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羊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母羊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种山羊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种山羊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征求意见稿) 马岩德李维游 1 放牧管理 1.1 放牧时间 1~5月上午9:00~下午5:30;6~12月上午8:00~下午6:00。 1.2 放牧中注意事项 1.2.1 放牧期间,放牧员不能离开羊群,注意观察羊群动态,若发现羊只发病应及时报告兽医进行治疗。 1.2.2 实行轮牧制,一般每个小区放牧7~10天。 1.2.3 每天放牧时间不得少于8小时。 1.2.4 每天饮水不少于2次。 2 补饲 2.1 精饲料(或配合料)饲喂标准 2.1.1 怀孕后期、哺乳期母羊300g/天/羊,分2次饲喂。 2.1.2 产后半月的羔羊50~100g/天/羊,分3次饲喂。 2.1.3 配种期配种公羊配种前1个月到配种结束500g/天/羊,分2次饲喂,并加喂鸡蛋和牛奶(或奶粉)。 2.2 矿钙料成年羊10g/天/羊,其它羊2~5g/天/羊;也可用盐砖让其自由舔食。 2.3 青绿饲料 2.3.1 哺乳母羊加喂5kg/天/羊,羔羊加喂5kg/天/羊。 2.3.2 冬春季节所有羊只加喂草糠0.5kg/天/羊,或青绿饲料2~5kg/天/羊,最好分早晚2次补饲。 3 繁殖 3.1 初配年龄及初配体重 3.1.1 波尔山羊母羊8月龄40kg以上;公羊1周岁50kg以上。 3.1.2 云岭黑山羊母羊6月龄30kg以上;公羊1周岁40kg以上。 3.2 试情 3.2.1 试情时公羊应用试情布。每天试情2次,每次不得少于半小时。 3.2.2 每只发情母羊每个发情期内配种次数不少于2次。 3.2.3 试情时放牧员不能离开羊群,应注意观察,不漏配。 3.3 配种时间 4月20日~6月20日;10月15日~12月15日。 3.4 接羔 3.4.1 产羔期应有专人值班,负责接羔工作。 3.4.2 产羔前厩舍应彻底清除,进行消毒,垫好垫圈草。 3.4.3 接羔时用温水清洗母羊乳房,并挤出少量初乳后,协助羔羊吃上初乳。对羔羊脐带进行消毒。出生后12小时内称初生重。3天内打上暂编号。1月龄和2月龄按 *中文字数1009,英文字数138,总字符数1364;初稿于2000年;耿文诚修订。

獭兔仔兔饲养管理方法

獭兔仔兔饲养管理方法 初乳是指母兔产后3日内的乳汁。初乳水分含量少,蛋白质含量高,富含磷脂、酶、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含有较多的镁盐,具 有轻泻作用,有助于仔兔排泄胎粪。初乳中还有高浓度的母源抗体,能增强仔兔免疫力。初生仔兔要在5~6小时内吃饱初乳,如检查发 现仔兔还没有吃到初乳的,则应人工辅助让其吃上初乳。 合理调整仔兔 母兔的乳头数一般为8个,每窝哺乳仔兔以掌握6~8只为宜。 如果母兔产仔过多,最好让其他产仔较少、产期接近的母兔代哺养,为防代养母兔感到异样气味,而挤咬寄养仔兔,可在寄养仔兔身上 涂擦代养母兔乳汁或尿液,也可在母兔鼻端涂点清凉油或大蒜汁, 以消除异味,如果没有合适的代养母兔,则应主动将发育不良,体 小体弱的仔兔淘汰。 精心育好仔兔 要经常检查每次喂奶后仔兔是否吃足了奶,若个别仔兔没有吃好,再补喂1次,若大多数仔兔没有吃好,则是母奶少,要加强哺乳母 兔营养,多喂青绿多汁饲料,增加精米中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保 证其泌乳量充足,否则仔兔长期吃不饱,势必瘦弱难成活;并还要细 心检查母兔有无乳房炎及仔兔有无黄尿病,一经发现,马上对症治疗。否则,像仔兔黄尿病可造成整窝仔兔死亡,如发现晚了,再治疗,即使活几只,也生长缓慢。要做好保暖防冻,刚出生的仔兔要 求环境温度达30℃~35℃,在产仔箱内应放置吸温性强、保温效果好、柔软、细腻、干燥的垫草。要预防兽害,主要是鼠害,因老鼠 能将整窝仔兔拉走或一窝仔兔被老鼠伤害1~2只,其他仔兔受到惊吓,也很难成活。注意产仔箱一定要严密,并放到安全地方。必须 搞好卫生,坚持每日清扫,定期消毒,产仔箱要勤换垫草,保持清 洁干燥,以给仔兔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波尔山羊母羊饲养管理

波尔山羊母羊饲养管理 配种前的饲养管理,配种前要做好母羊的抓膘复壮,为配种妊娠贮备营养。日粮配合上,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为基础,对断奶后较瘦弱的母羊,还要适当增加营养,以达到复膘。妊娠期的饲养管理在妊娠的前3个月由于胎儿发育较慢,营养需要与空怀期基本相同。在妊娠的后2个月,由于胎儿发育很快,胎儿体重的80%在这两个月内生长,因此,这两个月应有充足、全价的营养,代谢水平应提高15%-20%妊娠后期,每天每只补饲混合精料0.6公斤-0.8公斤,并每天补饲骨粉3-5克。产前10天左右还应多喂一些多汁饲料。怀孕母羊应加强管理,要防拥挤,跳沟,防惊群,防滑倒,日常活动要以“慢、稳”为主,不能吃霉变饲料和冰冻饲料,以防流产。 哺乳期的饲养管理产后2个月-3个月为哺乳期。在产后2个月,母乳是羔羊的重要营养物质,应保证母羊全价饲养。哺乳母羊的管理要注意控制精料的用量,产后1-3天内,母羊不能喂过多的的精,不能喂冷、冰水。羔羊断奶前,应逐渐减少多汁饲料和精料喂量,防止性生乳房疾病。母羊舍要经常打扫、消毒,胎衣和毛团等污物要及时清除,以防羔羊吞食发病。羔羊的护理及培育羔羊的培育,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而且将影响其终生的生长和生产性能。加强培育,对提高羔羊成活率,提高羊群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羔羊的培育。初乳期:应让初生羔羊尽量早吃、多吃初乳,吃得越早,吃得越多,增重越快,体质越强,发病少,成活率高。 常乳期:一般从10日龄后开始给草,将幼嫩青干草捆成把吊在空中,让小羊自由采食。生后20天开始训练吃料,在饲槽里放上用开水烫后的半湿料,引导小羊去啃,反复数次小羊就会吃了。奶、草过渡期:羔羊能采食饲料后,要求饲料多样化,注意个体发育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以促使羔羊正常发育。 专利查询

