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威廉配第的经济思想
英国古典经济学

C货币与利息论
货币思想:(1)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 职能。(2)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必须具有内在价值, 它由生产货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决定。(3)流通 中所需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及商品价格总额相关。 (4)在货币政策方面主张稳定币值,保持与商品流 通和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货币量。
利息观:利息是一定时期放弃货币使用权的报酬, 即货币的租金。他从地租引出利息。强调利息量应当 和地租一样多。在安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利息量至 少应等于借到的货币所能购买的土地所产生的地租。 在安全不可靠的情况下,除了单纯的自然利息之外还 应加上一笔保险费,即高于地租。
四是关于价格论。当时的经济学家尽管 把价值和价格二词经常混用,但实际上 已经知道波动的市场价格和由生产成本 决定的产品内在价值的区别,并且有时 会给以不同称呼。
五是关于工资论。在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下,工人工资如何决定,成为经济学家 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工资水平 关系到企业的盈亏和生存发展。配第的 生存工资说几乎为后来所有古典经济学 家所接受,并被马克思改造成为工资是 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理论。
第二、他受培根、霍布斯思想的影响,力图深入研究资本主 义经济的内部联系;他的思想在早期虽带有重商主义色彩, 但其方法与重商主义者截然不同,是要透过现象追求本质, 寻求经济现象的“自然基础”和“自然规律”;他的研究已 经由流通领域转移到资本主义生产领域。
第三、他的经济理论虽不系统,但也有其内在联系,劳动价 值论是他全部经济理论的基础,地租论是他全部经济理论的 核心。
配第的研究方法财富的性质及源泉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真正的财富是能够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以商品形式存在的物质产品一国的富裕程度以其所拥有的物质产品的多少为转移而货币只是财富的一般代表它本身并不是财富或者只构成财富的一个很小部分
2、《一次读完25本经济学著作》读书笔记

《一次读完25本经济学著作》读书笔记一、《赋税论》《赋税论》的作者威廉·配第被誉为“英国政治经济学之父”。
在这本书中,威廉·配第通过对爱尔兰社会现状的分析引出了税收的起因、种类,以及自己对税收改进的看法。
令我比较印象深刻的观点有:1、把劳动看做财富的源泉。
2、把劳动时间看为衡量价值的尺度和基础。
3、地租是农产品中扣除生产费用以后的余额。
这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为我讲解了许多经济学知识,今天读来仍然是引人深思。
或许其中有许多观点已经过时,但仍有一些观点是一直被后人沿用至今的,例如对私人财产或地产做出价值评估,并据此开征土地税的做法。
虽然这种做法容易产生腐败漏洞,给贪官以可乘之机,但此做法是现今世界大多数国家征税的方式。
《赋税论》的智慧光芒穿越数百年历史照耀着当代人类,可见其伟大。
二、《经济表》《经济表》的作者魁奈试图说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并对此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这本著作就是他关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的学说和对经济体系的全面总结。
魁奈的经济思想中心就是认为法国财富生产的减少和经济处于危机状态,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的没落和衰退。
由此可见,魁奈是重农主义的代表。
读完了这一章,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作者从三个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不生产阶级、生产阶级)之间的交换行为来说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
在这个说明过程中,魁奈运用了生动的例子,让我能较为简单地就理解了原本应该是抽象复杂的过程。
三、《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该著作的作者詹姆斯·斯图亚特是重商主义后期的代表人物。
在本书中,他对税收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首先,对于税收的来源他是这样解释的:“历史地看,赋税是充当君主借款的一种担保而产生的,赋税产生的根源是在古代社会富人的生活靠隶属的劳动与徭役维持,经济社会是封闭的。
以后自由思想解放了隶属的关系,过去,奴隶主不向奴隶与农奴支付劳动的报酬,现在需要支付了,这样导致了工商业新秩序的形成,并进而促成社会经济的繁荣,换言之,没有法律和纪律就不会有工商业的繁荣。
西方政治经济学-威廉配第、马尔塞斯、亚当斯密著书摘要

