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学重点

合集下载

《康复护理学第五章》常用康复护理技术

《康复护理学第五章》常用康复护理技术

作业疗法
通过设计各种作业活动,帮助患者恢 复手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适 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言语疗法
针对言语障碍患者,通过言语训练和 交流技巧指导,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功 能。
康复护理技术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促进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专业的康复护理技术,帮助患者恢复 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平衡能力等身体 功能。
05
言语疗法技术
言语疗法概述
定义
言语疗法是针对言语障碍 患者进行的语言沟指导, 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语言 能力,提高沟通效果。
方法
采用多种治疗方法,如口 部运动治疗、语言训练、 认知训练等。
言语疗法种类与适应症
口部运动治疗
认知训练
针对口腔肌肉张力低下、运动不协调 的患者,通过训练提高口腔运动能力 。
物理疗法种类与适应症
种类
包括电疗法、光疗法、超声波疗法、磁场疗法、温泉疗法等 。
适应症
适用于各种疼痛、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血 管系统疾病等。
物理疗法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促进血液循环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 修复和再生。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通过物理因子刺激,促进神经 再生和功能恢复。
缓解疼痛
减轻家庭负担
患者语言能力的恢复可以减轻家庭成员的负担,提高家庭生活质量。
增强患者自信心
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患者自信心也会逐渐增强,有利于康复过程中 的心理调适。
06
心理疗法技术
心理疗法概述
定义
心理疗法是一种通过与患者建立信任 关系,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 患者认识、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心理 健康和全面康复的治疗方法。
02

康复护理学重点

康复护理学重点

康复护理学重点第一章概论1、亚健康:一般是指机体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有病症感觉而临床检查找不出证据,但已有潜在的发病倾向,各种适应能力不同程度减退,处于一种机体结构退化、生理功能减退以及心理失衡的状态。

一、亚健康与临床的区别1)亚健康与亚临床的区别:①亚健康有主观临床表现,但缺乏客观检查证据②亚临床有客观检查证据而没有主观临床表现。

2)亚健康与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区别:亚健康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而国际上已经建立了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通过积极有效的干预30%的慢性疲劳综合征病人可以恢复健康状态。

2、康复: 是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对个体身、心、社会功能的影响,使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方面达到或保持最佳状态,从而改变病伤残者的生活,增强其自理能力,使其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二、康复对象包括病伤残者,老年人群和亚健康人群三、康复范畴:①医学康复或称为医疗康复②康复工程③教育康复④职业康复⑤社会康复。

3、康复医学:是以研究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治疗为主要任务,以改善躯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为目的的一个医学专科。

四、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临床医学是康复医学的源头,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延续,临床医学是保命治病、稳定病情;康复医学则是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五、康复医学服务方式:①机构内康复(IBR)②社区康复(CBR)4、残疾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广义的残疾包括残损、残疾和残障。

①残损: 发生在器官水平上的残疾。

是指心理上,生理上、解剖结构上或功能上的任何丧失或异常。

如骨骼残损,言语残损,听力残损,视力残损等。

残损不是疾病,是疾病的后果。

②残疾: 发生在个体水平上的残疾。

是指由于残损导致机体的功能障碍,以至于个体不同程度的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一种状态。

③残障: 发生在社会水平的残疾。

是指由于残损或残疾限制或阻碍了个体发挥正常的社会作用,不但个体生活不能自理,而且影响到不能参加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一种状态。

《康复护理学》教案

《康复护理学》教案

活动受限。
具体操作手法,实验课再行演示与练习
(3)软组织牵拉技术 1)痉挛抑制技术 2)牵引治疗(颈椎牵引、腰椎牵引)
康复实验时具体演示与练习
第2页
时间 分配
5 10
10
10
教案续页
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
教学方法与
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
手段
(4)肌力训练技术
应用多
1)肌力训练原则:超负荷、超量恢复、绝对肌 媒体教学, 力增加大负荷少重复、耐力增加小负荷多重复。
2)常用肌力训练方法:
以讲授为
助力运动、主动运动、抗阻力运动
主,结合实
3)等张抗阻力运动 际讨论、学
①10RM 测试肌群能对抗完成 10 次动作的负荷