个母羊产多羔的方法

个母羊产多羔的方法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10个母羊产多羔的方法 一、选育多胎品种 产于太湖地区的湖羊,每胎可产2~3只羔,多的达4~5只羔,且一年四季均可发情配种,平均产羔率达230%以上。产于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小尾寒羊繁殖力髙达273%左右,平均1~2胎产羔率在200%左右。陕西山羊产羔率在259%。此外,南江黄羊、四川麻羊等也都是不错的品种。 二、加强选种选配 母羊多胎性遗传力很强,绵羊排卵2~6个,多的达9个;山羊2~6个,多的达10个以上成熟的卵子。因此,在羊群中要经常选留多胎羊。特别是选择第一胎多羔的母羊或者它本身的后代。还应尽可能选留双胎公羊做种公羊。 03 提高适龄母羊在羊群中的比重 研究表明,一般二产以上的母羊产双羔率高,因此,4~6岁的母羊应占羊群总数的55%~60%,这是提高母羊增殖速度的一个重要措施。 四、提高配种前体重 母羊配种前体重与繁殖力密切相关,配种前体重每增加5千克,双羔率可提高9%。据有关单位试验,配种前体重不足40千克的母羊,发情配种受胎率为68%,全部产单羔;40~61千克以上者,受胎率73%~100%,产羔率100%~150%。 五、短期优饲

配种前2~3周短期优饲,每头母羊每天补饲0.2~0.25千克,微量元素添加剂1~2克,还补饲VE和VA制剂,使母羊活重增加3~5千克以上,可以提高母羊的双羔率5%~10%。 06 使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 在母羊发情周期的第12或13天(即母羊发情到来之前的4天),一次肌肉注射PMSG500~1000国际单位,可使单羔母羊排双卵。 七、适时配种产羔 一般母羊初配为10月龄以上,公羊8月龄;绵羊体重达40千克以上、奶山羊35千克、肉羊25千克。一年两胎可安排在春秋配种。母羊发情表现外阴潮红,流黏液,尾摇摆上翘,叫声不断,釆食减少且不安定,应及时配种,俗有“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的说法。可釆取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技术。要求母羊第一次配种后12~24小时内重复配一次,利于提高受胎率和产羔率,这样可达一年两胎或两年三胎,平均窝产崽数在2头以上,有的高达3~4头。生产实践中还常采用双重配、混合输精等办法。 八、导入多产品种血液 用多胎品种与地方品种杂交,是提高繁殖力最快、最有效和最简便的方法。据研究,用莎能山羊改良本地山羊,其后代周岁体重可提高80%以上,双羔率提高40%以上。 九、诱产多胎羔羊

兔子的饲养管理技术

兔子的饲养管理技术 兔子的饲养管理技术:仔、幼兔 1、睡眠期的管理 獭兔初生至第12天为睡眠期,这个时期仔兔窝内温度应保持在28-30度。 若发现仔兔因吊乳而被母兔带出窝,应立即采取以下方法救护: 若仔兔被带出窝时间不长,稍许受凉,可把仔兔放入怀中取暖,等仔兔复苏后再放入窝内;若被带出窝时间稍长,兔体受冻发凉,应立即将仔兔放入40度热水中,使其口鼻露在水外,约10分钟,等仔兔复苏后擦干水,放入窝中。此外,产仔箱要严密,以防仔兔受到外来伤害。 2、开眼后的管理 兔子的饲养管理技术:种公免 1、单笼饲养。种公兔必须单笼饲养,并尽量离母兔远些,保证其能安静休息。 2、调配好饲料。配种前和配种期间饲料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要高些,同时搭配其他营养成分,但休情期可降低标准,防止兔体过肥。 3、加强运动。每周要让种公兔在舍外运动1-2次,并定期让种公兔晒大阳。 4、控制配种次数。强壮的种公兔可每天配种一次,连续配种三天,停一天;体质一般的种公兔,可隔一天配种一次。 兔子的饲养管理技术:种母兔

2、怀孕期间管理。 母兔自受孕第五天起,要饲喂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如大豆饼,鱼粉等,同时补充适量食盐。产前3天适当减少精料,多喂优质青 饲料。母兔临产前要注意观察,发现母兔衔草做窝时,应及时将其 送进铺有清洁柔软的干草、棉花或鸡、鸭、鹅毛的产仔箱内。产仔 箱的光线应暗些。 3、哺乳期的管理。 1品种 家兔的种类很多,有中国白兔、獭兔、毛用兔、哈白兔、青紫兰、巨型兔、比利时兔等,这里主要介绍我县比较常见是中国的白兔。 中国白兔是我国的劳动人民经过长时间培育而成的优良品种,多为 纯白色,也有黑色、灰色、棕色等。白兔的眼睛为红色,嘴较尖, 耳厚,被毛较短但密,体型较小,成年兔只有2~2.5kg。母兔繁殖 力高,母性强,哺乳力好,乳头有6对,一年能繁殖7窝左右,抗 病力强。 2.繁殖情况 母兔在出生后4~5个月,公兔5~6个月达到性成熟。发情周期在 8~16天,发情持续期在3~5天。发情时烦躁不安,爱跑动刨地,采 食量减少,爬跨公兔,外阴红肿潮湿,黏膜潮红。一般母兔达到 7~8月龄,体重2.1kg以上;公兔8~10月龄,体重3kg以上,即可 配种。一般在家兔在受刺激10~12小时排卵,第一次交配后8~10小 时再进行一次配种,以提高受胎率,避免空怀。 3饲养管理 仔兔的饲养管理:仔兔的哺乳期一般为40~50天,要让仔兔早吃、吃足初乳;出生后12天左右仔兔开始睁眼,会开始乱爬,此时要注 意经常检查,看是否爬出巢箱,以防送死;仔兔出生后16~19天开始 吃饲料进行辅助,如豆浆、米汤、嫩草等,每天5~6次;40~50日龄 开始,如体重达到650g左右即可断奶,在整个仔兔的管理中,最重 要的是预防球虫病。

