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已看)

合集下载

通信电子中的毫米波技术

通信电子中的毫米波技术

通信电子中的毫米波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通信电子领域的技术也不断升级。

毫米波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已经成为通信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

毫米波技术是利用毫米波,通过无线传输技术进行高速数据传输的一种技术。

1. 毫米波技术的应用领域毫米波技术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如通信、雷达、医药、安全等。

在通信领域,毫米波技术可以用于高速数据传输,例如将高清视频信号传输到电视上。

毫米波技术还可以用于雷达探测,可以检测到人体的呼吸和心跳等信息。

医药领域中,毫米波技术可以用于治疗肌肉骨骼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在安全领域,毫米波技术可以用于人体安检,可以检测到携带在人体中的金属物品。

2. 毫米波技术的特点毫米波技术具有很多特点。

首先,毫米波技术的频率很高,可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

其次,毫米波具有穿透深度较浅的特点,可以减少多径衰落现象,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此外,毫米波技术的设备体积小,功耗低,可以在移动设备上使用。

3. 毫米波技术的发展现状目前,毫米波技术仍处于发展初期,但是发展速度非常迅速。

在5G通信中,毫米波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可以实现更快速、更稳定的数据传输。

另外,在安全领域中,毫米波技术也开始得到应用,可以实现人体安检、危险品探测等任务。

此外,毫米波技术还可以用于无人驾驶,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和避障。

4. 毫米波技术的未来未来,毫米波技术将有着更广泛的应用。

在5G通信中,毫米波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可以实现更快速、更稳定的数据传输和实时通信。

此外,毫米波技术可以用于高精度定位和高清图像传输,在无人驾驶和智能家居等领域也将得到应用。

总之,毫米波技术是一项非常有发展前途的技术,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毫米波技术必将会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功。

2023年毫米波身体扫描仪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毫米波身体扫描仪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毫米波身体扫描仪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近年来,随着毫米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推广,毫米波身体扫描仪行业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据市场研究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毫米波身体扫描仪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7.72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3.3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2%。

1、市场需求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和大型特殊活动的增多,公共安全意识逐渐提高,对安全检测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毫米波身体扫描仪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安全检测设备,大大提高了安全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2、技术发展
毫米波身体扫描仪技术经过多年的研发和进步,技术不断完善,设备性能逐渐优化。

毫米波身体扫描仪采用高频率电磁波扫描被检者身体,能够快速获得人体内部信息,可以准确地检测出被检者身体内部的问题,如携带隐形武器等不当物品。

同时,毫米波身体扫描仪也能够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对人体无害,安全性能大大提升。

3、市场前景
毫米波身体扫描仪行业市场前景广阔,未来将有更多的市场需求。

尤其是在公共安全保障方面,毫米波身体扫描仪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在机场、地铁、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毫米波身体扫描仪将成为必备的安全检测设备。

此外,医学领域中毫米波身体扫描仪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例如在乳腺癌筛查、皮肤病诊断等领域中,毫米波身体扫描仪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预计未来毫米波身体扫描仪行业发展前景良好,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总之,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毫米波身体扫描仪行业市场规模将会继续扩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024年毫米波雷达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毫米波雷达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毫米波雷达市场前景分析引言毫米波雷达是一种基于毫米波频段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高速率、低延迟和大容量的特点。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和物联网的发展,毫米波雷达市场呈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市场前景。

本文将对毫米波雷达市场前景进行分析,探讨其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毫米波雷达的应用领域毫米波雷达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无人驾驶汽车:毫米波雷达可以实现对车辆周围环境的高精度感知,提供实时的障碍物检测和距离测量,为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驾驶提供支持。

2.智能交通系统:毫米波雷达可以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中,实现对交通流量的监测、拥堵预警和自动驾驶的功能。

3.安防监控:毫米波雷达可以用于安防监控领域,实现对人员和物体的实时监测,提供高精度的运动检测和跟踪能力。

4.无人机:毫米波雷达可以应用于无人机中,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提供高精度的导航和避障功能。

毫米波雷达市场的发展趋势1.技术进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毫米波雷达的性能将不断提高,包括测距精度的提高、可靠性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进一步推动其市场的发展。

