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及解答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A. NaCl溶液B. C12H22O11溶液C.HAc溶液D. H2SO4溶液
解:选D。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二、填空题
1.1 mol H,1 mol H2SO4,1 mol H2SO4所表示的基本单元分别是H、H2SO4、 H2SO4。
2.丁铎尔效应能够证明溶胶具有光学性质,其动力学性质可以由布朗运动实验证明,电泳和电渗实验证明溶胶具有电学性质。
3.将等体积的0.003mol·L-1AgNO3溶液和0.008mol·L-1KCl溶液混合所得的AgCl溶胶的胶团结构式为[(AgCl)m.nCl-. (n–x) K+]x-. x K+,该溶胶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答:据范特霍夫的渗透压定律,若渗透现象停止了,说明渗透压相等,但其浓度不一定相等。
5.溶胶稳定的因素有哪些?促使溶胶聚沉的办法有哪些?用电解质聚沉溶胶时有何规律?
答:溶胶稳定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另一个是聚结稳定性。溶胶的动力学稳定性系指在重力的作用下,分散质粒子不会从分散剂中沉淀出来,从而保持系统的相对稳定的性质。溶胶的聚结稳定性是指溶胶在放置过程中不发生分散质粒子的相互聚结,从而保持系统一定的分散度的性质。促使溶胶聚沉的办法有加入电解质、将两种带相反电荷的胶体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及加热等。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作用取决于与胶粒所带电荷符号相反的离子,而且与其所带电荷的多少有关,一般来说,离子电荷越高,对溶胶的聚沉能力就越强,这个规律称为哈迪—叔尔采规则。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A. 蔗糖(C12H22O11)溶液B. 葡萄糖(C6H12O6)溶液C. 丙三醇(C 3H8O3)溶液D. 尿素((NH2)2 CO)溶液解:选D。
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
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
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A. NaCl溶液B. C12H22O11溶液C. HAc溶液D. H2SO4溶液解:选D。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
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
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A. 胶团B. 电位离子C. 反离子D. 胶粒解:选D。
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
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3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A. 胶体的布朗运动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C. 胶团有溶剂化膜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解:选D。
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并。
由于纯化的Fe(OH)3溶胶具有这种聚结稳定性,从而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一、选择题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A. 蔗糖(C12H22O11)溶液 B. 葡萄糖(C6H12O6)溶液C. 丙三醇(C3H8O3)溶液 D. 尿素( (NH2)2CO)溶液解:选A。
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
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
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A. NaCl溶液B. C12H22O11溶液 C. HAc溶液 D. H2SO4溶液解:选D。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
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
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A. 胶团B. 电位离子C. 反离子D. 胶粒解:选D。
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
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3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A. 胶体的布朗运动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C. 胶团有溶剂化膜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解:选D。
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并。
