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课程设计论文
环境监测毕业论文

环境监测毕业论文环境监测毕业论文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环境监测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质进行监测和评估,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本文将从环境监测的意义、方法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环境监测的意义不言而喻。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导致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环境监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分布情况,从而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此外,环境监测还可以提供科学依据,监测环境变化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其次,环境监测的方法多种多样。
常见的环境监测方法包括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和遥感监测等。
现场监测是指直接采集样品或使用便携式仪器仪表进行监测,如空气采样器、水质分析仪等。
实验室分析是将采集的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污染物的浓度和种类。
遥感监测则是利用卫星或飞机搭载的遥感仪器获取地表信息,如植被覆盖、水体质量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可以根据监测目的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然而,环境监测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监测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监测仪器和方法不断涌现,为环境监测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然而,这也要求环境监测人员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新技术的应用。
其次是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大量的监测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分析和解读,以提取有用的信息。
这需要环境监测人员具备良好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此外,环境监测还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和支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环境监测领域,还存在一些热点问题和研究方向。
例如,大气污染监测和治理是当前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开展大气污染监测和研究,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至关重要。
毕业论文环境监测

毕业论文环境监测毕业论文环境监测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环境监测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毕业论文环境监测的重要性、方法和挑战。
一、环境监测的重要性环境监测是对环境中各种因素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观测、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环境质量和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环境监测对于保护生态环境、预防环境污染、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环境监测可以提供科学依据,指导环境保护工作。
通过监测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空气质量、水质状况等指标,我们可以了解环境的健康状况,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其次,环境监测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例如,通过监测大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和有害气体排放情况,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通过监测水体中的化学物质和微生物污染,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质。
最后,环境监测对于评估环境政策和项目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监测环境指标的变化,可以评估环境政策和项目的成效,为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环境监测的方法环境监测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包括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和遥感监测。
现场监测是指在环境中直接采集样品进行分析。
