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沿海港口布局概况
中国主要港口简介

中国主要港口简介上海:1 、位置上海港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与东海交汇处,北纬31 度14 分,东经121 度29 分。
2 、交通水路:上海港控江襟海,地处长三角水网地带,水路交通十分发达。
沿海北距大连558 海里,南距香港823 海里,长江西溯重庆2399 公里。
公路:有沪宁、沪杭、沪青平、沪乍、嘉浏等高速公路与江苏和浙江对接,并联通全国高速公路网;有204 、312 、318 、320 等四条国道分别通往烟台、乌鲁木齐、拉萨和昆明。
铁路:港区内有铁路与沪杭沪宁铁路干线相连。
其中沪宁线与津浦线联结,成为中国东部纵贯南北的运输大动脉;沪杭线与浙赣、萧甬线相衔,可通达中南、西南及浙东地区。
自然条件1 、气象上海港所在地,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四季变化分明。
全年温暖多雨。
年平均气温约16 度,年降水量约1148.8 毫米。
全年以东南风为主,强风向为东北风。
台风多发生在夏秋之季,风力在10 级以上的强台风平均两年一遇。
市区全年平均雾日43.3 天,长江口24.2 天。
大多数情况下,雾的持续时间为 2 至 3 小时,对港内航运、装卸影响不大。
百年来肮道没有发生冰冻现象。
2 、水文黄浦江系感潮河流,属非正规半日潮,一天两潮。
长江口潮汐属正规半日周潮,一天两潮。
平均潮差为2 米至 2.5 米。
经济腹地港口的直接腹地主要是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
长三角包括上悔、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南通、扬州、泰州,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等15 个城市,土地面积10 余万平方公里,人口近 1 亿。
2003 年,长三角15 个城市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2774.2 亿元,占全国GDP 总量的19.2 %。
进出口贸易总额2737 亿美元,同比增长56.2% ,占全国总量的32.2% ;其中出口总值1387 亿美元,同比增长50.l %。
吸收外商投资实际到位金额255.7 亿美元,同比增长49.5 %;利用外资总额占全国的47.8 %。
中国沿海及内河港口一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中国沿海及内河港口一览
中国沿海及内河港口一览
沿海港口
一、东北沿海港口
丹东港(PORT OF DANDONG) 大连港(PORT OF DALLAN) 营口港(PORT OF YINKOU)
锦州港(PORT OF JINZHOU)
二、华北沿海港口
秦皇岛港(PORT OF QINHUANGDAO) 唐山港(PORT OF TONGXHAN) 天津港(PORT OF TIANJIN)
黄骅港(PORT OF HUANGHUA)
三、山东沿海港口
龙口港(PORT OF LONGKOU) 烟台港(PORT OF YANTAI) 威海港(PORT OF WEIHAI)
张家埠港(PORT OF ZHANGJIABU) 青岛港(PORT OF QINGDAO) 日照港(PORT OF RIZHAO)
石岛港(PORT OF SHIDAO) 岚山港(PORT OF LANSHAN)
四、苏、浙、沪沿海港口
连云港港(PORT OF LIANYUNGANG) 南通港(PORT OF NANTONG) 张家港港(PORT OF ZHANGJIAGANG)
南京港(PORT OF NANJING) 上海港(PORT OF SHANGHAI) 乍浦港(PORT OF ZHAPU)
舟山港(PORT OF ZHOUSHAN) 石浦港(PORT OF SHIPU) 海门港(PORT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中国沿海地区内贸各港口

内贸沿海各省份覆盖港口
海南:海口港、洋浦港。
广西: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贵港、梧州。
广东:湛江港、南沙港、黄埔港(新沙港)、虎门港、蛇口港、汕头港。
新会港、水口港、珠海港、中山港(小榄港)、高明港、肇庆三榕港、三水南港、南庄港、小塘港(南利)、顺乐、乐从港、虎门港、惠州港、
福建:厦门港、泉州港、福州港。
浙江:温州港、宁波港、乍浦港。
上海:上海港。
江苏:江阴港、太仓港、南京港、张家港、南通港、镇江港、扬州港、泰州港、连云港。
山东:日照港、青岛港(黄岛港)、烟台港、威海港、龙口港。
天津、北京、河北:天津港、唐山港、秦皇岛港
覆盖辽宁、吉林、黑龙江:锦州港、营口港、大连港、丹东港
注:以上黑色字加粗的是大港口,浅色字是大港口驳船过去的小港口。
东南地区有哪些重要的港口?

