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pot1
诺第留斯号潜水艇的科学原理

诺第留斯号潜水艇的科学原理
诺第留斯号潜水艇是一种核动力潜水艇,其科学原理涉及多个
方面。
首先,它使用核能作为动力源,这意味着它利用核裂变反应
产生的热能来驱动发电机,从而为潜艇提供动力。
核动力系统的设
计使得潜艇可以长时间在水下航行,而不必频繁上浮进行充电或燃
料补给。
其次,潜艇的外形设计和材料选择也是其科学原理的重要组成
部分。
潜艇需要具有良好的水动力学性能,以确保在水下航行时具
有较低的阻力和噪音。
此外,潜艇的外壳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耐压
性能,以承受水深带来的高压环境。
此外,潜艇的导航和控制系统也是其科学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潜艇需要能够精确地在水下航行,并且能够避开障碍物和监测敌方
水面舰艇的活动。
因此,潜艇配备了先进的声纳系统和导航设备,
以确保其在水下航行时能够安全、隐蔽地执行任务。
最后,潜艇的生命保障系统也是其科学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潜艇需要能够提供良好的氧气供应、废气处理和淡水供应,以满足
船员在长时间水下航行时的生存需求。
此外,潜艇还需要具有良好
的防水和防漏设计,以确保船员的安全和舒适。
总的来说,诺第留斯号潜水艇的科学原理涉及核动力系统、水动力学设计、导航和控制系统以及生命保障系统等多个方面,这些原理共同确保了潜艇在水下航行时的高效性、安全性和隐蔽性。
潜艇 科普 知识点

潜艇科普知识点潜艇是一种具有水下航行能力的舰艇,它能够在水下进行隐蔽的作战行动。
潜艇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世纪,如今已经成为现代海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逐步介绍潜艇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其特点和作用。
1.潜艇的起源潜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最早的潜艇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
当时,古希腊人发明了一种称为“沉水船”的船只,可以通过在船体上注入水来使船只下沉。
这种船只可以在水下进行一些短暂的作战行动,但并不像现代潜艇那样具有长时间的水下航行能力。
2.潜艇的发展历程现代潜艇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8世纪。
在这个时期,潜艇的设计开始变得更加复杂和先进。
著名的美国发明家罗伯特·富尔顿在1800年设计了一艘名为“纳齐姆”号的潜艇,它是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潜艇。
这艘潜艇可以在水下进行航行,并携带炸药攻击敌舰。
自那时起,潜艇的设计和技术逐渐改进,成为现代潜艇的雏形。
3.潜艇的特点现代潜艇具有许多特点,使其成为一种强大的战争工具。
首先,潜艇具有水下航行能力,可以在水下潜行而不被敌人察觉。
其次,潜艇拥有强大的武器系统,包括导弹、鱼雷和炸弹,可以对敌人进行打击。
此外,潜艇还可以携带特种部队,执行特殊任务,如侦察、侦听和破坏敌方通信等。
4.潜艇的作用潜艇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潜艇可以对敌方舰队和港口进行袭击,有效地破坏敌人的军事力量。
其次,潜艇可以进行侦察和侦听工作,收集情报并保持对敌人的监视。
此外,潜艇还可以执行救援任务,例如在海难中搜救幸存者。
潜艇的作用不仅限于军事领域,还可以用于科学研究、探险和海洋保护等领域。
5.潜艇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潜艇的设计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未来的潜艇可能会采用更加先进的材料和动力系统,提高其水下航行能力和隐蔽性。
此外,潜艇可能还会应用更多的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其作战效能和自主性。
总结:潜艇作为一种具有水下航行能力的舰艇,发展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演变。
潜水艇的发展史

潜水艇的发展史潜水艇(英文:Submarine)是一种战斗舰艇,它与水面的战斗舰艇最大的区别是:潜水艇是一种能在水面,也能在水下一定深度航行和进行战斗活动的舰艇。
潜水艇和其他种类舰艇相比,最大的特点是隐蔽性好和机动性大。
占地球表面70.8%的海洋为潜艇的行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自然环境,蔚蓝色的海水是潜艇借以隐蔽的天然幕障。
