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零售业的发展
中国零售市场之女装行业状况[1]
![中国零售市场之女装行业状况[1]](https://img.taocdn.com/s3/m/c0a99579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8.png)
(一) 欧美系
4. 中国本土化的国际流行品牌
艾格 Etam
1916年,创始人 Max Lindeman 先生开办的第一间以“Etam”为名的零售店在德国 柏林开业
1928年,艾格 (Etam) 品牌连锁店网络发展到了法国巴黎,第一间艾格 (Etam) 巴黎 点地址位于Saint-Honoré大街376号,艾格 (Etam) 以此为基地,逐步成为法国乃至欧 洲的著名女装连锁店。
1
春夏(9、10月上旬)
2
秋冬(2、3月)
中国零售市场之女装行业状况[1]
(一)欧美系
1、欧美一线品牌
巴黎时装周 米兰时装周 纽约时装周 伦敦时装周
Jean Paul Gautier、CHANEL、CHRISTIAN DIOR 、Marc Jacbos、Anna Sui、STELLA MCCARTNEY 、AGNÈS B、LOUIS VUITTON、GIVENCHY 、 KENZO 、VALENTINO、ISSEY MIYAKE、 GIVENCHY、YVES SAINT LAURENT 、CELINE 、 LANVIN、JEFEN(谢峰) .
1972年,看中亚洲相对低廉的采购成本,邢李源在香港经营的
成衣厂成为ESPRIT采购来源之一。
70年代末,ESPRIT在香港生产、分销及零售。1974年,邢李源、Susie和 Douglas在香港成立“远东有限公司”(EFE),主营“ESPRIT”的采购代理业务。 邢李源开始以香港为基础,将ESPRIT时装批发的业务逐步推向全球。
中国零售市场之女装行业状况[1]
ONLY定位于22至35岁的年轻女性族群。她们个性 张扬,卓而不群,追求标新立异。ONLY的服装系 列拥有很高程度的个性化和独特的时尚态度,1995 年在丹麦推出; 1997年在挪威开设第一家专卖店; ONLY已在欧洲和中东拥有125家直营店和2140家 代理店;1996年ONLY进入中国,目前近300家专 卖店。
未来服装零售行业的发展趋势

未来服装零售行业的发展趋势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服装零售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科技的进步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未来服装零售行业将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
消费行为的转变是推动服装零售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今的消费者更加注重个性化和独特性,他们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服装款式,而是追求能够展现自我风格和个性的服装。
这就要求服装零售商能够提供更多的定制化选项,满足消费者对于个性化的需求。
同时,消费者对于品质和舒适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他们愿意为高质量、舒适的服装支付更高的价格,因此,服装品牌需要在面料选择、制作工艺等方面下功夫,提升产品的品质。
线上线下融合将成为未来服装零售的主要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商的迅速发展,线上购物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服装的重要渠道之一。
然而,线下门店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如可以让消费者亲身感受服装的质地、试穿效果等。
未来,服装零售商将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丰富的购物体验。
例如,消费者可以在线上浏览商品、下单,然后选择到线下门店取货或退换货;或者在实体店体验后,通过线上渠道购买其他颜色或尺码的商品。
科技的应用将为服装零售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发展,让消费者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试穿服装,更直观地感受服装的效果。
智能试衣镜、智能货架等设备也将在实体店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购物的效率和趣味性。
此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将帮助零售商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实现精准营销和库存管理。
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服装零售行业的重要关注点。
消费者对于环保和社会责任的意识逐渐增强,他们更倾向于购买环保、可持续的服装产品。
因此,服装品牌和零售商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采用环保材料,推动循环经济。
同时,品牌的社会形象和企业社会责任也将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品牌营销和体验式消费将更加重要。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成为了服装品牌面临的挑战。