例如,我们可以在空气中设置监测站,定期采集空气样品进行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的分析。
在水体中,可以采集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现场监测的优点是能够获得真实的环境数据,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
实验室分析是指将采集的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
现场采集的样品可以是空气、水、土壤等。
实验室分析可以提供更加精确和全面的数据,但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和专业知识。
遥感监测是利用卫星、飞机等遥感技术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监测。
遥感监测可以获取大范围、连续的环境数据,可以用于监测大气、水体和土地利用等。
遥感监测的优点是高效、快速,但需要专业的数据处理和解读技术。
三、环境监测的挑战环境监测面临着一些挑战,主要包括技术、经费和数据处理等方面。
环境监测系统毕业论文

目录目录 (I)摘要 (1)前言 (2)第1章系统概述 (3)1.1系统设计主要原理 (3)1.2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4)1.2.1 微控制器的选择 (4)1.2.2 湿度传感器的选择 (5)1.2.3 温度度传感器的选择 (6)1.2.4 气体传感器 (6)1.2.5显示方案的确定 (7)1.3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7)1.3.1微控器软件设计方案 (8)第2章系统硬件设计实现 (11)2.1环境监测系统的组成结构 (11)2.2主控制器系统设计 (12)2.2.1 ATmega16简介 (12)2.2.2 引脚图及引脚介绍 (13)2.2.3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14)2.2.4 复位电路设计 (15)2.2.5 晶振电路设计 (16)2.3湿度传感器检测模块设计 (17)2.3.1湿度传感器HS1101简介 (17)2.3.2湿度传感器电路设计 (19)2.3.3相对湿度检测系统方框图 (20)2.4温度检测模块设计 (20)2.4.1 DS18B20的性能特点 (20)2.4.2 DS18B20的内部结构 (20)2.4.3 DS18B20工作时序 (24)2.4.4 ROM操作命令 (26)2.4.5 DS18B20的测温流程 (27)2.5气体检测模块设计 (27)2.5.1气体传感器MQ-2简介 (27)2.5.2 MQ-2型传感器的特性及主要技术指标 (28)2.5.3 MQ-2检测电路设设计 (31)2.5.3 MQ-2检测系统方框图 (31)2.6LCD12864显示模块设计 (31)2.6.1 LCD 12864 系列中文图形液晶显示模块的主要特性 (31)2.6.3 原理图设计 (33)2.6.5 8位并行模式下时序 (34)2.6.6 字符地址表 (35)2.6.7 驱动LCD12864流程图 (35)2.7串口通讯模块设计 (36)2.7.1串口通讯简介 (36)2.7.2串口通讯硬件设计 (36)2.7.3 部分串口电平转换电路设计 (38)第3章系统软件设计实现 (39)3.1LCD12864驱动程序模块 (39)3.2湿度传感器驱动程序模块 (45)3.3温度传感器驱动程序模块 (47)3.4气体传感器驱动程序模块 (51)3.5串口通讯程序模块 (53)3.6主程序 (56)结束语 (58)参考文献 (58)摘要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业现场,要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就必须对其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当前环境中可燃气体含量的精密监测,。
浅析环境保护监测系统设计论文

浅析环境保护监测系统设计论文浅析环境保护监测系统设计论文环境保护监测工作是一项具有针对性、长期性和时效性的工作,由于受到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其出现了诸多问题,难以准确的监测环境问题。
随着计算机相关技术的进步与开展,针对环境保护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应于环保监测工作的管理系统,实现监测数据的查询、分析^p 、存储以及统计功能,大大降低了数据监测管理的工作量,进步了监测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平安性、及时性和完好性,确保监测数据处理工作朝着规划化、自动化方向开展,最大程度进步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推动环保事业安康开展。
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开展的同时,出现了诸多的环境污染恶化问题,给人民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甚至危害到了人民的身心安康,抑制了我国经济建立的脚步。
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群众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环保信息化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
随着计算机相关技术的进步与开展,我国在环保信息化工作上获得了较大成效,但是与国际先进程度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进一步进步环境信息化保护工作的效率。
一、环保监测系统功能模块设计1.1 系统管理子模块系统管理员是环保监测系统唯一超级用户,拥有最高的系统管理和操作权限。
在对本系统进展设计时,应该将用户新建、管理、删除以及初始化管理的权利划分为管理员的权限,同时也可以登录系统并进展必要的维护和设置,如数据输入和输出、备份、删除、恢复等。