羊的日常饲养管理方法

羊的日常饲养管理方法 1.空怀期。指从羔羊断奶到母羊再次配种前的时期,也为恢复期,大约3个月。这时期母羊饲养的重点是抓膘复壮,体况恢复到中等 以上,以利配种。中等体况第一情期受胎率可达80-85%,体况差的 只达到65-75%。加强母羊配种前一个半月的饲养,尽量选择草质好 的草场放牧,延长放牧时间,如草地草质不好,吃不饱时,每只羊 每日补饲0.2-0.3千克的混合精料,达到中等以上营养水平,以促 进发情,使发情整齐,提高受胎率和双羔率。有资料报道:配种前每 提高1千克体重,双羔率可提高2%。 2.妊振期。母羊妊娠期为5个月,前3个月为妊娠前期,后2个月为妊娠后期。 妊娠前期胎儿在母体中发育较慢,只占出生重的10-20%,母羊 维持配种前体重就可以。这时期正值秋季,是草结籽期,营养较丰富,放牧能满足母羊营养的需求,不必补饲。 妊娠后期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较快,约80-90%的胎儿体重在 妊娠后期形成,需供给较高营养,如营养不足,则羔羊出生重小, 成活率低,母羊泌乳能力下降。此时的母羊营养中,能量比空怀期 增加30-40%,蛋白质增加40-60%,钙磷增加1-2倍,维生素增加2倍。除放牧外,应补饲野干草0.5-1千克;青贮料1千克;精料0.5- 1千克,其比例为玉米52%,豆饼25%,糠麸18%,食盐、石粉、骨粉、小苏打、预混料各1%。 妊娠母羊的管理: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不饮冷冻的水,放牧时 不能紧追急赶,不跳沟跃壕,出入舍时不要拥挤,临产前1周不能 远离羊舍放牧,便于分娩时及时回羊舍。 3.哺乳期。哺乳期为2.5-3个月。产羔羊后,母羊应饮些温盐水或在温盐水中加一些麸皮,以调节消化机能,促进恶露的排出。产 后3天内母羊只能喂一些优质干草,不要饲喂精料和多汁料,以免

母羊如何产多胎

母羊如何产多胎 母羊的多产性是具有明显遗传性特征的性状。从解剖学上分析,母羊是双角子宫,适合怀双胎。从生产实践中,不少母羊不仅可以产双羔,甚至可以产3胎或4胎。提高母羊的产羔率,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经济效益。 目前,用于提高母羊产双羔率的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采用促性腺激素,如PMSG诱导母羊双胎;二是采用殖免疫技术;三是应用胚胎移植技术;四是采用营养调控技术。 一、促性腺激素 对单品种的母羊多采用这种方法。一般是在母羊发情周期的第12-13天,一次注射PMSG 700-1000文毫克,或用孕酮处理12-14天,撤检前注射PMSG 500毫升以上,HCG 200-300毫升。在非繁殖季节,需要增加激素剂量。PMSG处理的弊端是不能控制产羔数,剂量小时,双胎效果不明显,剂量大时,则会出现相当比例的三胎或四胎,影响羔羊成活的成绩。有时还会造成母羊卵巢囊肿。 促性腺激素处理可与同期发情处理结合,即在同期处理时适当增加促性腺激素的剂量,要以达到提高双羔率的目的。直接用促性腺激素,因母羊对激素反应敏感性存在的个体差异,处理效果有时不确定,选用这种方案须作测试,因品种、地区而确定合理剂量和注射时间。

二、生殖免疫技术 该技术是以生殖技术作为抗原,给母羊进行主动免疫,剌激母体产生技术抗体,或在母羊发情周期中用缉私抗体进行被动免疫。这种抗体便和母羊体内响应的内源性激素发生特异性结合,显著地改变内分沁原有的平衡,使新的平衡向多产方向发展。 目前,生殖免疫制剂主要有:双羔素(睾酮抗原)、双胎疫苗(类固醇抗原)、多产疫苗(抑制素抗原)及被动免疫抗血情等。这些抗原处理的方法大致相同,即首次免疫20天后,进行第二次加强免疫,二免后20天开始正常配种。据测定,免疫后抗原滴度可持续1年以上。 三、胚胎移植2个受精卵 应用胚胎移植技术给发情母羊移植两枚优良种畜的胚胎,不但能达到一胎双羔还可以通过普通母羊繁殖良种形式,在生产中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四、营养调控技术 营养调控技术提高母羊双羔率,主要包括采用配种前短情优饲、补饲VE和VA制剂、补饲白羽扁豆、补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实践证实,这些措施在以提高母羊的繁殖率。

养殖山羊最新技术大全

养殖山羊最新技术大全 养羊技术要点,一, 1 羊圈的建造 1.1要离村庄一定距离,交通方便,光照较充足,野生牧草生长茂密,具有充足的饮用水,坡度在45?以下,每667平方米立竹量在100根左右。同时要考虑到羊群对周围农作物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1.2 羊圈的建造位置宜选在避风平坦,高燥向阳,排水方便,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布局,用土墙或砖木及水泥瓦或石棉瓦等建造高2, 2.5m的楼台漏缝地板式羊舍,大小长度以养羊数量及发展目标而定。 一般羊舍要求门宽3m,占有面积1,1.2平方米/只,羊床离地1.5,1.8m,羊床用7,10cm宽的竹片铺钉平整,竹片间留1,1.5cm宽的间隙。舍内设怀孕母羊栏、哺乳带羔栏和肉羊栏等分类围栏,并安装草架和水料槽。舍外设有运动场,并在运动场一端搭建凉棚,设置草架和水料槽,周围用围墙或围栏围起。 2 品种选择与羊群结构 2.1 品种的选择要选择对高山陡坡环境适应性强,生长性能好、饲养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品种。一般选择多胎、母性好、早熟、四季发情、个体较大的本地山羊为母本,与优质公羊如南江黄羊、波尔山羊等杂交。 2.2 羊群结构群体不宜过大,饲养规模必须从面积、草质草量以及自身的资金、管理经验等实际出发,不能盲目求大,急功近利。一般规模以100,150只/群为宜。羊群中要以繁殖母羊为主,母羊比例要达到65%,70%,其中能繁母羊占50%以上,公母比例1?20,30,公羊要定期更换,避免出现近交。 3 饲养管理技术

