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化与现代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文化与现代社会

姓名:甘言海

院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0级课程名:世说新语的国学密码解析

中国古典文化与现代社会

————甘言海

摘要:适逢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物质文明的进步并没有促进精神文明的极大进步,相反,社会大众普遍进入一种社会价值观不明确的迷茫状态,各种社会问题不断出现,这不仅让我们反思我们的文化体系出了什么问题,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如何将中国几千年来的优良文化传统发扬光大并为当今社会所用。

关键词:古典文化、西方文化、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敛性、西方文化的开放性、文化体系、社会价值取向、中西方文化的结合、文明的进步

从历史上来看,中国的文明最晚也是起始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据此算来中国号称文明古国丝毫不为过。在春秋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这是中国古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时期,中国古代文化在西汉时期基本趋于成熟,缘于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中国文化陷入一枝独秀的局面。直到近代,在西方殖民者的坚船利炮下封闭的大清王朝被迫打开了国门,从此天朝上国开始接触偌大的世界,国人的眼界也得以扩大,西方的自由民主思想开始传入,紧接着新文化运动成了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民主、科学的思想热潮在国内流行,再到后来中国接受并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直到今天。纵观整个人类历史,只有中国能够持续不断地将这条文明主线延续了下来,可以说中国文化是当年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底蕴的文化,因为中国文化传承了几千年而没有中断,这是任何一个文明都没有出现过的奇迹。因此在对人类和社会的认识方面,中国较之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有无可比拟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和绝对的优越性。中国古代一直是一个农耕社会,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重本抑末的的思想遏制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这与中国自身的特点有关。首先古代中国从秦朝开始已经形成一个疆域辽阔的大一统的中央王朝,这种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可以集中有限的力量从事大的工程和战争,以在大自然和外敌面前展现更强大的力量,也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但是这种制度把社会资源和国家权力集中在少数封建统治者手里,使得封建统治者具有绝对的优势去干涉和控制其他人的生命自由,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普通大众对自由的追求和创新思想的迸发。另一方面,在中国这种高压的政治背景下,在奇技淫巧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化氛围下,中国的人文学科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可以说中国人用几千年的时间将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研究的极为透彻,涉及到为人处事的方法态度,修身养性的客观需要,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人在几千年的时间里都把出将入相,封妻荫子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成功的标志,因此仕途就成了中国古代文人唯一的选择,也是博得功名利禄的最好选择。于是中国人苦心专研文学而荒废了理学,“十年寒窗”曾是多少中国学子孜孜不倦的真实写照,这些都极大促进了中国人文科学的进步。中国人爱读书,而且认为读书能给自己带来真实的好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便是这一心理的真切描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更体现了中国古代对读书的推崇程度。直到今天很多中国人依然持有这种心态,认为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做官是就是人生成功的标志。因此种种因素共同推动了中国古代人文学科的进步,积累了几千年宝贵的经验总结。

在儒家传统文化里,其“仁”字的含义是颇为丰富的,大概上来讲是以“爱人”、“仁政”为主要特点的,强调执政者要体恤民情,珍惜民力,同时民也要忠诚于国家,强调君为臣纲的上下关系,这就是所谓的礼制,中国古代的“仁、义、礼、智、信”可以说成为了一种事实上的道德准则。但是中国人同样有着另一种思维模式,那就是道家的“无为”思想,以庄

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凡事顺其自然,这是一种比较消极的处世态度,但同时不失为一种良好地修身养性的方法,可以极大地放纵自己的身心,得到大自然最真切的拥抱。这种思维方式在人的理想得不到实现,心情郁闷时是一种极为有用的自我排解的方法。直到今天为止中国人依然保留了诸如中庸之道、韬光养晦等等一些处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这在大多数情况下依然是比较有用和成功的方法,而且深受国人的喜爱。鉴于中国人长期以来的自闭性和小规模生产,自给自足的经营模式,中国人那种与生俱来的个人保护主义依然得以强烈的体现,这种体现可以反应在中国人往往不愿意把自己的秘密或内心的真实想法如实地陈述给任何除自己以外的人,除非这个人是他的至亲或极为亲近的人。但是另一方面每个人又都极为渴望能有一个完全了解自己,可作为知己的人,这就在国人身上产生了一种极为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渴望被别人理解,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别人发现自己的秘密,这是一种很难化解的矛盾,也是缠绕中国人一直不能解决的难题。除此之外,中国人有很强烈的家族意识,这是因为他们需要一个强大地家族来增强自己的归属感或者说拥有一个强大的家族足以显示自己光环,这也是以上所述中国长期以来的经济因素所造成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人会表现出一种不理智的行为,诸如人情,关系之类的东西在中国真的是很难避免,因为这正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特色,而且已经深化到中国人的内心世界中去了。有人说中国人自私,其实这只是一个比较浅显的谬误,因为中国人的奉献精神在历史上的体现可谓淋漓尽致,尤其是中国人对国家,对民族的那种强烈的责任感,更甚至中国人是把“孝“作为一切道德的根本的,这正说明中国人是感恩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见中国人这种不可磨灭的天性。但是为什么别人会产生这种错误的认识呢,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人的保守意识很强,中国人往往喜欢将把某一群人划归为一个利益集团,在这个集团里我们可以互相帮助,为共同的利益而奋斗,于是像老乡会,校友会这样的东西都颇受人们的欢迎。正是以上所述中国人的种种特征形成了中国文化特有的脾性,可以说中国文化是一种内敛的文化。

与西方张扬活泼的文化不同,中国文化这种内敛性要求人们要善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要韬光养晦,最好能够左右逢源,决不能锋芒毕露,恃才傲物,这在中国是极大的忌讳。常说的一句话很具有代表性,“木秀于林风必吹之,兴高于人众必非之”正体现了这种中庸的风格和处世之道,战国的韩非著有《说难》一书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人选择这种处事方式的原因。“喜言之则人以为骄傲,戚言之则人以为懦弱,谦言之则人以为谄媚,直言之则人以为盛气凌人,微言之则人以为阴险,明言之则人以为肤浅”,可见中国人选择这种方式有时候仅仅是为了保护自己,既然“说”这么难,那干脆就不说了,所以中国人少言,这就是中国人自闭的来源,每个人都不愿意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那么又怎么会产生学术的交流和思想的迸发呢。所以自从汉武帝的大一统之后中国历史上很少有学术争鸣的现象出现,这也是统治者所不愿意看到的。如此每个人只能写写书,立立传,把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记录下来。所以中国的文化总体上是在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下向前推进,虽然每个人都有差异但是不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文化派别。在这种情况下全民族普遍价值观的形成必然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因为交流与交互的过程比较缓慢,同时这样的价值观一旦形成便会产生持久的效力,而且其影响不会被轻易消除。从客观的角度分析中国文化这种内敛性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分离,也不利于人文思想的传播,所以中国古代文化总体上是尽力保持人之间的差异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西方开放式的文化体系显然有利于形成大众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和文化取向,因为这本身就是人们相互交流的结果。这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但是在中国特有的文化氛围下要做到这点就必须采取更加特殊的手段和方法,付出的代价也必须更大。

近代以来中国的国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异域文化的传播,中国的古典文化遭到一定的质疑和批判,但是影响中国人几千年的文化体系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而且这种文化体质有它固有的特点和相对的优越性。有人说中国古典文化是人类未来文化的必然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