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控溅射镀膜原理及工艺
磁控溅射镀膜

磁控溅射镀膜磁控溅射镀膜是一种应用于材料表面改性的先进技术。
它利用准分子束磁控溅射设备,通过电弧、离子束或电子束的能量作用于目标材料,使其产生高温、高压等物理、化学效应,从而实现材料表面镀膜的目的。
本文将从磁控溅射镀膜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优势和不足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旨在全面了解磁控溅射镀膜技术的特点及其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
1. 磁控溅射镀膜的基本原理磁控溅射镀膜技术是将所需镀层物质以固体靶材的形式放在装备中的靶极,利用外加的电场、磁场或离子束等等,使得靶材产生某种运动状态,随后可以将靶面上的物质溅射出来,沉积在基材表面,形成薄膜。
其中磁场的作用是将靶材中被离子轰击的金属离子引导回到靶材中心,以增加溅射效率。
2. 磁控溅射镀膜的应用领域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领域,如电子、光学、太阳能电池、柔性电子器件、集成电路、玻璃制造等。
在电子领域,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可用于制备薄膜晶体管,提高电子器件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光学领域,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可制备高反射率、低反射率和色分离膜等光学薄膜。
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可用于制备光学膜和透明导电膜。
在柔性电子器件领域,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可用于制备导电薄膜和保护膜。
3. 磁控溅射镀膜的优势和不足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其产生的薄膜具有高质量、高致密性和良好的附着力。
其次,磁控溅射镀膜过程中无需加热基材,可避免基材变形和热损伤。
此外,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具有膜层成分可调、薄膜复杂结构可控等特点。
然而,磁控溅射镀膜技术也存在不足之处。
一方面,磁控溅射镀膜设备体积较大、成本较高,且对真空度要求较高。
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磁控溅射镀膜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其在大尺寸薄膜制备和高速镀膜方面还存在一定限制。
4. 磁控溅射镀膜的未来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将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完善。
一方面,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将在薄膜成分调控和复杂结构薄膜制备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以满足不同行业对薄膜材料的需求。
磁控溅射镀膜技术综合介绍

一.磁控溅射电镀上世纪80年代开始, 磁控溅射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 其应用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推广。
现在磁控溅射技术已经在镀膜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工业生产和科学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正是近来市场上各方面对高质量薄膜日益增长的需要使磁控溅射不断的发展。
