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原体病

合集下载

衣原体演示课件

衣原体演示课件

预防措施
积极治疗衣原体感染,避免病情 迁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 性行为等。
处理策略
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 措施,如眼部感染可使用眼药水 或眼膏局部治疗,生殖道感染可 采用局部用药或全身用药治疗。 同时,对于严重并发症如盆腔炎 等,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05 预防措施与健康 教育
个人卫生习惯培养
加强合作与参与
鼓励政府、医疗机构、社区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衣原体感染的防 控工作,形成全社会的合力。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 未来发展
本次讲座内容总结回顾
衣原体基本生物学特性介绍
包括衣原体的形态、结构、生命周期等。
衣原体感染与疾病关系探讨
详细阐述了衣原体感染与多种疾病(如沙眼、肺炎等)的关联。
衣原体诊断与治疗现状评价
衣原体
汇报人:XXX 2024-01-22
目录
• 衣原体概述 • 衣原体感染临床表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措施及药物选择 •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01 衣原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衣原体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 原核生物,具有独特的发育周期 和致病性。
分类
根据衣原体表面抗原的差异,可 将其分为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 体、鹦鹉热衣原体等不同的种。
衣原体结构特点
细胞壁
衣原体具有原核生物典型的细 胞壁结构,由肽聚糖组成,但 缺乏革兰氏阳性菌特有的磷壁
酸。
细胞膜
衣原体细胞膜中含有大量的脂 质,使其对脂溶性染料敏感。
核质
衣原体核质呈环状,DNA含量 较少,且不存在核膜和核仁。
包涵体
在感染细胞内,衣原体可形成 独特的包涵体结构,用于保护 自身免受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

猪衣原体病的诊断与防治体会

猪衣原体病的诊断与防治体会

猪衣原体病的诊断与防治体会咱养猪这行啊,那真是酸甜苦辣啥滋味都有。

今天就跟大伙唠唠我在猪衣原体病这事儿上的那些经历,可真是让人印象深刻呐。

记得那是前年的事儿了,我家那猪舍里养着一群可爱的小猪崽,一个个那叫一个活泼,整天在圈里撒欢儿跑,看着就招人喜欢。

我每天都盼着它们能快快长大,到时候卖个好价钱。

可谁能想到,这麻烦事儿就找上门来了。

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去猪舍喂猪,一进去就觉得气氛不太对。

往常那些小猪崽听到我的脚步声,早就叽叽喳喳地围过来抢吃的了,可今天,好多小猪都懒洋洋地趴在那儿,没精打采的。

我心里“咯噔”一下,寻思这可别是出啥问题了。

我赶紧走近仔细瞧瞧,发现有几只小猪的眼睛红红的,还老是流眼泪,就跟哭了似的。

还有些小猪呼吸也不太顺畅,呼哧呼哧的,跟刚跑完长跑似的。

我当时就急了,赶紧把村里的兽医老李头叫了过来。

老李头来了之后,也是一脸严肃。

他围着猪舍转了好几圈,这儿看看,那儿摸摸,还时不时地问我:“最近有没有给它们吃啥不一样的东西啊?”我连忙摆摆手说:“没有啊,老李头,我都是按照老规矩喂的,啥都没变呐。

”老李头皱着眉头说:“那看来问题不简单呐。

”说着,他从药箱里拿出一些工具,给几只症状比较严重的小猪做了检查。

过了一会儿,老李头眉头皱得更紧了,他跟我说:“老弟啊,我初步怀疑是猪衣原体病。

这病啊,可得赶紧治,不然啊,这群小猪可就危险了。

”我一听,心里别提多着急了,连忙问:“那咋治啊,老李头?你可得给我想想办法啊!”老李头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别慌,老弟。