亚当-斯密主要的价值观点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的价值观点首先表现在,他在研究商品的交换价值时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他说:“价值一词有二个不同的意义。
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叉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
前者可叫做使用价值,后者也可叫做交换价值。
”|2 瞄这在经济思想史上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在他以前的古希腊作家亚里士多德和中国先秦的后期墨家,虽已有了区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思想萌芽,但都没有提出过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
亚当-斯密还进一步分析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他说:“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小的交换价值,甚或没有;反之,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甚或没有。
例如,水的用途最大,但我们不能以水购买任何物品,也不会拿任何物品与水交换。
反之,金刚钻虽几乎无使用价值可言,但需有大量其他物品才能与之交换。
” 2l(P25)这里,亚当-斯密提出了商品交换价值的大小和使用价值大小的关系,并以此批判了那种认为商品交换价值的大小由其效用决定的错误观点。
但我们可以发现他仍然没能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亚当·斯密在论述商品价值时,提出了以下两个概念:一个概念是“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亚当·斯密认为衡量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的是这个商品能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
这里,他所说的劳动是购买到的劳动,即)商品价值在交换过程中的外在表现,或者说是指价值外在尺度——交换价值。
另一个概念是“商品的真实价格”。
亚当-斯密认为“商品的真实价格”是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
他说“任何一个物品的真实价格,即要取得这物品实际上所付的代价,乃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
”_2 m6)这就是指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
可见亚当-斯密所讲的“商品的真实价格”,就是指价值本身,即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价值。
亚当·斯密认为能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是商品“交换价值的真正尺度”。
经济思想史大题

共同点:1.威克塞尔也与马歇尔一样,在大致相同的时间里,建立了综合古典经济学和边际效用论的理论体系。
2.他们通过各自的综合体系,分别创建了从20世纪初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两个寿命最长的学派:瑞典学派和剑桥学派。
区别:1.马歇尔综合体系的主要成就在于微观方面,而威克塞尔综合体系的主要成就在于宏观方面;2.马歇尔以局部均衡为框架综合了古典经济学和边际主义,威克塞尔以一般均衡为框架综合了古典经济学和和边际主义思潮内部的不同观点也进行了一定的综合;3.对于古典经济学,马歇尔综合体系的肯定语调较浓,威克塞尔综合体系的肯定语调较淡;4.马歇尔综合体系与后来的凯恩斯革命的逻辑联系较弱,威克塞尔综合体系与凯恩斯革命的逻辑联系较强。
穆勒认为:生产的增加第一依赖于劳动;第二依赖于资本;第三依赖于土地。
穆勒的生产理论可以概括为七条命题:(1)一切生产都需要劳动、资本和自然所提供的材料与动力(或土地);(2)土地报酬递减法则;(3)生产的增加依存于劳动和资本的数量增加与(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4)劳动增加的法则就是人口在无限制时按几何级数增加,所以生产一般不会受到人口的限制。
但是当人口增长速度快于生产技术改良时,社会趋于贫困,所以限制人口增长速度是必要的;(5)资本的增加依靠纯产品(可节约和储蓄的对象)的增加及节约和储蓄欲望的增强;(6)资本(而非劳动)往往决定生产规模、就业人数和劳动效率;(7)当资本一定而且就业人数一定时,生产的增加取决于劳动生产率,而劳动产力取决于劳动者的能力与熟练程度、机械的性能、分工协作的程度以及生产经营规模的大小。
弗朗索瓦魁奈:重农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创建者。
1.自然秩序理论是魁奈的社会观和方法论;2.交换的等价性是理论是魁杂研究经济问题、建立理论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3. “纯产品”理论在魁奈的经济理论体系中占有中心地位;4.社会阶级结构将社会划分为生产阶级、不生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阶级三个基本阶级;5.把投在农业上的生产资本划分为年预付和原预付;6.经济表是对于宏观经济最早的均衡分析。
古典学派的经济思想

三、古典学派的经济思想。
