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一、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也称幼儿的侵犯性行为,是指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幼儿攻击性行为常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等。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期的孩子经常出现的一种行为问题,他对攻击者或者被攻击者的身心发展有着不良的影响,如果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持续不断、频繁出现、强度增大,这种攻击性行为发展到成年就可能转化为犯罪行为。

在实习一个月的时候曾看到这样的例子。佳佳 2岁家里有爸爸妈妈和佳佳,家里的大人都视她为掌上明珠,大家都很宠她,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特别是妈妈。佳佳是一个文静,爱撒娇,不太爱说话的小女孩,每天都是由妈妈接送来幼儿园,每次妈妈来接的时候就跟妈妈撒娇。有一天早上妈妈突然问老师,昨天佳佳在是不是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事?老师想想昨天一整天下来都很好根本就没发生什么事情啊。当老师跟她妈妈聊起来的时候才知道原因。原来,昨天在吃午饭的时候老师叫她多吃点饭可她不怎么情愿吃,回去就跟妈妈说老师骂她。老师都已经跟妈妈说了原因,可妈妈一直在问;“真的没发生什么事吗?可是她回家一直哭说再也不去幼儿园。”有一次我在组织《大树妈妈找孩子》活动,当我给幼儿发树叶的时候,佳佳看到身边的乐乐拿了一个与他不一样的树叶,他就跑过去,二话不说就想抢夺乐乐手里的树叶,这边的乐乐当然不乐意了,于是两人就争夺了起来,这时佳佳为了拿到树叶二话不说的就煽了一把掌,并把树叶抢到手。当我看到的情形,走过去要求佳佳向乐乐道歉,并将树叶还给乐乐,这时的佳佳才不情不愿地把树叶还给乐乐。当妈妈来接的时候,老师把今天发生的事情的时候,妈妈却说:“不可能,我女儿从来不打人的啊,都很听话啊。在家里我说什么她就做什么,一直都很乖的啊,怎么会打人呢?

案例分析:佳佳是家里的小宝贝,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大家都宠爱有加,疼爱有加,特别是妈妈对佳佳的话百依百顺,无原则的满足佳佳的任何要求,让其为所欲为。对孩子说的话从不去怀疑,小孩说什么就是什么,听之任之。在幼儿园老师为了让孩子吃饭就对她说要多吃点,可她不想吃可老师又催她,她不得不吃。这就形成幼儿的心理得不到满足,只有回家跟妈妈讲,但又不能说实话于是就用哭的方法跟妈妈说老师骂她,好让家长回幼儿园跟老师说,这样就达到他的目的。她以后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再也不会有人去催她。这样就形成他想怎样就怎样,在也没有去管她。如果在这样发展下去就会永远的导致佳佳任性、懒惰、骄横等不良行为。佳佳之所以要抢乐乐的树叶,也许是因为他对乐乐手里的树叶感到好奇,觉得他的树叶怎么和我的不一样。他的一定比我的好看,好玩。但是由于佳佳年龄比较小刚2岁,她不能像我们大人那样,懂得要跟别人商量。在他的潜意识里只要把自己想要的东西拿到手就好,于是他就会想尽各种办法拿到对方的树叶,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而又遇

到阻碍时,就会为争夺某样东西而发生攻击性行为,攻击性大多表现为敌意攻击,目的是伤害别人。攻击方式多为踢打对方,但是他们的行为已有了明显的攻击意图,这种攻击行为没有包含着敌意性,只是纯粹地为了得到树叶而进行攻击。

二、造成攻击性行为的原因

家庭的溺爱、幼儿园玩具数量、游戏活动空间、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佳佳的攻击性行为出现。

(一)家庭

父母的溺爱与纵容也会培养或间接鼓励了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现在的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甚者有的是六个大人一个小孩,因此,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关爱过度、疼爱有加,对孩子百依百顺,无原则的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让其为所欲为,以致养成孩子独占、独霸的习惯。佳佳是家里的小公主,家里的爸爸妈妈对她的话惟命是从,他想怎样就怎样。可到了幼儿园,幼儿园的小朋友可不像家里一样个个都对她话惟命是从。当他的受到挫折或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他就会产生攻击性行为,对小朋友身体上的伤害。调查表明,很多孩子主要由爷爷、奶奶带大,作为隔辈儿人,他们更加宠爱孙儿,甚至“遮丑护短”,“隔辈亲”演变成了“隔辈溺”,导致了孙辈的自私、任性、懒惰、骄横等不良行为。素才能体现其影响。