咱先得把病猪隔离起来,别让这病传染给其他健康的猪。

然后啊,我给它们开点药,按时喂,再注意猪舍的卫生,多消毒,慢慢就会好起来的。

”按照老李头的嘱咐,我和家里人忙活了起来。

我和儿子负责把病猪转移到单独的圈里,老婆则负责打扫猪舍,消毒杀菌。

那几天啊,我们一家人整天都围着猪舍转,就盼着小猪们能快点好起来。

在给病猪喂药的时候,那可真是不容易啊。

这些小猪哪肯乖乖吃药啊,一个个跟调皮蛋似的,东躲西藏的。

鸽衣原体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鸽衣原体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28鸽衣原体病症状及防治方法林常平(东方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572600)摘要:在家鸽养殖中,鸽衣原体病是较为严重的病症类型,其传播范围较大,症状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容易造成养殖损失,而人也会感染该疾病。

因此,需要在养殖中对该疫病的症状分析,然后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本文对鸽衣原体病的病原和流行特点概述,讨论鸽衣原体病的临床症状,并分析如何对鸽衣原体病进行预防和治疗,希望可以保证良好的养殖效益。

关键词:鸽衣原体病;症状;防治方法鸽衣原体病又叫做鸟疫,发生原因在于鹦鹉衣原体,该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特点,不仅会导致鸽子发生疫病,还会导致人患病。

鸽衣原体病在鸽子上最常见,相较于成年鸽,对幼鸽危害更大,一旦发生死亡率可达10%~20%。

1鸽衣原体病的病原和流行特点鸽衣原体病作为一种人禽共患的传染性疾病,对机体伤害较大,该疾病主要发生在禽类,家鸽中流行主要是幼鸽、成鸽,对2~3周的幼鸽来说,危害十分严重,该病在每年的5~7月和10~ 12月是发病高峰。

主要的表现为鸽子全身出现呼吸异常、黏膜发炎,患病后可见腹泻、消瘦,剖检可见肝和脾肿大。

1.1鸽衣原体病的病原鹦鹉衣原体是该病发生的病原,该病菌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不过常规的消毒药都可以将其杀死。

成年鸽会将携带的病菌传染给幼鸽。

鹦鹉衣原体在鸽群中普遍存在,传播途径为仔鸽吃母鸽的鸽乳,并且造成代代相传[1]。

1.2鸽衣原体病的流行特点鸽衣原体病主要发生季节在春末夏初,可以在多种禽类中流行,不论是幼鸽还是成鸽均易感。

鹦鹉衣原体在30%的鸽体上存在,并且会随泪液、粪便、咽喉的黏液、嗉囊等排出体外,在鸽子摄食饲料和饮水时就容易感染,而鸽子之间接吻、母鸽喂食仔鸽也是主要的感染和传播鸽衣原体病因素,在有限的空间里也会通过呼吸道吸入病原感染发病。

此外,长途运输、营养缺乏、过度繁殖、饲养环境改变也会造成鸽子出现应激情况,进而提升发生该疫病的发生几率。

2鸽衣原体病的临床症状该病发生后主要可见眼部、鼻部有症状,多为眼结膜炎、鼻炎,同时还会有腹泻的表现。

猪衣原体病的发病症状及其防治和净化策略分析

猪衣原体病的发病症状及其防治和净化策略分析

猪衣原体病的发病症状及其防治和净化策略分析作者:臧洪英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22年第07期摘要:猪衣原体病是由衣原体引发的一类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春冬两季,虽然发病率不高,但致死率较高,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以及多种分泌物进行传播,尤其是对妊娠母猪和仔猪的危害性更为严重。

生猪感染发病后,病程较长,可引发母猪流产、死胎,仔猪生长发育受阻,甚至大批量的死亡等,可给养殖场带来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该病尚未出现特效治疗的药物,在临床上主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在实际养殖中以预防感染为主。

