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治知识手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 防)
预防艾滋病宣传知识

预防艾滋病宣传知识标题:预防艾滋病宣传知识引言概述: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为了有效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必须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
本文将介绍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匡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如何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一、性传播的预防知识1.1 使用安全套:性行为是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之一,使用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有效方法。
1.2 减少性伴侣数量:减少性伴侣数量可以降低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1.3 定期检测:定期进行艾滋病检测可以及早发现感染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血液传播的预防知识2.1 避免使用共用注射器:共用注射器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应避免使用共用注射器。
2.2 注意采血安全:在采血时,应注意使用消毒的器具,避免感染艾滋病病毒。
2.3 拒绝非法血液交易:避免接触非法血液交易,以免感染艾滋病。
三、母婴传播的预防知识3.1 孕前检测:孕前进行艾滋病检测,及早发现感染情况,避免母婴传播。
3.2 孕期保健:孕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3.3 分娩方式选择:对于艾滋病感染者,应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减少母婴传播的风险。
四、注重健康教育4.1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2 定期参加健康教育活动:定期参加健康教育活动,了解最新的预防艾滋病知识。
4.3 积极参预社区活动:积极参预社区的健康教育活动,传播正确的预防艾滋病知识。
五、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5.1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营养的饮食,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5.2 锻炼身体: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艾滋病的感染。
5.3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减少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结语:通过加强预防艾滋病的宣传知识,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可以有效降低艾滋病的传播风险,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希翼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和遵守相关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共同为预防艾滋病的传播贡献力量。
艾滋病试题及答案

艾滋病试题及答案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HIV病毒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患者容易感染其他疾病,甚至发展为艾滋病。
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对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一、艾滋病的传播途径1. 性传播:不安全的性行为是HIV传播的主要途径。
2. 血液传播:包括共用注射器、输血、器官移植等。
3. 母婴传播:HIV阳性的母亲在怀孕、分娩或哺乳期间可能将病毒传给婴儿。
4. 其他途径:如使用被病毒污染的器械等。
二、艾滋病的预防措施1. 坚持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
2. 避免共用注射器或针头。
3. 确保血液和血制品的安全。
4. 孕妇应进行HIV检测,以预防母婴传播。
三、艾滋病的检测方法1. 抗体检测:通过血液检测HIV抗体。
2. 病毒核酸检测:检测HIV病毒的遗传物质。
3. CD4+ T细胞计数:评估免疫系统功能。
四、艾滋病的治疗目前尚无根治艾滋病的方法,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可以有效控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
五、艾滋病的社会影响艾滋病不仅对患者个人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还对家庭和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和理解,消除歧视,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一环。
