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景观设计方法探讨_以广安市春天故事景观大道规划为例
结合景观路谈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城市面貌取得巨大改观 # 但城市景观布置是局部 的, 或是临时改造,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还不完善, 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 " # 功能设施不健全 # 主要反映在道路交通环 境中只考虑对道路交通要求, 忽略道路两侧各种 设施建设, 如交通标志和照明等 # $# 环境质量差 # 主要表现道路绿化系统不健 全, 沿街建筑形式杂乱无章, 墙上广告随意乱贴等 等, 缺乏系统化和标准化设计 # “重车不重人” % # 城市道路环境 # 交通繁忙路 段缺乏停车点, 以致停车挤占人行道 # &# 城市街道建设缺乏个性 # 城市街道建设在 空间上、 两侧建筑的色彩、 材料及形式等方面过于 雷同, 缺乏可识别性 # 以上问题的存在有历史原因、 观念原因、 管理 不严原因、 立法不健全以及各专业学科间分离等,
方式等因素影响, 不同性质和功能的道路组成, 会
!
我国城市道路景观现状
近十几年来, 我国的城市建设速度突飞猛进,
产生不同的路网 # 大城市有快速道路系统、 交通干 道系统等, 由于交通目的不同, 不同环境中的景观 元素要求也不同, 路旁建筑、 绿地、 雕塑以及道路 自身设计都必须符合不同道路的特点 # ’#’ 考虑道路使用者的行为规律与视觉特性 道路上的人流、 车流都是在动态过程中观赏 街景, 又由于各自交通目的 (上班、 购物、 旅游等) 和交通手段 (步行、 骑自行车、 乘公交车等) 不同, 产生不同的行为规律和视觉特征, 设计中要把握 以人为本的原则 # ’#( 考虑综合效应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不仅要求各个景观元素组 成的街景统一协调, 而且与城市自然景色 (地形、 山 峰、 湖泊及绿地等) 、 历史文物 (古建筑、 古桥梁、 塔、 传统的街巷等) 以及现代建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把道路与环境作为一个景观整体加以考虑, 并作一 体化设计, 创造有特色又有时代感的城市环境 # ’#) 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表现为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和经
城市绿道景观设计方法与对策

城市绿道景观设计方法与对策摘要:当前,我国把发展的核心目标放在经济建设上,在城市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推动作用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
然而,人们在生活质量的要求方面也呈现出了新的内容与特征,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小康”生活。
在钢筋、水泥围绕的城市里,人们更加关注生活周围的生态环境,更加注重城市的“生态化”,希望能够生活在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中,享受自然。
绿道项目作为一项成功的城市绿化工程,其在建设生态城市中的作用是毋容置疑的。
鉴于此,我们必须要从绿道景观设计入手,提高绿道设计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工程建设质量。
关键词:城市绿道;景观设计;方法一、城市绿道景观设计原则(1)生态化原则:城市绿道要充分发挥自然特点,以原有生态性为基础进行改造,从而满足更多需求。
在既有河岸、绿地的基础上加入更多内容,构建多层次的生态廊道,形成了整个城市内的庞大生态网络系统;(2)地域化原则:一座城市的历史积淀可以体现其独有特征,文脉是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与历史相互碰撞的精华。
将其充分融入到设计当中,体现出不一样的风格;(3)多样化原则:绿道沿线不应千篇一律,要以现实为基础呈现出不同风格,选线多经公园、江河水系、广场等,形成惊喜不断的绿道景观;(4)人性化原则:景观路线设计需要以使用者为出发点,目的是为了给他们带来最高精神享受。
不但要环境优美,同时还可以进行各种体验,如跑步、骑车等活动;(5)科学化原则:城市规划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绿道建设是其中一方面,局部依从总体,但同样也可进行创新。