本文对猪衣原体病的病原、流行特征、临床症状、诊断、防治措施以及净化策略等相关内容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以期为广大养殖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衣原体病;发病症状;防治和净化策略猪衣原体病(又被称为鹦鹉热)是由猪衣原体感染引发的,其发病率较低,但致死率却极高,该病的传播速度非常快,猪场内一旦有一头生猪发生感染,则会快速地在猪群中传播,给猪群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最终导致大批量的猪只感染死亡。

各个年龄段的生猪均可感染本病,但对仔猪以及妊娠母猪的危害性最大,会导致妊娠母猪流产、死胎等情况,仔猪感染后会对其健康发育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同时该病非常容易被误诊,延误治疗时机而导致猪群大量死亡。

因此,饲养人员在养殖过程中应深入了解该病的致病原、发生原因、临床表现、防治措施以及净化方案等,以减少该病在生猪养殖中的发生率。

1 病原学与流行病学1.1 病原学分析该病是由猪衣原体感染引起的,衣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种微生物,革兰氏染色后显阴性[1],其生长周期分为原体和网状体两个发育阶段,当易感细胞接触原体后即可被感染,然后就会变成网状体以二分裂的增殖方式在细胞中繁殖,经过2~3d增殖后,网状体又会变为衣原体,并且通过胞外分泌完成其感染过程或者被机体溶解后排出。

衣原体对外界环境的抗性较弱,一般在自然光照的环境中可存活7d;在自然的水域当中能够存活15d,在干燥的环境中则可存活30d以上。

蛋鸡衣原体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

蛋鸡衣原体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

蛋鸡衣原体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作者:李昊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第6期摘要:蛋鸡衣原体病是由于感染嗜性鹦鹉热衣原体而导致的一种疾病,也可叫做鹦鹉热或者鹦鹉病。

产蛋鸡群发病后,表现出产蛋率降低,腹部外观膨大,输卵管壁变薄,管内有大量的透明液体积聚。

任何品种的蛋鸡都能够自然感染该病,且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尤其是饲养管理较差时容易发生,应加以防治。

关键词:蛋鸡;衣原体病;病原特性;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疫情处理;饲养管理中图分类号:S858. 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6-0121-011 病原特性形态。

鹦鹉热衣原体是只能够寄生在细胞内的一种微生物,分成两种不同大小的颗粒,其中较小的叫做原体(EB),呈卵圆形或者球形,直径在0. 2-0.5μm左右,在原核生物中是最小的一种。

EB属于衣原体的感染形态,其能够在靶柱状上皮细胞上附着,且逐渐侵入到细胞内;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大约在70%)和类质(大约在5.1%),其他部分基本为碳水化合物;EB没有鞭毛和纤毛,无法运动。

另一种为网状体(RB),属于细胞内的代谢旺盛形态,大于原生小体,呈球形或者形态不规则,具有较差的通透性。

此外,衣原体发育周期中还会出现一种过渡形态,叫做中间体(IB),相比于EB大,先小于IB。

宿主。

鸟类、哺乳动物以及野生动物是鹦鹉热衣原体的主要天然宿主,禽类也容易感染。

病原具有非常弱的嗜宿主的特异性,即同一株病原能够导致多种动物感染,且可导致一种宿主发生多种疾病。

致病力。

鹦鹉热衣原体的致病力主要分成两大类。

其中一类为强毒力株,能够导致急性暴发。

这类衣原体株往往会导致动物发生急性、致死性疾病,造成重要器官发炎和广泛充血,病禽死亡率能够达到30%左右,且对实验动物也具有广谱致病力,如小鼠静脉接种48 h之后就会发生中毒性休克死亡。

另一类为低毒力株,能够导致缓慢流行。

动物感染这类衣原体毒株后,通常不会导致血管被严重损害,也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病禽死亡率一般在5%以下,使用小鼠进行毒价测定,表明毒性相比于强毒力株要明显降低。