东南地区有哪些重要的港口?一、上海港口上海港口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东南地区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位于黄浦江口,依托长江和杨浦江,地理位置优越。
上海港口拥有深水航道和现代化的码头设施,是全球最繁忙和最具竞争力的港口之一。
上海港口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全国首位。
1.上海港口的历史渊源上海港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的松江县渡口。
经过千余年的发展,上海港口逐渐崭露头角,先后成为清朝指定的对外贸易口岸和1876年设立的商埠。
20世纪初,上海港口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2.上海港口的现状上海港口拥有多个港区,包括洋山深水港、吴淞口港区和杨浦港区等。
洋山深水港是上海港口的核心,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深水港口,能够接纳大型集装箱船舶。
吴淞口港区则负责江海联运和内河航运。
上海港口通过铁路、公路和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与内陆和海上贸易网络紧密相连。
3.上海港口的影响力上海港口是中国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也对国内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上海港口通过优化服务、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推动了上海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上海港口也是全球物流业的重要中转站,对全球贸易和供应链形成了积极影响。
二、深圳港口深圳港口是中国南方沿海地区的重要港口之一,也是东南亚地区的枢纽港口。
深圳港口位于珠江口东岸,靠近香港,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深圳港口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成为中国第三大港口和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之一。
1.深圳港口的发展历程深圳港口的发展始于1980年代初期,当时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深圳成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动,深圳港口逐步壮大,成为中国南方沿海地区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目前,深圳港口拥有多个港区,包括蛇口港、盐田港和大鹏港等。
2.深圳港口的现状深圳港口拥有现代化的设施和综合服务能力。
蛇口港是深圳港口的核心区域,也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国际航运中心之一。
盐田港则负责大型集装箱船舶的进出口业务。
中国海港以及河港介绍资料

中国海港以及河港介绍资料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海岸线以及众多河流的国家,拥有许多重要的海港和河港。
下面是对中国一些主要的海港和河港的介绍资料。
一、中国主要海港1.大连港: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
大连港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货物集散港和中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进出口港口之一、大连港有丰富的航线连接世界各大洲的港口,主要运输货物包括石油、煤炭、矿石、木材等。
2.上海港:位于上海,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第一大货物吞吐量的港口。
上海港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扮演着重要的对外贸易和集装箱转运的角色。
上海港拥有先进的港口设施和完备的服务网络,同时还有丰富的内河航道连接长江经济带。
3.深圳港: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港口之一、深圳港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集装箱港口之一、深圳港临近香港,与香港港口相连,形成了珠江三角洲的港口网络,货物流通非常便利。
4.广州港: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中国最早建成并现代化的港口之一、广州港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广州港拥有深水航道,能够容纳大型货船,主要货物运输包括石油、化工品、汽车等。
二、中国主要河港1.南京港: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长江上重要的河港之一、南京港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集散货物、旅客和液体物流的角色。
南京港的主要货物运输包括煤炭、石油、化工品等。
2.武汉港: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港口。
武汉港有丰富的航道连接长江上下游各地,是中国内河航运的重要节点之一、武汉港主要货物运输包括石油、煤炭、农产品等。
3.重庆港:位于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的重要河港。
重庆港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枢纽之一,也是长江三峡地区的物资集散中心。
重庆港主要货物运输包括煤炭、油气、化工品、钢铁等。
4.广州港(河港部分):广州港也是中国重要的河港之一,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广州港的河港主要用于内河航运,连接珠江及其支流。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读原文、看图解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1.读原文 (01)2.看解读 (12)1.《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全文一、规划背景和意义我国现有沿海港口150余个(含长江南京及以下港口),2005年货物吞吐量达33.8亿吨,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
沿海港口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和贸易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综合运输网的完善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20年来,沿海港口坚持统筹规划、远近结合、深水深用、合理开发的原则,整体上已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功能明确的港口布局形态和围绕煤炭、石油、矿石和集装箱四大货类的专业化运输系统,对满足国家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运输、支持国家外贸快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沿海港口规划、建设和运营状况良好,总体上呈健康、平稳、持续发展态势,在旺盛的运输需求带动下,货物吞吐量特别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持续快速增长,港口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局面形成,建设和经营步入随市场需求变化而调整和发展的阶段,港口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趋势。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从国家发展战略和全局考虑,进一步优化沿海港口布局,合理有序开发和利用港口岸线资源,加强国家对港口规划和建设的管理,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必要编制全国沿海布局规划。
——从国家经济社会和贸易发展的需要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港口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效益、集约化、竞争力等方面要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能源、原材料、产成品和人员运输的巨大需求,迫切需要按照合理的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加快建设。
——从国家经济安全、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看,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对石油、天然气、原材料等重要物资对外依存度的增加,港口设施作为外贸物资进口的接卸点、中转或储备基地,其对国家经济安全的作用更显重要。
国际航运船舶大型化、专业化、运输组织联盟化的趋势日益增强,要在激烈的国际航运市场竞争中提升我国航运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安全保障,必须尽快完善港口布局。
中国主要沿海港口及其发展趋势

