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松枯死与松材线虫病侵染的关系研究
松树主要病虫害的分析与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松树主要病虫害的分析与防治技术措施研究松树是一种常见的树种,它们在森林和公园中都十分常见。
松树也面临着多种病虫害的威胁,这些病虫害会对松树的生长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对松树主要病虫害的分析和防治技术措施进行研究,对于保护松树的生长至关重要。
一、松树的主要病害1. 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是一种寄生于松树木质部的线虫,会对松树造成严重危害。
患病的松树会出现松脂管内有白色粉末状泡沫,而且松树的树皮会变得干燥松脆。
受害的松木在剖切时会有明显的褐化并伴有松香味。
防治技术措施:(1)选用健康种苗进行栽种,不使用受到感染的松木或松木制品;(2)加强田间管理,保持松树的健康状态;(3)定期对松树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患病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松材虫松材虫是松木材林害虫的主要成虫,在树皮皲裂处产卵和取食,在松树受损树身处取食宜家,严重危害松树。
松材虫的存在会导致松树的树皮褐化,形成破损和孔洞,直接危害了松树的生长。
防治技术措施:(1)松树栽植地附近,不要栽种易成为松材虫的松树木种;(2)采用化学防治技术,使用合适的杀虫剂对松材虫进行防治;(3)及时清除树林中的枯枝败木、树桩和虫源,减少松材虫的滋生地。
3. 松锈病松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松树病害,主要侵害松树的叶片和嫩枝,会导致叶片变黄、脱落等现象,严重影响松树的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
防治技术措施:(1)增强松树的免疫力,保持其健康生长;(2)采用高效杀菌剂对松锈病进行喷洒治理;(3)及时清除树叶和枯叶,减少真菌的滋生地。
1. 松毛虫松毛虫是松树的常见害虫,它会在松树的树干和树叶上产卵并孵化,以松树为食,导致松树的叶片被大量吞食,严重影响松树的生长。
防治技术措施:(1)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引入天敌等天然控制因素;(2)定期对松树进行清理和喷洒杀虫剂,控制松毛虫的数量。
三、松树的综合防治措施1. 加强松树的管理对种植的松树进行管理,保持其健康生长,注意树体修剪和整形,及时清理枯枝败木和树皮。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及防控对策研究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及防控对策研究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木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松树疾病。
松材线虫是一种寄生在松树木材中的线虫,它通过松树木材内的松栫蠕虫进入松树内部,繁殖并破坏松树的木质部分,导致松树生长受损,甚至死亡。
松材线虫病对松木林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对于松材线虫病的防控对策研究至关重要。
一、松材线虫病的危害1. 对松树的直接危害松材线虫通过松树内的松栫蠕虫进入松树内部,繁殖并进一步破坏松树的木质部分。
这会导致松树的生长受损,木材质量下降,甚至最终导致松树死亡。
这对于木材资源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对松木林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 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危害松材线虫病的爆发会导致大片松树林的大面积死亡,这会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严重影响。
松树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维持森林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松材线虫病的蔓延会打破这种平衡,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恢复变得更加困难。
3. 对环境的影响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松树本身,它还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松树死亡后,会导致土壤侵蚀加剧,地表覆盖减少,地质灾害风险增加,从而对周围的环境和生态环境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目前比较有效的防控松材线虫病的方法之一。
通过引入天敌昆虫,比如天敌寄生蜂和天敌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松材线虫的数量,从而减少病害的蔓延。
这种方法对于松材线虫病的防控效果比较好,而且对环境友好,不会造成其他污染问题。
2. 化学防治3. 育种抗病品种通过育种方法培育出对松材线虫病具有一定抵抗能力的松树品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害的发生。
