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生物安全性》PPT课件

合集下载

转基因食品与安全性PPT课件

转基因食品与安全性PPT课件

最后她指出,面对不同的社会群体乃至同一群体内部对生物技术的态度和 观点上的差异性、以及由众多差异导致的不断加剧的冲突使得有关生物技 术的决策面临困境的局面,应该建立民主的商谈机制,以此来化解差异性 的冲突,实现差异性的认同。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李真真研究员
编辑课件
16
“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生物环境风险关联的哲学分析 ——基于不同生物育种方式的比较研究”
•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农业部农作物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主任黄大昉则认为,一方面我们需要大力发展转基因技术,另一方面要加强研 究,不断完善这项技术。“这就像核能的发展。10年前,大家对发展核能也很 恐慌,但我们知道通过科学严格的管理,可以避免泄漏。如今,核能已成为重要 的替代能源,为人类减轻能源压力。”
因此,不应该贸然将转基因作物大面积投放到环境中。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蒋高明研究员
编辑课件
14
“从预防原则看转基因技术及其伦理问题”
预防原则的核心是:积极预防原理与举证责任转移原理。尽管这些原则可 能会导致成本和速度的问题,但是在风险社会中宁愿以此换取风险的降低。
转基因作物对人体健康的长期累积性影响、特别是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具 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程恩富表示,鉴于粮食的重要性和不可 替代性,如果转基因技术被应用于中国的粮食生产,则“举其十利不能掩一 弊”,风险将难以估量。他认为转基因作物存在基因污染、增殖、扩散及清 除途径不确定等因素,一旦转基因作物出了问题,是无法从根本上控制和补 救的。另外,转基因产品对生态与环境安全具有不可预测的影响。加强对转 基因粮食和工业原料的进口、经销环节监管进行立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段伟文副研究员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PPT文档资料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PPT文档资料
生态系统(ecosystem):是由生物群落(一定种类互相依存的
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
主要影响:转基因植物可能激发或抑制非目标土壤生物种类,使 土壤生物群体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导致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的改变
1、转Bt基因植物表达产物Bt蛋白在土壤中的行为
对不同种植年限的转基因(Cry I Ac)抗虫棉田土壤
研究表明:转T4—溶菌酶基因的马铃薯在外源基因表达量最高的开花期,
对溶菌酶(基因表达产物)具有抗性的菌株数量明显增加,基因表达产物溶
菌酶对抗性菌株起到选择性刺激作用。
目标害虫对抗虫转基因植物的抗性
棉铃虫对Bt抗虫棉产生抗性的速度比对Bt制剂更快。原因如下: 1. Bt抗虫棉在整个生育期都表达Bt毒素,从而使棉铃虫处于Bt毒素 的持续选择压力下,产生抗药性的风险增大; 2. 与Bt制剂相比,目前有很多转Bt基因棉品种仅含有一种杀虫晶体
了除草剂的选择性问题,使许多优秀的灭生性除草剂得以广泛使用, 也促进了新除草剂的研制与开发。 目前,涉及的除草剂主要有草甘膦、草铵膦、磺酰脲类、咪唑啉酮 类、溴苯腈、2,4-滴等,抗除草剂与抗虫双价转基因作物也有所 发展。
抗虫转基因植物
• 中国、美国、印度、阿根廷、
南非、墨西哥、澳大利亚及哥 伦比亚共8个国家种植了转基因 抗虫棉。其中我国是世界上抗 虫棉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
转基因植物种类日益增多
用数字说话
美国是转基因作物种植第一大国
• 美国生产的转基因作物 最多,各种转基因作物 占全部棉花,玉米和大 豆种植面积的大约90%。
中国
中国是第六大转基因作物 物种植国,我国的转基因 作物主要是抗虫棉,、木 瓜、白杨、番茄和甜椒。
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