普通用户的.权限包括监测数据的录入、查询、修改、阅读、生成和打印各种报表等内容。
为进步监测数据的平安性和完好性,普通监测人员对系统的使用权限应该受到时间的限制。
1.2 数据管理子模块该模块主要包括设置监测点、阅读、录入和修改监测数据、生成日报等。
除了设置监测点是超级管理员的权限外,其他子模块使用对象主要针对的是普通监测人员。
由于社会某些因素的增加,环境保护监测点也会增加,需要专门设计监测点设置功能,由系统超级管理员完成相应设置。
环境监测技术论文

环境监测技术论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随着提高,环境监测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来保障人们的健康、保护环境为目标。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环境监测技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环境监测技术论文篇一浅谈环境监测技术【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环境监测的工作经验,分析了环境监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提出质量保证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办法;监测特点;监测技术1.环境监测目的与原则1.1环境监测目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随着提高,环境监测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来保障人们的健康、保护环境为目标。
通过环境监测,能准确及时的全面发现环境质量变化,为环境管理、污染治理、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监测可从以下4方面分析:(1)根据污染分布情况,查找、判断污染来源,实现环境监督管理有效控制污染源提高依据;(2)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问题;(3)为指定环境法规、标准等综合服务提供环境管理依据;(4)为研究环境容量,收集检测数据资料,实施总量目标管理控制、预测环境质量提供数据和积累监测资料。
1.2环境监测原则(1)监测项目应执行国家与地方环保的有关法规、标准、规范,综合运用好经济及相关政策为评价监测资料;(2)据监测项目的要求,了解清楚监测区域分布现状、污染点源、收集原始资料、因地制宜地制定监测方案,并进行技术实施可行论证;(3)监测网络系统确定,其监测点位选择一定要具有准确性与代表性;(4)规范监测行为,以科学依据、开拓创新,注重现状、有序监测,严格按确定的技术路线、频次、分析方法、实验测定到数据整理等全过程质量控制;(5)针对监测列项要求,提出监测评价报告内容应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可操作性,并进行专家评审确认。
2.环境监测程序与处理方法2.1环境监测程序按照环境监测的程序先进行实地调研→制订方案→化布点→采集样品→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提出方案→专家评审→上报材料等。
《环境监测》课程方案设计论文

《环境监测》课程方案设计论文摘要: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会让同学们更了解课程的同时更加了解家乡环境的发展现状,并且可以举一反三。
我们通过对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使学生逐步具备基本监测方法理论和实验技能,为实现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提供了可靠保障。
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做到了相关课程的有机结合,并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长兴概况简介长兴县位于浙江省最北端,太湖西岸,与苏、皖两省接壤。
长兴县是浙江省湖州市下辖的三县之一。
长兴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交通区位优越,自然资源和条件丰富,生态环境优越,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是一颗璀璨的“太湖明珠”。
长兴属太湖流域,平原河港交织,荡漾密布,山区为溪涧及山塘水库,长兴主要水系有西苕溪水系、长兴平原水系、东部平原河网与运河。
长兴县的水系主要有西苕溪、泗安溪、箬溪和乌溪。
除西苕溪、泗安溪为跨省、县河流以外,其余皆在县境内。
县域内北部水系发源于西部山区,由西向东入太湖。
北部干流水系有合溪港、长兴港、泗安塘等31条,全长417.4km,流域面积约为1735km2,南部水系有西苕溪等5条,全长59km,流域面积2275km2。
境内的20条河能通航,全长59km,河泊有盛家漾等20个,面积约6km2。
二、监测目的及意义掌握常见的环境监测项目的分析,监测原理,方法与技术;对水质进行检测,以掌握其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环境污染作出预测、预报和预防。
三、具体的监测方案长兴盆地总体上为一个三面环山、一面靠湖的不规则盆地,盆地四周的北西、北面、南部地势高,属低山丘陵区,主要为泥盆系砂岩分布,组成砂岩裂隙含水组;也有石炭、二叠、三叠系灰岩及侏罗系火山岩和白垩系红层分布,分别组成灰岩裂隙溶洞含水组、块状火山岩风化裂隙构造裂隙含水组、红层L隙裂隙含水组;盆地中心为长泗平原,含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其下多为白垩系红层分布因地表水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地下水具有不易污染、水温恒定、水质好、用途广泛、开采方便、成本低等优点,故近年来对地下水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存在着盲目开采等问题,故研究长兴盆地地下水资源分布、探讨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根据污水处理厂的监测断面,进行进一步的设点进行监测。
