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中国经济思想史导论

合集下载

中国经济思想史第一章绪论

中国经济思想史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 原始社会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氏族社会的社会思想
一、社会思想的产生 人类社会:200-300万年,(我爱你三百万年)
(史前社会)中国明确史记:(西周共和元 年)。前841年,共同生活。 文明史:三千年。 劳动→人→社会(集体劳动)→人际关系 (互动)→社会思想萌芽。
二、原始宗教与社会习俗所体现的社会
中国经济思想史是对中国经济矛盾演变认识的 演变历史。 中国经济思想史就其涉及的内容看,主要涉及 三个历史时期,两条主线索以及四对范畴
第二节 对于社会思想(史)的评价

一、社会思想是什么? 波格达斯:社会思想,即是等于各人论及社会的思想。 波多野鼎:(1)广义的社会思想:是以社会问题对象的一切思想;(2) 狭义的“社会思想”即是社会主义的思想。 二、社会思想史是什么? 1.高岛善哉:社会思想史就是人类的社会行动和表现于生活的思想的 历史。 2.本田喜代治:社会思想史就是社会的思想史,也是思想的社会史, 是以思想着眼的社会史。 3.孔本文:注重社会生活及社会问题。 4.徐逸樵:社会思想史为社会思想家的思想或行为的记录,暗示社会 问题。 5.钟兆麟:社会思想史即是论述从古到今人类社会思想发展的经过。

在中国的古代社会,经济思想是很丰富 的,虽说并未形成系统的政治经济学体系, 但却规定了诸如“理财”、“货殖”、“本 末”、“轻重”、“子母”、“治生” 等初 级概念,成为中国经济思想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内容
中国经济思想史是对中国经济矛盾演变认识的 演变历史。 中国经济思想史就其涉及的内容看,主要涉及 三个历史时期,两条主线索以及四对范畴
三、各家综述 1.日本学者中同意把社会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思想或

(中国经济史课件)第一讲 中国经济史导论

(中国经济史课件)第一讲 中国经济史导论
中国经济史
主讲:张连辉
第一讲 导论
❖ 一、什么是经济史 ❖ 经济史就是经济发展的历史,是研究历史上
各个时期的经济是怎样运行的,以及它的运 行机制和绩效。 ❖ 经济史研究的视野不能仅限于经济发展的规 律本身,而且要包括制约经济运行的自然环 境、国家、社会和文化。
❖ 实际上,关于经济史学科的目的、方法和作 用还未有定论,至今没有统一的经济史定义。
❖ 1904年,梁启超出版《中国国债史》,偏 重史论。1917年贾士毅的《民国财政史》、 1924年曾鲲化的《中国铁路史》、1926年 陈向元的《中国关税史》已具专史规模,惟 以叙述沿革和纪事本末为主。
❖ 1927年南开大学何廉的《三十年来天津外 汇指数及循环》,以经济理论和统计学方法 研究汇价变动,已是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史著 作。南开经济研究所成为经济史研究的一个 中心,迄1937年出版专著45种。
❖ 5、J.U.Nef认为经济史不应当只是经济的历 史,而应当研究历史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historical interrelationships),不同历 史现象(时期、体制、制度)之间的相互关 系,甚至于探索历史的主旨(中心意义), 即essence of history。
❖ 6、Douglass C.North是美国新经济史的创 始人之一。认为,经济史主要研究两个方面 的问题:(1)一国经济增长、停滞、衰退的 决定因素;(2)收入分配,即阶级关系。换 言之,也就是生产与分配。
❖ 1、以法国年鉴学派第二代大师布罗代尔于 20世纪40年代完成的结构主义整体观经济 史学;
❖ 2、以美国福格尔为代表的20世纪60年代出 现的计量史学;
❖ 3、美国诺斯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新制度 经济学派经济史学。
❖ (二)中国经济史学史 ❖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史学是在引进西方史

