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虚及温补肾阳的中药处方
肾阳虚及温补肾阳的中药处方审批稿

肾阳虚及温补肾阳的中药处方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肾阳虚及温补肾阳的中药处方发病机理:中医病机本证多因先天不足,肾阳素虚,或年老体弱,命门火衰,或房劳过度,或久病不愈而伤及肾阳,以致元阳虚损,温煦无力,阴寒内生,或气化无权,寒湿内盛。
证届虚证、寒证,病位在肾,并常涉及脾、心、肺等脏。
常见于阳痿、遗精、虚劳、水肿、泄泻、喘证、哮证、不孕、崩漏等病。
症状:体征腰膝酸软冷病,男子阳痿、早泄、滑精,精冷不育;女子崩漏、带下清冷,宫寒不孕;小便频数而清长,夜尿多或遗尿,或尿少而浮肿,腰以下肿甚,按之没指;或喘促日久,动则加剧,呼多吸少,气短不得以续。
兼见面色晄白,形寒肢冷。
舌质淡胖,或舌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无力或沉迟。
中医治疗治疗法则:温肾壮阳。
施治方法:(一)内服方药1.基本方药:(1)右归九:熟地15克、菟丝子12克、当归10克、山药12克、枸杞12克、杜仲12克、山茱萸10克、鹿角胶10克、肉桂、熟附子各6克。
本方宜于肾阳不足,年老久病及阳痿、滑精者。
(2)金匮肾气丸:熟地15克、山药12克、山茱萸12克、泽泻、茯苓、丹皮各10克、肉桂、熟附子各6克。
本方宜于阳虚之喘促、水肿者。
2,加减变化:阳痿,遗精、滑精,遗尿,不育者,于方(1)中加仙灵脾、金樱子各12克,阳起石、煅龙牡各15克,海狗肾10克;崩漏、宫寒不孕者,可于方(1)中加淫羊藿、黄芪、续断各12克、炮姜炭10克、紫河车10克、龟板15克。
水肿而尿少者,于方(2)中加车前子、白茅根各15克、益母草12克、牛膝10克。
喘促日久,动则加剧有,可于方(2)中加人参6克、五味子10克、补骨脂、淫羊藿、胡桃肉各10克。
(二)外敷疗法1.紫皮大蒜l枚,蓖麻仁60克,捣成糊状,分成2等份,分别敷贴双侧涌泉穴,每日1次,1周为1疗程。
适用于肾阳虚水肿面尿少者。
2.鲜荆芥1斤,鲜曼陀罗花20克,蚯蚓20条,三药共捣烂如泥,平摊贴于第1、7胸椎上,并以热水袋加热熨30分钟;亦可用白芥子10~15克,捣碎为末,温水调成糊状,敷贴于两乳中间或大椎穴处,每次敷贴1小时。
补脾肾阳虚的中药方子有什么

补脾肾阳虚的中药方子有什么脾肾阳虚,病证名。
多由肾虚衰,不能温养脾阳,导致脾阳亦虚;亦有脾阳久虚,不能运化水谷精气以充养肾,遂致肾阳亦虚者。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介绍补脾肾阳虚中药方吧,仅供大家参考。
补脾肾阳虚的中药方(1)桂枝防风煎汤送服肾气丸肾气丸是温肾助阳的主方。
方中熟地甘温补肾,山萸肉、山药补益肝脾,三药合用,补肾养肝益脾;配以附子、桂枝(或肉桂)温肾助阳;泽泻、茯苓、丹皮通泄肝脾肾三脏之浊气。
全方温而不燥,滋而不腻,重在温化肾气。
用桂枝防风发散在表之风寒,煎汤送服肾气丸,以达温肾助阳解表之目的。
(2)苏叶生姜煎汤送服右归丸右归丸之“右”即命门之意,右归者指药归命门温补肾阳。
方中熟地滋补肾阴以助肾阳;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味咸性温,温补肾督二脉;山萸肉、山药、枸杞子滋补肝肾;菟丝子、肉桂、附子温肾壮阳;当归、杜仲温养肝肾,祛寒壮腰。
全方共奏温阳补肾壮腰的功效。
凡肾阳虚衰而致的畏寒肢冷,腰膝软,食少便溏,面色白,或有阳萎、水肿等,均可适用。
用苏叶、生姜煎汤送服,使发散风寒寓于温阳之中,有互为裨补之益。
若阳虚不甚者,也可先解表而后施温补。
(3)复方补骨脂冲剂本方有温补肝肾,强壮筋骨的作用。
方用补骨脂、锁阳温补肝肾;续断、狗脊强壮筋骨;赤芍活血化瘀,黄精益气养阴,适用于肾阳虚而致的腰膝痛以及腰部劳损等。
