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天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3年天麻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天麻行业市场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天麻行业市场调查报告行业概述天麻,又称“天仙子”、“仙草”,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抗炎、镇痛、平肝降压等功效,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天麻富含多种有效成分,包括天麻素、天麻酮等,被誉为“东方人参”。
当前,天麻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可度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天麻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青睐。
天麻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健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市场现状天麻行业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天麻市场销售额达到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
预计到2025年,天麻市场销售额将达到6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5%左右。
天麻市场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其中广东、广西、云南是中国主要的天麻产地。
这些地区的适宜气候和土壤条件使得天麻的种植非常适宜。
此外,一些重要的中药生产基地,如梧州中药材产业园、昆明中药材产业园等也是天麻产业的重要区域。
天麻市场主要分为天麻原药市场和天麻制品市场。
天麻原药市场以天麻的种植和收购为主,占据了整个市场的60%以上。
天麻制品市场则以天麻的深加工和销售为主,产品涵盖了天麻片、天麻颗粒、天麻胶囊等。
天麻市场发展趋势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健品和中药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使得天麻市场前景广阔。
天麻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天然保健品市场的崛起:天麻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如抗炎、抗氧化等。
天然保健品市场的兴起为天麻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 深加工产品市场的扩大:目前,天麻制品市场以天麻片、天麻颗粒为主,但随着人们对天麻的认可度提高,天麻的深加工产品也会逐渐增加,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3. 标准化种植技术的推广:天麻的种植技术不断完善,逐渐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种植。
标准化种植技术的推广将提高天麻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4. 研发新产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天麻市场也需要不断创新,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贵州道地药材天麻深度研究开发与产业化

贵州道地药材天麻深度研究开发与产业化一、概述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1.的干燥块茎。
为多年生寄生植物,其寄主为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 (Vahl1ex Fr)Quel,以蜜环菌的菌丝或菌丝的分泌物为营养来源,借以生长发育。
分布于贵州、四川、陕西、云南等地,现广为栽培。
天麻性平,味甘,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功能。
主治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头痛眩晕,手足不遂,肢体麻木,风湿痹痛。
天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并言“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
清代名医张志聪称赞“天麻功同五芝,力倍五参,为仙家服食上品”(五芝系赤芝、紫芝、黑芝、黄芝、青芝;五参系指人参、党参、沙参、玄参、紫参)。
这是古代医家对天麻延年益寿功效的充分肯定。
天麻能“治语多恍惚,善惊失志(《药性本草》),“治风虚眩晕头痛”(《珍珠囊》,故名定风草”。
在《唐宫惊变》中记载了唐明皇李隆基,每日清晨调服一盅天麻粉后才临朝,视之为滋补上品,益寿珍品。
天麻作为珍贵名产,身价可与茅台酒齐名。
贵州境内西北部大方、毕节、黔西等地所产野生天麻更是久享佳誉。
作为地道药材,名气堪与人参媲美,享有“北方的人参,贵州的天麻”之盛名。
据历史可查阅的资料记载:《中华本草》列天麻产地时,贵州为首选。
胡世林主编的《中国地道药材》一书,也将“天麻”列为贵药之首。
日本著名药学博士难波恒雄在《汉方入门》中称“天麻佳品出贵州”再次论证了贵州天麻的珍贵、道地性。
现代研究证实,天麻中主要含有天麻素、天麻苷元、天麻多糖、维生素A样物质、琥珀酸等化学成分。
药理研究表明,天麻能提高肌体免疫功能,改善心肌和脑的营养血量,提高耐缺氧力,改善记忆、镇静、降血压、抗炎等作用。
此研究结果,为天麻“久服益气、轻身长年”,能延年益寿,治疗眩晕、头昏头痛及老年性痴呆提供了科学依据。
现天麻已被中国卫生部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
天麻产业情况汇报

天麻产业情况汇报
天麻,又名广阔天麻、天麻草、土麻,是一种生长在中国南方地区的草本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近年来,天麻产业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了重要的中药材之一。