(完整版)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重点习题答案详解(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2. 解: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nRTV p =可得: RTpV M n ==m 则: mol /0.160.250L101.3kPa K 298K mol L kPa 315.8164.0-11g g pV mRT M ≈⨯⨯⋅⋅⋅⨯==-该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4. 解:由题意可知,氮气为等温变化,氧气为等容变化 kPa 92.350.0mL2.00mL kPa 0.98211N 2=⨯==V V p p kPa 45.43333K 732kPa 0.53121O 2=⨯==K T T p p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kPa4.4792.345.4322O N ≈+=+=p p p 总7. 解: T =(273+15)K = 288K ; p 总 =100kPa ;V =1.20L 288K 时,p (H 2O)=1.71kPaM (Zn)=65.39则 p 氢气= (100-1.71)kPa = 98.29kPa mol 0493.0K288K mol L 8.315kPa L 20.18.29kPa 911-=⨯⋅⋅⋅⨯==-RT pV n 氢气根据: Zn(s) + 2HCl → ZnCl 2 + H 2(g)65.39g 1molm (Zn)=? 0.0493mol解得m (Zn)=3.22g则杂质的质量分数 w (杂质) = (3.45-3.22)/ 3.45 = 0.06714. 解:因溶液很稀,可设ρ ≈1 g·mL -1(1) 14113L mol 1054.1K293K mol L kPa 315.8kPa 10375-----⋅⨯=⋅⋅⋅⋅⨯=∏=RT c (2) mol g L L g cV m n m M /1069.6mol 1054.1010.50515.04143⨯=⋅⨯⨯⨯===--- 血红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069.6⨯ (3) K1086.2kg mol 1054.1mol kg K 86.14141----⨯=⋅⨯⨯⋅⋅=⋅=∆b K T f f K1088.7kg mol 1054.1mol kg K 512.05141----⨯=⋅⨯⨯⋅⋅=⋅=∆b K T b b (4)由于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的值太小,测量误差很大,所以这两种方法不适用。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A. 蔗糖(C12H22O11)溶液B. 葡萄糖(C6H12O6)溶液C. 丙三醇(C 3H8O3)溶液D. 尿素((NH2)2 CO)溶液解:选D。
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
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
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A. NaCl溶液B. C12H22O11溶液C. HAc溶液D. H2SO4溶液解:选D。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
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
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A. 胶团B. 电位离子C. 反离子D. 胶粒解:选D。
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
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3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A. 胶体的布朗运动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C. 胶团有溶剂化膜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解:选D。
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并。
由于纯化的Fe(OH)3溶胶具有这种聚结稳定性,从而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1.对反应 2SO 2(g)+O 2NO(g)3(g) 下列几种速率表达式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A. dtdc dtc )O ()SO (d 22=B. tc tc d 2)SO (d d )SO (d 32=C. tc tc d )O (d d 2)SO (d 23= D. 32d (SO ) d (O )2d d c c tt=-解:选D 。
依据化学反应的瞬时速率的表达通式,对于一般化学反应,速率表达可写出通式如下:2.由实验测定,反应 H 2(g)+Cl 2(g)===2HCl(g) 的速率方程为v =kc (H 2)c 1/2(Cl 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每一反应物浓度加倍,此时反应速率为( )。
A. 2v B. 4v C. 2.8v D. 2.5v 解:选C 。
依据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υ=kc (H 2)c 1/2(Cl 2),H 2和Cl 2浓度增大都增大一倍时,速率应该增大22倍,即相当于2.8Υa。
3.测得某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E a.正=70 kJ·mol -1,逆反应的活化能E a.逆=20 kJ·mol -1,此反应的反应热为( )A. 50 kJ·mol -1B. -50 kJ·mol -1C. 90 kJ·mol -1D. -45 kJ·mol -1解:选A 。
