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勘查 实习二 典型矿床找矿标志研究

合集下载

铁矿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探讨

铁矿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探讨

铁矿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探讨摘要:为更好地探究铁矿矿床成因以及找矿标志,以新疆阿尔泰南缘乌吐布拉克铁矿为例,分析其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乌吐布拉克铁矿床位于新疆阿尔泰造山带南缘麦兹火山盆地,与蒙库铁矿相邻,距阿勒泰市南东约 75 km 处,详查估算铁矿石资源量共计 2098.2 万吨,矿床规模为中型矿床所在区域构造发育,变质作用强烈,岩浆活动期次多、规模大,是非常有利的成矿环境。

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判定乌吐布拉克铁矿床的形成与该区域火山活动和变质作用密切相关,为火山沉积-热液变质改造型矿床。

关键词:铁矿矿床;形成原因;找矿标志1.地址找矿标志概述所谓地质找矿标志就是从纯地质角度找到的一些标志,主要有矿体的原生露头和氧化露头、铁帽、近矿围岩蚀变、围岩的颜色变化、矿物学-地球化学标志和特殊的地形标志等。

有些矿体被剥蚀掉一部分,未剥蚀的直接裸露地表未经风化或轻微风化形成原生露头,这是最为直接的找矿标志。

有些金属硫化物矿体的氧化露头进一步遭受强烈的氧化和风化作用,多数金属元素在酸性介质条件下,转化为活动组分而被淋滤流失,残留下的为不溶性的氧化物-针铁矿和褐铁矿在原地沉淀聚集,这种硫化物矿床风化带上出现的表生铁质帽状覆盖物,通常就称之为“铁帽”,是寻找金属硫化物等矿床的重要标志。

国内外许多有色金属矿床就是根据铁帽发现的,如果铁帽规模巨大,具有较高的品位,还可以作为铁矿开采利用;但其最重要的还是指示其深部原生硫化物矿体,不同的铁帽构造形态可能指示深部赋存着不同的矿床。

2.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新疆阿尔泰山南缘是哈萨克斯坦阿尔泰巨型成矿带的东延部分,其北以阿巴宫断裂为界,南至克兹加尔断裂,与额尔齐斯构造带相邻,是我国重要的有色、贵金属成矿带之一。

近年来,随着找矿勘查力度的加大,该地区已发现 100 余处铁矿床(点),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集中于阿尔泰南缘麦兹盆地,如蒙库铁矿(大型)、巴拉巴克布拉克铁矿(中型)、巴利尔斯铁矿(中型)、乌吐布拉克铁矿(中型)等。

如何找矿?(找矿标志和找矿方法)

如何找矿?(找矿标志和找矿方法)

如何找矿?(找矿标志和找矿方法)找矿标志凡指示矿产可能存在的一切现象和线索,统称找矿标志。

找矿标志是重要的找矿信息。

发现和研究找矿标志,可以帮助我们直接或间接地找到矿床或矿体。

直接找到矿床的标志,称直接找矿标志如:矿产露头(有原生露头、氧化露头)、旧采矿遗迹、矿产的分散晕;有些是间接说明矿床的存在的标志,称间接找矿标志,如:近矿围岩蚀变、伴生矿物(标型矿物)及组合、物探异常、地球化学元素标志,植物标志、地形地貌及生物标志等。

一、矿体的原生露头矿体出露于地表,未经风化或微弱风化作用,但其物理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仍然保持矿体原来的面貌,称原生露头。

原生露头一般在地表为正地形,是直接找矿标志。

因此,对原生露头的研究,就是直接研究矿体。

可以通过对露头的进一步用工程给予揭露,采集标本,填地质图等方法,研究原生露头的规模、矿石类型、物质成分等,达到研究矿体和进一步找矿的目的。

二、氧化露头矿体裸露地表后,受外力地质作用而氧化,称氧化露头。

有些矿体因本身性质所决定,易于风化和氧化,并经过长期的侵蚀、淋滤,形成一定深度的氧化,称氧化带。

对金属矿床的氧化带露头称铁帽,风化矿床称风化壳。

氧化露头氧化后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矿石类型等,是原生矿经风化、淋滤演化的结果,是找寻原生矿的重要的直接标志,有的原生露头或氧化带本身就是工业矿体。