科学把握了绿道建设的总体规划质量,使城市绿道形成“最具吸引力、最雅致”的休闲之地。
二、城市绿道景观设计对策2.1绿廊景观设计2.1.1就地取材,物尽其用通俗地进行解释,景观设计实质上就是对绿道景观进行设计,但是由于地域性差异的存在,使得各地区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态环境景观,根据地域环境之间的差异性,设计师要结合当地的优势,扬长避短,实现环境、资源、地质的统一结合,以设计出独具一格,极具当地特色的景观。
景观方案构思说明

景观方案构思说明1. 简介本文主要是对如何构思一个高质量的景观方案进行说明,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城市氛围、人文历史、文化特色等多方面的因素。
因此,在构思一个景观方案时需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策略性,并且需要遵循一些设计原则和规范。
2. 分析2.1. 地域环境分析首先,需要对设计区域的地域环境进行分析。
地域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
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地形、水系、植被、气候等方面,需要了解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季节变化、降水量、温度等相关信息。
人文环境主要包括历史文化、社会特点、人群特征等方面,需要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居住和生活方式等相关信息。
2.2. 功能需求分析其次,需要对景观方案的功能需求进行分析。
景观方案的功能需求往往包括:•观赏性:如何让人们在景观中感受到美感和愉悦感,是设计中需要优先考虑的因素。
•空间利用性:景观方案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如行走、休息、娱乐、活动等。
•历史文化性:如何融入当地历史文化元素,增强场所的文化氛围。
•环境友好性:如何在设计中尽可能减轻生态环境的负担,并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健康、更舒适的环境。
2.3. 设计原则分析最后,需要遵循一些设计原则和规范。
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包括:•美学原则:如比例、色彩、形态等原则,是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
•生态原则:如生态平衡、节约资源、全面利用等原则,是环境友好型景观设计的基础。
•功能原则:如流线分析、空间分析、社会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原则,是景观设计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
•文化原则:如融入历史、文化元素,是景观设计增强地域文化氛围的重要手段。
3. 构思3.1. 思路确定在进行景观方案的构思时,需要确定思路和目标。
首先要明确设计的主题和方向,明确设计的任务和目标,为整个设计提供一个清晰的设计方向。
确定设计主题的方法可以从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功能需求等多方面入手,首先通过对场地所在区域的文化历史背景的分析、场地的功能需求的了解以及对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熟悉,来确定设计的主题和方向。
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将艺术和科学相结合,通过对自然与人工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创造出适合人类活动和欣赏的宜人环境。
本文将介绍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景观设计的本质和实践。
一、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1. 自然性原理景观设计的首要原则是尊重自然。
设计师应通过研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植被特点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现有条件,打造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的景观。