生自学为
②训练方法为:50%、75%、100%的 10RM 量分 辅。 别进行 1 组,每组 10 次,组间间隔 1 分钟的抗
阻力运动,能提高绝对肌力。
教 具:__PPT 课件_
基本教材:_高等教育出版社高职《康复护理》_ ___________
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掌握物理治疗、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的概念,熟悉
常用的运动治疗方法、了解常用的物理因子治疗。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康
复护士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3.情感目标:培养职业道德修养与救死扶伤精神。
运动,或被动活动。
生自学为
4.常用运动治疗 (1)关节活动技术
辅。
1)被动活动
2)助力活动
3)主动活动
4)持续被动活动(CPM)
(2)关节松动技术
手法的分级(I, II, III, IV)
I 级、II 级 用于疼痛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
III 级 用于疼痛并伴随关节僵硬

《康复护理学》复习资料

《康复护理学》复习资料

《康复护理学》复习资料1.康复治疗: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病、伤、残者身心健康与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也是病、伤、残综合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常用药物治疗、手术疗法等临床治疗综合进行2.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文体疗法,康复工程、康复护理、中国传统治疗、职前训练、社会服务。

3.康复医学在整个医学体系中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与保健、预防、临床共同组成全面医学4.康复心理学:针对康复患者和慢性躯体疾病患者研究和应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帮助其最大程度的获得健康、福利,机遇,功能和能力,社会角色参与的科学。

5.心理治疗师必须具备如下条件:①系统掌握心理学知识,受过心理治疗专门训练②工作态度热情,善于理解同情患者③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分析问题④要有健康的心理和态度保持中立的立场⑤要有严格的保密观念6.心理治疗的方式有个别心理治疗,集体心理治疗和家庭心理治疗7.心理治疗的作用机制:安慰和支持作用,疏导作用,自我反省作用,重建行为作用,暗示作用。

8.心理治疗的原则:尊重原则,保密原则,程序原则,针对性原则,综合原则,灵活原则。

9.注意事项: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熟练掌握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技能,建立适于治疗的条件和环境10.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特征:负性情绪反应,自尊心过强,情绪不稳定,依赖性增强,疑心加重、适应性降低,孤独感增强。

11.残疾心理变化过程及心理治疗方法:①震惊阶段:即刻反应,属于心理休克期,持续几小时或几天,②心理治疗:情绪疏导,安慰和鼓励。

③.否定阶段:此阶段的心理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适当的方式。

逐步的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及可能产生后果,树立理性纪念。

④抑郁或焦虑反应阶段,此阶段心理治疗的重要阶段,可采取支持疗法。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用理性的信念去看待所面临的问题。

⑤对抗独立反应阶段,患者认识到自身的残疾后,有时会出现心理和行为倒退,不相信自己能够独立。

此阶段的心理治疗主要是与各种康复活动训练相结合。

护理硕士研究生考试《康复护理学知识点整理》

护理硕士研究生考试《康复护理学知识点整理》

护理硕士研究生考试《康复护理学知识点整理》引言本文旨在整理护理硕士研究生考试中的康复护理学知识点,以帮助考生高效备考。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要点。

1. 康复护理的定义康复护理是指通过专门的护理措施和干预,帮助患者从各种身体功能障碍、残疾或疾病中恢复或重建其最佳的自主生活能力。

2. 康复护理的原则和目标- 康复护理的原则包括个体化、综合性、多学科协作、阶梯性和持续性。

- 康复护理的目标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残疾和依赖。

3. 康复护理评估与干预- 康复护理评估:包括全面评估、功能评估、环境评估和社会评估等。

- 康复护理干预: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包括运动康复、功能训练、心理支持等。

4. 常见的康复护理技术- 活动与体位训练:帮助患者增强肌肉力量、平衡和协调能力。

- 按摩疗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和改善关节运动。

- 应用热疗和冷疗:用于促进组织愈合、缓解疼痛和减轻肿胀。

- 功能性电刺激:通过电流刺激肌肉,提高肌肉功能和运动能力。

- 假肢和辅助设备:用于替代或辅助患者受损的身体部位功能。

5. 康复护理中的团队合作- 康复护理常涉及多学科团队合作,包括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等。