研究铁帽是找寻金属硫化矿、铁矿床、岩金矿床的重要标志。

三、旧采矿遗迹和古地名包括古代前人开采过古矿山、古废石堆、古炉渣等,留下大量的古旧采矿和选冶遗迹是很好的直接找矿标志。

通过对古旧采迹的调查、研究,古今中外已发现不少不同矿种不同规模的矿床。

古地名也是找矿标志,不少古地名直接或间接的指示矿产地的存在。

如:金厂峪、金厂沟梁等,指示金矿的存在;铜绿山、铜井等,指示铜矿的存在。

四、近矿围岩蚀变近矿围岩蚀变是伴随成矿热液活动而产生的,可以看作是一种间接找矿标志。

因为近矿蚀变围岩挨近矿体,在空间分布上、成因上都围绕着矿体,范围大于矿体,较矿体易于发现,围岩蚀变种类与岩浆活动类型、矿化类型有密切关系,可以根据围岩蚀变类型,判断矿床类型和矿化类型,以及预测盲矿体的存在。

矿产地质勘探找矿标志及方法运用研究

矿产地质勘探找矿标志及方法运用研究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矿产地质勘探找矿标志及方法运用研究申晋青摘要:人们生产、生活、科技、国防等社会活动中使用的多种物资,都是矿产资源开发应用的载体,而矿产资源的发现寻找是极其复杂的地质勘探过程,需要运用多种找矿标志、找矿方法,把众多的勘测数据进行归纳梳理和分析,借助相关成熟的地质理论,做出科学地判断,为矿山开发提供具体的路径脉络,促进矿产的顺利开采,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矿产自给提供坚实的保障。

本文就矿产地质勘探找矿标志及方法运用进行分析研究,为找矿标志和找矿方法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充电打气。

关键词:地质勘探;找矿标志;方法;运用;研究金属、石油、天然气、煤炭、石膏、石盐等矿产大都储存在不同地层的岩土结构中,需要借助运用多种找矿标志及找矿方法,进行勘察探测,采集的广泛地信息数据,以探明矿产的存量、走向、生成肌理及开发价值。

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一般能够为矿产地质勘探提供直接、间接的线索和现象都称之为找矿标志,如长江中下游金属铜矿产区的铜草,在业界就认为是合格的找矿生物标志,铜草的俗名叫海州香薷,在湖北省井内的铜山口铜矿区、铜绿山古铜矿区、安徽省境内的铜官山铜矿区以及江苏省境内的伏牛山铜矿区,周边分布生长茂盛,形成良好的草本植被,其体内的铜元素含量与土壤中的铜元素含量浓度十分趋近,高铜限制植物定居的特征非常明显。

根据找矿标志提供的索引,具体运用普查、地质填图、取样化验分析等方法对地下矿产的生成、储量、分布等具体探明,为矿山开发提供精确的信息。

1 矿产地质勘探常见的找矿标志及方法1.1 地质勘探常见的找矿标志目前,业界普遍公认的矿产地质勘探常见的找矿标志有4种:①地质标志;②地表物理、化学标志;③生物种类标志;④人类活动标志;现就5种地质勘探界公认的五大找矿标志,现介绍如下。

一是地质标志。

地质勘探中常见的地质标志,根据目测直接判断和间接分析判断可以确定的找矿标志有三种,依次为地表矿化露头标志、近矿围岩蚀变标志和矿物特征标志。

新疆斑岩铜矿找矿标志与勘查技术方法探讨

新疆斑岩铜矿找矿标志与勘查技术方法探讨

区域物化探特征
处于反映达尔布特深大断裂的北东南西向重力梯度带南西侧的重力高 值区、克拉玛依磁力高南部的低缓磁场背景中。
1∶20万化探以Au异常为代表,Cu仅为高背景,含量为30-40×10-6。
Cu As
Bi Ag
Au
Mo
Mo
Sb
1∶5万岩屑化探异常明显,元 素组合为Cu、Au、As、Bi、Sb、 Ag、W等。Cu、Au、Ag异常规模 较小,分布面积2-3平方千米, 位于组合异常中心部位、岩体 上及内外接触带,最高含量分 别为440×10-6、12.2×10-9、 350×10-9;而As、Sb、Bi异常 分布在岩体中及地层中;Mo、W 异常不够明显,高背景主要分 布于岩体的北侧,与采样粒级60目、偏细有关,而粗粒级-540目 Mo、W异常明显。
在岩体及其内接触带为低缓负 磁场背景(0- -100 nT),在 外围出现弱高磁异常(0-+100
nT)。
4 、 松 树 沟 铜 矿
松树沟
处于西天山阿吾拉勒晚古生代裂谷带查岗诺尔一带,出露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中酸 性火山岩-碎屑岩建造。区内已发现查岗诺尔铁矿、胜利、玉希莫勒盖、松树沟铜矿、 欠哈布岱克铅锌矿,属一套与火山沉积、岩浆侵入、热液改造有关的重要矿集区。 铜矿化体赋存斜长花岗斑岩、石英斑岩体及其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斑(玢)岩体地 表出露规模小于200米×30米。 目前发现两个主要铜矿化带,其中I号矿体的赋矿岩体为细粒闪长玢岩,带内圈定2个 矿体,长度250米,厚度分别为28.4、32.1米,平均品位铜0.43-0.56%,金0.36克/吨。
发育。
1∶20万化探在哈腊苏—卡拉
W
先格尔一带圈定出“高、大、
全”的组合异常,以Cu、Au为