室内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治毕业设计论文

室内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治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室内环境污染现状、特点、原因及我国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管理现状,并论述了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技术及防护措施。
关键词:室内环境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技术防护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条件的改善, 人们也在不断地改善着自己的居家环境。
但是,许多改善之举反而造成了室内环境的严重污染,从而室内环境污染又成为一个新的环境问题。
这是继“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污染后,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
室内环境污染对居民健康和整个社会经济均会造成重大的损失。
1.我国室内环境污染的现状室内环境污染物是指室内存在的有害于人体健康的气体或其他物质。
根据物质状态,可以将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物质分为悬浮颗粒物和气态污染源两种。
悬浮颗粒物包括粉尘、纤维、细菌和病毒等,会随着呼吸进入呼吸道和肺泡,造成免疫系统的负担,危害身体的健康。
气态污染源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及有机蒸汽。
1.1 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物据统计,我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超额死亡数达11.1 万人,超额门诊数22 万人次,超额急诊数430 万人次。
严重的室内环境污染也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物主要包括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等。
其污染来源及其危害见表1。
表1 五种室内主要污染物来源及其危害序号名称性质危害来源1甲醛HCHO—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易溶于水、醇和醚。
甲醛在常温下是气态,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出现。
其40/100的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此溶液沸点为19 C 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
噪声环境监测 论文设计模版

环境监测(论文)题目:噪声环境监测姓名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201年月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地区院校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加快,同时我国高校的噪声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提高声环境质量是建设生态型校园的一项重要容。
噪声不但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同时也会对周围人群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于需要安静的上课环境和需要充足睡眠的在校大学生而言,通过对大学校园环境及周边地区环境噪声进行检测,分析了噪声污染状况、噪声分布的区域及其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环境噪声;检测;噪声污染第一章噪声监测的基础 (1)1.1检测对象 (1)1.2噪声的危害 (1)1.3噪声监测目的 (1)1.4基础资料的收集 (1)1.4.1污染源的分布情况 (1)1.4.2气象资料 (2)1.4.3功能分区情况 (2)第二章噪声的监测方法 (3)2.1测量的要求 (3)2.2采样点的布设 (3)2.2.1网格布点法 (3)2.2.2定点测量法 (3)2.2.3对于道路交通的采样点的设置 (3)2.3采集的噪声类型 (3)2.4样品的预处理 (4)第三章噪声监测及评价 (5)3.1监测项目的测定 (5)3.1.2监测方法 (5)3.2质量控制方法 (6)参考文献 (6)第一章噪声监测的基础1.1监测对象大学的周边地区的噪声污染情况,其中包括:大学外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东南门小集市旁边,西北门公交站旁边,北门公路和地铁站旁边;在校园的部各个地区的噪声污染情况,其中包括:东苑和西苑的学生宿舍旁边,学校食堂,公共教学楼旁边,学校篮球场和足球场旁边,图书馆旁,学校体育馆旁,校的主干道两旁,以及一些比较空旷,人迹罕至的空地方等。
1.2噪声的危害噪声污染已成为城市四大公害之一,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干扰和损害听力。
噪声可以引起耳鸣耳痛,听力损伤。