2.政策支持:政府对于无人驾驶和智能交通等领域的支持和推动,将为毫米波雷达市场的增长提供重要的推动力。

3.市场需求:随着无人驾驶、智能交通和物联网的普及,对毫米波雷达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市场规模将快速扩大。

4.竞争格局: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竞争格局将逐渐形成,技术和产品的差异化将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

毫米波雷达市场前景展望毫米波雷达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规模扩大:随着无人驾驶和智能交通等领域的迅猛发展,毫米波雷达市场的规模将不断扩大。

2.技术创新:毫米波雷达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将带来更高的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3.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市场的热度不断提高,竞争将日趋激烈,只有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性能,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合作机会增多:随着市场的发展,毫米波雷达相关产业链的合作机会将不断增多,各个环节的企业都有机会参与到市场中,实现共赢。

2023年毫米波身体扫描仪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毫米波身体扫描仪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毫米波身体扫描仪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毫米波身体扫描仪是一种利用毫米波技术进行人体扫描的设备,可以用于医疗、安全检查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和安全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毫米波身体扫描仪行业正逐渐兴起。

首先,毫米波身体扫描仪在医疗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非侵入性地扫描人体,帮助医生发现人体内部的异常情况,并在早期进行治疗。

尤其是在乳腺癌的早期筛查方面,毫米波身体扫描仪可以更早地发现肿瘤,降低患者的痛苦和死亡率。

其次,毫米波身体扫描仪在安全检查领域也具有巨大的潜力。

在机场、地铁等公共场所的安检过程中,毫米波身体扫描仪可以替代传统的金属探测器,能够检测到被隐藏在衣物或身体上的禁止物品,大大提高安全性。

然而,毫米波身体扫描仪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方面的难题。

毫米波在穿透力和分辨率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需要进一步提高扫描仪的分辨率和检测能力,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医疗和安全领域。

其次,安全和隐私问题也是制约毫米波身体扫描仪发展的一大因素。

很多人对于被扫描到裸体图像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表示担忧,这需要在技术和法律层面进行解决。

在市场竞争方面,毫米波身体扫描仪行业已经有了一些发展。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公司推出了自己的毫米波身体扫描仪产品,并在医疗和安全领域取得一定的应用和销售成绩。

例如,国外的L3安全公司和Rapiscan Systems公司是市场上较早进入该领域的公司,并且在机场、地铁等场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然而,由于毫米波身体扫描仪行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目前,主要的市场集中在发达国家,而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的推广还需要时间。

另外,毫米波身体扫描仪虽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价格较高,对于一些中小型医疗机构和安全机构来说可能承受不起。

综上所述,毫米波身体扫描仪行业在医疗和安全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是,行业面临着技术、安全和隐私等方面的挑战,同时市场规模和价格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

2024年毫米波器件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毫米波器件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毫米波器件市场规模分析引言毫米波器件是指工作在毫米波频段的微波器件,具有高频率、高传输速率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雷达、安全检测等领域。

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毫米波器件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对毫米波器件市场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等方面。

市场规模毫米波器件市场规模主要受到5G技术的推动。

5G通信需要更高的频率和更大的频谱资源,而毫米波频段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2019年全球毫米波器件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XX亿美元。

主要推动因素包括5G基站的建设、通信设备的升级以及各类消费电子产品对高速通信的需求。

市场细分毫米波器件市场可以根据应用领域进行细分,包括无线通信、雷达、安全检测等。

无线通信在5G通信中,毫米波器件被广泛应用于高速无线通信系统中。

毫米波频段的高频率和大的带宽使得传输速率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

毫米波天线、滤波器、功率放大器等器件在5G通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预计到2025年,无线通信领域的毫米波器件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

雷达毫米波雷达在军事、航空航天、车载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毫米波雷达具有高分辨率、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随着智能汽车的快速发展,毫米波雷达在汽车安全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预计到2025年,雷达领域的毫米波器件市场规模将达到XX 亿美元。

安全检测毫米波安全检测技术可以通过对物体的回波信号进行分析,实现对物体的成像和探测。

毫米波成像技术在安全检测、环保检测、医疗诊断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例如,毫米波成像技术可以用于人体安检、金属探测等。

预计到2025年,安全检测领域的毫米波器件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

发展趋势毫米波器件市场未来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5G基站的建设:随着5G网络的规模部署,对毫米波器件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2.汽车市场的发展:智能汽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毫米波雷达在智能汽车中的应用将不断扩大。