这种方法能够长期地减少病害的发生,而且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防控松材线虫病的方法。
4. 力促增强松树免疫力在松材线虫病的防控过程中,应该结合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管理以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综合运用各种防控技术手段,不断深入防控研究。
应该加强行业管理和立法,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合力,共同推动松材线虫病的防控工作。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探讨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探讨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重要疾病,由松材线虫侵入松树并繁殖引起。
这种疾病会导致松树生长受阻、枝叶逐渐干枯和死亡,给林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如何有效地防治松材线虫病一直是林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本文将就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生物防治技术1. 天敌利用利用天敌控制松材线虫的方法是通过引入天敌,如寄生性线虫、捕食性螨和寄生性线虫等,来降低松材线虫的数量,从而控制病害的发生。
这种方法要求在引入天敌时选择适合的时间和地点,使其能够有效地控制松材线虫的数量,但也存在着引入不适应环境的天敌导致无法控制松材线虫数量的风险。
2. 生物农药利用生物农药是指由微生物、动物或植物等天然物质提取的,能够有效控制害虫数量的农药。
利用生物农药来控制松材线虫数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够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
3. 微生物防治利用微生物来控制松材线虫数量也是一种常见的生物防治技术。
例如利用线虫病原菌可以通过对松材线虫的感染,从而控制松材线虫数量的增长。
1. 杀虫剂喷洒使用杀虫剂对松树进行喷洒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化学防治技术。
通过合理使用杀虫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松材线虫数量的增长。
2. 土壤灌注杀虫剂土壤灌注杀虫剂的使用是通过将杀虫剂混入土壤中,使其浸润到松树的根系部位,从而达到控制松材线虫数量的目的。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较为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
1. 林业健康保护通过加强对松树生态环境的管理和保护,提高松树的抗病能力,从而避免松材线虫病的发生。
例如可以通过适度改善松林的土壤环境、增加松树的养分供应等方法来提高松树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预防松材线虫病的目的。
1. 疫病监测通过对松树群体进行定期的监测,提前发现松材线虫病的发生。
一旦发现松材线虫病的迹象,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减少病害对松树的危害。
2. 强化管理加强对松树生长环境的管理,及时清除病态、虫害的松树,及时修剪松树,保持松树的健康生长状态,减少松树感染松材线虫病的风险。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探讨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探讨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致命性疾病,由线虫寄生于松木树干内部引起,严重危害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为了有效防治松材线虫病,需要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如控制病原体传播、提高松树抗病能力、定期检查监测等。
1. 病原体的传播控制松材线虫病的病原体主要通过松材线虫传播。
因此,控制病原体传播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主要措施包括:(1)松树枯死部分的清除。
将枯死的树干、枯枝落叶、松树树冠内部死亡枝叶、树皮及细枝等清理干净,减少寄生松材线虫的树木数量,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2)病树的排查。
及时发现罹患病害的树木,对其进行标记并进行相应的防治工作,以避免松材线虫病病原体的传播。
(3)林带隔离。
对于病害严重的林区,可采取隔离措施,如围栏、护林带等,避免病原体的传播。
2. 提高松树抗病能力松树的抗病能力是预防和防治松材线虫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提高松树的抗病能力可采取以下措施:(1)选种时注意。
松树选种要基于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如马尾松、红松、松岩等。
(2)合理种植密度。