另外,它还会干扰听力,掩盖需要的声音,使人不易察觉一些危险信号,从而容易造成重大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校园水环境中无机非金属质量监测姓名徐亚楠班级B110702专业环境工程指导教师王小庆洛阳理工学院目录目录 (1)一. 监测背景 (2)二. 课程设计目的 (2)三. 校园水质监测资料的收集 (2)四. 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2)五. 监测项目的确定 (4)六. 采样时间和采样瓶率的测定. (4)七. 水样的采集及保存. (5)八. 评价方法 (6)九. 质量保证和计划实施 (8)参考文献 (14)一.监测背景根据洛阳理工学院王城校区的用水和排水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总通过对校园水环境检测判断水环境质量状况并判断水环境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巩固我们所学知识培养我们团结协作精神和实践操作技能、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合理地选择和确定某监测任务中所需监测的项目,准确选择样品预处理方法及分析监测方法。
我校有一人工湖,名为镜月湖,由于该河流缺乏水质基础资料,因此作为评价需要,此次课程设计是针对校园周边地表径流状况进行监测,对河流进行环境质量基础调查,从而了解校园周边的水体状况,观察分析河流有害物质的分布,作为今后开发的本底资料。
同时对水体质量进行评述并提出一定对策与建议来保护校园及其周边水体环境,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1)设计课程实践,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2)熟悉环境监测从布点、采样、样品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到分析评价等一系列整套工作程序;(3)能够准确及时、全面的反映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4)进一步认识环境监测的强化管理,健全环保法制手段,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同时也是环境管理的支柱三.基础资料收集(1) 校园湖水水情(2) 湖水周围污染源及排污情况(3) 水资源用途(4)历年水质监测资料四.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1.监测采样点的布置(1)原则:在确定和优化地表水监测时应遵循尺度原则、信息量原则和经济性、代表性可控性及不断优化原则。
监测点应能很好的代表和反应水系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并能反映水污染的特征而且要考虑实际采样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2)采样点的确定方法:设置断面后,应根据水面的宽度确定端面上的采样垂线,再根据采样垂线的深度决定采样点的位置和数目:a. 对于江河湖等水系的每个监测断面,当水面宽度≤50m时,只设一条中泓垂线;当水面宽度50-100m时,在左右岸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垂线;当水面宽>100m 时,设左、中、右三条垂线(中泓及左、右岸有明显水流处),如证明断面水质均匀时,可仅设中泓垂线。
b. 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5m时,只在水面下0.5m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5-10m时,在水面下0.5m处和在河底以上0.5m处设一采样点;水深>10m时,设三采样点,及水面下0.5m处、河底以上0.5m处以及1/2水深处各设一采样点。
如果存在间温层,应先规定不同水深处的水温、溶解氧等参数,确定各层情况后再确定垂线上采样的位置。
2.采样点布设:图4.1 洛阳理工学院平面图(1)监测断面:1. 西门口桥下——控制断面2.A楼前桥下——控制断面3.湖中心深水区——控制断面4.镜月台前——控制断面5.东门口桥下——控制断面(2)采样布点:a. 50m<河宽<100m,设2条采样垂线。
b. 5m< 河深 <10m,在河面以下0.5m处和河底以上0.5m处各设1个采样点。
五.监测项目的确定环保监测人员在对洛河部分断面水质采样时发现,洛河白马寺枣东桥断面至伊洛河偃师出境水断面,水质逐渐浑浊,河道内有不少采沙船作业,多处水面出现泡沫状漂浮物。
环保监测人员对洛河水质综合分析时认为,造成部分断面水质超标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化工、造纸等重点排污企业不能稳定达标排放;二是沿河部分乡镇居民生活污水和区域综合排污渠中污水没有进入污水处理厂,直接排入河中;三是近期天气干旱,上游来水量小,导致河流自净能力减弱。
由于洛阳理工学院王城校区地处洛阳市洛龙区,受污染情况相对较小;生活用水均来自洛河,洛河水体相对较净,对我们监测方案的制定没有太大的影响。
校园水污染源主要包括餐厅污水、实验室废水、生活污水等。
餐厅污水包括洗碗水、洗菜水以及其它污水,洗碗水主要含有N、P等营养物质和油脂,洗菜水含有的沙粒等较少的污染物,其它污水含有较多有机污染物。
主要排入下水道。
实验室水主要排入下水道,排水量不大。
生活污水的排水量占主要部分。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及《地表水和污水检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中,为满足地表水各类使用功能和生态水环境质量要求,将检测项目分为基本项目和选测项目。
而我组根据需要选择温度的测定、pH的测定、含磷化合物的测定、氨氮的测定以及溶解氧的测定。
六.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根据测定项目和实际情况,水样需采样连续多天,对于校园内下水道及湖水直接进行采样,取5个采样点(西门口桥下,A楼前桥下,湖中心深水区,镜月台前,东门口桥下)每天每个采样点采集3次样。
