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库库岸滑坡稳定性分析
库水位变化下滑坡渗流机制与稳定性分析

库水位变化下滑坡渗流机制与稳定性分析滑坡是指岩土体发生突然移动,并造成破坏的地形过程。
滑坡灾害常发生在地质条件较差、地貌热门、构造活跃的地区,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其中,水文因素是导致滑坡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文条件的恶化,包括洪水、降雨、水库水位变化等,都可能导致滑坡的稳定性降低,甚至造成滑坡灾害。
因此,研究滑坡在水文条件变化下的渗流机制与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滑坡水文条件对渗流机制的影响滑坡的渗流机制主要有两种:自由排水和非自由排水。
在非自由排水条件下,水分会被土壤吸附,流动缓慢,形成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导致土体压缩变形和强度降低,进而引发滑坡。
而水文条件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滑坡中水分的运动和分布,从而改变滑坡的渗流机制和稳定性。
1. 洪水条件下的渗流机制洪水在滑坡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洪水涌入滑坡体内时,土体中的孔隙水压会急剧上升,导致土体的非自由排水条件逐渐转化为自由排水条件。
这时,土体中的水分将按照自由排水规律在滑坡体内逐渐地向下流动,加速了滑坡体的运动。
一般来说,降雨会使土壤中的孔隙水压上升,进而导致土壤流变性质的变化。
降雨会通过土壤渗透、土体吸力等方式影响土体的渗流和固结行为,加剧土体的变形和产生滑坡的可能性。
水库水位变化对滑坡的渗流机制和稳定性也有较大的影响。
水库水位上升时,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土体固结性质明显降低,滑坡的稳定性也随之降低。
相反,水库水位下降时,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会下降,滑坡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二、滑坡稳定性分析针对滑坡稳定性分析,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理论分析法、物理模型试验法和数值模拟法。
理论分析法主要基于力学原理和水文条件,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和预测。
物理模型试验法通过搭建滑坡模型,模拟不同的水文条件下滑坡的动态变化,检验稳定性。
数值模拟法则是借助计算机网络,对滑坡灾害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
在滑坡稳定性分析中,还需要进行滑坡的安全评估,以确定滑坡是否会对周边环境带来危害。
库水位变化下滑坡渗流机制与稳定性分析

库水位变化下滑坡渗流机制与稳定性分析
随着水库的建设和发展,库水位的变化对周围地区的地质和地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库水位的变化会对山体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山体滑坡渗流机制方面。
通过对库水位变化下滑坡渗流机制与稳定性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预测和防范滑坡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并为水库的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一、库水位变化对滑坡渗流机制的影响
1、库水位上升导致滑坡的发生
在库水位上升的情况下,水压会增大,对山体造成的压力也会增加。
特别是对已存在的滑坡体而言,水的渗入会使得土体饱和,减小土体的内摩擦力,导致滑坡体容易发生位移和失稳。
在库水位下降的情况下,虽然山体的水压有所减小,但是在渗流方面会产生一定的效应。
当库水位下降时,原本被水压抵消的土体重力会扩散,土体中的孔隙会逐渐恢复,原本被水填满的缝隙会重新出现,这个过程会伴随着水的流动,通过孔隙流的作用,导致山体内部的土体发生变化,使得滑坡体更加容易发生位移和失稳。
1、渗流机制分析
2、稳定性分析
三、滑坡渗流机制与稳定性分析的建议
1、针对库水位上升导致的滑坡发生,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稳定山体,如通过加固滑坡体、降低库水位或者增加排水渠等方式来减小水的冲击力,增加山体的抗剪强度,预防滑坡的发生。
