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瘟热的诊断与治疗
犬瘟热的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治

犬瘟热的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治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和致死性的传染病,主要侵袭犬科动物(狗、狼、狐等),传染性极强,对幼犬和老年犬的致病率高,一旦患病往往危及生命,给宠物犬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威胁。
本文将对犬瘟热的症状、剖检变化以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症状1.精神症状犬瘟热的早期症状一般表现为头痛、精神沮丧、食欲减退、或完全不进食等,宠物犬表现出明显的倦怠不振、行动迟缓,对主人的呼唤不愿回应。
2.呼吸症状发病后宠物犬会出现咳嗽、打喷嚏、鼻部分泌物增加,同时伴随着咽喉痛、喘息等呼吸道症状。
病情加重后还可能有严重的呼吸困难。
3.消化系统症状犬瘟热的消化系统症状包括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
病情加重时可能出现呕吐物中带血丝、腹泻便血等症状。
4.体温异常发病后宠物犬的体温将会急剧升高,可高达40-41°C,此为犬瘟热的一个明显特征。
5.皮肤症状犬瘟热还可能引起宠物犬的皮肤症状,包括皮肤瘙痒、脱毛、皮肤红肿等。
6.神经系统症状犬瘟热可引起宠物犬神经系统的症状,表现为肌肉僵直、抽搐、昏迷等。
犬瘟热的症状多种多样,且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略。
一旦发现宠物犬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发热和消化系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确诊。
对于疑似患病的宠物犬要立即进行隔离,避免传染致死。
二、剖检变化1.血液学改变宠物犬患犬瘟热后,血液学检查会出现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变化,也可能出现贫血现象。
2.肠胃变化发病后宠物犬的胃肠道黏膜出现水肿、出血、坏死等病变,导致呕吐、腹泻等症状。
3.呼吸系统病变犬瘟热还可能引起宠物犬的呼吸系统病变,发病后肺部出现水肿、炎性渗出等病变,导致呼吸症状的出现。
犬瘟热的剖检变化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因此对于疑似患病的宠物犬要及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诊断。
三、防治措施1.疫苗预防犬瘟热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犬瘟热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犬瘟热的发生,预防期为1年,因此对于宠物犬应及时接种犬瘟热疫苗。
犬瘟热诊断技术标准

犬瘟热诊断技术标准犬瘟热,又称犬疫,是一种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病死率极高。
因其传播速度快、致命性强,严重威胁着犬类动物的生命安全。
为了准确诊断犬瘟热病毒感染,制定一份犬瘟热诊断技术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这份标准将确保犬瘟热的及时诊断及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有利于保护犬类动物健康。
一、术语和定义1.1 犬瘟热病毒(CDV):引起犬瘟热的病毒。
1.2 犬瘟热感染:指犬瘟热病毒侵入犬体并引起临床表现的感染状态。
1.3 犬瘟热诊断技术:指用于检测犬瘟热病毒的诊断工具和技术。
1.4 犬瘟热诊断标准:制定用于诊断犬瘟热的标准工序和技术规范。
二、犬瘟热诊断技术标准2.1 临床症状检测临床症状检测是犬瘟热诊断的重要步骤,包括高热、呼吸道症状、虹膜炎、呕吐、腹泻等。
诊断者应当具备对犬瘟热的临床症状有清晰的认识和辨别能力。
2.2 实验室检测2.2.1 血清学检测采集犬患者血清样本,采用ELISA、免疫荧光等技术检测犬瘟热抗体,确认其阳性。
2.2.2 分子生物学检测采集患犬的口腔、鼻孔、眼部分泌物或腹泻样本,利用PCR、RT-PCR等技术检测犬瘟热病毒的核酸,确定其感染情况。
2.3 病理学检测在犬患者死亡后,进行尸检,采集组织或器官样本,通过组织切片、染色等方法,观察病变情况,确认犬瘟热的病理改变。
2.4 联合检测为了提高诊断准确度,可以采用不同检测技术的联合,如临床症状检测结合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和病理学检测等综合分析。
三、检测结果判读与报告3.1 判读结果根据临床症状、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及病理学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判断犬是否感染了犬瘟热病毒。