此类病人的风寒感冒,可用复方补骨脂冲剂与风寒表虚感冒冲剂合服。
(4)补天灵片本方为补肾壮阳,填精益髓之剂。
方用淫羊藿、仙茅、补骨脂、锁阳、韭菜子、肉桂、红参、蛇床子温补肾阳;用狗鞭、羊鞭、牛鞭、驴鞭、貂鞭、海龙、枸杞子、鹿茸填精益髓;并用牛膝强筋壮骨。
本方适用于肾阳亏损,阳痿早泄,腰膝软,遗精自汗,畏寒肢冷,神疲无力等。
感受风寒者,可用苏叶、生姜煎汤送服补天灵片,但本片血肉有情之品较多,不宜多服。
补脾肾阳虚的食疗调理1. 羊肉羹:煮熟的瘦羊肉80克,用刀背砍成泥状,置碗中,注入60毫升羊肉汤,放少许鲜姜汁、蒜泥、料酒、味精、盐、淀粉,拌匀后置笼上蒸45分钟,热食。
补肾药材组合配方大全

补肾药材组合配方大全补肾药材是中医养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帮助调节人体的肾功能,增强体力,改善疲劳等症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补肾药材组合配方,供您参考。
1. 六味地黄丸:这是一种经典的补肾方剂,主要成分包括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和茯苓。
它适用于肾阴虚引起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
2. 金匮肾气丸:此方剂由肉桂、附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等组成,适用于肾阳虚引起的畏寒肢冷、腰膝冷痛等症状。
3. 杞菊地黄丸:由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等组成,适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眼干涩、视物模糊等症状。
4. 右归丸:由熟地黄、山药、枸杞子、菟丝子、牛膝、杜仲、肉苁蓉、锁阳等组成,适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等症状。
5. 左归丸:由熟地黄、山药、枸杞子、菟丝子、牛膝、杜仲、肉苁蓉、锁阳等组成,与右归丸相似,但更注重补肾阴。
6. 五子衍宗丸:此方由菟丝子、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车前子等组成,适用于治疗肾虚引起的遗精、早泄等症状。
7. 桂附地黄丸:由肉桂、附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等组成,适用于肾阳虚引起的腰膝冷痛、夜尿频多等症状。
8. 知柏地黄丸:由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等组成,适用于肾阴虚火旺引起的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症状。
9. 杜仲丸:由杜仲、牛膝、熟地黄、山药等组成,适用于治疗腰膝酸软、筋骨无力等症状。
10. 肉苁蓉丸:由肉苁蓉、锁阳、菟丝子、枸杞子等组成,适用于肾阳虚引起的性功能减退、腰膝酸软等症状。
每种药材都有其独特的药效和适用症状,在使用补肾药材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配方,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同时,补肾药材的服用也应遵循适量原则,过量使用可能会带来副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也是补肾的重要途径。
补脾胃肾阳虚的中药方剂

补脾胃肾阳虚的中药方剂高级养生师的角度,强调药膳结合,养心、养身、养神三方面兼顾。