自然性原则要求设计中融入自然元素,如水体、植被和地形等,使人们能够感受到自然力量的存在和美妙。
2. 人文性原理景观设计要追求与人文特点相契合。
设计师应该对当地社会文化背景和人们的需求进行深入研究,根据不同场所和功能,营造出具有独特个性和地方特色的景观。
人文性原则强调景观设计与人的关系,通过独特的空间布局、材料选择和艺术表达等手法,创造出具有情感共鸣和人文价值的景观作品。
3. 可持续性原理景观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设计师应该选用环保材料,设计合理的排水和节能系统,提倡生态循环和绿色出行等环保措施。
可持续性原则强调景观设计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既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又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二、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1. 规划布局景观设计的规划布局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
设计师需要根据场地的大小、形状和功能要求,合理分配空间,确定主次景观元素的位置和比例关系。
规划布局要考虑人流线路、道路交通和沟通配套设施等因素,以提高景观效果和人的体验度。
2. 植物选择植物是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设计师应根据景观需求选择合适的植被品种。
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其适应性、景观效果和生长特点等因素,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景观的美化。
植物选择要注意保持植物的多样性,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品种。
3. 材料运用景观设计中材料的运用对于整体效果至关重要。
设计师需要根据设计理念和主题,选择适合的材料,如石材、木材、金属、水泥等,用于空间分隔、装饰和硬质铺装等方面。
主题景观设计方法

主题景观设计方法初探步行街的景观设计做为城市景观的重要内容,在城市外观与风貌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成功的步行街的设计,不仅能提高城市的经济运营能力,更能提升城市的形象。
()著名城市规划学家凯文林奇在其著述《城市意向》中曾指出,(引1)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是城市意向元素的基本形态类型。
从凯文.林奇理论来说,商业街不仅是道路,更可成为一个城市的节点,因此特色设计是必要的。
而特色设计运用主题设计的方法表达通常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何为主题设计?目前专业界并无统一定论,但就业界常用手法,应基本具备以下特征:1,有一能表达设计内容的统一主题。
2,有一和主题相关的表达元素,园林建筑及小品、植物等都应和主题相呼应。
3,大的区域在大主题的统一之下有细分主题,但其主题内容与表达方式必须统一于大主题之内,大主题与小主题的关系是总与分的逻辑关系。
下面以厦门步行街景观设计方案为例来看具体的主题景观设计表达方式。
首先,通过了解该项目的背景资料来确定其主题。
厦门中山路步行街为该城市的一条老街,商业传统历史悠久,可以说经历了厦门经济变化的沧海桑田,是历史经济发展的见证,同时该街区建筑保留了完整的骑楼风格,街区尺度适宜,富有历史文化氛围,因此将设计主题定为:历史记忆。
确定了大的主题后,再根据该街道的历史由南到北,分成5个小的设计主题区域。
第一段:20-30年代时期:沧海桑田。
表达中山路开山填海,始建设街道的历史时期。
第二段:30-40年代,中山路地段出现一些茶摊,作为简易品茶与茶交易的场所。
结合这段历史,便将第二段主题定为:茶香悠远。
第三段:40-50年代,此路段出现一些市民出卖一些小百货小商品为生,因在计划经济时代,此方式尤显珍贵和特殊,为纪念这段历史,主题便为百货通商。
第四段:50-70年代,在困难和动荡的时期,很多内陆居民生活陷入困境,厦门是著名侨乡,侨胞台胞众多,众多亲友在此时为生活困难的大陆亲属提供物质帮助,因此将第三段的设计主题定为:两岸情深。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课件

动态水景:如 瀑布、喷泉等, 具有动感、活
力的特点
综合水景:结 合自然和人工 水景,具有多 样性和综合性
的特点
水景营造手法
动静结合:动静结合,形成 动态与静态的景观效果