3.2 报告要求做出诊断判定后,将检测结果及诊断意见书面报告给犬主人或执业兽医,尽快采取相应的隔离、治疗和防控措施。
四、实验室和设备要求4.1 实验室环境犬瘟热诊断实验室应具备符合生物安全三级标准的环境,保证检测操作的安全和可靠性。
4.2 设备要求实验室应配备符合标准的ELISA、PCR、RT-PCR等设备,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实验报告犬瘟热诊断技术

实验报告犬瘟热诊断技术
犬瘟热是一种由犬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影响犬科动物。
犬瘟热通常通过暴露于感染的犬只、尿液和粪便、淋巴节点以及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眼泪、鼻涕流等,而后期则可能导致呕吐、腹泻、疲劳和免疫系统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因此,及早诊断犬瘟热对保护犬只的健康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于犬瘟热诊断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病理学检查:通过对病死犬只进行尸检,观察病变组织的特征,可以确定犬瘟热的诊断。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确诊的结果,但需要牺牲动物,且耗时较长。
2. 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犬只的血清中犬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来诊断犬瘟热。
常用的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补体结合试验(CFT)和微量凝集试验(MAT)等。
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犬瘟病毒抗体,但无法区分活性感染和被免疫动物。
3. 分子生物学检测: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可以直接检测犬瘟病毒的核酸,从而诊断犬瘟热。
PCR具有高度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在感染早期就能够检测到病毒,且结果的准确性较高。
此外,还可以通过PCR技术检测犬瘟病毒在咽拭子、呼吸道分泌物、尿液等样本中的存在。
综上所述,病理学检查、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是目前常用于犬瘟热诊断的技术。
血清学检测可以用于筛查大规模的犬群,而分子生物学检测则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结果,尤其在早期感染的诊断上更加敏感。
此外,对于犬瘟热的诊断还需要综合考虑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和其他实验结果,以确保准确性。
诊断犬瘟热的及早和准确对于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隔离病毒传播和治疗感染动物非常重要。
貂犬瘟热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与防控措施

貂犬瘟热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与防控措施貂犬瘟热是一种由貂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貂犬身上。
该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易在貂犬之间传播。
以下将介绍貂犬瘟热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与防控措施。
一、临床症状:1. 高热:貂犬患病后体温升高,常超过40℃。
2. 消化道症状:包括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
3. 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呼吸急促等。
4. 神经系统症状:患病的貂犬常表现为晕厥、抽搐、四肢肌肉强直等。
5. 血液循环系统症状:如贫血、出血倾向等。
二、剖检变化:1. 肺部病变:主要表现为肺部淤血、充血,并伴有肺间质纤维化、肺泡炎症等。
2. 肠道病变: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坏死。
3. 肝脏病变:肝脏充血,并出现肝细胞坏死、肝细胞肿胀等。
4. 脾脏病变:脾脏肿大、充血。
5. 淋巴组织病变:淋巴滤泡萎缩、增生等。
6. 血液病变:贫血、血小板减少等。
三、诊断:1. 临床症状:结合貂犬的临床症状进行初步诊断。
2. 病毒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技术(IFA)等,检测体内是否存在貂犬瘟热病毒抗原或抗体。
3. 病理学检查:对罹患貂犬进行剖检,观察相关组织的病理变化。
