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学基本知识word版
采矿学知识点

采矿学第 1 页共 1 页1.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由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称为煤田。
2.井田(矿田):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一部分煤田或全部煤田。
3.井田划分原则:1.充分利用自然等条件划分井田;2.井田范围、储量和开采条件要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3.保证井田有合理的尺寸;4.合理规划矿井开采范围,处理好相邻矿井之间的关系。
4.矿井生产能力:又称为矿井年产量,是指矿井在一年内生产煤炭的数量,单位为万t /a 或Mt /a 。
一般是指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
矿井服务年限:矿井从投产到报废的开采年限。
5.T=ZK/A*K ZK-矿井可采储量,Mt; T-矿井设计服务年限,a;A-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Mt /a;K—储量备用系数,1.3-1.5。
6.储量备用系数是为保证矿井有可靠服务年限而在计算时对储量采用的富裕系数。
7.井田划分为阶段和水平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着煤层的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称为一个阶段,具有独立的生产系统。
8.开采水平(简称水平):布置有主要运输大巷和井底车场、并担负该水平开采范围内的主要运输和提升任务的水平。
(阶段表示井田的一部分范围水平是指布置大巷的某一标高水平面但广义的水平不仅表示一个水平面,同时也是指一个范围即包括所服务的相应阶段)9.阶段内再划分:采区式分段式带区式10.根据巷道服务范围及其用途,矿井巷道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三类。
11.开拓巷道:为全矿井,一个水平或若干采区服务的巷道。
作用:在于形成新的或扩展原有的阶段或开采水平,为构成矿井完整的生产系统奠定基础。
如:井筒,井底车场,主要石门,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主要风井等。
12.准备巷道:为一个采区或数个区段服务的巷道。
作用:在于准备新的采区,以便构成采区生产系统。
如:采区上下山,采区车场,采区硐室等。
13.回采巷道:仅为采煤工作面生产服务的巷道。
采矿学第01章 采矿基本知识

18.06.2021
.
11
1.3 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要求
1.3.1 概述
与其他行业相比,采矿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相对较差。故矿床开采过 程中应注意以下要求: (1)要确保开采工作的安全,并具有良好的劳动条件。 (2)要符合环境保护法的要求,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3)要高效可持续发展。这体现在:①提高劳动生产率;②减少矿石 的损失贫化;③降低矿石成本;④增大开采强度。
18.06.2021
.
3
工业品位:指矿石中有用组分或有用矿物的单位含量。工业品位是 指在当前科学技术及经济条件下能供开采和利用矿段或矿体的最低 平均品位。只有矿段或矿体达到工业品位才能作为工业储量,被设 计和开采。 矿石和废石的划分是相对的。
18.06.2021
.
4
1.1.2 矿石的种类
矿石按其属性分为金属矿石及非金属矿石。 金属矿石分有色金属及黑色金属矿石。 有色金属通常指除去铁(有时也除去锰和铬)和铁基合金以外 的所有金属。 有色金属可分为四类: (1)重金属:一般密度在4.5g/cm3以上,如铜、铅、锌等; (2)轻金属:密度小(0.53~4.5g/cm3),化学性质活泼,如铝、 镁等. (3)贵金属:地壳中含量少,提取困难,价格较高,密度大,化学 性质稳 定,如金、银、铂等; (4)稀有金属:如钨、钼、锗、锂、镧、铀等。 由于稀有金属在现代工业中具有重要意义,有时也将它们从 有色金属中划分 出来,单独成为一类。而与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并列,成为金属的三大类别。 另一类不是叫无色金属,而是黑色金属 。
18.06.2021
.