人工创造:通过人工手段创 造水景,如喷泉、瀑布、水 池等
自然模仿:模仿自然河流、 湖泊、瀑布等形态
色彩搭配:通过色彩搭配, 增强水景的视觉效果
置图、施工图等 施工管理:监督施工进度、质量,确保设计方案的实施 竣工验收:对园林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和效果。
03
园林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原则
生态原则:选择 适应当地气候和 土壤条件的植物
美学原则:注重 植物形态、色彩、 质感的搭配
功能原则:考虑 植物的观赏、遮 荫、防风、降噪 等功能
空间原则:合理 安排植物与建筑 、道路、水体等 之间的关系,形 成和谐的空间布 局
景观设计: 利用植物、 水景、雕 塑等元素, 营造优美 的景观环 境
交通组织: 合理规划 道路、广 场、停车 场等交通 设施,保 证人流、 车流的顺 畅
建筑风格: 与园林风 格相协调, 如中式、 欧式、现 代等风格
照明设计: 合理布置 照明设施, 保证夜间 的安全和 美观
生态环保: 注重环保 和可持续 发展,如 使用环保 材料、节 能设计等
课件特点
内容丰富:涵盖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景观规划等多个方面 形式多样: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便于学生理解 互动性强:设有问答、讨论等环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实用性强: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02
园林设计基础
园林设计概念
园林设计是运用艺术、科学和技 术手段,对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进行规划、设计、改造和维护的 过程。
城市线性景观空间设计方法研究——以太仓市滨江新城滨江大道景观设计为例

城市线性景观空间设计方法研究——以太仓市滨江新城滨江大道景观设计为例摘要:城市道路景观具有很强的视觉导向性。
随着城市的发展,道路绿地设计要求丰富且空间简约有序1。
本文以太仓市滨江大道为案例,论述城市道路作为带状视觉景观空间,应在多个方面体现城市道路的绿化特色,形成与众不同的富有旋律感的线性景观空间。
关键词:线性景观滨江大道植物景观音乐旋律1 前言线,在数学上是点移动的轨迹,只有位置、长度和方向。
当它作为基本的平面构成要素时,又被赋予一定的宽度,带来无穷尽的视觉变化2。
当“线”的概念出现在城市空间中时,它不仅立体化成线性城市空间,更重要地包含了流动和变化的时间特质,具有四维性。
“线性景观”泛指在规划的场所内呈“线”型的各种景观要素。
2 线性景观空间的认知城市线性景观空间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生态景观要素,如滨河景观廊道、绿化景观道路、线性公园等都具有突出的生态价值。
线性景观理论首先由欧美设计界提出,在很多设计实践中得到了充分运用,如美国纽约的高线公园长度超过0.5英里,面积达到2.88英亩,跨越9个城市街区,是利用城市废弃的高架铁路改造成的一条带状城市景观走廊3。
再如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普拉特河绿道全长超过50km,用一条连续的自行车道联系起来,种植了成百上千的乔木,大大改善了当地环境。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引入并研究国外的线性景观理论,逐步应用于实践中,设计手段和方法紧随国外,如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就是典型的线性城市绿地公园,长2.8公里,宽19米,既是市民游玩休闲的好去处,更是一处历史文物的保护地。
笔者将以江苏省太仓市滨江新城的滨江大道景观设计为例,浅析城市线性景观空间的设计方法。
3 方案体系构成3.1 项目背景滨江大道位于太仓市浏河镇滨江新城,是进入长江口旅游度假区的门户景观大道,地理区位十分重要。
滨江大道南起沪太公路,北至浮浏公路,总长度约8.5KM,两侧绿化带宽度约20m,绿化面积约30公顷(图1)。
城市景观设计规划设计

城市景观设计规划设计景观设计原理1.市点状景观设计——⼩型公园绿地缘起——何谓“⼝袋公园”⼝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指规模很⼩的城市开放空间,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为当地居民服务。
城市中的各种⼩型绿地、⼩公园、街⼼花园、社区⼩型运动场所等都是⾝边常见的⼝袋公园。
在不同国家,⼝袋公园⼜被称为迷你公园、绿亩公园、袖珍公园、⼩型公园、贴⾝公园等,⾯积多在1 万平⽅⽶以下。
