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尺量距计算
建筑工程测量课件-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第三节 电磁波测距
二、红外测距仪的基本构造
1.红外测距仪 图3-8为D3030E/D2000型红外测距仪,它的单棱镜测 程为1.5~1.8km,三棱镜测程为2.5~3.2km,测距标准 差为± (5+3X10-6D)mm。
2.棱镜反射镜 棱镜反射镜(简称棱镜)用红外测距仪测距时,棱镜是不可或 缺的合作伙伴。 构成反射棱镜的光学部分是直角光学玻璃锥体,它如同在正 方体玻璃上切下的一角,如图3-9所示。图中ABC为透射面, 呈等边三角形;另外三个面ABD, BCD和CAD为反射面,呈 等腰直角三角形。反射面镀银,面与面之间相互垂直。这种 结构的棱镜,无论光线从哪个方向人射透射面,棱镜必将人 射光线反射回人射光的发射方向。所以测量时,只要棱镜的 透射面大致垂直于测线方向,仪器便会得到回光信号。
第一节 钢尺量距
(3)钢尺倾斜和垂曲误差。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采用钢尺水 平法量距时,钢尺不水平或中间下垂而成曲线时,都会使量 得的长度比实际长度要大。因此丈量时必须注意钢尺水平。 (4)定线误差。丈量时钢尺没有准确地放在所量距离的直线 方向上,使所量距离不是直线而是一组折线,造成丈量结果 偏大,这种误差称为定线误差。 (5)拉力误差。钢尺在丈量时所受到的拉力应与检定时拉力 相同。 (6)丈量误差。丈量时在地面上标志尺端点位置处插测钎不 准,前、后尺手配合不佳,余长读数不准等都会引起丈量误 差,这种误差对丈量结果的影响可正可负,大小不定。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视距测量
三、视距测量误差
1.读数误差 2.标尺倾斜误差 3.视距乘常数K的误差 4.外界条件的影响
上一页 返回
第三节 电磁波测距
一、光电测距仪的基本原理
如图3-7所示,光电测距仪通过测量光波在待测距离D上往返 传播一次所需要的时间t2D,依下式来计算待测距离D。
《测量学》第5章距离测量

距离测量是传统测量的三种基本测量工作之一, 导线测量、碎部点测量等一般需要进行距离测量。 传统距离的测量方法有钢尺量距、光电测距仪测距 和光学视距法测距等。
《测量学》第5章距离测量
5.1 钢尺量距
5.1.1 量距的工具
1. 钢尺
• 钢尺分划类型 • 零分划位置
《测量学》第5章距离测量
钢尺长度尺长会随着拉力的变化而改变,如果 测量时拉力不等于标准拉力,也会产生长度误差:
lP
P •l EA
例,某钢尺长30m,标准拉力是10kg,弹性模量 为2×106kg/cm2,其横截面积为0.03cm2,测量时 拉力为20kg,则拉力产生的长度误差为
lp E p•lA 2 16 2 k 0 k /g c 0 g 1 2 m k 0 0 .0 g c3 2 m 3m 0 0 .0m 05
《测量学》第5章距离测量
1 定线误差
ldll222l2l2
《测量学》第5章距离测量
例:使用30米钢尺量距时,如果测量某尺段时, 尺端两端的定向误差均为0.2米,定向误差引起的距 离误差为:
22 20.22
ll
2.6m 7 m 30
当尺长为50米,为使定线误差产生的量距误差小 于1/10000时,应使ε≤0.3536m
2. 其它工具
《测量学》第5章距离测量
5.1.2 直线的定线
要点:
甲在A点后1米左右处指挥,甲从在A点沿标杆的同一侧 看到A、2、B三支标杆成一条线为止。
两点间定线,一般应由远到近,即先定1点,再定2点。 乙所持标杆应竖直,利用食指和姆指夹住标杆的上部,稍 微提起,利用重心使标杆自《测然量学》竖第5章直距离。测量
如果钢尺长为50m,其它条件同上,则拉力产生 《测量学》第5章距离测量
工程测量4距离测量