试题1. 艾滋病是由什么病毒引起的?A.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B. 乙型肝炎病毒C. 流感病毒D. 埃博拉病毒2. 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A. 性传播B. 血液传播C. 空气传播D. 母婴传播3. 艾滋病的预防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 使用安全套B. 避免共用注射器C. 定期献血D. 孕妇进行HIV检测4. 艾滋病的检测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抗体检测B. 病毒核酸检测C. 血糖检测D. CD4+ T细胞计数5. 艾滋病的治疗目标是什么?A. 完全治愈B. 控制病毒复制C. 增加体重D. 预防感冒答案1. A2. C3. C4. C5. B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艾滋病,掌握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预防艾滋病宣传知识

预防艾滋病宣传知识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疾病,它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使人易受感染,并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
为了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宣传艾滋病预防知识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相关的宣传知识。
一、艾滋病的传播途径1. 性传播:艾滋病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性行为,特别是不安全的性行为,包括无保护性行为、多性伴侣以及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生性行为。
2. 血液传播:艾滋病也可以通过血液传播,例如共用注射器、输血、器官移植、母婴传播等。
3. 垂直传播:孕妇感染艾滋病病毒时,有可能将病毒传给胎儿或者婴儿,这称为垂直传播。
二、艾滋病的预防措施1. 宣传教育:通过广泛宣传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增强人们对艾滋病的防范意识。
2. 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是预防性传播的有效方式,特别是在与不确定感染状况的伴侣发生性行为时。
3. 避免共用注射器:如果必须使用注射器,确保使用无菌注射器,并避免与他人共用。
4. 定期检测:定期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特别是有高风险行为的人群,可以及早发现感染并接受治疗。
5. 母婴传播阻断:孕妇感染艾滋病病毒时,接受抗病毒治疗可以大大降低垂直传播的风险。
三、艾滋病宣传知识1. 宣传渠道:艾滋病宣传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社交媒体等,以覆盖更广泛的人群。
2. 宣传内容:艾滋病宣传应包括以下内容:a)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详细介绍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特殊是性传播和血液传播的风险因素,以及如何避免感染。
b) 安全性行为:强调使用安全套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性行为中保持安全,特别是与未知感染状况的伴侣发生性行为时。
c) 共用注射器的危害:宣传共用注射器的风险,鼓励人们使用无菌注射器,并避免与他人共用。
d) 定期检测和治疗:提醒人们定期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及早发现感染并接受治疗,以减少传播风险。
e) 母婴传播阻断:向孕妇宣传艾滋病的垂直传播风险,并鼓励她们接受抗病毒治疗以降低传播风险。
防艾滋病的十个小常识

《防艾滋病的十个小常识》艾滋病,这一曾经令人闻之色变的疾病,如今依然在全球范围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构成着严峻的威胁。
然而,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知识和防护措施,就能够有效地降低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以下是关于防艾滋病的十个小常识,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常识一: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传播: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性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包括不安全的性行为,如与多个性伴侣发生性行为、不使用安全套等;血液传播则主要通过共用注射器、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等途径;母婴传播是指感染艾滋病的母亲在妊娠、分娩或哺乳过程中将病毒传播给胎儿或婴儿。
了解这些传播途径对于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常识二: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安全套是预防性传播艾滋病的最有效工具之一。
在性行为中,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能够有效地阻隔病毒的传播。
无论是与固定性伴侣还是临时性伴侣,都应始终坚持使用安全套,并且要确保使用方法正确。
安全套不仅能预防艾滋病,还能起到避孕和防止其他性传播疾病的作用。
常识三:避免共用注射器和血液制品共用注射器是血液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之一。
为了避免感染艾滋病,我们应坚决杜绝共用注射器吸毒,同时也要避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和美容器具等。