增加松树间的竞争,提高松树的生长速度,是提高其抗病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3)定期施肥。
松树生长需要养分,缺乏养分会影响其抗病能力。
因此,施肥是提高松树抗病能力的必要手段之一。
3. 定期检查监测定期检查监测是有效防止松材线虫病发生的关键环节。
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患病松树,并进行相应的防治工作,以避免病害的扩散。
监测包括:(1)树干检查。
用手杖轻敲松树树干,听其回音,发现回音低沉、响亮程度有差别等情况时,均需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2)地面检测。
在林木树冠下落叶处,发现树干裸露部位有与树木的薄皮连接部位处略微拱起的团状物,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线虫。
(3)定期抽检。
通过抽样调查得出病树的发病情况、病程及传播范围等,为防治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和综合防治途径分析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和综合防治途径分析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一种松树疾病,对松树造成严重危害。
松树是我国重要的林木资源,但松材线虫病却给松树的生长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对松材线虫病的危害和综合防治途径分析进行介绍。
一、松材线虫病的危害1、对松树生长的影响松材线虫寄生在松树体内,通过吸食松树的树液,使松树的生长受到抑制。
受害的松树会出现树皮干裂、树木枯死等现象,严重的影响了松树的生长和发展。
2、易传播松材线虫不仅在寄主松树内繁殖,还可以通过松树的树脂、胶带、材料等途径传播,因此易于在林区间传播蔓延,造成更大范围的危害。
3、经济损失松材线虫病斑斑点点的出现在松树林,不仅影响了林木资源的开发价值,还给相关产业带来了严重经济损失。
松材线虫病对松树的危害不容忽视。
二、综合防治途径分析(1)加强经营管理开展合理的林分间伐,促进松树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加强对松树的护理管理,保持林分的整洁和通风,减少病虫害的繁殖传播。
(2)防治病虫害在松树病虫害的高发季节进行定期的病虫害防治,采取喷洒农药、贴树胶带等方法,控制松材线虫的传播,减少病害的发生。
(1)机械防治定期对林地进行清理,清除病虫害以及危害松树的杂草、枯枝等,减少松材线虫的生存环境,从根本上防止病害的传播。
结合松树的生长特点,对松树进行修剪整形,保持松树的健康生长,减少病害的发生。
在松树的幼苗期,采取包覆、覆盖等物理防治手段,防止松材线虫的侵害。
(3)化学防治通过喷洒杀虫剂等化学手段,控制松材线虫的传播和繁殖,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1)多种手段结合在实际的防治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手段综合防治,如结合机械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手段,协同发力,全面防治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传播。
(2)科学管理加强对林木资源及周边生态环境的科学管理,建立健全的防治制度和管理体系,依法、科学地开展松材线虫病的预防和防治工作。
(3)推广科学知识加强对广大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科学防治意识,鼓励大家关注并参与到相关工作中,共同维护好松树资源,防止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传播。
古松枯死与松材线虫病侵染的关系研究

古松枯死与松材线虫病侵染的关系研究摘要通过研究古松枯死与松材线虫病侵染的关系,发现古松枯死过程与松材线虫在古松内枝间存在侵染循环有密切关系,多枝的古松往往先枯死1~2个枝条,一般要花2~3年时间,通过松褐天牛羽化侵染把疫病扩散到所有枝条后,才能导致整株古松枯死。
可采取外设屏障即对古松表面喷药或体内注射方式,抑制松褐天牛补充营养和产卵以提高抗松材线虫病能力;也可采取内清病原方法即对古松注射杀线虫药物以提高抗松材线虫病能力。
关键词古松枯死;松材线虫病;侵染循环古松是历史文化遗产,一般树体高大,枝粗冠大,是地面的庞然大物。
在松材线虫流行发生区,大树体内的局部枝条,招引到少量带疫松褐天牛补充营养,接种松材线虫。
按传统的松材线虫病理论,不管是大树小树只要感染松材线虫,松树在60d内必死无疑。
实际上带疫松褐天牛成虫侵染大松树往往造成枝条枯死而即局部枯死现象相当普遍,因此松材线虫病是否会导致松树在短时间内全树枯死,是否还有时间抢救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宁波市是全国松材线虫病最严重流行区,境内许多百年以上古松也遭松材线虫病侵染而枯死,笔者对古松枯死规律进行观察研究,发现古松枯死过程与松材线虫在古松株内枝间存在侵染循环有密切关系,多枝的古松往往先枯死1~2个枝条,一般要花2~3年时间,通过松褐天牛羽化侵染把疫病扩散到所有枝条后,才能导致整株古松枯死,现把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选择宁波市境内多枝大古松数株作为观察材料。
第1株为奉化市尚田镇桥棚村风水古松(马尾松),树龄400年,主干直径1.0m,分2个大枝向空中伸展,树冠大,树高约22m,2005年因松材线虫病枯死。
第2株为余姚市丈亭镇梅溪村风水古松(马尾松),树龄约300年,主干直径80cm,通直,高约30m,树冠一般,侧枝较粗,2004年因松材线虫病枯死。