禽衣原体病的诊断和防治

禽衣原体病的诊断和防治
感染禽的呼吸道分泌物或粪便中含有原体,原体对干燥 有抵抗力,在有机质(如垫料和粪便)的保护下,可保持感染 性数月。空气中的颗粒和粉尘也能传播病原。当被吸入或者 食入时,原体就会黏附在黏膜上皮细胞上,并通过胞吞作用 进入细胞内。细胞胞质核内体中的原体能够抑制吞噬溶酶体 的形成,并且分化为代谢活跃的无感染性的网状体,该网状 体以二分裂形式分裂和繁殖,逐渐形成大量具有感染性且代 谢活性不强的原生小体。新生的原生小体通过溶解作用从宿 主细胞中被释放。典型的潜伏期一般为 3~10d,但是日龄较 大禽或暴露剂量低的禽,潜伏期可达 2 个月。临床病程取决 于宿主和细菌因素、暴露途径和剂量以及治疗。
员的潜在感染风险。在屠宰前 2d,必须使用未加药饲料代替
加药饲料。长效土霉素,按 10~20mg/kg,皮下注射,1 次
/2~3d,连用 30d,可维持足够的血药浓度,并能在 24h 内消除
排毒。但是注射部位经常发生局灶性坏死,限制了这种治疗方
法的应用。最好在起始治疗阶段应用这种方法。阿奇霉素和喹
诺酮治疗人衣原体病有一定疗效,但在禽类尚未进行充分的
养禽
兽研标.TIF not exist!
禽衣原体病,也称为鹦鹉病、鸟疫、鹦鹉热,是野禽和家 禽的一种无明显症状的亚临床感染,也是急性、亚急性或慢 性疾病,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或全身性感染为特征。该病呈 全球性分布。在家禽中,火鸡、鸭和鸽通常最易感;鸡的感染 不常见。该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并且可感染 接触病原的人。确诊本病需进行实验室诊断。目前,尚无有效 的疫苗可用。通过使用相关抗菌素可部分控制本病。 1 病原与流行
2019 年第 11 期
页角.T IF no t exist!
161
评估。对急性感染禽进行辅助治疗能够促进恢复。

猪衣原体病的诊断

猪衣原体病的诊断
No e t :Th o m f t e e t n o h mb ro e t d s mp e ,m o e u a o ii e n m b r e f r o he d t c i f t e nu e ft s e a l s o l c lr p stv u e.
用I HA、 I S P R及 RT P R方法 ( 2 , 验 E A、 C I —C 表 )试 方 法均 按试 剂盒 说 明 书及 分 子 克 隆实 验 指 南 ( 三 第
版) 啪操 作 。
表 2 抗 体 及 病 原 检 测 方 法
Ta l De e to t d fa tb d n a ho e be2 t c i n me ho s o n i o y a d p t g n
2 结 果
2 1 抗 体 检 测 结 果 .
疫 苗 , 测到抗 体 阳性样 品存在 , 明猪群感 染 过衣 检 说
原体 。
2 2 病 原 检 测 结 果 .
由表 3可知 , S V 抗 体 、 R g CF P V—B抗 体 、 RV P — g E抗 体 、 原 体 I 衣 HA 抗 体 、 原 体 E I A 抗 体 、 衣 LS J V抗 体 阳 性 率 分 别 为 8 . ( 3 2 ) 8 . % E 85 2/ 6 、 O 8
动 物 医 学 进 展 。 0 2, 3 9 1 9 1 1 2 l 3 ( ): 1 — 2
Pr gr s n V e e i r e c n o e s i t rna y M dii e
猪 衣 原 体 病 的诊 断
段 正 赢 郭 锐 , 克 礼 , 泽 文 , 丹 娜 , 芳 艳 , 望 旺 , 一, ,杨 一 刘 周 袁 梁 田永 祥