依据过渡态理论,反应热可以这样计算:Q = E a,正- E a,逆 。
4.在298K 时,反应 2H 2O 2===2H 2O+O 2,未加催化剂前活化能E a =71 kJ·mol -1,加入Fe 3+作催化剂后,活化能降到42 kJ·mol -1,加入催化剂后反应速率为原来的( )。
A. 29倍 B. 1×103倍 C. 1.2×105倍 D.5×102倍解:选C 。
依据阿仑尼乌斯指数式k = A ·e RT E a-,可得5298314.82900012102.1ee 21⨯===⨯-RTE E a a k k5.某反应的速率常数为2.15 L 2·mol -2·min -1,该反应为( )。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集计算题答案

二、选择题1、海水难以结冰是由于海水的()A沸点上升B蒸汽压下降C冰点下降D海水太深2、冰水中加少许食盐,则溶液的凝固点()A.不变B.改变C.上升D.下降3.在含有112gN2,96gO2及44CO2的混合物中,N2的摩尔分数为:(A)0.50 (B)0.38 (C)0.13 (D)0.294.同温同体积下,在A和B的混合气体中,若组分A的摩尔分数为0.200,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101.325KPa,则组分B的分压力为:(A)20.3KPa (B)101.3KPa (C)81.1KPa (D)16.2KPa5.指出下列过程发生后,体系ΔS小于0的是:(A)水结冰(B)干冰蒸发(C)固体燃料燃烧(D)Na2CO3+HCl==NaCl+H2O+CO26.下列反应中,增熵最显著的反应是(A)CO(g) +2H2(g) = CH3OH(g) (B)C(s) +O2(g) = CO2(g)(C)2C(s) +O2(g) = 2CO(g) (D)2HgO(s) =2Hg(l) + O2(g)7. 下列能引起速率常数改变的是()(A)压力改变(B)温度改变 (C)反应容器体积改变 (D)反应物浓度改变8.对一个化学反应来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r H ø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B)∆r Gø越小,反应速率越快(C)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快(D)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9.溶液中同时含有NH3和NH4Cl, 已知NH3的K b=1.77×10-5mol.dm-3且C(NH3)=0.20mol.dm-3 C(NH4Cl)=0.20mol.dm-3,该溶液的pH为:(A)2.12 (B)9.25 (C)12.00 (D)5.3810.难溶强电解质BaCO3在下列溶液中溶解最多的是:(A)HAc (B)纯水 (C)BaCl2 (D)Na2CO311、将4克氢氧化钠溶于水中成为1升溶液,其溶液pH值为()A. 13B.1C.7D.1012、0.1mol/LHAc溶液中H+浓度为(K a,HAc=1.75×10-5)A.0.1mol/L B.0.01mol/L C. 1.33×10-3mol/L D.7.4×10-5mol/L13、将pH=5.0的盐酸溶液与pH=9.0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为( )A. 7B. 8C. 6D. 7.514、使某一沉淀溶解的必要条件是( )A. Q i > KspB. Q i <KspC. Q i =KspD. AB都对15、下列四种溶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A. pH=5B. pH =6C.[H+]=10-4mol/LD. [OH-]=10-10mol/L16、决定溶液酸碱度强弱的是()A.H+的浓度B.OH-的浓度C.H+与OH-浓度之乘积D.H+与OH-浓度的相对大小比17 原电池中盐桥的作用是()A传递电子B传递电流C保持两个半电池的电中性D加速反应18、铜锌电池的电池符号为( ):A.(-)Zn│ZnSO4(C1)║CuSO4(C2)│Cu (+)B.(+)Zn│ZnSO4(C1)║CuSO4(C2)│Cu (-)C.(-)Zn│ZnSO4(C1)│CuSO4(C2)│Cu (+)D.(-)Zn│CuSO (C1)║ZnSO44(C2)│Cu (+)19、所谓标准电极电势是指组成电极的物质.( )A.测定温度为298.15KB.气体的分压为101325PaC.有关离子浓度均为1mol/LD. B、C必须同时符合20、由E0I2/I-=0.54V和E0Fe3+/Fe2+=0.77V,可知: ()A.Fe2+与I2能反应B.Fe2+比I-还原能力强C. Fe3+与I-不能反应D.Fe3+与I-能反应21、消除或减小随机误差常用的方法是()A.空白实验B.对照实验C.标准实验D.多次平行测定22、佛尔哈德法是用铁氨矾作指示剂,根据Fe3+的特性,此滴定要求溶液必须是:()A.酸性B.中性C.弱减性D.碱性24、高锰酸钾滴定法中酸化溶液时用的酸是()A.HNO3B.HClC.H2SO4D.HAC25、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为pH= ( )A.Ka±1B.PKa±1C.LgKa±1D. PKa±1026、当弱酸的()方可准确滴定。
无机及分析化学练习册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练习册答案无机及分析化学是一门研究无机物质的化学性质、结构、反应及其分析方法的学科。
以下是一份无机及分析化学练习册的答案,供参考:练习一:配位化合物的命名1. 给定化合物[Co(NH3)5Cl]Cl2,其名称是五氨氯化钴(II)氯化物。
2. 化合物[Fe(CN)6]3-的名称是六氰合铁(III)酸根离子。
3. 化合物[Cu(en)2(H2O)2]SO4的名称是乙二胺二水合铜(II)硫酸盐。