2、针对库水位下降导致的滑坡稳定性降低,需要加强山体的监测和管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山体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山体发生异动,预测滑坡发生的可能性,从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四、结论
库水位变化对滑坡渗流机制与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加强山体的监测和管理,预防滑坡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也需要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应对潜在的滑坡灾害。
三峡库岸某堆积层滑坡稳定性分析

三峡库岸某堆积层滑坡稳定性分析摘要:结合三峡库岸滑坡特点,研究库水位升降工况下三峡库岸某堆积层滑坡的稳定性。
运用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对滑坡进行稳态和瞬态渗流计算,模拟出各工况下滑坡内部地下水位变化,进而进行稳定性计算。
采用Morgenstern- Price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通过计算得出在库水位上升时滑坡稳定性略微升高,当库水位下降时,滑坡稳定性下降。
关键词:库岸堆积层滑坡;二维渗流分析;稳定性计算1 引言三峡工程于2003年6月正式蓄水发电,库区坝前水位将由约65m抬升到135m。
到2009年,三峡水库正常蓄水,最高水位达175m。
由于防洪等需要,目前水位每年将在145~175m之间变动。
库水位变动对库岸滑坡体稳定性的影响受到了广泛关注[1]。
水库形成以后,沿岸地区自然条件将发生显著变化[2]。
水库开始蓄水之后,必然会改变库区边坡地下水的补给、渗流和排泄条件[3],从而影响库岸边坡的稳定性。
本文通过现场调查结合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进行渗流和稳定性计算,对滑坡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
2 滑坡特征滑坡位于重庆市云阳县境内,坐落于长江干流一直支流左岸的斜坡地带。
滑坡平面形态呈圈椅状,两侧以冲沟为界,剖面形态呈凸形(图1,图2)。
滑坡平面形态呈圈椅状,左侧、右侧均以冲沟为界,后缘以基岩陡壁为界,滑坡内外后缘和两侧植被差异大,边界较为清楚,前缘以堆积层与基岩分界为界,目前由于三峡库区蓄水滑坡体前缘部分被长江支流淹没,滑坡整体边界条件较为清楚。
根据前期资料滑坡体前缘高程130m,后缘高程295m,高差165m。
滑坡体主滑方向272°,滑坡长约400m,宽约500m,滑体平均厚度35m,滑坡面积为150×104m2,滑坡体积约525×104m3。
[收稿日期:E-mail:522105706@。
]图1 滑坡全貌图2 滑坡工程地质剖面图该滑坡滑体物质主要为含碎块石粉质粘土。
三峡库区库水消落期某滑坡敏感性及动态稳定性分析

三峡库区库水消落期某滑坡敏感性及动态稳定性分析消落期库区涉水滑坡的稳定性受滑带土自身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位变化、坡体结构等多种因素影响,由库水位降低及降雨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较为显著。
以三峡库区某涉水滑坡为例,将传递系数法与地下水浸润线计算公式相结合,对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各因素的敏感性以及滑坡的动态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
结果表明:敏感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内摩擦角、地下水、内聚力;滑坡的动态稳定性随着库水位的下降而降低,其变化速率呈现出先快后缓的特征;利用常规稳定性评价方法的结果偏低。
因此,采用动态评价方法,充分考虑地下水位变化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对于库区涉水滑坡防治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标签:涉水滑坡库水位升降地下水浸润线降雨动态稳定性敏感性0引言滑坡是目前山区最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其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滑带土内摩擦角Φ、滑带土粘聚力c以及水的作用等。