时代背景: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英法两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一场消除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它为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明扫清了道路,是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从而促使了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始于1760年的英国纺织。
自此以后逐渐遍及其它行业。
从英国开始的工业化浪潮,逐渐传播到法国、比利时、德国和美国。
整个十九世纪现代工业已在西欧北美的国民经济中占主导的地位。
古典经济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上产生的、建立、发展。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其划时代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于1776年出版。
该书奠定了古典学派的理论体系,它不但成为西方经济学的经典名著,而且成为世界学术名著,对西方经济促阿的发展、经济学界的思想认识、政府的政策实践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古典学派的先驱者:1、威廉?配第(1623~1667)⑴他的方法论指导原则是自然运动⑵认为,工资和地租是反比关系⑶把基本上相当于价值,是市场价格的背后的基础的东西叫做自然价格,区分了自然价格、政治价格、真正的市场价格,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⑷提出征税的一般原则是公平、便利、节省⑸最早研究宏观经济学问题,是政治经济学之父,统计学创始人⑹最早提出级差地租概念⑺地租学说是配第分配论的中心问题,将地租看成土地的剩余价值是其一项贡献。
⑻是古典派国家经济职能和财政理论的奠基人⑼代表作《赋税论》、《政治算术》、《货币略论》⑽把干预经济的法律分为遵循自然规律的和违反自然规律的2达德利?诺思,其从个人欲望出发,第一次在经济学方法论方面提出个人主义的研究方法。
第一次指出了利息的高低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求量。
3.约翰?洛克(1632—1704)⑴他的“自然利率”是在贸易状况自然决定贸易借贷资金分配的情况下的利率⑵提出利息的高低取决于货币的供求量⑶主要著作《人类理解论》主张唯物主义的经验认识论⑷提出立法、执行、对外三权分立⑸资本主义产生时期自由主义的奠基者4.尼古拉?巴尔本⑴本国的主要商品是该国的财富⑵主要著作是《贸易论》⑶是观点明确的和典型的早期效用价值论者5.达德利"诺思⑴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指出利息的高低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求量⑵马克思评价说“诺思是第一个正确理解利息的人6.孟德维尔⑴他关于私利的哲学成为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信条⑵是近代经济学史上最早论述分工及其效果的人之一,是最早提出类似于自由放任主张的人之一。
英国经济学——精选推荐

三.英国经济学一、重商主义时期的经济思想与古典理论重商主义产生于十五世纪,是反映商业资本利益的一种经济观点和经济政策。
重商主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
英国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是署名为W·S的小册子《对我国同胞某些控诉的评述》的作者,此书于1581年出版,该作者反对铸造成色和重量不足的货币,认为这会引起国内商品价格上涨,使足值货币流向国外。
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是托马斯·孟。
他的代表作是他身后于1664年出版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托马斯·孟是贸易平衡论的创始人。
他认为,对外贸易才是国家致富的手段。
在贸易关系中,重要的不在于把货币保藏起来而是将其投入有利可图的流通。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造者威廉·配第的经济思想。
英国古典经济学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经济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产生时期包括十七世纪后半期和十八世纪的前半期。
威廉·配第是英国古典经济的奠基人。
配第的经济著作有:《赋税论》(1662年),《政治算术》(1690年),《献给英明人士》(1691年),《爱尔兰政治解剖》(1691年)和《货币略论》(1695年)。
配第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经济理论(1)价值论,威廉·配第是将劳动与价值结合考虑的第一人,首先提出劳动价值论。
(2)工资论,配第将工人工资归结为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在当时工资剥削极为残酷的状态下,能保证最好低生活资料的工资对工人阶级反而是很有利的,故能成为被广泛接受的工资理论。
(3)地租论,配第将地租归结为商品价格扣除成本以后的剩余,但未将利润包括在这一剩余之内,也未将这一剩余归结为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4)货币和利息,配第第一次提出了货币流通速度概念。
配第的利息论对后人也有一定的影响,配第将利息看成一定时间内不能使用已让渡货币的报酬,将地租看作是利息得以存在的原因。
关于威廉.配第《赋税论》的税收思想研究