病毒学:衣原体

病毒学:衣原体

包涵体结膜炎( 成人、婴儿)
由沙眼亚种B、Ba、D、Da、E、F、G、
H 、I、Ia、J、及K血清型引起
婴儿—产道传染、成人同沙眼
泌尿生殖道感染
在性接触传播引起的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 (50%-60%)。 易发展为持续感染或无症状携带者。
性病淋巴肉芽肿亚种
血清型(L1、L2、L2a及L3) 致病性
鸟类、低等哺乳类
牛、羊 呼吸道感染
肺炎 呼吸道感染
性传播疾病 呼吸道感染 幼儿肺炎
生物学性状
• 发育周期
原体(elementary body,EB) 始体(initial body)
网状体(reticulate body, RB)
独特的发育周期
RB
原体(EB)
小 有致密的类核结构, 有胞壁,发育成熟
沙 眼 衣 原 体
鼠 衣 原 体
猪 衣 原 体
衣原体共同特征
• 革兰阴性、圆形或椭圆形
• 有细胞壁
• 有独特的发育周期,二分裂繁殖 • 有DNA 、RNA、核糖体,细胞内寄生 • 对抗生素敏感
四种衣原体的性状比较
性状 自然宿主 主要人类疾病 沙眼衣原体 肺炎衣原体 人、小鼠 沙眼 人 肺炎 鹦鹉热衣原体 兽类衣原体
抵抗力

