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合集下载

农村污水排水管道设计

农村污水排水管道设计

排水管道设计本项目管径设计参照《河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导则》(试行)要求进行设计,具体要求如下:(1)污水收集管网的管径大小根据水量合理计算,避免因管径过小而造成堵塞,也防止因管径过大造成的浪费。

管径设计应考虑农村生活污水间歇性排放的特点,适当增大坡度防止管道堵塞。

(2)污水收集管网流量、流速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计算。

(3)污水收集管道粗糙系数、最大设计充满度、最大设计流速、最小设计流速应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取值。

最小管径与相应最小设计坡度,可按下表取值。

1、最小管径与最小设计坡度表7.4-1最小管径与相应最小设计坡度注:管道坡度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可酌情增大管径,但应采取防护、清淤措施。

2、管道与最大设计充满度重力流污水管道最大设计充满度可按表8.4-2取值。

表7.4-2管道与最大设计充满度一览表注:在计算污水管道充满度时,不包括短时突然增加的污水量,但当管径小于或等于300mm时应按满流复核。

3、设计流速排水管道流速计算采用曼宁公式:V=1/n×R^(2/3)×I^(1/2)式中 V--流速(m/s)I—水利坡降n-粗糙系数R--水利半径(m),R=A/PP--湿周(m)A--过水断面面积(m2)一般情况下,农村污水量较小,管内流速较低,管道设计的原则是保证管道内的最小流速,以防止颗粒物质的沉积,污水管道的最小流速为0.6m/s。

4、管径各个村庄根据规模大小,产生的污水量多少,安装适宜管径的污水管道,项目区内农村污水管网通常是由小管径塑料管和PE双壁波纹管构成,本项目接户管采用ϕ110UPVC排水管,支管和主管网采用ϕ225和ϕ315HDPE双壁波纹管作为排水管。

5、管道覆土根据现场实际查看情况,因河南省冬季冻土深度大约为10~20cm,项目区巩义市涉村镇地区的污水管道一般埋深较浅,管内流速较低。

正常条件下,在无车辆通行的路面下铺设管道时,其管顶最小覆土应为人行道下0.6m,在有车辆通行的区域,管顶最小覆土应为车行道下0.7m。

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污水设计流量1. 定义污水设计流量是设计终了时的最大日最大时污水流量。

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此外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区需要考虑地下水渗入量。

注意不是瞬间流量,也不是平均流量。

2. 变化系数日变化系数:一年中最大日污水量与平均日污水量的比值成为日变化系数K;时变化系数:最大日中最大污水量与该日平均污水量的比值称为时变化系数K;总变化系数:最大日最大时的污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称为总变化系数K;K=K×K(1-1) K也可按下式计算:K=2.7Q.(1-2)3. 旱流污水设计流量①城镇旱流污水设计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Q=Q+Q(1-3)式中:Q——截留井以前的旱流污水设计流量,L/s;Q——设计综合生活污水量,L/s;Q——设计工业废水量,工厂生产区生活污水和工业生产废水总和,L/s;②工业废水量按式(1-4)计算:Q=Q+Q(1-4)式中:Q——工业生产区生活污水流量,L/s;Q——工业生产废水流量,L/s;③城镇旱流污水总设计流量(工业直接排入管网),按下式计算:Q=Q+Q+Q(1-5)式中:Q——地下水渗入量,可根据地下水位的高低确定是否需要此项,L/s;4. 居民综合生活污水量综合生活污水量按下式计算:Q d=q d NK Z24×3600(1-6)式中:q——居民生活污水定额,可按当地相关用水定额的80~90%,L/d;N——设计人口;注意:综合生活污水需加上公共建筑污水,可按照30%计算。

5. 设计人口设计人口可按式(1-7)和式(1-8)计算:N=P·A(1-7)N=N(1+y)(1-8)式中:P——人口密度;A——排水区域面积;N——初始人口数量;y——人口年均增长率;n——发展年限;6.比流量由式(1-5)和式(1-6)得:Q=q PAK24×3600(1-9)令:Q=Q AK(1-10)则有:Q=q P24×3600(1-11)Q称为比流量,其含义为单位排水面积(ha)的平均流量。