2024年毫米波雷达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毫米波雷达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毫米波雷达市场发展现状1. 简介毫米波雷达是一种利用毫米波频段(30-300 GHz)进行探测和测距的雷达系统。

由于毫米波具有高频率、短波长的特点,毫米波雷达在无线通信、自动驾驶、安防监控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毫米波雷达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2. 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公司的数据,预计到2027年,全球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

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毫米波雷达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毫米波雷达可以提供高精度的障碍物检测和测距能力,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关键的感知能力。

•5G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毫米波雷达的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

毫米波雷达可以在5G网络中提供具有高带宽和低时延的通信能力,实现大规模的智能物联网应用。

•安防监控领域对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监测需求不断增加,毫米波雷达在人体检测、人脸识别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成为安防监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毫米波雷达市场应用3.1 自动驾驶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毫米波雷达成为自动驾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感知器。

毫米波雷达可以实现高精度的障碍物检测和测距,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重要的环境感知信息。

3.2 5G通信毫米波雷达在5G通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毫米波雷达可以提供高带宽、低时延的通信能力,支持大规模的智能物联网应用。

同时,毫米波雷达在5G通信中还可以实现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提升通信的可靠性和容量。

3.3 安防监控毫米波雷达在安防监控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由于毫米波雷达能够实现高分辨率的人体检测,可以在夜间或复杂环境下提供可靠的监测能力。

此外,毫米波雷达还可以进行人脸识别等高级监控功能,为安防系统提供更完善的功能。

4. 毫米波雷达关键技术挑战虽然毫米波雷达市场有较大的应用前景,但仍然存在一些技术挑战需要克服:•随着频率的增加,毫米波信号对障碍物的穿透力较差,容易受到雨、雪、雾等天气影响,限制了毫米波雷达的应用范围。

2023年毫米波身体扫描仪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毫米波身体扫描仪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毫米波身体扫描仪行业市场环境分析一、行业概述毫米波身体扫描仪, 是采用毫米波无线电波段的无线电波来扫描人体,可以通过人体的组织和身体器官对其信号的反射来获取身体的内部信息。

它可以为医学、安全等领域提供全新的技术手段,具有发展前途巨大的潜力。

二、市场规模和预测按照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毫米波身体扫描仪市场的规模正在逐年扩大。

预计到2025年,全球毫米波身体扫描仪市场规模将达到40亿美元。

三、市场分析1、医学领域:毫米波身体扫描仪在医学领域中广泛应用,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的检测手段,其在人体检测、疾病筛查、病理诊断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如在乳腺癌的早期筛查方面,毫米波身体扫描仪能够明显提高疾病的检测率,并能避免较为侵入性的手术检测方式。

2、安检领域:毫米波身体扫描仪在安检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检测人体隐蔽物品的手段,它能够扫描人体内部情况,及时发现危险物品,起到了极大的安全作用。

目前,毫米波身体扫描仪已经在机场、地铁、火车站等场所得到了广泛应用。

3、科研领域:毫米波身体扫描仪在科研领域中有许多潜在的应用。

例如,在天文学领域中,毫米波身体扫描仪可以监测宇宙中的分子运动,了解宇宙物质的组成和演化过程。

四、市场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在毫米波身体扫描仪行业中,技术的持续创新是市场发展的关键所在。

科技公司们需要不断提升扫描精度、降低成本并加快扫描速度等方面的技术提升。

2、市场细分:毫米波身体扫描仪市场将越来越细分,不同领域将出现不同的市场需求和应用方式。

科技公司们需要针对不同领域的需求,进行细化和逐步深入的市场开拓。

3、市场竞争:毫米波身体扫描仪市场,将逐渐进入竞争激烈的阶段。

市场上已出现了众多的科技公司,它们需要在不断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始终保持技术领先、服务优质等优势。

五、市场前景展望毫米波身体扫描仪在医学、安全、科研等领域中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市场需求将逐步扩大。

未来科技公司们需追求技术和市场的跟随,制定出更合理的市场策略,加强产品的研发与优化,不断推动毫米波身体扫描仪的市场普及和应用推广。

毫米波雷达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毫米波雷达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1.引言毫米波的工作频率介于微波和光之间,因此兼有两者的优点。