对热和消毒剂敏感 耐低温 抗生素: 对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敏感
二、致病机制与免疫性
• 内毒素样物质- 抑制细胞代谢,破坏细胞
• 主要外膜蛋白- 阻止吞噬体和溶酶体融合 • 热休克蛋白-刺激产生细胞因子,炎症和瘢痕 • 人类衣原体病 沙眼、包涵体结膜炎、泌尿生殖道感染(非 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等)、性病淋巴肉芽
Giemsa 紫色,Macchiavello 红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节
结束
流行病学
衣原体具有广泛的宿主,家畜中以羊、牛、 猪易感,禽类鹦鹉、鸽子较为易感。 各种年龄均可感染,临诊症状表现不一。 幼羊(1~8月龄)多表现为关节炎、结膜 炎,幼牛(6月龄以前)、仔猪多表现为肺 肠炎,成年牛有脑炎临诊症状,怀孕牛、 羊、猪则多数发生流产。 反刍动物衣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可在猪体混 合感染,常使母猪发生流产。
衣原体病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防制
诊断 流行 病学 临床 症状 病理 变化
公共 卫生
病原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衣原体病
是一种由衣原体所引起的传染病,使多种 动物和禽类发病,人也有易感性。 以流产、肺炎、肠炎、结膜炎、多发性关 节炎、脑炎等多种临诊症状为特征。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病原
衣原体属
肺炎衣原 体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仅 能怀疑为本病,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动物衣原体病诊断技术标准NY/T5622002 最常用的血清学方法:补体结合试验和 间接血凝试验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防制
衣原体的宿主十分广泛,因此,防制本病 必须认真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加强消毒和 检疫隔离。及时清除传染源。 在本病流行区,应制订疫苗免疫计划,定 期进行预防接种。 发生本病时,可用红霉素或青霉素等进行 治疗,也可将其混于饲料中,连用1~2周。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猪无流产先兆,初产母猪的流产率40% ~90%; 初生存活仔猪体弱,吮乳无力,体温升高,寒战、 发绀,有的发生恶性腹泻,多在 3~5d死亡。公 猪发生睾丸炎、副睾炎、阴茎炎、尿道炎。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牛感染后短暂发热,初产牛易流产,常发生
于怀孕后期,一般不发生胎衣滞留。公牛发 生精囊炎。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病理变化
流产型:流产母畜胎膜水肿,子叶呈黑色、 黏土色,胎膜周围渗出物呈棕色。流产胎 儿水肿,腹腔积液。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子宫内膜出血、水肿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早产胎儿皮肤出血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猪早产死胎心脏出血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猪早产死胎肺淤血水肿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肺肠炎型:病死犊牛有结膜炎和浆液性卡他性鼻炎,
可存活较长时间,如4 ℃可存活5d,0℃存活 数周。在受感染的鸡胚卵黄囊中于-20 ℃可 保存若干年。在严重感染的小鼠和禽类脏器 组织中于-70 ℃保存4a未丧失其毒力。 0.1%福尔马林、0.5%石炭酸在 24h内,70% 酒精数分钟、3%过氧化氢片刻,均能将其灭 活。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猪角 膜炎 猪肠 炎
本章
本节
结束
结膜炎型:结膜、角膜充血和水肿,糜烂或
溃疡。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脑脊髓炎型:尸体消瘦、脱水。胸腔和心
包初有浆液渗出,以后浆膜面被纤维素性 薄膜覆盖,并与附近脏器黏连。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鹦鹉热/鸟疫:禽类的病理变化,除鹦鹉常
见脾肿大外,各种禽类均可见肝肿大,有坏 死灶。气囊发炎,呈现云雾样混浊或有干酪 样渗出物。常有纤维素性心包炎。有的有严 重肠炎病理变化。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公共卫生
人类感染鹦鹉热衣原体后,能引起两种疾病:鹦 鹉热和 Reiter综合征。 Reiter综合征:主要发生于成年男性,年龄多在 20~40岁之间,病情于数月至数年内由极期而渐 趋减弱。可从滑液、尿道和结膜分泌物分离到衣 原体,血清学研究也证明衣原体感染和 Reiter综 合征有密切关系。 鹦鹉热:人类鹦鹉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呈现以 发热、头痛、肌痛和以阵发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 间质性肺炎。人血液中如长期存在衣原体,有时 也能引起广泛散播,侵犯心肌、心包、脑实质、 脑膜及肝脏。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鹦鹉热/鸟疫:禽类感染后多呈隐性,尤其是