在许多方面, 磁控溅射薄膜的表现都比物理蒸发沉积制成的要好;并且在同样的功能下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得的可以比采用其他技术制得的要厚。
因此, 磁控溅射技术在许多应用领域涉及制造硬的、抗磨损的、低摩擦的、抗腐蚀的、装潢的以及光电学薄膜等方面具有重要是影响。
磁控溅射技术得以广泛的应用,是由该技术有别于其它镀膜方法的特点所决定的。
其特点可归纳为:可制备成靶材的各种材料均可作为薄膜材料,涉及各种金属、半导体、铁磁材料,以及绝缘的氧化物、陶瓷等物质,特别适合高熔点和低蒸汽压的材料沉积镀膜在适当条件下多元靶材共溅射方式,可沉积所需组分的混合物、化合物薄膜;在溅射的放电气中加入氧、氮或其它活性气体,可沉积形成靶材物质与气体分子的化合物薄膜;控制真空室中的气压、溅射功率,基本上可获得稳定的沉积速率,通过精确地控制溅射镀膜时间,容易获得均匀的高精度的膜厚,且反复性好;溅射粒子几乎不受重力影响,靶材与基片位置可自由安排;基片与膜的附着强度是一般蒸镀膜的10倍以上,且由于溅射粒子带有高能量,在成膜面会继续表面扩散而得到硬且致密的薄膜,同时高能量使基片只要较低的温度即可得到结晶膜;薄膜形成初期成核密度高,故可生产厚度10nm以下的极薄连续膜。
1.磁控溅射工作原理:磁控溅射属于辉光放电范畴, 运用阴极溅射原理进行镀膜。
膜层粒子来源于辉光放电中, 氩离子对阴极靶材产生的阴极溅射作用。
氩离子将靶材原子溅射下来后,沉积到元件表面形成所需膜层。
磁控原理就是采用正交电磁场的特殊分布控制电场中的电子运动轨迹, 使得电子在正交电磁场中变成了摆线运动, 因而大大增长了与气体分子碰撞的几率。
用高能粒子(大多数是由电场加速的气体正离子)撞击固体表面(靶), 使固体原子(分子)从表面射出的现象称为溅射。
玻璃磁控溅射镀膜

玻璃磁控溅射镀膜是一种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层或多层金属、金属化合物或其它化合物薄膜的工艺技术。
以下是该工艺的简要介绍:
1. 溅射原理:在磁控溅射镀膜过程中,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加速飞向基片,与氩原子发生碰撞,电离出大量的氩离子和电子。
氩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加速轰击靶材,溅射出大量的靶材原子,呈中性的靶材原子(或分子)沉积在基片上成膜。
2. 磁控技术:二次电子在加速飞向基片的过程中受到磁场洛仑磁力的影响,被束缚在靠近靶面的等离子体区域内。
该区域内等离子体密度很高,二次电子在磁场的作用下围绕靶面作圆周运动,该电子的运动路径很长,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与氩原子发生碰撞电离出大量的氩离子轰击靶材。
经过多次碰撞后电子的能量逐渐降低,摆脱磁力线的束缚,远离靶材,最终沉积在基片上。
3. 镀膜种类: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可以溅射不同的材料,形成各种不同的镀膜。
例如,热反射镀膜可以使玻璃具有遮蔽太阳光的功能;低辐射镀膜可以使玻璃具有保温作用,具有节能效果。
4. 工业应用:玻璃磁控溅射镀膜工艺在建筑、汽车、家居、电子等多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如LOW-E玻璃就是一种典型的磁控溅射镀膜玻璃,它具有保温、隔热、节能等效果。
总的来说,玻璃磁控溅射镀膜工艺通过精确控制薄膜的成分和厚度,赋予了玻璃一系列特殊的性能,极大地拓展了玻璃的应用范围。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磁控溅射镀膜相关论文获取。
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在光学薄膜中的应用

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在光学薄膜中的应用作为一种常见的表面涂层技术,磁控溅射镀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光学薄膜领域。