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极宽的带宽。

通常认为毫米波频率范围为26.5~300GHz,带宽高达273.5GHz。

超过从直流到微波全部带宽的10倍。

即使考虑大气吸收,在大气中传播时只能使用四个主要窗口,但这四个窗口的总带宽也可达135GHz,为微波以下各波段带宽之和的5 倍。

这在频率资源紧张的今天无疑极具吸引力。

2)波束窄。

在相同天线尺寸下毫米波的波束要比微波的波束窄得多。

例如一个 12cm的天线,在9.4GHz时波束宽度为18度,而94GHz时波速宽度仅1.8度。

因此可以分辨相距更近的小目标或者更为清晰地观察目标的细节。

3)与激光相比,毫米波的传播受气候的影响要小得多,可以认为具有全天候特性。

4)和微波相比,毫米波元器件的尺寸要小得多。

因此毫米波系统更容易小型化。

由于毫米波的这些特点,加上在电子对抗中扩展频段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手段。

毫米波技术和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2.毫米波技术的应用表面上看来毫米波系统和微波系统的应用范围大致是一样的。

但实际上两者的性能有很大的差异,优缺点正好相反。

因此毫米波系统经常和微波系统一起组成性能互补的系统。

下面分述各种应用的进展情况。

2.1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的优点是角分辨率高、频带宽因而有利于采用脉冲压缩技术、多普勒颇移大和系统的体积小。

缺点是由于大气吸收较大,当需要大作用距离时所需的发射功率及天线增益都比微波系统高。

下面是一些典型的应用实例。

2.1.1 空间目标识别雷达它们的特点是使用大型天线以得到成像所需的角分辨率和足够高的天线增益,使用大功率发射机以保证作用距离。

例如一部工作于35GHz的空间目标识别雷达其天线直径达36m。

用行波管提供10kw的发射功率,可以拍摄远在16,000km处的卫星的照片。

一部工作于94GHz的空间目标识别雷达的天线直径为13.5m。

当用回族管提供20kw的发射功率时,可以对14400km 远处的目标进行高分辨率摄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毫米波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cn【主要整理与翻译自“mm-Wave Silicon Technology, 60GHz and Beyond, Ali M. Niknejad, Hossein Hashemi, Springer 2008”,以及部分网络资料,如有侵权请勿怪!】随着千兆比特流(Gb/s)点对点链接通信、大容量的无线局域网(WLAN)、短距离高速无线个人局域网(WPAN)和车载雷达等高速率宽频带通信应用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设计实现具有高集成度、高性能、低功耗和低成本的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MMIC)迫在眉睫。

毫米波可以广泛应用于军事雷达系统、射电天文学和太空以及短距离无线高速传输等领域。

采用GaAs 或InP基的毫米波频段的MMIC已经应用于军事上的雷达和卫星通信中。

由于GaAs和InP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和电阻率,因此电路可以获得较好的RF性能,但成本较高。

由于受到成本和产量的限制,毫米波产品还没有真正实现商业化。

作为成熟的工艺,Si基CMOS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以及能与基带IC 模块的工艺相兼容等优点,但是与GaAs相比,其在高频性能和噪声性能方面并不具备优势。

然而,随着深亚微米和纳米工艺的日趋成熟,设计实现毫米波CMOS集成电路已经成为可能。

近年来,美、日、韩等国相继开放了无需授权使用的毫米波频段(北美和韩国57-64GHz,欧洲和日本59-66GHz),从而进一步刺激了对毫米波CMOS技术的研究。

可以预期,在今后几年里,毫米波CMOS 技术将会突飞猛进,成为设计毫米波MMIC的另一种有效的选择。

硅基毫米波的研究起始于2000年左右,同年Berkeley的无线研究中心专门设立了60GHz项目,但是当时很少有人认为硅技术能够应用于60GHz频段。

而时至今日,毫米波的研究已经从一项模糊的课题演变至今日的研究热点,引起了工业界与风险投资商的浓厚兴趣。

目前,该项研究已经拓展到了商业领域,NEC、三星、松下和LG等消费类电子厂商共同成立了WirelessHD联盟来推动60GHz技术在无压缩高清视频传输中的应用,并于2007年制定了相关协议白皮书。