污水处理项目设计概算的费用组成及实例计算分析

污水处理项目设计概算的费用组成及实例计算分析

在初步设计阶段中,配套排水管网工程一般能达到定额编制的深度要求,因此可采用定额法,即按照设计图纸及常规施工组织方案计算出工程量,再套用相应的定额即能计算出工程费用。

2.2.2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概算中工程费用的编制方法污水处理厂工程包括建筑物(变配电间、脱水间、综合(办公)楼、监测间、门卫室等建筑);构筑物(沉砂池、调节池、生化池、二沉池、沉淀池、消毒池、污泥缓存池等池体);厂区工程(道路、绿化、围墙 、大门等的配套工程等)等。

(1)建筑工程费用①污水处理厂的建筑物,一般设计深度未能达到定额编制的深度要求,建筑工程费的计算可采用指标法,即根据工程所在地,(1)在初步设计图纸深度足够的情况下,新建污水处理项目的工程费用应首先采用定额法进行计算,这样可最大限度地保证设计概算符合项目的实际投资。

(2)在应用指标法计算新建污水处理项目的建筑工程费时,工程主体部分可以套用相近结构调整后的技术经济指标直接进行计算,概算造价偏差不会太大:大塘镇调节池主体部分的建筑工程费用为7.24万元,由此计算出技术经济指标为2825.8元/ m3;由于大塘镇调节池较小,有效容积仅为8m3,所以拟建项目与参考项目相比较,主体部分的技术经济指标差别并不大。

(3)在应用指标法计算新建污水处理项目的建筑工程费时,为保证概算造价偏差不会太大,应采用混凝土体积指标而尽量避免有效容积的造价指标。

(下转39页)4结构理论分析与实测4.1主体结构静动力分析结构总体静力分析采用M I D A S 系列软件,通过合理采用单元类型模拟结构各关键构件,模型如图3所示。

结果显示,万福大桥预应力混凝土各项应力及强度满足规范要求;桥塔混凝土构件按桥梁规范进行强度验算,满足规范要求。

主缆强度安全系数2.86,大于规范限值2.5;鞍槽内主缆抗滑安全系数最小为2.77,大于规范限值2.0;索夹抗滑安全系数最小3.70,大于规范限值3.0。

万福大桥抗震分析通过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两种方法相互校核,采用经审批确定的地震动参数输入,完成全桥地震分析。

规划污水量的计算

规划污水量的计算

规划污水量的计算污水量的计算是指根据污水的产生情况和水质特征,估算出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污水量。

这个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根据污水量的计算结果,可以确定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规模、运行能力和排放标准,从而保证污水处理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污水量的计算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人口统计法:根据居住人数、单位人数和流动人口数等信息,估算出污水的产生量。

常用的计算公式是:污水量=人口数×污水产生系数。

2.废水排放量法:根据不同行业和设施的特点,估算出单位时间内所排放的废水量。

常用的计算公式是:污水量=废水排放标准×产能或经营面积。

3.动态模型法:通过建立运行模型,结合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监测数据,对污水量进行监测、分析和计算。

这种方法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4.统计数据库法:通过收集和整理历史数据、调查数据和监测数据等,建立污水量的统计数据库,根据相似的情况和趋势进行预测和计算。

在进行污水量计算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污水组成:不同污水的组成物质不同,其化学成分和浓度也会对污水处理设施的选择和设计产生影响。

2.水质变化:污水的水质存在一定的变化,如水量、温度、pH值等,这些变化对污水处理的效果和消耗有一定的影响。

3.污水处理工艺: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对污水的处理能力和效果有所不同,对于同一种污水,不同工艺的选择也可能会导致污水量的差异。

4.污水管网的损失:在污水的输送过程中,管网和泵站的运行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需要考虑这些损失对污水量的影响。

总之,污水量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且在实际操作中进行修正和调整,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通过正确的计算,才能为合理规划和设计污水处理系统提供科学依据,使污水处理过程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污水设计流量

污水设计流量

25 3.0 N1 35 2.5 N 2 40 N 3 60 N 4 Q2 3600 8 3600 1 一般的,
分别表示工业企业内部职工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

第一项为职工生活,而1班8小时,所以除以8,而淋浴按照1 小时内淋浴污水均匀排放。N1、N3为一般车间生活人数和淋 浴人数,而N2、N4为热车间生活和使用淋浴的人数。25、35 为生活定额,40、60为淋浴定额。具体参数以《建筑给水排 水设计规范》等为准.