四、防控措施:1. 加强环境卫生:保持貂犬栖息环境的清洁、干燥,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细菌和病毒滋生。
2. 合理饲养管理:提供充足的饮水、饲料,保证貂犬的营养充分,增强其抵抗力。
3. 疫苗接种:可以在貂犬到达适宜接种年龄时进行貂犬瘟热疫苗接种,提高其抗体水平,预防病毒感染。
4. 隔离患病貂犬:发现貂犬患病后,应立即将其隔离,防止病毒扩散传播。
5. 做好个人防护:处理患病貂犬时,应佩戴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病毒。
6. 定期检查:定期对貂犬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患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犬细小病毒病,又称犬瘟热,是一种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犬类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
该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并对犬群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以下是关于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的一些内容。
诊断:
1. 临床症状:患犬出现高热、呕吐、腹泻、食欲不振、鼻流泪液、呼吸困难等症状。
2. 实验室检查:通过病毒抗原检测或RNA检测,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可以确定病毒感染。
治疗:
1. 对症治疗:给予患犬足够的休息和营养,保持体内水平稳定,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并预防继发感染。
2. 支持疗法:根据犬的具体情况,可使用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解热药物、抗炎药物等进行治疗。
3. 免疫治疗:可根据犬的免疫状态,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来提高犬的免疫力。
防控措施:
1. 疫苗接种:及时给犬类注射疫苗,建立免疫防线。
常见的犬细小病毒疫苗包括一价疫苗和复合疫苗,可以根据兽医建议选择适当的疫苗。
2. 隔离措施:对于已经感染或疑似感染病毒的犬只,应立即进行隔离,避免传播给其他健康犬只。
3. 环境消毒:对于病毒感染的环境,要进行彻底的消毒,以破坏病毒的生存环境。
4. 健康管理:定期对犬只进行体检,保持犬只的健康状态,提高整体免疫力。
5. 个体防护:饲养者应与犬只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病犬直接接触等。
对于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应早期确诊、及时治疗,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控。
通过疫苗接种、隔离措施、环境消毒、健康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手段,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犬细小病毒的传播。
犬瘟热的诊断与治疗

犬瘟热的诊断与治疗犬瘟热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犬瘟热,俗称狗瘟,或狗麻疹,在病毒入侵的前3天,会出现流鼻水、发烧、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和感冒非常相似。
如果误以为是感冒的而采取了退烧的治疗措施,体温是能控制住;但3天以后,则会再次出现高烧,同时可能还会出现红疹子,此时情况就十分危急了,恐怕会引起全面性的感染,甚至是病毒血症等。
传播途径:主要经由空气传染。
临床所见:犬瘟热是全身性的疾病,外观上常见黏液性及化脓性的眼鼻分泌物,结膜炎、厌食、发烧、呕吐、下痢、抽筋等症状不一。
神经症状常在发病1~3周后产生或是数周后,也有可能一开始就只有神经症状而已。
所以变化很大,也无法预测是否会产生神经症状。
犬瘟热的神经症状要看病毒伤害那一部份神经,症状有共济失调、震颤、抽筋、肌阵挛、颈部僵直。
另外有一些较特殊的症状如:硬趾症(脚垫变硬变厚,会脱皮,常在发病二周后产生)、牙关紧闭、咀嚼动作(Chewinggum,像嚼口香糖)都是犬瘟热的特殊症状。
在幼犬依免疫力强弱、犬瘟热病毒株的强弱,可以有高达75%~90%的死亡率;在成犬也有50%以上的死亡率。
诊断:犬瘟热的实际诊断方法主要是依赖临床上的怀疑。
意思是说一些可能的犬瘟热症状,就是实际上用来诊断犬瘟热的方法。
目前并没有更实际的方法可应用在临床上做诊断用。
治疗:犬瘟热的治疗没有特效药。
治疗方面可分为症状疗法,支持疗法,和刺激免疫疗法。
症状疗法、和支持疗法都可使死亡率降低。
预防:犬瘟热有预防针可预防。
可在幼犬6周大时,开始施打含犬瘟热疫苗的幼犬第一剂预防针。
犬瘟热的传播途径是主要经由空气传染,如同人的感冒病毒一样。
犬瘟热发生在12~16周大且没有打过预防针的幼犬。