其与传统的蒸发和离子镀技术相比,有更好的沉积速率、沉积质量以及对高熔点物质的表面涂层能力。
本文将探讨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在光学薄膜中的应用。
一、磁控溅射镀膜技术的基本原理磁控溅射镀膜技术是一种将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转化为气态,然后在物体表面沉积形成薄膜的表面涂层技术。
其基本原理为将高能量的粒子轰击到材料上,使其转化为气态,然后被磁场加速并引导直接沉积到目标物体表面上。
这种技术具有简单易行、高精度、大批量生产等优点。
二、磁控溅射镀膜技术的应用领域磁控溅射技术在银及贵金属、氧化物、氟化物、氮化物等材料的表面涂层方面应用最为广泛。
其在太阳能电池板、镜片、LED 芯片等领域均有重要应用。
在光学领域主要被用来制造反射和透射膜层。
反射膜层用于制作镜面和反光器材,由于磁控溅射技术能够生产高质量、高折射率、高反射率膜层,因此已成为反射膜制造行业的主流技术,广泛应用于金属镜、全反射镜、折射镜、衰减镜等器材的制造。
透射膜层则用于制作光学元件,如滤波器、调制器、液晶显示器等。
目前,磁控溅射技术已成为制造高品质光学器材的首选技术,主要由于其能够控制膜层厚度、形状、光学性能和生产周期等因素。
三、磁控溅射镀膜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光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磁控溅射技术的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扩展。
基于化学成分的工艺控制和镀膜参数的改进,膜层厚度、形状、质量和其它光学性能交替控制将得以实现。
同时,尽管目前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已可满足绝大部分光学薄膜制造需求,但其在规模化生产、膜层厚度均匀度、介电性能等方面仍需改进。
未来,磁控溅射技术在深度应用上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镀膜设备原理及工艺

镀膜设备原理及工艺一.镀膜设备原理1.磁控溅射:磁控溅射系统在阴极靶材的背后放置100〜lOOOGauss强力磁铁,真空室充入011〜10Pa压力的惰性气体(Ar),作为气体放电的载体。
在高压作用下Ar原子电离成为A叶离子和电子,,电子在加速飞向基片的过程中,受到垂直于电场的磁场影响,使电子产生偏转,被束缚在靠近靶表面的等离子体区域内,电子以摆线的方式沿着靶表面前进,在运动过程中不断与Ar原子发生碰撞,电离出大量的A叶离子,经过多次碰撞后电子的能量逐渐降低,摆脱磁力线的束缚,最终落在基片、真空室内壁及靶源阳极上。
而Ar+离子在高压电场加速作用下,与靶材的撞击并释放出能量,导致靶材表面的原子吸收A叶离子的动能而脱离原晶格束缚,呈中性的靶原子逸出靶材的表面飞向基片,并在基片上沉积形成薄膜。
简单说:真空溅镀室先由高真空泵抽至一定压力之后,通过恒压仪器或质量流量计向溅镀室内充入惰性气体(如氩气)至一恒定压力(如2X10-1Pa或5XIO-IP a后,在磁控阴极靶上施加一定功率的直流电源或中频电源,在正负电极高压的作用下,阴极靶前方与阳极之间的气体原子被大量电离,产生辉光放电,电离的过程使氩原子电离为A叶离子和可以独立运动的电子,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电子飞向阳极,而带正电荷的A叶离子则高速飞向作为阴极的靶材,并在与靶材的撞击过程中释放出其能量,获得相当高能量的靶材原子脱离其靶材的束缚而飞向基体,于是靶材粒子沉积在靶对面的基体上形成薄膜。
溅射产额丫随入射离子能量E变化的简单示意图,简称溅射曲线。
从该图可以看出溅射产额随入射离子能量的变化有如下特征:存在一个溅射阈值,阈值能量一般为20~100 eV。
当入射离子的能量小于这个阈值时,没有原子被溅射出来。
通常当入射离子的能量为1~10 keV时,溅射产额可以达到一个最大值。