潜水艇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最早的潜艇诞生于1620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潜水艇大规模参战,取得了重要的战果。
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之后,随着战争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潜艇制造水平也获得极大提高,潜艇的攻击能力、隐身性能以及探测手段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潜艇由于它能在水面、水下作战,具有机动灵活、隐蔽性好、突击力强的独特性能,在以往两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所以引起世界各国海军的高度重视。
目前,有超过46个国家或地区拥有潜艇,这一数量正在呈上升的趋势。
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中,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有6个,此外还有一些国家正在为跻身核潜艇俱乐部而努力。
潜艇的种类繁多,形制各异。
现代潜艇从动力上可以分为常规动力潜艇和核动力潜艇;从用途上又可分为攻击型潜艇和弹道导弹潜艇.潜艇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
据历史记载,意大利人伦纳德于1500年提出了“水下航行船体结构”的理论;1578年,英国人威廉·伯恩出版了一本潜艇理论的著作——《发明》。
他们虽然没有制造出潜艇,但其理论却给后人很大启示。
1620年,荷兰物理学家科尼利厄斯·德雷贝尔成功地研发并制造出一艘能潜人水下,并可在水下航行的潜水船——被称为“隐蔽的鱼”的桨式潜水船。
该船船体为木质,其外覆盖涂油牛皮,其内装有可作为压载水柜的羊皮囊,布置有多根从船内伸出的木浆,可载12人,能下潜5米。
水手划木浆,船便会在水下运动。
德雷贝尔的潜水船可以说是潜艇的维形,标志着世界第一艘“真正”的和具有实用性的潜艇问世,故人们尊其为“潜艇之父”。
科普 潜艇的分类

科普潜艇的分类潜艇是一种能够在水下航行的舰艇,根据其用途和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分类。
下面将介绍一些主要的潜艇分类。
一、按照功能分类1. 攻击潜艇:攻击潜艇是一种专门用于进行水下战斗和进行对海攻击任务的潜艇。
它们通常配备有鱼雷、导弹等武器系统,并且具备较强的隐蔽性能和作战能力。
2. 核潜艇:核潜艇是搭载核动力系统的潜艇,它们利用核能驱动潜艇的动力系统,具备较长的航程和较长时间的潜航能力。
核潜艇主要用于战略核威慑和核打击任务,是国家海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布雷潜艇:布雷潜艇是一种专门用于布设水雷的潜艇。
水雷是一种水下武器,通过在海底或水面下布设水雷来进行阻碍敌方舰船的行动。
4. 特种潜艇:特种潜艇是一种用于特殊任务的潜艇,包括侦察潜艇、救援潜艇、作战支援潜艇等。
它们根据任务的不同,配备不同的设备和系统,具备特殊的作战能力。
二、按照推进方式分类1. 核动力潜艇:核动力潜艇是利用核能驱动的潜艇。
核动力潜艇具备较长的航程和潜航能力,能够长时间在水下进行作战和巡逻。
2. 柴油电潜艇:柴油电潜艇是利用柴油发动机和电动机驱动的潜艇。
柴油发动机用于水面航行时提供动力,而电动机则用于水下航行时提供动力。
三、按照潜航深度分类1. 浅潜潜艇:浅潜潜艇是指潜艇能够在浅海水域进行潜航的潜艇。
浅潜潜艇通常具备较小的排水量和较浅的潜航深度。
2. 深潜潜艇:深潜潜艇是指具备较大的排水量和较深的潜航深度的潜艇。
深潜潜艇通常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和较长的潜航时间,可以在深海水域执行任务。
四、按照排水量分类1. 小型潜艇:小型潜艇通常具备较小的排水量和较短的航程,主要用于侦察、布雷和特种作战等任务。
2. 中型潜艇:中型潜艇具备中等大小的排水量和航程,具备较强的作战能力和潜航能力,可执行多种任务。
3. 大型潜艇:大型潜艇具备较大的排水量和航程,通常用于攻击和战略任务,配备有较多的武器和系统。
总结起来,潜艇的分类可以从功能、推进方式、潜航深度和排水量等不同角度进行划分。
潜 艇

1620年,荷兰物理学家科尼利斯· 德雷尔成功地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 艘潜水船,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艘能够潜入水下,并能在水下行进的 “船”。 德雷尔的潜水船被认为是潜艇的雏形,所以他被称为“潜艇之父”,此 后百年间潜艇的发展进入了“慢车道”。
新式武器的发展往往离不开战争,战争的迫切需要可以迅速催生出各种新型武 器,潜艇也不例外。在1776年的美国独立战争中,潜艇第一次登上了战争舞 台
What the hell is this?!