下面,我将就天麻产业的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天麻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随着人们对中药材需求的增加,天麻的种植
面积逐年扩大。
目前,我国南方地区的一些省份,如湖南、广西、四川等,已经成为了天麻的主要产区,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其次,天麻的加工技术不断提升。
天麻的加工工艺对其药用价值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加工技术的不断提升,天麻的加工工艺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使得天麻的药用价值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再次,天麻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中药材需
求的增加,天麻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天麻不仅可以作为中药材使用,还可以加工成各种保健品,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
最后,天麻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虽然天麻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
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病虫害防治、品质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挑战,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加强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提升天麻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综上所述,天麻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我
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天麻产业的重要性,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拓展市场渠道,推动天麻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中药材产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贵州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管部 门协 同推 进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做 法进行 了总结, 分析 了贵 州省 中药材产业存在
的 问题 , 提 出了快速发展贵 州省 中药材产业的对策建议 。 关键词 : 中药材产业; 发展 对策; 贵 州省
中图 分 类 号 : F 3 2 6 . 1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贵州省 ( 以下简称我省 ) 得天独厚 的自然条件孕 育了丰富 的 中药材 资源 , 是全 国最重要 的 中药材产 区之一 _ 1 ] , 素有“ 黔地无
太子参 、 石斛 、 百合 、 鱼腥草 、 桔梗 、 玄参、 党参 、 白术 、 山药 、 砂仁 、 天麻 、 葛 根和淫羊藿 2 1 个中药材种植 面积超过 6 6 6 . 6 7 h m 2 。 全省 太子参 、 金钗石斛 、 刺梨 、 钩藤 等中药材品种种植面积 、 产量位居
计形成 2 0 多个 品种 的规范化 、 标准化栽 培技术框架 , 先后建立了
天麻 、 杜仲、 石斛 、 何首乌、 半夏 、 头花蓼 、 金银花 、 太子参 、 淫羊藿等
4 1 个品种 的规范化试验示范基地 7 7 个, 种植面积达 2万 h m 2 。何
种植面积上万亩的 品种 3 0 个 。其中 , 杜 仲、 金( 山) 银花、 厚朴 、 花 椒、 五倍子 、 银杏、 黄柏 、 刺梨和薏苡仁 9个 中药材种植 面积超过
0 . 6 7万 h m , 喜树 、 桃仁 、 钩藤 、 香桂 、 吴茱萸 、 生姜 、 养麦 、 艾 纳香 、
首乌 、 太子参 、 头花蓼 G A P基地 已通过 国家 G A P认证 , 淫羊藿种 植基地 已通过国家 G A P认证现场 检查并公告 ( 见表 2 ) , 吴茱 萸
种植基地 已通过省药监 局 G A P初审 。太子参 、 石斛 、 钩藤 、 何 首
子午地区天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子午地区天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在我国中医中药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天麻一直是一种非常名贵的药材,天麻作为一种药食两用中药,具有祛风通络、平抑肝阳以及息风止痉的功效。
随着天麻价格的不断提高,我国天麻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但就目前来说,在天麻产业的发展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限制了天麻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强对策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本篇论文主要对子午地区天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几条有效的对策,以期对促进子午地区天麻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子午地区;天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策子午地区位于楚雄市的西南方,下辖村民委员会共13个,自然村共149个,村民小组共213个。
子午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集镇,素有花灯之乡、南安古镇、骠川坝子的美誉。
近年来,随着天麻价格的逐年增长,农民种植天麻的热情与积极性不断提高,子午地区天麻产业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
一、子午地区天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规范的种植技术,天麻产量不稳定天麻作为一种名贵的传统中药材,对种植环境的要求比较高,种植环节也比较多,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天麻产量不稳定问题的出现。