《中国经济思想史》第一章 导论课后练习

《中国经济思想史》第一章 导论课后练习
2、试述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土地思想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发展的主要线索之一,土地所有权的国有以及国家所有权的主导地位构成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总体特征,尽管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一系列的土地制度变革,土地私有得到了确立,但是土地的分配始终掌握在国家手中,同时国家致力于对私人的土地所有权进行限制,这种情况从秦汉开始一直到晚唐时期才有所改变。井田制理想;董仲舒认为土地兼并产生的根源在于土地的私有,同时他还指出土地兼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即贫富对立和封建统治的不稳固,而解决土地兼并的措施就在于限田。“限民名田”是指对私人占有土地进行一个数量上的规定。“宜少近古”的意思是说合乎井田制但却不必回复井田,实际上是借井田制的古意来宣扬自己反对土地兼并的主张。王莽坚持认为土地买卖是导致兼并的原因,其构想的土地分配方式并不是对井田制的恢复,因此“王田制在实际上仍是另一种方式的限田制度”。西晋太康元年(280年)颁布实行的占田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由政府颁行的土地制度,最主要的内容是明确规定了对王公贵族和一般农户的土地限额。北魏开始的均田制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土地制度之一,在多年的时间里,均田思想成为主宰中国的土地分配思想,并对此后的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史上的多次农民起义,都提出了“均田”的要求,而近代洪秀全孙中山等人对于土地问题的思考,也莫不打上了均田的烙印。
正确
四、
1、《盐铁论》
参考答案:汉元帝时期的《盐铁论》一书,是就西汉政府的盐铁、酒榷、平准、均输等经济政策的观点大交锋的产物,是研究西汉时期经济思想的重要资料。
2、经济全球化:
参考答案:“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就是全世界形成一个统一的和唯一的市场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初始阶段的主要表现,就是用贸易的手段把世界主要地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稀疏的全球性市场网络”。

经济思想史复习要点

经济思想史复习要点

经济思想史总复习第一讲导论对思想观点进行一次历史考察是思想解放的必要前提。

在长期(在短期这样说是愚蠢的),不论好坏,危险的东西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

一、经济思想史二、经济思想史的意义与学习方法三、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思想一、经济思想史(一)经济思想史研究对象顾名思义,经济思想史或经济学说史,是以经济思想或经济学说本身为研究对象。

它专门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观点、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研究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学说史的区别在于:前者研究人类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经济思想和观点,而不管这些思想和观点是否已形成体系;而后者的研究范围仅限于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

因此,经济学说史研究的外延要比经济思想史的广。

经济思想史是一门具有一定理论性和历史性特点的经济理论学科,研究经济思想和理论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从中了解一些概念与范畴、理论与政策及其产生和运用的条件。

(二)经济思想史发展的历史线索1.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经济思想早在古代的希腊和罗马,就已出现对农业生产、商品交换、国际贸易问题等的研究和论述。

西欧进入中世纪以后,有关货币、利息、“公平价格”等的论述也反映了经济思想的不断发展。

《圣经》中也包括一些经济学思想,比如,它反对获取利息的贷款行为。

在中世纪,圣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年)提出了公平价格的概念,在这种价格下买方和卖方都不能从对方那里获利。