地下水渗入量宜按调查资料确定,也可按平均日综合生 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总量的10~15%计,还可按每天每单 位服务面积渗入的地下水量计。
1.污水设计流量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注意:Q2工厂生产区生活污水,Q3工业生产废水,采
用简单的累加法,而不考虑各企业污水废水峰流量的不
同时性。尽管各企业最大时流量同时出现的可能性很小, 最佳的方法是知道各污水在对应设计管道处的 最大时流量,叠加后可以比较准确计算污水管道的流量,
参考城市供水量。
1.污水设计流量
(1).居民(综合)生活污水:
Qd q d NK 总 24 3600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qd为居民生活污水定额,居民生活污水定额和综合生活污 水定额应根据当地采用的用水定额,结合建筑内部给排水
设施水平和排水系统普及程度等因素确定。可按当地相关

设计人口N:
估算方法①N=PA,P为人口密度,A为排水区域的面
积。
方法②N=N0(1+γ)n,即根据现有人口和人口增长率估 计。
1.污水设计流量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计计算说明书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计计算说明书

目录1.设计水量 (4)1.1.设计目的 (4)1.2.设计任务 (4)1.2.1 工艺流程 (4)1.2.2 图纸绘制 (5)1.3 设计资料 (5)1.3.1.污水来源及水量水质 (5)1.3.2. 出水水质 (6)1.3.3 小区概况 (7)1.3.4 气候情况 (7)2.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计算书 (7)2.1.设计水量 (7)2.2.污水处理程度的确定 (8)2.3 集水调节池和泵房设计 (8)2.3.1 水泵全扬程估算 (8)2.3.2 集水调节池和泵房尺寸计算: (10)2.4 格栅的设计 (10)2.4.1 进水渠宽、水深的确定 (10)2.4.2 栅条的间隙数的确定 (11)2.4.3 格栅栅槽宽度 (11)2.4.4 进水渠渐宽部分长度 (12)2.4.5 栅槽与出水渠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12)2.4.6 过栅水头损失的计算 (12)2.4.7 栅槽总高度、总长度的计算 (12)2.4.8 每日栅渣量计算 (13)2.4.9 格栅立面图与平面图 (13)2.5 平流沉砂池的设计 (14)2.5.1 平流沉砂池水流部分的长度 (14)2.5.2 水流断面面积 (14)2.5.3 池总宽度 (15)2.5.4 沉沙斗的容积 (15)2.5.5 沉砂斗各部分的尺寸 (15)2.5.6 滑沙区长度、高度 (15)2.5.7入水口渐扩段长度l1 (16)2.5.9 验证最小流速 (16)2.5.10 平流沉砂池立面图、平面图与侧面图 (17)2.5.11 砂水分离器的选型 (18)2.6 曝气氧化池的设计 (18)2.6.1 曝气池污水处理程度的计算及运行方式 (19)的确定 (19)2.6.2 污泥龄c2.6.3 曝气池的容积计算 (20)2.6.4 曝气池各部位尺寸的计算 (21)2.6.5 曝气池放空管设计 (21)2.6.6 曝气池的平面、立面图 (22)2.6.7 曝气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22)2.6.8 供气量的计算 (24)2.6.9 空气管系统的计算 (27)2.6.10 空气系统管段的布置图 (28)2.6.11 空压机的选定 (29)2.7 二沉池(辐流式沉淀池)的设计 (30)2.7.1 每座辐流式沉淀池表面积和池径的计算 (30)2.7.2 沉淀池有效水深 (30)2.7.3 刮泥机的选型 (31)2.7.4 沉淀池的计算 (31)2.7.5 校核径深比 (32)2.7.6 校核出水堰负荷 (32)2.7.7 辐流式沉淀池的立面图 (33)2.8 回用水池(接触消毒池)及消毒的设计 (34)2.8.1 接触消毒池的主要设计数据 (34)2.8.2 接触消毒池容积 (34)2.8.3 接触消毒池的平面积 (34)2.8.4 接触消毒池池长、总宽的计算 (35)2.8.5 接触消毒池的总高 (35)2.8.6 接触消毒池的进出水部分 (35)2.8.7 接触消毒池的平面图 (35)2.9 污泥浓缩池的设计 (36)2.9.1 剩余污泥量的计算 (36)2.9.2浓缩池有效容积 (37)2.9.3浓缩池面积 (37)2.9.4浓缩池直径 (37)2.9.5 校核其他参数 (37)2.9.6 刮泥机选型 (38)2.9.7 污泥浓缩后的容积 (38)2.9.8 污泥区容积计算 (38)2.9.9 确定排泥时间 (39)2.9.10 浓缩池总高度 (40)2.9.11 污泥脱水机选型 (40)2.9.12 污泥浓缩池剖面图、平面图 (40)2.10 配水设施的设计 (41)2.10.1 平流沉砂池后的配水井 (42)2.10.2曝气氧化池后的配水井 (42)2.10.3二沉池后的结合井 (44)2.11 高程计算 (45)2.11.1曝气氧化池前高程计算 (46)2.11.2 曝气池后高程计算 (47)1.设计水量1.1.设计目的目前中国正致力于生态住宅小区的建设。