练习二:酸碱滴定1. 已知某酸的浓度为0.1M,若用0.05M的NaOH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0mL,则该酸的浓度为0.1M。
2. 假设滴定某碱溶液,使用0.1M的HCl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HCl溶液的体积为25mL,若碱溶液的体积为50mL,则碱的浓度为0.05M。
练习三:氧化还原反应1. 给定反应式Zn + CuSO4 → ZnSO4 + Cu,Zn的氧化态从0变为+2,Cu的氧化态从+2变为0。
2. 反应式2H2 + O2 → 2H2O中,H的氧化态从0变为+1,O的氧化态从0变为-2。
练习四:沉淀反应1. 已知Ba2+和SO42-反应生成BaSO4沉淀,若溶液中Ba2+的浓度为0.01M,SO42-的浓度为0.005M,则生成的BaSO4沉淀的量为0.005摩尔。
2. 如果溶液中Ag+的浓度为0.02M,Cl-的浓度为0.01M,则生成的AgCl沉淀的量为0.01摩尔。
练习五:配位化学1. 配位体是含有孤对电子的分子或离子,能够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
2. 配位数是指一个中心金属离子周围配位体的数量,例如在[Fe(CN)6]3-中,Fe3+的配位数是6。
结束语:以上是无机及分析化学练习册的部分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还应结合具体题目和实验操作,深入理解无机化学的原理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及解答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解答严新徐茂蓉葛成艳编第一章绪论1.1判断下列误差属于何种误差?① 在分析过程中,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n 次读数不一致,对 分析结果引起的误差。
② 标定HCI 溶液用的NaOH 标准溶液中吸收了 CO 2,对分析结果所引起的 误差。
③ 移液管、容量瓶相对体积未校准,由此对分析结果引起的误差。
④ 在称量试样时,吸收了少量水分,对结果引起的误差。
答:①偶然误差;②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③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④过失误差1.2 测得 Cu 百分含量为 41.64%、41.66%、41.58%、41.60%、41.62%、41.63%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
(无须舍去数据) 解: X 4「64% 4「66% 4「58% 乳60% 4「62% 4「63% 41.62% 61.3测定某样品中铁的百分含量,结果如下 :30.12%、30.05%、30.07%、30.05%、30.06%、30.03%、30.02%、30.03% 根据Q 检验法,置信度为90%时是否有可疑数要舍去,计算分析结果的平 均值、标准偏差、变异系数和对应的置信区间。
解:排序:30.02%、30.03%、30.03%、30.05%、30.05%、30.06%、30.07%、 30.12%先检验最大值 30.12%: Q 30.12% 30.07% 0.530.12% 30.02%继续检验最大值 30.07%,Q 30.07% 30.06%0.2,30.07% 30.02% Q 0.9=0.51>0.2,不应舍去,30.07%应该保留。
30.03% 30.02%d 1 X X =2.2 X 0-4 n-J d r - 100% =0.053% x检验最小值30.02%,Q 0.2 30.07% 30.02%③ 卩.1023 25.00 24.10 100.1 = p.90 0.1023 100.1 ° 他V 0.2351 103 V 0.2351 10’(在首位遇到大于或大于8的数时,多保留一位有效数字)1.7某溶液的pH=6.53,其c(H + )为多少?某溶液的c(H +)=1 X0-7mol L -1,其 pH值是多少?解:pH=-lg[H +]=6.53,[H +]=3.0 X 0-7 mol L -1; pH=-lg[H ]=7.0 Q O .9=O.51>O.2,不应舍去,30.02%应该保留。
30.02%+30.03%+30.03%+30.05%+30.05%+30.06% 30.07%、 X 30.04% 7~~2(X i 一X )=1.8 X 0-4 n 1 CV 二 100% =6 X10-4x30.04% 1.895 侥 10430.04 0.01 % ① 18.77; 4位② 0.1877; 4位③ 0.001877; 4位④ 0.0187700; 6位⑤ 18770; 5位⑥ 1.877 X 0-4 4位1.5将下列各数修约到三位有效数字,并用标准指数形式表示。
①412.523300;② 73.265 X 05:③ 0.007362540;④0.000056412300解:①4.13X 102;②7.33 为06;③7.36 X 0-3;® 5.64 X 0-51.6根据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完成下列计算:①35.6 27.38 0.00236 X 2.45+3.825 X 768=974.7- 0.07658+ 33.538= 1.008 1035② 2.678 362 2.965 10 8.21 10 3 2 =4.26 1027 1.4下列数据分别有几位有效数字?第二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2.1计算下列系统的热力学能的变化:①系统吸收了163 kJ热量,并且对环境作了394 kJ功。
②系统放出248 kJ热量,并且环境对系统作了265 kJ功。
解:4J=Q+W=163+( —394) = 231kJ AJ=Q+W=(—248) +265 = 17kJ2.2诺贝尔发明的硝酸甘油炸药,爆炸时产生的气体发生膨胀,可使体积增大1200倍,反应如下:4C3H5(NO3)3(|) = 6 N2(g)+ 10H2O(g) + 12 C02(g) + 02(g) 己知C3H5(NO3)3(l)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355kJ mol-1,利用本书附表中的数据计算该爆炸反应在298K下的标准摩尔反应焓变。