为何是毫米波?基于香农定理,我们知道通信信道的最大数据速率,即信道容量C,与信道的带宽BW和信噪比SNR 具有如下关系C=BW?log2(1+SNR)。

上式表明增加通信数据速率的一个方法就是使用更宽的带宽。

信号的关联信息通常被调制在一个载波频率附近,因此,在更高的载波频率处可以获得更宽的带宽。

美国的FCC 已经分配了几个毫米波的频带用于无线通信的数据传输,如22-29GHz频带分配给短距离应用(如park assist,stop-and-go,blind spot detection),77GHz频带用于长距离的自动巡航控制。

第二个影响通信数据率的因素是系统整体的SNR。

不利的是,对于给定距离,在高频处接收到的信号由于以下因素会经受更多的衰减:首先,天线尺寸与载波频率成反比,载波频率越高,天线尺寸越小,导致收集的能量也更少;第二,在高频处空气以及其他物质的高吸收导致信号衰减;第三,多径效应导致信号衰减。

更低的SNR减小了通信系统在固定距离下的数据速率或减小了无线通信的距离。

干扰信号也会表现得像噪声一样,减小了SNR。

有利的是,在高频处的大量的衰减,减少了干扰信号水平,也减少了多径成分;后者引起更小的延迟扩散,使得60GHz这样的毫米波频段非常适合用于短距离的高速无线传输。

毫米波的独特应用毫米波的潜在应用,包括毫米波成像(mm-wave imaging)、亚太赫兹(sub-THz)化学探测器,以及在天文学、化学、物理、医学和安全方面的应用。

感兴趣的重要频率包括90GHz、140GHz,以及300GHz 以上或者叫做THz区域。

之所以选择致力于这些频点的研究,是因为考虑到其在空气中传播时的信号衰减。

很明显,存在各种窗户使得衰减或者最大化或者最小化。

60GHz频带由于氧气的吸收,使得它适合于短距离网络应用。

而其他的频带,如90GHz是长距离成像的理想选择。

汽车雷达成像领域的一个很重要的应用是工作于24GHz和77GHz的汽车雷达。

今天仅有非常奢侈的汽车装备了毫米波雷达技术。

该技术可以在低能见度情况下帮助汽车驾驶,尤其是大雾的天气,以及自动巡航控制和甚至未来高速公路的自动驾驶。

用于医学应用的毫米波成像毫米波技术的另一个潜在应用是无源毫米波成像(passive mm-wave imaging)。

仅通过检测物体在毫米波频带的热量辐射,物体的图像就可以像光学系统一样呈现出来。

需要或者是一组接收机或者是移动的终端天线来不停地扫描感兴趣的区域。

高清视频的无线传输NEC、三星、松下和LG等消费类电子厂商共同成立了WirelessHD联盟来推动60GHz技术在无压缩高清视频传输中的应用。

其他的毫米波技术应用还包括肿瘤检测的医学成像,温度测量,血液循环和水分、氧分测量。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这些应用都被强烈地探索着,但是,大部分研究停止或放弃了,原因在于这些传统的系统竞争不过已经存在的MRI或者X射线CAT扫描系统。

由于波长太长,这些系统的精度很差。

随着硅技术允许大量的接收机阵列被低成本地实现在一块小面积上,我们相信这些应用会重新出现。

而且随着频率被推到更高频点,如100GHz以上,波长变得更小,还将出现新的应用领域。

毫米波研究的发展现状毫米波GaAs集成电路近年来,在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领域内,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国防部发展军事微电子电路总计划之一的MMIC计划,此计划总的目标是开发1-100GHz频率范围内的各种单片电路,且要求其成本低、性能好、体积小、可靠性高、能批量产生。