铜矿床主要类型及找矿标识

铜矿床主要类型及找矿标识

铜矿床主要类型及找矿标识铜的主要矿物:自然界中含铜矿物的有170种,但最常见的有:自然铜、黄铜矿、斑铜矿、铜蓝、辉铜矿、赤铜矿、孔雀石、蓝铜矿、黑铜矿、胆矾等等。

还有黝铜矿、砷黝铜矿、硫砷铜矿。

一、斑岩铜矿是目前世界铜矿中最重要的矿床类型。

其特点是:规模大、埋藏浅、品位低一硫化矿石为主,易采易选,金属回收率高。

因而成为备受重视的重要的铜矿资源。

在我国斑岩铜矿储量居第一。

与斑岩铜矿成矿作用有关的主要是陆相火山作用和侵入作用。

有关的侵入岩主要是属钙碱性系列的中—酸性浅成和超浅成相岩石。

如石英二长斑岩。

石英闪长斑岩等。

围岩蚀变具分带性。

由外向内为青盘岩化带、泥化带、绢英岩化带(有人称千枚岩化带),中心为钾长石化带。

铜矿化主要是在绢英岩化带和钾长石化带。

矿体主要产于侵入体的内外接触带中。

矿体常受侵入体的形态和产状以及环带状裂隙等所控制。

铜矿化以细脉侵染状矿石为特征。

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辉钼矿等。

矿石品位较低,一般为0.4—0.8%,高者达1%以上,但次生富集带可达1—2%。

伴生元素有金和钼等。

斑岩铜矿模式有:石英—二长石模式、闪长岩模式、正长岩模式。

找矿标志:1.寻找母岩和围岩:花岗闪长斑岩、钠长斑岩、二长斑岩是重要的成矿母岩。

千枚岩、片岩、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是重要的成矿围岩。

2.在斑岩铜矿床中黄铁矿化广泛。

同时在表生作用下黄铁矿等硫化物在地表易形成“火烧皮”褐铁矿薄膜,而局部又使岩石退色,在褐色地段注意寻找次生富集带。

3.斑岩铜矿蚀变带规模大、强度高、分带好(一般中心为黑云母、钾长石或石英钾长石等,向外为绢云母、钾长石、石英带,再外为粘土、石英带,再往外为粘土、石灰带)面状蚀变常伴有大规模矿床。

4、含铜斑岩体是直接找矿标志。

5、土壤地球化学异常是寻找斑岩铜矿的有效标志。

二、矽卡岩型铜矿这类矿床主要产于中酸性的中小型侵入杂岩体与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中,矿化富集于侵入体形成时岩浆流动的前缘区内,主要沿断裂分布。

矿产勘查地质条件及找矿标志

矿产勘查地质条件及找矿标志

[转] 矿产勘查地质条件及找矿标志转载自史海涛转载于2010年04月14日 17:35 阅读(1)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举报1.矿产勘查地质条件矿产勘查的工作对象是矿床和矿体。

找矿是矿产勘查的简称。

一个矿床的形成往往是各种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矿床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是受到一定地质因素所控制。

因此,在矿产勘查工作中,把这些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各种地质因素称为矿产勘查地质条件。