3.1 划区轮牧为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提高载畜量,减少寄生虫病感染机会,要将放牧的依据地形地势及不同季节中牧草生长情况,利用坑沟、山岭、道路等把划分成若干片区,每个片区放牧3,5d,然后让它休养30,40d后再重新轮回放牧利用。一般草地每667平方米可供放牧2,3只羊/d,经套种牧草的每667平方米(亩)可放牧5,7只羊/d。山羊一般不会啃吃或践踏竹笋,但在牧草萌发迟、生长慢或牧草稀疏的里,每年的惊蛰至谷雨出笋期,不宜安排放牧,以免羊吃不到草而去啃咬竹笋。 3.2 套种牧草草地以禾本科牧草为主,缺乏豆科牧草,而且产量较低,品质较差。因此,宜在里套种豆科牧草,以提高载畜量。一般新建植的,可套种产量高的紫花苜蓿、杂交狼尾草等,老可结合2,3年/次的秋冬季垦复机会,在竹行 1 养羊新技术点 间空隙套种较耐荫的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等。 3.3 科学放牧一年四季均可放牧,但在不同的季节,由于气候特征、草质草量和羊群的体况不同,要分情况、区别对待。 每年12月至翌年4月,因气候多变、寒冷,可采食的牧草少,且母羊大多处在怀孕或产羔哺乳期。要选择在羊舍附近、背风向阳的里,以便气候突变时能及时将羊群赶回羊舍补饲。为安全渡过关键时期,放牧要晚出早归,出牧前取好给羊群补饲的干草。无补饲条件的,每天先把羊群赶到有枯草的地方放牧,然后再放到有青草的里。 清明过后,天气逐渐转暖,牧草返青,放牧要早出晚归,逐步加大放牧距离,让羊尽量吃饱。 5,11月的夏秋季节,牧草丰茂,且开花结籽,营养价值高,是抓膘的好时机,但天气炎热,竹林蚊虻多,对放牧不利。因此,应选择在山顶或地势较高、饮水方

哺乳母兔饲养管理技术

哺乳母兔饲养管理技术 母兔自分娩到仔兔离奶,大约需40~45天,这段时间称为哺乳期。 仔兔主要依靠母乳来维持生命和生长,所以仔兔生长的好坏,取决子母兔乳汁的质量和数量。为保证仔兔健康地生长发育,就必须加强对哺乳母兔的饲养管理。母兔分娩后,因泌乳的需要,食量比较大,因此,要逐步增加饲料的给量,可增加原来食量的2/3到一倍以上。除多给新鲜的青绿饲料外,精饲料的数量也要增加,如黄豆、豆饼、麦麸、豆渣等。并加入鱼粉、骨粉、蛋壳粉和生长素,使母兔的体质大大增强,以保证仔兔的良好发育。 为了提高仔兔的成活率,使每窝的仔兔生长发育均匀,可采取调整仔兔和寄奶的办法。同窝中的仔兔有强有弱,有大有小。大而强的抢奶快,吸吮力强,弱而小的抢奶慢,吸吮力差。因此,要对3天内所生的各窝仔兔,按照仔兔的大小和母兔的泌乳能力进行调整,每只母兔可固定带仔4~6头,如母兔产仔较多,可把仔兔多的寄给产仔少的母兔或用别的母兔代奶。为防止母兔咬异味仔兔,调整仔兔可在母兔喂奶后进行,这样通过原窝仔兔的气味对被调进仔兔气味的粘染,使下次母兔喂乳时辨认不出。

为防止鼠类和兽害咬食仔兔,可把所生的仔兔连同产箱拿出母兔笼,另外保存。巢箱上标明母兔耳号、笼号和产仔时间,待喂奶时再送回。如果饲料搭配得好,母兔食量正常,泌乳情况一般是很好的,但也有个别母兔产仔后奶少或没有奶,可用“催乳片”催奶,每天一次,每次2片,连喂3~4天?或用蒲公英当饲料。前两种方法如果无效,可给母兔肌肉注射。催产素”,每次0.5毫升,1~2次即见效。产后3天内的母兔,如果每天喂给0.5克磺胺噻唑(S T)和苏打片各一片,可减少其患乳房炎和仔兔脓毒性败血症及母兔?53?生殖系统的炎症。 如果母兔发生乳阻塞,可用蚯蚓通奶。办法是先将活蚯蚓在开水中泡成白色,然后切碎拌食糖喂给母兔。初产后母兔乳头如呈紫色或黑紫色,这是乳房炎的前期,有人叫“奶盖顶”,要立即治疗。可以给母兔肌肉注射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每次2毫升,每天2次,连续3~5天。对于母兔奶水过旺,仔兔吃不完而形成乳块,可用毛巾蘸热盐水敷,每次20~30分钟,然后让比较大的仔兔吸吮。奶水少的母兔可增喂多汁饲料或豆浆、米汤、红糖水。奶水过足时,可饮冷盐水,同时减少精饲料和青绿饲料的给量,以减少乳汁分泌。

怀孕母羊的饲养管理

怀孕母羊的饲养管理 一、母羊怀孕初一个月左右,受精卵在定植未形成胎盘之前,很容易受外界饲喂条件的影响,喂给母羊变质、发霉或有毒的饲料,容易引起胚胎早期死亡;母羊的日粮营养不全面,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也可能引起受精卵中途停止发育,所以母羊怀孕初一个月左右的饲养管理是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胎儿尚小,母羊所需的营养物质虽要求不高,但必须相对全面,在放牧和圈养的饲养条件下,一般来说母羊采食幼嫩牧草能达到饱腹即可满足其营养需要,但在秋后、冬季和早春,牧地草质枯萎粗老,多数养殖户以晒干草和农作物秸秆等粗料补喂母羊的放牧不足,由于母羊采食饲草中营养物质的局限性,即使母羊放牧和补喂采食能达到饱腹也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养殖户则应根据母羊的营养状况适当地补喂精料。 二、母羊怀孕两个月后,随着怀孕月份的增加,胎儿发育逐渐加快,应逐渐增加精料的饲喂量,可将黄豆40%、玉米30%、大麦20%、小麦10%,用温水浸泡6小时~8小时,磨成浆,再添加相当于黄豆等饲料总量10%~15%豆饼、5%~8%糠麸、1%食盐、3%~5%骨粉,每天给孕羊补喂2次~3次,每次每只羊喂给混合精料50克~100克,青年母羊还应适当地增加精料喂量。 三、母羊怀孕3个月后,孕羊饲喂饲草的总容积要适当地加以控制,给羊补喂饲草和添加精料应做到少喂勤添,以防一次性喂量过多压迫胎儿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 四、母羊怀孕4个月以后,胎儿体重已达到了羔羊出生时体重的60%~70%,同时母羊还要储存一定量的营养物质以备产后哺乳。一般在此阶段进行攻胎补料,精料的饲喂量应增加到怀孕前期的两倍左右,而饲喂的饲草和补喂的精料要力求新鲜、多样化,幼嫩的牧草、胡萝卜等青绿多汁饲料则可多喂。禁止喂给马铃薯、酒糟和未经去毒处理的棉子饼或菜子饼,并禁喂霉烂变质、过冷或过热、酸性过重或掺有麦角、毒草(如闹阳花、无刺含羞草等)的饲料,以免引起母羊流产、难产和发生产后疾病。 五、母羊产前一个月左右,应适当控制粗料的饲喂量,尽可能喂些质地柔软的饲料,如氮化、微贮或盐化秸秆、青绿多汁饲料,精料中增加麸皮喂量,以利通肠利便。 六、母羊分娩前10天左右,应根据母羊的消化、食欲状况,减少饲料的喂量。 七、产前2天~3天,母羊体质好,乳房膨胀大并伴有腹下水肿,应从原日粮中减少1/3~1/2的饲料喂量,以防母羊分娩初期乳量过多或乳汁过浓而引起母羊乳房炎、回乳和羔羊消化不良而下痢;对于比较瘦弱的母羊,如若产前一星期乳房干瘪,除减少粗料喂量外,还应适当增加麻饼、豆饼、豆浆或豆渣等富含蛋白质的催乳饲料,以及青绿多汁的轻泻性饲料,以防母羊产后缺奶。此外,怀孕母羊的饲料和饮水要保持清洁卫生。