1.2试验方法对这些枯死古松作锯倒处理,检查各大枝松褐天牛羽化孔和蛀入孔,并计数、拍照,对有羽化孔的大枝再根据木质腐变程度和羽化孔新鲜程度分析枝条枯死时间。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及防控对策研究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及防控对策研究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感染引起的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疾病,对松树生长和林业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松材线虫病会使松树萎黄、枯死、矮化、凋萎,并且影响松树幼苗的生长及新枝的生长发育,从而影响林地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松树生长受到影响。
松材线虫是在松树内部环境介质中生活的寄生虫,会破坏松树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新陈代谢活动,并以此形成隧道和树皮裂隙开口,阻碍了水分和养分的向上输送,使松树不能正常生长,从而导致松树受损或死亡。
2、林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松树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关键植物,如果松树遭到松材线虫病的侵害,就会导致林地的生态环境破坏,降低了土壤和森林的生产力,并伴随着大量的生物硝化作用和土壤侵蚀现象。
3、经济效益的下降。
松林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如果松树遭到松材线虫病的侵害,就会导致生产力下降,相应地导致经济效益的降低。
而且由于该病不可控,耗费大量劳动力和财力治疗无效,影响了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防控松材线虫病,切实降低其对松林资源的危害?以下是相关防控对策:1、加强松林病虫害监测和预警。
通过对松树生长环境、病虫害发生规律、病害症状状态等因素的调查和分析,以及对气象因素、人为干扰等方面的考虑,制定相应的预防和管理措施。
2、加强松林的管理和维护。
松材线虫病主要发生在近地部、小枝和疏枝萎蔫的松树上,因此,加强松林的培育和修剪、选择合适的松林冠层重建方法,防止松树懒散,对可以作为基地的阳坡等地块设置清理田间杂草、复盖秸秆或草本植被等措施。
3、处理枯死女果实和枯死的松叶。
将枯死的女果实和枯死的松叶处理掉,燃烧或埋地,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4、化学防治。
松材线虫病的化学防治主要依赖于杀线虫剂和定向芽生抑制剂,以松叶之后在滞停或初夏及早春间进行防治,应选择适合化学防治的剂型和运用方式,对新药进行安全性评估,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及防控对策研究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及防控对策研究松材线虫病是一种危害林木的重要病害,它是由松材线虫侵入松树内部引起的一种病害。
松材线虫属于线虫门,是一种微小的寄生蠕虫,它主要以松树为宿主,在松树内部滋生,并通过松树内部的细小通道进行传播。
松材线虫病对于森林资源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有着严重的危害性。
本文将针对松材线虫病的危害及防控对策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松材线虫病的危害松材线虫病主要危害松树,尤其是对于马尾松等松树种类的危害更为严重。
松材线虫病主要表现为松树的内部部分受到侵蚀而产生的病害。
松树受到松材线虫病侵害后会出现内部褐化,导致木质部分的腐烂。
松材线虫的滋生会导致松树内部产生树脂,使松树外部表面出现树脂痕迹。
松材线虫还会通过其他昆虫的传播,加速松树的感染和病害扩散。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减少松树资源。
松材线虫对松树的侵害会导致松树的生长受阻,严重的会导致松树的死亡。
这些松树资源的流失不仅影响了森林生态平衡,也损害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造成森林灾害。
松材线虫病对松树的侵害会导致松树的弱化,使得松树易受风吹袭击,进而引发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
3. 影响森林生态环境。
松材线虫病对于森林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它不仅损害了松树资源,还可能导致其他植物资源的破坏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对于松材线虫病的危害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的防控对策。
二、松材线虫病的防控对策研究1. 加强监测和预警。
及时发现松材线虫的侵害是有效防控的第一步。
通过加强监测和预警工作,能够及时了解松树的病情和松材线虫的分布情况,并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2. 加强疫病防治。
在发现松材线虫病的病情后,应及时采取化学防治手段,进行疫病防治工作。
可以采用喷雾、灌输等方式,使用杀虫剂进行灭杀松材线虫,保护松树的生长。