公元1500年以前与公元1500年至今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

1500年以前,几乎没有贸易往来,大多数产品的生产是为了社区消费而不先拿到市场上去进行交易。

尽管货币与信用在古代就已经存在,但远没有被广泛应用。

强大的国家和一体化的国家经济还没有完全形成,当然也没有形成任何经济思想流派。

相反,公元1500年以后,市场与贸易迅速扩展。

这导致了地理大发现,反过来,地理大发现也加速了市场与贸易扩展的进程。

货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或自给自足经济。

中国经济思想史

中国经济思想史

01
道家
02
儒家
03
墨家
04
法家
05
农家
06
其他信息
大体说来,先秦道家的主要经济观点是“均富”和“知足”。他们认为自然规律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如不 人为地“损不足以奉有余”,财富分配会“自均”。均富思想对秦汉以后某些农民起义具有不小影响。道家又认为 “多藏必厚亡”,“祸莫大于不知足”(《老子》下篇),因而强调“知足”。这一观点由于与先秦儒家消费思想 相近而被后世儒家予以进一步的宣扬,成为对后代各种经济活动具有相当制约作用的思想。此外,先秦道家从 “无为”和“抱朴”观点出发,极端憎恶工艺技巧,也是先秦各家少有的,由此而派生的“小国寡民”思想,显 然是“无为”思想的引伸。
早期儒家虽对一般社会经济活动基本上持积极态度,却非常强调伦理规范对经济活动的制约作用。因此他们 对于物质财富的获取,强调“见利思义”(《论语·宪问》),反对“放于利而行”(《里仁》);在富国与富民 的关系上,认为民富是国富的基础,要求统治者以富民为先,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尧曰》),反对统 治者与民争利;在财政上反对聚敛而要求“薄税敛”(《孟子·梁惠王上》),主张实行农业什一税和“关市讥 而不征,泽梁无禁”(《梁惠王下》),并重视培养税源;对于社会的分职分工及由此而产生的交换活动,认为 是合理的和必要的,主张“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滕文公下》),达到社会需要的满足。在《荀子》、 《性恶》、《正名》等篇中可以看出,荀况在强本节用、欲望概念等方面亦均提出了一些可贵的观点。孟轲提出 的井田思想对此后历代寻求解决土地问题的思想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的大同理想则直到20世纪仍影响着 中国的思想界。
法家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视。李悝在其“尽地力之教”中,非常重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和农产品价格变动 对农民与一般消费者的影响,提出了“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汉书·食货志》)的名论,他是推行稳定粮 食政策的先驱者。商鞅和韩非的经济思想是独重农业,视工商为有损于农业的活动,而重视农业的目的是为了政 权统治和军事扩张,商鞅的农战和徕民政策曾使秦国的“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战国策·秦策》)。韩非将 战国末年流行的重农抑工商思想与“本末”概念相结合,第一次提出“农本工商末”,并被汉初儒家接过去大事 宣扬使“重本轻末”成为封建地主经济全期的支配观点。此外,商鞅为了驱使工商业者归农,采取提高税率的政 策,“市利之租必重”(《商君书·外内》)。韩非公开肯定贫富差异的合理性,并第一次从人口与财富的对比 关系中去寻求社会治乱的根源,是先秦最早的绝对人口过剩思想。

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经济学说史与政治经济学

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经济学说史与政治经济学

3. 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1)在西方的发展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济史大约是在19世纪七八
十年代建立。 ---经济史课程最早开设在1868年,法兰西学院,勒瓦
瑟教授(《美国的农业》、《法国商业史》等) ---1892年,哈佛大学聘请阿胥黎为经济史教授 ---1893年,比利时第一位经济史教授,皮楞
初创时期。20世纪初,梁启超倡导“史学革命”, 社会经济开始进入史家的视野。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以 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经济史研究形成第一个高潮。
建国后:马克思主义在学界中指导地位的确立, 经济史学研究纳入史学主流研究当中。
1978年后:百家争鸣的研究现状。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史研究的第一次高潮
一部人类经济史,是市场和市场经济产生、发育的 历史,是走向市场化和市场化演变的历史。市场化 将古代、近代和现代经济相互贯通,从中可以看到 经济现代化产生、发展的过程。
四、经济思想史 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经济思想是社会经济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自 从有了记述人类经济生活的文字出现,就产生了经 济思想。
2、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发展
20世纪 初的基础准备阶段: 梁启超写《管子传》、《王安石传》,梁启超的学生麦孟
华写了《商鞅评传》。 1911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了陈焕章的《孔子及儒家的
经济学说》 1926年,甘乃光出版《先秦经济思想史》,1930年熊梦出
版了《晚周诸子经济思想史》,1935年唐庆增著《中国经 济思想史》上卷,1936年,法国巴黎出版了李肇义的《古 代中国四大学派的经济思想》的法文本。 李权时的《中国经济思想小史》;赵可任的《孙中山先生 经济学说》,黄汉的《管子经济思想》,赵丰田的《晚清 五十年经济思想史》

中国经济思想

中国经济思想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思想史绪论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崇古守旧心 态;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尊天认命心态; 有饭大家吃:均贫富心态;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勤苦俭约心 态; 车到山前必有路,人生但须果腹耳:知足乐世心 态; 进一步走投无路,退一步海阔天空:中庸忍让心 态;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本分自守心态;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思想史绪论



《大学》:小康大同的经济思想 温总理在回答记者有关农村问题时说:“中国古 代《大学》一文说,生财有道,生之者众,食之 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现在在农村倒过来 了,‘食之者众,生之者寡’。” 大意是,发财致富有良方:国家没有无业游民, 进行生产的人便增多;朝廷中没有不切实际的官 位,靠政府吃饭的人一定减少;不耽误农事生产 的各阶段,农民生产自然会勤快;量入为出,理 财者就可以从容不迫。这也是中国儒家在200 0年前提出的小康大同的政治理想。 (三)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进程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思想史绪论

其次,过去的中国经济思想也是无价宝藏。
再如,新制度经济学所研究的制度,中国的儒家 学者在先秦时代已经有过深刻的阐述。


再次,外来经济思想只有同中国经济思想相结合, 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国传统社会的心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权主义心态; 尊卑贵贱,不逾行次:主奴等级心态;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思想史绪论