母羊饲养管理

繁殖母羊的饲养管理 摘要:母羊繁殖是羊养殖者扩大规模、获取利益的前提。除了遗传因素外,饲养管理的方式方法对健康无病的母羊繁殖亦有显著影响。繁殖母羊按生理阶段可分为空怀期、妊娠期和哺乳期三个阶段。加强饲养管理是保证母羊高产、多胎和羔羊体壮、成活率高的关键,也是提高养羊效益的关键。本文就繁殖母羊的生理特点,按不同阶段对其饲养管理要点进行论述。 关键词:空怀期;妊娠期;哺乳期;饲养管理 一、空怀期的饲养管理 空怀期是指从羔羊断奶至下期配种前2-3月的时间。这一时期的饲养任务是恢复母羊体况,增加体重,补偿哺乳期消耗,为下次配种做好准备。加强空怀期的饲养管理对提高母羊的受胎率、双羔率有一定的益处。该时期饲养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尽可能早的让羔羊断乳,以减轻母羊负担。 二是加强营养。其日粮的标准为:混合精料0.2-0.3千克,干草0.3-0.5千克,秸秆0.5-0.7千克。对体质较差、瘦弱的羊要适当补充混合精料,使母羊在配种关达到7-8成膘。 三是在配种前30-40天,要根据母羊体况给予适当的短期优饲,增加优质干草、混合精料,以增强母羊体质,促进母羊集中发情,还可提高双羔率5%-10%。 四是对全群母羊进行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处理。

二、妊娠期的饲养管理 母羊在配种后17~20天内不发情,表明其已受胎妊娠。妊娠期分为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此阶段的饲养管理对胎儿的生长及羔羊的初生重、健康状况和羔羊成活率都相当重要。 妊娠前期:前3个月为妊娠前期。此时多为秋、冬季节,也正是绒毛生长旺期,此时胎儿发育较慢,重量仅占羔羊初生重的10%。母羊怀孕头一个月左右,受精卵在未形成胎盘之前,很容易受外界饲喂条件的影响,喂给母羊变质、发霉或有毒的饲料,容易引起胚胎早期死亡;母羊的日粮营养不全面,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也可能引起受精卵中途停止发育,所以母羊怀孕—个月左右的饲养管理是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胎儿尚小,母羊所需的营养物质虽要求不高,但必须相对全面。妊娠前期母羊对粗饲料的消化能力较强,只要搞好放牧,维持母羊处于配种时的体况即可满足其营养需要。进入枯草季节后,应进行适当补饲,充分满足胎儿生长发育和组织器官分化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每只每天建议补饲秸秆0.5千克、优质干草0.25千克、混合精料0.3千克。,维生素、微量元素适量,自由啖盐。 妊娠后期的饲养管理:妊娠后期胎儿生长发育快,约为初生重的80%-85%。妊娠第4个月,胎儿平均日增重40~50克;妊娠第5个月日增重高达120~150克,且骨骼已有大量的钙、磷沉积。母羊妊娠的最后1/3时期,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增加40%~

山羊饲养管理规程完整

山羊饲养管理规程 一、总体要求 本规程规定了山羊养殖的羊场环境、引种供种、投入品管理、饲养管理、卫生消毒、人员管理、活羊运输、病、死羊废弃物处理和养殖档案等标准要求。 二、羊舍建造 (一)羊场环境 1、场地环境:山羊以农户分散养殖方式为主,环境条件应符合GB/T 18407及NY/T 388的规定。 2、选址 (1)选址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 (2)羊舍或集中养殖场应建在地势干燥、排水良好、通风、便于防疫的地方。 (3)羊舍(场)周围3km以内无大型化工厂、采矿厂、皮革厂、肉品加工厂、屠宰场、其它畜牧场等重大污染源。 (4)羊舍(场)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1km以上。距离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距离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

(5)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NY5027的要求。 (6)放牧条件良好,饲草资源充足。 3、布局 (1)羊场分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各功能区间应设防疫隔离带。分户养殖应实行人畜分离建设。 (2)生活管理区应设在上风向,主要包括生活设施、办公设施,主大门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 (3)羊舍应建在生产区的上风向,隔离羊舍、病死羊处理区和废弃物处理设施应与生产区隔开。 (4)场区内净道和污道应分开,且互不交叉。 (5)在羊只饲养区内不应饲养其他经济用途动物。 4、羊舍建筑 (1)建筑形式:羊舍设计应通风、采光良好,注意保温隔热。采用半开放式,屋檐距地面(2.3~2.5)m。 (2)排列方式 ①整齐排列方式:平坦地区建羊舍,可按照坐北朝南偏东15的方向进行规则性整齐排列,羊舍建筑面积视羊群规模而定。

②自然排列方式:在丘陵山区可依山势进行自然排列,建造成吊脚楼式羊舍。 (3)内部设施 ①羊栏与羊床:羊栏可依羊舍纵轴采取单列式或双列式排列,羊床离地高度在150cm以上,床面漏缝的间隙为(1.5~1.8)cm,以羊粪能够自然掉落又不卡羊脚为原则。 ②食槽与草架:应在羊栏的正面安装长形食槽,并在食槽上方安装与食槽等长的草架,或在运动场内放置草架,供羊采食草料。 ③水槽应安装在羊栏内的适宜位置,要经常供应羊充足饮水。 三、引种供种 (一)引种供种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规定,并按照 GB16567的要求进行检疫。 (二)选购种羊应符合NY810的规定。 (三)购入羊应在隔离场观察不少于15d,并进行全面驱虫,经兽医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转入生产群。 四、投入品管理 (一)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不同时期母兔的饲养管理