矿产勘查地质条件主要有:岩浆岩、地质构造、地层、岩相古地理、岩性,变质作用、地球化学、风化、地貌条件等。

(1)岩浆岩条件:矿床的物质来源(特别是内生矿床)的重要方面是由岩浆活动所提供的。

一定类型矿床的形成及分布与一定类型的岩浆活动有关。

因此,在矿产勘查中,某些岩浆岩体的存在,可以作为预测与其有关的矿床的地质条件。

a.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矿床:与其有关的金属矿产主要有铬、镍、钴、铂、钛、铜、铁等;非金属矿产有金刚石、石棉、滑石、冰洲石等;与碱性超基性岩有关的矿产有铌、钽、铈族稀土、磷灰石、金云母等。

b.与中酸性、酸性岩有关的矿床:与中酸性、酸性岩有关的矿产种类很多,如钨、锡、钼、铜、铅、锌、金、银、铁、铀等矽卡岩矿床或热液矿床。

c.与碱性岩有关的矿床:岩石化学成分Na2O+K2O﹥Al2O3的岩浆岩即称为碱性岩。

碱性岩体岩性复杂,通常产于深断裂带中。

与碱性岩有关的矿产有铌、钽、锆、铪、铀、钍、铝:和稀土等,且多为岩浆矿床。

d.与火山岩有关的矿床:火山岩为岩浆岩条件的一个特殊条件。

火山岩型铁矿仅次于沉积变质和风化壳型而位于第三。

与火山有关的矿产有铁、铜、铅、锌、金、银、汞、铀、稀土、金刚石、沸石、明矾石、叶腊石等。

(2)岩浆岩的空间分布条件:1)岩体的规模及形态:对基性、超基性和碱性岩体来说,通常岩体规模越大,矿床可能越大。

中酸性侵入岩体的规模往往是中小型的与成矿关系密切。

2)岩体形成深度:中酸性、酸性的侵入岩体不同的冷凝深度,有不同的矿化情况。

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1.矿床特征该矿区铁矿体赋存于上太古界石咀亚群金岗库组含铁岩系地层中,为鞍山式沉积变质铁矿床。

呈微波状产出,产状较稳定。

铁矿体形态分布受地层层位控制,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

金岗库组(W1j)地层厚997m,下部以角闪质岩石夹磁铁石英岩为主,由黑云变粒岩、二云黑云变粒岩和斜长角闪岩夹1-4层磁铁石英岩等组成;上部为黑云变粒岩、斜长角闪岩、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含榴黑云变粒岩、二云二长片麻岩、白云石英片岩及二云斜长片麻岩。

另有不稳定的阳起石片岩、二云片岩、含榴黑云石英片岩和角闪磁铁石英岩。

1.1矿体特征该铁矿区现有6条铁矿体,编号分别为Ⅱ、Ⅲ、Ⅳ、Ⅴ、Ⅵ、Ⅶ,矿体总体走向北东70-80°,倾向南或北,倾角60-85°。

局部直立或小于60°。

矿区东西两段呈单斜产出,中段矿体构成向斜。

单矿体走向长100-2300m,厚度2.70-31.05m,一般5-10m左右。

以Ⅴ号矿体为主矿体,Ⅲ号矿体次之,其它矿体为小矿体。

矿区累计查明122b+333资源储量3291.01万吨,现保有122b+333资源储量2735.44万吨,TFe平均品位31.14%,mFe平均品位22.14%。

现将各矿体特征分述如下:Ⅱ号矿体:位于矿区的西部复式向斜南翼。

矿体总长1755m,其中本矿区内770m。

Ⅲ号矿体位于矿区的中东部,为中段复式向斜北翼矿体,与南翼Ⅴ号矿体对称。

与Ⅱ号矿体的东部相距800m;南距Ⅶ号矿体100m。

Ⅳ号矿体:位于矿区的东部,处于复式向斜南翼,由于云雾沟断层左行扭动,矿体向北错移。

Ⅳ号矿体西距Ⅲ号矿体460m,北距Ⅷ号矿体70m。

Ⅴ号矿体:位于矿区的南部,为本矿区主要矿体,Ⅴ号矿体北距Ⅵ号矿体70m。

矿体长1995m。

Ⅵ号矿体:位于矿区的偏东部,构造上处于向斜南翼,与北翼Ⅶ号矿体相对称。

Ⅵ号矿体北距Ⅶ号矿体40m,南距Ⅴ号矿体25-75m。

Ⅶ号矿体:分布于矿区的偏东部,构造上处于复式向斜北翼近轴部。

实习二 《矿产勘查学》--典型矿床找矿标志研究报告

实习二 《矿产勘查学》--典型矿床找矿标志研究报告

实习二典型矿床找矿标志研究报告——以德兴斑岩Cu-Au矿床为例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老师:2012年3月12日1 成矿地质背景地层岩性特征:德兴铜矿位于江南台隆东南边缘赣东北深断裂带的上盘。