湖州港 大、小洋山 乍浦港 杭州港
宁波港
岱山港
舟山港
浙江省主要港口
海门港
石浦港
温州港
宁波港
宁波港由北仑港区、镇海港区、宁波港区、 宁波港由北仑港区、镇海港区、宁波港区、 大榭港区、穿山港区组成,是一个集内河港、 大榭港区、穿山港区组成,是一个集内河港、 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 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 化深水大港。现有生产性泊位 化深水大港。现有生产性泊位191座,其中万 座 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9座 最大的有 万吨级原 吨级以上深水泊位 座。最大的有25万吨级原 油码头, 万吨级 可兼靠30万吨船 万吨级(可兼靠 万吨船)的卸矿码 油码头,20万吨级 可兼靠 万吨船 的卸矿码 头,第六代国际集装箱专用泊位以及5万吨级 第六代国际集装箱专用泊位以及 万吨级 液体化工专用泊位;已与世界上 液体化工专用泊位;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 多个国家 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宁波港主要经营 多个港口通航。 和地区的 多个港口通航 进口铁矿砂、内外贸集装箱、原油成品油、 进口铁矿砂、内外贸集装箱、原油成品油、液 体化工产品、煤炭以及其他散杂货装卸、储存、 体化工产品、煤炭以及其他散杂货装卸、储存、 中转业务。 年宁波港实现吞吐量26864万 中转业务。2005年宁波港实现吞吐量 年宁波港实现吞吐量 万 吨。
大连港
大连港
大连港位居西北太平洋的中枢,是转运 大连港位居西北太平洋的中枢, 远东、南亚、北美、 远东、南亚、北美、欧洲货物最便捷的港 平方公里, 口。港口自由水域346平方公里,陆地面积 港口自由水域 平方公里 10余平方公里,拥有集装箱、原油、成品 余平方公里,拥有集装箱、原油、 余平方公里 油、粮食、煤炭、散矿、化工产品、客货 粮食、煤炭、散矿、化工产品、 滚装等80来个现代化专业泊位, 滚装等 来个现代化专业泊位,其中万吨 来个现代化专业泊位 级以上泊位40多个。海上运输已开辟到香 级以上泊位 多个。 多个 港、日本、东南亚、欧洲等国际集装箱航 日本、东南亚、 线8条。2003年,港口实现货物吞吐量 条 年 港口实现货物吞吐量1.26 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万标准箱, 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7万标准箱,是 万标准箱 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亿吨大港之一。 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亿吨大港之一。 2005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 亿吨,集装 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7亿吨 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 亿吨, 箱吞吐量300万TEU。全年完成港口重点工 万 箱吞吐量 。 程建设投资60亿元。 程建设投资 亿元。 亿元
全国沿海邮轮港口布局规划方案(全文)

全国沿海邮轮港口布局规划方案(全文)全国沿海邮轮港口布局规划方案交通运输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邮轮旅游市场呈现持续快速发展态势,邮轮运输正在成为我国水路运输新的增长点。
目前,我国沿海邮轮港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为指导港口合理布局,推进码头设施有序建设,促进我国邮轮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特编制《全国沿海邮轮港口布局规划方案》。
一、发展现状(一)总体情况。
我国现已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邮轮市场,国际三大知名邮轮公司嘉年华、皇家加勒比、丽星均已进入我国,海航旅业、渤海轮渡等国内企业正在积极拓展邮轮业务,并初步形成了以日韩线、越南线、台湾线等始发航线为主,国际挂靠航线为辅的格局。
2014年沿海港口到港邮轮466艘次、完成旅客吞吐量171万人次,“十二五”期前四年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23%和40%。
上海港、天津港、三亚港和厦门港已建成10个邮轮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420万人次。
青岛港、深圳港和北海港等港口在建邮轮泊位15个,设计年通过能力465万人次。
(二)发展特点。
我国邮轮运输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市场规模快速扩张,2014年沿海港口邮轮到港数量和邮轮旅客吞吐量分别较2006年增长3倍和10倍;二是邮轮航线由国际挂靠为主转变为始发为主,2014年始发航线邮轮到港数量和邮轮旅客吞吐量比重分别达到79%和86%,分别较2006年提高了57个和69个百分点;三是邮轮运输主要集中在上海港、天津港、三亚港和厦门港4港,2014年上述港口邮轮到港数量和邮轮旅客吞吐量分别占全国的90%和97%,其中上海港比重分别达58%和72%;四是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在我国运营的最大邮轮船型已由3万吨级(载客量1000人)发展到15万吨级(载客量3800人);五是邮轮运输呈现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天津港等北方港口主要集中在夏季,三亚港等南方港口主要集中在冬季,旺季到港邮轮数量占比超过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