变老师的设想。

总之,要进入孩子们的天地里,和孩子同处一个世界,用一颗童心来认识他们的发现和理解。

孩子有了高兴的心情,就会把自己的想法进一步深化,画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来。

有人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一味地教孩子坐下来画画。

必要时带孩子到大自然或创设的“情境”中多活动多感知,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来,克服记号性和概念性的绘画形象。

如画《有趣的兔子》,可以拿实物兔子来给幼儿观察,让幼儿自己观察兔子的各种形态,有吃东西的,坐着的,趴着的,跳着的……不同形态的兔子都是幼儿自己观察到的,这样表达出来的作品生动形象,更真实。

总之,孩子们具有巨大的创造力和无限的可能性,灵活的引导,自然会影响到孩子作品的质量。

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是极为重要的。

观察时要以孩子自己的眼光,教师不能替代。

教师应认可孩子的想法和观察,对孩子的独特见解应加以赞赏。

在观察的基础上,还应该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允许幼儿在事物的原有特征上发挥想象。

如画《马路上的车辆》,要求幼儿在观察之后画出来,车上的图案可以是幼儿自己设计的。

这样孩子们经过细致观察加想象最终的结果就会出乎我们的想象的。

只有让孩子自己动手,把潜意识中的“创造图象”表现出来,才是真正的幼儿绘画作品。

不过,在创造绘画之前,要善于提出一些诱发幼儿主动观察的主题,如先看什么,后看什么,要远看、近看,还是蹲着看,站着看等。

这样,为幼儿的创造性绘画打好基础,然后引导幼儿自己动脑,用自己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创造的思想。

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有的孩子还习惯把纸的上方当作天,太阳当然是天空概念的一部分,而把纸的下部当作
地,记号性的花、草就是地的标志,这样,以这个基点平行展开画面,出现最原始的构图,这种情况,我们要指导孩子使新鲜的感受和印象更加丰满,要突出画面的主体形象,然后根据自己的心理体验,去体会画面的平衡。

在用色时也要丰富多彩,形与线要变化多样,也可根据自己的感情加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这样,同样的题材,由于孩子的个性以及对生活经验的理解不同,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画面。

3. 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绘画活动
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奇心。

幼儿受好奇心的驱使就会通过游戏活动来学习,成长。

以游戏的口吻导入,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

因此在活动中教师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即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题,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让他们自觉自愿学习。

以娱乐、玩耍的方式,使幼儿饶有兴致的反复学习和操作,通过幼儿在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中进行学习绘画。

例如,在水墨画的活动中,由于水墨画不像一般的美术活动,不可能通过一、二次的练习就可以见效,往往需要反复的活动,而过多的反复练习会使幼儿感到枯燥,所以,练习应当采取多样的游戏方式,变换花样达到练习的目的,在游戏中使幼儿更好的掌握绘画技能。

幼儿生性好动,敢于去画,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特点,巧妙地进行利用,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技能。

另外,根据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教师应该根据“在玩中观察--在情景中产生兴趣--在活动中思维想象--在鼓励中创造表现”的活动模式。

比如,为了让幼儿学画短竖线,可以设计“可爱的小白兔,请你来做客”的活动:先组织孩子们到草地上打滚、翻跟头,感受草地的茂密、柔软,通过触摸小草来观察草的色彩及外形,既在“玩中观察”。

然后,在室内设置情景,以木偶小兔的口吻简洁、明了地向幼儿提出要求,激发他们的作画愿望,既“在情景中产生兴趣”。

接着在幼儿作画过程中紧紧围绕情境表演向幼儿提出要求。

如“草长的什么样?它是什么颜色的?”“如果你的草地鲜花盛开,小兔肯定会更高兴”等,以激发幼儿大胆想象,既“在活动中思维想象”。

这一做法既面向了全体,又让有一定绘画技能的孩子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最后给孩子留出充裕的作画时间。

画好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纸兔奖给孩子们,让他们贴在草地上,并鼓励他们:“这片草地又多又绿,真好!瞧,可爱的小兔来做客了!”这些鼓励能使幼儿积极创造、表现,而那些落笔胆小或缺乏毅力的幼儿也会因此增强信心,既“在鼓励中创造表现”。

教师指导语言的游戏性。

幼儿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并且对一件事情的兴趣保持的时间很短,因此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应采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化语言提示、指导或鼓励幼儿,使幼儿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对幼儿来说绘画本身就是游戏,他们在涂涂抹抹中表现自己的感受、心情,享受绘画游戏带来的乐趣。

4. 科学的对待幼儿作品
在儿童美术界经常可以听到儿童美术作品不需要评价的议论,因为儿童画有着不同的表现,我们不可用成人的绘画语言、思想观念去理解。

如有个孩子画了“黑太阳”,问他为什么?他说画的是晚上的太阳……他们凭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理解,用画笔来表达,这是多么可贵呀!我们不能因为孩子乱涂乱画而指责孩子画得一团乱糟,相反应该鼓励他们的巧妙构思,我们要把关爱的目光倾注于幼儿稚拙的画面上。

我们知道幼儿绘画的造型和成人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幼儿画的视点具有多重性:幼儿画的比例,具有失调性,如人比汽车大,汽车比楼房大等;幼儿画的远近,具有印象性,如公路的远处、近处都一样宽;幼儿画的视形,具有正常性,如房子为正面,汽车为侧面,花是顶面等。

我们在评价时,要首先肯定汽车为侧面,花是顶面等,我们在评价时,要首先肯定孩子的作品,再给他提一些改进的建议,孩子会一天天地提高。

总之,通过从美术活动中材料的选择、环境的创设、绘画过程等诸方面增强游戏性,让绘画真正成为幼儿喜爱的一种游戏,这一种游戏也必将成为幼儿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