矿田范围内,出露基岩全为基底浅变质岩(九岭群九都组),按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以千枚岩和凝灰质千枚岩为主,下段以变质沉凝灰岩为主。

构造特征:构造是控制矿田成岩成矿的重要条件之一,早期生成的EW向构造系统和NE向长期继承性活动的深大断裂带及其伴生、派生构造系统(图Ⅱ一1),是成矿前的构造,控岩控矿作用十分明显;晚期NNE向断裂系统是成岩成矿期和成矿后的构造。

岩浆活动:矿田内岩浆活动频繁,形成复杂多样的岩浆岩,与铜矿成矿有关的是燕山早期第二阶段的中酸性杂岩体,花岗闪长斑岩是这一杂岩体的主体,在矿田范围内呈3个大小不等的岩株及一系列小岩脉产出。

成矿物源分析:德兴斑岩铜矿床在时空上和成因上与侵位于上元古界浅变质千枚岩中的燕山早期花岗闪长斑岩体密切相关。

花岗闪长斑岩与围岩中的Cu、Mo等成矿元素富集系数的差异及矿化晕分带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岗闪长斑岩岩浆本身。

通过对铜厂斑岩铜矿床矿化特征、元素地球化学、蚀变分带、流体包裹体和H、O、Sr、Nd 等同位素的综合研究,我们认为铜厂成矿热液体系中至少存在三种不同来源的热液流体,包括岩浆流体、深部非岩浆流体和大气降水参与的晚期流体。

出溶最早的流体是与残余熔体相平衡的高温(520℃~570℃)、高盐度(31.0~63.3wt%NaCl)的和富CO2低盐度(7.5wt%NaCl)的岩浆流体.2 控矿因素分析2.1控矿地层该地区震旦纪—侏罗纪地层都有出露,其中震旦纪分布较广。

与铜矿床有关的围岩层位主要是震旦纪岩层,岩性为上段以千枚岩和凝灰质千枚岩为主,下段以变质沉凝灰岩为主的岩石。

2.2 控矿构造早期生成的EW向构造系统和NE向长期继承性活动的深大断裂带及其伴生、派生构造系统(图Ⅱ一1),是成矿前的构造,控岩控矿作用十分明显;晚期NNE向断裂系统是成岩成矿期和成矿后的构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控矿侵入岩

3. 矿体基本特征

3.1 空间分布

3.2 矿石矿物组合

3.3 围岩蚀变特征(图Ⅱ-3)

3.4 成矿元素与伴生元素

4. 综合找矿标志

4.1 直接找矿标志

矿化蚀变露头

4.2 间接找矿标志

(1)重砂异常(图Ⅱ-4)

(2)地球化学异常(图Ⅱ-5)

(3)水化学异常

(4)生物地球化学异常
• 2.观察(包括肉眼观察和偏光显微镜下观 察)蚀变岩石标本、氧化露头标本、标型矿 物、照片及其他实物。
• 3.编写实习报告,综合论述德兴铜矿找矿 标志,其内容包括找矿标志种类、
• 主要特征、预测意义。
2020/10/7
3
3. 成矿地质背景
• 德兴铜矿位于江南台隆东南边缘赣东北深断裂带的上 盘。矿田范围内,出露基岩全为基底浅变质岩(九岭群 九都组),按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以 千枚岩和凝灰质千枚岩为主,下段以变质沉凝灰岩为主。 构造是控制矿田成岩成矿的重要条件之一,早期生成的 EW向构造系统和NE向长期继承性活动的深大断裂带及 其伴生、派生构造系统(图Ⅱ一1),是成矿前的构造, 控岩控矿作用十分明显;晚期NNE向断裂系统是成岩成 矿期和成矿后的构造。矿田内岩浆活动频繁,形成复杂 多样的岩浆岩,与铜矿成矿有关的是燕山早期第二阶

德兴铜矿矿体特征是:主要铜矿体依附于斑岩体浅部的内外
接触带产出,空间分布集中,形态完整,规模巨大;矿化强弱呈
过渡性变化,铜矿体与围岩没有具体的突变界限;矿石的主要矿
物成分简单,以黄铁矿、黄铜矿较多,辉钼矿、砷黝铜矿、斑铜
矿次之;矿石结构构造多种多样,而组成的矿石类型却比较单一;
多期多阶段成矿,在不同成矿阶段生成了不同类型的矿物共生组