3. 强化森林保护管理。
加强森林保护管理工作是防控松材线虫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完善的森林防火带、清理林间草丛、定期修剪松树等方式,可以降低松材线虫的繁殖环境,减少松树被感染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松枯死与松材线虫病侵染的关系研究
摘要通过研究古松枯死与松材线虫病侵染的关系,发现古松枯死过程与松材线虫在古松内枝间存在侵染循环有密切关系,多枝的古松往往先枯死1~2个枝条,一般要花2~3年时间,通过松褐天牛羽化侵染把疫病扩散到所有枝条后,才能导致整株古松枯死。
可采取外设屏障即对古松表面喷药或体内注射方式,抑制松褐天牛补充营养和产卵以提高抗松材线虫病能力;也可采取内清病原方法即对古松注射杀线虫药物以提高抗松材线虫病能力。
关键词古松枯死;松材线虫病;侵染循环
中图分类号q959.17;s763.71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09)01-0128-01
古松是历史文化遗产,一般树体高大,枝粗冠大,是地面的庞然大物。
在松材线虫流行发生区,大树体内的局部枝条,招引到少量带疫松褐天牛补充营养,接种松材线虫。
按传统的松材线虫病理论,不管是大树小树只要感染松材线虫,松树在60d内必死无疑。
实际上带疫松褐天牛成虫侵染大松树往往造成枝条枯死而即局部枯死
现象相当普遍,因此松材线虫病是否会导致松树在短时间内全树枯死,是否还有时间抢救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宁波市是全国松材线虫病最严重流行区,境内许多百年以上古松也遭松材线虫病侵染而枯死,笔者对古松枯死规律进行观察研究,发现古松枯死过程与松材线虫在古松株内枝间存在侵染循环有密切关系,多枝的古松往往先枯死1~2个枝条,一般要花2~3年时间,通过松褐天牛羽化侵染
把疫病扩散到所有枝条后,才能导致整株古松枯死,现把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选择宁波市境内多枝大古松数株作为观察材料。
第1株为奉化市尚田镇桥棚村风水古松(马尾松),树龄400年,主干直径1.0m,分2个大枝向空中伸展,树冠大,树高约22m,2005年因松材线虫病枯死。
第2株为余姚市丈亭镇梅溪村风水古松(马尾松),树龄约300年,主干直径80cm,通直,高约30m,树冠一般,侧枝较粗,2004年因松材线虫病枯死。
1.2试验方法
对这些枯死古松作锯倒处理,检查各大枝松褐天牛羽化孔和蛀入孔,并计数、拍照,对有羽化孔的大枝再根据木质腐变程度和羽化孔新鲜程度分析枝条枯死时间。
同时对只有蛀入孔没有羽化、有蛀入孔有当年羽化孔、有蛀入孔有隔年羽化孔的枝条采取木质部样本,带回室内分离镜检病原松材线虫。
根据病原线虫和羽化孔、枝条的新鲜程度综合分析枝条枯死时间。
2结果与分析
2.1奉化市尚田镇桥棚村古松枯死过程
奉化市尚田镇1998年发生松材线虫病,2004年位于桥棚村的风水树,树高22m,胸径80cm,分2个大枝的古松因松材线虫病而枯死。
2005年3月先用卸枝法对该古松逐段伐倒,同时对伐下的段木
进行检查,发现有变形羽化孔,枝条皮脱落,木质部黑色的粗枝条1段;1号枝经计数有羽化孔13个;有较新鲜羽化孔,尚有树皮,木质部淡黄色的粗枝条2段;2号枝、3号枝经计数分别有羽化孔18个、45个;其他枝条和两大枝上只见松褐天牛蛀入孔而无羽化孔。
由此可见,该古松2004年全株枯死,有2段带新鲜羽化孔的木段,说明该段木的羽化孔产生于2003年,则其蛀入孔为2002年的,即该段木在2002年即枯死。
黑色无皮段木上有变形的羽化孔,说明该羽化孔是2002年留下的,则其上的蛀入孔是2001年留下的,即该枝2001年枯死。
据村民反映,2001年早春,因安装电器架线,锯掉了多个松枝,随后在锯掉枝的旁边一枝在当年9月份枯死,符合松材线虫病流行规律(见表1)。
由表1可见,松褐天牛成虫产卵从小枝到大枝有渐渐减少趋势。
4~7号枝随枝径增大,松褐天牛蛀入孔从50个减少到10个;8~13号枝随枝径增大,松褐天牛蛀入孔从80个减少到20个,反映了松褐天牛成虫从上到下产卵习性。
2.2余姚市丈亭镇梅溪村古松枯死规律
余姚市丈亭镇1998年发生松材线虫病,2004年位于梅溪村的1株古松,胸径70cm,树高25m,因松材线虫侵染而枯死,2004年12月把枯松伐倒检查,发现有2个大侧枝上有松褐天牛羽化孔,主干和其他侧枝均未见羽化孔,而只见蛀入孔。
由此可见,侧枝上的羽化孔是2003年松褐天牛和松材线虫侵染而枯死。
对2004年有蛀
入孔的木质部采样镜检,只检到少量松材线虫。
3讨论
古松树均为马尾松,对松材线虫病表现出一定的抗病
性。
因此,古马尾松在松材线虫病侵染下,均需通过带疫松褐天牛成虫在株内枝间侵染循环,表现为逐枝多年枯死现象,一般并不表现为当年立即枯死。
根据古松枯死规律可以采取措施保护古松免受松材线虫病侵害,可外设屏障即对古松表面喷药或体内注射方式,抑制松褐天牛补充营养和产卵,以提高抗松材线虫病能力;也可采取内清病原方法即对古松注射杀线虫药物,以提高抗松材线虫病能力;即使发现古松已有1株枝条开始枯死,仍可采用这种办法予以急救。
同时,在松褐天牛产卵期释放管氏肿腿蜂保护古松。
4参考文献
[1] 张世渊,陆高.松褐天牛交尾产卵行为和卵期、孵化率测定[j].森林病虫通讯,2000(1):34-36.
[2] 张世渊,蔡道尧,陆高.松褐天牛羽化历期和各虫态在被害树上的分布[j].森林病虫通讯,2000(5):14-16.
[3] 柴希民,蒋平.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 熊秉红,熊泽瑞,李元文.白云山风景区松材线虫病防治措施[j].现代园艺,2006(9):32.
[5] 王功桂,周灵会,王长旭,等.管氏肿腿蜂防治松墨天牛技术[j].中国森林病虫,2004,23(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