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精选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作业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作业及答案第一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一) 是非题1.液体的沸点就是其蒸发和凝聚的速度相等时的温度。
( × )2.质量相等的甲苯和二甲苯均匀混合时,溶液中甲苯和二甲苯的物质的量分数都为0.5 。
( × )3.电解质的聚沉值越大,其聚沉能力也越大。
( × )4.土壤中的水分能传递到植物体中是因为土壤溶液的渗透压比植物细胞液的渗透压大的缘故。
( × )(二) 选择题1.将0.001mol .L -1NaI 和0.002mol .L -1AgNO 3等体积混合制成溶胶,分别用下列电解质使其聚沉,聚沉能力最大的为 ( A )A. Na 3PO 4B. NaClC. MgSO 4D. Na 2SO 4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浓度均为0.01mol .L -1,沸点最高的是 ( D )A. C 12H 22O 11B. C 6H 12O 6C. KClD. Mg(NO 3)23.下列物质各10g ,分别溶于1000g 苯中,配成四种溶液,它们的凝固点最低的是 ( A )A.CH 3ClB. CH 2Cl 2C. CHCl 3D.都一样4.下列溶液浓度相同,沸点最高的是 ( D )A. C 6H 12O 6B. H 3BO 3C. KClD. BaCl 25.称取同样质量的两种难挥发的电解质A 和B ,分别溶解在1升水中,测得A 溶液的凝固点比B 溶液的凝固点低,则 (C )A. B 的分子量小于A 的分子量B. A 的分子量和B 的分子量相同C. B 的分子量大于A 的分子量6.0.58%的NaCl 溶液产生的渗透压接近于 ( C )A. 0.58%的C 12H 22O 11溶液B. 0.58%的C 6H 12O 6溶液C. 0.2mol .L -1的C 12H 22O 11溶液D. 0.1mol .L -1的C 6H 12O 6溶液7.溶胶发生电泳时,向某一方向定向移动的是 ( D )A. 胶核B. 吸附层C. 胶团D. 胶粒(三) 填空题1.KCl 溶液滴入过量AgNO 3中制得AgCl 溶胶,胶团结构为___{(AgCl)m .nAg +. (n-x)NO 3-}x+.x NO 3-___,其中胶核是__ (AgCl)m __,胶粒是___{(AgCl)m .nAg +. (n-x)NO 3-}x+__,电位离子是__ Ag +__。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A. 蔗糖(C12H22O11)溶液B. 葡萄糖(C6H12O6)溶液C. 丙三醇(C 3H8O3)溶液D. 尿素((NH2)2 CO)溶液解:选D。
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
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
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A. NaCl溶液B. C12H22O11溶液C. HAc溶液D. H2SO4溶液解:选D。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
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
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A. 胶团B. 电位离子C. 反离子D. 胶粒解:选D。
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
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3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A. 胶体的布朗运动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C. 胶团有溶剂化膜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解:选D。
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并。
由于纯化的Fe(OH)3溶胶具有这种聚结稳定性,从而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一、选择题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A. 蔗糖(C12H22O11)溶液 B. 葡萄糖(C6H12O6)溶液C. 丙三醇(C3H8O3)溶液 D. 尿素( (NH2)2CO)溶液解:选A。
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
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
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A. NaCl溶液B. C12H22O11溶液 C. HAc溶液 D. H2SO4溶液解:选D。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
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
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A. 胶团B. 电位离子C. 反离子D. 胶粒解:选D。
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
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3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A. 胶体的布朗运动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C. 胶团有溶剂化膜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解:选D。
