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危机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上市公司危机管理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中国上市公司危机管理

研究报告

北京知本创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观点摘要

135家沪深两市主板ST未退市研究观点摘要

135家沪深两市主板ST未退市企业中约百分之八十成立于1990-1999年间,约百分之七十在1990至1994年间上市。

1998年证券交易所开始实行ST制度以来,2005-2009年五年间,沪深两市主板上市企业被特别处理的企业数量比2001-2004年翻了一番。

2001-2010年间,135家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有6年负值,出现了6年亏损,而且亏损年度的亏损额明显大于盈利年份。

2001年到2010年,企业亏损面处于扩大趋势,在2009年达到最大,亏损面为%,2010年企业亏损面大幅减小,亏损势头得到缓解。

从不同资产增长率的上市公司数量来看,2001-2010年间,处于负增长的上市公司数量在不断上升趋势,2008年,资产处于负增长的的上市公司有103家,占%,2009年后有所下降。

2001年到2009年,135家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2005到2009年,增长率一直维持在5%以下,2008和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连续两年负增长,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最低,为1460亿元;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长,主营业务收入相对2009年增长%。

53家深市主板ST企业深度研究观点

人员状况极不稳定。2001-2010年度,53家深市ST企业中,有16家曾经出现减少幅度大于60%的剧烈减少,9家企业曾经出现员工人数小于等于30人的情况。*ST盛润A 、*ST泰复、ST 太光、*ST星美均多次出现过员工人数少于10人的情况。

由主营业务引发的危机主要表现出三种类型:固守阵地型、漂移不定型、盲目多元化型:(1)固守阵地型企业主营业务大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易受新技术的冲击、原辅料和能源价格的变动、国家宏观调控的影

响、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世界经济与政治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2)漂移不定型企业在不同的行业之间频繁地变动,而且在各个行业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5年,容易导致多元化产业结构,投资分散。自有资金缺乏,债务负担重,融资困难等问题;(3)盲目多元化型企业表现为盲目同时进军多个行业,但行业的相关性较差,产业发展方向不明确,资金短缺严重,债务纠纷和负担较重,公司结构不够合理,管理费用增加。

股权变动频繁引发危机。53家企业在2001~2010年期间,平均每年发生股权变动次,每家企业发生股权变更平均次。

审计危机。53家企业中在2001-2010年间曾出现36份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这些报告往往表示企业已经陷入十分严重的、或不可预知的危机之中。而大多数出现拒绝表示意见的企业中,常常涉及担保、诉讼、负债等危机,且往往持续多年。

大股东及高管异议危机。2001-2010共有8家企业曾经出现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声明对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无法保证或存在异议。其中,S*ST华塑(000509)在2002-2006年间连续5次有公司董事提出反对年报的真实性。

重点案例研究

ST张家界,中国山水第一股的危机与重生

ST传媒:新媒体对平面媒体领军企业的冲击

中国上市公司危机发展火山模型

上市公司具有获得大量宝贵社会资源、面对众多利益群体、信息披露责任较大、监管制度愈益严格、所处环境越来越发展,危机诱发因素不断增多等重要特征。因此,我们认为:

危机无处不在,自然灾害、社会公众事件、行业环境变迁、政府宏观政策调整、世界经济危机等是容易导致危机的高诱发因素。

危机是长期伴随企业成长的客观现象,与其研究如何防范危机,不如学会

怎样管理危机。

企业不可能准确预知诱发严重危机的事件,但是必须了解,能够被危机诱发因素真正击垮的是身残体弱的问题企业。

行业类别与危机爆发的概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选择如何扩展主营业务,比选择进入什么行业重要的多。

危机演进有着内在的客观规律,在以恶性财务危机、严重司法问题、退市风险加剧等多种形式爆发恶性危机之前,公司早已被诱发因素增多、主营业务能力不断下降、主业扩展不利、股权变动频繁等问题困扰多年。

因此,我们提出“中国上市公司危机发展火山模型”(见图21)用以解释危机发展规律——上市公司危机共分为三个阶段,五个周期:

地表下危机阶段——潜伏期,主要表现为危机诱发因素增多,活动频繁

等;

火山山体危机阶段——可以进一步分为Ⅰ期、Ⅱ期、Ⅲ期,其中,Ⅰ期主要表现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下降等;Ⅱ期主要表现为多元化发展不利、股权结构不稳定、变动频繁等;Ⅲ期主要表现为严重财务危机、严重资产危机、审计危机、遭遇特别处理危机等。

火山口危机阶段——爆发期;主要表现为恶性财务危机、严重司法危机、退市危机等。

目录

第一章研究概述

“危机”本身是一个公共概念,国内的企业管理领域的危机研究可追溯到1989年《破产法》颁布之后,当年5月1日王苏撰写了一篇以《<破产法>与企业危机管理》为题的论文,发表在《经营与管理》上。自此,危机管理的研究就与重大事件结下不解之缘。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资本市场逐步规范以来,上市公司已经愈益成为我国优秀企业的代表,它们掌握着不可多得的经营资源,引领多个行业实现快速腾飞。它们的兴盛与衰落,不仅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状况,其中的规律也将对我们未来全面展开企业危机管理研究,构建企业危机管理系统理论框架奠定基础。因此,本研究的主要方法可以概括为:

研究对象:

选取沪深两市特别处理但未退市共135家企业为研究对象。

其中对深市主板市场53家ST但未退市企业进行深度分析。

资料来源

财务分析部分的信息全部来自于国泰君安数据库上述公司2001-2010年各年财务数据。

其他信息主要来自于各公司2001-2010年各年的《年度报告》。

研究目标

试图在经典企业成长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公司财务等的支撑下,展

开对上述公司基本概况、主要危机诱发因素、危机类型以及危机演进

规律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