6
1.1.3 矿岩力学性质
硬度:矿岩抵抗工具侵入的性能叫做硬度。硬度愈大,凿岩愈困难。矿岩的硬 度取决于矿、岩的组成。矿岩的硬度除对凿岩有很大影响外,往往影响矿、岩 的坚固性和稳固性。 坚固性:是指矿岩抵抗外力(工具冲击、机械破碎、炸药爆炸等作用力)的性 能。它与矿岩的强度却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强度是指矿岩抵抗压缩,拉伸,弯曲及剪切等单向作用的性能。而坚固性所抵 抗的外力却是一种综合的外力。(如抵抗锹,稿,机械碎破,炸药的综合作用 力)。 坚固性的大小用坚固性系数来表示又叫硬度系数,也叫普氏硬度系数f值即矿 岩的极限抗压强度来表示:
采矿重要基础知识点

采矿重要基础知识点采矿是一项重要的行业,涉及到许多基础知识点。
在这里,我们将介绍一些与采矿相关的关键概念和技术。
1. 矿石和矿床:矿石是指可以从地球表面或地下开采出的含有有价值矿物的岩石。
而矿床是指具有一定规模、一定含量和一定空间分布特征的矿石聚集体。
2. 矿石开采方法:采矿的方法取决于矿石的类型、深度和地质条件。
常见的开采方法包括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
露天开采适用于大规模、浅埋的矿床,而地下开采适用于深埋或矿体形状不适合露天开采的矿床。
3. 采矿工程:采矿工程是指对矿床开展矿产资源勘察、选矿、开采等全过程的工程学科。
它涵盖了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矿物学、岩石力学等多个学科知识。
4. 矿山环境保护:采矿对环境有一定影响,因此矿山环境保护是采矿工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常见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矿山水土保持、废弃矿山的后期整治和生态恢复等。
5. 矿石加工技术:矿石在采集后需要进行加工才能得到有价值的矿产产品。
矿石加工技术包括破碎、磨矿、浮选、萃取等多个环节,以及选矿厂的设计和管理。
6. 矿业经济学:矿业经济学研究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经济的影响,包括矿产资源评价、矿产资源和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矿业投资和经营等内容。
7. 采矿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进步,采矿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
例如,无人机在采矿勘察和监测中的应用,自动化设备在地下矿山的使用,以及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在矿山管理中的应用等。
采矿重要基础知识点涵盖了很多方面,但以上提到的几个是采矿工程中最基础、最关键的知识点。
如果你对采矿感兴趣,这些知识将为你进一步探索和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
采矿基本知识

1 采矿基本知识 11.1 概述 11.1.1 基本概念 11.1.2 矿石种类 11.1.3 矿岩力学性质 11.2 金属矿床的工业特征 21.2.1 矿床的赋存要素 21.2.2 矿床的工业特征 21.3 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要求 31.3.1 概述 31.3.2 金属矿开采单元的划分 32 地下采矿工程 42.1 矿床的开拓方法 42.1.1 竖井开拓法 42.1.2 斜井开拓法 52.1.3 平硐开拓法 52.1.4 斜坡道开拓法72.1.5 联合开拓法82.2 主要开拓巷道82.2.1 开拓巷道的特点82.2.2 开拓巷道的选择92.3 辅助开拓巷道92.3.1 副井102.3.2 风井102.3.3 阶段运输巷道112.3.4 溜井112.3.5 井底车场112.3.6 硐室132.4 地面辅助工程142.4.1 生产设施142.4.2 生活设施142.4.3 地面管线142.4.4 地面总图布置143 采矿工艺143.1 采矿方法概述143.1.1采矿方法分类143.1.2采切工程综述143.2 落矿143.2.1 凿岩爆破143.2.2 浅孔落矿143.2.3 中深孔落矿143.2.4 深孔落矿143.2.5 药室落矿143.2.6 二次破碎143.3 矿石搬运153.4 采场地压153.4.1 管理任务153.4.2 管理方法154 采矿方法154.1 空场采矿法154.1.1 留矿采矿法154.1.2 房柱采矿法154.1.3 全面采矿法154.1.4 分段落矿阶段矿房采矿法154.1.5 水平深孔落矿阶段矿房采矿法154.2 充填采矿法154.2.1单层充填采矿法154.2.2 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154.2.3 下向倾斜分层充填采矿法154.3 崩落采矿法154.3.1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154.3.2 