- 团队成员需相互协作,共同制定护理方案,并共享患者的信息和评估结果。

结论本文对护理硕士研究生考试中的康复护理学知识点进行了整理,并介绍了康复护理的定义、原则、目标、评估与干预、常见技术和团队合作等内容。

希望本文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1. 张晓红. 康复护理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2. 何文元. 康复护理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康复护理学常规学习知识

康复护理学常规学习知识

康复护理常规【概述】康复护理是护理学的一部分,是针对损伤、慢性病和残疾的患者在其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家庭与社会生活、经济状况、职业等方面发生功能障碍或改变时,能够及时满足他们的需求,提供有效的专业知识服务,积极预防并发症,恢复自我照顾能力,并能维持其理想的健康状态。

【一般护理】1、入院宣教。

2、保持病室整洁、安静、安全、舒适。

3、按医嘱分级护理。

4、按医嘱给予饮食护理。

5、生活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

6、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7、做好基础护理,协助患者生活护理。

8、按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及肺部感染。

【专科护理】1、评估患者的残疾状况(智力、心理、运动、脏器功能等)和ADL(日常生活能力),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计划。

2、鼓励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加强主动训练。

3、注意保持良好的体位摆故。

4、加强二便护理。

5、熟悉各类康复治疗及程序,配合康复医师、治疗师做好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的协调工作。

【健康指导】1、根据康复治疗和疾病类别、特点,制定适合患者的饮食计划。

2、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心理障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3、重视患者个人卫生,预防并发症(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发生。

4、做好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护理及功能训练的方法,指导家属督促患者实施康复计划,巩固治疗效果。

脊髓损伤护理常规【概述】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

脊髓损伤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取决于原发性损伤的部位和性质。

【一般护理】1、卧硬板床休息,保持脊柱平直位。

2、根据Braden评分和跌倒评分结果,床旁悬挂预防压疮及跌倒警示牌。

3、为脊髓损伤患者翻身时,应在固定好颈、胸、腰、双下肢情况下进行同步协调翻身。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床单元整洁,预防压疮发生。

康复护理学内容

康复护理学内容

康复护理学内容
康复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通过各种方法和技术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和自理能力的学科。

它涵盖了许多不同的领域,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言语治疗、康复心理学等。

物理治疗是康复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运动、按摩、理疗、热疗、电疗等手段来恢复患者的肌肉、骨骼和神经系统功能。

物理治疗师还会设计和指导患者进行特定的体操和运动,以帮助他们增强力量、平衡和灵活性。

职业治疗是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和改进日常生活技能的一种康复护理方法。

职业治疗师通过评估患者的身体和认知能力,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提供必要的辅助工具和技巧,以帮助患者重新独立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漱、穿衣、进食等。

言语治疗是一种帮助患者改善语言、听力、说话和吞咽能力的康复护理方法。

言语治疗师通过评估患者的语言和沟通能力,设计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使用各种技术和方法,如语言训练、发音练习、声音模仿等,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他们的语言和沟通能力。

康复心理学是研究患者心理状态和行为变化的学科。

康复心理学家通过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适应能力,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

他们可以帮助患者应对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治疗和咨询。

康复护理学涵盖了多个学科和领域,旨在通过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并尽可能地恢复独立生活能力。

康复护理学知识归纳总结

康复护理学知识归纳总结

康复护理学知识归纳总结康复护理学是指通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对病患进行康复护理,促进其身体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维持和提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康复护理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一、康复护理的定义和目标康复护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医学、护理、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综合运用,为有各种疾病、残疾或手术后需要恢复的病患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

其主要目标是促进病患的身体功能、精神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恢复与提高,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生活。

二、康复护理的基本原则康复护理的实施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包括:1. 全面性原则:康复护理应该以病患为中心,从整体上考虑他们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需求。

2. 个体化原则:根据每个病患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方案,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3. 多学科合作原则:康复护理需要医生、护士、康复师、心理学家等多个专业的合作,以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4. 连续性原则:康复护理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早期介入开始,贯穿于病患的整个治疗过程。

三、常见的康复护理技术与方法康复护理学涉及到多种技术和方法,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康复护理技术与方法:1. 运动疗法:通过运动训练和锻炼,帮助病患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活动度,促进康复。