1.电磁波测距技术发展简介
A
B
反光镜 Reflecting Prism
(Reflector)
反射棱镜
Polemounted
Rotatable
Tribrachmounted
1.1 测距仪分类
按测距方式分
−脉冲式,以激光作光源 −相位式,以红外光作光源,近来还出现了以微波
4. 全站仪具有如下特点
博飞
Leica
Leica
Topcon
Nikon
4 实训室现有全站仪认识
苏一光 RTS612
1、仪器结构 该全站仪采用红外光测距装置,采用棱镜反射、反射片 反射。配备了普通光学气泡、屏幕显示电子气泡和激光 对中器,微动螺旋和制动螺旋同轴,竖盘指标自动补偿, 其他结构和电子经纬仪相同。
土木工程测量
§4 距离测量
§4 距离测量
§4.1 钢尺量距 §4.2 视距测量 §4.3 电磁波测距
一般介绍
在工程测量中使用三种距离:
− 斜距(slope distance)
− 水平距离(horizontal distance)
− 垂直距离或高差(vertical distance, height difference)
b)设A、B两点互相通视,要在A、B两点的直线上 标出分段点1、2点。
c) 两点间定线,一般应由远到近,即先定1点, 再定2点。
d) 定线时,乙所持标杆应竖直,利用食指和 姆指夹住标杆的上部,稍微提起,利用重 心使标杆自然竖直。此外,为了不挡住甲 的视线,乙应持标杆站立在直线方向的左
侧或右侧。
3.平坦地面的距离丈量
距离测量(钢尺、测距仪原理)

距离测量(钢尺、测距仪原理)一、钢尺量距城市一、二级导线边长,也可采用钢尺量距,钢尺量距还可用手测图,放线,房屋面积丈量等工作。
1.技术要求一、二级导线边长采用钢尺量距时,一般使用30m或如50m76的刻有毫米分划的钢带尺,加弹簧秤往、返丈量。
在乎坦地区采用铺地丈量,地面起伏不平时则悬空丈量。
钢尺必须进行检定。
丈量的边长应加倾斜、温度和尺长改正,若测区高程在100m以上时,还需进行投影改正。
普通钢尺量距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3—5。
表3-5普通钢吃量距的主要技术要求2.钢尺检定钢尺检定一般在校尺场上进行,检定时按外业量距的作业方法进行丈量,用较尺场上的120m长的基线检定钢尺时,应往返丈量各三次,用240m的基线检定钢尺时,应往返丈量各两次。
各次的距离较差不大于11100000。
丈量时,每尺段错动尺三次读数,估读至0.5mm。
钢尺检定的周期不应超过三个月,当一个测区开始和结束时,或尺子受外力影响或温度变化较大时,均应重新检定钢尺。
钢尺检定计算见示例表3—6。
外业量距手簿和高差观测手簿从略。
钢尺检定的精度评定可按下列各式计算:检定时基线丈量的平均值中误差No为:各式中:n-单程丈量的次数;v-检定时基线丈量的平均值和单程丈量距离的较差;M基—基线长度L基的中误差;L—钢尺的尺长。
量距导线作业用的钢尺,须进行检定,检定相对中误差超过1/50000。
3.量距方法(1)定线将经纬仪安置在待量边的一端点,照准另一端点目标,然后指挥定线人员沿着待量边方向线分段,每尺段长度应略短于钢尺全长,分段点横向偏离方向线不得超过5厘米。
如若在沥青或水泥路面上可贴画有十字线的白胶布(或白纸)作为分段点标志,若在松软的土质地面上则应打入木桩作为标记,测线方向地面有起伏时,应进行悬空丈量,此线分段点应架设轴杆架或打入高木桩。
第四章 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