在需要输血或接受血液制品时,一定要确保血液来源安全可靠,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常识四:保持单一性伴侣,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拥有单一、稳定的性伴侣,并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避免滥交、婚外性行为等不道德和不安全的性行为方式,能够降低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要加强性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常识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于预防艾滋病也具有重要意义。
要经常洗澡,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等个人用品;在进行性行为前,要确保性器官的清洁。
要坚决抵制不洁性行为,不与不明身份的人发生性行为,避免陷入危险的性环境。
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册(2024)

引言概述: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它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途径广泛传播。
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册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知,增强对预防和治疗艾滋病的意识,以及减少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和偏见。
本文将从预防、传播途径、早期症状、治疗、心理支持等五个大点展开,详细阐述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
正文内容:一、艾滋病的预防1.使用安全套:正确使用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定期进行艾滋病测试:定期检测是保持良好的健康和及早发现艾滋病的重要手段。
3.避免共用注射器:使用者应避免共用注射器,以免感染艾滋病病毒。
4.接种疫苗:接种艾滋病疫苗可有效预防病毒的传播。
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1.性传播:性行为是主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包括不安全的性行为和多个性伴侣。
2.血液传播: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血液、血制品、注射器等途径传播。
3.垂直传播:孕妇感染艾滋病病毒可将病毒传给胎儿或通过哺乳传给婴儿。
4.器官移植和输血:没有经过艾滋病病毒筛查的血液或器官可能传播病毒。
三、艾滋病的早期症状1.发热和乏力:艾滋病早期常伴随发热和持久乏力,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2.体重下降:由于身体无法正常吸收营养,艾滋病患者常出现体重下降。
3.口腔溃疡:艾滋病患者往往会出现口腔溃疡和牙龈出血等症状。
4.呼吸系统问题:艾滋病会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和呼吸道感染。
5.肌肉和关节疼痛:艾滋病早期可引起肌肉和关节的疼痛,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
四、艾滋病的治疗1.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是目前治疗艾滋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2.辅助药物治疗:辅助药物可帮助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3.心理支持:艾滋病患者常伴随心理问题,提供心理支持至关重要。
五、心理支持对艾滋病患者的重要性1.减少歧视和偏见:通过提供心理支持,可以减少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和偏见,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2.促进遵医嘱及康复治疗:心理支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疗并遵医嘱。
艾滋病预防宣传知识

预防控制艾滋病宣传教育知识基本知识1.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
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但已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2. 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被感染。
3.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4. 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大大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5. 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高危险行为,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6.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必要时,使用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具。
7. 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时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减少产时损伤性操作、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胎、婴儿被感染的可能性。
8.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是及早发现感染者和病人的重要防治措施。