而补脾胃肾阳虚主要是针对脾胃消化不良,腹部胀满、食欲不振、腰痛等症状的调理,同时对肾亏虚,手足冰冷,膝关节疼痛也有一定的功效。
而在具体的中药方剂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人体的病情,调整药材的用量,调节方剂比例和加减药材。
中药方剂配方:黄精7g、淮山12g、党参15g、白术10g、肉桂3g、附子1g、干姜6g、炙甘草9g、枸杞子6g。
配药说明:黄精:滋阴清热,益气生津。
淮山:补益脾肾,养阴润燥。
党参:补气养阴,生津益胃。
白术:补中益气,健脾开胃。
肉桂:温阳散寒,活血通经。
附子:温阳散寒,足阳明经用较多,干越好,可提高清散寒邪之力。
干姜:具有温阳作用,开胃健脾。
炙甘草:具有调和诸药作用,加强药性,缓解药物的刺激。
枸杞子:滋阴补肾,更符合养生之道。
配药操作:1、将自然干燥的枸杞子放入纱布袋中。
2、将其他药材洗净,悉数放入锅中。
3、加水适量,开火30分钟左右。
4、过滤药渣取药汁。
5、将枸杞子放入药汁中,再煮开,熄火过5分钟即可。
服用说明:每次温服,每日一次,连服7天,休息2-3天后重复服用。
食谱或者偏方的用量及制作步骤:一、生姜糖汤1、准备材料:新鲜生姜2两(约100g)、红糖适量。
2、将新鲜生姜洗净,削皮,切成薄片或小段,约为指甲大小。
3、将切好的生姜置于碗中,加入清水约100cc,蒸煮15-20分钟。
4、蒸好后,将生姜及姜汁倒入加入红糖的锅中,用小火煮约5分钟左右即可。
服用说明:每日适量服用,最好分别早晨、午膳、晚餐三次,一次约服用20-30cc。
二、生姜红糖水1、准备材料:新鲜生姜适量,红糖适量,水适量。
2、新鲜生姜切成薄片或小块,约为指甲大小。
3、将生姜、红糖、水加入煲中,用旺火煮沸。
4、再用小火继续煮20分钟左右,滤除生姜渣即可。
服用说明:每日适量服用,若感觉脾胃负担不重可分别早晨、晚餐两次服用,一次约20-30cc。
补肾药材汤料配方大全

补肾药材汤料配方大全补肾是中医养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精气神的根基。
补肾药材汤料配方多样,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选择适合的药材进行搭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补肾药材汤料配方:1. 杜仲猪腰汤:杜仲15克,猪腰1对,生姜3片。
杜仲有补肾强腰、壮筋骨的功效,猪腰性温,能补肾益精。
2. 枸杞红枣汤:枸杞子30克,红枣10枚,冰糖适量。
枸杞子能滋补肝肾,明目,红枣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3. 黄精炖鸡:黄精15克,鸡肉200克,姜片适量。
黄精能补肾益精,鸡肉温中益气,适合体虚者食用。
4. 熟地黄炖排骨:熟地黄20克,排骨300克,盐少许。
熟地黄能滋阴补肾,排骨富含钙质,有助于骨骼健康。
5. 山药枸杞炖牛肉:山药100克,枸杞子15克,牛肉200克,姜片适量。
山药能健脾补肾,枸杞子滋补肝肾,牛肉温补气血。
6. 海马炖瘦肉:海马一对,瘦肉100克,姜片适量。
海马有补肾壮阳、强筋骨的功效,瘦肉能补充蛋白质。
7. 巴戟天炖羊肉:巴戟天10克,羊肉200克,生姜3片。
巴戟天能温补肾阳,羊肉性温,能温中补虚。
8. 鹿茸炖鸡:鹿茸3克,鸡肉200克,红枣5枚。
鹿茸是补肾壮阳的珍贵药材,鸡肉温补,适合肾虚体弱者。
9. 肉苁蓉炖瘦肉:肉苁蓉15克,瘦肉200克,姜片适量。
肉苁蓉能补肾助阳,瘦肉补充蛋白质,适合肾阳不足者。
10. 何首乌炖猪蹄:何首乌15克,猪蹄1只,生姜3片。
何首乌能滋补肝肾,乌发,猪蹄富含胶原蛋白,有助于皮肤健康。
每种药材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适宜人群,在使用时应注意个人体质和药材的性味归经,避免不适宜的搭配。