没错!这就是第一艘投入实 战的潜艇——“海龟”号
耍我呢吧!
1776年9月,“海龟”号潜艇偷袭停泊在 纽约港的英国军舰“鹰”号,虽未获成功, 但开创了潜艇首次袭击军舰的尝试。
潜艇发展至此,一直是由人力推进的,因此限制了 潜艇的发展。而此时,蒸汽机已经发明并被应用到 了铁路运输和水面舰船上。蒸汽机在潜艇上的应用, 推动了潜艇动力装置的发展,再加上潜艇设计者的 不断努力,终于出现了以机械为动力的现代潜艇。
窝哒!
你特么敢 打我?!
同样德国和俄国 也在无意之中领 悟到潜艇可能将 成为一种实用性 武器而投入到建 造潜艇的热浪中。
而在两次世界大 战之中,表现最 为突出的就是德 国方面的潜艇!
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开始,潜艇就被用于 战斗。1914年9月22日,德国U-9号潜 艇在一个多小时内,接连击沉3艘英国 巡洋舰,充分显示了潜艇的作战威力。
组成:柴油机, 推进电机,经济 航行电机,发电 机,蓄电池组, 轴系及起设备, 为柴油
潜艇的闭式循环发动机系统就是目前在世界上广为人 们所重视的AIP系统。从广义上来讲,潜艇的核动力 推进装置也属于AIP系统。 *Air Independance Power AIP是“不依赖空气推进装置”的英文缩写,如今它 已为人们普遍接受,日渐风靡各国海军并大有引领常 规潜艇发展之势。 现有的常规动力潜艇,在水面航行时,用柴油发动机作 动力,同时给蓄电池充电;在水下航行时用蓄电池提供 动力。潜艇因此要经常浮 出水面,不利于隐蔽。为了 克服这一缺点,现已研制成无需从空气中获取氧气的潜 艇常规动力装置,这就是所谓 不依赖空气的动力装置, 简称AIP系统。
一战中的神秘武器潜艇战

一战中的神秘武器潜艇战一战中的神秘武器——潜艇战潜艇战作为一战中的重要战术手段,发挥了巨大的决定性作用。
无论是在陆地战场还是海洋深处,潜艇的存在都给敌人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本文将从潜艇的起源与发展、战术运用以及影响等方面来探讨一战中的神秘武器——潜艇战。
一、潜艇的起源与发展潜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晚期。
最早的潜艇是由美国的罗伯特·福尔顿于1800年创造的“纳普通”的威尔士潜艇。
然而,真正的潜艇在19世纪下半叶开始发展起来。
德国工程师威廉·巴雷尼茨于1850年发明了初代潜艇,并在一战前夕继续改进其设计。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潜艇在一战期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德国在此方面尤其突出,他们的潜艇技术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
德国潜艇不仅拥有更长的航程和更大的潜航深度,还装备有强大的鱼雷和水雷攻击系统。
二、潜艇战的战术运用潜艇战的主要目标是干扰敌方船队的行动,并对其进行有效打击。
在一战期间,潜艇运用了许多的战术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
首先,潜艇通过奇袭和鱼雷攻击来打击舰队。
潜艇通常会潜伏在水面下,等待时机。
一旦发现敌方舰艇,潜艇便会利用鱼雷对其进行袭击。