关于威廉.配第《赋税论》的税收思想研究【摘要】关于威廉·配第的《赋税论》,现有文献谈及更多的是作者所提出的劳动价值论、地租论、利息论等,在税收方面却谈及甚少,只谈及税收原则,并将这些理论奉为经典。
其实,这些经典,并非作者的核心思想。
作者的核心思想正在其书名《赋税论》中的“赋税”二字上。
本文旨在研究威廉·配第《赋税论》的税收思想。
【关键词】威廉·配第;《赋税论》;税收思想威廉·配第在其《赋税论》中,通过公共开支及相关问题,应对什么征税以及应设立什么税种和以什么方法征收,及英国当时各种税收及名义上不是税、但实质是税的各种财政收入和其他社会现象,向读者全面呈现了其税收思想。
1.公共开支及相关问题在作者看来,“公共开支内容主要包括:国防费;行政官员的俸禄;神职人员的神职薪俸;教育经费;孤儿抚养费和失去劳动能力的人的补助费;兴修水利等基础设施经费。
公共开支加重的原因有:民众因怀疑所收赋税没有用到该用的地方而逃税,因此而引起征税成本的增加;强迫人民只能用货币形式交税,而不允许用实物代替;征收权含糊不清;人口稀少,特别是劳动者和工匠严重缺乏;战争;宗教等。
国民不愿意承担赋税的原因在于:赋税过重;赋税不公;税收没有用在该用的地方;纳税环节选择有误;征税权不明确;人口过少,从而导致人们负担的行政经费加重;货币短缺;纳税形式单一而不灵活等。
”①上述内容,可以归结为公共开支及其相关问题。
公共开支是税收产生的根源即为什么国家要有税收。
按照作者的思想,税收源于国家公共开支。
其相关问题:即公共开支加大及国民不愿为此纳税的原因。
令人叹服的是,作者所述在今天依然切中要害。
2.应然上的征税对象、税种及征收方法有公共开支,就须有公共收入。
作者讲述了公共开支及相关问题之后,思路转向应然层面的公共收入问题。
即在作者看来,国家应对什么征税和应设立什么税种及该如何征收,以满足公共开支需要。
关于应对什么征税,作者认为,“应对非劳动所得——利息征税。
英国古典经济学

一、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产生的背景
1.产业资本的发展,使传统商业资本支配产业资本的局面改 观,人们对财富来源的认识逐渐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 域,财富的“生产”便成了人们思考的重心。
2.产业资产阶级对政治权力的追求,要求有代表本阶级利益 的经济理论。
3.自然科学的发展不仅使人们看到自然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社会经济规律也是可以认识的,于是促使人们去探索经 济规律的内部本质联系。
第二、他受培根、霍布斯思想的影响,力图深入研究资本主 义经济的内部联系;他的思想在早期虽带有重商主义色彩, 但其方法与重商主义者截然不同,是要透过现象追求本质, 寻求经济现象的“自然基础”和“自然规律”;他的研究已 经由流通领域转移到资本主义生产领域。
第三、他的经济理论虽不系统,但也有其内在联系,劳动价 值论是他全部经济理论的基础,地租论是他全部经济理论的 核心。
三是关于价值论。对于价值由什么决定的问题, 古典经济学基本上从生产或供给角度加以认识, 认为价值由生产成本决定。从成本消耗看,任 何一件产品生产都要耗费劳动、资本和自然要 素。在古典经济学形成初期,由于机器还未出 现,因此经济学只重视劳动和自然要素,正如 配第所说: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 和能动的要素。由于当时土地相对比较丰裕, 因此,经济学家讨论价值决定时,基本上都从 劳动耗费来认识价值决定。
1.配地经济学说的一般特点:
反映了古典经济学初创时期的特点:
(1)配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 他的著作中,针对具体问题的意见、看法建议 较多 。
(2)还没有摆脱重商主义的影响。
2.配第的研究方法
经验归纳法、数量与统计方法、自然科学 的实验方法
他把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引入经济学,并 在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中,归纳出一般抽 象概念。这种方法摆脱了经院神学的教条 主义的研究方法,直接研究现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威廉配第的经济思想
英国在16和17世纪,正处在由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的时期,在政治上是君主专职
时代,经济上实行重商主义政策。专制君主为了巩固统治和维持奢华生活,需要耗费大量金
钱,而过多的赋税便会妨碍工商业的发展,并同市民阶级之间发生矛盾。由此,赋税问题成
为君主、贵族、官僚和使命之间斗争的核心问题,成为1640年爆发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
导火线。配第以资产阶级化的系贵族的身份为王权谋划,对改革爱尔兰以至全英国的赋税制
度提出建议,实际上是为了使赋税的征收和使用都有利于自己所在阶级的利益。他最先表达
了产业资产阶级的自由发展经济的要求,最先阐述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配第主张从生产过程来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把劳动看做财富的源泉。配第认为,
一个国家的富强,在于团结一致和治理的很好的人民的人数、技术水平以及勤劳程度。国家
贫穷的真正原因,一是人口少,从而劳动力少;二是人民没有技术,不够勤劳;三是货币不
足。他看到了货币需要投入流通才能增值。同时,他把货币看做流通手段,认为货币过多或
者过少都对商业有害。说明了他已经基本上摆脱了重商主义思想。在《赋税论》中配弟指出
“用于驱动一国贸易必要的货币有特定的限度或比例”。但他进而指出,不只是过小的数量
会有损于贸易,过大的数量也会有损于贸易。他的这些思想可以由《献给英明人士》中的话
