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干扰素PPT课件

合集下载

DMDN新进展ppt课件

DMDN新进展ppt课件

UAE
正常 休息正常 应激后↑ 持续↑ 尿蛋白(-)
血压
正常 多数 正常 正常 或↑
主要病理改变
肾小球肥大 肾小球系膜区增 宽,GBM增厚 上述病变加重
肾小球高滤过期 间断白蛋白尿期
III 期 早期糖尿病肾病期
IV期 临床糖尿病肾病期 V期 肾功能衰竭期
渐↓ ↓↓↓
尿蛋白(+) →大量蛋白尿
大量蛋白尿 →逐渐↓
糖尿病肾病的病理变化
糖尿病导致GFR增高 肾小球直径即随之增大 肾脏体积亦相应增大20%~40%
肾脏尚无其它器质性改变。
糖尿病肾病的病理变化
从临床呈现微量白蛋白尿开始,肾 脏即出现以细胞外基质蓄积为主要 特征的器质性变化,肾小球基底膜 弥漫变厚,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多。
糖尿病肾病的病理变化
光学显微镜检查→呈现两种病理类型:
糖尿病肾病(DN)即糖尿病肾小球硬 化症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常与糖尿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并 存。 近年我国糖尿病及DN的发病率在显著 上升 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的初步统计, 在我国血透的病人中,DN已占第二位, 仅次于肾小球肾炎。
糖尿病肾损害的临床与病理联系

I期 II期

GFR
↑ ↑或 正常 大致 正常
DMDN新进展
诊断标准
(WHO, Oct 1999)
糖尿病
– 空腹血糖 7.0 mmol/L OR – OGTT 2h 血糖 11.1 mmol/L 无症状 – 至少重复2次
葡萄糖耐量受损 (IGT)
– 空腹血糖 < 7.0 mmol/L AND – OGTT 2h 血糖 7.8 ~ < 11.1 mmol/L
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构成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的机构和功能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的机构和功能

血糖↓→胰高血糖素分泌 血氨基酸↑→胰岛素分泌 血脂肪酸↑→胰岛素分泌
2、胰高血糖素
总体:拮抗胰岛素的作用。
促进肝脏糖原的分解和葡萄糖异生,升高血糖;
促进脂肪分解,加速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
血糖浓度降低、氨基酸升高时促进胰高血糖素分
泌。
糖尿病
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 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 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 甚至还偏高,临床表现为机体对胰岛素不够敏感,即胰岛 素抵抗。 多见于肥胖患者。 2型糖尿病占95%。
三碘甲腺原氨酸 (T3) 四碘甲腺原氨酸(T4)
合成 需甲状腺过氧化酶
甲状腺球蛋白的合成与储存 腺泡细胞聚碘:I继发主动转运 碘活化: I→I2 酪氨酸碘化:发生在TG的酪氨酸残基上 碘化酪氨酸缩合: Tyrosine+I2→MIT、DIT MIT+DIT→T3 DIT+DIT→T4
二、激素的作用
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调节新陈代谢
调节生长发育
调控生殖过程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三、激素作用的共同特点
1、信息传递作用 作为化学信使,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调节靶细胞的生 理、生化过程。不提供能量、不添加成分,只是启动细胞 固有的、内在的生理反应。
2、相对特异性
激素运输到全身,但是选择性的作用与某些细胞。产生 特异性的原因,因为靶细胞上存在特异结合的受体。
(三)靶细胞受体的敏感性
激素与受体见相互作用取决于三个因素 血中激素的浓度 靶细胞的受体密度 激素与受体的亲和力:上调、下调
五、激素的分泌与运输
1、激素的分泌 除甲状腺激素外,其余合成即释放, 激素的分泌受到机体内部和外界环境影响 周期性

细胞因子(共84张PPT)

细胞因子(共84张PPT)