解:r H m 10 f H;H2O(g) 12 f H;CO2(g) 4 f=10 ( 241.825) 12 ( 393.511) 4 ( 355) = 5.72 103kJ mol-12.3 在298.15K、p?下,B2H6 发生燃烧反应:B2H6(g)+3O2(g)=B2O3(s)+3H2O(g),每燃烧1molB2H6(g)就放热2020kJ,同样条件下2mol单质硼(B )在O2中燃烧生成1molB2O3(s),放热1264kJ。
计算298.15K 时B2H6(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解:B2H6 (g) +3O2 (g) = B2O3 (s) + 3H2O (g) fH m / kJ mol-1?0 -1264 -241.82r H m ( 1264) 3 ( 241.82)f H m 3 0 2020kJ mol 1解得:f H m$(B2H6) 30.54 kJ mol2.4 已知,在298.15 K、100kPa 下①CH4(g)+4NO2(g)=r H m,= 574kJ mol-4NO(g)+CO2(g)+2H2O(g)②CH4(g)+2NO2(g)=:N2(g)+ CO2(g)+2H2O(g)r H m,= 867 kJ mol 计算:③CH4(g)+4NO(g) =2N2(g)+CO2(g)+2H2O(g)r H m ,3 =?解:根据题意③二②^ 2 一①所以,r H m,3=2 r H m,2—屮秒,=1160 kJmo「12.5推测下列过程是熵增过程还是熵减过程?①水变成水蒸气;熵增②盐从过饱和溶液中结晶出熵来;减③碳酸氢钠分解;增熵④铁丝燃烧;减熵⑤熵2NH3(g)—N2(g)+3H2(g)增⑥ H2(g)+|2(s)— 2HI(g)增熵2.6碘钨灯内发生如下可逆反应:W(s) + I 2(g) WI 2(g)扩散到灯内壁的钨会与碘蒸气反应,生成气态WI 2,而WI 2气体在钨丝附近受热,又会分解出钨单质,沉积到钨丝上,如此可延长灯丝的使用寿命。
已知在298.15 K 时,该反应的r S m 为43.19Jmol-1 K-1,屮鳥为40.568kJ mol-1。
①如果灯内壁的温度为600K,计算上述反应的r G m (600K)(假设该反应的r S$和r H m不随温度而改变);②计算WI 2(g)在钨丝上分解所需的最低温度。
解:① r G m= r H;-T r S m = 14.654kJ mol-1②r G m= r H m - T r S m <0; T >939.3K2.7根据本书附表中的数据,判断下列反应在标准态下能否自发进行。
① Ca(OH) 2(s) + CO2(g)= CaCO 3(s) + H2O(1)②2H2(g) + 02(g)= 2缶0(1)③ CO (g )+H 20(g ) CO 2(g )+H 2(g )解:r G mB f G m,B (生成物)B f G 爲(反应物),查表得到相关数据 计算。
① G $ 一 r G m = 74.57kJ mol -1 <0 ;可以自发② G$ _ r G m =474.28 kJ mol -1 <0;可以自发 ③ G $ - r G m = 28.518kJ mol -1 <0;可以自发2.8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发生如下反应:2C0(g ) +2N0 (g ) 2CO 2(g ) +N 2 (g )根据本书附表中的数据,计算该反应能够自发进行的温度范围,并判断这 一反应能否实际发生?(假设反应的r S m 和r H m 不随温度而改变); 解:298.15K 时,r H m f H m (N 2,g ) 2 f H m (c02,g ) 2 甘(他)2 甘(心)=0+2^-393.511)-2 (->10.525)-2 8986 = 745.692kJ mol -1r S m S m (N 2,g ) 2S m (C0 2,g ) 2S m (C0,g ) 2S m (N0,g )=191.598+2 送13.76-2 198.016-2 210.309=-97.532J mol -1 K -1要使反应自发进行, G v 0r G m = r H ;-T r S m = 745.692kJ mol -1 ( -97.532J mol -1 K -1) T所以,T v 3775K ,温度低于3775K ,该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2.9在标准状态下(二氧化碳的分压达到标准压力),将CaC03加热分解为 Ca0和C02,试估计进行这个反应的最低温度(假设反应的r S m 和r H m 不随 温度而改变)。
解:CaC03(s ) f 一 Ca0(s )+C0 2(g )r H m = ^f H m? (C02,g )+A f H m? (Ca0,s )- A f H m? (CaC03,s )=177.759kJ mol -1r S m = A f S m? (C02,g)+ 4S m?(Ca0,s)- A f S m? (CaC03,s)=160.66 J mol-1 K-1要使该反应发生必须 r G m V 0, A r G m?=「H ; - T 斥<0T>1106.4K2.10在298.15K 时,将压力为3.33 X 04Pa 的氮气0.200L 和压力为4.67 X 04Pa 的氧气0.300L 移入0.300L 的真空容器,问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力和总 压力各是多少?解: 在 298.15K 时,p 1V 1=p 2V 2对于 N 2, p(N 2)=2.22X 104 Pa对于 02, p(O 2)=4.67X 104 Pap(总)=p(N 2) +p(O 2) =6.89 x 104 Pa2.11人在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的组成不同。
在367C 与101kPa 时,某人呼出气体的体积组成是: N 2, 75.1%,O 2, 15.2%,CO 2, 3.8%, H 2O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