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定线与钢尺量距

合集下载

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线

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线

4.3 光电测距原理及应用 把红外光作为载波利用光的传播速度和时间测 量距离。 当测量距离精度为±1厘米时,时间精度为 6.7x10-11秒,将距离与时间关系转换为距离与相位 关系,测定发射时间与接受时间的相位差测量距离。
4.4 直线定向
直线定向: 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水平角 关系。
解:a23=a12-β2±180 º=30º15´-130º25´+180º =79º50´
a34=a23-β3±180º=79º50´-80º10´+180º =179º40´
a41=a34-β4±180º=179º40´-98º55´+180º =260º45´
2、象限角:由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开始,顺时针或逆 时针量至直线的水平锐角R(0º-90º)
三、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1、真方位角A与磁方位角Am的关系 磁偏角:地面一点的真子午线切线方向与磁子午线 方向夹角δ。 当磁子午线方向在真子午线切线方向以东,称东偏+δ, 当磁子午线方向在真子午线切线方向以西,称西偏-δ,
2、真方位角A与坐标方位角a的关系 子午线收敛角 地面一点的真子午线切向方向与 坐标纵轴方向的夹角γ。 坐标纵轴在真子午线切向方向以东, 称东偏,+γ 坐标纵轴在真子午线切向方向以西, 称西偏,-γ
一、标准方向 1、真子午线方向:地面点的真子午线切线方向,N 2、磁子午线方向:磁针静止时指示的方向,N´ 3、坐标纵轴方向: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某投影 带中央子午线的投影,X
二、直线方向表示 1、方位角:由标准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量至直线 的水平夹角。 真方位角A、磁方位角Am、坐标方位角α (0º-360º)
解:RAB=180º-aAB=180º-125º30´=54º30´ aBA=aAB±180º =125º30´+180º=305º30´ RBA=360º-305º30´=54º30´

距离测量的方法及成果整理

距离测量的方法及成果整理
距离测量的方法 及成果整理
§4-1 钢尺量距

1、量距的工具 钢尺、标杆、测钎、垂球 2、钢尺量距的方法 钢尺量距的基本步骤是:直线定线、量距和数 据整理 两点间的距离大于尺长时,需分段丈量。将各 分段点置于一条直线上的工作叫直线定线。直 线定线方法有目测法和仪器法两种。
3、平坦地区量距
§4-3 直线定向
直线定向的目的是确定一条直线与标准方 向之间的夹角。确定一条直线与标准方向 间的关系叫直线定向。 测量工作中常用的标准方向有三种:





1、标准方向 (1).真子午线方向(真北方向) 地球表面某点的真子午线的切线方向,称为 该点的真子午线方向。真子午线北端所指的方 向为真北方向,它可以用天文观测的方法来确 定。 (2).磁子午线方向(磁北方向) 地球表面某点上磁针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 子午线方向。磁针北端所指的方向为磁北方向, 可用罗盘仪测定。 (3).坐标纵线方向(坐标北方向) 测量工作中采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 系中坐标纵线北端所指的方向为坐标北方向。




地面平坦时可使钢尺沿地面丈量,丈量AB距离可 先从A向B进行(往测)。 为检核丈量结果,提高测量精度,需由B 向A丈量 BA点间之距(返测),司尺员应调换位置。往返 丈量距离的差数的绝对值与该距离的往返均值之 比(称为丈量的相对精度或称相对误差)即: |往测—返测|/往返均值=1/M 符合要求时,取往返测均值作AB之距的最终结果。

(3).倾斜改正 当沿倾斜地面丈量后,用水准仪测得两 端点的高差h,尺段倾斜长为L,DL为尺 段平距,则倾斜改正值为:ΔDL= DL-L。 (4).改正后的尺段水平长度