二、干扰素(interferon, IFN)
1. 1957年发现 2. 广谱抗病毒作用 3. 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
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的复 制
4. 可增强NK、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性,
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一)分型(根据其来源、结构及生物学性质)
1. I型 IFN-α、IFN-β (1)细胞来源
重叠性:几种不同的细胞因子作用于同一靶细胞,产 生相同或相似的生物学效应(如IL-4和IL-6 均刺激B细胞增殖)
协同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胞因子共同作用,并
且一种细胞因子强化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
能,两者表现为协同作用,如IL-3和IL-11
共同刺激造血干细胞的分化成熟。
拮抗性:一种细胞因子抑制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 能。(如IL-4--IFN-γ)
(1)局部低浓度 激活T细胞、激活巨噬细胞。 (2)大量产生 内分泌效应:诱导肝脏急性期蛋
白合成;引起发热和恶病质。
(二)IL-6
1. 细胞来源 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Th2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产生。
2. 主要功能 (1)刺激活化B细胞增殖,分泌抗体; (2)刺激T细胞增殖及CTL活化; (3)刺激肝细胞合成急性期蛋白,参与炎症反 应; (4)促进血细胞发育。
2. 细胞来源:单核巨噬细胞(主要);
肥大细胞。
T细胞、NK细胞和
3. 主要功能
(1) 低浓度 --- 自分泌、旁分泌效应 1) 诱导炎症反应: ①旁分泌:使血管内皮细胞表达ICAM-1,促白细胞聚集 于炎症局部; ②自分泌: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等合成、分泌细胞因
子(如IL-1、IL-6、IL-8、TNF-α等),导 致炎性细胞浸润和增强吞噬细胞的杀伤。

(医学课件)促红细胞生成素

(医学课件)促红细胞生成素
0
促红细胞生成素临床应用
• 肾功能衰竭所致的贫血 • 癌性贫血 • 结缔组织病贫血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贫血
0
用途
• 医疗用途:增加红血球的数目,用于贫血、 组织断离、早产儿,用在癌学和血液学方 面。
• 体育用途(兴奋剂):增加训练耐力和训练负 荷,属于国际奥委会规定的违禁药物。
0
慢性肾脏病贫血治疗指南解读
0
• 调节因素:EPO的产生由组织的氧合状态调节,
低氧可刺激Epo的产生从而调节红细胞的生成。 • 最主要的调节因子是低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
它是至少 20个与红细胞生成和血管发生有关基因 的转录激活子,包括 EPO、转铁蛋白、血管内皮 生长因子 ( VEGF) 以及一系列葡萄糖代谢的重要 基因。EPO在机体缺氧时由转录因子复合物- HIF 诱导上调, 以调节红细胞生成, 从而使机体适应低 氧状态(如高原、贫血等)。 • 而钴、锰、镍等过渡元素的离子、铁的螯合剂也 能刺激 Epo的产生。
0
EPO 的生成
• 产生细胞:1993年Maxwell等通过免疫双标记和
免疫电镜证实,Epo生成细胞是肾间质中位于毛 细血管与耗氧小管之间的形态学定义的Ⅰ型细胞, Ⅰ型细胞包括两种不同的细胞群即成纤维细胞和 树枝状细胞。肝脏是胎儿时期Epo合成的主要器 官,也是成人肾外合成Epo的主要器官。 • 大约90%的EPO由肾小管旁间质细胞分泌。正常 人血浆EPO水平维持在15-20IU/ L。
(K/DOQI指南)
0
贫血定义和检查
·定义:
WHO的贫血诊断标准:成人女性血红蛋白(Hb)<12g/dl, 成人男性 Hb<13g/dl。
·贫血检查时机:
所有慢性肾脏病患者,不论其分期和病因,都应该定期检查 Hb。女性Hb<11g/dl,男性 Hb<12g/dl时应实施贫血检查。

九大系统ppt课件

九大系统ppt课件
6
7
运动系统功能:
• 1. 运动:移动、书写、语言。 • 2. 支持: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它与肌肉共
同组成基本外形并支持体重。 • 3. 保护:骨骼和肌肉构成体腔的壁(如颅
腔、胸腔、腹腔和盆腔),保护内脏。 • 4.体表标志:
8
• 幼儿骨质富有韧性和弹性,但硬度小,不 宜发生骨折,易于变形。
• 老年人的骨质韧性和弹性小而脆性大,硬 度高,容易发生骨折。




神经系统
A脑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
运动神经 感觉神经
脑神经(12对) 脊神经(31对)
33
功能
• 神经的功能是传递脑部的指令到身体各 部
• 位,再由末梢神经和中枢神经将身体各部 • 位所收集的情报回传到大脑进行资料分析 • 的。
34
神经症状常见疾病症状
• 头晕头痛、失眠、烦躁、四肢震颤、 • 感觉异常(麻木、蚁行感、烧灼感) 、痛 • 觉异常、精神抑郁、记忆力下降、运动缓 • 慢等神经症状。
血管闭塞
38
心脑血管疾病
• 高脂血症 • 原发性高血压 • 冠心病 • 脑中风
39
• 健康 • •
亚健康 营养素
疾病 药物+营养素
40
疾病预防和食疗的两 项不变法则
1、一发现疾病症状立即改善饮 食营养; 2、检查身体所需的40种必需营 养素是否已经适当补充.
41
1.营养素治本,药物仅治标 2.营养素修补身体受损组织,药物暂时控制疾病
28
七、免疫系统
• 免疫系统,它是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 要的保卫系统。
• 免疫器官(骨髓、胸腺、淋巴结、) •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粒细胞、