为使采集的水样能够反映水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必须合理地安排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
具体记录:表6-1采样记录采样点采样时间温度(℃)采样点1 2013.12.18 06:00 02013.12.18 11:00 52013.12.18 18:00 1采样点2 2013.12.18 06:00 02013.12.18 11:00 52013.12.18 18:00 1采样点3 2013.12.18 06:00 02013.12.18 11:00 52013.12.18 18:00 1采样点4 2013.12.18 06:00 02013.12.18 11:00 52013.12.18 18:00 1采样点5 2013.12.18 06:00 02013.12.18 11:00 52013.12.1818:00 1七.样品的采集与保存:1.采集表层水样可用适当的容器如塑料筒等直接采集。
根据监测项目确定是混合采样还是单独采样。
采样器需事先用洗涤剂、自来水、10硝酸或盐酸和蒸馏水洗涤干净、沥干,采样前用被采集的水样洗涤2—3 次。
采样时应避免激烈搅动水体和漂浮物进入采样桶;采样桶桶口要迎着水流方向浸入水中,水充满后迅速提出水面,需加保存剂时应在现场加入。
为特殊监测项目采样时,要注意特殊要求,如应用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需防止曝气或残存气泡的干扰等。
2.保存与运输水样存放过程中,由于吸附、沉淀、氧化还原、微生物作用等,样品的成分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如不能及时运输和分析测定的水样,需采取适当的方法保存。
保存时要选择性能稳定,不易吸附预测组分,杂质含量低的材料制成的容器。
最长贮放时间:清洁水样72h;轻污染水样48h;严重污染水样12h;运输时间24h以内。
保存方法冷藏或冷冻法和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
较为普遍采用的保存方法有:控制溶液的PH 值、加入化学试剂、冷藏和冷冻。
采取的水样除一部分现场测定使用外,大部分要运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测试。
在运输过程中,为继续保证水样的完整性、代表性,使之不受污染,不被损坏和丢失,必须遵守各项保证措施。
根据水样采样记录表清点样品,塑料容器要塞紧内塞、旋紧外塞;玻璃瓶要塞紧磨口塞,然后用细绳将瓶塞与瓶颈拴紧。
需冷藏的样品,配备专门的隔热容器,放冷却剂。
冬季运送样品,应采取保温措施,以免冻裂样瓶。
八.评价方法1.水质评价指标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
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共5项。
3.断面水质评价河流断面水质类别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即根据评价时段内该断面参评的指标中类别最高的一项来确定。
描述断面的水质类别时,使用“符合”或“劣于”等词语。
断面水质类别与水质定性评价分级的对应关系见表8-1.表8-1 断面水质定性评价水质类别水质状况表征颜色水质功能类别Ⅰ~Ⅱ类水质优蓝色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水质良好绿色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游泳区Ⅳ类水质轻度污染黄色一般工业用水和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Ⅴ类水质中度污染橙色农业用水及一般景观用水劣Ⅴ类水质重度污染红色除调节局部气候外,使用功能较差4.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当河流、流域(水系)的断面总数少于5个时,计算河流、流域(水系)所有断面各评价指标浓度算术平均值,然后按照“1.断面水质评价”方法评价,并按表1指出每个断面的水质类别和水质状况。
当河流、流域(水系)的断面总数在5个(含5个)以上时,采用断面水质类别比例法,即根据评价河流、流域(水系)中各水质类别的断面数占河流、流域(水系)所有评价断面总数的百分比来评价其水质状况。
河流、流域(水系)的断面总数在5个(含5个)以上时不作平均水质类别的评价。
河流、流域(水系)水质类别比例与水质定性评价分级的对应关系见表8-2。
表8-2 河流、流域(水系)水质定性评价分级水质类别比例水质状况表征颜色Ⅰ~Ⅲ类水质比例≥90%优蓝色75%≤Ⅰ~Ⅲ类水质比例<90%良好绿色Ⅰ~Ⅲ类水质比例<75%,且劣Ⅴ类比例<20%轻度污染黄色Ⅰ~Ⅲ类水质比例<75%,且20%≤劣Ⅴ类比例<40%中度污染橙色Ⅰ~Ⅲ类水质比例<60%,且劣Ⅴ类比例≥40%重度污染红色5.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1)断面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方法评价时段内,断面水质为“优”或“良好”时,不评价主要污染指标。
断面水质超过Ⅲ类标准时,先按照不同指标对应水质类别的优劣,选择水质类别最差的前三项指标作为主要污染指标。
当不同指标对应的水质类别相同时计算超标倍数,将超标指标按其超标倍数大小排列,取超标倍数最大的前三项为主要污染指标。
当氰化物或铅、铬等重金属超标时,优先作为主要污染指标。
确定了主要污染指标的同时,应在指标后标注该指标浓度超过Ⅲ类水质标准的倍数,即超标倍数,如高锰酸盐指数(1.2)。
对于水温、pH值和溶解氧等项目不计算超标倍数。
(2)河流、流域(水系)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方法将水质超过Ⅲ类标准的指标按其断面超标率大小排列,一般取断面超标率最大的前三项为主要污染指标。
对于断面数少于5个的河流、流域(水系),按“(1)断面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方法”确定每个断面的主要污染指标。
测中获得的众多数据,应进行科学地计算和处理,并按照要求的形式在监测报告中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