谈台湾问题,引用了于右任诗:切切思乡之情 在回答记者有关两岸关系的提问时说:“说起台湾,我就 很动情,不由得想起了一位辛亥革命的老人、国民党的元 老于右任在他临终前写过的一首哀歌:‘葬我于高山之上 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 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 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是多么震撼中华民族的诗 句。” 于右任先生是陕西三原人。1879年出生,早年参加反 清斗争,后潜逃上海,参与创办复旦公学、中国公学和上 海大学。1906年赴日本结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创 办过《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立报》。

《经济思想史》课件

《经济思想史》课件
《经济思想史》ppt 课件
目 录
• 经济思想史简介 • 古代经济思想 • 中世纪经济思想 • 近代经济思想 • 现代经济思想 • 当代经济思想
01
CATALOGUE
经济思想史简介
经济思想史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经济思想史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思想 与观念的历史演进及其与社会经济发 展关系的学科。
重要性
05
CATALOGUE
现代经济思想
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
总结词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强调总需求管理,通过财政政策和 货币政策调节经济活动。
详细描述
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是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时期诞 生的,主张国家应该积极干预经济,通过扩大政府开支 、增加货币供应等手段刺激经济增长,以克服经济危机 和失业问题。
中国宋明时期的经济思想
总结词:财政管理
详细描述:宋明时期的财政管理思想强调财 政收入的合理分配和管理,认为财政是国家 治理的基础,应该注重财政的稳定和可持续
发展。
中国宋明时期的经济思想
总结词:义利之辨
详细描述:宋明时期的经济思想也涉及到义利之辨的问 题,认为追求利益应该符合道义和伦理原则,注重商业 活动的道德和社会责任。
边际主义经济思想
总结词
边际主义经济思想主张以个人需求为基础来研究资源 配置问题,认为资源的价值取决于其边际效用。
详细描述
边际主义经济思想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的奥地利和德 国,代表人物有卡尔·门格尔和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等。 他们认为,资源的价值取决于其边际效用,即个人在 消费或生产过程中最后一单位资源的效用。边际主义 经济思想强调个人需求和选择的重要性,反对政府对 经济的干预,主张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这 种思想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中国古代通货问题与货币政策(Monetary Issue and Policy in Ancient China) “大分流”的思想史解释 (Interpretation of the Great Divergence from a Perspective of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s) 中国近代金融恐慌的理论与对策(Theory and Policy on Financial Crisis in Modern China) 中国近代新闻出版物中的金融舆论(The Public Voice on Financial Issues in Modern China’s Publication) 中国近代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及政策响应(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Modern China’s Capital Market and Its Policy Response ) 鸦 片 战 争 前 西 方 在 华 商 人 的 经 济 活 动 与 政 策影 响 ( The Western Merchants’ Business Activiti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Policy Making before the Opium War) 近代西方文献中的中国经济问题(China Economic Issues in Modern Western Literatures) 近代商人与国家关系的社会与政策变迁(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rchants and Country in Modern China) 历史视野下的“一带一路”(Research on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海外发展(The Overseas’ New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Economic Thought) 社会转型期的信用建设的历史经验研究(Research on Credit History During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陈振汉
1912.7.3-2008.1.19
赵靖
1922.9.16-2007.8.8
勉续弦歌
陈志武(外聘)
《金融的逻辑》

如果我们把公元1600年左右的国家分成两组 ,一组是国库深藏万宝的国家,像明朝中国 在那时国库藏银1250万两、印度国库藏金 6200万块、土耳其帝国藏金1600万块、日 本朝廷藏金1030万块;另一组是负债累累的 国家,向西班牙、英国、法国、荷兰、各意 大利城邦国家。那么,从400年前到19世纪 、20世纪,哪组国家发展得更好呢?