功率MMIC随着卫星通信,相控阵雷达和电子战系统的发展,对功率MMIC放大器的需求日益增长,已成为研究的重要领域。

在18GHz以下主要是GaAs MESFET和HBT功率MMIC放大器。

在18GHz以上,则是PHEMT 的功率MMIC放大器。

松下已开发出数字移动通信机用的可低压工作的GaAs功率MMIC。

采用数字调谐方式的移动通信机的发射功放要求低功耗和低失真特性,但是近年来通信机的电流、电压逐步降下来,这对相互矛盾的特性很难两全。

针对这一问题,松下专门在FET的结构和电路结构的最佳化上下功夫。

在FET结构方面,通过采用最佳栅长及最佳源、漏间距。

实现了1.2V的提升电压,为此成功地实现了3.0V下也能工作的高效FET。

在电路结构方面,通过把漏偏压电路设置在外部,从而防止了加到FET上的电源电压下降,成为低压下能够工作的电路结构。

另外,模拟出了增益、效益最大,相位漂移量最小的最佳负载电路,正因为在MMIC上实现这一最佳负载电路,所以获得了低失真。

采用以上这些技术开发的GaAs功率MMIC,其功率附加效率为40%,邻接沟道漏泄功率为-56dBc,片子尺寸为1.0mm×1.6mm。

Mitsubishi Electronic研制成用于Ka波段通信系统的MMIC二级功率放大器,在30GHz,输出功率为1.44W,芯片尺寸为1.94mm×2.0mm。

TRW公司采用0.508dmm厚PHEMT MMIC和氧化铝微带组合器研制成3WQ波段PHEMT MMIC 功率放大器模块,在45GHz下,峰值效率为25%。

Sanders公司研制成型号为SGPA07006CC二级单片微波集成电路功率放大器,频率为37-40GHz。

采用本公司的0.15μm GaAs PHEMT工艺。

Triquint Seniconductor公司采用0.25μm PHEMT技术研制成3.48mm2,0.5W,40GHz功率放大器MMIC,在6V漏偏置条件下,二级功率放大器获得小信号增益为15.6dB,在1dB增益压缩下,输出功率为26.5dBm,饱和输出功率为27.9dBm,功率附加效率为26.6%。

TRW公司采用0.1μm AlGaAs/InGaAs/GaAs T栅功率PHEMT研制成二极单片W波段功率放大器。

这种MMIC功率放大器在94GHz下线性增益为8dB,最大输出功率为300mW,峰值功率附加效率为10.5%,衬底厚度为0.508dmm。

台湾大学研制成许多单片W波段功率放大器,并可用于远红外本机振荡器和亚毫米波望远镜(FRIST)。

这些芯片包括复盖大多数W波段的三个激励器和三个功率放大器,例如频率范围为72-81GHz、90-101GHz和100-113GHz。

每种激励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分别可提供最小的20dBm和22dBm(160mW)。

100-113GHz功率放大器在105GHz时的峰值功率大于250mW(25dBm),这是目前超过100GHz单片放大器的最大输出功率。

这些单片芯片采用0.1μmAlGaAs/InGaAs/GaAs T栅功率PHEMT的技术制作,GaAs 衬底为0.508dmm。

日本Fujitsu Quantum Device Ltd研制低成本金属陶瓷封装的K波段大功率MMIC放大器模块,并可应用于K波段高速无线系统。

这种模块由一个激励放大器MMIC和一个功率放大器MMIC组成,在23GHz 和26GHz下总的增益为30dB,P1dB为33dB。

这种模块总的性能G(dB)×△f/fo为以前的二倍。

TRW的RF Product Center报道了相关功率增益21.5dB的6W、24%PAE Ka波段功率模块。

功率模块由激励放大器、二级功率放大器芯片组成。

这种MMIC放大器采用0.15μm InGaAs/AlGa As/GaAs HEMT技术制作在0.508dmm厚的衬底上,激励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为27.5dBm,功率增益为10.7dB,PAE 为27%。

输出功率放大器采用混合的方法,由二片局部匹配MMIC芯片和8路Wilkinson组合器(制作在氧化铝衬底上)组成。

这种MMIC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为35.4dBm(3.5W),PAE为28%,相关增益为11.5dB。

8路组合器的插入损耗为0.6dB。

低噪声MMIC放大器Mistubish Electric Corp采用栅长为0.15μm的PHEMT(AlGaAs/InGaAs/GaAs)研制成Ka波段单片低噪声二级放大器,放大器在32GHz下的相关增益为18.0dB时,噪声系数为1.0dB。

日本富士通公司研制成用于LMDS(LocalMulti-PointDistrbutionService)和卫星通信的小型、宽带、高增益K波段PHEMTLNAMMIC。

增益和噪声系数在23-30GHz下分别为14.5±1.5dB和1.7±0.2d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