有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155 平巷及硐室施工165.1 平巷施工165.1.1 凿岩165.1.2 爆破165.1.3 装载165.1.4 支护165.2 硐室施工165.2.1 全断面法165.2.2 台阶工作面法165.2.3 导坑施工法165.2.4 留矿法166 斜井、天井施工166.1 斜井施工166.1.1斜井内设施166.1.2 166.2 天井施工166.2.1 普通法掘进天井166.2.2 吊罐法掘进天井166.2.3 深孔爆破法掘进天井166.2.4 爬罐法掘进天井166.2.5 钻进法掘进天井177 矿井通风方法177.1 矿井自然通风177.1.1 矿井自然风的形成177.1.2 自然压差的特征177.1.3 矿井风流的自然分配177.2 扇风机通风177.2.1 矿用扇风机177.2.2 扇风机工作177.3 掘进工作面通风177.3.1 平巷掘进通风177.3.2 天井掘进通风177.3.3 竖井掘进通风177.3.4 风筒的应用178 露天采矿工艺178.1 露天开采基础知识178.1.1 矿床的开采方法178.1.2 露天采矿基本概念178.1.3 露天开采步骤178.2 穿孔爆破工作178.2.1 概述178.2.2 穿孔188.2.3 爆破188.3 露天矿采装188.3.1 采装设备188.3.2 采装工艺188.4 露天矿运输188.4.1 露天矿铁路运输188.4.2 露天矿公路运输188.5 露天矿排土技术188.5.1 推土机排土方式188.5.2 排土犁排土188.5.3 前装机排土188.5.4 挖掘机排土188.6 露天矿新水平准备188.6.1 新水平准备方式188.6.2 新水平掘进方式189 矿山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189.1 矿山生产环境189.1.1 矿山环境状况189.1.2 矿山生产生态保护189.2 矿山资源199.2.1 我国矿产资源特点、问题199.2.2 资源利用191 采矿基本知识1.1 概述1.1.1 基本概念(1)矿石:凡是地壳中的矿物集合体,在现代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以工业规模从中提取国民经济所必需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产品的,就叫矿石。
煤矿开采基本知识

矿物是地壳中一种或多种元素在各种地质作 用下形成的自然产物, 具有比较固定的化学成 分和一定的物理性质与形态。
自然界中已发现的矿物有两千多种, 绝大多数 呈固态, 也有的呈液态(如水、石油和汞等) 和气态(如沼气)。但组成岩石的常见矿物 并不多, 主要的仅20余种。
(三)岩石: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 可包含一种或多种 矿物。
是坚固的外壳, 称为地壳, 平均厚度约为20km
。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 组成岩石的是矿物, 而
矿物则是由各种化学元素所组成。因此, 在地
壳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
(一)元素
组成地壳的元素达百余种, 但占主要地位的是 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 而 以氧(46.6%)和硅(27.7%)为最多。
每一个单独的弯曲称为褶曲
有2种基本形式: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核部是老岩层,两
翼是新岩层 背斜: 岩层向上弯曲,核部是新岩层,两翼
是老岩层 褶曲要素(基本组成部分): 核部、翼部、 轴面、 枢纽
背斜
向斜
(二)断层构造 岩层或煤层受力超过其强度极限发生变形
破坏的类型,可以分为两类:
断层(两侧岩块有显著位移)和节理(裂隙) 。
岩石 最坚固、致密的石英岩及玄武岩。其它最坚固的岩石 很坚固的花岗岩类:
花岗岩(致密的)及花岗岩类岩石;
坚固的石灰岩;不坚固的花岗岩;坚固的砂岩;
一般的砂岩;铁矿石 砂质页岩;泥质页岩 坚固的页岩:不坚固的砂岩及石灰岩;软的砾岩 各种(不坚固的)页岩;致密的泥灰岩 软的页岩;很软的石灰岩;石膏;冻土;无烟煤;
1 、顶板的类型 根据顶板的岩性、厚度及 回采过程中垮落的难易程度,分为3种顶板 类型。
伪顶
采矿学复习资料汇总

采矿学复习资料汇总一、采矿学基础知识1、采矿学定义:采矿学是研究地下矿产资源开采的理论、技术、经济和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采矿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采矿工艺、采矿设备、采矿计划与管理等。
3、采矿的基本步骤:资源勘探、矿体测量、采矿设计、采矿施工、矿石运输与处理、矿山通风与安全等。
二、采矿工艺1、采矿工艺流程:包括落矿、装载、运输、卸载等环节。
2、采矿方法:包括空场采矿法、充填采矿法、崩落采矿法等。
3、采掘设备:包括凿岩机、装载机、运输车、提升机等。