⼝袋公园:纽约佩雷公园公园占地390 平⽅⽶,为喧哗的都市提供了⼀个安静的城市绿洲。
园中谨慎地使⽤跌⽔、树阵⼴场空间、轻巧的园林⼩品和简单的空间组织。
公园的亮点是6 ⽶⾼的⽔幕墙瀑布,作为整个公园的背景。
瀑布制造出来的流⽔的声⾳,掩盖了城市的喧嚣,公园三⾯环墙,前⾯是开放式的⼊⼝,⾯对⼤街。
⼝袋公园具有选址灵活、⾯积⼩、离散性分布的特点,能见缝插针地⼤量出现在城市中,为当地居民服务。
⼝袋公园对于⾼楼云集的城市⽽⾔犹如沙漠中的绿洲,能够在很⼤程度上改善城市环境,同时部分解决⾼密度城市中⼼区⼈们对公园的需求。
它们是由⼀块空地或被遗忘的空间发展起来的。
国外许多⼝袋公园是社区组团、私⼈实体或基⾦会利⽤这些空间建成,为当地的邻⾥使⽤。
规模⼩,对于⼝袋公园的规模,学界⽬前没有明确界定。
根据经验,美国⼝袋公园占地多在800-8000㎡之间,参考我国公园设计规范对⾯积最⼩公园的规定,⼀般认为⼝袋公园的规模在400-10000 ㎡之间。
功能“少” 区别于综合公园的多功能,⼝袋公园的使⽤者主要从事的是简单⽽短暂的休憩活动,如饭后的散步、⼩坐或⼉童的游戏等。
功能“少”并不是功能单⼀,⽽是结合本地使⽤者的需求极具针对性。
⼈性化尺度⼝袋公园中使⽤者的活动多以⽇常、⾼频率的活动为主,这要求公园内各种设施要符合⼈们⽇常使⽤的尺度习惯。
同时,在⾼强度开发区中“见缝插针”的⼝袋公园,以⾃⾝更亲切的尺度去缓解⾼密度建设对⼈们所形成的压⼒是⾮常必要的。
多样化场所⼝袋公园多存在于⾼强度开发的城市中⼼区,承受⼤量的⼈流,因此需要尽可能设置多种功能相互⽀持来满⾜⼈们的各种使⽤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第6期 第20卷1.1分析项目背景,确定主题内容广安市春天故事景观大道(原名“渔林大道”)位于广安市已建成的“思源广场”南侧,路宽7 m,全长1.6 km,绕山蜿蜒而下,是连接建安路与滨江路的车行道。
原则上以道路两侧各50 m为规划设计范围,面积约60 000 m2。
整个规划用地高差达100多米,并呈东南方向倾斜,规划道路两侧多为护坡,相对坡度较大,景观敏感度极高,而且现状植物种类和数量几乎为零。
这给设计增加了较大的难度。
在此项目中,人文环境的背景最为重要。
通过对思源广场“饮水思源”所寓意的场景的把握,设计师将“渔林大道”改名为“春天故事景观大道”。
“饮水思源”即“思改革开放之源”,而这个“源”正是邓小平先生所说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将小平先生的精神风范熔铸在广安的建设发展中是十分恰当的。
1.2寻找设计手法(1)叙述故事,体验空间。
一般来说,纪念性的主题园林的规划,较常采用的是一种是以事件为线索,将主题场景串联起来,讲主题式景观设计方法探讨 —以广安市春天故事景观大道规划为例□ 傅 红(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摘 要]景观园林项目的规划设计应注重对场地所蕴涵的社会及历史文化、自然风土内涵的理解和判断,并应注意项目的可操作性。
广安市春天故事景观大道规划以“饮水思源”为主题,划分4个景区,使之表达不同的意义。
[关键词]广安市;景观设计;园林规划[文章编号]1006-0022(2004)06-0049-03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BExploration of the Method of SubjectLandscape Design —Take the Plan-ning of Spring Story Landscape Rode in Guang’an as Example/Fu Hong[Abstract]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a garden projec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understand the in-tention of historical culture,natural conditions andsocial customs,also to its operational character.Thesubject of the planning of Spring Story Landscape Rode in Guang’an is“Tracing back to source whendrinking water”.According to the subject,four dis-tricts are divided,different meanings are expressed.[Key words] Guang’an city,Landscape design,Gar-den planning述故事,并让游人参与其间,探究主题,体验空间。