串联质谱技术分析检测河水中100种内分泌物干扰素及药品和个人护肤品

串联质谱技术分析检测河水中100种内分泌物干扰素及药品和个人护肤品

AB SCIEX公司环境分析解决方案专辑1、LC/MS/MS技术分析检测河水中100种内分泌物干扰素及药品和个人护肤品(PPCP)背景环境荷尔蒙的定义:1997年日本横滨市立大学井口泰泉教授和NHK所创,日文为“环境ホルモン”,这一概念现在为国际接受,泛指“来自环境的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主要指环境中的人工合成化学物质,英文为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简称为EDCs。

环境荷尔蒙的作用:用于多种领域的人工合成化学物质排放到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中后,再通过食物链的方式被生物体吸收(包括人类),它们能模拟生物体(包括人类)内的天然荷尔蒙的作用,影响生物体内的最基本生理调节机能,造成生物体自身内泌物系统失调,发生各种病变。

内分泌干扰素化合物(EDCs) 是一类涉及范围广泛的污染物,它来自于不同的领域如农业产生过程中所使用的杀虫剂和除草剂,个人护理用品,医药品,以及多种合成类固醇等,这些物质可扰乱哺乳动物和鱼类的内分泌功能,现在科学家已对EDCs的生物学影响给予了高度关注。

为了恰当评价这些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就非常有必要精确监控这些物质;所以我们建立了用LC/MS/MS技术检测分析100种EDCs的方法。

此方法显示了优异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定量分析和确认这些物质。

本方法中残留物乐果、百菌清、溴氰菊酯、阿特拉津(莠去津)、2,4-滴是二个与水有关的国家标准中所列要定量检测的项目。

前处理方法样品经过固相萃取柱进行提取;用10升圆底筒取河水10升并在4 ℃±1 ℃条件下保存,水样经固相萃取柱Phenomenex Strata-X 200 mg/6 mL萃取,在使用固相萃取柱前,首先用20 mL甲醇和40 mL水进行活化,用实验控制样品和基质添加样品来控制萃取回收率,以每分钟25 mL的速度上样1升水样,然后用氮气吹扫固相萃取柱15分钟,使其充分干燥,最后用乙腈淋洗SPE,收集淋洗液10 mL到棕色瓶中,在4 ℃±1 ℃条件下保存,待分析。

化疗的基本知识及常用的化疗新药PPT课件(2024版)

化疗的基本知识及常用的化疗新药PPT课件(2024版)

(二)直接破坏DNA并阻止其复制的药物

烷化剂、丝裂霉素C、博来霉素等。
(三)干扰转录过程阻止RNA合成的药物

抗癌抗生素,如放线菌素D及蒽环类的柔红霉素、阿霉素等。
13
化疗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
(四)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 • ①影响纺锤丝的形成、微管蛋白聚合。
长春碱类和鬼臼毒素类、紫杉类属本类药物。
• 激素及内分泌药物
泼尼松、已烯雌酚、他莫昔芬、来曲唑
• 杂类
卡铂、顺铂(铂类)、去甲斑螯素
• 生物反应调节剂
干扰素、IL-2、香菇多糖、胸腺肽
8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CNSA)
杀死各时相的肿瘤细胞(包括G0期细
按 细
胞) 烷化剂、抗癌抗生素、激素类

呈剂量依赖性(正相关)

大剂量间歇给药
联合顺铂唯一胜出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标准方案, 成为FDA 2003年批准的肺癌一线新含铂方案, 并成为NCCN 2005年推荐的 肺癌一线治疗方案。
含多西他赛的辅助化疗方案已经成为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中颇具优 势的方案,给更多的患者带来了长期无病生存的希望
DCF方案成为晚期胃癌治疗新的里程碑,其疗效结果也成为其他新 的联合化疗的比较标准
25
抗肿瘤药物非血液毒性时剂量调整
出现III-IV度毒性
再次给药 剂量减少25%-50%
调整剂量后仍导 致III-IV度毒性
再次减少25%-50% 或停药
26
抗肿瘤药物血液毒性时剂量调整
药物
白细胞数>4 109/L
白细胞数3.9-2.5 109/L 白细胞数<2.5 109/L
血小板数>120 109/L 血小板数119-75 109/L 血小板数<75 109/L