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并。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题三(含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题三(含答案)一、判断题(在正确的题前打“√”,错误的题前打“×”)1.同种原子间,双键键能是单键键能的两倍。
( )2.化学反应2X+3Y=Z 的反应速率可表示为=-d c (X)/2dt=d c (z)/dt 。
( )3.金属原子失去外层电子后都能形成与稀有气体相同的电子组态。
( )4.反应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增大。
( )5.在中心离子和配体及配位数相同的情况下,内轨型配合物比外轨型配合物的稳定性大。
( )6.--244M nO /M nO 电对对应电极电势不受酸度影响。
( )7.以硼砂为基准物质标定HCl 溶液时,选用酚酞为指示剂。
( )8.Fe 3+,Al 3+对铬黑T 有封闭作用。
( )9.有色配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κ与其浓度有关。
( )10.配位滴定的突跃范围不仅与离子浓度有关,也与条件稳定常数有关。
( )二、选择题1.已知:Mg(s)+Cl 2(g)=MgCl 2(s) Δr H m = -624kJ·mol -1,则该反应( )。
A. 在任何温度下,正向反应自发进行B. 在任何温度下,正向反应不可能正向自发C. 高温下,正向反应是自发的,低温下,正向反应不自发D. 高温下,正向反应不自发,低温下,正向反应可以自发进行2.在一容器中,反应2SO 2(g)+O 2(g)=2SO 3(g)达到平衡后,加入一定量的氮气,并保持总压力和温度不变,平衡将会( )。
A. 向正方向移动B. 向逆方向移动C. 无明显变化D. 不能判断。
3.下列化学键极性大小次序正确的是( )。
A. Si -Cl>Al -Cl>P -ClB. Al -Cl>Si -Cl>P -ClC. Al -Cl>P -Cl>Si -ClD. Si -Cl>P -Cl>Al -Cl4.下列离子中外层d 轨道达到半充满的是( )。
A. Cr 3+B. Fe 3+C. Co 3+D. Cu5.下列哪一反应的焓变代表KCl 的晶格能是( )。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A. 蔗糖(C12H22O11)溶液B. 葡萄糖(C6H12O6)溶液C. 丙三醇(C 3H8O3)溶液D. 尿素((NH2)2 CO)溶液解:选D。
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
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
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A. NaCl溶液B. C12H22O11溶液C. HAc溶液D. H2SO4溶液解:选D。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
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
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A. 胶团B. 电位离子C. 反离子D. 胶粒解:选D。
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
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3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A. 胶体的布朗运动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C. 胶团有溶剂化膜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解:选D。
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并。
由于纯化的Fe(OH)3溶胶具有这种聚结稳定性,从而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含答案)-酸碱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含答案)-酸碱第六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1.是非判断题1-1 在水溶液中解离度大的物质,其溶解度也大。
,,c(H)c(Ac),,K,K1-2c(HAc)由于乙酸的解离平衡常数,所以只要改变乙酸的起始浓度即,必aac(HAc)随之改变。
-1+ -1-30.01 molLSOAcHHClHNaOHNHOH在浓度均为?的,,和四种水溶液中,和离子浓度244的乘积均相等。
1-4 弱碱溶液越稀,其解离度越大,因而酸度也越大。
-1-1-510mL 0.1 molLNHHO100mLNHHOOH将?溶液稀释至,则的解离度增大,离子浓度??3232也增大。
1-6 在一定温度时,稀释溶液,解离常数不变而解离度增大。
- 1-7OH 将氨水的浓度稀释一倍,溶液中离子浓度就减小到原来的一半。
+ 1-8H 弱酸浓度越小,解离度越大,因此溶液中离子浓度也就增大。
-1-9OHpH 根据稀释定律,弱碱溶液越稀,其解离度就越大,故溶液中()越大,溶液值越大。
1-10 NaHCO 中含有氢,故其水溶液呈酸性。
3 1-11 pH7 值小于的溶液一定是酸。
-15-141-12186.410251.001018pH25水的离子积在?时为×,?时为×,即在?时水的值大于?时pH 的值。
-7-11-131.010 molLpH=7.0 浓度为×的盐酸溶液的值。
?-11-1410mL 0.1 molLHAc100mLHAcHAc稀释?溶液至,则的解离度增大,平衡向解离方向移动,+H 离子浓度增大。
1-15HXHYpH 两种酸溶液和,其值相同,则这两种酸溶液浓度也相同。
-1+2-1-160.1 molL HCO)=2c(CO) c(H在?溶液中,。
