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24:120个文言实词归纳串记练(道、得、度、非、复、负)
高考文言实词120整理打印版

本未倒置
9.推究本源、考查
抑本其成败之迹
鄙
1.边界地方,名词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2.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鄙人不知忌讳
3.轻视,动词
孔子鄙其小器
兵
1.兵器,军械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2.士兵,军队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3.用兵策略,战略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4.用兵器杀人,名词作动词
左右欲兵之
实 词
含义及用法
本
1.草本的根或茎干
例句 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
2.根本,基础
盖亦反其本矣
3.本来,原来
本在冀州之南
4.版本,稿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 录
5.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是无难,别具本间章
6.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若止印三二本
7.天赋的善心
此之谓失其本心
8.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高考文言实词 120 整理打印版
整理的高考文言实词 120 个的整理版,包含了每个实词的不同含义和用法,以 及部分例句,供您参考:
实 词
含义及用法
安
1.安全
2.安逸
3.安抚,抚慰
4.安置、安放
5.哪里
6.养生
7.使——安
倍
1.一倍,加倍
2.通“倍”,增加
3.越发、更加
被
1.蒙受,遭受
2.表示被动,助词
5.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
3.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通“披”,披散
5.被子
6.覆盖
例句
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然后得一夕安寝 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衣食所安 既来之,则安之 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焉用亡邻以陪郑 每逢佳节倍思亲 禹,汤被之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发行吟泽畔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2024高考120个实词汇总系列(D):殆、当、道、得、度

高中文言120个实词(D):殆、当、道、得、度17.殆①危险。
例: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篇》)②疑惑。
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③大概,恐怕。
例: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轩志》)④几乎,接近,差不多。
例: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六国论》)⑤通“怠”,懈怠。
例:农者殆.则土地荒。
(《商君书·农战》)18.当dāng①遮挡。
例: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项脊轩志》)②对等,比得上。
例: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③占据,把守;担任,担当。
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例: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陈情表》)④应当。
例: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陈情表》)⑤掌管,主持。
例: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五人墓碑记》)⑥面对,对着例: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⑦值,在(……位置),正在,。
例:当.事时也,商君佐之。
(《过秦论》)例: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谏太宗十思疏》》)⑧必定,一定。
例: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项脊轩志》)例: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孔雀东南飞》)⑨将,将要。
例: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⑩蒙受。
例: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燕歌行》)⑪判罪,判决。
例: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苏武传》)dàng①符合,适合。
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促织》)②当作。
例:安步以当.车。
③抵押,两者相抵。
例: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屈原列传》)例: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苏武传》)19.道①道路。
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烛之武退秦师》)②途径;方法;措施。
例: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部编常考文言实词总结——道,得,定,度,发,伐,方,复,负,盖

. 道(dào)(1)名词。
①道路。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②规则,正确的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③道德。
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④学问。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⑤道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 得(dé)(1)动词。
①取得,得到。
a.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五柳先生传》)b. 一狼得骨止(《狼》)②达到。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③助动词。
能够,可以。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满井游记》)④同“德”,感激。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2)副词。
与“无”连用,译为“是否”。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定(dìng)动词。
①固定,集中。
定目细视(《幼时记趣》)②安定,稳定。
俄顷风定云墨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结束,完了。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湖心亭看雪》)④平定。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出师表》). 度(dù)(1)名词。
量长短的标准。
吾忘持度(《郑人买履》)(2)动词。
①跨过,越过。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②读duó,估计。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发(fā)(1)名词。
读fà,头发。
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观潮》)(2)动词。
①出发。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②征发,征派。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③发迹。
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④发出。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 伐(fá)动词。
①讨伐,进攻。
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②砍伐。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小石潭记》). 方(fāng)(1)名词。
①方圆,面积。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愚公移山》)②方向,方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③地方,地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论语·学而》)(2)副词。
部编版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精品课件04道、得、度、非、复、负(精品课件)