三、采矿技术1、矿产资源品位: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矿石中所需的有用组分或元素含量的多少,通常用质量百分比表示。
2、矿产资源储量:指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能够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有用组分或元素的总量。
3、回采率:指在开采过程中,实际采出的矿石量与理论可采矿石量之比。
四、采矿计划与管理1、矿山生产计划:包括年度计划、季度计划和月度计划。
2、矿山生产组织:包括劳动组织、设备配备、生产调度等。
3、矿山安全管理:包括安全制度建设、安全培训、事故预防与处理等。
五、复习建议1、认真阅读教材,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
2、梳理知识结构,将知识点归类整理,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
3、加强实践操作,通过实验或模拟操作等方式,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4、多做习题练习,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5、及时总结复习成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改进和提高。
电工学复习资料汇总一、基础知识1、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由电源、负载、开关和连接导线组成。
2、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它说明了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3、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它说明了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4、电容和电感:电容和电感是电路中的基本元件,它们可以存储能量。
5、交流电:交流电是一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它可以在电路中产生电磁场。
二、电路分析方法1、支路电流法:支路电流法是一种常用的电路分析方法,它通过求解支路电流来求解电路中的电压和功率。
煤矿开采学知识点总结

煤矿开采学知识点总结一、煤炭资源地质特征1. 煤炭的形成煤炭是一种化石燃料,是在地质年代中,经历了数百万年的沉积、煤化作用而形成的。
煤炭主要是由植物残体在地质条件下发生煤化作用形成的。
2. 煤炭的地质特征煤炭常常存在于地质构造运动活跃的地区,主要包括褶皱带、断裂带、煤田盆地等地质构造形式。
煤炭的分布规律受地质构造、沉积环境、地下水、煤矿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
3. 煤炭矿床的分类按照其地质构造、沉积特征、采矿条件等不同,煤炭矿床可以分为构造煤、沉积煤、火山煤等不同类型。
不同类型的煤矿对开采方式、采矿技术有不同的要求。
二、煤炭开采工程1. 煤矿地质工程勘察煤矿地质工程勘察是确定煤炭矿床的规模、分布、储量、煤矿地质条件等重要依据,为煤矿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2. 矿山设计与规划矿山设计与规划是根据煤炭矿床规模、坡度、厚度、品位、采矿条件等因素,确定矿山的开采方式、采煤方法、矿山设施布置等内容的过程。
3. 煤炭开采方法常见的煤矿开采方法包括露天开采、巷道开采、综采开采等。
这些开采方法根据不同的煤矿地质条件、煤矿规模和采矿技术的发展选择。
4. 矿井通风与安全煤矿通风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通过合理的通风系统,能够保证矿井内部的气氛清新,并且有效地排出有害气体和矿井瓦斯,防止矿井的火灾和爆炸事故。
5. 煤矿电气工程煤矿电气工程主要是设计和建设煤矿的电气系统,包括照明、输送、排水和通风等设施。
同时也要保证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6. 煤矿地质环境保护煤矿开采会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和植被等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重视煤矿地质环境的保护工作,采取措施减少煤矿对环境的影响。
三、煤炭资源利用与开发1. 煤炭资源利用方式煤炭资源可以通过燃烧、气化、液化等方式进行利用,其中煤炭的燃烧是最常见的利用方式,而气化和液化是未来煤炭资源利用的发展方向。
2. 煤炭资源开发技术目前,煤炭资源开发技术主要包括洗煤、煤泥处理、煤焦化等技术,这些技术可以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煤炭的污染排放。
采矿常识知识点总结

采矿常识知识点总结一、采矿经济学知识1. 采矿地质学采矿地质学主要研究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规律性。