224241-17 凡是多元弱酸,其酸根的浓度近似等于其最后一级的解离常数。
,,+KK,1-18H 在多元弱酸中,由于第一级解离出来的对第二级解离有同离子效应,因此。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精选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及答案精选xxx科技大学第十四章分析化学基础1.对某组分的含量进行测定时,若被分析样品的质量大于100mg,则该分析方法属于( )A. 常量分析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D. 超微量分析2.对某溶液中的铝进行测定时,若取分析试液25ml进行分析测定,则该分析方法属于( )A. 常量分析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D. 超微量分析3.由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A. 偶然误差小B. 系统误差小C. 标准偏差小D. 相对偏差小4.下列各种分析纯的化学试剂,其中不能用直接配制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A. KHCO3B. KMnO4C. K2CrO7D. KCl5.下列各种措施中,可以减小偶然误差的是( )A. 进行空白试验B. 进行对照试验C. 进行仪器校准D.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6.下述情况引起的误差中,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 移液管转移溶液之后残留时稍有不同B. 称量时使用的砝码锈蚀C. 滴定管刻度未经校正D. 天平的两臂不等长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B. 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C. 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D. 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8. 分析测定中出现下列情况,何者属于系统误差( )A. 滴定时有溶液溅出B. 试样未经充分混匀C. 滴定管未经校正D. 读错法码9. 下列计算式的计算结果(X)应有几位有效数字?( )X= [0.3120⨯48.12⨯(21.65-16.10)]÷(1.2845⨯1000)A. 二位B. 三位C. 四位D. 五位第 1 页10. 欲测某组分含量,由四人分别进行测定,试样称取量皆为2.2g,问下列结果中哪一个是合理的?( )A. 2.085%B. 2.08%C. 2.09%D. 2.1%11. 称取一定质量的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以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下列何者将引起正误差( )A. 称取基准物重量时用的一只10mg法码,事后发现其较正后的值为9 .7mgB.滴定时滴定终点在等量点后到达。
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σ键和π键在分子中均可单独存在。
()2.系统误差是不可测的。
()3.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
()4.等价轨道处于全充满、全空、半充满状态时原子能量较低。
()5.施肥过多造成的“烧苗”现象,是由于植物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引起的。
()6.醋酸溶液经稀释后其解离度增大,因而可使其H+ 浓度增大。
()7.BF3和NH3都具有平面三角形的空间结构。
()8.CO2与CH4的偶极矩均为零。
()9.共价键和氢键均有饱和性与方向性。
()10.在消除了系统误差之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准确度也越高。
()三、填空题 ( 共 25分 )1.命名[Cr(NH3)4Cl2]NO3为______________ ,中心离子为 ___________,配位原子为 ___________ ,配位数为___________,配体包括 ___________ 。
2.在含有AgCl(s)的饱和溶液中加入0.1 mol·L-1 的AgNO3 ,AgCl的溶解度将______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NH3分子中N的杂化方式为 ___________杂化,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BCl3分子中B的杂化方式为 ______杂化,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4.原电池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为______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为____极。
5.常用于标定HCl溶液的基准物质有 ___________ 、___________常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基准物质有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6.24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为________ 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________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及答案精选xxx科技大学第十四章分析化学基础1.对某组分的含量进行测定时,若被分析样品的质量大于100mg,则该分析方法属于( )A. 常量分析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D. 超微量分析2.