9. 关心、帮助、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鼓励他们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10. 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重要信息1.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
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但已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医学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的免疫功能,使人体易发生多种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可存活数小时到数天。
100℃20分钟可将其完全灭活、干燥以及常用消毒药品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

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通过人体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进行感染传播,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我们需要积极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一、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主要通过四种途径进行传播,分别是:1.血液传播:如输血、注射毒品、刺青、穿耳等非法操作。
2.母婴传播:包括妊娠、分娩和哺乳的传播途径,因此艾滋病感染妇女应在孕前检查。
3.性传播:包括男女之间、男男之间和女女之间的性行为传播。
4.其它传播途径:包括卫生用具共用、捐血、器官移植等。
二、艾滋病的预防方式艾滋病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爱护生命,远离毒品,不进行非法注射和输血。
2.预防用具个人专用,不与他人共用针头、刀具、毛巾等。
3.保持性卫生、正确使用避孕套等安全保护措施,不进行多人性行为。
4.建立妇幼保健体系,促进妊娠检查,缩短分娩时间,避免乳汁混养等母婴传播途径。
5.加强学校、家庭、社区和医院等机构的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全民的防艾意识和知识水平。
三、艾滋病防治常识1.艾滋病可以防治,及时检测、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2.艾滋病不会通过普通的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共用餐具、空气传播等途径,也不会通过被蚊虫、跳蚤等叮咬而传播。
3.对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晚期患者,应该注意加强自身的卫生防护,避免传播给他人。
4.艾滋病是一种可感染病毒,不是传染病。
因此,我们在与艾滋病人共同生活、学习、工作时,应该尊重、理解、关爱他们。
四、如何正确地接受艾滋病检测对于高危人群和群体,艾滋病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地接受艾滋病检测,对于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在受检前,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不要过于紧张或恐慌。
2.在确实需要进行艾滋病检测时,应选择正规公共卫生机构或医院进行检测。
3.在进行检测前,要仔细阅读告知书,了解应该如何接受检测和结果的解释和处理。
2024年度生命健康教育艾滋病基本知识

保密原则
保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隐 私,不泄露其个人信息。
2024/3/24
公正原则
公正分配医疗资源和社会福利,确 保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得到平 等的治疗和关怀。
21
提高公众认知,形成良好社会氛围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途径, 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
认知水平。
消除歧视和偏见
倡导平等、包容的社会氛围,消 除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
生命健康教育艾滋病 基本知识
2024/3/24
1
contents
目录
2024/3/24
• 艾滋病概述与流行现状 • 艾滋病病毒与发病机制 • 预防策略与措施 • 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体系建设 • 政策法规与伦理道德问题探讨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
01
艾滋病概述与流行现状
2024/3/24
12
安全性行为教育与推广
宣传安全性行为的重要性,包括 使用安全套、减少性伴侣数量等
。
2024/3/24
提供性教育和咨询服务,帮助人 们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
措施。
鼓励人们进行定期检测和咨询, 及时发现并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
。
13
母婴阻断和抗病毒治疗
01
对孕妇进行艾滋病病毒 检测,及时发现并治疗 感染。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 作,营造关爱、包容的社会氛围。
促进政策保障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保障艾滋病患 者和感染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公平对 待。
2024/3/24
18
05
政策法规与伦理道德问题探讨
2024/3/24
19