倾斜 改正
例题:用尺长方程计算
测 量 学
钢尺实测A—B尺段(如图),测得长度l=29.896m,A、
B两点间高差h=0.272m,测量时的温度t=25.8°C,试求 A—B尺段的水平距离d。膨胀系数1.2510-5℃-1,全长 改正Δl=0.0025m,名义全长l0=30m
lt 30m 0.0025 m 1.25105 C 1 (t 200C) 30m
t
2 f
n 2 2 (n n)
1 1 D ct c 2 2 2f
1 D (n n) 2
n: 整周期数;
n :
不足一个周期的小数
光电测距的注意事项
(1) 防止日晒雨淋,在仪器使用和运输中应注意防震。 (2) 严防阳光及强光直射物镜,以免损坏光电器件。 (3) 仪器长期不用时,应将电池取出。 (4) 测线应离开地面障碍物一定高度,避免通过发热体 和较宽水面上空,避开强电磁场干扰的地方。 (5) 镜站的后面不应有反光镜和强光源等背景干扰。 (6) 应在大气条件比较稳定和通视良好的条件下观测。
难点
尺长方程 视距测量公式的推导
§4-1 钢尺量距
测 量 学
一、量距工具 钢尺是钢尺量距的主要工具, 尺的宽度约10—15mm,厚度 约 0.4mm 。长度有 20m 、 30m 、 50m等多种,常使用的有30m 尺和 50m 尺等。平时卷在盒 内或带手柄的金属尺架上, 故又称钢卷尺。分划以mm为 最小单位。
2)水平距离
D Kl cos 100 0.316 cos 32700m 31.490m
2 2
3)高差
h D tan i v 31.490m tan 327 1.400m 1.400m 1.900m
任务 1.2.3 距离测量

v 1m 2 2 f cp
此时,时标脉冲的个数就是待测距离的米数。
3、相位法测距原理
(1)相位法测距的基本原理 测定仪器发出的连续正弦信号在被测距离上往返传播所产 生的相位差,并根据相位差求得距离。
v, t D
信 号 处 理
测距仪
发射系统
接收系统
v, t D
反射器
A
D
B
1 D (n ) 2
光波测距仪(AGA2A-1952)
激光测距仪
利用激光做为载波,由于激光具有方向性强、亮度高、单 色性和相干性好等优点,激光测距仪具有测程远、精度高,可 昼夜观测。 以AGA-8型为代表的激 光测距仪,曾在我国天文大 地网和特级导线中得到广泛 应用。
AGA8激光测距仪
红外测距仪
以半导体激光器和发光管为光源,再配备电子设备,具有自 动数字测相功能,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测程远,精度高( 5mm+3×10-6· D)等优点,可与经纬仪组合使用,在工程测量中有 着广泛地用。
3、内业成果整理。 丈量精度用“相对误差”来衡量
K 1 D平均 D往 D返
要求:一般量距 平坦 ≤1/3000,山区≤1/1000。
量距工具
辅助工具
锤球
1、直线定线
当地面两点距离过长或地形起伏较大时,为了便于量距,需
要在两点连线方向上标定若干点,这项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1)目估定线
直线定线一般应由远及近,即先定出1点再定出2点。
S
电文中含有卫星的位置信息。地面 监测站时刻监测卫星,测出二
ρ3
ρ1 ρ2 P1 P2
者之间的距离,然后由地
P3
面已知点的坐标交会 出卫星的位置。
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精)