比如对四川的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园林—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楼公园、眉山三苏祠等的构思,就是使主题建筑沿轴线基本呈对称布置,两侧呈散点式布置园林,从而把庄严肃穆的纪念气氛和轻松活泼的园林布局融为一体,形成四川名人纪念园林鲜明的个性特色。
(2)景观生态学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中所谓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强调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协调人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物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使景观空间格局和生态特性及其内部的社会文化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协调,以达到景观的优化利用。
因此,在设计中追求可持续发展是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目标。
(3)当代各种主义与设计思潮的影响。
主题式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相类似,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种主义与文艺思潮的影响,比如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波普艺术,隐喻和象征等,从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艺术、功能和科学是现代景观设计追求的3个目标。
当设计师认真地对待文化遗产,准确表达当代文化时,就会在结合场地用途的同时,赋予其新的主题。
与现代主义园林对功能与形式语言的关注相比,重视隐喻与象征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手法,在主题式景观的设计中日趋普遍。
比如美国的迪斯尼乐园就是以文化复制、文化移植及文化陈列等手法迎合游憩者的好奇心。
而波普艺术则代表了一种大众文化,尝试新的材料、新的主题与设计的形式,以流行的商业文化形象和都市生活中的日常事物为题材,采用的创作手法也往往反映出工业化和商业化的时代特征,其园林景观具有以下特征:商业性、复制和拼贴、感官刺激、科技性、短暂性等等。
(4)传统造园手法的现代应用。
现代景观设计在传统造园手法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虽图1 总平面图规 划 师PLANNERS然其有别于古典园林,但是由于古典园林的传统手法已经为大众所认可,使得设计师常常借助传统的形式,去表达新的主题。
中国古典园林,在美学上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意境的创造。
中国园林作为一种空间视觉艺术,为了调动起游赏者思维器官的自由想象,创造意境,运用了很多“巧而得体”的园林空间处理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采用的表现手法有入口序幕的渲染、植物配景的烘托及传统文化艺术的综合作用等等。
2.1设计原则在设计中应当明确设计的主流是以为人服务为设计的根本。
与建筑设计相类似,盲目追逐当代各种主义与思潮,不仅会造成资源资金的浪费,还影响了景观整体的形象。
因此,应该选择与当地经济发展状态、地域自然条件,文化传统相协调的技术方法。
故广安市春天故事景观大道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设计原则:(1)整体性原则。
根据广安市以思源广场为中心,以滨江路、思源码头、通渠大道和渔林大道为点和线展开面,故将大道景观与思源广场景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同时又将大道作为一个独特的风景因素进行组景(图1)。
(2)生态性原则。
由于规划设计用地的原植物生态状况极差,加上大量的周边建设工程挖土方的疏松和滑坡,故规划在以植物景观为主的基础上,更加强调水土保持,大量应用根系发达且生长性强的地被、攀援、小灌木等植物处理道路护坡,在各景观点,针对性地定点营造丛形石台地围,组织栽植护土保水的植物群落,在水边种植具有缓流挂淤作用的植物,在水中栽植挺水、浮水、沉水植物,所有植物无毒无害,对游人的身心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3)开放性原则。