当入射离子的能量超过10 keV 时,溅射产额开始随入射离子的能量增加而下降。
入射离子的能量E (eV)图6.1溅射产额随入射离子能量变化的示意图2.主要溅射方式:反应溅射是在溅射的惰性气体气氛中,通入一定比例的反应气体,通常用作反应气体的主要是氧气和氮气。
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原理与技术

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原理与技术真空磁控溅射镀膜是一种常用的薄膜制备技术,通过在真空环境中使用磁控溅射装置,将固体靶材溅射成气相离子,然后沉积在基材上,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薄膜。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光学薄膜、电子器件、节能涂层等领域。
真空磁控溅射镀膜的原理是利用磁场和靶材上集中的高能离子束,将靶材表面的原子或分子溅射出来,然后沉积在基材上形成薄膜。
具体来说,真空磁控溅射装置包括真空室、靶材、基材和磁控装置。
在真空室中,通过抽气将压力降至10^-3到10^-6帕的真空状态。
当真空室内的气体被抽尽后,向离子源上的靶材施加直流或者交流电,产生高能离子束,击打在靶材上。
同时,在靶材表面施加交变磁场。
这样,气体原子和分子会受到束流的冲击,将离子溅射出来,并通过基材的倾角冲积在基材表面形成薄膜。
磁控装置主要通过磁场对离子进行引导,使得离子束在靶材和基材之间来回移动,进一步增强溅射效果。
真空磁控溅射镀膜技术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薄膜沉积,适用于大多数材料。
其次,由于采用磁场控制,可以获得均匀、致密的薄膜。
再次,能够利用常规的靶材材料,如金属、合金、化合物材料等。
最后,真空磁控溅射镀膜还可通过调整离子束能量和沉积速度来控制薄膜的性质,如厚度、硬度、附着力等。
除了基本的真空磁控溅射镀膜技术,还有一些衍生的技术,如磁控溅射复合镀膜、磁控溅射多层膜、磁控溅射纳米结构膜等。
这些技术在一些特定应用中具有更好的性能,并能满足特定的需求。
总之,真空磁控溅射镀膜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薄膜制备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控制离子束能量、磁场强度和沉积条件等参数,可以制备出具有多种特性的薄膜,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但是,该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工艺复杂、设备要求高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磁控溅射镀膜技术》课件

要点二
溅射参数与工艺条件
溅射参数和工艺条件对磁控溅射镀膜的沉积速率、膜层质 量、附着力等有着重要影响。主要的溅射参数包括工作气 压、磁场强度、功率密度等,工艺条件包括基材温度、气 体流量和组成等。通过对这些参数的优化和控制,可以获 得具有优异性能的膜层。
磁控溅射镀膜设备
03
与系统
磁控溅射镀膜设备的组成
多元靶材磁控溅射
技术
研究多种材料同时溅射的工艺技 术,实现多元材料的复合镀膜, 拓展镀膜材料的应用范围。
磁控溅射与其他技术的结合应用
磁控溅射与脉冲激光沉积技术结合
01
通过结合两种技术,实现快速、大面积的镀膜,提高生产效率
。
磁控溅射与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结合
02
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磁控溅射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镀膜性
磁控溅射机制
在磁场的作用下,电子的运动轨迹发生偏转,增加与气体分子的碰撞概率,产 生更多的离子和活性粒子,从而提高了溅射效率和沉积速率。
磁控溅射镀膜的工艺流程
要点一
工艺流程概述