包括矿床的形成条件、床层结构、构造特征、矿石成分及品位、矿层规模、赋存特征等。
采矿地质学对于找矿、矿床规模评价、矿山设计和开采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2. 采矿的经济性评价采矿的经济性评价主要包括成本、产量、产品价格等方面。
在采矿活动中,需要对矿床规模、探矿成本、开采成本、矿产量、矿石品位进行评估,以确定采矿是否具有经济效益。
3. 采矿的市场营销采矿的市场营销主要包括产品的推广、销售渠道的开拓等。
在采矿活动中,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矿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同时对于价格、质量、供应等方面进行市场分析,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采矿规划知识1. 采矿权管理在我国采矿活动中,需要经过采矿权的管理和发放。
采矿权的管理主要包括矿产资源的划拨、采矿权的申请、评估等相关程序。
同时,需要对于采矿权的使用期限、范围、适用条件等进行管理。
2. 采矿规划的编制采矿规划是为了合理利用矿产资源而进行的规划活动。
采矿规划的编制主要包括矿山设计、开采方案、环境保护等内容。
在采矿规划中,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工程技术、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等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的规划。
3. 环境保护与治理采矿活动对于周围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采矿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环境保护与治理,以减少采矿活动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
包括土地复垦、水资源保护、废弃物处理等内容。
三、采矿工程知识1. 采矿法律法规采矿法律法规主要是对采矿活动进行规范的法律文件。
包括矿产资源的管理、采矿权的划拨、采矿活动的安全监管等内容。
采矿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对于采矿活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采矿设备的选型与使用采矿设备的选型与使用对于采矿活动的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选用采矿设备时,需要考虑矿床特征、地质条件、经济成本等因素,并选择适合的采矿设备。
同时,在采矿活动中,需要对设备的使用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井田开拓第一章井田开拓基本知识矿井生产概况一、基本概念1. 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含碳物质沉积形成的基本连续的大面积含煤地带称为煤田。
(山西八大煤田)(煤的形成与形成有价值煤田的条件----录像)山西煤田分布:六大煤田名称(面积,单位:104km2):大同(0.19)、宁武(0.38)、河东(1.6)、西山(0.18)、沁水(4)、霍西(0.68)。
其中大同、宁武两个煤田,都兼有石炭二叠纪和侏罗纪的煤系,因此它们成为“双纪’’煤田。
还有几个“煤产地”,浑源煤产地(0.041)、繁峙煤产地、五台煤产地(0.0049)、垣曲煤产地、平陆煤产地。
山西省有119个县,其中94个县有煤炭资源,91个县有煤矿。
2. 矿区和矿区开发开发煤田形成的社会区域,称为矿区。
矿区根据储量、赋存条件、煤炭市场需求量和投资环境等情况,确定矿区规模、划分井田,规划井田开采方式,规划矿井或露天矿建顺序,确定矿区附属企业的类别、数目和生产规模,建设过程等,总称为矿区开发。
3. 井田在矿区内,划归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
(沁源县煤矿分布图)二、矿井巷道为了进行矿井开采,在地下开掘的井筒、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一)按空间位置和形状可分为: (p.6) 1. 垂直巷道-立井、暗立井、溜井2.倾斜巷道-斜井、暗斜井、上山、下山、开切眼 (p.7) 3.水平巷道-平硐、石门、煤门、平巷、开切眼 (p.7)(二)按服务范围及其用途可分为1.开拓巷道: 为全矿井或一个开采水平服务的巷道。
例如运输大巷、回风大巷、井底车场,主井,副井,回风井,主石门,采区回风石门,采取运输石门,回风石门。
2.准备巷道: 为采区、一个以上区段、分段服务的运输、通风巷道。
例如采区上山、采区车场,区段集中巷,区段石门。
3.回采巷道: 形成采煤工作面并为其服务的巷道。
例如区段平巷、开切眼等。
开拓巷道的作用在于形成新的或扩展原有的阶段或开采水平,为构成矿井完整的生产系统奠定基础。