(5).尺段往测或返测水平距

测量学第五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线

测量学第五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线

5.3.1
1.脉冲法
红外测距仪的测量距原理
测定光在距离D上往返传播的时间,即测定发 射光脉冲与接收光脉冲的时间差⊿t,则测距 公式如下: 1 c。 D= 2 n ⊿t g 式中:c。—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ng—光在大气中传输的折射率。
2.相位法 通过测定相位差来测定距离的方法,称为相位法测距。 设调制光的角频率为,则调制光在测线上传播时的相位延 迟为 = ⊿t= 2π f ⊿t ⊿t= / (2π f) 1 c。 D= 2 n f 2π g D= 2π
改正计算:⊿D=K+RD
2.气象改正 仪器在野外测量时气象元数与仪器的标准气象元素 不一致,使测距值产生系统误差。对于高精度测量,实 际观测必须加气象改正: 如: ⊿D=28.20.029p 1+0.0037t
式中:p——观测时的气压,mPa t——观测时的温度,℃; ⊿D——每100m为单位的改正值。 3.倾斜改正
平坦地区钢尺量距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l/3000.在困难地区相 对误差也不应大于 1/1000。 3.精密量距 当量距精度要求在1/10000以上时,要用精密量距法。 量距是用经过检定的钢尺或因瓦尺。丈量组由五人组成,两 人拉尺.两人读数,一人指挥并读温度和记录。丈量时后尺 手要用弹簧秤控制施加给钢尺的拉力。这个力应是钢尺检定 时施加的标准力(30m钢尺,一般施加100N);
测距仪的标称精度:
M=±(a+b×10-6 D)= a(mm)+b(ppm)
a----固定误差 5.3.4 全站仪及其使用 测距仪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单测距仪 与光学经纬仪或电子经纬仪以 积木方式组合的半站仪 b----比例误差
与电子经纬仪结合成一体的全 站仪。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直线定线和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园林工程测量)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直线定线和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园林工程测量)
在每根花杆处插上测钎,用钢尺丈量每两根花 杆间距,把各段相加,得到总长。 D总=L1+L2+…+Ln
直线丈量的一般方法(钢尺)
倾斜地面的距离丈量
1、平量法 :当地面坡度不大时,可以把尺子抬 高来量,用垂球投点,可用整尺法,也可用串尺法。 可将钢尺拉平进行丈量。丈量时应由高向低整尺段 丈量或分段丈量。如图2所示。
b)设A、B两点互相通视,要在A、B两点 的直线上标出分段点1、2点。
c)两点间定线,一般应由远到近,即先定1点, 再定2点。
• 2、仪器定线法
方法: 在A点安置经纬仪,在B点立花杆,瞄准B点的花杆, 即用竖丝来平分花杆;指挥另一位同学拿花杆1左 右移动,直至花杆1与B的花杆重合,则A、1、B同 在一直线上。
124.069 124.081
124.075


1/5981
1/2297
相对误差超 限,重测
1/10341
【例4—2】 如4—1表中,在平坦地区丈量AB长度, 往测距离为197.269m,返测距离为197.302m,求AB丈
量结果及其丈量精度。
解:往返测距的平均值
D = (D往 + D往 )/2= (197.302m + 197.269m)/2
几何光学测距方法全站仪 GPS
皮尺、钢尺
三种距离测量方法
精 钢尺量距精度 1/1000~1/3000
度 递 减
视距法测距,精度 1/200~1/300 电磁波测距,1/2万~1/3万
二、量距工具
•钢尺是用钢制成的带状尺,尺的宽度约10~15 mm, 厚度约0.4mm,长度有20 m、30 m、50 m等几种。
平坦地面的距离丈量

第四章距离测量和直线定线介绍

第四章距离测量和直线定线介绍

为了简化计算,在观测中可使中丝读数 v 等于仪器高 i或为比仪器高大或小的整米数, 如 i=1.430m, 可 使 中 丝 读 数 v=1.430m, 这 样 式 (4-11)中-v=0,则高差h=h´。
(二)视距测量的计算
视距测量计算可直接用普通函数计算器 按公式(4-10)和(4-11)计算出测站点至待 定点的水平距离、高差。也可用编程计算器 预先编制成程序进行计算。 D = D´cosα = k l cos2α (4-11) h = h´+ i – v = D tgα + i – v (4-12)
二、视距测量的观测与计算
(一)视距测量
1. 在测站点上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i,记入手 簿。在另一个点上竖立标尺。 2. 盘左位置瞄准目标尺,读取下丝读数 a、上丝 读数b和中丝读数v。 3. 转动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竖盘指标水准管 气泡居中,读取竖盘读数并记入手簿。 4. 倒转望远镜,用盘右位置瞄准标尺,重复2、3 步骤的观测和记录。称为一个测回。若精度要 求较高,可以增加测回数;若精度要求较低, 一般只用盘左观测半个测回。
D = (D´2-h2)1/2
(4-1)
D ' α
D = D´cosα B h
(4-2)
A
D
图4-3 斜量法
§4-2
视距测量
视距测量属于光学测距中的定角测距,它是 利用望远镜内十字丝平面上的上丝和下丝配合视 距尺,根据几何光学和三角学原理,可以同时测 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 此法具有操作方便、速度快、不受地形起伏 限制。但普通视距精度较低,测距时的相对精度 约为1/200~1/300。因此,常用于低精度的测量工 作。
端点尺
刻线尺钢尺皮尺花杆 Nhomakorabea测钎