不同时期母兔的饲养管理 兔兔 母兔是兔群的基础,它除了本身生长发育外,还有怀胎、泌乳、产毛等负担,因此,母兔体质的好坏,就直接影响到后代,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母兔的饲养管理工作。母兔的饲养管理工作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事情。例如,成年母兔在怀孕、哺乳、空怀三个阶段中的生理状态有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在母兔的饲养管理上,也应根据各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空怀时期的饲养管理 母兔的空怀时期是指仔兔断奶到再次配种怀孕的一段时期,一般叫做空胎期,也叫休养期。这个时期的母兔由于哺乳期消耗了大量养分,身体比较瘦弱,需要多种营养物质来补偿和提高其健康水平。所以在这个时期要给以优质的青饲料,并适当喂给精料。以补给哺乳期中落膘后复膘所需用的一些养分,使它能正常发情排卵,以便适时配种受胎,这个时期的母兔不能养得过肥或过瘦。空怀时期的母兔所用的饲料,各地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夏季可多喂青绿饲料,冬季一般给予优良干草、豆渣、块根类饲料,再根据营养需要适当的补充精料,还要保证供给正常生理活动的营养物质。但配种前15日应转换成怀孕母兔的营养标准,使其具有更好的健康水平。 二、怀孕兔的饲养管理 母兔自交配到分娩的一段时期叫怀孕期。在怀孕期间,母兔

除维持本身生命活动外,还有胚胎、乳腺发育和子宫的增长代谢增强等方面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怀孕母兔在饲养管理上主要是供给母兔全价营养物质,保证胎儿正常发育;加强护理防止流产。所以在母兔交配7天后要马上进行怀孕检查,若确实已经受胎的要做好下列工作: 1.加强营养母兔在怀孕期间特别是怀孕后期能否获得全价的营养物质,对胚胎的正常发育和母体健康以及产后的泌乳能力关系密切。对怀孕母兔在怀孕期间特别是怀孕后期能给予母兔丰富的饲养条件,母体健康,泌乳力强,所产仔兔发育良好,生活力强;相反则母兔消瘦,泌乳力减少,仔兔生活力差。所以,在怀孕期间应给予营养价值高的饲料。尤其是怀孕后期,饲料的数量和质量对胎儿的生长关系很大,我们应根据胎儿的发育情况除要逐步增加优质青绿饲料外,也需补充豆饼、花生饼、豆渣、麸皮、骨粉、食盐等含蛋白质、矿物质丰富的饲料,自受胎到15天饲料量要相应增加,直到临产前3天才减少精料量,每天只喂较少的精料,但要多给青饲料。 2.做好护理,防止流产母兔流产,一般多在怀孕后15~20天内发生。母兔流产亦如正常分娩一样,要衔草拉毛营巢,但产出来未形成的胎儿多被母兔吃掉。为了防止流产,不能无故捕捉母兔,特别在怀孕后期要倍加小心。若要捕捉,应该用两只手操作,一手抓颈部,一手托臀部,并保持兔体不受冲击,轻拿轻放。兔笼附近不可大声惊吵,保持安静。到怀孕15天后,应单笼饲养。如若因条件所限,在怀孕母兔舍内又养有其他各种家兔(哺乳兔、幼兔、中兔、成兔)时,在每天喂料时应先喂怀孕母兔,尤其是怀

如何做好种母羊的饲养管理

如何做好种母羊的饲养管理 一、分期饲养 母羊的饲养包括空怀期、妊娠期和哺乳期。为保持种母羊良好的配种体况,要尽可能做到全年均衡饲养,尤其应搞好母羊的冬春补饲。 1、空怀期: 是指从羔羊断乳到配种受胎的时期。此期要注意母羊的抓膘复壮,在配种前1~1.5个月实行短期优饲,提高母羊配种时的体况,达到 发情整齐、受胎率高、产羔整齐,产羔数多。 2、妊娠期: 是指从怀孕到产羔的时期,一般为5个月。妊娠前期(受孕后前 3个月)因胎儿发育较慢,需要的营养物质少,一般放牧或给予足够 的青草,适量补饲(每只每天50~100克精料)即可满足需要。此期 饲草饲料要新鲜易消化,饮水清洁无冰碴,不使羊受惊猛跑,以防 止早期隐性流产;妊娠后期(后2个月)是胎儿迅速生长之际,初生重 的90%是在母羊妊娠后期增加的。这一阶段若营养不足,羔羊初生 重小,抵抗力弱,极易死亡且因膘情不好,到哺乳阶段没做好泌乳 的准备而缺奶。因此,此时应加强补饲,除放牧外,每只羊每天需 补饲精料500克、干草1~1.5公斤、青贮料1.5公斤,食盐和骨粉15克。给怀孕母羊的必须是优质草料,要注意保胎。发霉、腐败、 变质、冰冻的饲料都不能饲喂,不饮温度很低的水。 3、哺乳期: 一般为2个月,由于羔羊生后的2个月主要靠母乳提供营养,母羊的营养应保证泌乳量多为前提,产双羔的母羊每天补给混合精料0.6公斤、豆科干草1公斤,产单羔母羊每天补给精料0.5公斤、 豆科干草0.5公斤,不论单羔还是双羔都应补给多汁饲料1.5公斤。

二、管理要点 1、供应充足饮水: 高温季节需水量大,喂水更不能间断;妊娠、哺乳母羊需水量增加,产前、产后母羊易感口渴,饮水不足易发生母羊烦躁不安、泌乳停止;喂粗蛋白、粗纤维和矿物质含量高的饲料时,其供水量同时也要增加。每天要保证放牧前和归牧后供给一次充足饮水。 2、适宜的温度: 温度对母羊的影响很大,舍温超过25℃时即引起食欲下降,舍温低于5℃或高于25℃时,母羊的繁殖性能将受到影响。要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和冬季保暖工作。 3、保持环境干燥和安静: 雨季是羊病(尤其是肺炎)多发季节,应注意羊舍内干燥,勤换垫草,在地面上撒些石灰或焦泥灰,以吸湿气而保持羊舍干燥。母羊胆小易惊,尤其在分娩、哺乳和配种时影响更大,怀孕母羊同圈饲养相互惊扰或强制牵拉等,都可能造成流产。因此,在管理上要细致,保持环境安静。 4、搞好卫生消毒: 及时清除羊舍内粪便,保持舍内清洁卫生。对食具和饮水器要经常洗刷,定期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或用水煮沸消毒,并定期对羊舍及周边环境用火碱消毒,以消灭饲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5、合理配种繁殖: 正确使用人工授精繁殖技术,可提高繁殖成活率。母羊性成熟一般为4~8月龄。一般初配母羊体重接近成年母羊可开始配种。肉用母羊配种适龄为12个月龄,早熟品种、饲养管理条件好的母羊配种时间可提早:一般配种季节是春、秋两季,最理想的时间是9~11月份。种母羊在繁殖选配时,要防止近亲交配及体质、外形有相同缺点的种羊互配而导致后代生产性能下降。