此外,补肾汤料的烹饪方法也很重要,一般建议用文火慢炖,以充分提取药材的精华。
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要注意适量,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身体负担。
老中医:补肾阳的经典方的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名方出处】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使用历史】2200余年。
【主要成分】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炙),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
【整体药性】热。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典型征象】肥胖,怕冷,夜尿多。
【禁忌人群】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者不宜应用。
金匮肾气丸别名桂附地黄丸、八味地黄丸,主要是为了治疗肾阴阳两虚、偏肾阳虚者。
张仲景创建金匮肾气丸以后,很多补肾名方都受其影响,比如六味地黄丸就脱胎于金匮肾气丸,明代张景岳的右归丸和右归饮也受此影响。
金匮肾气丸能够温补肾阳,一直以来多用于治疗因肾阳不足所致的哮喘、咳嗽、阳痿、早泄、慢性肾炎等疾病。
补肾不是壮阳金匮肾气丸经常被人滥用,首先是因为“肾阳虚”这个词被人滥用了,因为很多人将“肾虚”和性功能障碍画上了等号,只要觉得性生活不和谐了,就会求助于肾气丸。
他们往往认为肾脏是影响男性性功能的最主要器官,肾虚就会性功能不好,吃了补肾药就能补肾壮阳。
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在中医理论中,肾不仅仅是一个有形的脏器,而是肾脏及与其相关的一系列功能活动的总称,如人的精神、骨骼、头发、牙齿等的病理变化都可能与肾有密切关系,其范围较西医要广。
肾的精气从作用来说可分为肾阴、肾阳两方面,肾阴与肾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人体的动态平衡。
当这一平衡遭到破坏后,就会出现肾阴、肾阳偏衰或偏盛的病理变化。
肾阳虚的表现是面色苍白或黧黑,腰膝酸冷,四肢发凉,精神疲倦,浑身乏力,阳痿早泄,便不成形或尿频、清长,夜尿多,舌淡苔白,五更泻等;而肾阴虚的表现是面色发红,腰膝酸软而痛,眩晕耳鸣,齿松发脱,遗精、早泄,失眠健忘,口咽干燥,烦躁,动则汗出,午后颧红,形体消瘦,小便黄少,舌红少苔或无苔。
在治疗和自我调养保健时必须对症进行,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因此,补。
肾就是壮阳的观念存在一定的误区。
金匮肾气丸作为补肾阳的一个经典方,最适合治疗因为衰老肾阳不足导致的各种问题,比如怕冷、行动迟缓、体态臃肿、尿频等症。
补女性肾阳虚的中药方

补女性肾阳虚的中药方1.人参、五味子、肉桂、远志、柏子仁各3g,山茱萸6g,巴戟天、白术、熟地各30g,水煎服,治肾虚。
2.人参、肉桂各3g,山药15g,白术、山茱萸、菟丝子、巴戟天各30g,水煎服,治肾虚精薄精冷。
3.狗脊、人参、菟丝子、杞果、山茱萸各15g,当归12g,牛膝30g,好酒浸泡,每次服20ml,治肾虚。
4、枸杞15g,山药、冬虫、效蓉、威灵仙各9g,高丽参、五加皮各6g,补骨脂、蛇床子、牛膝、生地黄各3g,香附子、甘草、川椒、川芎各1.5g,水煎服,治肾虚。
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历代医家均用之于肾虚之人。