2. 作业疗法:通过指导病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帮助他们恢复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3. 物理疗法:如理疗、按摩等,通过物理手段促进病患的康复,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4. 言语疗法:主要针对言语障碍的病患,通过训练和辅助工具,帮助他们恢复语言能力。

5. 心理疗法:帮助病患应对情绪问题和心理困扰,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心理状态。

6. 社交技能训练:针对社交障碍的病患,通过模拟社交场景和辅助训练,帮助他们改善社交能力。

四、康复护理的常见病症和适应症康复护理适用于多种疾病、残疾和手术后的康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1. 中风后康复:对中风患者,康复护理可以帮助他们恢复运动功能、语言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护理学重点第一章概论1、亚健康:一般就是指机体无明显得临床症状与体征,或者有病症感觉而临床检查找不出证据,但已有潜在得发病倾向,各种适应能力不同程度减退,处于一种机体结构退化、生理功能减退以及心理失衡得状态。

一、亚健康与临床得区别1)亚健康与亚临床得区别:①亚健康有主观临床表现,但缺乏客观检查证据②亚临床有客观检查证据而没有主观临床表现。

2)亚健康与慢性疲劳综合症得区别:亚健康至今还没有统一得诊断标准,而国际上已经建立了慢性疲劳综合征得诊断标准,通过积极有效得干预30%得慢性疲劳综合征病人可以恢复健康状态。

2、康复: 就是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对个体身、心、社会功能得影响,使个体在生理、心理与社会功能方面达到或保持最佳状态,从而改变病伤残者得生活,增强其自理能力,使其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二、康复对象包括病伤残者,老年人群与亚健康人群三、康复范畴:①医学康复或称为医疗康复②康复工程③教育康复④职业康复⑤社会康复。

3、康复医学:就是以研究病伤残者功能障碍得预防、评定与治疗为主要任务,以改善躯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为目得得一个医学专科。

四、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得关系临床医学就是康复医学得源头,康复医学就是临床医学得延续,临床医学就是保命治病、稳定病情;康复医学则就是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五、康复医学服务方式:①机构内康复(IBR)②社区康复(CBR)4、残疾就是一个比较模糊得概念,广义得残疾包括残损、残疾与残障。

①残损: 发生在器官水平上得残疾。

就是指心理上,生理上、解剖结构上或功能上得任何丧失或异常。

如骨骼残损,言语残损,听力残损,视力残损等。

残损不就是疾病,就是疾病得后果。

②残疾: 发生在个体水平上得残疾。

就是指由于残损导致机体得功能障碍,以至于个体不同程度得丧失正常生活工作与学习得一种状态。

③残障: 发生在社会水平得残疾。

就是指由于残损或残疾限制或阻碍了个体发挥正常得社会作用,不但个体生活不能自理,而且影响到不能参加社会生活、学习与工作得一种状态。

六、残疾分类①lCIDH分类《国际残损、残疾与残障分类》②ICF分类《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七、我国残疾分类: ①视力残疾②听力残疾③语言残疾④智力残疾⑤肢体残疾⑥精神残疾。

(1995年听力语言残疾分为听力残疾与语言残疾)5、康复护理(RN): 就是护理学与康复医学结合所产生得一门专科护理技术,就是在康复计划得实施过程中,由护士配合康复医师与治疗师等康复专业人员对康复对象进行基础护理与实施各种康复护理专门技术,以预防继发性残疾,减轻残疾得影响,达到最大限度得功能改善与重返社会。

八、康复护理内容①康复护理中得基础护理(基础护理就是康复护理得基础)②常用康复护理技术(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康复工程、传统疗法)九、不同时期康复护理重点1)急性期、早期①观察残疾情况②预防感染、压疮、挛缩、畸形、萎缩2)功能恢复期①潜在能力得激发②残余机能得保持或强化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再训练④康复辅助用具得使用指导等。

第二章、康复护理学理论基础十、按照肌肉收缩分类:机体远动分为静态收缩与动态收缩1)静态收缩: ①等长收缩(适用于早期康复)②协同收缩2)动态收缩:①等张收缩a向心性收缩或称等张缩短,如上楼梯时股四头肌得缩短收缩。

b离心性收缩或称等张延伸,如下楼梯时股四头肌得延长收缩②等速运动或等速收缩。

十一、运动对机体得影响①提高神经系统调节能力②改善情绪与调节精神与心理状态③提高代谢能力与改善心肺功能④维持运动器官形态与功能⑤促进代偿机制得形成与发展⑥预防术后血栓性静脉炎⑦促进机体损伤得恢复。