新零售模式在服装零售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新零售模式在服装零售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改变,传统的零售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新零售”模式。
新零售是指以线上电商、实体店为基础,通过物流、信息技术、支付等手段全面升级和融合,打造全渠道、全品类、全场景的智慧零售生态系统。
本文将探讨新零售模式在服装零售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二、新零售模式对服装零售的影响1. 线上线下融合新零售模式将线上与线下紧密结合,实现多渠道的销售。
服装零售企业通过线上平台建设电商店面,实现线上线下双轮驱动,让消费者在不同渠道中随意选择购物方式,进一步促进消费者粘性和销售增长。
例如,将浏览过的商品自动生成购物单,未完成购买的,会通过线下商场引导顾客体验实物,即便在离开店外,也可以通过手机下单或扫码完成购买。
2. 数据分析提高运营效率新零售模式通过连接线上线下数据,分析评估消费者需求和行为,构建数据挖掘,让消费者按照个人喜好组合各种产品搭配,降低库存和折扣,补充品类,实现精细化管理和运营。
例如,O2O模式下,顾客购买线上的服装,线下商场实现快速配送,通过视觉识别技术来识别顾客,查看消费者购买记录和到店时间,从而了解消费者的购物喜好,给予个性化的推荐和优惠折扣,提升百分点的销售转化率。
3. 提高消费者参与度新零售模式通过大数据、智能化运营和社交化营销平台,让消费者参与到购物过程中,享受不同领域专家的意见和服务,增强消费者参与感,使消费者在购物中获得更深入的参与和美好体验,做到满足消费者更高程度的需求和体验,提高企业竞争力。
例如,搭载了主播互动的直播平台,提供产品展示、咨询推荐等服务,让消费者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和购物建议,改善购物体验,增加销售。
三、新零售模式的发展趋势和前景1. 智能化营销平台的开展智能化营销平台是控制业务整个流程的关键所在,可以在整个业务流程中落实大数据处理,不断挖掘用户需求,在用户使用中处理信息和数据,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并在竞争中处于领先的位置。
从起步到复苏分析服装零售行业的生命周期特点

从起步到复苏分析服装零售行业的生命周期特点从起步到复苏:分析服装零售行业的生命周期特点一、引言服装零售行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其生命周期特点对于行业内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起步阶段到复苏阶段,对服装零售行业的生命周期特点进行分析。
二、起步阶段在起步阶段,服装零售行业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创新和竞争。
创新是行业中各个企业必须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不断推陈出新、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此时,行业内的企业通常会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并寻找独特的产品和营销策略。
由于市场还未成熟,企业之间的竞争尚未达到饱和状态,因此创新和独特性成为企业在起步阶段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三、成长阶段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和竞争的加剧,服装零售行业进入成长阶段。
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此时,企业在产品设计、品牌定位、价格竞争等方面需要更加精细化的策略。
同时,企业也需要注重供应链和渠道管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交付效率。
在成长阶段,企业往往会面临融资困难、资金压力等问题,因此需要制定有效的财务策略,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四、成熟阶段当行业进入成熟阶段时,服装零售企业面临的特点是市场饱和和差异化竞争。
市场饱和意味着企业需要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也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
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影响力和形象塑造,通过提供独特的产品和服务来吸引消费者。
此外,企业还需要注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应对市场价格战的压力。
五、衰退阶段当行业进入衰退阶段时,服装零售企业需要面对市场份额减少和转型的问题。
在这个阶段,由于消费需求下降和竞争加剧,企业的利润可能受到冲击。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企业需要进行产品创新和市场扩张,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同时,企业还需要关注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六、复苏阶段衰退阶段后,服装零售行业可能会进入复苏阶段。
服装行业展望