转基因微生物的安全性评价优秀课件

转基因微生物的安全性评价优秀课件
杆状病毒的宿主范围很窄,对其他非目标昆虫的影响很小,对人畜、天敌 和环境安全。
杆状病毒的杀虫效果较好,如在虫害发生前期使用,其防治效率可达99 %以上。
杆状病毒产生的包含体具有侵染性病毒颗粒,对环境的生物稳定性有一定 作用。这种特点也便于利用传统技术来制造和应用病毒。
➢ 目前,国内外正式注册商品化的杆状病毒杀虫剂有近20种。
➢ 从绿僵菌中分离了一类似枯草菌素的蛋白酶,该酶的编
码基因prl在工程菌表达后使烟草天娥的食量减少40%,
死亡时间加快一倍以上。
➢ 澳大利亚Grace等(2003)利用柄锈菌属真菌来防除胡萝 卜地的欧洲千里光,并进行了田问试验,其防治效果可 与人工除草相比。
②防病微生物
➢ 许多微生物对植物病原菌具有抑制和拮抗作用。不少细 菌、放线菌和真菌通过产生抗生素或争夺营养与生存空 间而阻止病害的发生与蔓延,但防治病害的效果也受到 复杂的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不稳细胞蛋白,一度造成大气中的 蛋白雾污染,使人发生支气管哮喘、过敏反应和免疫力下降,还有 数以千计的饲养动物因食用单细胞蛋白饲料而死亡。
这样的事例,虽是极少,主要是因为没有进行科学的安全性评价造 成的。
➢ 当前已经批准商品化生产和己知具有商品化生产应用前景的 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产品主要为细菌和病毒制剂。对这些转 基因微生物的应用具有多重安全保障。
物用转基因微生物按其用途可以大体上分为防病杀虫 微生物和固氮微生物2大类,通常称为微生物农药 和微生物肥料。
(1)微生物肥料
➢ 定义:具有改善植物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营养,能够 促进植物生长的生物制剂的总称,主要包括可自生或与 植物共生,能增加氮素供应的根瘤菌与联合固氮菌,用 于增加磷、钾营养的解磷、解钾细菌,以及促进植物生 长作用的根际促生微生物(PGPR)等。

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3)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 (3)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 a.引起生物安全的理由 引起生物安全的理由: a.引起生物安全的理由: 可能会扩散到种植区以外,成为野生种类; 可能会扩散到种植区以外,成为野生种类; 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干涉物种” 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干涉物种”,威胁 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可能重组出 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细菌或病毒; 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细菌或病毒;有 可能使杂草成为除草剂除不掉的” 可能使杂草成为除草剂除不掉的”超级杂 草”。 b.不引起生物安全的理由 不引起生物安全的理由: b.不引起生物安全的理由:扩散到种植区 以外就很快死亡;要表现出新性状, 以外就很快死亡;要表现出新性状,必须 具有一定的水肥等条件, 具有一定的水肥等条件,以及配套的种植 技术;由于生殖隔离的存在, 技术;由于生殖隔离的存在,使他们很难 与其他植物杂交;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 与其他植物杂交;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 存活时间有限。 存活时间有限。
专题4: 专题4: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1.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伯格第一次重 1.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伯格第一次重 DNA获得成功 获得成功. 组DNA获得成功.
现代基因工程的创始人P·伯格(美国,1926 现代基因工程的创始人P·伯格(美国,1926 P·伯格 -)在1960年以敏锐的科学预见力提出一个大胆 -)在1960年以敏锐的科学预见力提出一个大胆 的设想:是否可以创造出一种人工方法, 的设想:是否可以创造出一种人工方法,把外界 的遗传基因引入动物体内, 的遗传基因引入动物体内,以达到改变遗传性状 和治疗某些疾病的需要呢?1972年 和治疗某些疾病的需要呢?1972年,伯格把两种 病毒的DNA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 病毒的DNA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再用 DNA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 DNA连接酶把这两种DNA分子连接起来 连接酶把这两种DNA分子连接起来, DNA连接酶把这两种DNA分子连接起来,于是产 生了一种新的重组DNA分子, DNA分子 生了一种新的重组DNA分子,首次实现两种不同 生物的DNA体外连接,获得了第一批重组DNA DNA体外连接 DNA分 生物的DNA体外连接,获得了第一批重组DNA分 这标志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诞生 技术的诞生。 子,这标志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诞生。伯格因此获 得了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 得了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 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