鱼雷的命中率很高,往往能够造成巨大的破坏,从而有效地削弱敌方的实力。
其次,潜艇还会运用水雷来进行阻碍和封锁。
潜艇可以在敌方航线附近布设水雷,并通过电报或无线电通信来引导敌舰进入陷阱。
一旦敌方船只触发了水雷,往往会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沉没。
此外,潜艇还会利用布雷来干扰敌方舰队的行动。
潜艇可以在敌舰航线附近布设水雷,从而迫使敌方船只采取绕行或减速等行动,造成敌方舰队的混乱。
三、潜艇战对一战的影响潜艇战对一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潜艇战削弱了英国的海上优势地位。
英国在一战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国家,但德国的潜艇战术对其造成了巨大威胁。
德国潜艇不断袭击英国的商船,导致英国的物资运输受到了严重的干扰,经济受损。
其次,潜艇战改变了舰队作战的思维方式。
在一战前,大型军舰的战术主要是以炮击为主,而潜艇的出现则强调了隐蔽和奇袭的重要性。
潜水艇潜水艇的资料

潜水艇潜水艇的资料潜水艇潜水艇的资料2011-02-19潜水艇的资料潜艇是能潜入水下活动和作战的舰艇,又称潜水艇,它具有良好的隐蔽性,较大的自给力,续航力和较强的突击威力,潜艇按战斗使命区分,有普通鱼雷攻击潜艇和战略导弹潜艇;按动力区分,有常规动力潜艇和核动力潜艇。
(图)(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常规动力潜艇之一-澳大利亚的"科林斯潜艇)在很早以前,人们就探索能在水下行驶的船只。
有确切记载,并得到人们公认的世界上第一艘能在水下航行的船只由荷兰人c德雷贝尔于1620年发明的。
德雷贝尔是名物理学家,他在英国制作了一艘木制框架,外包有皮革的小艇,艇峰外涂油,艇内有羊皮囊。
向囊内注水,艇就下潜,可潜3-5米的深度把囊内水排出艇外,艇就能浮上水面。
艇身有桨孔,由12名水手划桨行进。
这是世界上第一艘人力潜艇,也是现代潜艇的雏形,它曾在泰晤士河成功地潜航了2个小时。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美国人d布什内尔建造了一艘单人驾驶,以手摇螺旋桨为动力的木壳潜艇"海龟"号,能在水下停留约30分钟。
1776年,"海龟"号潜抵英国战舰"鹰"号舰体下,全力固定炸药炸毁它,但未能成功。
这是使用潜艇袭击敌舰的首次尝试。
1863年,法国建造了"潜水员"号潜力艇,它以压缩空气瓶内的压缩空气推动活塞式发动机作为动力,这是世界上第一艘机械动力潜艇。
1881年,爱尔兰籍美国人约翰霍兰建造了一艘安装有一台15马力汽油内燃机的"霍兰-ii"型潜艇,这是世界上第一艘内燃机动力潜艇。
这种潜艇还装备了鱼雷,曾在哈德逊河上成功地进行了试航。
1884年,俄国工程师ck维捷斯基发明了使用蓄电池电动机的潜艇,艇上还装有潜望镜和空气再生系统。
现代的常规动力潜艇在水面航行时使用内燃机,在水下航行时使用电动机,正是霍兰和维捷斯基等人的发明,为现代潜艇的诞生提供了动力装置方面的物质条件。
美国第一代潜艇——海龟号,用钻头、炸药包开启水下恐怖时代

美国第一代潜艇——海龟号,用钻头、炸药包开启水下恐怖时
代
世界上第一艘军用潜艇美国海龟号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美军在装备上远远落后于英军,被打得灰头土脸。