4. 直线定向

4. 直线定向

二、光电测距


光电测距仪
优点:测距精度高,速度快,测程长, 基本不受地形条件的限制

缺点:成本较高。
1 S c t 2
三、GPS测距
• • 优点: 测程长,不要求点之间的通视性,可以全天候作业 缺点: 成本高,后续计算复杂。
四、视距测量
利用光学成像原理进行距离测量的方法。经纬仪、全站仪 优点:快速灵活方便,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小 缺点:精度很低(分米级)。
D = k l cos2a h AB=D tan a + i–v
式中: l:上下丝读数之差
k:乘常数(100)
i:仪器高
kl:视距
v:中丝读数
a:竖直角
视距测量手簿
0184
0313
D = k l cos2a h AB=D tan a + i–v
五、全站仪测距
第二节
直线定向
• 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水平角度称为直线定向。用方位角表示。 标准方向 1、标准方向有哪些? 2、方位角如何定义?
a12 a 21 180

所以一条直线的正、反坐标方位角互差180º
a反 a正 180
或者写为: (大于360时减360º,小于0时加360º)
a 反 a 正 180
五、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已知 aA1, 观测角b1、b2, 推导 a32
a前 a后180 º b左
b 右
• 真方位角A: 由真北方向起算的方位角。 • 磁方位角Am: 由磁北方向起算的方位。 • 坐标方位角α:由坐标北方向起算的方位角。
三、三种方位角的关系 1、子午线收敛角:过一点的真北方向与坐标北方向之间的夹角,用γ表示。 2、磁偏角:过地面上一点的磁北方向与真北方向不重合的夹角,用δ表示。 • 坐标北方向在真北方向东侧时,γ为正;西侧时,γ为负。 • 磁北方向在真北方向东侧时,δ为正;西侧时,δ为负。 3、方位角之间的相互换算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线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线
D 1c t 2
c—光在大气中的速度 t—光波在AB间往返传输时间
编辑ppt
测定t方法有直接测时和间接测时Fra bibliotek种方法。 ①直接测定电磁波传播时间是用一种脉冲波,它是由
仪器的发送设备发射出去,被目标反射回来,再由仪器 接收器接收,最后由仪器的显示系统显示出脉冲在测线 上往返传播的时间或直接显示出测线的斜距,这种测距 仪称为脉冲式测距仪。
编辑ppt
2.磁子午线方向 磁子午线方向是磁针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自由静止时磁
针轴线所指的方向,指向北端的方向称为磁北方向,如图4.9所 示,可用罗盘仪测定。
编辑ppt
3.坐标纵轴方向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中,是以测区中心某点的真子午线方
向或是磁子午线方向作为坐标纵轴方向,指向北方的一端称为 轴北,即为X轴方向.
编辑ppt
⑶然后,后尺手持测钎与前尺手一起抬尺前进,依次丈量第二、 第三、……第n个整尺段,到最后不足一整尺段时,后尺手以 尺的零点对准测钎,前尺手用钢尺对准B点并读数q,则AB两 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
n——整尺段数(即后尺手手中的测钎数); l——钢尺的整尺长度; q——不足一整尺段的余长。 上述由A→B的丈量工作称为往测,其结果称为D往。
• 介绍光电测距的原理和方法。
编辑ppt
4.3.1 分类: 电磁波测距仪按所采用的载波可分为:
①用红外光作为载波的红外测距仪; ②用激光作为载波的激光测距仪; ③以微波为载波的微波测距仪。
光电测距仪
由于光电测距仪不断地向自动化、数字化和小型轻便 化方向发展,大大地减轻了测量工作者的劳动强度,加 快了工作速度,所以在工程控制网和各种工程测量中, 多使用各种类型的光电测距仪。
编辑ppt