老年甲状腺疾病课件

老年甲状腺疾病课件

肾脏碘化物清除↓ 甲状腺碘化物清除↓ T4产生率↓ T4降解率↓ 血清T4浓度 ↔
血清TBG浓度 ↔ T3浓度↓ rT3浓度↑ TSH对TRH的反应↑↔↓ TSH↑ 昼夜变异↓ ↓
老年甲状腺解剖特点(Anatomy)
随年龄增加 甲状腺体积 ↑ ↔ ↓ 伴随老化 甲状腺更易出现结节 老年人的颈椎后凸、肥胖或慢性肺部
并非甲状腺本身病变
甲状腺激素测定: FT3、TT3 ↓, rT3 ↑↑ FT4、TT4(-),严重时 ↓ TSH(-)
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病态综合征
造成低T3状态机制: (1) 5’-脱碘酶的活性被抑制,外周T4向T3的转化减少 (2)甲状腺本身分泌T3减少 (3)组织摄取T4量减少,限制甲状腺外组织中T4向T3 转 化的过程。 (4)T4内环脱碘酶被激活,T4转化为rT3增加
甲减者对药物的代谢和分解减弱 甲状腺功能亢者进则加速 药物影响甲状腺激素分泌、吸收、转运和代谢 等许多方面
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 Drugs That Affect Thyroid Function)
1、减少TSH的分泌 多巴胺
4、减少T4吸收 钙剂
糖皮质激素 生长抑素 贝沙罗汀(抗肿瘤药)
硫酸亚铁 质子泵抑制剂 消胆胺、考来替泊
血脂异常是甲减患者最重要的代谢异常 。高胆固醇血症 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均可发生,会加重老年患者原有的高脂 血症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心血管系统:心包积液、心动过缓、舒张期高压和动脉粥 样硬化。老年甲减患者冠心病发病率升高,但典型心绞痛 发生率低。甲减通过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减缓心率,使心肌 氧耗减少,从而掩饰老年人冠状动脉疾病的典型症状
Dry skin Hair loss Edema of face and eyelids Cold intolerance Neurologi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 内分泌干扰素
主要内容
1.常见内分泌干扰素 1.2其危害 1.2.1二氧杂芑 2.途径 3.内分泌干扰素的定义 3.1分类 4.研究以及检测方法 5.运动与内分泌干扰素
常见的EEDs: ▲洗涤剂:壬基酚、辛基酚等; ▲有机氯农药:DDT、甲氧DDT、六六六等; ▲有机磷农药:乐果、马拉硫磷、乙酰甲胺磷等; ▲拟除虫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等; ▲除草剂:利谷隆、除草醚、莠去净等; ▲塑料增塑剂:邻苯二甲酸脂类等; ▲塑料制品焚烧产物:四氯联苯、二恶英等; ▲合成树脂原料:双酚A、双酚F等; ▲绝缘材料:阻燃剂、多氯联苯、多溴联苯等
内环境干扰物
二氧杂芑
二氧杂芑是科学上所熟知的一种毒性最强的化 学物类别,美国环保署(EPA)於1994年9月所发现 的一篇供大众述评的草拟报告就把二氧杂芑称为 最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之物,二氧杂芑对公众健康 之影响足以比得上1960年代DD对公众健康所带来 的影响作用。 二氧杂芑是否会致癌?二氧染芑的确会致癌, 根据EPA的报告,证实二氧染芑是癌症的危险之 源,1997年2月,隶属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 研究机构(IARC)公然宣布
社会现象
人们接触较多的是含 有雌激素的日用品,包括 各种消毒剂、洗涤剂、化 妆品、稀释剂、塑料制品、 金属( 铅、汞和砷等)、杀虫 剂、电子产品中的电路板、 化工产品( 含甲基苯、苯胺、 酚、烷基类、硝基类化合物)。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通过 某些途径,如污染水源、食 物或经皮肤吸收进入机体后 可以干扰内分泌激素的合成 释放、转运、与受体结合、 代谢等途径,从而影响内分 泌系统功能,破坏机体内环 境的协调和稳定。
“最强效”的二氧杂芑是一级致癌物,意指 一种"已知的人体致癌物",2002年7月,一项研究 结果证实,二氧杂芑与不断增加的乳癌罹患率有 密切关系,因长期接触二氧杂芑,而引致的其他 相关健康问题有哪些?
除了致癌之外,长期接触 二氧杂 芑也会造成 严重的生 育和发育问, 题二氧杂芑会对 人体的免疫系统 和激素系统造成破坏及干扰, 而所引致的相关问题包括糖尿病、无学习能力、 免疫系统阻滞、肺部问题、皮肤病、畸胎、小产、 生育能力减退、精子量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睾 丸 素分泌量降减等等
检测方法