磁控溅射镀膜的工艺流程包括前处理、溅射镀膜和后处理 三个阶段。前处理主要是对基材进行清洗和预处理,确保 基材表面的清洁度和粗糙度符合要求;溅射镀膜是整个工 艺的核心部分,通过控制溅射参数和工艺条件,实现膜层 的均匀、致密和附着力强的沉积;后处理主要包括对膜层 的退火、冷却和清洗等处理,以优化膜层性能。
纳米薄膜的制备与应用
总结词
纳米薄膜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许多 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详细描述
磁控溅射技术可以用于制备纳米级别的薄膜 ,如纳米复合材料、纳米陶瓷、纳米金属等 ,这些薄膜在催化剂、传感器、电池等领域 有广泛应用。
其他领域的应用研究
磁控溅射镀膜原理及工艺

磁控溅射的物理基础
磁场控制
通过磁场控制电子的运动轨迹,延长其在工 作气体的停留时间,提高气体离化率。
偏转磁场
电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作用,偏转方向 与电场方向相反,从而避免了电子与工作气 体碰撞。
能量传递
高能电子撞击工作气体,使气体分子离化成 离子和电子,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加速飞向基 片,撞击基片表面的固体原子或分子,使其 溅射出来。
镀膜工艺参数优化
真空度控制
气体流量控制
优化真空室内的真空度,以提高镀膜 质量。
优化工作气体和反应气体的流量,以 获得良好的镀膜效果。
溅射功率调节
根据靶材和镀膜需求,调节溅射功率 ,以获得理想的镀膜层厚度和性能。
04
磁控溅射镀膜的应用
光学薄膜
减反射膜
通过在光学元件表面镀制一层特定厚度的薄膜,减少光的反射,提高透光率。
01
真空室
用于容纳待镀膜的基片和溅射源 ,是整个镀膜系统的核心部分。
02
03
04
控制系统
用于控制镀膜过程中的各项参数 ,如温度、压力、电流等。
磁控溅射源
01
02
03
阴极
通常由靶材制成,接负电 压,在电场的作用下吸引 正离子。
阳极
通常为金属环或平面,接 正电压,与阴极共同形成 放电空间。
磁场
通过磁场控制电子的运动 轨迹,提高离化率和溅射 效率。
真空系统及测量控制系统
真空系统
由真空泵、管道、阀门等组成,用于抽真空,创造适宜的镀 膜环境。
测量控制系统
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测量仪表,实时监测镀膜过程中的各种参 数,如压力、温度、电流等,确保镀膜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重 复性。
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过多次碰撞后电子的能量逐渐降低, 摆脱磁力线的束缚,最终落在基片、真空 室内壁及靶源阳极上。而Ar+离子在高压电 场加速作用下,与靶材的撞击并释放出能 量,导致靶材表面的原子吸收Ar+离子的动 能而脱离原晶格束缚,呈中性的靶原子逸 出靶材的表面飞向基片,并在基片上沉积 形成薄膜。
3.4试验过程
一般来说:提高电压可以提高离化率。这样 电流会增加,所以会引起阻抗的下降。提高电 压时,阻抗的降低会大幅度地提高电流,即大 幅度提高了功率。如果气体压强不变,溅射源 下的基片的移动速度也是恒定的,那么沉积到 基片上的材料的量则决定于施加在电路上的功 率。在VONARDENNE镀膜产品中所采用的范围 内,功率的提高与溅射速率的提高是一种线性 的关系。
磁控溅射镀膜原理及工艺
2010级化学工程与工艺班 姚伟
摘要
真空镀膜技术作为一种产生特定膜层 的技术,在现实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 应用。真空镀膜技术有三种形式,即蒸 发镀膜、溅射镀膜和离子镀。这里主要 讲一下由溅射镀膜技术发展来的磁控溅 射镀膜的原理及相应工艺的研究。
绪论
溅射现象于1870年开始用于镀膜技术, 1930年以后由于提高了沉积速率而逐渐用于 工业生产。常用二极溅射设备如下图。
2.2系统参数
工艺会受到很多参数的影响。其中, 一些是可以在工艺运行期间改变和控 制的;而另外一些则虽然是固定的, 但是一般在工艺运行前可以在一定范 围内进行控制。两个重要的固定参数 是:靶结构和磁场。