十二、按运动轴得数目与关节得形态关节分类1)单轴关节①滑车关节,如手部指间关节、肘关节②车轴关节,如桡尺近侧关节2)双轴关节①椭圆关节,如桡腕关节②鞍壮关节,如拇指腕掌关节3)多轴关节①球窝关节,如髋关节②平面关节,如腕骨间关节与肩锁关节等。

十三、神经发育: 胚胎神经干细胞受到周围环境变化得影响,通过细胞间得相互联系而发生诱导、分化、迁移、凋亡等步骤,最终形成脑、脊髓或神经系统得其她组成成分。

十四、完整有效得再生过程一般包括轴突得出芽、生长与延伸,与靶细胞重建轴突联系,实现神经再支配而使功能恢复。

十五、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以下途径才能实现功能恢复①新产生得神经细胞要与宿主脑内神经回路整合,接受神经传入,重建正常得神经网络②通过分泌神经递质与生长因子促进原有神经细胞得生存。

6、中枢神经可塑性:为了主动适应与反应外界环境得各种变化,神经系统能发生结构与功能得改变,并维持一定时间,这种变化就就是中枢神经得可塑性,这包括后天得差异、损伤及环境对神经系统得影响,神经系统得可塑性决定了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发生行为改变得反应能力与功能代偿。

第三章康复功能评定器⑴握力测定:握力计测定,握力指数评定握力指数=握力(kg)/体重(kg)*100,大于50为正常⑵捏力测试:捏力计测定(正常值为握力得30%左右)⑶背肌力测试:拉力计测定,用拉力指数评定。

拉力指数=拉力(kg)/体重(kg)*100,正常值男性为150-300,女性100-150)⑷四肢肌群肌力测试:借助牵引绳与滑轮装置,通常与肌力方向相反得重量来评定肌力。

7、肌张力: 就是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得一种不随意得、持续得、微小得收缩,即在做被动运动时所显示得肌肉紧张度。

衡(左右推晃二十、协调能力评定方法。

1)上肢协调功能测定:①指鼻实验: 受试者用自己得食指,先接触自己得鼻尖,再去接触检查者得食指,检查者通过改变自己食指得位置来评定受试者在不同平面内完成该试验得能力。

②指对指试验: 检查者与受试者相对而坐,将食指放在受试者面前,让其用食指去接触检查者得食指。

检查者通过改变食指得位置来评定受试者对方向、距离改变得应变能力。

③轮替试验,受试者双手张开,一手向上,一手向下交替转动,也可以一色手在对侧手背上交替转动。

2)下肢协调功能测定: 常用得就是跟-膝-胫试验,受试者仰卧,抬起一侧下肢,先将足跟放在对侧下肢得膝盖上,再沿着胫骨前缘向下推移。

二十一、步行参数①步长:一般步长约为50-90cm②步幅:通常为步长得两倍③步宽:正常人为(8+3、5)cm④足偏角:正常人为6、75°⑤步频:步频=步数÷60(步/分钟),正常人在95~125步/分钟⑥步速:正常人大约为65~100m/min二十二、常见异常步态。

①偏瘫步态:多见于各种原因所致得脑损伤。

又称划圈步态②截瘫步态:多见于脊髓损伤又称交叉步或剪刀布。

③脑瘫步态:多见于脑性瘫痪又剪刀布或交叉步④蹒跚步态见于小脑损伤导致得共济失调,状如醉汉,又称酩酊步态⑤慌张步态:见于帕金森病或基底节病变,称慌张步态或前冲步态。

8、感觉: 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得客观事物得个别属性得反映,个别属性有大小,形状,坚实度,湿度,气味,颜色,声音等。

(通常,将感觉分为特殊感觉与一般感觉,特殊感觉包括视、听、嗅、味等,一般感觉也称躯体感觉包括浅感觉、深感觉、与复合感觉)二十三、感觉评价方法(1)浅感觉:①痛觉②温度觉③触觉(2)深感觉:①运动觉②位置觉③振动觉(3)复合感觉:①两点辨别觉②图形觉③实体觉。