凡是肾虚之人头发早白,或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或女子带下者,食之皆宜。
补肾还是温补为宜,若服用温热补肾产品,会因为其中的燥热成分损伤气血。
肾虚者寒性的食物最好少吃,亦少吃甜食,少吃凉拌菜。
属于寒性的食物肾虚者需加热煮熟方适宜食用。
如苦瓜、番茄、茭白、荸荠、菱肉、百合、藕、竹笋、慈姑、魔芋、空心菜、蒲公英、鱼腥草、马齿苋、蕨菜、苦菜、荠菜、香椿、莼菜、海蜇、海带、紫菜、豆豉、桑葚等。
干贝干贝又称江珧柱。
性平,味甘咸,能补肾滋阴,故肾阴虚者宜常食之。
鲈鱼又称花鲈、鲈子鱼。
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可补肝肾,益筋骨。
栗子性温,味甘,除有补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补肾壮腰之功,对肾虚腰痛者,最宜食用。
枸杞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
尤其是中年女性肾虚之人,食之最宜。
胡桃性温,味甘,既能补肺止喘,又能补肾固精,还能润肠通便。
适宜肾虚、腰痛脚弱、小便频数、大便燥结之人服食。
为其能补肾,故能固齿牙,乌须发,治虚劳喘嗽,气不归元,下焦虚寒,小便频数,女子崩带等症。
山药性平,味甘,为中医“上品”之药,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
山药,能精足则阴强、目明、耳聪。
凡上品之药,法宜久服,多则终身,少则数年,与五谷之养人相佐,以臻寿考。
所以,凡肾虚之人,宜常食之。
治疗肾阳虚及阳痿处方

治疗肾阳虚及阳痿处方中成药:前列欣、补肾宁、疏肝益阳胶囊、锁阳固精丸、( 1)延龄长春胶囊药物组成:鹿茸(去毛)、鹿睾丸、狗肾、狗睾丸、淫羊藿、钟乳石、生晒参、蛇床子、海马、大海米、蛤蚧、山萸肉、熟地黄、黄精、首乌、龟板胶等。
功效:温肾壮阳,兴阳起痿。
主治:阳痿、早泄、遗精等病症。
(2)赞育丹药物组成:熟地、白术、当归、枸杞子、炒杜仲、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山茱萸、肉苁蓉、韭菜子、蛇床子、附子、肉桂等。
功效:补肾壮阳,养血滋阴。
主治:命门火衰和肾精不足所致的阳痿、早泄、遗精。
(3)龙胆泻肝丸药物组成:龙胆草、黄芩、山栀、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甘草。
功效:清利肝胆湿热。
主治:湿热下注所致的阳痿、遗精、早泄。
(4 )知柏地黄丸药物组成:知母、黄柏、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
功效:滋阴降火。
主治:肝肾阴虚,虚火妄动所致的阳痿、遗精,可与大补阴丸合用。
(5)归脾丸药物组成:党参、黄芪、白术、茯神、酸枣仁、桂圆肉、木香、当归、远志、炙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补益心脾。
主治:心脾两虚所致的阳痿。
第一次处方:炒王不留行20g、灸淫羊藿20g、煅牡蛎40g、夏枯草20g、黄芩10g、川木通10g、牛膝10g、仙茅6g、白茅根10g、川穹6g、山萸肉10g、盐巴戟天10g、山药10g、炒菟丝子10g、炒车前子10g、炒白芍10g、盐杜仲10g、浙贝母10g、丹参10g、红参5g。
第二次处方:煅牡蛎200g、菟丝子10g、川木通10g、浙贝母10g、灸淫羊藿20g、盐杜仲10g、黄芩10g、炒车前子10g、炒王不留行20g、盐巴戟天10g、川穹10g、夏枯草20g、仙茅6g、枸杞子10g、海藻10g、地黄20g、败酱草30g、黄连3g、芡实10g、黄柏10g、红参5g。