前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方法包括仪 器分析测试和生物检测两大类,不同种方法 的适用范围、方法敏感度存在差异。化学方 法适用于已知内分泌干扰物,生物学方法适用 于针对多个内分泌干扰物的综合毒性。 1 生物检测方法 生物检测技术 生物检测是建立在环境内 分泌干扰物质在体内的作用机制及产生的生 物效应的基础之上的。生物检测可分为体内 实验与体外实验。
而雌激素干扰物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化合物, 它是指环境化学物具有与雌激素类似的结构,能够 与雌激素受体(ER)相互作用,进入人体后能够模拟 或干扰天然雌激素的生理和生化作用。 雄激素干扰物具有类似体内雄激素或抗体内雄 激素的作用,如烯菌酮、DDE等,可与雄激素竞争性 结合雄激素受体(AR),抑制雄激素活性等等。
内分泌干扰素
内分泌干扰物被认为是第三代环境 污染物,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为 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投入了 巨额的研究资金 一 概念 ①指干扰体内内稳态调节、繁殖、 发育行为以及相关激素的合成、 分泌、转运、结合、作用或消除的 外源因子(USEPA); ②可以改变内分泌系统结构或功 能,在生物 的个体、后代、种群或 亚种群水平造成有害效应的外源性 化学物质或混合物(USEPA-EDSTAC);
社会现象
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毒理室主任王蕊多年一直从 事有毒化学物质的研究。王主任说,邻苯二甲酸、酚甲烷这一类的 物质统称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起到类似激素的作用,对人体的内 分泌系统造成影响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是一个稳定的平衡系统,各种激素在体内 达到一种平衡。类激素物质进入体内,就会打破原有的平衡,导致 人体内分泌系统失调,产生各种病症。还强调,邻苯二甲酸类物质 使用很广泛,该类物质分解、降解后,是否会污染水源,通过饮用 水进入体内,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研究。 尽管目前对于上述两种化学物质多大剂量才产生危害并没有 定论,但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孕妇,还是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含有此 类物质的香水和化妆品。对于儿童来说,也要审慎接触塑料玩具。 此外,邻苯二甲酸类衍生物中,很多是酯类,不易溶于水,但能溶 于加温过的或者脂肪性食品。如果用作食物包装材料,使用时要特 别小心,尽量不要用它们来装饭菜等食物,也不要用塑料袋盛装热 食物
1.1 体内实验 一般选用刚断乳的雌性小鼠或大鼠(小鼠较大鼠 敏感),连续皮下注射受试物或较长时间的饲以含 有受试物的食物,一段时间后处死动物,迅速剥离 子宫,称取子宫的湿重和(或)干重,计算子宫脏器 系数,测定子宫过氧化酶的活力,检测子宫血管渗 透性等,用这些指标的变化大小综合评定受试物 的雌激素样活性与强度。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较 为经济,但在操作上要求较高,而且一些雌激素拮 抗剂也可导致子宫的肥大,因此用其实验的结果 外推到人类不一定合理。但也可为研究提供科研 价值。
③对生物体或其后代具有不良健 康效应, 会导致内分泌功能变化 的外源性物质(EEC)。 当前关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研 究重点是环境激素,或称环境荷尔 蒙 (OECD),种类也较多。 二 分类 天然雌激素、植物性雌激素、动 物雌激素、人工合成雌激素四大类。
1、天然雌激素:天然雌激素指动物和人体内 天然存在的雌激素。体内雌激素主要来源于卵巢, 经过合成、分泌与相应靶细胞胞浆受体结合发挥 效应,主要促进子宫与卵巢发育,促进卵泡发育成 熟。 2、植物性雌激素:植物性雌激素是一组在 植物中天然存在、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具有与雌激 素受体结合,诱导产生弱雌激素作用的非甾体结 构为主的植物化学物。较为常见的植物性雌激素 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食物链蓄积效应,大量的多种雌激素存 在于动物体内, 人类服用后, 在体内产生类似天然雌激素 效应的物质。被动物饲料添加剂喂养动物体内含有较高 浓度的雌二醇,并且在肉品加工过程对这些已存动物体内 的雌二醇激素的结构浓度方面的影响很小。所以,儿童在 长时间食用过多这类肉品后诱发性早熟。 4、人工合成雌激素:这类物质常被作为药物使用, 如 己烯雌化学物、己烷雌酚、炔雌醇、炔雌醚等口服避孕 药和一些用于促进家畜生长的同化激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