多胎肉羊生产主要技术措施

二、多胎肉羊生产主要技术措施 1 、大力发展肥羔肉生产 在30-60 日龄断乳,马上转入育肥,在 4 月龄体重(32-35kg)时屠宰。 肥羔肉品好:肥羔肉鲜嫩、多汁、易消化,营养价值优于成年羊肉,倍受国内、国际市场的欢迎。 经济效益高:羔羊生长快,饲料报酬高。 生长速度快:羔羊生长高峰在1-5月龄,此期间羔羊体重增长快,(3:1-4:1)。 生产周期缩:当年育肥,当年出栏,加快了羊群周转,提高了出栏率及出肉率,当年可获 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 、应用现代繁殖技术 采用同期发情技术使母羊同时发情。 国内绵羊的同期发情用MAP( 甲孕酮) 阴道海绵栓结合FSH(垂体促性腺激素) 和LH(垂体促黄体素) 进行了绵羊同期发情处理;或在绵羊繁殖季节肌注氯前列腺烯醇。 采用超排技术来提高受胎率。 对卵巢产生作用并能引起卵的成熟和排卵的激素主要有:孕酮、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等。 采用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技术来提高产羔率; 即:受精卵移植,将优秀母羊早期胚胎,或通过体外受精得到的胚胎,移植到生理状态相同土种羊体内。 胚胎分割则是切割早期胚胎成二、四或多等份,再移植给受体母羊,从而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羔羊的技术。 统一配种,从而使肉羊大批量生产,做到均衡上市,全年供应。 如注射某些激素,可以促使更多的卵泡相继生长并成熟、排卵。 这就是超数排卵的基础。 可以对卵巢产生作用并能引起卵的成熟和排卵的激素主要有:孕酮、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等。 3 、早期断奶,集中育肥 通过控制哺乳期,缩短母羊产羔间隔和控制繁殖周期,使母羊的体质尽早得以恢复,以达到一年两产或两年三产,提高存栏母羊生产效率目的。 生后一周左右断奶:用代乳料进行人工育羔。 生后6-7周断奶:此时羔羊瘤胃发育已基本成熟,能像成年羊一样有效利用饲料。

繁殖母羊的饲养管理要点

63 繁殖母羊的饲养管理要点 王鑫源,胡世超,白园园,王净*(河北北方学院动物科技学院075131) 遗传、环境、营养等要素共同决定着母羊的繁殖力。一般情况下,在母羊繁殖期中,按照生理状态的不同可分为空怀期、妊娠期及泌乳期三个阶段。针对各个阶段的特性需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以提高母羊的生产力和幼畜的存活率,使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促进羊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 1空怀期 空怀期是指母羊产羔断奶之后到母羊再次配种之前这段时间。强化空怀期母羊的饲养管理可显著提高母羊的受胎率、产羔率和羔羊的存活率。空怀期母羊一般饲喂红薯秧、花生秧、青干草、玉米秸秆、玉米粒、麦麸、青贮饲料以及添加剂等组成的TMR (全混合日粮)。建议在正式配种前45d 左右饲喂优质饲料, 使母羊得到充足营养物质。可将母羊移至优质牧场放牧,或在日常饲料中增加充足的精饲料,完成母羊的催情补饲,促使母羊发情和排卵。刘琪认为母羊饲料中添加铬,可提前母羊的初次排卵期和发情期,使母羊发情间隔期缩短,增加子代羔羊的初生重量 [1] 。同期发情、超数排卵、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等繁殖技术的应用 可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2妊娠期2.1妊娠前期 妊娠前期是指在母羊怀孕后的3个月内,在此期间胎儿成长非常迟缓,母羊所需的养分与空怀期基本相同,但是如果母羊的营养被限制,母羊将消耗本身的营养积蓄以满足胚胎生长发育以及自身的能量需求,从而降低对胚胎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 [2] 。提供母羊充足的营养,确保饲料的适口性和多样性,可以在粗 饲料中适当加入紫花苜蓿和黑麦草,维持母羊中等偏上的体膘,但也要避免母羊体态过于肥胖。冬季注意羊舍保温,不能给羊饮冰水,不能投喂带冰或变质发霉的饲料,还要将妊娠母羊分栏饲养,保证羊舍安静,避免母羊受到惊吓。妊娠前期保胎最关键。 2.2妊娠后期 妊娠后期,胎儿从母体获得大量的营养物质,80%以上的初生胎重在这阶段形成。如果在妊娠后期得不到充足的营养,母羊容易导致妊娠毒血症,因此,在饲料中适量地加入营养物质可以增强母羊的免疫力和抗病性 [3] ,补饲由18.5%麸皮、4.2%糖蜜、 43%小麦秸秆、9.5%大豆粕、9.5%棉籽粕、12.3%玉米、1%食盐、2%石粉制成的小麦秸秆全价颗粒饲料,或由17.2%麸皮、4.2%糖 蜜、46%玉米秸秆、8.6%大豆粕、8.6%棉籽粕、12.4%玉米、1%食盐、2%石粉制成的玉米秸秆全价颗粒饲料可提供给母羊与胎儿充足的营养能量需求[4]。妊娠后期饲喂高代谢能饲粮能增强母羊体况,提高初产乳量,增加初乳中乳蛋白及乳脂含量,促进羔羊的生长发育[5]。在母羊分娩前的半个月,应多补充多汁的块根茎类饲料,减少精料的投喂量,在这个时期精料投喂过多不仅会导 致胎儿过大容易发生难产,还会加大母羊患乳房炎的几率[6]。圈养的妊娠母羊要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进行合理的运动可 以使妊娠母羊的体质增强、抵抗力提高,避免母羊难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平坦的牧场进行适当放牧,避免母羊疲劳,充足的光照、适量的运动有利于妊娠母羊顺利生产。妊娠期用药或接种疫苗容易造成母羊流产,或是出现胎儿畸形、死胎等情况,应尽量在母羊空怀期进行疾病防治工作。需要进行剪毛工作时,为避免妊娠母羊出现强烈应激反应,可延迟到母羊分娩且身体机能稳定之后再进行剪毛[7]。 3泌乳期 母羊产羔后会筋疲力尽,要及时给母羊补充能量和水分,最好选择淡盐水、温米汤,水温要保持在10℃~15℃。在羔羊出生后的5d 内,母羊消化系统比较脆弱,避免投喂精饲料,但要提供充足的青干草,5d 后根据母羊的生理状况灵活增加精饲料和多汁的块根茎类饲料。产后21~120d 为泌乳盛期,母羊体内积蓄的营养不断转化为乳汁,泌乳时期母羊的身体状况将直接影响到下一个繁殖周期[8],所以应及时给母羊补充营养,饲料构成要符合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容易消化的特点,可以是紫花苜蓿、三叶草、南瓜、胡萝卜、大豆、大麦、肉骨粉等,但要防止母羊营养过剩、消化不良等。在泌乳中后期及干奶期,应提供足够优质青干草并逐渐减少精料的投喂量,保证母羊中等的体膘,为再次妊娠做准备。 繁殖母羊管理要精心,保证充足洁净的饮水;饲料中添加1%的碳酸氢钠可防止瘤胃积食、酸中毒;注意羊舍的通风性、采光性和保温性,及时打扫羊舍卫生,保持羊圈地面干燥;随时观 察母羊的精神状况、采食和排便等情况,确保羊群健康。 参考文献 [1]刘琪,肖芳,陈诗宇,等.饲粮中添加铬对妊娠后期母羊繁殖性能及其子代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J].动物营养报,2019,31(02):705-712. [2]杨宏,周小玲,颜琼娴,等.限饲对妊娠中期母羊血液生化指标及内脏脂肪组织脂肪代谢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8,30(06):2182-2193. 基金项目: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8236609D );河北省人才工程培养经费资助科研项目(A2017002061);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1711056I ) 作者简介:王鑫源(1998—),男,本科生,研究方向为羊健康养殖及疫病防控 *通信作者:王净(1974—),女,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羊健康养殖及疫病防控 (前转第56页)