规划的景观区虽然处于城市之中,但依据所处场地的地形地貌特点,打破“园”的界限,将景观区作扇状展开,使之更具有容纳性、亲近性、深邃性。
人们远可以眺江波、瞻群山、望流云;近可以入蜿蜒小径、顶霞光、披夕辉、踏汀步、躺落石、听鸟鸣、逐鱼之悠游、观花赏果、游林戏水。
(4)植物景观丰富多样性原则。
根据广安亚热带温润季风性气候的特点,在植物配置上,立足于乡土植物,并充分考虑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生长周期对景观的影响,以及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故将乔、灌、草、藤、竹、花、果多层次错综栽植,从而使植物的形态、色彩、季象多样化,时序与空间的转换有序化、韵律化,形成“春花灿、夏绿浓、秋观叶、冬闻香”的景观特点。
(5)因地制宜布局原则。
由于大道为盘山车行道,地势陡峭,以道路为中心,两侧分别为护坡、绿地,断面形状多为单向倾斜层台状,部分为倒梯形,总体走向和景观形态呈带状分布,故在局部地方扩大规划范围,使景观形态呈扇面状。
在大道景观的整体审美上,充分利用山地景观的视觉元素,营造自下而上、由上及下的空间序列和层次,着重图2 锦绣画卷景区鸟瞰图图3 锦绣画卷景区示意图图4 邀月临风景区鸟瞰图图5 邀月临风景区示意图处理好关键界面的转呈,强化景观的连续性。
同时以“小、散、隐、藏”的手法构筑小品建筑及雕塑。
2.2设计手法将整个规划大道及两侧用地从“思源广场”入口处至滨江路依次划分为4个景区,这4个景区表达了各自不同的意义(主题),讲述了广安的故事。
(1)锦绣画卷景区。
它是思源广场游客中心入口与进入大道景观区的过渡带,入口两侧种植乔木,布置尺度合理的小中心,设置色彩各不相同的花坛,交织组合后再沿道路外侧恰当地延伸。
既引入游人,又留住游人。
在过渡带的道路外侧,用长青藤编织云状绿篱,在内侧砌石筑壁,设立浅浮雕群,表现广安的历史文化、名胜山水(如广安古十六景、华蓥石林,宝箴寨和现代标志性建筑等)。
在与临广安一中新校址相对的坡面上,以大面积地被植物,拼植“春天故事”4个字,内侧植山壁蟛蜞菊、黑麦草,被植忍冬、爬山虎,构成悬挂式植物壁挂,将游人引入胜境(图2,图3)。
(2)邀月临风景区。
它处于半山腰小高地。
规划扩大现有水潭,使其形态柔美,落水自然,名为映月潭,建筑紫云廊、观月轩、听涛亭、眺望台。
群植桂花,对植银杏、黑木相思,丛植腊梅,散植罗汉竹、斑竹,点植黑松、云杉,编植黄花槐、常青藤,铺植五叶地锦,并在亭廊内木刻一组描写广安物华山水、历史文化的诗词(如广安县志所收、冯达福先生的“满江红”—独立秀屏),充分体现情、景、意的和谐统一,使这一景区成为观景、赏景、写景的绝佳之处(图4,图5)。
(3)源远流长景区。
它处于山坡腰际及冲沟谷底,地势陡峭,因冲沟宽窄收放不均,故以溪流和步道为主导线,在坡际顺梯次栽植常绿乔木和彩叶乔木(如金叶梓、金叶皂荚、红枫、槭树)作为背景,底部错植藤、灌类植物。
在平缓退让处,点植石榴,对植桫椤(保护性移栽),丛植琴丝竹,铺植夏鹃及多年生矮牵牛,路沿编植丁香绿带。
在溪流与道路迂回处,设游人休憩点及小雕塑,水植菖蒲、凤眼莲,岸边行植金丝垂柳,游人可溯溪戏水观鱼,周边用木或石刻镌文字,以表达广安市政府和人民“一定要把广安建设好”的决心,如“新思想”、“新思路”、“推进广安新跨越”,并在景区前端设置远眺平台,背山面水引发人之思绪(图6)。
(4)春天故事景区。
由滨江路与大道接口处起,沿道路两侧展开,进入后山冲沟,依前后顺序种植迎春花、玉兰、铁脚海棠、红梅、桃花、樱花、紫藤,使2月~5月花序不断,路沿植春鹃、麦冬、金叶女贞花灌木带,沿溪流两侧垒石、竖石、落石,辅以孤植乔木或丛植竹,石上刻镌邓小平先生的名言如“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解放思想”、“发展才是硬道理”。
在该景区尾段栽植枇杷、柠檬、四季杨桃等果树,以表达人们对春天的到来的惊喜之情(图7)。
无庸置疑,本方案的规划构思是一个理想规划,但它能否实现会受到多方面现实因素的制约。
对于类似的城市重要地段的景观规划与设计,笔者认为将对城市的整体形象产生重要的影响,建议广泛征集方案,鼓励市民参与并发表意见。
由于本方案仍处于概念规划阶段,仍需进一步修改完善。
在修改过程中突然得知由于政府主管领导的人事调动,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修改及建设资金未落实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该项目暂缓建设,这多少令人感到遗憾。
尽管如此,通过该设计的尝试,笔者发现了对设计工作来说,最棘手的问题是项目的定位,即设计的主题是什么?而主题内容的表达通过运用先进的设计手法可以使设计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