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学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康复: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预防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以达到和保持生理、器官、智力精神和社会功能的最佳水平,使病、伤、残者能提高生存质量和重返社会。

2.康复医学:是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功能评定的方法、治疗技能和规范的医学应用学科;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3.健康:指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生活上处于一种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

4.残疾:指先天缺陷或各种伤病所致的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状态。

5.运动治疗:是运动在医学中的应用,是以运动学、生物力学和神经发育学为基础,以改善躯体、生理、心理和精神的功能障碍为主要目标,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为主要因子的治疗方法。

6.OT(作业治疗):指应用与日常生活及职业有关的各种作业活动或工艺过程,指导残疾者或部分恢复功能的患者参与选择性活动的一门科学和艺术。

7.ST(语言治疗):指通过各种手段对言语功能有障碍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又称言语训练。

8.失语症:由于脑损害引起的语言能力交流障碍,即后天获得性的对各种语言符号(口语、文字、手语等)的表达及认识能力的受损或丧失。

9.助行器: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工具。

10.平衡训练:指改善人体平衡功能的训练,用以锻炼本体感受器、刺激姿势反射,适用于治疗神经系统或前庭器官病变所致的平衡功能障碍。

11.矫形器:是指在人体生物力学的基础上,作用于躯干、四肢、踝足等部位的体外附加装置。

12.物理疗法PT:指应用自然界或人工的物理因子以及传统医学中的物理方法作用于患病机体,引起机体内一系列生物学效应,达到消除病因,消除或减轻疼痛,恢复受破坏的生理平衡,增强机体防卫技能、代偿机能与组织的再生机能,使疾病得到康复。

13.良肢位:指为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持正常运动模式,促进正常运动发育所采取的躯体、四肢的良好治疗体位,具有防畸形,减轻症状,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的作用。

14.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性的活动。

15.步行周期:指正常行走时,从一腿迈向前时,足跟着地时起,至该腿重新足跟着地的一个周期。

16.肌张力(MT):指肌肉静息状态下的紧张度,检查时以触摸肌肉的硬度及伸屈肢体时感知的阻力作为判断依据。

17.康复护理:是在康复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由护士配合康复医师和治疗师等康复专业人员,对康复对象进行基础护理和实施各种康复护理专门技术,以预防继发性残疾,减轻残疾的影响,达到最大限度地功能改善和重返社会。

18.关节活动范围:指关节所能达到的活动范围,有主动和被动之分。

19.截肢:指将没有生命和功能或因局部疾病严重威胁生命的肢体截除的手术,包括截骨和关节离断两种。

20.颈椎病:指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21.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表现地一种综合征。

22.脊髓损伤(SCI):指由损伤或疾病等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导致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的障碍。

23.脑性瘫痪(CP):指小儿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

24.CVA(脑卒中):是由于各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而导致脑功能缺损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又称脑卒中。

填空题:

1.等张收缩包括两种形式,分别是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

2. .残疾可分为残损,残疾和残障三个水平。

3.康复评定是指在临床检查的基础上,对病、伤、残病人的功能状态及其水平进行客观、定性和定量的描述,并对结果做出合理解释的过程。

4.临床常用肌力评定方法有两种,即徒手肌力评定和器械评定。

5.复合感觉检查包括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图形觉、实体觉。

6.常见的言语障碍包括失语症,构音障碍,言语失用症。

7.运动治疗是以生物力学和神经发育学为基础理论,以功能训练为主要手段,以手法和器具(器械)为载体,达到恢复、改善或重建躯体功能的治疗方法。

8.关节活动技术包括被动活动,主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

9.步行周期可分站立时相和摆动时相两个时相。

10.为适应现代义肢技术要求,应尽量保持残端外形圆柱状;主要肌力小于3级,不宜装配义肢。

11.截肢包括截骨和关节离断两种。

12.Brunnstrom6阶段评估法的运动特点是:1期无随意运动,2期引出联合反应,共同运动,3期随意出现的共同运动,4期共同运动模式打破,开始出现分离运动,5期肌张力逐渐恢复,有分离精细运动,6期运动接近正常水平。

13.脊髓损伤可造成损伤水平以下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14.脑卒中患者良姿位摆放能预防和减轻上肢屈肌,下肢伸肌的典型痉挛模式,是预防以后出现病理形运动模式的方法之一。

15.脑性瘫痪是指小儿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

16.根据脑卒中病理机制和过程,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

17.脑卒中患者上下楼梯训练原则是上楼时健足先上,下楼时患足先下。

18.低频电疗法使用电流频率1000Hz以下,中频电疗法使用电流频率1000-100000Hz ,高频电疗法使用电流频率100kHz以上。19. Barthel指数评定内容包括进食,洗澡,修饰,穿衣,行走,大小便控制,入厕等十项,60 分以上者生活基本自理。

20.肌力训练的类型分为等长收缩训练、等张收缩和等速训练。

21.肌力训练应逐步进行,当肌力在二级以下时,一般选择助力性活动,当肌力达到三级时,让患肢独立完成全范围关节活动,当肌力达到四级时,按渐进抗阻原则进行肌力训练。

22.脑卒中软瘫期的康复训练包括良肢位摆放、肢体被动运动、主动活动。

23.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若出现一侧下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提示有

坐骨神经受累。

24.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最佳卧位为侧卧位。

25.脊髓损伤的完全性损伤是指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消失。

26.手外伤的主要功能障碍运动和感觉功能丧失或异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