服装行业展望近年来,服装行业蓬勃发展,成为全球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对时尚与舒适的追求不断增长,服装行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对未来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展望进行探讨。
一、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可持续发展成为服装行业的主流趋势。
未来,更多品牌将采用环保材料和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回收再利用将成为常态,以延长服装的使用寿命,减少衣物的浪费。
二、智能科技与服装的融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服装将会成为未来的趋势。
智能面料的应用将使服装具备更多的功能,例如智能调温、智能监测身体健康等。
此外,智能科技还将改变服装的生产方式,增加自动化和数字化的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三、个性化定制的兴起人们对个性化服装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将推动个性化定制的兴起。
未来,越来越多的品牌将提供定制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独特需求。
通过定制,消费者可以获得更符合自己身材和喜好的服装,提高购物满意度。
四、跨界合作与品牌推广为了突破传统行业的局限,服装行业将加强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实现跨界创新。
例如服装品牌与艺术家、设计师、科技公司等进行合作,推出更具创意和时尚感的产品。
此外,通过与大众媒体,如电影、电视剧等合作,品牌可以得到更广泛的曝光,提高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五、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将成为未来服装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传统实体店面对线上渠道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将线下门店与线上购物相结合,提供更全面和便捷的购物体验。
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六、国际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全球化进程的推动将带动服装行业的国际化发展。
品牌将面临来自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同时也将获得更多的机遇。
通过进军国际市场,服装品牌可以扩大业务规模,提高品牌影响力。
然而,在国际市场中,品牌需要面对不同文化、法规和市场需求的挑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灵活的营销策略。
2023年服饰零售行业发展趋势:竞争激烈市场庞大

服饰零售行业2022年发展趋势:竞争激烈市场庞大从贸易进展的历史来看,零售是最古老的贸易方式,最初的贸易可以看作是零售贸易的雏形。
在市场进展的初级阶段,商品生产的小规模化打算了商品供应有限,消费者的自给自足打算了商品需求也非常有限。
零售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表明,贸易活动基本是零星的、分散的、小批量的,并集中于某一地区,主要由零售业者来进行。
我国平价休闲服饰品牌上半年业绩表现不俗,从这些品牌类似的表现和进展轨迹来猜测国内乃至全球服饰零售市场将来的一些进展趋势。
拉夏贝尔和海澜之家都在“逆市开店”9月22日,拉夏贝尔公布了2022年中期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拉夏贝尔营业收入及经营利润分别为人民币48.09亿元及3.9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3.8%及4.1%。
2022年上半年度期间利润为3.0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8%。
拉夏贝尔把营收的增长的部分缘由归结为店铺持续扩张。
2022年拉夏贝尔零售店铺从2022年12月31日的7893间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8483间,净增590间。
拉夏贝尔的上半年财务表现,和男装休闲服的海澜之家有点类似。
海澜之家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7.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2%。
海澜之家同样在半年间新开了652家店铺。
有意思的是,拉夏贝尔和海澜之家分别提出要对标Zara和优衣库,媒体也时常把这两家平价休闲服饰企业和Zara与优衣库连在一起作为话题“噱头”报道。
值得一提的是,“真”Zara表现同样强劲,也在不断开新店。
在9月21日发布的2022半年报中,Zara 的母公司Inditex报收了截至7月31日的业绩状况。
集团上半财年销售额上涨11.1%,实现营收104.7亿欧元,约778.3亿元人民币,利润收入上涨7.5%,获得收入12.6亿欧元,约93.6亿元人民币。
作为母公司核心品牌的Zara,表现更为强势。
时尚零售业的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