在短短的四年中,学生必须了解,在以往 他所知晓的那个小小的世界之外还存在着 更为广阔的天地,亲自领略它的乐趣,充 分汲取知识的营养,以支撑自己去征服那 片注定要穿越的知识荒漠。
——芝加哥大学教授 Allan Bloom
II W:中国经济思想史讲什么

i “琳琅满目”的思想财富
ii 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和区别


iii 经济思想史的传统板块和现代板块
i 经济学中的民族虚无主义

盖吾国古代之经济思想,与今之欧美之经
济科学较,本无一顾之价值,自不待言。
——赵兰坪 1930s

现代经济学产生于18世纪的欧洲,其基础 是亚当· 斯密奠定的,至今不到300年历史。 尽管中国古代产生过十分丰富的经济思想, 但其基础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和农商经济,并 不能解释和指导现代工业社会的市场经济活 动。所以,在西方经济学传入之前,中国没 有经济学。 ——高德步 (2012)
《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 导论
授课教师:张亚光 Email: Het@ Office Room: 经济学院610室 Office Hour(答疑): 每周五上午10点-12点
学期安排

1~16周 48学时

授课方式:阅读文献& Presentation
考核方式:Presentation& Paper& Tao Te Ching
04 05 06
The impact of mercenary on the institutions and economy 世界历史范围内募 兵制对国家制度和经济的影响 (理论建模+实证) Mercantil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制造业的发展与重商主义的 兴衰(实证)
——《金融的逻辑》序言第19页
专业介绍
经济学系: 西经、政经、计量、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
中国经济思想史专业

周建波 教授
研究方向:中国经济思想史、管理思想史


所授课程:
本科生: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商业管理思想 研究生: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外经济管理思想
**社会教育:儒墨道法与现代管理、中国商业管理思想及实践、寺院金 融及其兴衰、营销管理、企业文化
导论内容

I关于这门课和这个学科 II- What:中国经济思想史讲什么? II- Why:为什么学习中国经济思想史? III 学期内容安排


I

高山仰止 勉续弦歌
i 学科介绍

ii 课程概况
i 经院传统:以史论见长
赵迺抟
1897-1986
i 经院传统:以史论见长
陈岱孙
1900.10.20-1997.7.27

难道中国的经济思想遗产真的就那么贫乏浅
薄,不值一顾?难道中国人在经济思想领域
真的就那么才识平庸,自古以来毫无成就?

和璧隋珠,货弃于地
——赵靖(2002)

Centuries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the Christian era, its enduring prosperity gained the admiration of many nations in Asia Minor.
Why did so many ancient societies stress agriculture and restrain commerce? 为什么有那么多古代社会重农抑商?
07
The paradox of cultural diversity against the monotony of life 一贫如洗的古 代社会为什么文化仍如此多样?

第一讲 中国经济思想史导论 2月24日 讲什么? 为什么学?
第二讲 中国经济思想史方法论 3月2日 什么是方法论? 方法论详解 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第三讲 中国古代农业思想 3月16日 重农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农业制度的创新与变迁 农村生活模式的沿袭与传承
第四讲 中国古代商业思想 3月30日 重商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商业制度的创新与变迁 商业伦理的演进与转向

张亚光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货币理论、中国金融政策理论史、近现 代经济发展思想、传统文化与经济管理 所授课程: 本科生: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商业管理思想 研究生: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思想Biblioteka 教育部 学科分 类
学科坐标
中图 分类号
020101 政治经济学 020102 经济思想史 020103 经济史 020104 西方经济学 020105 世界经济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201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
1 2
01 02 03
金融史研究((A Research on some topics of financial history) )
中国长期税收收入研究(A Research on Long-term Fiscal Revenue of China) ;
The impact of tax farming on institutions and economy 世界历史范围内包税 制对国家制度和经济的影响 (实证) What is slavery and how was slavery maintained? 奴隶制究竟是什么,是怎 样维持的?(逻辑推理) The spread of culture across civilizations 文化在文明内部以及文明之间的传 播(理论建模)

我的学生都是典型的美国研究生,只想学 现代经济学的工具与方法,完全不在乎经 济史和思想史这类学术性的课程。 ——Mark Blaug The purpose we build this center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 is to slow down, if not reverse, the trend of declining the field of HET. ——Bruce Caldwell

学科门类(02):经济学 F0 一级学科(0201):理论经济学


二级学科(020102):经济思想史 F09 分支:马F091.9 中F092 外F093/097

辅助理解:201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
01 02 03 04 05 06 由亚当·斯密“经济人”与“道德人”引发的思考 (Thinking on Adam Smith’s “economic man” and “moral man”)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与中国现实的人口问题(Malthus’ theory of population and China’s current issue on population)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与启示 (Influence and inspiration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heory on China’s 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 国际汇率理论与政策的演变和发展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and policy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rate) ) 货币学派在当代西方经济学中的地位与影响 (Position and influence of Monetary School in modern western economics) 凯恩斯之后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的发展 (Development of western monetary and financial doctrines after Keyn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