2
钢尺量距
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平坦地面上的量距方法
⑷为防止错误和提高测量精度,需要往、返各丈量一次。同法,由B→A进 行返测,得到D返。注意:返测时应重新进行定线。
3.内业
⑴计算往、返测平均值。 D平均 取往、返测距离的平均值作为直线AB最终的水平距离。
4
K
0.04 1 130.00 3250
钢尺量距
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倾斜地面的距离丈量 (1)平量法 如果地面起伏不大时,可将钢尺拉平进行丈量。 (2)斜量法 当倾斜地面的坡度比较均匀或坡度较大时,可用. (1)平量法
如图,丈量由A向B进行,后尺手立于 A点,指挥前尺手将尺拉在AB方向线上, 后尺手将尺的零点对准A点,前尺手将尺子 抬高并目估使尺子水平,然后用垂球将尺 的某一刻划投于地面上,插以测钎。
解:
DAB nl q 4 30 m 9.98 m 129.98 m
1 1 Dav ( DAB DBA ) (129.98 m 130.02 m) 130.00 m 2 2
DBA nl q 4 30 m 10.02 m 130.02 m
D AB D BA Dav 129.98 m 130.02 m 130.00 m
⑴后尺手手持一测钎并持尺的零点端位于A点,前尺手携带一束测钎,同时手 持尺的末端沿AB方向前进,到一整尺段处停下。 ⑵由后尺手指挥,使钢尺位于AB方向线上,这时后尺手将尺的零点对准A点,两 人同时用力将钢尺拉平,前尺手在尺的末端处插一测钎作为标记,确定分段点。 ⑶然后,后尺手持测钎与前尺手一起抬尺前进,依次丈量第二、第三、……第n 个整尺段,到最后不足一整尺段时,后尺手以尺的零点对准测钎,前尺手用钢尺 对准B点并读数q,则AB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 n——整尺段数(即后尺手手中的测钎数); l——钢尺的整尺长度(m); q——不足一整尺段的余长(m)。
钢尺量距

第一节钢尺量距一、量距的工具1.钢尺钢尺是用薄钢片制成的带状尺,可卷入金属圆盒内,故又称钢卷尺。
尺宽约10~15mm,长度有20m、30m和50m等几种。
根据尺的零点位置不同,有端点尺和刻线尺之分。
钢尺的优点:钢尺抗拉强度高,不易拉伸,所以量距精度较高,在工程测量中常用钢尺量距。
钢尺的缺点:钢尺性脆,易折断,易生锈,使用时要避免扭折、防止受潮。
2.测杆测杆多用木料或铝合金制成,直经约3cm、全长有2m、2.5m及3m等几种规格。
杆上油漆成红、白相间的20cm色段,非常醒目,测杆下端装有尖头铁脚,便于插入地面,作为照准标志。
3.测钎测钎一般用钢筋制成,上部弯成小圆环,下部磨尖,直径3~6mm,长度30~40cm。
钎上可用油漆涂成红、白相间的色段。
通常6根或11根系成一组。
量距时,将测钎插入地面,用以标定尺端点的位置,亦可作为近处目标的瞄准标志。
4.锤球、弹簧秤和温度计等锤球用金属制成,上大下尖呈圆锥形,上端中心系一细绳,悬吊后,锤球尖与细绳在同一垂线上。
它常用于在斜坡上丈量水平距离。
弹簧秤和温度计等将在精密量距中应用。
二、直线定线水平距离测量时,当地面上两点间的距离超过一整尺长时,或地势起伏较大,一尺段无法完成丈量工作时,需要在两点的连线上标定出若干个点,这项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按精度要求的不同,直线定线有目估定线和经纬仪定线两种方法。
现介绍目估定线方法:如图4-5所示,A 、B 两点为地面上互相通视的两点,欲在A 、B 两点间的直线上定出C 、D 等分段点。
定线工作可由甲、乙两人进行。
(1)定线时,先在A 、B 两点上竖立测杆,甲立于A 点测杆后面约1~2m 处,用眼睛自A 点测杆后面瞄准B 点测杆。
(2)乙持另一测杆沿BA 方向走到离B 点大约一尺段长的C 点附近,按照甲指挥手势左右移动测杆,直到测杆位于AB 直线上为止,插下测杆(或测钎),定出C 点。
(3)乙又带着测杆走到D 点处,同法在AB 直线上竖立测杆(或测钎),定出 D 点,依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