排水管网工程设计方案

排水管网工程设计方案

排水管网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和建筑面积迅速增长,城市排水管网系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现有的排水管网设施在一些地区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排水需求,存在着排水能力不足、设施老化、雨污混流等问题。

为了改善城市排水状况,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本项目将进行排水管网工程设计。

二、工程目标1. 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解决现有排水管网设施不足的问题。

2. 优化排水管网布局,提高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

3. 改造老旧排水设施,减少设施故障和维护成本。

4. 减少雨污混流现象,提高水质。

三、工程内容1. 排水管网平面布置:根据城市规划和地形地貌,合理布置排水管网,确保排水管网覆盖城市各个区域。

2. 排水管网高程布置:合理确定排水管网的高程,保证排水顺畅。

3. 排水管网水力计算:根据城市排水需求,进行排水管网的水力计算,确定管径、管道材质等参数。

4. 污水管网平面及高程布置:合理布置污水管网,确保污水顺畅排放。

5. 雨污分流:对现有雨污合流区域进行改造,实现雨污分流,提高水质。

6. 排水设施改造:对老旧排水设施进行改造,提高设施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四、工程设计原则1. 科学合理:根据城市规划和地形地貌,科学合理地进行排水管网布置。

2. 安全可靠:确保排水管网系统运行安全可靠,防止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

3. 节能环保: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节能环保要求,降低运行成本。

4. 预留发展空间:考虑城市未来发展的需求,预留一定的排水管网容量。

五、工程实施步骤1. 前期调研:对现有排水管网设施进行调研,了解设施运行状况和存在问题。

2. 设计阶段:根据调研结果,进行排水管网工程设计,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

3. 施工阶段: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排水管网工程的施工。

4. 验收阶段:工程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5. 运行维护阶段:对排水管网工程进行运行维护,确保设施安全可靠运行。

污水管道设计

污水管道设计

污水管道设计一确定排水界限,划分排水流域1确定排水界限:确定污水排水系统的界限,以建筑区划分,污水排水系统是由城镇规划的设计规划决定的.2划分排水流域A.地形起伏:按等高线划分水线B.平坦地区:按面积街区划分C.排水干管:用一条或多干管排除一个流域中的污水二管道定线和平面布置的组合1污水管道系统定线:在城镇总平面图上确定污水管道的位置和走向(名词管道定线)2污水排水系统和平面布置的组成及定线的主要原则A.污水排水系统管道的组成a支管:接纳街坊污水b干管:接纳支管污水c主干管接纳干管污水管道定线一般是按照先大后小进行的顺序进行的:即先确定污水排出口的位置级污水处理厂的厂址位置,据此再拟定污水主干管的位置和走向然后再确定各排水流域的干管和位置和走向,再在各流域内确定个支管的位置和走向管道定线的主要原则使污水尽量按重力流方式排出,用较短的管线排除较大面积的污水,布置中尽量减少深埋,又减少提升泵站的数量(管线短埋深浅少提升)3影响平面布置的因素A地形-顺坡排水B排水体制排水体制决定排水系统的组成(有几套排水管系统),采用分流制时两套系统应互相协调C污水厂。