习题答案【实验9 钢尺测量】

习题答案【实验9 钢尺测量】

《土木工程测量》课程实验报告实验编号:9实验内容:钢尺量距与直线定向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别:N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长: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组员: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报告日期: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日教师评语:成绩等级:评阅人签名:《土木工程测量》实验任务书实验九:钢尺量距与直线定向一、目的与要求1.练习量距的基本动作,掌握量距的要领与计算方法;2.掌握用花杆定直线的方法;3.本次实验要求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1/2000。

二、计划与仪器准备1.实验学时:2学时2.主要设备:经纬仪1台三角架1副钢卷尺(30m)1把花杆3根测钎4根记录板1块三、方法与步骤1.在较平坦的地面上标定出相距大约80-100米的A、B两点;2.用经纬仪的方法进行直线定线,并用测钎桩定好各测段;3.距离丈量:1)在A、B两点竖立花杆;2)后尺手持测钎一根,手持钢尺零端划端点A。

前尺手持测钎一串,手持钢尺末端及花杆,沿丈量方向前进,走到约一整尺段时为止,并将尺拉直;3)后尺手将测钎插在起点A,并将钢尺零端大致对准测钎,指挥前尺手左右移动进行直线定线,把花杆立到直线方向上,同时做好记号;4)前尺手将钢尺适当拉紧,并目估使尺水平,后尺零端对准测钎,前尺手取测钎对准钢尺末端垂直插入地面;5)量完第一尺后,后尺手拔起A点的测钎和立于A 点的花杆后,与前尺手抬尺前进,直至后尺手到达第一个分段点为止;6)重复以上操作,丈量第二个整尺段,如此继续向前丈量,后尺手随时收起前尺手所插测钎记取丈量的整尺段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钢尺量距
一、概述 确定两点间距离的工作称为距离测量。距离测
量方法中常用的有卷尺量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视距测量和电磁波测 距等。
卷尺量距方便、直接,且使用的工具成本低; 视距测量利用经纬仪或水准仪望远镜中的视距 丝和视距尺按几何光学原理进行测距; 磁波测距是用仪器发射及接收红外光、激光或 微波等,按其传播速度及时间确定距离。
可编辑ppt
10
(1). 钢尺长度检定
钢尺尺面注记长度称为名义长度,两端点刻划 线间所代表的真长为钢尺的实际长度,名义长度与 实际长度的差值为(尺长改正数)。通过钢尺检定, 可求出及尺长方程式:
式中:l0——钢尺的名义长度(m); ——尺长改正 数(mm)(为钢尺检定时值);
α—— 钢 尺 线 性 膨 胀 系 数 , 值 为 0.0116~0.0125mm/ (m·°C);
可编辑ppt
4
(1).目测法直线定线
目测标定分段点使之位于同一直线上的方法叫目 测法直线。在某两端点AB间定线时,先在两端点上 竖立标杆,一人站其中的一端点如A点标杆后约1m处, 指挥另一人左右移动标杆,直到两端点标杆与另一 人手持的标杆位于同一线上,另一人持杆位置即为 第一个分段点,用测钎或小钉标出。注意定线时应 由远到近如由B向A定点。
将各段斜距Si化算为水平距离Di时采用下列公式:
式中:i为尺段号,i=1,2,3…,n。倾角用经
纬仪测定,测量时应使目标高与仪器高相等,也就是
使视线平行于地面坡度线,以保证α角代表地面的坡
度。
可编辑ppt
8
(4).水平量距法量距
在坡度小但地形变化比较复杂的地面量距时可 采用水平量距法。用该法量距时,后尺员持钢尺零 端并将其对准地面点A标志中心,前尺员拉紧钢尺, 目测使钢尺水平并用测钎,或用花杆、垂球,将钢 尺末端或某一整分划处投到地面,并插一测钎(图267),这样可直接测量该尺段的水平距离D i
|往测—返测|/往返均值=1/M 符合要求时,取往返测均值作AB之距的最终结果。
可编辑ppt
7