特别是英国皇家海军凭借强大的舰队实力,封锁了美国沿海和主要港口,切断了美国的对外联系。
耶鲁大学毕业生戴维.布什内尔在华盛顿将军的支持下,为美国海军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军用潜艇“海龟号”。
海龟号内部
海龟号的侧视、透视、俯视图
海龟号外形酷似海龟,高2米,橡木的外壳,由一个人操作,可以下潜6米,艇内存储空气可供驾驶员使用半小时,有2根通气管,浮在水面时打开换气。
艇内设有压载水仓,手动水泵调节进出水量控制升潜。
艇内有一块90公斤的铁块,抛掉就可以紧急上浮。
动力是人工转动螺旋桨,有水平和垂直两组螺旋桨,用罗经判断位置,有手动舵控制方向。
武器为挂在艇外的一个68公斤防水炸药包,炸药包挂在一根杆子上,杆子上端有钻头,攻击方式为潜航至敌舰正下方,驾驶员出舱把钻头打入敌舰船底,然后解开钻头、炸药包与潜艇的连接逃离,潜艇脱离时炸药包里的定时引爆装置启动,到点爆炸摧毁敌舰。
海龟号
海龟号袭击英国军舰鹰号
海龟号第一次用于实战是1776年9月7日,美国海军艾兹拉.李上士驾驶海龟号出战,海龟号神不知鬼不觉突破英国舰队的防御圈,在英舰“鹰”号船舵处浮出水面,但驾驶员还没有把钻头钻进船体就被巡逻艇发现。
海龟号被迫放弃攻击,下潜逃离,并释放了炸药包。
巨大的爆炸声把追击的英国军舰吓蒙了,不敢再靠近,海龟号得以逃脱。
海龟号虽然没有战果,但水下突破很成功,开启了潜艇军用时代。
海龟号的现代复制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规潜艇
核潜艇
双壳潜艇 下一页
上一页
最早期曾经尝试过做为潜艇动力来源的有压缩空气、 最早期曾经尝试过做为潜艇动力来源的有压缩空气、 人力、蒸气、燃油和电力等等。 人力、蒸气、燃油和电力等等。而真正成熟的第一种潜艇 动力来源是以柴油机配合电动马达(柴电) 动力来源是以柴油机配合电动马达(柴电)做为共同的动力 来源。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 来源。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潜艇开始使用柴油机配合电 动马达作为潜艇的动力来源。 动马达作为潜艇的动力来源。这种动力是第一种潜艇用机 械动力。 械动力。柴油机负责潜艇在水面上航行以及为电瓶充电的 动力来源,在水面下, 动力来源,在水面下,潜艇使用预先储备在电瓶中的电力 航行。由于电瓶所能够储存的电力必须提供全舰设备使用, 航行。由于电瓶所能够储存的电力必须提供全舰设备使用, 即使采取很低的速度,也无法在水面下长时间的航行, 即使采取很低的速度,也无法在水面下长时间的航行,必 须浮上水面充电。 须浮上水面充电。后来出现的呼吸管则使得潜艇的潜航能 力增加。呼吸管的基本构造很简单, 力增加。呼吸管的基本构造很简单,就是一个可以伸长的 通气管,将外界的空气引导至柴油引擎, 通气管,将外界的空气引导至柴油引擎,产生的废气也经 由呼吸管排送出去, 由呼吸管排送出去,另外再附加防止海水进入以及将进入 的海水排除的管线。 的海水排除的管线。通过使用呼吸管可以让潜艇在潜望镜 深度情况下使用柴油机, 深度情况下使用柴油机,这样潜艇就不必上浮即可补充电 呼吸管的使用大幅改变当时潜艇的作业方式与弹性。 力。呼吸管的使用大幅改变当时潜艇的作业方式与弹性。 采用呼吸管之后, 采用呼吸管之后,潜艇只需要将呼吸管伸出海面就得以进 下一页 行充电的工作,不仅降低潜艇被发现的机率, 行充电的工作,不仅降低潜艇被发现的机率,也扩展潜艇 可以充电的时机。 可以充电的时机。