山羊的饲养管理资料全集

山羊饲养技术相关知识 目录 1.山羊的饲养管理 (1) 2.山羊圈养的四项要点 (1) 3.肉用山羊规模饲养配套技术 (2) 4.山羊生长慢的原因及对策(河南) (3) 5.山羊生长慢的原因及对策(云南) (4) 6.山羊常见皮肤病的防治 (5) 7.山羊夏季管理要三抓 (5) 8.山羊疥螨病的治疗 (6) 9.黑山羊的饲养方法 (7) 10. 黑山羊饲养方法 (12) 11. 山羊的饲料 (13) 12. 山羊疾病防治 (13) 13. 山羊的舍饲管理 (27) 14. 山羊的放牧管理 (27) 15. 黑山羊养殖技术 (29) 16. 引购羊群的饲养管理技术 (33)

山羊的饲养管理 日期:2005-09-06 来源:福建科技报作者:农信 一、山羊的饲养:放牧是饲养山羊的基本方式。在草场丰富的地区,山羊可以终年放牧,只在母羊产前、产后补以草料。在部分农区,饲养山羊以舍饲为主。集体饲养的羊群应有专用的羊舍和运动场,每日喂草料3—4次,饮水1—2次。在牧草生长季节,每日每只山羊喂3—5千克青草和鲜树叶,除奶山羊外都可满足其基本需要。在枯草季节,每日每只羊约需1.0—1.5千克青干草,种公羊及怀孕、哺乳母羊需补饲部分精料和多汁饮料1千克左右。 二、山羊的管理:1.去角:由于山羊好斗,对有角品种的山羊特别是奶山羊在出生后5—7天内要去角。去角时将羊侧卧,用手指触摸角基感到有一硬的突起时,将此处的毛剪去,周围涂上凡士林,以防止苛性钾(钠)浸蚀其它部分,取苛性钾(钠)棒一支,一端用蜡纸或脱脂棉包好,防止腐蚀人手,另一端蘸水在角的突起部位反复摩擦,直到出现血迹为止,这时在角基处撒上止血消炎粉。刚去角的羔羊应单独管理2—4小时,去角时注意防止涂药不均匀、不彻底或位置不正易出现片状畸形角。 2.修蹄:舍饲山羊,由于蹄于磨损少,若不定时修剪,严重会引起蹄病或蹄变形,一般每季修蹄一次。修蹄一般在雨后蹄质软时修剪,先用果树剪将生长过长的蹄尖剪掉,后用利刀将蹄底的边缘修整到蹄底一样平齐,修到蹄底见淡红色的血为止。不要修剪过度,整形后的羊蹄平整,前端呈方圆形。 3.刷拭:奶山羊应每天进行刷拭,以促进血液循环,保证羊体清洁和乳品清洁。刷拭最好用硬草刷自上而下,从前而后,刷掉皮毛上的粪草及皮肤残屑,使体毛光顺,皮肤清洁。 4.挤奶:挤奶是乳用山羊的重要作业。乳用山羊产羔后,羔羊隔离进行人工哺乳,把奶羊乳房周围的长毛剪掉,每天挤奶次数依产奶量而定。产奶量3千克以下者挤奶两次,产奶量5千克左右的每日3次。产奶6—10千克的每日4—5次,应具备清洁的挤奶室和挤奶台及挤奶杯、热水桶、盛奶桶、台称、毛巾、记录表格等。挤奶人员要做好个人清洁卫生。挤奶必须定时定人,并按一定的先后顺序进行。先将奶山羊引上挤奶台并固定好,给予少量精料让其采食,然后用40—50℃的热毛巾将乳房、乳头擦干净,双手柔和地将乳房上下、左右揉搓3—4回,刺激乳房,促进泌乳。最初挤出的几滴奶弃去,挤奶方法有压挤法、滑挤法和拳挤法。拳挤法即用拇指和食指紧握乳头基部,防止乳汁回流,然后依次将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向手心压缩,奶即挤出。 对于初产母羊和乳头较小的母羊可采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乳头基部向下滑动的滑挤法。 摘自:2005.7.22.5版《福建科技报》 山羊圈养的四项要点 日期:2005-04-27 来源:湖北科技报作者:刘淑新 传统上山羊是以放牧为主,而在平原农区受放牧场地的限制,阻碍了山羊饲养的发展。农区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和副产品等资源优势,如能掌握一定的技术,发展山羊圈养是完全可行的。 1、羊舍的要求与设计栏舍应建于干燥、通风、排水方便之处,坐此朝南,面积按预定的生产规模计算,每只羊(适繁母羊和种公羊)需1.2-1.5平方米。羊床高于地面1米,用板条或竹条扎成漏缝式羊床。舍内靠寺用竹条设置草架,间隔出15厘米宽的采食缝隙,草架高1米左右。料槽可用水泥或木板制成长槽,一般上宽25厘米、下宽22厘米、深24厘米,槽底呈弧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