初期临床状症和一般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类似,犬瘟热的所有症状并不一定会完全产生,特别是在小型犬幼犬。
所以初期诊断要追踪病程,兽医师才能下诊断。
幼犬第一剂预防针,因为有初乳抗体的干扰,所以效力往往不高,需要再补强二剂,这时建议还不要带出门。
狗瘟症状与治疗经验狗瘟的症状

狗瘟症状与治疗经验狗瘟的症状狗瘟症状与治疗经验篇一犬瘟必须尽早由医生治疗,如果不幸感染病毒,在患病的初期使用免疫血清和抗菌药可以彻底治愈。
不论是住院或在家中医治,都需要为它准备一个温暖干燥的环境。
最重要的是,在幼犬期间就应该带爱犬接受预防接种,流行期间避免外出,千万别接触到病犬及其排泄物、呕吐物。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办法。
当病犬出现明显症状时多预后不良,即使少数病犬耐过,也多留有后遗症。
一般情况下采取特异和对症疗法,防止继发感染,减少死亡。
在病的早期皮下或肌肉注射抗犬瘟热高免血清可收到较好效果。
血清用量每公斤体重2-3ml,连续应用2-3天。
为控制继发感染可选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如卡那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
为改善循环、防止脱水,应大量补给葡萄糖溶液和电解质。
配合消炎、解热药物。
同时采用强心、利尿、止血药物进行综合治疗,为保护胃肠道还可口服鞣酸蛋白和次硝酸铋。
犬瘟热是一种常见的高度接触性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经呼吸道感染,是病毒引起的。
致死率很高,到了病程的中后期治疗时非常菌困难了。
现在一般的采用血清抗体治疗在病程的早期有一定的效果,一旦到了病程的中后期效果就十分差。
因此我觉得你现在没有必要再使用血清,采用输液疗法和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镇静药、抗病毒药。
另外要加强护理,眼睛使用抗生素眼药水点眼,鼻腔也使用一些抗生素使其湿润即可。
治疗:先锋霉素1支/次,每日3次;病毒唑2支/次,每日3次;维生素C 1支/次,每日3此。
护理:每日喂给葡萄糖水,适当放少量食盐,另外在水中加入板兰根冲剂,每次应少量,次数适当多,可每隔2小时为一次。
如抽搐厉害时可注视镇静药,或口服安定(人剂量的1/3-1/2)。
眼药水每日使用7-8次。
但由于已经到了中晚期,所以很难取得良好的疗效。
犬瘟初期症状:发烧,眼屎,鼻头干,鼻涕,性格变蔫,不爱动,不想吃东西。
初期症状和感冒很象,所以经常有大夫把感冒当作犬瘟治疗,当然不排除黑心医院的可能,但这么治疗也有一定的好处,如果万一是犬瘟,早治疗好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
犬瘟热的诊断与治疗(PPT)

负链RNA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 囊膜结构 编码8种蛋白 感染3种细胞
上皮细胞
神经细胞
淋巴细胞
病原介绍 临床症状 诊断手段 治疗手段 流行病学 预防措施
感染犬瘟热的犬初期症状-易与流感混淆
食欲降低,精神萎靡 眼、鼻流出水样分泌物,随后转变为黏液性分泌物
双相热 37.5℃~39℃
病原介绍 临床症状 诊头空气。第一关节上3厘米 处偏内侧,为最佳注射位置,手 指固定静脉避免滑动。切面向上 斜45°刺入静脉。
3
有回血后平推针头进入静脉不到1 厘米,左手按住针头,右手松开 皮筋,调解输液速度。
诊断手段
治疗手段
流行病学 预防措施
1.输液器针头6号或者5号半的针头,大型犬用7号针头。 2.烈性犬考虑用先用镇静剂氯丙嗪等。 3.脱水严重无法回血的犬可在颈静脉注射。
吉林五星宠 安士佳
执业兽医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中国兽医协会
对犬瘟热特点的解释,宠物主人信赖宠物医生的桥梁
第七条 执业兽医应当热情接待动物主人和患病动物, 耐心解答动物主人提出的问题,尽量满足动物主人 的正当要求。
第八条 执业兽医应当如实告知动物主人患病动物的 病情,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遇有难以诊治的患病 动物时,应当及时告知动物主人,并及时提出转诊 意见。
犬瘟热的诊断与治疗
病原介绍 临床症状 诊断手段 治疗手段 流行病学 预防措施
病原介绍 临床症状 诊断手段 治疗手段 流行病学 预防措施
病原介绍 临床症状 诊断手段 治疗手段 流行病学 预防措施
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 大蛋白
H、F蛋白功能是识别、吸附、融合宿主细胞 C、V蛋白功能通过抑制细胞因子分泌从而抑制免疫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宠物解剖与生理学作业
--犬瘟热的诊断与治疗
专业:09动物医学二班
犬瘟热的诊断与治疗
摘要犬瘟热目前在我国经常引起大批犬貂狐等动物发病,病死率30%-80%而且该病经常引起混合感染,如与传染性肝炎、冠状病毒、细小病毒及集继发感染,死亡率可达80%。
因此犬瘟热是当前宠物饲养业、经济动物养殖业危害最大的疫病之一,往往给经济动物养殖业和动物观赏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故对该病的诊断和防治尤为重要。