准备巷道的作用在于准备新的采区,构成完整的采取生产系统。
回采巷道的作用在于切割出新的工作面进行生产。
三、矿井生产系统(一)井下生产系统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人员安全进出、材料设备上下井、矸石出运、供电、供气、供水等巷道线路及其设施,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前提和保证。
包括:1、运煤系统:------2、通风系统:------3、运料排矸系统:-------4、排水系统:-------5、动力供应系统:-------井下生产系统示意图(p.8)(轨道上山进风,运输上山回风)此图和P.105之图7-3、P.143之图87-4一起,非常重要,(1)巷道名称;(2)通风构筑物;(3)生产系统(主要是运煤、运料、通风系统)。
输送机上山进风、轨道上山回风的缺点:风流方向和运煤方向相反,容易引起煤尘飞扬,使风流和工作面风流中煤尘浓度增大;煤炭在运输过程中释放瓦斯,使进风流和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升高;输送机上山内电气设备多,散热量大,使进风流和工作面的温度升高;轨道上山下部车场内安设风门,由于此处矿车来往频繁,风门易被撞坏,造成风流短路。
轨道上山进风、输送机上山回风,则可避免上述不足,但需要在轨道上山的上部和中部甩车场安置风门,而且风门数量较多,运料、行人时容易造成风流短路,通风管理比较复杂。
(二)地面生产系统1. 地面生产系统类型(1)无加工设备的地面生产系统(2)设有选矸设备的地面生产系统(3)设有筛分厂的地面生产系统(4)设有洗选厂的地面生产系统2. 地面排矸运料系统3.地面管线系统:上下水管道、热力管道、压缩空气管道、地下电缆、瓦斯抽放管路、灌浆管路。
第二节煤田划分为井田一、井田划分的原则1、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既相对减少煤柱损失,提高煤炭采出率,又减少了给开采带来的技术难度,还有利于保护地面设施。
2、要有合理的走向长度:走向长度过短,难以保证各个开采水平有足够的储量和合理的服务年限,造成矿井生产接替紧张;或者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各个水平的合理服务年限使阶段高度加大,将给矿井生产带来困难。
井田走向长度过长,又给矿井通风、井下运输带来困难。
井型井田走向长度(m):小型矿井≥1500m;中型矿井≥4000m;大型矿井≥7000m。
3、要处理好相邻井田的关系;4、要为矿井的发展留有余地;5、要有良好的安全经济效果:划分井田时,要力求使矿井有合理的开拓方式和采煤方法,便于选择井口位置和地面工业场地,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使井巷工程量小、投资省、建井期短、生产作业环境好、安全可靠,为煤矿企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打下良好的基础。
利用自然条件划分井田二、井田人为境界的划分方法(一)垂直划分相邻矿井以某一垂直面为界,沿境界线两侧各留井田的边界煤柱,称为垂直划分。
近水平煤层无论沿走向还是沿倾向,都采用垂直划分。
(二)水平划分以一定标高煤层底板等高线为界,并沿该煤层底板等高线留置边界煤柱,这种方法称作水平划分。
这种方法多用于划分倾斜和急斜煤层以及倾角较大的缓斜煤层井田的上下部边界。
(三)按煤组划分井田边界划分方法1-垂直划分;2-水平划分;3-以断层为界划分按煤层(组)间距的大小来划分矿界,把煤层间距较小的煤层划归一个矿井开采,把层间距较大的煤层(组)划归另一个矿井开采。
第三节 井田内再划分一、井田划分为阶段1.阶段划分及特征(1) 阶段概念: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具有独立的生产系统,称之为一个阶段。
井田划分为阶段和水平(2)阶段的特征① 阶段走向长度:阶段走向长度就是井田长度。
② 阶段垂直高度:阶段上部边界至下部边界的垂高距离。
缓倾斜煤层、倾斜煤层:原设计规范规定为150~250米;新设计规范规定为200~350米。
急倾斜煤层阶段垂高为100~150米。
③ 阶段斜长:阶段的倾斜长度。
2、水平和开采水平的概念在阶段的分界面上,由水平巷道组成的巷道面叫“水平”。
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开采水平”简称“水平”。
阶段与水平联系和区别:阶段——井田一部分,强调开采范围和储量,水平——强调巷道布置。
二者联系是用水平上的巷道开采阶段内的煤炭资源。
单水平开拓适用于倾角较小﹙小于16°﹚,倾斜长度不打的煤田。
多水平开拓分为多水平上山开拓,多水平上下山开拓和多水平混合开拓。
多水平上山开拓井巷工程量较大,一般适用于急斜煤层的井田。
多水平上山开拓适用于煤层倾角较小,倾斜长度较大的井田。
多水平混合式开拓适用于当深部储量不够,单独设开采水平不合理,或最后一个阶段因地质情况复杂不能设置开采水平。
二、阶段内的在划分 1.采区式划分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每一块段称为采区。