鸡、鹅、野鸡等,仅能发现有抗体存在。鹦鹉、 鸽、鸭、火鸡等可呈显性感染。 患病鹦鹉、鸽子精神萎顿、不食,眼和鼻有黏 性分泌物。拉稀,后期脱水,消瘦。幼龄鸟常 归于死亡,成年者则临诊症状轻微,康复后长 期带菌。 病鸭眼和鼻流出浆性或脓性分泌物,不食,拉 稀,排淡绿色水样便,病初震颤,步样不稳, 后期明显消瘦,常发生惊厥而死亡,雏鸭死亡 率一般较高,成年鸭多为隐性经过。
过分密集的饲养、运输途中拥挤、营养扰乱
等应激因素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发展。
本病季节性不明显,但犊牛肺肠炎病例冬季
多于夏季,羔羊关节炎和结膜炎常见于夏秋。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临诊症状 肺肠炎 型 结膜炎 型 关节炎 型 脑脊髓 炎型 鹦鹉热 /鸟疫
流产型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流产型:在羊,潜伏期50~90d。临诊症状表现为 流产、死产和产弱羔。流产发生于怀孕的最后一个 月。分娩后,病羊可排出子宫分泌物达数天之久, 胎衣常滞留。 羊群第一次暴发本病时,流产率可达20% ~30%, 以后则每年为5%左右。流产过的母羊以后不再流 产。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型特异抗原:为不同亚种的主要外膜蛋白
抗原中的特异性成分。型特异性抗原差别 的分子基础是由氨基酸可变区的顺序变化 决定的。常用检测的方法是单克隆抗体微 量免疫荧光试验(MIF)。 抗原变异:主要外膜蛋白抗原表位已发生 变异,并易形成新的亚种。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衣原体对高温的抵抗力不强,而在低温下则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衣原体的特殊生活史 具有感染力的个体称为原体,它是一种不能 运动的球状细胞,直径小于0.4μm,有坚韧 的细菌型细胞壁。 原体逐渐伸长,形成无感染力的个体,称作 始体,这是一种薄壁的球状细胞,形体较大, 直径达1~1.5 μm,它通过二等分裂的方式可 在宿主的细胞质内形成一个微菌落,随后大 量的子细胞又分化成较小的厚壁的感染性原 体。
羊跛行,触之疼痛,几乎所有关节炎病例都 有结膜炎症状,但患结膜炎病羊不一定有关 节炎。发病率30%~80%。犊牛也可发生。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脑脊髓炎型:主要发生于牛,2岁以下易感。
持续高热、不食、消瘦、衰竭,流涎咳嗽。 行走摇摆,常呈高跷样步伐,转圈或以头低 物。关节肿胀、疼痛,病末期角弓反张和痉 挛,病死率30%。猪也有类似症状,病死率 20%~60%。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衣原体的抗原性复杂,可分为属、种、型特 异抗原等。 属特异抗原:是衣原体属四种的共同抗原。 位于胞壁,为脂多糖,类似革兰阴性菌的脂 蛋白-脂多糖复合物。用补体结合试验检测。 种特异抗原:大多数衣原体的种特异抗原位 于主要外膜蛋白( MOMP)上。用补体结 合试验和中和试验检测。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肺肠炎型:主要见于6月龄前犊牛和仔猪。
病畜抑郁、腹泻,体温升高,鼻流黏性分 泌物,咳嗽和支气管炎。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结膜炎型:主要发生于绵羊,尤其是羔羊。
眼结膜充血、流泪。角膜混浊,血管翳、糜 烂、溃疡和穿孔。在瞬膜和眼睑结膜上形成 1~10mm的淋巴滤泡。ຫໍສະໝຸດ 目录本章本节
结束
关节炎型:主要发生于羔羊,体温升高,病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病畜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经消化道感染、亦可由尘埃和气溶胶经呼吸
道或眼结膜感染。
病畜与健畜交配或用病公畜的精液人工授精
可发生感染,子宫内感染也有可能。
有人认为厩蝇、蜱可传播本病。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本病的流行形式多种多样,怀孕牛、羊、猪
流产常呈地方流行性,羔羊、仔猪发生结膜 炎或关节炎时多呈流行性,而牛发生脑脊髓 炎时则为散发性。
沙眼
包涵体 脑膜炎
沙眼衣 原体
弥漫 性结 膜炎
新生 儿眼 炎
鼠肺 炎
淋性淋 巴肉芽 肿
非淋性 尿道炎
目录
本章
鹦鹉热
本节
结束
结膜炎
鸟疫
关节炎
赖特尔 综合征
肠炎
鹦鹉热 衣原体
流产
肺炎
睾丸炎
脑脊髓 炎 脑炎
副睾炎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脑炎
结膜炎
脑脊髓 炎 反刍动 物衣原 体
肠炎 多发性 关节炎
肺炎
目录
本章
沙眼衣原 体
鹦鹉热衣 原体
反刍动物 衣原体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衣原体的主要特点
①含有DNA和RNA两种类型的核酸。 ②具有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革兰阴性。 ③有独特的生活周期,有原体和始体两个发育阶段。 原体呈球形、椭圆形或梨形,小而致密,无繁殖能 力,具有高度传染性。始体呈圆形或椭圆形,体大, 直径0.5μm~1μm,繁殖型,不具有传染性。以二分 裂方式增殖。 ④含有核糖体和较复杂的酶系统,能进行一定的代 谢活动。 ⑤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急性和亚急性胃肠炎,肠系膜和纵隔淋巴结肿胀充血; 肺有灰红病灶,肺膨胀不全;肝、肾、心营养不良, 被膜下出血;大脑血管充血,腹腔脏器发生纤维素黏 连。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关节炎型:大的关节和寰枕关节的关节囊
扩张,内有大量琥珀色液体,滑膜附有疏 松的纤维性絮片,关节滑膜层粗糙,两眼 呈滤泡性结膜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