时尚零售业的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时尚零售业是指销售时尚产品和服装的商业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个性化、多样化的追求,时尚零售业在全球范围内表现出了蓬勃的发展势头。
本文将就时尚零售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展开分析。
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随着时代的演进,消费者对时尚产品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他们不再只满足于简单的款式和颜色选择,而是对产品质量、创新、环保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时尚零售业来说,了解并满足消费者需求变得尤为重要。
二、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零售业逐渐崛起。
线上零售平台提供了便捷的购物方式和更多的商品选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然而,线下实体店仍然具有无法取代的体验优势。
因此,线上线下的融合成为时尚零售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随着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时尚零售业也越来越注重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许多品牌开始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提倡循环经济和减少废物产生。
可持续发展不仅符合消费者的价值观,也有助于品牌塑造积极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智能科技的运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科技正在逐渐渗透到时尚零售业的方方面面。
智能设备和算法使得生产和销售更加高效,消费者可以通过智能设备实现个性化定制和智能购物。
例如,虚拟试衣间、智能推荐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体验。
五、市场前景时尚零售业的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人们对时尚产品和服装的需求不断增加。
尤其是新兴市场和年轻消费者群体,对时尚产品有着更高的追求。
同时,时尚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优化,也为时尚零售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六、面临的挑战时尚零售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需要品牌进行差异化竞争和创新。
其次,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态度不断变化,需要时尚零售业不断更新营销策略和服务模式。
另外,供应链的管理和成本控制也是时尚零售业需要面对的难题。
服装产业的现状和趋势

服装产业的现状和趋势服装产业的现状和趋势一、引言服装产业作为一个传统产业,以其丰富的产品线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一直是全球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服装产业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服装产业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个行业的动向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服装产业的现状1. 市场规模服装产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全球服装零售市场价值达到数万亿美元。
中国、美国和欧洲是全球最大的服装市场,其中中国以其庞大的人口和不断增长的消费能力成为全球最大的服装消费市场。
2. 供应链服装产业的供应链非常复杂。
从原材料采购到加工制造再到产品分销,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进行全球合作和协调。
以中国为例,中国的服装产业链非常完善,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面料市场和加工基地,优势在于价格低廉和生产能力强大。
3. 竞争格局服装产业竞争激烈,市场上有许多品牌和企业争夺市场份额。
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如Zara、H&M和Uniqlo通过迅速反应市场需求和提供多样化的产品而成为市场的领导者。
同时,国内品牌如李宁、安踏和361度也在本土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4. 消费升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不再仅仅是满足基本需求,而更加追求个性化和品牌化。
消费者开始注重品牌、设计、质量和舒适度,这也导致了一些高端品牌的兴起。
5. 可持续发展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服装产业的重要议题。