9、失认症: 就是指因脑损伤致病人在没有感觉功能障碍,智力衰退,意识不清,注意力不集中得情况下,不能通过感觉辨认身体部分与熟悉物体得临床症状。

包括躯体失认、半侧空间失认、左右失认,视觉失认,触觉失认、疾病失认等。

(知觉就是人对客观事物各部分及属性得整体反应。

知觉障碍包括失认症与失用症)。

二十五、认知障碍表现①注意力障碍②记忆力障碍③推理/判断问题障碍④执行功能障碍⑤其她:包括精神活动过程整体降低。

与脑损伤前相比病人要花较长时间思考才能反应;情感淡漠,不与她人交往;视觉处理障碍;洞察力、手眼协调、空间与距离判断有困难。

二十六、认定功能评定量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DE)主要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病人早期进行性痴呆得筛选,量表共20个问题,包括时间定向,空间定向,语言能力,记忆能力,心算能力,结构模仿能力等内容,最高得分为30分,分数在27到30分为正常,分数小于20为认知功能障碍第四章、康复护理评定二十七、洼田饮水试验:先让病人一次喝下1~3汤匙水,如无问题,再让病人像平常一样喝下30ml水,然后观察与记录饮水时间、有无呛咳、饮水状况等。

饮水状况得观察包括啜饮、含饮、水从嘴角流出、呛咳、饮后声音改变及听诊情况等。

分级:Ⅰ、可一口喝完,无呛咳;若5秒内喝完为正常,超过5秒则可以有吞咽障碍Ⅱ、分两次以上喝完无呛咳;此为可疑有吞障碍;Ⅲ、能一次喝完但有呛咳。

Ⅳ、分两次以上喝完,且有呛咳。

Ⅴ、常常呛注,难以全部喝完。

情况Ⅲ、Ⅳ、Ⅴ则确定有吞咽障碍。

10、日常生活活动(ADL): 就是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以及适应生存环境而必须每天反复进行得、最基本得,最具有共同性得活动。

(广义得ADL就是指个体在家庭、工作机构与社区里自己管理自己得能力,除了包括最基本得生活能力之外,还包括与她人交往得能力,以及在经济上、社会上与职业上合理安排自己生活方式得能力。

)二十八、ADL得范围:①运动②自理③交流④家物活动⑤娱乐活动方面二十九、Barthel指数(ADL得评定方法):总分为100分。

60分以上者虽有轻度残疾但就是生活基本自理;40~60分者为中度残疾,生活需要帮助;20~40分者为重度残疾,生活需要很大帮助;20分以下者完全残疾,生活需完全依赖。

三十、物理治疗(PT)国外称3M治疗: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手法治疗三十一、运动治疗基本种类①关节活动技术②软组织牵伸技术③肌肉训练技术④协调性训练技术⑤平衡功能训练技术⑥呼吸训练技术⑦步行训练技术⑧医疗体操⑨神经发育疗法⑩运动再学习疗法⑪强制性使用运动治疗得。

第六章、常用康复护理技术11、良姿位:如脑损伤病人得康复护理中,为了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得出现,保护肩关节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得一种针对性治疗体位。

三十二、体位摆放方法P139(可以瞧下书)(一)脑损伤病人抗痉挛体位摆放①患侧卧位(首选)②健侧卧位③仰卧位④床上坐位(二)脊髓损伤(高位)病人抗痉挛体位摆放①仰卧位②侧卧位(三)骨关节疾病病人得功能位摆放①上肢功能位②下肢功能位(四)烧伤病人抗挛缩体位:原则上取伸展与外展位三十三、呼吸训练(一)放松训练,方法(二)呼吸机训练①横膈肌阻力训练,方法②吸气阻力训练,方法③诱发呼吸训练器,方法(三)腹式呼吸训练(四)局部呼吸①单侧或双侧肋骨扩张②后侧底部扩张(五)缩唇呼吸(六)预防及解除呼吸急促三十四、排痰技术①有效咳嗽训练②辅助咳嗽技术③体位引流④叩击⑤振动⑥吸痰法三十五、吞咽训练得方法,口腔器官运动训练(一)下颌训练:①把口张开至最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