《转基因生物安全》课件

《转基因生物安全》课件
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更高效、安全的转基因技术,降低转基因生物的风险,提高其应用价值。
拓展转基因技术的应用领域
除了农业领域,转基因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医药、环保、能源等领域。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 福祉。
建立完善的转基因生物技术标准与规范
制定和完善转基因生物技术的标准与规范,确保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探索新型转基因技术及其安全性评估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未来将有更多新型转基因技术出现。对这些新技术进行安全 性评估,确保其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转基因生物安全研究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科学家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 相关研究进展。
技术创新与应用
开发更高效、安全的转基因技术
Part
05
转基因生物安全的伦理问题
伦理问题的提
转基因技术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转基因生物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风险,引发伦理争议 。
转基因食品的标识和监管问题
关于转基因食品是否应该标识以及如何监管的问题,引发了关于消费者权益和信息透明的 伦理讨论。
利益分配和公平性问题
社会参与与公众意识
01
提高公众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的认知
通过科普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的认知,减少误解和
恐慌。
02
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协商
在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上,需要与利益相关方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听
取各方意见,促进众参与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的公众参与机制,让公众能够参与到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研
BT棉花作为抗虫转基因作物,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表达BT蛋白,有效抵抗棉铃虫的侵害, 但可能对非目标生物产生影响。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ppt课件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ppt课件
此血型不变。(3)卵细胞体积大,含养分多,并含有控制细胞核基因程 序性表达的物质,因此用去核卵细胞作受体细胞进行动物细胞培养。(4) 通过图示形成克隆器官,细胞核是患者提供的,无排异反应,可以解
决临床上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的问题。
ppt课件
37
【答案】 (1)胚胎分割 (2)O (3)卵细胞体积大,含养分多,并 含有控制细胞核基因程序性表达的物质,而体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 不再具有分裂分化能力
ppt课件
19
2.理性看待转基因生物 (1)转基因生物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缺点
①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药染生使物的用正,确态减度是趋利② 的避可 杂害,能 草不产能因生噎抗废食除。草剂
③增加食物营养,提 高附加值
③可能使疾病的传播 跨越物种障碍
④增加食物种类,提 升食物品质
①体外培养
②人工授精
③胚胎移植
④核移植
(5)要得到“同卵双胞胎”,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双胞胎的性 别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
(6)“试管婴儿”技术诞生后,继而出现了“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二 者在对人类作用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
(7)现在大多数人反对设计婴儿性别,其原因是______。
B.为生男孩而设计试管婴儿
ppt课件
8
3.基因检测
反对技道术德::很引难起用基在因具歧体视医疗中
技术:有一些 遗传 性疾病检测后
支持 可在早期采取措施
道德:立法和伦理道德教育
ppt课件
9
问题探究2:试管婴儿的培育属于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
提示:由于存在体外受精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因此,试管婴儿属 于有性生殖。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课件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课件

转基因生物的优点和缺点 ● (1)优点 ● ①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 ②减少农药使用,从而减轻环境污染; ● ③节省生产成本,降低粮食售价; ● ④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价值; ● ⑤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物品质; ● ⑥促进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 (2)缺点 ● ①可能产生新病毒和新的过敏原; ● ②可能产生抗除草剂的杂草; ● ③可能使疾病的传播跨越物种障碍; ● ④可能会损害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 ⑤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转基因生物引发人们在____食_物__安_全_、 生物安全 _________和__环_境__安_全___三个方面发生了激烈的争 论。
要点三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正确的做法应该是_趋__利_避__害___,而不能因噎废食。
●2.建立相应的法规,如1993年制定的 《_基__因_工__程__安__全_管__理__办_法_____》和2002年颁布的 《 _ _ _农_业__转__基_因__生__物_标__识__管_理_ _办__法__ ___ __ __ 》 。
● 3.外来物种入侵易造成严重危害的原因 ● (1)外来物种进入新的生态系统之后,由于没有天敌,极易造成生长失控,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 ● (2)外来物种在新的生态系统中,通过与当地物种竞争营养或食物、分泌释放化学物质、形成大面积
优势群落等方式,直接影响当地物种的生存,加速生活力较弱的物种的消失。
●1.转基因生物存在安全性的原因 ●(1)目前对______基_因__的__结_构_、______基_因__间__的_相__互__作_用及
_基__因_的__调__控_机__制______等了解有限。 ●(2)目的基因往往是_____异__种_生_的物基因。 ●(3)外源基因往往是随机插入宿主细胞基因组的。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课件(29张)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课件(29张)