关键词犬瘟热诊断治疗预防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
早期呈双相体温热型,症状类似感冒,随后以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胃肠炎为特征。
该病后期可见有神经症状出现如痉挛、抽搐。
部分病例可出现鼻部和角垫高度角质化(硬脚垫病)。
[1]
1 诊断
1.1流行情况
某养犬厂养的牧羊犬和藏獒有八只先后出现发抖、呕吐、拉血便等症状,在用土霉素肌注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等无效,目前已有两只死亡的情况下,来我所实习的医院请医生出诊。
早初期症状:类似感冒的症状,结膜潮红不结,有水样眼分泌物,打喷嚏流水样鼻涕,精神差,无食欲,卧地不愿动,肺呼吸音增粗,体温升高40℃持续8~18h 后,
经1~2d的无热潜伏期,体温再度升高至40℃左右,并持续数天,在持续时间和高
上取决于器官病变的严重程度。
在高热之下于2~3d内死亡的最急性型病例很少见。
呼吸道症状:一般在第二次体温升高时病情恶化,出现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症状。
呼吸系统的症状是本病的主要症状,鼻液增多,并渐变成黏液脓
性鼻汁,在打喷嚏和咳嗽时会附着在鼻孔周围。
呼吸加快,但症状恶化时,呼吸减弱,由张口呼吸变为腹式呼吸。
消化系统症状:随着体温的升高,开始出现食欲不振,以胃肠炎为主,呕吐,拉稀,粪便呈暗黑色或草绿色,带有黏液或血液,粪便恶臭,肠音细弱无力,随后变为完全不食,大量饮水。
由于消化机能减退,往往发生呕吐。
初期便秘,不久便发生下痢,粪便中混有黏液,恶臭,有时混有血液和气泡。
口腔内发生溃疡,有的舌色变白。
神经症状:神经症状性犬瘟,大多在上述症状10d左右出现。
临床上以脚垫角质化、鼻部角质化的病例引起神经性的症状多发。
由于犬瘟热病毒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部位不同,症状有所差异。
病毒损伤脑部,表现为癫痫、转圈、站立姿式异常、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咀嚼肌及四肢出现阵发性抽搐等其它神经症状,此种神经性犬瘟预后多为不良。
眼睛的损伤犬瘟热病毒可导致部分犬眼睛损伤,临床上以结膜炎、角膜炎为特征,角膜炎大多是在发病后15d左右多见,角膜变白,严重者可出现角膜溃疡、穿孔、失明。
末期症状主要表现
为非化脓性脑炎,流涎空嚼,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倒地抽搐。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部位不同,病犬表现的症状一般有癜痫,兴奋,萎顿,好动,转圈,步态及站立姿式异常,共济失调,全身强直性或震发性痉挛,局部肌肉麻痹等。
有的则长期处于萎顿状态。
将手置于犬耳根处可感觉到其全身震颤。
其他表现和症状犬瘟热的临床判定也可根据以下四个症状:
(1)体温升高
(2)结膜潮红不结
(3)似感冒症状
(4)发生角质化—临床上以脚底皮肤角质化来判定:如细沙,一般病程两到三天;如粗沙,一般病程四到五天;如干板裂,一般病程七到八天;干硬,一般病程十天以上。
以上四个症状中任两个症状成立都可判定为犬瘟热。
它有别于犬传染性肝炎及犬细小病毒病。
1.2 实验室诊断
血液学和血清生化试验在犬瘟热的诊断中无太大意义。
在表现严重全身性症状和神经症状的幼犬,血液学变化主要表现为淋巴细胞减少。
试验感染新生幼犬可见血小板减少和再生性贫血。
通过血常规检查,有时可在外周血循环中,尤其是淋巴细胞中见到包涵体。
血沉棕黄层抹片检查则较常发现包涵体,尤其在发育早期更易见到。
2 治疗
2.1 以呼吸道为主的犬瘟
加强营养,改善护理,同时宜早用抗菌药物,止咳化痰,制止渗出,促进渗出物的吸收和排除,进行支持疗法。
抗菌消炎。
抗生素用青霉素类如氨苄西林素、阿莫西林,头孢三代如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这些药物对G+、G-都有效而且毒性和副作用都比较小。
根据犬体大小静脉注射或针剂,每天一次,治疗一个疗程(3~5d)看其效果再看是否要改变治疗方案。
应同时应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双黄连等。
止咳化痰。
咳嗽是机体自我保护表现出的症状,如果咳嗽的程度很轻微,可以考虑不使用药物治疗;如果咳嗽的程度比较厉害,应及时使用平喘镇静类药物如氨茶碱,缓滴,以免输液过程中发生意外,也可以用雾化吸入。
制止渗出。
为了制止渗出可缓慢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溶液。
促进渗出物的吸收和排除。
服祛痰药和皮下注射利尿药如呋噻米等。
营养支持疗法。
除了静脉滴注葡萄糖、氨基酸等补充外,还可以使用专门的处方犬粮、营养膏等满足机体必须的营养需求。
2.2 肠炎型
尽可能的禁食禁水,以避免对肠道黏膜的刺激、诱发反射性的呕吐,加重病情,在禁食禁水24h以上,无呕吐的,可给予微量的饮水,如果仍没有呕吐,即可慢慢增加饮水量和流质易消化的食物。
止吐止泻。
对持续性/顽固性的呕吐:应给予镇静、止吐,并应用具有抗胆碱药物,如氯丙嗪,阿托品,可减少肠道的蠕动和痉挛,还有止吐作用,也可以应用胃复安等止吐药物;止泻可应用庆大霉素等药物,对于出现出血性肠炎症状应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