出水口泵站的位置污水厂和出水口的位置和数量决定污水主干管的位置和走向:主干管必须通向污水厂D地址条件a主干管必须布置在坚硬密实的土壤中,尽量避免穿越高地。

基岩浅入地带或基质土壤不良地带尽量避免与河道。

山谷.铁路。

各种地下建筑交叉。

必须交叉时宜垂直交叉,可采用倒虹管或官桥穿过河道.山谷等E道路及交通状况管道不宜布置在交通繁忙而狭窄的街道下;道路较宽时可在道路两边平行布置,分别收集道路两边支管接入的污水F排水量大的工厂和建筑物的位置接入污水干管起端是有利的,这样管道直径大,铺设坡度可以减小,可以降低管道的埋深.G地下管线和地下构筑物情况4干管布置排水区域较低的地方A干管与等高线垂直主干管与等高线平行B主干管与等高线垂直干管与等高线平行但要设置跌水井平行式适用范围:地势向河流方向较大倾斜的地区优缺点:可避免管道冲刷排水迅速5支管形式A低边式B围坊式C穿坊式6平面图内容三控制点确定和泵站设置地点对管道系统埋深起控制作用的地点是控制点1各条管道的起点就是这条管道的控制点,因为其埋深控制整条管道的埋深而整个系统的控制地点可能是A离出水口最远的一个管道的控制点B深度较深的工厂污水排出口C地形低洼区域内的污水管道起点2避免因个别控制点加大管道埋深的措施采用高强度管材局部填土设提升泵站3污水泵站的设置在污水排水系统中,污水泵站按作用一般分为:A分类中途泵站:当埋深超过最大埋深时,设置泵站提高下游管道的位置局部泵站:抽开局部污水的泵站,将局部低洼地区的污水提升到地势较高的地区的污水管道中,或者是将高层建筑的地下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PPT
13
解:(1)已知q、D、h/D,求I和v,直接代入公式:
I10.29(nMq)2 10.29(0.0140.03)02 0.00325
D5.333q/q0
0.35.333 0.586
v 4q 40.030 0.75(m 3/s)
D2(A/A0) 3.140.320.564
I=0.00325 <地面坡度I v=0.77m/s>最小流速0.6m/s
精选PPT
3
解: 1、确定管径和坡度
由于上游沟段的覆土厚度较大,设计沟段坡度应尽量小于地 面坡度以减少埋深。
(1)比例换算法 为减小坡度,流量
最大管径350 坡度0.0015 (附图1)
(管径300,坡度0.0058 ,大于地面坡度,不适合)
流量40L/s 管径350mm 坡度0.0015
流速0.61m/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充满度0.65 (例3.1)
第九章 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2)
精选PPT
1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举例
精选PPT
2
例 1 已知设计沟段长度L为240m;地面坡度I为 0.0024;流量qV为40L/s,上游沟段管径D=300mm, 充满度h/D为0.55,沟底高程为44.22m,地面高程为 46.06m,覆土厚度为1.54m。
求:设计沟段的口径和沟底高程。
设计沟段的上端沟底高程: 43.877-0.65 0.350=43.650(m)
设计沟段下端沟底高程: 43.650-130 0.0030=43.260(m)
精选PPT
17
(2)令D=400mm,查图,当D=400mm,qV=56L/s,v =0.60m/s时,i=0.0012,但h/D=0.70>0.65,不符合规定; 当h/D=0.65时,i=0.00145,v=0.65m/s,符合要求。沟管 坡度接近地面坡度I=0.0014。
精选PPT
6
h/D=0.66>0.65,不合格
i =0.0015<0.0024,比较合适
精选PPT
7
B:令D=350mm,查图.
当D=350mm,qV=40L/s, v=0.6m/s时, h/D=0.66>0.65,不合格。