许多品牌开始采取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包括使用环保材料、减少废弃物和节能减排。
消费者也更加注重购买经过认证的环保和社会责任品牌的产品。
三、服装产业的趋势1. 科技创新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服装产业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智能技术、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正在逐渐应用于服装设计、生产和销售中。
例如,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定制化的服装生产,人工智能可以帮助预测市场需求,互联网销售平台则提供了更多的销售渠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装业的零售摘要:全球经济环境的巨大压力给各行各业都造成不小的影响,对传统服装行业更是打击不小。
即将结束大学生涯的笔者初涉社会,正独立经营着一家服装实体小店。
贸易出口总额的急剧下降,数量巨大的滞销服装只能出口转内销。
而网络的使用正越来越普及,网络购物的便捷、无需成本的低价以及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巨大选择性,对传统实体零售业造成不小的压迫。
价格战硝烟弥漫,重重危机之下,小本创业的服装实体店该如何应对?以下将通过网上调研、文献阅读、比较研究、网上互动等研究方法,对在网络普及的巨大冲击下实体服装零售业的生存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分析,树立信心,有效利用自身优势,整合网络营销信息资源,制定适合自身生产发展的经营模式,从容应对价格战的恶性竞争。
本人期望通过几年的开店实践和资料的研究收集分析与总结对服装实体零售业应对网络营销提供实际而有效的策略分析。
关键词:服装;实体零售;网络营销;策略一服装业的发展对服装品牌来说,新的商业业态是一个强势者。
然而在市场竞争当中大家不可能都是强者,谁能够捕捉到未来产品的变化和市场变化,谁才能赢得成就。
在市场经营过程中,品牌与零售业态都需要调整自己的目标。
零售商需要提升卖场的人流量,而品牌亦需要自己创造“人气”。
品牌希望零售业多支持本土品“如果我们是购物中心,看到有潜力的品牌会给予培养期,是愿意支持的。
购物中心看到有潜力的本土品牌也应该给培养期。
”作为品牌,希望得到零售业的青睐和支持,很多品牌在进入零售渠道的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的经历和感受,每个品牌的需求和期望也各不相同。
二服装案例分析CACHWAY时尚集团(艺之卉)总经理周胜谈到,“我们做过分析,很多品牌是很依赖百货业态的。
我们与新业态的合作过程中,虽然大家抱着良好的愿望“结的婚”,但最后还是被迫“离了婚”,新的商业业态也有自己的竞争压力。
”深圳市(马天奴)服装专卖连锁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穗平对记者表示:“在市场拓展方面,品牌公司也讲究质量。
就像男女之间找对象一样,你挑我,我也挑你。
讲到发展计划我觉得也要挑,每个品牌的定位是不一样的,有些是面对大众消费群体,有些是面对比较高端顾客,如果你能把服务对象锁定的比较清晰,就可以发展品牌,否则只是市场的商品营销而已。
我觉得品牌的价值需要很多方面去体现,例如品牌形象、服务,除了专家式的导购服务之外,售后服务部分要真正建设起来。
我们还要考虑到“自供”,也就是我们的店员、商场、导购人员、公司包括我们的工人都要对品牌企业满意。
人家说一头奶牛想要挤出的牛奶质量高就要给它放音乐,所以我们一定要建立品牌文化,要做到五个方面的满意。
我认为跟有文化的公司合作发展速度会快一点,如果不是就慢一点。
”深圳市吉祥斋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则认为:“品牌非常认可购物中心模式,将来的发展与定位购物中心也是我们的主要目标之一。
谈到本土品牌如何让购物中心选择我们或肯定我们,我认为,作为一个本土品牌企业首先要自己争气,先要自己要完善企业内部员工的素质才可以让企业成长进步,才能让购物中心的合作者认可我们。
很多人看到我们的衣服说这是中国人设计的吗?我说是。
他说好像比法国、意大利的看好,我说那是。
我认为购物中心应该看到这些“潜力股”的品牌,如果我们是购物中心看到有潜力的品牌会给予培养期,是愿意支持的。
购物中心看到我们这样有潜力的本土品牌也应该给培养期。
”深圳市朗黛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苏颖波表示:“朗黛服饰在这里面算是最年轻的一个品牌,才八年的时间,现在做到这样的成绩也离不开包括百货商场、各个购物中心跟我们的良好合作。
长远来说跟购物中心的合作是个大趋势。
其实我们跟国际大品牌比真的差那么多吗?购物中心的老总说其实差距并不大,差距在于品牌的建设,这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这条路还很远。
作为购物中心来说,不光是产品很重要,我们的团队更加重要,我们现在做的很成功的卖场团队优秀成就了品牌和购物中心。
”由此看来,品牌是非常愿意拓展零售渠道的,尤其是本土原创品牌。
在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找准合作者,如同找对象,一定要惺惺相惜才能产生共鸣,才能获得最大化的支持。
三零售业希望品牌定位精准“从购物中心选品牌角度来讲,我们最希望合作的是那些定位非常准的品牌。
购物中心里有很多不同个性定位很准的品牌组合在一起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我们不喜欢那种谁都喜欢谁都可以穿的品牌风格。