下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潜艇按作战使命分为攻击潜艇与战略导弹潜艇; 潜艇按作战使命分为攻击潜艇与战略导弹潜艇;按动力分为常 规动力潜艇(柴油机-蓄电池动力潜艇)与核潜艇(核动力潜艇); 规动力潜艇(柴油机-蓄电池动力潜艇)与核潜艇(核动力潜艇); 按排水量分,常规动力潜艇有大型潜艇(2000吨以上)、中型潜 吨以上)、 按排水量分,常规动力潜艇有大型潜艇(2000吨以上)、中型潜 600~2000吨)、小型潜艇 100~600吨 和袖珍潜艇( 小型潜艇( 艇(600~2000吨)、小型潜艇(100~600吨)和袖珍潜艇(100 吨以下),核动力潜艇一般在3000吨以上; ),核动力潜艇一般在3000吨以上 吨以下),核动力潜艇一般在3000吨以上;按艇体结构分为双壳 潜艇、个半壳潜艇和单壳潜艇。 潜艇、个半壳潜艇和单壳潜艇。
首页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舰艇武器系统变得越来越先进 和复杂, 和复杂,现代化的海战要求对舰艇的作战指挥和舰艇的 操纵人员、 操纵人员、各种导航仪器设备以及武器系统的操纵人员 进行高水平的协调训练。 进行高水平的协调训练。过去这种训练始终是在实船上 进行的,其缺点是需要占用正在执行任务的舰艇, 进行的,其缺点是需要占用正在执行任务的舰艇,费用 特别是对于一峡像战术对抗、 高,特别是对于一峡像战术对抗、应急操纵等可能造成 人员伤亡、舰艇和设备损坏的危险作战训练科目, 人员伤亡、舰艇和设备损坏的危险作战训练科目,在常 规训练中是无法进行的。于是在20 世纪50 规训练中是无法进行的。于是在20 世纪50 年代初开始 出现采用模拟器进行潜艇的操纵及作战训练, 出现采用模拟器进行潜艇的操纵及作战训练,并逐渐地 受到世界各国海军的重视并得到应用。 受到世界各国海军的重视并得到应用。潜艇主压载水舱 注满水时,增加重量抵消其储备浮力, 注满水时,增加重量抵消其储备浮力,即从水面潜入水 用压缩空气把主压载水舱内的水排出,重量减小, 下。用压缩空气把主压载水舱内的水排出,重量减小, 储备浮力恢复,即从水下浮出水面。 储备浮力恢复,即从水下浮出水面。艇内设有专门的浮 力调整水舱,用于注入或排出适量的水,以调整因物资、 力调整水舱,用于注入或排出适量的水,以调整因物资、 弹药的消耗和海水密度的改变而引起的潜艇水下浮力的 变化。艇首、艇尾还设有纵倾平衡水舱,通过调整首、 变化。艇首、艇尾还设有纵倾平衡水舱,通过调整首、 尾平衡水舱水量以消除潜艇在水下可能产生的纵倾。 尾平衡水舱水量以消除潜艇在水下可能产生的纵倾。
潜艇是一种能潜入水下活动和作战的舰艇,也称 潜水艇,是海军的主要舰种之一。潜艇在战斗中的 主要作用是:对引陆上战略目标实施核袭击,摧毁 敌方军事、政治、经济中心;消灭运输舰船、破坏 敌方海上交通线;攻击大中型水面舰艇和潜艇;执 行布、侦察、救援和遣送特种人员登陆等。 战争中,唯独使我真正害怕的是德国潜艇的戚胁。 ————丘吉尔
上一页
首页