2.2.1靶结构
每个单独的靶都具有其自身的内部结构和颗粒 方向。由于内部结构的不同,两个看起来完全相 同的靶材可能会出现迥然不同的溅射速率。在镀 膜操作中,如果采用了新的或不同的靶,应当特 别注意这一点。如果所有的靶材块在加工期间具 有相似的结构,调节电源,根据需要提高或降低 功率可以对它进行补偿。在一套靶中,由于颗粒 结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溅射速率。加工过程 会造成靶材内部结构的差异,所以即使是相同合 金成分的靶材也会存在溅射速率的差异。
3试验
3.1试验目的
①熟悉真空镀膜的操作过程和方法。 ②了解磁控溅射镀膜的原理及方法。 ③学会使用磁控溅射镀膜技术。 ④研究不同工作气压对镀膜影响。
3.2试验设备
SAJ-500超高真空磁控溅射镀膜机 (配有纯铜靶材);氩气瓶;陶瓷基 片;擦镜纸。
3.3试验原理
3.3.1磁控溅射沉积镀膜机理
磁控溅射系统是在基本的二极溅射系统发展 而来,解决二极溅射镀膜速度比蒸镀慢很多、 等离子体的离化率低和基片的热效应明显的问 题。磁控溅射系统在阴极靶材的背后放置强力 磁铁,真空室充入0.1~10Pa 压力的惰性气体 (Ar),作为气体放电的载体。
2.3.2速度
另一个变量是速度。对于单端镀膜机, 镀膜区的传动速度可以在每分钟0 ~ 600英 寸大约为0 ~ 15.24米)之间选择。对于双端 镀膜机,镀膜区的传动速度可以在每分钟0 ~ 200英寸(大约为0 ~ 5.08米)之间选择。 在给定的溅射速率下,传动速度越低则表 示沉积的膜层越厚。
2.3.3气体
三种分类的主要对比如下表:
电源价格 靶材
DC 便宜
圆靶/矩形靶
MF 一般
平面靶/旋转 靶
靶材材质要 求
导体
无限制
抵御靶中毒 能力
应用 可靠性
弱
金属 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强
金属/化合物 较好
RF 昂贵 试验室一般用圆平 面靶
无限制
强
工业上不采用此法 较好
2磁控溅射工艺研究
2.1溅射变量
2.1.1电压和功率
在气体可以电离的压强范围内如果改变 施加的电压,电路中等离子体的阻抗会随 之改变,引起气体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改 变气体中的电流可以产生更多或更少的离 子,这些离子碰撞靶体就可以控制溅射速 率。
磁控溅射包括很多种类。各有不同工 作原理和应用对象。但有一共同点:利 用磁场与电场交互作用,使电子在靶表 面附近成螺旋状运行,从而增大电子撞 击氩气产生离子的概率。所产生的离子 在电场作用下撞向靶面从而溅射出靶材。
1.1.1技术分类
磁控溅射在技术上可以分为直流(DC) 磁控溅射、中频(MF)磁控溅射、射频 (RF)磁控溅射。
膜室,降下钟罩。
3.4.2试验主要流程
(1)打开总电源,启动总控电,升降机上升, 真空腔打开后,放入需要的基片,确定基片位置
(A、B、C、D),确定靶位置(1、2、3、4, 其中4为清洗靶)。
(2)基片和靶准备好后,升降机下降至真空 腔密封(注意:关闭真空腔时用手扶着顶盖,以
控制顶盖与强敌的相对位置,过程中注意安全,
2.2.2磁场
用来捕获二次电子的磁场必须在整个靶面上 保持一致,而且磁场强度应当合适。磁场不均 匀就会产生不均匀的膜层。磁场强度如果不适 当(比如过低),那么即使磁场强度一致也会 导致膜层沉积速率低下,而且可能在螺栓头处 发生溅射。这就会使膜层受到污染。如果磁场 强度过高,可能在开始的时候沉积速率会非常 高,但是由于刻蚀区的关系,这个速率会迅速 下降到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同样,这个刻蚀区 也会造成靶的利用率比较低。
2.1.3 气体压强
将气体压强降低到某一点可以提高离子的平均自 由程、进而使更多的离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去撞击阴 极以便将粒子轰击出来,也就是提高溅射速率。超 过该点之后,由于参与碰撞的分子过少则会导致离 化量减少,使得溅射速率发生下降。如果气压过低, 等离子体就会熄灭同时溅射停止。提高气体压强可 提高离化率,但是也就降低了溅射原子的平均自由 程,这也可以降低溅射速率。能够得到最大沉积速 率的气体压强范围非常狭窄。如果进行的是反应溅 射,由于它会不断消耗,所以为了维持均匀的沉积 速率,必须按照适当的速度补充新的反应气体。