(2).沿倾斜地面量距 当倾斜地面坡度一致时,可沿斜面分段拖地丈量
斜距,加倾斜改正得到平距,该法称为倾斜量距法。 (3).倾斜量距法
AB间坡度大,但坡度变化均匀,故可设置1,2, 3…等一系列分段点并打入木桩,分别丈量各段的倾 斜长度。
t0——检定钢尺时的温度(标准温度,°C); t—— 量边时温度°C;
可编辑ppt
11
(2).密量距法
精密量距由5人进行:记录1人,前后尺施尺各 1人,前后读数各1人。每尺段量距方法如下:后尺 员持钢尺零端,并挂拉力计,前尺员持钢尺末端, 使钢尺贴于标志顶面,前尺员喊“预备”,在施加 到标准拉力时,后尺施尺员喊“好”,两读数员同 时读得前、后尺端当前读数,读数至毫米,其差即 为尺段一次测量值,并立即记入手簿。测量3次,互 差不得超过3mm。每次丈量前后应各测记一次温度并 取平均值。
可编辑ppt
2
2、钢尺量距的辅助工具
钢尺量距的辅助工具有:标杆、测钎、垂球、 拉力计(弹簧秤)和温度计、圆水准器等。拉力计 (弹簧秤)和温度计主要原因用于精密量距 时。
可编辑ppt
3
三、钢尺量距的方法
钢尺量距的基本步骤是:直线定线、量距和数 据整理。
1、直线定线
两点间的距离大于尺长时,需分段丈量。将各 分段点置于一条直线上的工作叫直线定线。直线定 线方法有目测法和仪器法两种。
代入上式并将DL按级数展开,取至二项:
四、钢尺量距的成果整理
成果整理时,先对尺段单程测量长度加入各种改 正累加尺段长度计算出一段距离往测或返测长度, 相对精度符合要求时,取往返测均值作该距离的最 终长度值。
1.尺长改正
设尺长方程式中的尺长改正值,钢尺名义长度l0,实 测得尺段长度L,则该尺段的尺长改正:
可编辑ppt
14
3.倾斜改正
当沿倾斜地面丈量后,用水准仪测得两端点的高 差h,尺段倾斜长为L,DL为尺段平距,则倾斜改正 值为:ΔDL= DL-L。由于
可编辑ppt
12
四、钢尺量距的成果整理
成果整理时,先对尺段单程测量长度加入各种改正, 累加尺段长度计算出一段距离往测或返测长度,相 对精度符合要求时,取往返测均值作该距离的最终 长度值。
1.尺长改正
设尺长方程式中的尺长改正值,钢尺名义长度l0,实 测得尺段长度L,则该尺段的尺长改正:
可编辑ppt
13
量距方法而定),分别担任拉尺、读数和记录等工作 。钢尺量距分为一般量距和精密量距两种。
(1).平坦地区量距 地面平坦时可使钢尺沿地(拖地)丈量,丈量AB
距离可先从A向B进行(往测)。 为检核丈量结果的提高测量精度,需由B 向A 丈
量BA点间之距(返测),司尺员应调换位置。往返丈 量距离的差数的绝对值与该距离的往返均值之比(称 为丈量的相对精度或称相对误差)即:
可编辑ppt
5
(2).仪器法定线
高精度量距中要用经纬仪定线。直线两端点间通视时, 先置经纬仪其中一端点,瞄准另一端点,固定照准 部,纵转望远镜指挥定点员,左右移动标杆或垂线, 直至标杆成像的几何中心与纵丝所在几何中心重合。 标杆或垂球线处的点即为与两端点位于同一直线上 的点。
可编辑ppt
6
2、钢尺一般量距法 钢尺(或皮尺)量距时作业人员需3~5人(根据
可编辑ppt
1
二、钢尺量距的工具
1、钢尺
钢尺是钢尺量距的主要工具,钢尺为钢制成的带 状尺,尺的宽度约10—15mm,厚度约0.4mm。长度 有多种,常使用的有30m尺和50m尺等。钢尺全长都 刻有毫米分划,米、分米、厘米处都有数字注记, 尺的注记为零的一端有拉环,钢尺可绕在尺架上携 带和保护。
用于量距的尺还有皮尺、因瓦基线尺。
可编辑ppt
9
3、精密量距法
当测距精度要求高时,要用精密量距方法。钢尺 精密量距精度可达1/3000—1/10000或更高。
精密量距前首先要对钢尺进行检定,求出尺长方 程式;定线必须采用仪器法,场地中障碍物应清除, 尺段点按坡度变化点和尺长确定,用预先设有标志 的木桩或水泥桩标定,桩面应高出地面10cm左右; 尺段端点高差一般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量距时应 施加标准拉力;测记钢尺表面温度(无此条件时可 测气温);实测斜距应进行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 倾斜改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