(二)幼儿园

除了在家外,幼儿园是孩子的家园、乐园、花园,是幼儿一日活动的地方。幼儿与老师、同伴接触比较密切,在幼儿园,老师就是幼儿的崇拜者和榜样,因此老师对每个幼儿尽量给予平等的关爱,一视同仁。应多关心爱护儿童,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不要对有攻击行为的幼儿进行侮辱责骂。教师平时应掌握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因材施教。不要因为那个小孩的家庭比较好就对他好点,老师应当能让孩子感到有安全感,当发现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应耐心的教导而不是对他大喊大叫,或对不怎么严重的行为就以罚站,之后就不了了之。

(三)游戏活动空间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流程中,游戏活动在一日活动中占的比例较大。幼儿与同伴交往也很多,许多活动常常要轮流、活动空间的紧密、拥挤或者玩具的数量对幼儿攻击性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如果在案例中能为佳佳提供充足的材料,多准备一些一样的树叶,当发现佳佳对同伴的树叶赶兴趣好时,准备发生攻击性行为的时候,老师及时发现,并提供给他一样的树叶,那么就可以阻止乐乐被煽一巴掌的几率就会少点,这样也可以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出现。研究表明,让幼儿处在一个繁杂、拥挤的活动空间,幼儿易产生攻击性行为。而为其提供一个宽敞、自由、适应的活动空间,且提供充足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就可以减少冲突的产生,从而导致攻击性行为的减少。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

伴随科学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脑,电视等传媒进入千家万户后,儿童与这些传媒的接触越来越多。随着电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幼儿把更多的时间给了电视,但是现在

的电影、电视剧大都充斥着许多暴力、复仇的镜头,甚至面向儿童的动画片、卡通片也在宣传着暴力的情绪。比如《奥特曼打怪兽》、《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猫和老鼠》《蝙蝠狭》等影片,这些影片里常常都会有暴力的动作。在幼儿期,幼儿的分辨能力较差,常常因好奇、刺激而模仿,这些都会对对于孩子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幼儿的特点是好模仿,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后学习了攻击性行为。特别是男孩子对动作片和暴力片感兴趣,并且好模仿。我们经常会看到幼儿园的一些男孩子在观看了武打片后模仿片中的形象,在班上也尝试和朋友比划两招。这种时候,如果老师不及时加以引导,孩子很可能由开始的好玩发展成为一场真正的打斗。因此当看电视的时候大人尽量限制幼儿看电视的时间长短,提供给幼儿的影片有少点暴力的镜头,比如《樱桃小丸子、《花仙子》等。

三、幼儿攻击性的对策

(一)教师

在幼儿园教师应多关心爱护儿童,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不能对其进行侮辱责骂。掌握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因材施教。教师给予榜样示范,教师可以给幼儿讲有关谦让合作的故事,鼓励幼儿学习。比如《小蝌蚪找妈妈》《团结就是力量》的故事等;既然儿童能通过模仿去学习攻击行为,那么在幼儿园教师就为幼儿提供学习环境,比如可以通过一些情景表演来引导幼儿。在情景表演中通过过模仿去学会谦让、互助、合作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最后,减少环境中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刺激是很必要的。例如:给儿童提供较为宽敞的游戏空间而不是繁杂、拥挤的活动空间;在教室里提供各种娱乐玩具、书,丰富的营养食品等供儿童选择,而尽量避免有攻击倾向的玩具(如玩具枪、刀等)和含糖量商的食品。使他们得到情感的满足,减少冲突,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二)、家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在家里,家长的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修养认识,积极的关注和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经常参加幼儿园举行家园活动,亲子活动,加深自己与孩子亲密感和互动,不要对孩子的对与错都是给予同样的肯定,不要太溺爱孩子,该批评的时候还是要批评。如孩子犯错误时,不要简单地采取打骂、训斥的教育方式,而应通过跟孩子讲道理及其它积极的方式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帮助他改正错误。要积极培养幼儿团结、友爱、互助等优良品质。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行为,必须先从父母自身做起,时时注意自己和言行。尽量避免孩子看有暴力镜头的电影、电视,家长陪幼儿看电视、看碟片,注意以正面形象引导,教育幼儿,避免幼儿盲目模仿。

(三)、家园共育

有些孩子在家做的是一套来幼儿园做的是另一套。案例中像佳佳妈妈说的那样,我女儿在家一直都很乖很听话啊从来不会大打人,怎么可能在幼儿园大人呢?可在幼儿园并不是这样。发生这样的原因是因为幼儿园与家庭教育不一致引起。这就会造成家长对老师的误解,加深家长对孩子的了解更深。所以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要不断地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观及育儿知识,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努力做到家园合一。尤其是攻击性较强的儿童,我们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