令h/D=0.65 时,v=0.61>0.6m/s,符合要求。 i =0.0015<0.0024,比较合适。
精选PPT
8
2、确定衔接方式和高程
采用沟顶平接? 设计沟段上端沟底高程:44.220+0.300-0.350=44.170(m)
设计沟段的下端沟底高程:44.170-240 ×0.0015=43.810(m)
44.220+0.300
44.220+0.300-0.350
精选PPT
9
检验:
上游沟段下端水面高程: 44.220+0.300 0.55=44.385(m) 设计沟段上端水面高程: 44.170+0.65 0.350=44.398(m)
精选PPT
11
3、采用D=400 mm?查图。
当D=400mm,qV=40L/s,v=0.6m/s时,h/D=0.53, i=0.00145。
与D=350mm相比较,沟管设计坡度基本相同,沟管容积未充分 利用,沟管埋深反而增加0.05m。 另外,沟管口径一般不跳级增加。 所以D=350mm,i=0.0015的设计为好。
精选PPT
4
(2)水力计算图
I=0.0058>0.0024
h/D=0.9>0.55
精选PPT
5
A:令D=300mm,查图.
当D=300mm,qV=40L/s,h/D=0.55时, i=0.0058>I=0.0024,
不符合本题应尽量减少埋深的原则;
令v=0.6m/s时,h/D=0.90>0.55,也不符合要求。
44.398m高于44.385m,不符合要求,应采用水面平接。
精选PPT
10
沟底高程修正:采用水面平接。
上流沟段的下端水面高程: 44.22+0.3 ×0.55=44.385(m) 设计沟段的上端沟底高程: 44.385-0.35 ×0.65=44.158(m) 设计沟段的下端沟底高程: 44.158-240 ×0.0015=43.798(m)
满足要求
精选PPT
14
( 2) ①上游和下游管段同管径,采用水面平上游沟段水面高程 =44.65+0.53×0.3=44.809m 设计管段上端沟底高程=44.809-0.55×0.3=44.644m 设计管段下端沟底高程=44.644-0.00325×100= 44.319m
②设计管段上端覆土厚度=地面高程-沟底高程-管径 =46.6-44.644-0.3=1.656m 设计管段下端覆土厚度=46.6-100×0.0036-44.319-0.3= 1.621m
精选PPT
16
(1)令D=350m,查图,当D=350mm,qV= 56L/s,v=0.60m/s时,i=0.0015,但h/D=0.95>0.65
不合格。当h/D=0.65时,v=0.85m/s,i=0.0030>I=
0.0014,不很理想。
采用水面平接?
设计沟段的下端沟底高程: 43.67+0.350 0.59=43.877(m)
精选PPT
15
例 2 已知设计沟段长度L=130m,地面坡度I= 0.0014,流量qV=56L/s,上游沟段口径D=350mm, 充满度h/D=0.59,沟底高程为43.67m,地面高程为 45.48m。
求:设计沟段的口径与沟底高程。
解:覆土厚度为45.48-43.67-0.35=1.46m。离最小 覆土厚度允许值0.7m较大,因此设计时应尽量使设计 沟段坡度小于地面坡度。
精选PPT
12
例:已知设计管段长L=100m,地面坡度0.0036,设计流量q =30L/s,由于上游管段覆土厚度较大,所以设计管段的设计 坡度要尽量小,减小管段埋深。拟采用较大管径D=300mm的 钢筋混凝土管,粗糙系数nM=0.014,充满度采用规范规定的 最大值h/D=0.55。 (1)试采用比例变换法求设计管段水力坡度和流速(已知 h/D=0.55,A/A0=0.564,R/R0=1.06,q/q0=0.586, V/V0=1.039); (2)上游管段口径300mm,充满度h/D=0.53,管底高程为 44.65m,地面高程为46.60m。试确定衔接方式,计算设计管 段的管底高程和覆土厚度(该地区土壤无冰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