J1J2J3阶段划分为采区带,每个长条带称为分段,每个分段沿倾斜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
(分段式的例子:过去的是片盘斜井,P.29;现在的是沁源通州集团留神峪煤矿、潞安漳村矿)3.带区式划分在阶段内沿煤层走向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带区,带区内又划分成为若干个倾斜分带,每个分带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
分带内布置倾斜长壁工作面,工作面沿煤层走向布置、沿倾斜推进。
分段式与采区式相比,减少了采区上下山及硐室的工程量;采煤工作面可以连续推进,减少了搬家次数,生产系统简单。
分带布置工作面适用于倾斜长壁采煤法,巷道布置系统简单,适用于煤层倾角小于12°的情况。
三、近水平煤层的井田划分近水平煤层,井田沿倾斜方向高差很小。
通常沿煤层延展方向布置大巷,在大巷两侧划分为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这样的块段称为盘区或带区。
盘区内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与采区基本相同;带区则与阶段内带区式布置基本相同。
带区式划分分段式划分采区式划分(山西各大煤矿,基本为近水平煤层,盘区式划分,例子见沁源黄土坡煤矿)第四节 矿井储量、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一、矿井储量指井田内可采煤层的全部储量(一)煤炭储量的分级分类(2003年的新标准)1、按可行性评价阶段划分: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储量;2、按经济意义划分: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经济意义未定的基础储量;3、按地质可靠程度分: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储量。
原煤炭储量的分级分类:(p.19末及p.20首的图)可采储量的计算:Z K =(Z G -P)*CZ K -矿井可采储量,万吨;Z G -矿井工业储量,万吨;P -全矿煤柱损失及构造地质损失,万吨;C -采区设计回采率。
(二)对煤炭资源采出率不得低于下述的规定值:(三)储量损失1. 设计损失:根据煤层赋存条件、所采用的采煤方法以及保证开采安全的需要,在设计中规定永远遗留在地下的一部分储量。
(1)全矿总损失(2)采区损失(3)采煤工作面损失2. 实际损失:指在开采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损失二、矿井生产能力(一)矿井生产能力矿井设计生产能力:设计中规定矿井在单位时间内采出的煤炭和其它矿产品的数量(万t/a )。
70% 水力 93% 75% 厚 95% 80% 中厚 97% 85% 薄煤层 工作面 采 区矿井核定生产能力:矿井经过技术改造,核定后的生产能力,万t /a。
井型:矿井设计年产量,也称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是矿井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
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不同,我国将矿井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称井型。
井型划分井型生产能力(万t / a)大型矿井: 120、150 、180 、240 、300、400、500及500以上(≥300称为特大型矿井)中型矿井: 45 、 60 、90 。
小型矿井: 9 、 15 、21、30。
(二)矿井生产能力的确定1. 井田储量:井田储量是确定矿井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常,储量越大,生产能力应越大。
2.开采条件:可采煤层的层数、层间距离、煤层厚度及稳定程度、煤层倾角、地层的褶曲等。
3.技术装备水平:决定矿井生产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采掘技术和机械装备。
4.安全生产条件:主要指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地质条件。
三、矿井服务年限矿井服务年限是指按矿井可采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并考虑储量备用系数计算出的矿井开采年限。
T=Z K/AKT-矿井设计服务年限,a;Z K-矿井可采储量,万吨;A-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万吨/a;K-储量备用系数,1.3~1.5。
储量备用系数是为保证矿井有可靠服务年限而在计算时对储量采用的富裕系数。
计算出的矿井开采年限应满足设计规范的规定。
设计规范对矿井及第一水平的服务年限规定如下:(P.22表1-2)(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