第三次处方:炒车前子10g、炒王不留行20g、川穹6g、夏枯草20g、仙茅6g、地黄20g、败酱草15g、黄连3g、黄柏10g、红参5g、路路通10g、续断10g、黄精15g、盐知母10g、盐杜仲10g、女贞子10g、灸淫羊藿20g、浙贝母10g、煅牡蛎20g、炒蒺藜10g、菟丝子10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阳虚及温补肾阳的中药处方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本证多因先天不足,肾阳素虚,或年老体弱,命门火衰,或房劳过度,或久病不愈而伤及肾阳,以致元阳虚损,温煦无力,阴寒内生,或气化无权,寒湿内盛。证届虚证、寒证,病位在肾,并常涉及脾、心、肺等脏。常见于阳痿、遗精、虚劳、水肿、泄泻、喘证、哮证、不孕、崩漏等病。 症状: 体征腰膝痠软冷病,男子阳痿、早泄、滑精,精冷不育;女子崩漏、带下清冷,宫寒不孕;小便频数而清长,夜尿多或遗尿,或尿少而浮肿,腰以下肿甚,按之没指;或喘促日久,动则加剧,呼多吸少,气短不得以续。兼见面色晄白,形寒肢冷。舌质淡胖,或舌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无力或沉迟。 中医治疗治疗法则: 温肾壮阳。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右归九:熟地15克、菟丝子12克、当归10克、山药12克、枸杞12克、杜仲12克、山茱萸10克、鹿角胶10克、肉桂、熟附子各6克。本方宜于肾阳不足,年老久病及阳痿、滑精者。 (2)金匮肾气丸:熟地15克、山药12克、山茱萸12克、泽泻、茯苓、丹皮各10克、肉桂、熟附子各6克。本方宜于阳虚之喘促、水肿者。 2,加减变化:阳痿,遗精、滑精,遗尿,不育者,于方(1)中加仙灵脾、金樱子各12克,阳起石、煅龙牡各15克,海狗肾10克;崩漏、宫寒不孕者,可于方(1)中加淫羊藿、黄芪、续断各12克、炮姜炭10克、紫河车10克、龟板15克。水肿而尿少者,于方(2)中加车前子、白茅根各15克、益母草12克、牛膝10克。喘促日久,动则加剧有,可于方(2)中加人参6克、五味子10克、补骨脂、淫羊藿、胡桃肉各10克。 (二)外敷疗法 1.紫皮大蒜l枚,蓖麻仁60克,捣成糊状,分成2等份,分别敷贴双侧涌泉穴,每日1次,1周为1疗程。适用于肾阳虚水肿面尿少者。 2.鲜荆芥1斤,鲜曼陀罗花20克,蚯蚓20条,三药共捣烂如泥,平摊贴于第1、7胸椎上,并以热水袋加热熨30分钟;亦可用白芥子10~15克,捣碎为末,温水调成糊状,敷贴于两乳中间或大椎穴处,每次敷贴1小时。适用于上盛下虚、气急痰鸣之哮喘。 3.食盐1斤,炒热布包,热熨腰部双侧肾区;或用骨碎补鲜根捣烂,黄酒调匀,敷贴于腰痛之处。适用于肾阳虚而兼寒湿之腰痛。 4.葱白3寸,白胡椒7粒,共捣如泥状,填敷脐部,适用于阳虚而小便不通者,一般于敷药后3~4小时见效。 (三)饮食疗法: (1)枸杞羊肾粥:枸杞30克、羊肾二对、羊肉250克、葱一茎,佐料适量,煎煮成汤,再加粳米50克,煮成粥状,晨起而服。补肾助阳,填精益髓。 (2)黑豆鲤鱼汤:鲤鱼一尾(约1斤)去鳞及肚肠,将黑豆30~50克放入肚中缝合,用水煎至鱼豆熟透成浓汁,不拘时服之。利水消肿。 (3)鹿茸酒:鹿茸3~6克、山药30~60克,浸泡在白酒500克中,封固七天后饮用,每次饮一小盅(约20~30毫升)。补益肾阳,固摄膀胱。 (4)海马酒:海马一对,浸入白酒500克中,封固两周后即可饮用,每日临睡前饮一小盅(约20~30毫升)。补肾助阳。 (5)肉桂山楂粥 【原料】肉桂4克、山楂3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肉桂用水煎20分钟,然后放入山楂、粳米、煮烂即可; 【功效】可活血化瘀,湿补肾阳。 施治要点: (一)肾阳虚证之治疗,应遵循“益火之元,以消阴翳”,“阳虚者补而兼暖”的原则,温中寓补,补中寓温,以补为主。其治疗方药中,常以桂附为主或辅佐以桂附,补而兼暖,起阳衰之颓。