在高压作用下Ar原子电离成为Ar+离子和电 子,产生等离子辉光放电,电子在加速飞向 基片的过程中,受到垂直于电场的磁场影响, 使电子产生偏转,被束缚在靠近靶表面的等 离子体区域内,电子以摆线的方式沿着靶表 面前进,在运动过程中不断与Ar原子发生碰 撞,电离出大量的Ar+离子,与没有磁控管的 结构的溅射相比,离化率迅速增加10~100 倍,因此该区域内等离子体密度很高。
2.1.2气体环境
真空系统和工艺气体系统共同控制着气体 环境。首先,真空泵将室体抽到一个高真空 (大约为10-6torr)。然后,由工艺气体系统 (包括压强和流量控制调节器)充入工艺气 体,将气体压强降低到大约2×10-3torr。为了 确保得到适当质量的同一膜层,工艺气体必 须使用纯度为99.995%的高纯气体。在反应溅 射中,在反应气体中混合少量的惰性气体 (如氩)可以提高溅射速率。
2.3可变参数
在溅射过程中,通过改变改变这些参 数可以进行工艺的动态控制。这些可变 参数包括:功率、速度、气体的种类和 压强。
2.3.1功率
每一个阴极都具有自己的电源。根据阴极 的尺寸和系统设计,功率可以在0 ~ 150KW (标称值)之间变化。电源是一个恒流源。 在功率控制模式下,功率固定同时监控电压, 通过改变输出电流来维持恒定的功率。在电 流控制模式下,固定并监控输出电流,这时 可以调节电压。施加的功率越高,沉积速率 就越大。
小心挤压到手指)。
(3)启动机械泵,抽一分钟左右之后,打开 复合真空计,当示数约为10E-1量级时,启动分子 泵,频率为400HZ(默认),同时预热离子清洗 打开直流或射流电源及流量显示仪。
(4)(选择操作)打开加热控温电源。启动 急停控制,报警至于通位置,功能选则为烘烤。
(5)但真空度达到5×10-4Pa时,关闭复合真 空计,开启电离真空计,通氩气(流量
磁控溅射的工作原理是指电子在电场E的作用 下,在飞向基片过程中与氩原子发生碰撞,使 其电离产生出Ar正离子和新的电子;新电子飞 向基片,Ar正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加速飞向阴极 靶,并以高能量轰击靶表面,使靶材发生溅射。 在溅射粒子中,中性的靶原子或分子沉积在基 片上形成薄膜,而产生的二次电子会受到电场 和磁场作用,产生E(电场)×B(磁场)所指 的方向漂移,简称E×B漂移,其运动轨迹近似 于一条摆线。
其中磁控溅射可以被认为是镀膜技术 中最突出的成就之一。它以溅射率高、 基片温升低、膜-基结合力好、装置性能 稳定、操作控制方便等优点,成为镀膜 工业应用领域(特别是建筑镀膜玻璃、透 明导电膜玻璃、柔性基材卷绕镀等对大 面积的均匀性有特别苛刻要求的连续镀 膜场合)的首选方案。
1磁控溅射原理
溅射属于PDV(物理气相沉积)三种 基本方法:真空蒸发、溅射、离子镀 (空心阴极离子镀、热阴极离子镀、 电弧离子镀、活性反应离子镀、射频 离子镀、直流放电离子镀)中的一种。
磁控溅射是入射粒子和靶的碰撞过程。入射 粒子在靶中经历复杂的散射过程,和靶原子碰 撞,把部分动量传给靶原子,此靶原子又和其 他靶原子碰撞,形成级联过程。在这种级联过 程中某些表面附近的靶原子获得向外运动的足 够动量,离开靶被溅射出来。
e-
E
Ar
+ Ar+
+ Ar+
e-
e-
V (<0)
基片 靶材
1.1磁控溅射种类
最后一个变量是气体。可以在三种气体 中选择两种作为主气体和辅气体来进行 使用。它们之间,任何两种的比率也可 以进行调节。气体压强可以在1 ~ 5×10-3 torr之间进行控制。
2.3.4阴极/基片之间的关系
在曲面玻璃镀膜机中,还有一个可 以调节的参数就是阴极与基片之间 的距离。平板玻璃镀膜机中没有可 以调节的阴极。
通常将欲沉积的材料制成板材-靶,固定在 阴极上。基片置于正对靶面的阳极上,距靶 一定距离。系统抽至高真空后充入(10~1) 帕的气体(通常为氩气),在阴极和阳极间 加几千伏电压,两极间即产生辉光放电。放 电产生的正离子在电场作用下飞向阴极,与 靶表面原子碰撞,受碰撞从靶面逸出的靶原 子称为溅射原子,其能量在1至几十电子伏 范围内。溅射原子在基片表面沉积成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