(5)地磁异常
2020/10/7
17
2020/10/7
5
2020/10/7
6
4. 矿化特征
• 德兴斑岩铜矿床现已探明矿产资源近30种,其中铜储量900 多万吨, 1958年建成亚洲最大的斑岩铜矿德兴铜矿;黄金储量 580余吨,潜在价值高达221亿元,居我国南方之首。经过几十 年的建设,现已成为全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基地,全市矿业产 值达6亿元,其中年产铜13万吨、银50吨、黄金7.5吨。
• 段的中酸性杂岩体,花岗闪长斑岩是这一杂岩体的主体,
在矿田范围内呈3个大小不等的岩株及一系列小岩脉产
出。 2020/10/7
4
3. 成矿地质背景
• 德兴斑岩铜矿床在时空上和成因上与侵位于上元古界 浅变质千枚岩中的燕山早期花岗闪长斑岩体密切相关。 花岗闪长斑岩与围岩中的Cu、Mo等成矿元素富集系 数的差异及矿化晕分带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岗 闪长斑岩岩浆本身。通过对铜厂斑岩铜矿床矿化特征、 元素地球化学、蚀变分带、流体包裹体和H、O、Sr、 Nd等同位素的综合研究,我们认为铜厂成矿热液体系中 至少存在三种不同来源的热液流体,包括岩浆流体、深 部非岩浆流体和大气降水参与的晚期流体。 出溶最早 的流体是与残余熔体相平衡的高温(520℃~570℃)、 高盐度(31.0~63.3wt%NaCl)的和富CO2.
• 者的矿物成分为石英、伊利石、褐铁矿, 后者为石英、褐铁矿、伊利石、针铁矿。
2020/10/7
9
5. 3 找矿标志-标型矿物
• 对比研究成矿期和成矿后的黄铁矿单矿物 样品及有关测试数据,从反射色、晶形、 含铜量等的微小差异中,可以得到启示。
• 铜草(海州香薷)
2020/10/7
10
5. 4 找矿标志-重砂异常
5. 8 找矿标志-遥感异常
2020/10/7
15
6. 实习思考题
• 1.针对典型矿床,如何分析各类找矿标志 的预测找矿意义?
• 2.怎样认识综合研究找矿标志的重要性?
2020/10/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6
实习二 德兴斑岩铜矿床找矿标志研究报告

1. 成矿地质背景

2.控矿因素分析

2.1 控矿地层

2.2控矿构造
实习二 典型矿床找矿标志 研究
——以德兴斑岩Cu-Au矿床为例
1. 实习目的
• 以江西德兴铜矿为例,通过对有关找矿 标志实物及各种资料的研究,学会识别
• 和综合运用找矿标志,以便较系统地掌握 找矿标志研究内容及其指导找矿的作用。
2020/10/7
2
2. 实习要求
• 1.认真阅读所附文字资料和图件,了解该 矿床地质概况及找矿标志的有关内容。
合;除主要成矿元素铜富集成独立的工业矿体外,矿石中还伴生
有可供综合利用的钼、金、银、铼、硫、硒、碲、钴等有益元素,
其储量亦相当可观。
2020/10/7
7
• 矿田内3个矿床具 有相同的蚀变类型
5. 1 找矿标志-围岩蚀变
和分带形式,除了
缺乏泥化之外,几
乎具有典型斑岩铜
矿所有的蚀变类型。
矿化蚀变是以斑岩
体接触带为中心的
环状蚀变分带形式,
根据蚀变矿物组合
和不同蚀变类型强
弱程度在空间上的
分布规律,可将矿
田内面型蚀变划分
为6个蚀变岩带:
2020/10/7
8
5. 2 找矿标志-氧化露头
• 参见实物标本。石英一绢云母化带(78 矿)的氧化露头和绿泥石(绿帘石)一水白
• 云母化带(H2)的氧化露头(铁帽),在结构构 造、颜色等外观特征上有明显不同;前
• 发现重 砂矿物 达50 种,主 要为金 属硫化 物
• 及自然 金。
2020/10/7
11
5. 5 找矿标志-土壤地球化学异常
Ca≥50 ppm
2020/10/7
12
5. 6找矿标志-水化学异常
2020/10/7
13
5. 7找矿标志-地磁异常

• 图Ⅱ一7矿田地磁△Z异常图 2•020/110一/7岩体界线,2—蚀变带界线;3一△2为lOOnT的地磁等值线,4—7跏花岗闪长斑岩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