对某溶液中的铝进行测定时,若取分析试液25ml进行分析测定,则该分析方法属于( )A. 常量分析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D. 超微量分析3.由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A. 偶然误差小B. 系统误差小C. 标准偏差小D. 相对偏差小4.下列各种分析纯的化学试剂,其中不能用直接配制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A. KHCO3B. KMnO4C. K2CrO7D. KCl5.下列各种措施中,可以减小偶然误差的是( )A. 进行空白试验B. 进行对照试验C. 进行仪器校准D.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6.下述情况引起的误差中,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 移液管转移溶液之后残留时稍有不同B. 称量时使用的砝码锈蚀C. 滴定管刻度未经校正D. 天平的两臂不等长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B. 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C. 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D. 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8. 分析测定中出现下列情况,何者属于系统误差( )A. 滴定时有溶液溅出B. 试样未经充分混匀C. 滴定管未经校正D. 读错法码9. 下列计算式的计算结果(X)应有几位有效数字?( )X= [0.3120⨯48.12⨯(21.65-16.10)]÷(1.2845⨯1000)A. 二位B. 三位C. 四位D. 五位第 1 页10. 欲测某组分含量,由四人分别进行测定,试样称取量皆为2.2g,问下列结果中哪一个是合理的?( )A. 2.085%B. 2.08%C. 2.09%D. 2.1%11. 称取一定质量的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以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下列何者将引起正误差( )A. 称取基准物重量时用的一只10mg法码,事后发现其较正后的值为9 .7mgB.滴定时滴定终点在等量点后到达。
C.将NaOH溶液装入滴定管时,事先没用少量的NaOH溶液淋洗。
D.所称基准物中含有少量的邻苯二甲酸。
12. 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A. 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B. 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C. 偶然误差具有正态分布D. 偶然误差具有是无法避免的13. 已知:C(1/2H2SO4)=0.50mol•L-1,则 C(H2SO4)=mol∙L-1A. 0.50B. 1.0C. 0.25D. 0.1014. 已知: C(2/5KMnO4)=0.100 mol•L-1 , 则C(KMnO4)=( ) mol∙L-1A. 0.100B. 0.250C. 0.0400D. 0.50015. 已知 T(K 2Cr2O7/Fe)=0.005000g/ml, 称取某含铁试样0.5000g进行分析测定,铁的百分含量为15.00%,则消耗K 2Cr2O7 标准溶液的体积为( )mlA .15.00 B. 1.50C. 30.00D. 7.5016. 已知d1,d2,d3 ……d n 分别为n次测定结果的绝对偏差(n为无限),则(d1+d2 +……+d n-)/n的值为应( )A. >0B. =0C. <0D. 无法确定17. 下列情况引起的误差为偶然误差的为( )A. 滴定时有少量溶液溅失B. 滴定时加错试剂C. 读错滴定刻度D. 称量时零点稍有变动18. 下列情况所引起的误差不属于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的为( )A. 天平砝码不够准确B. 试剂纯度不够C. 称量时零点稍有变动D. 滴定时有少量溶液溅失19. 用某方法对一样品进行测定时,若9次测定结果均为正误差,则用该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第十次测定,其测定结果应( )A. 大于真值B. 小于真值第 2 页C. 等于真值D. 不能确定20. 下列情况中引偶然误差的是()A.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估测不准B.使用了腐蚀的砝码进行称量C.所用试剂中含有被测组分D.标定EDTA时,所用金属锌不纯21. 下列叙述中,能更好地体现精密度高低的为( )A. 偏差B. 平均偏差C. 标准偏差D. 相对平均偏差22. 下列叙述中,能体现准确度高低的为( )A. 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B. 偏差或平均偏差C. 平均偏差或相对平均偏差D. 标准偏差或变异系数23. 为了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小于0.1%,若使用千分之一的分析天平,则试样的重量必须在( )g以上。
A. 0.2B. 2.0C. 0.1D. 1.024. 为了使测量体积的相对误差小于0.2%, 用一般的酸碱定管进行滴定时,消耗滴定液的体积必须在( )ml以上。
A. 1.0 B .5.0C. 10.0D. 15.025. 在定量分析中,空白试验主要用于检查( )A. 因仪器不准所引起的系统误差B. 试剂或蒸馏水纯度不够所引起的系统误差C. 分析方法本身的系统误差D. 偶然误差26. 定量分析中,对照实验主用于检查( )A. 偶然误差B. 分析方法本身的系统误差C. 试剂或蒸馏水纯度不够所引起的系统误差D. 因仪器不准所引起的系统误差27. 下列哪些措施可用来减免系统误差?( )A. 对照试验B. 空白实验C. 校正仪器D. 增加测定次数28. 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位数位四位的是()A. C(H+)=0.003 mol L-1B. pH=10.42C. N%=0.030D. Mg%=19.9029. 某试样经4次测定铜的含量,分别为: 30.34、30.20、30.42、30.38 (%),则该试样第 3 页中铜的分析结果为( )A. 30.34B. 30.38C. 30.36D. 30.4030. 已知某溶液的pH=12.86,则该pH值的有效数字为( )位。