影响天麻产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第一,内在因素,即种麻的种类、质量;第二,外在因素,选取的地形、土壤、土质、菌材种类、萌发菌或蜜环菌的质量、病虫害等。
一般情况下,天麻是在林下进行种植,该地的微环境、土壤质地不均匀,地形起伏,因此,很难形成一个标准化的、规范化的栽培方式。
另外,不同的气候波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天麻的产量。
上述种种影响因素,导致了天麻产量非常不稳定,从而对农户的种植信心、尤其是对大规模种植的信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大部分天麻种植户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种植,积累一定的经验之后,才能成为天麻种植熟手。
2.种植规模比较小虽然就目前来看,子午地区的天麻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种植规模(打苴村委会有一种植户面积达300亩),但是,与我国湖北宜昌、陕西汉中、安徽金寨、云南昭通等天麻主产区相比,尚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深加工程度、产业化程度也比较低。
2024年天麻种植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天麻种植市场发展现状简介天麻(scientific name: Gastrodia elata Blume)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天麻的种植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将介绍天麻种植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天麻种植市场概述天麻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材,对神经系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并且在治疗偏头痛、头晕、失眠等疾病中也有一定效果。
由于其药用价值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天麻的种植业发展迅猛。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天麻种植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过去几年中,国内天麻种植的面积和产量稳步增长。
据统计,每年天麻的总产量达到数百吨。
虽然天麻种植市场规模庞大,但由于需求仍然旺盛,市场仍然存在巨大的潜力。
种植技术水平天麻的种植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对土壤要求严格,较为适宜的生长环境需要温度适宜、湿度适宜,并且略呈酸性。
因此,合理的种植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保证品质至关重要。
近年来,通过研究和实践,一些高效种植技术被应用于天麻种植中,提高了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市场发展。
主要种植区域天麻种植主要集中在我国的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地区。
这些地区由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适合天麻的生长。
其中,湖南省是我国最大的天麻种植基地之一,其产量和品质在全国范围内领先。
市场供需情况天麻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中医药、养生保健品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天麻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目前,国内市场天麻的供应相对充足,但外部市场需求也相对较大,未来市场潜力不可估量。
市场竞争态势当前,天麻种植市场竞争激烈。
由于市场潜力和利润空间的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农户加入到天麻种植中。
虽然市场竞争激烈,但在天麻种植中具备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依然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发展趋势天麻种植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中医药的推广和养生意识的不断提高,天麻的市场需求将继续增长。
在未来几年中,天麻种植业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贵州德江天麻产业的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

贵州德江天麻产业的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梁玉勇;寇中贵;袁子福【摘要】为给德江县天麻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贵州德江县天麻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提出了天麻生产发展的相应对策.【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0(038)012【总页数】4页(P245-248)【关键词】天麻产业;SWOT分析;发展对策;贵州德江【作者】梁玉勇;寇中贵;袁子福【作者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铜仁,554300;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北碚,400715;思南县思林乡农业技术推广站,贵州,思南,565100;思南县塘头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贵州,思南,565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9德江县野生天麻药用价值高,品质高,且在区内外药材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产品知名度较高,天麻在德江县高山乡、沙溪乡一带分布较广,产量较高。