C.转入调节细胞渗透压的基因,有利于植物抗盐碱、抗干旱
D.植物细胞中没有质粒,所以不能利用质粒作为植物基因工程
的载体
解析:转基因抗虫棉使作物获得了抗虫特性,有利于增产,但没
有改善作物的品质;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前需要先构建基因
表达载体;质粒负责将目的基因运载进受体细胞,与受体细胞是
否含有质粒无关,故可以利用质粒作为植物基因工程的载体。
4.关于转基因生物的标注,错误的是
()
A农产品直接加工后,标注为“转基因××加工品”
C.用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制成的产品,只要最终销售产品
中不再含有或检测不出转基因成分,就不需标注
D.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品,标注为“加工原料为转基
因××” 解析:用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制成的产品,只要任何一个环
1.人民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当人们面对原本是自然造就的生命形式被人为改造后具有
了全新特征的现实时,出现激烈的争论是正常的
B.人们所生活的国家或社会、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
仰、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背景、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
等的差异,决定了人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取向
2.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科学家可以利用转基因技术抑制乙烯形成酶的活性和乙
烯的生成量来延长番茄的储藏时间
B.将某些抗病毒的基因导入动物体内,使获得的转基因动
物能抵抗相应病毒
C.抗虫基因只要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就都能正
常表达
D.可利用工程菌大规模生产细胞因子、抗体、疫苗、激素
1.我国科学家利用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精准地将人亨廷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ppt
17
2、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
a.活的生物体释放到环境中, b.转基因生物不可能对生物多样 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 性构成威胁的理由 在风险和威胁
转以新转外基外的基 来因,生因 物植变态生 种物成领物”可域野可威能,生能胁会在种成生扩破类为态散坏,“系到了或统入种这者其侵植 一进他的区 区入
安全ppt
4
转基因生物的分类: 转基因微生物 转基因植物 转基因动物
安全ppt
5
2.转基因的重要成果
(1)微生物方面:
A、把某些重组DNA转移到细菌中表达获得成功,随 后,使出现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各种重组微生物,如 可以清除石油污染的假单孢杆菌等。
(胰岛素 生长激素 疫苗) 即基因制药方面:
域生的物生的态生平存衡后,成为杂草
扩散到种植区以外的转基因农作物 很快死亡。生命力没想象中那么强
转基因农作物要表现出人们所赋予 新性状,必须有一定的水、肥等条 件,以及配套的种植技术。
外源基因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 物的某些细菌或病毒杂交,重 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 病原体。
由于存在生殖隔离,转基因农作物 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
➢ 会不会造成前所未有的“外来物种入侵”?
安全ppt
12
二、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
在转基因生物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 的后果的原因:
a.对基因的结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及基因 的调空机制都了解的相当有限; b.转移的基因虽然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但不 少是异种生物的基因; c.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分往往是
例2.人们培育基因作物的主要目的是( C ) A.提高物种的多样性 B.提高作物的适应能力 C.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D.加快作物的进化过程
安全ppt
11
➢ 转基因安全么?
警惕 ➢ 食用后会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隐性危害?
➢ 重组DNA会不会侵入环境中的微生物体内, 使之变成新的致病菌?
➢ 转基因生物会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 B.野生植物发生了基因突变
▪ C.基因工程会导致基因污染