估计我到了军中,你再进去。
22.非 读音:fēi
读音:fēi
(1)形容词,不对的,错误的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实际上我走上迷途并不太远, 已经觉悟到如今退隐是正确的, 而以前的做法错了。
(3)副词 ①多用在叙述句、描写句中,相当于“不”(非徒:不仅) 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站在高处招手汝子孙,使知前辈风 俗云。(《训俭示康》)
你不仅自己应当履行节俭,还应当用这个道 理教育你的子孙,让他们知道前辈的风俗啊。
②除了,除非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壁之战》)
除了刘备以外,没有可以抵挡 曹操的人了。
④思想,学说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 圣贤的学说。 ⑤道理,规律间的)规律。
⑥好的政治措施和局面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 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③仗恃
衡量这两个办法,宁可答应下 来,让秦承担理亏(的责任)。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国贪心,倚仗它的强盛,用 空话来求取(我们的)宝玉。
④辜负,对不起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实在害怕被您欺骗而辜负了赵国。 ⑤背弃,违背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释字义、译句子
道理,规律
1、臣之所好者,道也。 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具备
3、春风不度玉门关。 过 4、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讥评,责难,认为不对
【高考必备】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1 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欣赏)6.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通“薆”,隐蔽,躲藏)2 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6.衣食所安(养生)7.既来之,则安之(使……安)3 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4 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3.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5 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单位)6.此之谓失其本心(天生具有的)7.本未倒置(树根,引申主次,先后等)8.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6 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鄙人不知忌讳。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7 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军队)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8 病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益深(疾病)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缺点)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5.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9 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洁白的样子)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6.人至察则无徒(精明)10 朝cháo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6.期年不听朝(朝政)7.坐南朝北(对、向)11 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12 乘chéng1.乘犊车,从吏卒(坐车)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13 诚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如果)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14 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除,去掉)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修,修理)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15 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婉言道歉)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16 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随,随从)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4.樊哙从良坐(依傍)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8.欲不可从(通“纵”,放纵)9.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多角度复习与练习120个实词表解+强化记忆(21-40)

’
1
这个地方。
成名于是和他说话 ,
1t;m_ 能够共同前往寻找
虫在解。 他们一起找到l一 只蛤!睬, 成名因为它小, 认为它个好 , 试图iL�它和
24 fJi ①颁臼看不负戴于道路矣 《齐恒晋文之蔡》背 ②均之二策, 宁许以负奈曲 《廉颇商栩如列传》抱负承拘 ③苍山负雪, 用J烛天南 《�泰山i己》覆盖
天启年间, 皇上好路监事。 江南成名找之, 至一大观园 , 其中亭台楼阁。 池水遥远, 水经( 〉荡漾 , 成名掷一 石子 , 波浪呀!生 , 顷之, 又复( 〉如初。前行, 一老人见之, 问其话 , 成名不敢出亩以复( ), 后老人自言因找蜷!睬。 至此 , 成名乃与之言, 销往求虫悉衅。 得 一, 成名以其小 , 劣之 。 试令之与鸡斗, 无 不胜者。 两人莓 , 相约明日复( 〉往。
宋委往市买鞋 , 途迎小ll哥 p 一跃度( )之, 至市方知忘度( 〉, 徘徊几度( 〉欲反 , 度( 〉
之再三 , 则皮( 〉其夫脚之大小 , 未成 。 反家 , 其夫J足, 安空反 , 以为玩乐无度( 〉 , 责其不知以脚
度(〉较之大小。 后人度( 〉幽词讽之 , 以为;);I; ii家如|翠, 无法度〈 〉, 岂不谬哉? 答案 柏树买鞋 , 创小i间 , 一跃度如此。 至市方也忘度〈幽, 徘徊几度(次)制度&
②是已非人 认为……不对 @陈涉之位, 非尊子齐楚燕赵将魏宋卫中山之君 《过茶论》 不 ④世之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F金远 《游褒禅山记》 不同寻常
⑤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意外的变敝 ⑥以为非我莫能为也《屈原列传》 除非除了 ⑦君子t1�fl异也 , 替假于物也《劝学》 无没有
应有二人, 一 老一 少, 席间论陈涉灭秦, 老者曰:陈涉非( )有兵家之能而灭奏 。 少看非〈 〉之, 曰:此言非( 〉也, 陈涉胜于民心也。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义项归纳记忆训练(附答案)