但多年来,由于没有投入实施野生天麻资源保护建设工程及项目,且当地群众缺乏资源保护意识,为获取经济收入,对野生天麻过度采挖,造成天麻产量逐年下降。
近年来,德江县科技工作者对野生天麻进行仿野生培植获得成功,为德江县实施野生天麻保护与开发项目创造了前提条件。
德江天麻的发展已引起贵州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笔者运用SWOT分析方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考虑研究对象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从而选择最佳战略的方法。
其中S代表Strengths(优势),W代表Weaknesses(劣势),O代表Opportunities(机遇),T代表Threat(威胁)]对德江天麻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内部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等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针对德江县天麻产业的发展战略、计划和措施,可充分认识、掌握、利用和发挥有利条件和因素,控制或化解不利因素和威胁,有助于制定未来德江天麻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战略和相应的对策。
1 德江天麻产业的SWOT分析1.1 优势1.1.1 自然条件优势德江位于大娄山脉和武陵山脉的结合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季风气候明显,热量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水同季,无霜期约295d,年平均气温16℃,≥10℃的有效积温3947~5436℃,年降雨量约1227.6mm,年日照时数885.1~1109.1h。
天麻发展实施方案

天麻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天麻,又名川天麻、白花天麻,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痉、舒筋活络的功效。
天麻资源分布广泛,但由于长期采挖和不合理开发,天麻资源破坏严重,种植规模小,产量低,市场供应不足,价格居高不下。
为了促进天麻产业的健康发展,制定天麻发展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发展目标。
1. 扩大天麻种植规模,提高产量,保障市场供应。
2. 提高天麻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3. 推动天麻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天麻产品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4. 实现天麻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
三、发展策略。
1. 科学种植,采用科学种植技术,选择适宜的生长环境和土壤,合理施肥、浇水、管理,提高天麻产量和品质。
2. 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引导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规范生产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3. 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地理标志认证、有机认证等手段,提升天麻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天麻品牌。
4. 拓展深加工,鼓励企业开展天麻产品的深加工,开发系列化、多样化的产品,增加附加值。
5. 强化市场开拓,加强天麻产品的宣传推广,拓展销售渠道,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四、实施措施。
1. 制定扶持政策,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贷款支持等,引导农民和企业投身天麻产业。
2. 加强技术培训,组织天麻种植技术和产品加工技术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3. 建立质量监管体系,建立天麻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天麻产品的质量监督和抽检,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
4. 加强产业合作,促进天麻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合作,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延伸,促进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5. 强化政策引导,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引导农民和企业积极参与天麻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预期效果。
1. 天麻种植规模扩大,产量明显提高,市场供应得到保障。
2. 天麻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强,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地处山区,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主产区之一, 享有“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的美誉。同时,贵 州省也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 度最深的省份,境内多为喀斯特岩溶地貌,自然条件 差,经济基础弱。截至 2018 年,贵州省还有 65 个贫 困县(其中 14 个是深度贫困县)、2760 个贫困村, 有 280 万贫困农民需要脱贫,有 2000 万农民需要走 上可持续发展的小康之路[1]。