加以补充,他把货币比作“国家身体上的脂肪,太少会使它生病,同样地,太多会经常影响它
的灵活性”。在这里,配弟还逐步对适度的货币供给做出估计,并把它同流通速度联系起来,
而且认为后者是人们支付期的函数。他认识到,在财富生产上,土地和劳动都是必不可少的,
而劳动起着更为主导的作用。所以,他主张增加人口以增加劳动力。他又认为,在人口中只
有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人才会创造财富,因此,他极力主张压缩牧师、官吏和商人等非生产
人口,减少非生产的开支。同时,他主张充分利用现有的劳动力资源,为此反对一些璀璨劳
动力的刑罚。和以上主张相联系,他指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要使国家富强,就不能对全国
的人口、财富、产业的情况一无所知。
把劳动时间看做衡量价值的尺度和基础。这是劳动价值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当时古典学
派的劳动价值论还处于初创阶段,配第主要是在分析谷物的价格时,提出劳动价值论的基本
观点的。他说,谷物值多少货币,“就看另一个在同一时间内专门从事货币生产和铸造的人,
除去自己费用之外还能剩下多少货币。假定这一个人前往生产白银的地方在那里采掘和提炼
白银,然后把它运到另一个人栽培谷物的地方铸成货币,并假定这一个人在从事这些工作的
同时也能得到生活所必须的食物和衣服。我认为这个人的白银和另一个人的谷物,价值一定
相等。”实际上是用劳动时间来确定商品的价值,用配第的话说,“这是各种价值相等和权
衡比较的基础”。配第提出用“自然价格”表示价值,以与市场价格相区别。配第的贡献不
仅在于他首先明确用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决定价值,而且在于他已经看到价值量的大
小和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却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他考察了地租的性质和来源。地租是从农产品中扣除生产费用
(工资加种子)以后的余额。他说,假定一个人用自己的双手在一块土地上面栽培谷物,在
收获以后,“这个人从他的收获之中,扣除了种子、自己食用以及为换取其它必需品而给予
别人的部分之后,剩下的谷物就是这一年这块土地的当然的正当的地租。”他所说的地租还
包括农业投资的利润,但因为他以独立小生产者作为例子,把这点掩盖了。而且由于他把地
租同工资相对比,所以他所说的地租实际上是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关于利息,配第的思想
是认为利息由地租派生的,他称利息为“货币租金”。他认为,每个货币所有者都能购买土
地并收取地租,所以货币应当与土地一样产生收入。货币所有者不用自己的货币购买土地,
而是将它贷放出去,而贷放出去的货币就要收取利息:在安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它至少要
等于用借到的货币所能购买到的土地所产生的地租;在安全不可靠时,还要加上一种保险费。
配第还认为利息水平应由货币的供求来决定,同时他又认为利息率的高低是由地租的高低决
定的。
赋税作为对社会财富的分配以及政府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制约因
素。在其他社会经济制度尚不完备的情况下, 赋税的合理与否, 对生产的发展、财富的增长
是至关重要的, 因而受到配弟的高度重视。配第认为:通过税收政策的制定可以有效保护本
国利益。如对出口和进口货物关税标准的制定上,配第基本上就持有这个观点。之所以这样
做实际上还是为了保护本国的商业利益,这也符合自由资本主义的逻辑思维:只有通过关税
政策的制定积极鼓励扩大出口、有效阻止本国已有的商品或奢侈品进口,来争取更多的商业
收入,以此实现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在税收管理上,配第也支持开征国内消费税,原因之一就是“征收这种税可以使人们避
免对同一种商品缴纳两倍的税款或者两次缴税”,这其中暗含的意思是要求政府在征税过程
中要尽量避免对纳税人重复征税。更为重要的是,配第提出了一个税收管理方面的原则:守
法人的守法收益必须大于违法人的违法所得。否则易导致国民产生随意拖延税款、抵制税款
甚至是抗税的想法。对于这个原则,配第是在论述关税的征收标准时提出的。在论述关税性
质后,配第认为“关税征收额度的标准应该是,确保守法人的负担比违法人的负担轻,守法
人的安全比违法人的安全更加能够得到保障,守法人比违法人更加能够得到利益”。从另一
个角度看,这也要求国家在税收管理上要加强法制建设,使得守法者的利益得到保证、违法
者的成本大于其收益。
由于其时代与阶级限制,配第的思想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如他的税收政策中透露出
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想。但配第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对政治经济学的几乎一切领域
作了尝试性探讨,《政治算术》、《赋税论》等巨著在今天仍有巨大的影响力。
引用及参考书目:
《政治算术》,【英】威廉-配第著,陈东野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赋税论》,【英】威廉-配第著,陈东野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从<赋税论>看威廉·配第的税收思想》,罗鸣令著,铜陵学院学报2009年第三期
《配第与经济学》,舒尚奇著,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9月第3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