不同水库型滑坡,受内外地质作用的共同结果,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敏感性也随之不同,寻求影响滑坡失稳的主要因素,对其稳定性计算与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当前针对滑坡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已有较多理论成果,如简化Bishop模型法,正交试验法、可靠度分析法等[2-4]。
库水位降低及降雨造成的滑坡体地下水位的波动是动态变化的[1],产生的动水压力以及地下水对滑带土物理力学性质的软化,使滑坡体的稳定性也随之不断的变化。
而目前使用的库区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仅考虑库水位升降或降雨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稳定后的情况,即采用静态的方法进行稳定性评价,忽略了中间过程,这样便使得稳定性评价结果同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从而对防治工程的经济适用性和有效性产生影响[1]。
因此,本文在三峡水库某涉水滑坡已有静态稳定性研究基础上,对该滑坡影响因素的敏感性以及在库水位降低及降雨作用下的动态稳定性作进一步探讨。
1滑坡概况该滑坡为古滑坡堆积体在库水位作用下复活所致,平面形态呈抛物线型,分布高程110~205m,纵长310m,横宽510m,勘察钻孔揭露滑体厚度5.3~40.2m,平均厚度27~35m,面积9.2×104m2,体积225×104m3,主滑方向330°,与坡向基本一致。
水库边坡不稳定体稳定分析及处理

水库边坡不稳定体稳定分析及处理随着工程规模和建设数量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在水资源管理和灌溉等方面,随着水库的不断建设和投运,水库边坡的工程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
水库边坡的不稳定体是一种非常危险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稳定处理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因此,需要进行水库边坡不稳定体稳定分析及处理,从而保证水库边坡的安全稳定。
1.水库边坡的不稳定体类型水库边坡的不稳定体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滑坡、崩塌和震动。
其中,滑坡是指沿着一定的滑动面而产生的不稳定体,崩塌则是指边坡出现倾倒或崩落的不稳定体,震动则是指边坡在地震或其他振动作用下产生的不稳定体。
2.水库边坡不稳定体稳定分析水库边坡不稳定体稳定分析要首先进行现场勘查,深入了解边坡的情况和特点,包括坡形、土质、缘石、附属构造等。
同时,要进行水库周边地质环境的综合分析,包括地质结构、地形地貌、地下水、工程地质等。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边坡进行数值分析和模拟计算,确定边坡不稳定体的范围和发生机理,为后续的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3.水库边坡不稳定体稳定处理针对不同类型的水库边坡不稳定体,其稳定处理方法各不相同。
滑坡通常需要进行边坡加固、排水降水和抽沉等措施,通过加强边坡稳定性来保证水库安全。
崩塌则需要采用钻爆或爆破等方法对岩石进行破碎和清理,同时对边坡进行加固;震动则需要对边坡进行减震和加固处理,避免地震等因素对边坡的不良影响。
4.水库边坡不稳定体稳定处理的技术水库边坡不稳定体的稳定处理是一项技术性比较强的工程,需要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和方法。
其中,较为常用的方法包括土工格栅加固、钢筋混凝土加固、排水降水、抽沉加固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视觉技术、GPS监测、遥感调查等现代化手段对水库边坡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不稳定体,保证水库安全稳定。
总之,水库边坡的不稳定体是一种非常危险的问题,对水库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需要进行水库边坡不稳定体稳定分析及处理,从而保证水库的安全稳定。
黄金峡水库2~#滑坡稳定性分析

关重要 。
‘ 一
1 滑坡体 工程地 质条件
1 . 1 滑坡 基本 地质 概 况
:
二‘ ‘ 滑 带
Q
A
滑坡 所处 地 貌 为 中低 山 区 , 河谷多呈“ U ” 字 型 峡 谷, 多急 流 险 滩 , 河谷宽度 4 0~5 0 m, 高程 4 0 4—4 4 9