A. 4 B .3C. 2D. 131. 将0.255、0.245、0.2451、2.5491等数据修约为二位有效数字时,其结果分别为( )A. 0.26、0.24、0.25、2.5B. 0.26、0.24、0.24、2.5C. 0.26、0.24、0.25、2.6D. 0.26、0.25、0.25、2.532. 在分析试液中加入适量的草酸盐,使其与钙离子生成草酸钙沉淀,将沉淀分离后溶于硫酸中,再用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从而计算出钙的含量,则该测定方法为( )A. 直接滴定法B. 返滴定法C. 置换滴定法D. 间接滴定法33. 在含有铝分析试液中,加入过量的EDTA标准溶液,使EDTA与试液中的铝及其它阳离子生成配合物,用Zn2+标液滴定过量的EDTA,终点后加入NH4F,使其与Al-EDTA配合物生成[AlF6]3-配合物和EDTA,再用Zn2+标液滴定新生成的EDTA,从而计算出铝的含量。
该方法属于( )A. 直接滴定法B. 返滴定法C. 置换滴定法D. 间接滴定法34. 指示剂的变色点与等量点并不一定完全一致,即滴定终点与等量点并不完全吻合,由此而造成的分析误差称为终点误差,该终点误差属于( )A. 方法误差B. 仪器和试剂误差C. 操作误差D. 偶然误差35. 若配制0.1mol•L-1标准溶液1000ml,称取NaOH固体时,你认为应选用( )A. 台称B. 千分之一分析的天平C. 万分之一的天平D. 十万分之一的天平36. 若配制0.1mol•L-1标准溶液1000ml,移取浓HCl时,你认为应选用( )A. 25ml移液管B. 量筒C. 50ml移液管D. 10ml移液管37. 用Q检验法判断可凝数据的取舍时,若Q=(X2-X1)/(X n-X1),则该Q值用于检验的数据为( )A. X nB. X2C. X1D. X1和X n38. 测得某种新合成的有机酸的pK a=12.53,其K a值应表示为第 4 页A. 4.476×10-13B. 4.5×10-13C. 4.48×10-13D. 4×10-1339. 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相比,其特点为( )A. 灵敏度低,相对误差较大B. 灵敏度高,相对误差较小C. 灵敏度低,相对误差较小D. 灵敏度高,相对误差较大40. 定量分析中,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关系是( )A.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B.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C.分析中,首先要求准确度,其次才是精密度D.分析中,首先要求准确度,不要求精密度41. 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还需要( )A. 用酸溶液洗一次B. 用碱溶液洗一次C. 立即加入标准溶液进行滴定D. 用标准溶液洗2到3次42. 0.1000 mol•L-1的NaOH溶液的T(NaOH/SO2)=()M(SO2)=64.06g·mol-1A.. 3.203mg·ml-1B. 6.406 mg·ml-1C. 4.085 mg·ml-1D. 1.602 mg·ml-143. 已知:1.00mlKMnO4溶液相当于0.01250m molKHC2O4·H2C2O4物质的量,则C(KMnO4)=( )mol•L-1A. 0.5000B. 0.02500C. 0.01000D. 0.0200044. 尿素CO(NH2)2,经浓硫酸消化,加入过量强碱,将生成的氨蒸馏出来,然后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这时CO(NH2)2与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B. 1/2C. 2/1D. 2/345. 用邻苯二甲酸氢钾(M=204.2)基准物质标定0.1 mol•L-1的NaOH溶液,每份基准物质应称取的量是( )gA. 0.2-0.3B. 0.3-0.5C. 0.4-0.6D. 0.6-0.946.必须用标准溶液或待装溶液预洗的容器是()A. 滴定管B. 移液管C. 锥形瓶D. 容量瓶47.用硼砂标定HCl,某同学溶解硼砂时,用玻璃棒去搅拌锥形瓶中的溶液后,不经处理拿出瓶外,标定结果一定会()A.偏高B.偏低C.不变48.已知Na2B离解常数K b,1=5.1×10-2,K b,2=5.4×10-5,浓度为0.1 mol•L-1的NaHB溶液,能否第 5 页用下列溶液准确滴定( )A. 0.1mol•L-1的NaOHB. 0.1mol•L-1的HClC. A、B都不能用D. A、B都可以用第十五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1. 10-8mol﹒L-1的HCl溶液的pH值为()A. 7B. >7C. <7D. 82. 下列关于电离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同一弱电解质的溶液越稀,弱电解质电离度越大B. 弱酸的电离度越大,则弱酸的相对强度越大C. 电离度的大小与温度无关,仅与浓度有关D. 电离度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任何温度下,纯水的pH值等于7B.在室温下,仅纯水的Kw=10-14C. 在室温下, 任何水溶液的Kw都等于10-14D. 以上说法都不对4. 一元弱酸,其电离度ɑ=20% 时,其物质的量浓度(mol﹒L-1)的数值为( )A. 0.04KaB. 0.25KaC. 4KaD. 20Ka5. 溶液中含有浓度为1.0 mol﹒L-1的HB和0.50 mol﹒L-1的NaB,其溶液的pH=()A.pKa B. pKa-lg0.5C. pKa+lg0.5D. pKa-lg26. 0.1 mol﹒L-1的氨水100ml与0.1 mol﹒L-1的HCl溶液50ml混合后,该体系的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