”品牌想找更好的购物中心,购物中心想找更好的品牌。
购物中心作为新兴的零售业态,受到越来越多的服装品牌所认可,以前打破脑袋进入百货商场,如今又多了一种选择。
企业集团副总裁李穗生说:“中国服装品牌的成长充其量不过二十年,我举一个例子,我刚从厦门回来,厦门是中国所有运动品牌的集散地,安踏、特步、361度全部是从厦门出来的,他们用几年时间把国际品牌都打下去了,现在在中国销售规模超过阿迪达斯、耐克,我觉得大有可为。
购物中心希望正是品牌能够自我造血。
”品牌想找更好的购物中心,购物中心想找更好的品牌。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香港德盈集团董事副总经理,南京虹悦城总经理吴正梅认为:“品牌选购物中心一定考虑专业度,前期我们做商品定位计划落位以后不会轻易改变,每一个落位的品牌都有ABC阶梯,A不来B 来,整体风格保留,这是购物中心最初的定位。
当初定位肯定做过所有财务测算,各个业态的比重和各个品类的比重都测算过,满足停车场的回转是什么样的,一定都做过分析,怎么能轻易改变呢?所以品牌考察购物中心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你的专业程度。
”“从商业模式趋势来看购物中心气场前景十分广阔,传统百货会走向精品路线,我们所有的品牌肯定要考虑购物中心的通路。
在现阶段百货店的业绩可能会超过购物中心,怎么才能解决到购物中心只吃东西不买东西的问题,我们自己也讨论,但我相信这个尴尬只是目前短暂的阶段,今后一定会得到解决。
本土服装品牌发展就十几年、二十年的时间,国外品牌是一百多年,中国只有这十几年、二十几年年才会做衣服吗?不是的,只是没有形成品牌而已。
所以就看我们的品牌怎样接客造血,产品是什么、风格是什么、设计服务的课程是什么?”吴正梅说。
“当时我去考察一个品牌,他们用了一个亿来打造这个品牌,并请了境外设计师。
当时我就认为他们的境外设计师请的太多了,首先春夏季服装和秋冬季服装完全是两个课程,所请设计师完全形成的是不同风格,形成不同的客户在消费。
因为每个服装有自己的文化内涵,这样做会破坏客户的连续性,例如喜欢品牌春夏装的顾客却不能在秋冬买到同样风格的服装。
”吴正梅说。
吴正梅认为,购物中心是全课程的,辐射到什么样的客户群购物中心会做调查。
例如深圳玛斯菲尔当初规模很小,但是他们坚持自己的风格、货品、设计、装修等,包括上海有个品牌叫“得失”也是如此。
品牌的特色元素很明显,衣服拎出来不用看商标就知道是什么牌子。
要形成吸客的能力,只要研究了购物中心的辐射范围内是否有品牌的客群,就可以说购物中心是能够满足品牌这个范围内的客群。
深圳平安商用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盛发也谈到:“中国服装品牌的发展时间比较短,相比国外欧洲的服装品牌而言,他们发展了上百年,我们不过发展了十年、二十年,我个人觉得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们发展的很好。
因为消费者只看市面上哪个是自己最需要的、最喜欢的,就买那个,我们的压力来自于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需要发展的更快。
”“从购物中心选品牌角度来讲,我们最希望合作的是那些定位非常准的品牌,。
购物中心里有很多不同个性定位很准的品牌组合在一起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我们不喜欢那种谁都喜欢谁都可以穿的品牌风格。
”石盛发说。
石盛发还表示,在购物中心里零售经营的部分,服装服饰类占的比例是最大的,从这个需求看非常希望国产服装品牌能有大的发展和大的作用。
此外,从购物中心各个品类、各个业种的效益回报来说,餐饮、娱乐、影院、溜冰场这些回报都是最低的,从效益贡献方面来讲希望有越来越多成熟的、合适的品牌来到购物中心。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我们都期待着国产服装品牌能进入购物中心有大的作为。
但是现在很多购物中心招商难,这种难的程度作为业主来说补一些补贴、降低一些租金,这些情况都有,购物中心前期招商可能非常难,一旦成功以后,在后期运营管理、配货、人员管理、整体贡献方面我们都会稍微轻松放心一些,所以我也期待着国内品牌在前期整体实力方面都有所提高。
作为购物中心,需要多了解品牌的定位,引入与之匹配的品牌才是长线运营的硬道理。
匹配性在这里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从零售业和品牌的角度讲,要用相互欣赏的姿态看对方,而不是我求着你,或者你求着我,只有欣赏的方式才能互相合作,然后才能够互相成就。
服装品牌对于百货和购物中心的招商总监来说不要有偏见,要了解这些品牌,了解它的定位、它的潜在力量。
对于购物中心来说,对服装品牌也有期望,作为品牌一定要了解购物中心的定位,因为有些服装品牌在购物中心里不能生存是因为定位与购物中心客群不相符合。
所以品牌开店一定要仔细了解当地的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习惯和购物中心的定位。
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都有自己的选址报告,购物中心考察了当地的消费者,还要再进行消费者的问卷调查,去调查这个地区的人是不是要喝他的咖啡、买他的麦当劳,作为服装品牌也要详细了解这个购物中心与我们的定位是不是符合。
综上所述,知已知彼、百战百胜。
若想让对方接受你,首先要练好内功,做好调研工作,以合作之心与对方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商业氛围。
多为对方考虑的人,周围的机会一定很多;让对方多赚钱的人,一定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