但临证应用肉桂和附子,其用量不宜过大,且不宜单独使用。正如严用和在《严氏济生续方》中所说:“前贤之书,有单用附子之戒者,正虑其肾恶燥也,既欲用一刚剂……须当用一柔剂,以制其刚,庶几刚柔相济,不特取效之速,亦可使无后患也。”这段话明确地指出肾阳虚,宜温补而忌温燥太热,宜温补而兼填精补血。 (二)肾禽水火,为元阴元阳之宅。五脏之阳,非肾阳而不能发;五脏之阴,非肾阴而不能滋。阴阳失调,乃是肾病的基本矛盾。故补肾阳之法,常需配合以补阴之药,正如《景岳全书》所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临床上多用地黄、枸杞之属。 (三)肾阳虚证,常见之于多种病症,如尿浊、水肿、癃闭、淋证、喘证、哮证、饮证、便秘、月经不调等。这些病症中,多有本虚标实之候,在其治疗过程中,应着眼于“以泻为补,标急宜攻”之法,变化运用。如肾阳虚弱,阳不化气,气不化水,以致水液停潴而成水肿,此时若仅用“益火”之法,尚嫌不够,当以泻为补,利水补肾,两者配合使用,如济生肾气丸之类。再如喘证之上盛下虚者,用苏子降气汤,以化痰平喘之中,佐以补肾之品,亦属此类。 (四)由于五脏一体,脏腑相关,“久病及肾。”“五脏之伤,穷必及肾”,因此,肾病时久,亦可影响他脏,故而在治疗上,务必“求其所属”,把握原发病脏腑,密切观察脏腑病变的主次轻重关系,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如培土制水、补火生土等,才能提高临床疗效。 针灸: 1.体针:取肾俞、命门、三阴交、关元穴,手法以补为主,或针后加灸,每日1次。 2.灸法:附子饼灸法,选用附子粉末,加酒调和做成2分硬币大小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施术之穴位上,再以艾炷在其上而灸之。适用于肾阳虚弱,命门火衰而见诸证者。 3.穴位注射:(1)维生素B1注射液50毫克或丙酸睾丸素5毫克,轮流注入于关元、小极、肾俞,每2~3天1次,4次为1疗程,适用于肾阳虚所致阳痿。 (2)壮阳注射液(系狗睾丸水解提取,制成30%注射液),穴位(肾俞或关元穴)交替注射或肌肉注射,每次2至4毫升,每日1次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初次应作皮肤过敏试验,过敏者不宜使用。适用于肾阳虚导致阳痿。推拿按摩可于肾区、命门及少腹部进行推拿,每日l~2次,每次15~20分钟。 中西医结合治疗: 康复肾气之盛衰,乃系于人类的衰老与延年,故采用积极的养肾补肾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1、节欲养肾:肾藏精,“夫精者,身之木也”。养肾必须养精,养精必须节欲。劳伤房室太过,则肾精外泄;起居房事有节,则精气盈满,却病延年。如何节欲,其方法甚多,诸如修身养性,归气纳肾,实行晚婚晚育,节制房事等。其中留要的是做到“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 2.气功养肾:“呼吸精气,独立守神”,如漱津咽唾法、兜肾囊法、睡前闭息法等,用之调节脏腑气血,保养肾气。 温补肾阳的中药: 1、附子。 回阳救逆、散寒止痛。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性辛味甘、大热、有毒,归心、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附子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一个中成药是附子理中丸。适合手脚冰凉、腹泻畏寒等脾阳不足的人服用。 2、肉桂。 温中补阳、祛风健胃。肉桂,又名玉桂、桂皮,为樟科植物肉柱的树皮。