▪ D.转基因生物会危及生物圈的稳定
安全ppt
19
3、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
a.转基因生物有可能会对生态系统的 b.不必过度反应,转基因生物有利于
▪ A.转基因农作物中的成分完全没发生改变
▪ B.转基因农作物中的部分成分没发生改变
▪ C.转基因农作物中只要某些重要成分没有 发生改变,就可以认为与天然品种“没有差 别”
▪ D.“实质性等同”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 性的最终评价
安全ppt
15
I worry about
安全ppt
16
I worry about
受到转基因巨型小鼠获得成功的鼓舞,科学家又在培育生长 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畜、家禽方面,不断取得辉煌 成就.同时,科学家还把转基因动物变成生物反应器。
安全ppt
8
(3)转基因植物方面:
目前,科学家 已经培育出了大 批具有抗虫、抗 病、抗除草剂、 抗逆等全新形状 的农作物和更有 观赏价值的花卉。
安全ppt
1
知识回顾
▪ 1.基因工程操作的对象、原理? ▪ 2.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有那些? ▪ 3.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的步骤有哪些? ▪ 4.什么是转基因生物?
安全ppt
2
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1.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伯格第一次重组 DNA获得成功.
安全ppt
3
现代基因工程的创始人P·伯格(美国,1926 -?)在1960年以敏锐的科学预见力提出一个大 胆的设想:是否可以创造出一种人工方法,把外
界的遗传基因引入动物体内,以达到改变遗传性 状和治疗某些疾病的需要呢?1972年,伯格把两 种病毒的DNA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再 用DNA连接酶把这两种DNA分子连接起来,于是 产生了一种新的重组DNA分子,首次实现两种不 同生物的DNA体外连接,获得了第一批重组DNA 分子,这标志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诞生。伯格因此 获得了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
生物制药已经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近十几年来,在利用生物技术制取新药方面取得了惊人 的成就,已有不少药物应用于临床。例如人胰岛素、人生长 激素、干扰素、乙肝疫苗、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GM -集落刺激因子(GM-CSF)、组织溶纤酶原激活素、白细 胞介素-2及白介素-11等。
安全ppt
7
(2)转基因动物方面:
改变,还应包括其他方面测 试结果
“多实环质节性、等严同谨”的是安评全价性的评价, 起可点以,保而证不转是基终因点食物的安全
在技术上是 科学家的负可责以态克度服可的以防 止新过敏原的产生
至今尚未发现食用转基因食 品而影响人体健康的事例
没能足够的证据证明转基因 食物有问题;
安全ppt
14
▪ 所谓“实质性等同”是指 C( )
英国剑桥先正达公司开发的富含胡萝 卜素的“金大米”。
安全ppt
9
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的国家已经有几十个,种植面积 最大的前四个国家是: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中国 。
转基因农作物中,以种植转基因大豆和玉米最多,
其次是转基因棉花和油菜。安全ppt
10
例1.下列哪项不是转基因成果( B ) A.清除石油污染的假单孢杆菌 B.高产青霉素菌株 C.转基因抗虫棉 D.巨型小鼠
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 能通过花粉传播进入杂草,使杂草
成为除不掉的“超级杂草”
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存活时间 安全pp有t 限。
18
▪ 科学家发现栽种含有抗除草剂基因的农作物后, 会使附近的、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野生植物也 获得抗除草剂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B.野生植物通过自然杂交获得抗除草剂基因
引随机发的人.们在三个方面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安、全pp环t 境安全。
13
1、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
a.绝对不能对转基因食物安 b.不必担心转基因食物安全
全性掉以轻心理由
性的理由
反对“实质性等同”,对 食物的安全性检测不全面
担基“心因实出农质现作性滞物等后中同效只”应要指某在些转 担重心要出成现分新没的有过发敏生原改变, 担就心可营以养认成为分与的“改天变然品 种”没有差别,因此不 把必动要物再蛋进白行基安因全转检入测农。 作反对物者,认是为否,侵对食犯物了安宗全教性 信不仅仰要或检素测食其者主要的成权分益是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