两岸 山峰 高程 6 0 0~1 0 0 0 i n , 基 岩大多 裸露 。 滑坡 地 段 基 岩 主要 为 早 元 古 代 闪 长 岩 碾 子 沟 组 ( ) , 岩性 为 中细 粒石 英 闪 长岩 ; 第 四 系 滑 坡 堆 积
1 . 第 四系滑坡堆积层 ; 2 . 早元古代闪长岩 ; 3 . 砾质粘 土 ; 4 . 粉质粘土夹 碎
目
源环 境 与 工程 Ⅲ 梆 啪 伽 枷 Ⅲ 瑚 资 m
第2 9卷 第 5期
2 0 1 5年 1 0月
资源环境 与工程
Re s o u r c e s E n v i r o n me n t& E n g i n e e r i n g
Vo 1 . 2 9, No . 5
Oc t . , 201 5
黄金 峡水 库 2 # 滑 坡 稳 定 性 分 析
簸 箕型 地形 , 后缘 基 岩 坡 角 为 4 7 。 , 滑 坡 体 表 面平 均坡 度 约为 2 4 。 , 坡 面呈 台地 状起伏 。滑坡体 后缘 控制 边界
2 S Jl 2S J 2
为区域 断层 F 2 6 , 前缘剪 出口位于河 床以上约 1 3—1 5 1 T I , 分 布 高程 4 3 0~ 5 0 0 n l , 宽 度约 1 2 0 i n , 顺 河发育 长度 约1 1 0 m, 滑坡体厚度为 1 5 — 1 9 m, 按平均断面法初步 估 算 滑坡 体总 方量 约 2 5万 m 。滑 坡 体 在水 库 运 行期
汾河水库库岸边坡现状及稳定性分析

汾河水库库岸边坡现状及稳定性分析1 地质灾害现状1.1 水库库岸坍塌地质灾害汾河水库地处娄烦县境内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为第四纪沉积层,有很厚的黄土覆盖层,库岸为地形变化复杂的黄土丘陵和土石山区。
由于黄土的垂直节理发育和崩解性、湿陷性,并且在外在的因素影响下、在蓄水浸泡和水浪淘蚀作用下,库区塌岸现象极其严重。
据实测,库区塌岸线总长70 km,已坍塌土方3 529万m3,毁坏耕地约33 518 hm2,目前尚有47 km的库区塌岸线仍然坍塌严重[6],在库岸两侧形成较为严重的库岸坍塌。
汾河水库左岸新修的公路路面出现许多裂缝,尤其是靠近库岸的公路更是严重。
1.2 影响水库库岸边坡坍塌的因素水库库岸大部分为第四纪黄土属于湿陷性黄土构成库岸的第四纪黄土,黄土状亚砂土、亚黏土和黏土,垂直节理发育,在自然状态下极限稳定坡角在以上,特别是黄土所具有的湿陷性,受库水的长期浸泡,很容易形成塌岸。
首先是库岸土体的物理力学指标和水理性质发生了变化,自身结构遭到破坏,引起土粒分散和位移,见图1。
随着孔隙水压力的增加,土体内摩角、凝聚力减少,抗剪强度骤然降低。
同时,随着库水位骤涨陡落以及水位降低后补给河流的地下水出流,能洗掉土体颗粒间易溶的胶结物,使土体黏结力降低,极细颗粒随地下水逸出。
这样岸壁土体在动水压力作用下,基底失去平衡,在上部重力作用下,即造成陡崖立岸的崩塌或座塌。
暴雨径流侵蚀、风蚀冻融以及地震等影响,加速了塌岸的进程。
如此恶性循环是库岸坍塌持续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2]。
1.3 水库库岸边坡坍塌的形成机理及稳定性分析调查采用毕肖普等将边坡稳定安全系数Fs定义为沿整个滑裂面的抗剪强度τf,与实际产生的剪力T之比,即在滑动土体n个土条中任取一条记为i,作用于土条上的各种力见图3,土条上作用的已知力有:土条自身重量Wi,水平作用力(例如地震惯性力)Qi,作用于土条两侧的孔隙压力(水压力)Ui、及Ui+l,以及作用于土条底部的孔隙压力Ur。
水库大坝工程的抗滑稳定性分析

水库大坝工程的抗滑稳定性分析水库大坝工程是现代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洪、灌溉、发电等多重功能。
然而,由于大坝在长期使用中面临着各种不可预测的地质灾害,如滑坡、坍塌等,因此对水库大坝的抗滑稳定性进行详细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一、水库大坝工程的背景水库大坝工程通常位于山区或丘陵地带,所以往往在建设过程中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岩土工程问题。
其中,滑坡是水库大坝工程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
滑坡是由于地形的变动而引起的土体快速下滑的现象。
一旦滑坡发生,将给水库大坝带来巨大的威胁,严重时可能导致大坝倒塌,造成灾难性后果。
二、水库大坝工程抗滑稳定性分析方法为了确保水库大坝的抗滑稳定性,研究人员通常采用多种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1. 地质勘探与地质力学参数测定在设计水库大坝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