武器系统主要有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反潜导弹、 武器系统主要有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反潜导弹、鱼 水雷武器及其控制系统和发射装置等。 弹道导弹, 雷、水雷武器及其控制系统和发射装置等。 弹道导弹, 是战略导弹潜艇的主要武器,用于攻击陆上重要目标, 是战略导弹潜艇的主要武器,用于攻击陆上重要目标, 大多携带单个或分导式核弹头。 大多携带单个或分导式核弹头。1艘战略导弹潜艇装有 弹道导弹12 24枚 如美国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12~ 弹道导弹12~24枚,如美国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一 次可携带三叉戟D5战略导弹24 D5战略导弹24枚 每枚携带12 15万吨 12个 次可携带三叉戟D5战略导弹24枚,每枚携带12个15万吨 级分导式核弹头,一艘潜艇一次可以投掷288个核弹头, 288个核弹头 级分导式核弹头,一艘潜艇一次可以投掷288个核弹头, 威力足以摧毁半个欧洲。 威力足以摧毁半个欧洲。 巡航导弹是战术核潜艇或者 攻击型核潜艇的主战装备, 攻击型核潜艇的主战装备,有战术巡航导弹和战略巡航 导弹。战术巡航导弹,主要用于攻击大、中型水面舰船; 导弹。战术巡航导弹,主要用于攻击大、中型水面舰船; 战略巡航导弹,主要用于攻击陆上目标。 战略巡航导弹,主要用于攻击陆上目标。著名的有美国 潜射战斧巡航导弹,射程450 2500公里 450公里。 潜射战斧巡航导弹,射程450-2500公里。可用于反舰也 可用于对岸核攻击。 可用于对岸核攻击。潜射反舰导弹也是现代潜艇主战装 备之一,用于攻击各种水面目标,可水下发射,射程远, 备之一,用于攻击各种水面目标,可水下发射,射程远, 精度高,但威力不如鱼雷。 反潜导弹, 精度高,但威力不如鱼雷。 反潜导弹,是一种火箭助 飞的鱼雷或深水炸弹,有的采用核装药, 飞的鱼雷或深水炸弹,有的采用核装药,主要用于攻击 水下潜艇,是二战后逐渐兴起的一种武器, 水下潜艇,是二战后逐渐兴起的一种武器,著名的有美 国阿斯洛克反潜导弹。 国阿斯洛克反潜导弹。
下一页
上一页
潜艇为了能承受极限下潜深度处的水压, 潜艇为了能承受极限下潜深度处的水压,必须要有耐压艇体 结构,这就是由一些圆柱壳, 结构,这就是由一些圆柱壳,圆锥壳和首尾的端部舱壁组成的耐 压艇体.但是仅有耐压艇体是不够的, 压艇体.但是仅有耐压艇体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将耐压艇体用非 耐压艇体结构象加导流罩一样罩起来, 耐压艇体结构象加导流罩一样罩起来,使潜艇具有流线型的外 以减小水下阻力." ."罩 的方式有两种基本的形式. 型,以减小水下阻力."罩"的方式有两种基本的形式.一种是只 潜艇的首尾端,让中部的耐压艇体露出来."导流罩" ."导流罩 "罩"潜艇的首尾端,让中部的耐压艇体露出来."导流罩"罩住 了艇首和艇尾,潜艇也就光顺了.另一种是不仅" 首尾端, 了艇首和艇尾,潜艇也就光顺了.另一种是不仅"罩"首尾端,还 把整个耐压艇体首到尾部都" 在非耐压艇体结构中. 把整个耐压艇体首到尾部都"罩"在非耐压艇体结构中.前者叫 单壳体结构形式,后者叫双壳体结构形式。大体上来说, 单壳体结构形式,后者叫双壳体结构形式。大体上来说,单壳体 潜艇的储备浮力小,因此水下排水量小,有利于提高水下航。 潜艇的储备浮力小,因此水下排水量小,有利于提高水下航。 而双壳体的优点则是储备浮力大,提高了水上不沉性。 