国家政策法规解读及实施效果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滋病防治知识手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1、艾滋病是一个什么样的病?2、目前艾滋病在全世界各国的流行情况如何?3、艾滋病是怎么传播的呢?4、日常生活接触会传播艾滋病吗?5、献血会传染艾滋病吗?6、无偿献血是预防经血液途径传播艾滋病的有效措施对吗?7、患性病更容易造成艾滋病传播?8、为什么男男同性恋者是艾滋病的高发人群?9、接吻和口交会造成艾滋病的传播吗?10、何为艾滋病的 “窗口期”?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能立即检查出来吗?11、何为艾滋病的 “潜伏期”?12、哪些人是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应进行艾滋病的化验检查?13、艾滋病期有哪些表现呢?公文易文秘资源网始建于2003年,是专业的文秘写作资源网站,海量的范本、专业的内容,欢迎访问14、国家防治艾滋病主要措施有哪些?15、“四免一关怀”政策有哪些?16、个人如何预防艾滋病?17、蚊虫叮咬会传染hiv吗?18、在游泳池游泳有感染hiv的危险吗?19、输血、注射、治牙会感染hiv吗?20、安全套的规格您知道吗?21、安全套的外观您了解多少呢?22、你知道安全套的正确使用方法吗?23、什么时间检测hiv抗体呢?24、什么叫恐艾症?25、消除恐艾症有什么办法呢?26、男性性爱者怎样预防艾滋病呢?27、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应该多长时间进行cd4细胞检测?28、cd4细胞数值减少到多少应进行抗病毒治疗?合并结核该如何进行抗病毒治疗?公文易文秘资源网始建于2003年,是专业的文秘写作资源网站,海量的范本、专业的内容,欢迎访问29、目前,抗病毒治疗药品有几类?国家免费提供的抗病毒治疗药物有哪些?30、目前,抗病毒治疗的方案主要有哪些?31、什么是艾滋病母婴传播?32、如何预防艾滋病的母婴传播?33.何谓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34.职业暴露后局部应如何处理?35.职业暴露后多长时间预防用药?1、艾滋病是一个什么样的病?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新的传染病,是80年代初从非洲绿猴传染给人类的,该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失去免疫力,最后导致各种难以治愈的细菌、病毒、原虫感染和恶性肿瘤而失去生命。
目前没有有效疫苗预防,也没有根治它的药物,一旦感染,100%的发病死亡。
2、目前艾滋病在全世界各国的流行情况如何?艾滋病是一种新的传染病,在人类还没有认识它之前,已经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起传播。
目前全世界已有7000万人被感染,3000万人死亡。
感染者分布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现在每天有16000个人被感染,每天有1600个儿童被感染。
亚洲是艾滋病流行最快的地区,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在全世界占第十四位,在亚洲占第二位,我国目前估计现有感染者65万,分布在全国各省、市、县区,我国人口众多,流动性大,吸毒、性乱都是有利于艾滋病传播传播流行的重要因素。
如防治措施不利,到2010年全国艾滋病感染人数将达到1000万,艾滋病的传播与流行,不但使个人失去生命,造成家庭的不幸,而且将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公文易文秘资源网始建于2003年,是专业的文秘写作资源网站,海量的范本、专业的内容,欢迎访问的主要因素。
因此,国家对艾滋病防治工作非常重视,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大力开展艾滋病宣传工作,提高全民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增强防范意识,远离艾滋病的危害。
3、艾滋病是怎么传播的呢?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物中。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条,一是血液途径传播,通过血液传播的途径很多,如输血、共用注射器(共用注射器吸毒、医疗注射)、医疗器械、针灸、刮痧、纹身、拔牙、理发等均能引起艾滋病的传播;二是性接触传播, 性接触传播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方式,可通过男女之间、男性同性恋之间的性接触传播;三是母婴传播,母婴传播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胎盘直接传播、二是分娩传播、三是生后母乳喂养传播。
4、日常生活接触会传播艾滋病吗?艾滋病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在物体上能存活3天,在液体中能活15天。
对低温冷冻、紫外线不敏感外,对加热、曝晒、一般消毒剂如70%酒精、10%漂白粉、2%戊二醛、4%福尔马林、35%异丙醇、0.5%来苏和0.3%过氧化氢等处理10分钟,可灭活病毒。
因此日常生活接触,如握手、一起工作、一起游泳、学习、吃饭、共用电话、厕所、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5、献血会传染艾滋病吗?单纯献血不会引起艾滋病传播。
有人担心献血时采血器械不清洁,会引起艾滋病的传播,这是不必要的。
目前血液机构使用的采血器材,都是一次性无菌器材,不会引起任何传染病的传播;还有的人想献血,对血液机构的流动采血车不放心,那是没有必要的,目前,我们XX市为了遏制以艾滋病为主的各种经血液途径传播的传染病的发生,在全市只设一处中心血站,就是XX市中心血站,为满足全市各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方便无偿献血员,设置了多辆流动采血车,在XX市和各县市区流动采血,希望18-55岁青壮年,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社会做贡献。
6、无偿献血是预防经血液途径传播艾滋病的有效措施对吗?公文易文秘资源网始建于2003年,是专业的文秘写作资源网站,海量的范本、专业的内容,欢迎访问1998年以前,我国医疗机构临床用血,主要来自职业献血员,过去的职业献血员不进行艾滋病的检测,献血员在进行献血浆时,相同血型的人血球混合,再还输给每个献血员,在献血员中一旦有一个艾滋病感染者,就会传播多个献血员,继而,多个感染者继续传播更多的献血员,造成了献血员中艾滋病的传播,献血员中艾滋病感染率非常高,XX省献血员艾滋病感染率高达10%,因此,职业献血员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传染源。