高考120 个文言实词义项归纳记忆训练(附答案)3. 被(5)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司马迁《屈原列传》)4.答案: 1.(1) 疼爱,爱护(2) 喜欢,爱好(3) 吝啬、吝惜(4) 同情,怜惜(5) 羡慕,欣赏(6) 通“”,隐蔽,躲藏(7) 可爱2 .(1) 安全,安稳,安定(2) 安抚,抚慰(3) 哪里,什么地方(4) 养(5) 安置,安放(6) 舒服,安逸(7) 习惯于,安于3 . (1) 遭 受 (2) 表 示 被 动 (3) 通 “披”,穿 在 身 上 或 披 在 身 上 (4) 覆 盖 , 遮 盖 (5) 通 “披”,披 散4 . (1) 通 “背”,背 叛 , 违 背 (2) 越 发 , 更 加 (3) 倍 数更加5.(1) 推究 (2) 本来 (3) 本来的,原来的 (4) 根本, 东 西 (5) 草 木的 根6. (1) 边 邑 , 当 作 边 邑 (2) 庸 俗 , 浅 陋 , 鄙 俗 , 鄙贱(4) 加 倍 , 愈 加 ,主要的、基础的(3) 轻 贱时之士也8. 病9.(2) 忽 复 乘 舟 梦 日 边 (李 白《行路难》)(3) 乘 彼 垝垣( 《 氓 》 )(4) 若 夫 乘 天 地 之正 ( 《 逍 遥 游 》 )(5) 车 六 七 百 乘 ( 司 马 迁《陈涉世家》)答 案 : 7.(1) 兵 器 (2) 军 队 (3) 战 争 , 战 事 (4) 兵 法8 . (1) 有 疾 病 (2) 困 苦 , 困 乏 (3) 担 心 , 忧 虑 (4) 毛 病 , 缺 点 9. (1) 考察 ,调查 (2) 考 察 和 推 举 (3) 了 解,弄清楚,明 察 (4) 观 察(5) 洁净的样子 (6) 明 智 ,精明10.(1) 朝 见 ,朝拜(2) 使 ⋯ ⋯ 朝 见 、 朝 拜 (3) 朝 代(4) 朝 廷 (5) 早晨11.(1) 曾 经(2) 增 加 (3) 表 示 出 乎 意料 ,相 当 于 “竟”“却”“简直 ”12.(1) 趁 着 ,凭借 (2) 驾 , 坐 (3) 登 上(4) 顺 应 (5) 一车四马感 慨 古 代 帝 王 虽 善 因 利 乘 ( 凭借 ) 便,终而亡,顿生归家之心。
「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120个文言实词用法汇编:第三辑(附文言翻译练习)

「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120个文言实词用法汇编:第三辑(附文言翻译练习)「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120个文言实词汇编:第三辑(第三辑实词: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产品使用说明:①每个实词义项和例句以课内为主,课外为辅;②重要的实词(考试频率高)都会配上文言翻译练习,方便广大师生教学或备考;③本系列以10个实词用法为一辑,总共12辑,欢迎持续关注。
【得】(1)动词用法①得到、获得。
如: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②得意、满足。
如: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兰亭集序》)译: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满足。
(2)名词用法收获、心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游褒禅山记》)译: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收获。
【度】读音:dù(1)名词用法①法度、制度。
如:内立法度,务耕织。
(《过秦论》)译:对内建立法规制度,从事耕作纺织。
②限度、尺度。
如: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谏太宗十思疏》)译: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作为限度。
③胸襟、气度。
如:(刘邦)常有大度。
(《汉书·高祖本纪》)译:刘邦胸襟开阔。
(2)动词用法:度过、越过。
如: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3)量词用法:次如:崔九堂前几度闻。
(《江南逢李龟年》)读音:duó动词用法①★★估计,推测。
如: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译:估计我回到军营里,你再进去。
②★考虑、衡量。
如:请王度之。
(《齐桓晋文之事》)译:请大王您考虑这件事。
【文言翻译训练】1.把下面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以十一月晦行,期岁终复命。
明年春还,宿卢沟驿,度逾期,祸且不测,谓ト忽木曰:“设有罪,构当以身任之,不以累公也。
”会桑哥死,乃免。
(选自《元史·王构传》)(题源:2020年东莞东华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2.把下面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色训练24120个文言实词归纳串记练(道、得、度、非、复、负) 19.道成语助记:道听途说道不拾遗安贫乐道津津乐道
20.得成语助记:怡然自得得陇望蜀相得益彰探骊得珠
21.度成语助记:审时度势风度翩翩挥霍无度度长絜大
22.非成语助记:大是大非文过饰非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23.复成语助记:周而复始髀肉复生无以复加万劫不复
24.负成语助记:忘恩负义负荆请罪负隅顽抗不负众望
答案:19.(1)道路(2)方法,策略(3)道义(4)道理,规律
(5)志趣(6)说,讲(7)风尚(8)主张,学说
20.(1)取得,获得(2)获得(3)通“德”,感激(4)能够,可以(5)得当,正确(6)得意,满足(7)收获(8)应该
21.(1)通“渡”,渡过,越过(2)制度,法度(3)过(4)创作
(5)常态(6)推测,估计(7)衡量
22.(1)不,没有(2)不是(3)不对的,错误的(4)责难,认为不对
23.(1)恢复(2)双层(3)重复,重叠(4)又,再(5)答复
(6)继续
24.(1)背东西,以背载物(2)担负,使……承担(3)依仗,凭借(4)对不起,辜负(5)违背,背弃(6)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