而双壳体的优点则是储备浮力大,提高了水上不沉性。又因为 双南体潜艇都是采用小分舱形式,也有利于提高水下不沉性。 双南体潜艇都是采用小分舱形式,也有利于提高水下不沉性。 双壳体又有利于抗爆, 双壳体又有利于抗爆,因为舷间空间的液舱能吸收一部分爆炸 冲击能量。而县城双壳体还有利于潜艇设备、 冲击能量。而县城双壳体还有利于潜艇设备、系统和舷间液舱 的布置。这些优点是单壳体不具备的。 的布置。这些优点是单壳体不具备的。双壳体的最大缺点是潜 艇水下排水量大,艇体的水下湿表面积也大, 艇水下排水量大,艇体的水下湿表面积也大,除不利于提高水 下航速外,也增大了艇的反射面积,不利于艇的隐蔽性( 下航速外,也增大了艇的反射面积,不利于艇的隐蔽性(但对 下一页 降低潜艇速时的辐射噪声有好处)。 )。而双壳体的这些缺点正是 降低潜艇速时的辐射噪声有好处)。而双壳体的这些缺点正是 单壳体的优点。 单壳体的优点。
上一页
潜艇内部 主要有艇体、操纵系统、动力装置、武器系统、导航系统、 主要有艇体、操纵系统、动力装置、武器系统、导航系统、探 测系统、通信设备、水声对抗设备、救生设备和居住生活设施等。 测系统、通信设备、水声对抗设备、救生设备和居住生活设施等。 艇体双壳潜艇艇体分内壳和外壳,内壳是钢制的耐压艇体, 艇体双壳潜艇艇体分内壳和外壳,内壳是钢制的耐压艇体,保证潜 艇在水下活动时,能承受与深度相对应的静水压力; 艇在水下活动时,能承受与深度相对应的静水压力;外壳是钢制的 非耐压艇体,不承受海水压力。 非耐压艇体,不承受海水压力。内壳与外壳之间是主压载水舱和燃 油舱等。单壳潜艇只有耐压艇体,主压载水舱布置在耐压艇体内。 油舱等。单壳潜艇只有耐压艇体,主压载水舱布置在耐压艇体内。 个半壳潜艇, 个半壳潜艇,在耐压艇体两侧设有部分不耐压的外壳作为潜艇的主 潜艇艇体多呈流线型( 压载水舱。潜艇艇体多呈流线型(先进的潜艇一般设计成水滴形或 者雪茄形),以减少水下运动时的阻力, ),以减少水下运动时的阻力 者雪茄形),以减少水下运动时的阻力,保证潜艇有良好的操纵性 耐压艇体内通常分为艏、 艉三大段,分隔成3 个密封舱室, 耐压艇体内通常分为艏、舯、艉三大段,分隔成3~8个密封舱室, 舱室内设置有操纵指挥部位及武器、设备、装置、 舱室内设置有操纵指挥部位及武器、设备、装置、各种系统和艇员 生活设施等,以保证艇员正常工作、生活和实施战斗。 生活设施等,以保证艇员正常工作、生活和实施战斗。现代潜艇在 艏段安装有大型球形声纳基阵和鱼雷舱,在鱼雷舱内一般安装有4 艏段安装有大型球形声纳基阵和鱼雷舱,在鱼雷舱内一般安装有4533-650mm鱼雷发射管 鱼雷发射管。 8具533-650mm鱼雷发射管。舯段有耐压的指挥室和非耐压的水上指 挥舰桥。在指挥室及其围壳内,布置有可在潜望深度工作的潜望镜、 挥舰桥。在指挥室及其围壳内,布置有可在潜望深度工作的潜望镜、 通气管及无线电通信、雷达、雷达侦察告警接收机、 通气管及无线电通信、雷达、雷达侦察告警接收机、无线电定向仪 上一页 等天线的升降装置。艉段主要安装有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 等天线的升降装置。艉段主要安装有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在艇身 两侧一般还安装有声纳基阵。 两侧一般还安装有声纳基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