中医认为,肉桂味辛、甘,性大热,人肾、脾、心、肝经,有温中补阳、祛风健胃、活血祛淤、散寒止痛之效,适用于脾肾亏虚所致的畏寒肤冷、遗尿尿频、脘腹冷痛、虚寒吐泻、食少便溏、虚寒闭经、痛经等。出现胸满、饮食不下的情况,可熬一些肉桂粥。 3、淫羊藿。 温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淫羊藿100克,泡人500克的白酒中,每次饮1小杯,就能治疗肾虚阳痿、腰膝酸软。把黄苠30克、淫羊藿15克、五味子6克,煎汤饮,对肺肾两虚、喘咳短气的人最有效了。另外,用淫羊藿加矮地茶煎汤服用,可治慢性支气管炎,其祛痰镇咳作用比较明显。但有口干、手足心发热、潮热、盗汗等症状,属中医学阴虚相火易动者,则不宜服用淫羊藿。 4、仙茅。 温肾壮阳、祛风除湿。古方中有仙茅丸,能壮筋骨、益精神、明目、黑须发。大致是这样的:用仙茅1000克,放人淘糯米水中浸泡五天,取出刮锉,阴干。另外用苍术1000克,放人淘米水中浸泡五天,取出刮皮,焙干。取这样制过的仙茅、苍术各500克,与构杞子500克,车前400克,白茯苓(去皮)、茴香(炒)、柏子仁(去壳)各250克,生地黄(焙)、熟地黄(焙)各100克一起研细,加洒煮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次吃50丸,饭前服,用温酒送下,一天服两次。对肾阳不足引起的阳痿、腰膝冷痛、老年遗尿及胃腹冷痫、食欲不振等证最为有效。 5、肉苁蓉。 朴肾益精、润肠通便。肉苁蓉足一种名贵中药,性温,味甘酸成,人肾、大肠经。人肾则补肾壮阳,益精补血;人大肠经则能润燥通便,温而不燥,滋而不腻,既可补阴,义可补阳,是历代补肾、益寿的佳品。肉苁蓉煎水取汁,羊肉切小块,与米一起煮粥,快熟的时候下鹿角胶,煮至粥熟即可。这款粥适用于肾虚、精血不足、阳痿泄精、妇女官寒不孕等证。 6、蛇床子。 温补肾阳、燥湿止痒。此药为伞形科植物蛇床的果实。昧辛、苦,性温,有小毒,入肾、脾经,有温补肾阳、燥湿IE痒、杀虫的功效,多用于肾阳虚所致的腰痛、阳痿、白带、阴痒等。煎服6~12克,也可用蛇床子煎水外洗或坐浴。但是,阴虚火旺的人忌用。 7、锁阳。 兴阳固精,强阴益髓。锁阳治疗阳痿,古今同识。用锁阳、胡桃仁和粳米做成锁阳胡桃粥对肾虚阳痿就有很好的疗效。具体方法:锁阳、胡桃仁各l5克,粳米100克。锁阳煎水取汁,胡桃仁捣烂,与粳米一同煮粥食用即可。水煎锁阳,去渣留汁,加红糖适量,饮服,就可以润肠通便。 温补肾阳的食物: 1、海参。 海参性温,味咸,能补肾益精。《药性考》中说它“降火滋肾”,《食物宜忌》也认为海参能“补肾经,益精髓”。古有“海参丸”,用于治疗“腰痛、梦遗、泄精”,就是以海参为主,同胡桃肉、猪骨髓、龟板等研制而成的。对心肾不交,阴虚火旺的遗精早泄者,成为适宜。 2、韭菜。
韭菜又被称为“起阳草”,堪称蔬菜中的“伟哥”。韭菜中除了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丰富的胡萝卜素与维生素C外,还有钙、磷、铁等矿物质,是极富营养价值的蔬菜。韭菜的叶、籽、根皆可入药,可用于治疗阳痿遗精、腰膝酸痛、腹冷痛、胃虚寒、反胃等症状。韭菜是温补肾阳的食物之一。在感冒、伤寒高发的秋冬季节,多吃点韭菜还能对绿脓杆菌、痢疾、伤寒、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3、羊肉。 羊肉性温,味甘,有补肾作用。《本草纲目》中记载:“胫骨,主脾弱,肾虚不能摄精。”《圣惠方》中有“羊脊骨粥”一方,以连尾羊脊骨为主,“治虚损羸瘦无力,益精气”。《济生方》也载有“羊胫炭丸”,用以“治思虑伤脾,脾不摄精”之症。故凡体弱羸瘦遗精早泄之人,宜常食多食羊骨。 4、狗肉。 狗肉味甘、咸,性温,具有益脾和胃、滋补壮阳作用。《本草纲目》载,狗肉有“安五脏,轻身益气,益肾补胃。暖腰膝,壮气力,补五劳七伤,补血等功效。用黑豆烧狗肉,食肉饮汤,可治疗阳痿早泄。狗肉是温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