通过对地质构造、岩性分布、断裂带等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确定出地质特征和地质力学参数,为后续的稳定性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2. 数值模拟与有限元分析数值模拟是一种常用的工程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模拟水库大坝所承受的不同载荷情况,如水压力、地震力等,对大坝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有限元分析则是数值模拟中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将大坝划分为许多小单元,在每个小单元上建立力学方程并求解,以获得大坝在各种外载荷下的应力和变形状态。
3. 稳定性指标与安全系数计算稳定性指标是评价水库大坝抗滑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见的稳定性指标包括可动力安全系数、全局稳定安全系数等。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际灾害案例,结合大坝的具体情况,可以计算出各种稳定性指标,并通过与设计标准值进行对比,评估大坝的抗滑稳定性。
三、水库大坝工程抗滑稳定性分析的影响因素水库大坝的抗滑稳定性不仅与地质条件、地裂缝、地下水位等因素相关,还与工程本身的设计与施工密不可分。
1. 大坝基础处理与加固大坝的基础处理与加固是确保大坝稳定性的重要举措。
适当的基础处理可以提高大坝基岩与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水库库岸滑坡稳定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8-07-12T09:17:30.137Z 来源:《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2月上作者:张希超[导读] 通过现场勘察并在分析该滑坡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推力法计算天然滑坡稳定性,结果表明滑坡在天然状态下稳定。
在水库蓄水后(正常蓄水位)并考虑地震工况时,(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后勤服务中心,云南昆明 650200)
摘要:通过现场勘察并在分析该滑坡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推力法计算天然滑坡稳定性,结果表明滑坡在天然状态下稳定。
在水库蓄水后(正常蓄水位)并考虑地震工况时,采用条块法计算滑坡的稳定性。
结果表明滑坡在水库蓄水后(正常蓄水位)并考虑地震工况时,稳定性系数K=0.7143,滑坡体不稳定。
关键词:水库库岸滑坡;滑坡稳定性分析;
1.工程概况
蚂蝗箐小河为横向谷,一般不存在岸坡深部滑动失稳的结构面组合条件,仅在零散分布的厚度不大的崩塌堆积物集中位置,局部存在松散堆积物浅部滑坡、坍塌现象。
滑坡体位于蚂蝗箐小河左岸距离小清河500m处左岸坡下部,后缘高程2230m,距坝址约530m。
滑坡体已停止活动,前缘覆盖在河床冲洪积物上,高程2150m。
滑体长约240m,最宽约60m,滑面深度10~15m。
为圆弧形滑坡,滑体主要成份为全风化J2l泥岩夹砂岩以及其上覆的Qcol+dl碎石土夹块石,滑动面的组成物质为粘质土夹碎石土。
2.滑坡稳定性计算
在暴雨工况下,假设K=1.0时反算滑坡体土的C、φ值(假定C=5kPa时,φ=15.68°或C=10kPa时,φ=14.19°);滑坡体在天然状态下取C=5kPa、φ=18°、γ(天然容重)=16,经计算稳定性系数K=1.1505,滑坡体在天然状态下不会产生大规模滑动;水库蓄水后(正常蓄水位)并考虑地震工况时,采用条块法计算如下。
说明:滑动面以下为J2l4基岩图1.1 滑坡计算剖面图
表1.1
表1.2
表1.3
表1.4
经计算水库蓄水后(正常蓄水位)并考虑地震工况时,稳定性系数K=0.7143,滑坡体不稳定;
结束语:
经计算滑坡体在天然状态下不会产生大规模滑动,水库蓄水后(正常蓄水位)并考虑地震工况时,稳定性系数K=0.7143,滑坡体不稳定。
参考文献
[1]《昆明市轿子山水库初设工程地质报告》
[2]《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SL 373-2007
[3]《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5]《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
[6]《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