现在血液机构采集血浆是一人一套采血、离心、分离、器材,不会再有因献血浆造成艾滋病传播的现象。
国家为了杜绝职业献血员传播艾滋病等传染病,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建设。
我国于1997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并于1998年10月1日施行。
《献血法》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因此,无偿献血是预防经血液途径传播艾滋病、乙型、丙型肝炎等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7、患性病更容易造成艾滋病传播?艾滋病可通过性接触传播,其主要传播原理一是男性的精液、女性的阴道分泌物中,均有大量病毒;二是病毒可通过男女生殖器官破损的粘膜进入体内,造成相互传播。
一般患性病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生殖器官粘膜破损,所以患性病更容易造成艾滋病传播。
8、为什么男男同性恋者是艾滋病的高发人群?男性同性恋人群,占成年男性(15-49岁)总数的2-4%,现在随着交通、通讯的发达,该人群的交流范围也日广泛,对艾滋病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常男女过性生活,主要采用阴道交,女性阴道上皮细胞为鳞状细胞,相对不易破损,但一方为艾滋病感染者,另一方的传播机率也是很高的。
男男同性恋者多采用肛交,肛门上皮细胞为柱状细胞,很容易破损,精液中的病毒乘机从破损处进入机体造成感染,感染的机率远远高于男女性生活的传播。
在当前我国各地的男性同性恋人群,经化验检查,艾滋病病毒的平均感染率高达2-3%,大大高于一般人群感染率。
我国同性恋人群中的感染者已开始陆续发病。
9、接吻和口交会造成艾滋病的传播吗?公文易文秘资源网始建于2003年,是专业的文秘写作资源网站,海量的范本、专业的内容,欢迎访问一般口对口接吻不会造成艾滋病的传播,其主要理由是,人的唾液中虽有少量艾滋病病毒,但不足以引起传播。
但在双方口腔有粘膜破损、溃疡、渗出物、出血时,接吻会造成艾滋病传播的。
在性混乱人群和男男同性恋人群中,有不少人喜欢口交,这是一种危险行为,男性阴茎分泌物、精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如果口腔、消化道、胃粘膜有溃疡同样会造成感染。
因此,口交必须带安全套。
[nextpage]10、何为艾滋病的 “窗口期”?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能立即检查出来吗?在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急性期,部分病人没有任何症状,70%左右的感染者在感染病毒后6天到6周内常有急性症状,如流行性感冒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发热、寒战、淋巴结肿大、咽喉肿疼、关节肌肉疼痛、皮疹、呕吐、腹泻等。
一般不经过治疗上述症状可自行消退。
此期体内含有大量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但体内还没有产生病毒抗体。
我们在常规检测中,是检测体内的病毒抗体,在急性期我们还查不到抗体,不能及时确定是否感染了艾滋病,这个阶段我们称为艾滋病的急性感染期,也叫“窗口期”。
因此,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不能立即检查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
艾滋病的窗口期一般为2-12周,最长6个月,平均3个月,当你怀疑自已感染了艾滋病,请你度过3个月后,再到疾控中心、医疗机构检测,必要时6个月再检测一次。
11、何为艾滋病的 “潜伏期”?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不会立即发病,要经过很长的病毒携带期,即潜伏期,此期的主要特点是没有临床症状,为无症状的hiv感染者,体内有艾滋病病毒(hiv),可查到病毒抗体。
潜伏期长短,因人、因感染方式及地区不同而异,潜伏期短至数月,长达20年,平均7-10年。
由于艾滋病潜伏期长,无任何临床表现,不易被发现,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目前我国实际有艾滋病感染者100万人,但防疫部门只掌握感染总人数的20%,有80%的感染者还隐藏在正常人群中继续引起配偶、他人的传播。
国家为了及时发现感染者,防止二代病例发生,对所有自愿咨询检测艾滋病者实行免费政策,希望有可能被感染艾滋病的人员主动到防疫站进行检测,以排除是否感染了公文易文秘资源网始建于2003年,是专业的文秘写作资源网站,海量的范本、专业的内容,欢迎访问艾滋病,防止传播家人、他人。
12、哪些人是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应进行艾滋病的化验检查?下例人群为XX市的艾滋病高危人群,应尽快进行化验检查①1990年以后来潍坊农村地区长期定居的XX、缅甸、XX、贵洲等外籍、外省籍妇女,以上省籍是艾滋病的高发地区,来我市定居的妇女人群中具有较高的感染率,有的已发病死亡,有的已传染配偶和子女,是艾滋病传入我市的重要传染源。
希望有外省籍家庭的人员尽快到当地县级防疫站进行检测;②有夫妻以外的性生活者、同性恋者、多性伴者;③性病患者,患性病者会大大增加艾滋病的传播机会。
④结核病人,结核病和艾滋病是一对孪生兄弟,艾滋病病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严重下降,易合并结核病,70%的艾滋病患者合并结核感染,因此患结核病者应进行艾滋病的检查;⑤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者;⑥1998年以前曾献血、献血浆人员。
⑦感染者配偶、子女、性伙伴;⑧15-55岁青壮年,不明原因疾病及恶性肿瘤。
13、艾滋病期有哪些表现呢?感染者经过7-10年的潜伏期后,机体免疫功能部分和完全丧失,在艾滋病发病前期可有轻微的乏力,盗汗、体重下降和腹泻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