二、贵州天麻产业发展条件与机遇 (一)生态山地气候,资源分布广泛 贵州生态环境好,生物资源丰富,是全国四大中 药材主产区之一。贵州省适宜种植天麻林的地区主要 分布在海拔 1000~2000 米的区域,其中乌天麻主要 分布在 1500 米左右的高海拔地区,红天麻主要生长 在 800~1200 米的低海拔地区。从贵州历年的气候统 计资料来看,黔西、黔西北主产区≥10 ℃的活动积温 为 2500~5000 ℃,跨山地黄棕壤、黄壤、黄棕壤等 3 个土带,存在高原半湿润、湿润性阔叶林、中亚热带 湿润常绿阔叶林及石灰岩灌丛等 4 个垂直植被形态, 具有较好的发展天麻种植自然资源禀赋和优势。 贵州天麻主产区分布在毕节市、黔东南州和铜 仁市。贵州大方县是“中国天麻之乡”,德江县是 “中国绿色生态天麻之乡”“中国绿色生态天麻十强 县”,毕节“大方天麻”、铜仁“德江天麻”和黔东 南“雷山乌杆天麻”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铜仁 “德江天麻”注册了地理标志商标。如德江县栽种 面积达 3 万亩,带动周边市县栽种 2 万亩,形成以高 山、堰塘、合兴、沙溪为核心区域的天麻种植区,年 总产量达 1000 吨以上,产值 3 亿元以上[4]。 (二)科技优势明显,开发价值增强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干燥 块茎,又名赤箭、定风草或独摇芝。天麻味甘,性 平,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功效,用 于治疗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头痛眩晕、手 足不遂、肢体麻木和风湿痹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药典》(2015 年一部)收载的 1493 成方制剂和单味 制剂中,含天麻为主要成分有 14 个品种[5],如天丹 通络片、天丹通络胶囊、天菊脑安胶囊、天麻丸、天 麻头痛片、天麻钩藤颗粒、天麻首乌片、天麻祛风补 片、天麻醒脑胶囊、天麻丸、天舒片、天舒胶囊、半 夏天麻丸及全天麻胶囊等。
Industry Developme 宋 雪 陈 宁 陈 琳 (贵州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贵州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贵州贵阳 550004)
摘 要:天麻是贵州省最具优势特色的道地、大宗药材重点品种,天麻产业也是贵州 省的重点扶贫项目。本文阐述了贵州天麻产业发展现状、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并对其持续 健康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本文简要阐述了贵州天麻产 业发展现状、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并对其持续健康发 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贵州天麻产业发展现状 贵州天麻主要分布在毕节大方县、铜仁德江县、 黔东南雷山县等地。《贵州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扶贫规 划(2012—2015 年)》提出,到 2015 年,天麻计划 种植面积 10 万亩。而实际种植面积 12.54 万亩,实现 度 125.4%, 超额完成了规划目标[2]。 (一)面积、产量、产值及亩产值情况 2010—2016 年,贵州天麻种植面积分别为 2.41万 亩、1.12 万亩、7.03 万亩、10.40 万亩、10.61 万亩、 12.54 万亩和 11.02 万亩;鲜品产量分别为 1.23 万吨、 0.38 万吨、0.42万吨、1.72 万吨、1.75 万吨、3.85 万 吨和 3.89 万吨;总产值分别为 3.54 亿、0.73 亿、 3.81 亿、7.76亿、10.92 亿、11.60 亿和 6.80 亿元;亩 产值分别为 1.47 万元、0.65 万元、0.54 万元、0.75 万 元、1.03 万元、0.93 万元和 0.62 万元。 (二)面积、产量及产值变化特点 1. 2014 年与 2013 年相比,天麻产量 2 年基本持
“十三五”以来,贵州全省上下正在开启一场产 业革命,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即 减少传统农业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调整农业产业结 构,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在中药材种 植业方面,围绕太子参、天麻、石斛、金银花、半夏 和何首乌等 23 个重点发展品种,以及山药、玄参、 刺梨等 27 个鼓励发展品种,培育建设施秉、大方、 赤水等 39 个中药材种植重点县。相关部门科学规划 和布局,结合本地实际,把中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 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把中药材产业发展成为促进当地 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作为该省中药材重点发展 品种之一的天麻,其持续健康发展,必将成为当地农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厅资助项目黔科合R字(〔2014〕2002号)贵州省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路 径研究;贵州省科技厅资助项目黔科合基础(〔2016〕1535-3号)贵州省中药民族药产业科技进步贡 献研究与实证分析。
2018. 5 总第84期 19
产业发展 Industry Development
平,但是 2014 年产值大幅增加,说明 2014 年天麻行 情比较好,处于高价格波峰行情,售价较高。
国 家“十二五 ”计划将天麻列为西南区域的大 宗药材,并予以 815 万元专项重点扶持,重点研究天 麻野生栽培、采收、加工及非药品开发等领域。项 目组经过 4 年的探索研究,先后完成了 3 个中药品种 (复方天麻片、天麻头凤胶囊、全天麻胶囊)的技术 改造,2 种新药品种(天麻灵芝合剂、强力天麻杜仲 胶囊)的二次开发和 3 种创新中药(丹天颈舒胶囊、 正天脑康复胶囊、三天舒欣片)的开发,累计带动天 麻产品销售额突破 3 亿元[6],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天麻 产业的快速发展。
2. 2015 年天麻种植面积最大,产值最高。2016 年 产量最高,但产值几乎只有 2015 年的一半,说 明 2016 年天麻价格呈下滑趋势,且价格下跌较严重。
3. 面积和产值呈现明显的同步性趋势。2011— 2015 年天麻种植面积持续上升,产值也出现同样的上 升趋势;与之对应,2016 年面积有下降趋势,产值也 呈现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