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一体化联合作战力量组成与使用

合集下载

美军进攻火力运用特点

美军进攻火力运用特点

美军进攻火力运用特点
美军在进攻中的火力运用具有以下特点:
1. 高度依赖空中力量:美军在进攻中广泛使用空中打击,包括战斗机、轰炸机、直升机和无人机。

这些空中力量可以提供精确的打击能力,快速投送兵力,并有效地消灭敌方防御工事和火力点。

2. 高度机械化:美军在进攻中通常依赖于机械化装备,如坦克、装甲车和自行火炮。

这些装备可以提供重型火力支援,快速机动和装甲防护,有效地摧毁敌方防御工事和推进战线。

3. 综合使用火力:美军在进攻中通常采用综合使用火力的战术,包括步兵火力、火炮火力和空中火力的协同作战。

这种综合使用可以提供多层次、多角度的火力压制,打击敌方目标并破坏其防御体系。

4. 精确打击能力:美军在火力运用中注重精确打击能力,通过使用先进的导航和打击系统,可以快速锁定和摧毁敌方目标,减少误伤和平民伤亡。

5. 网络化战争:美军在进攻中通过网络化战争的手段,实现火力的有效协同和指挥控制。

通过实时的信息共享和联合作战系统的支持,可以更好地利用各种火力资源,提高整体作战效能。

总之,美军在进攻中的火力运用具有高度依赖空中力量、机械化装备的特点,注重综合使用火力和精确打击能力,同时借助网络化战争手段实现火力的协同作战。

这些特点使得美军在进攻中具备强大的火力优势。

美国天军作战力量体系介绍

美国天军作战力量体系介绍

要指出的是,为降低成本、分化风险,近年来美军越来越多地借助民间力量充实太空战队伍:一是向商业公司定制太空服务,二是将军用卫星的日常操控业务外包给商业卫星公司。

美军太空作战力量体系编成现代信息化局部战争军事行动高交太空司令部司令。

太空司令部司令据此向战区司令提供太空能力,必要时向战区司令移交太空部队的作战指挥权。

战区司令通常指定一位职能部队指挥官负责太空作战事务,该指挥官通过设立太空协调机构查明联合部队的太空需求,制订联合太空作战计划,协调联合部队军种组成部队的太空作战行动。

例如,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指定联合部队空军部队指挥官负责太空作战,领导战区太空协调机构开展工作。

中央司令部战区陆军和空军向太空协调机构派驻代表,共同拟制联合太空作战计划。

由于海军未向太空协调机构派驻代表,战区司令授权海军航母打击群指挥官与太空协调机构直接联络,以便于后者向战术级海上部队提供太空支援。

在利比亚战争和打击“伊斯兰国”行动中,不论是打击固定目标还是打击时敏目标,美军空对地精确打击行动的全过程都是在“航天-空中-地面”一体化的网络环境中展开,联合部队航天指挥机构利用太空力量体系提供全局性动态战场态势信息,与航空侦察信息融合;作战平台和单元依据综合态势信息,围绕作战任务和功能快速展开信息交互,压缩了传感器与射手之间的链路,提高了太空力量的综合效益。

目前,美军的太空系统已经由以大型复杂单星为主,转变为以组网分布式小卫星为主。

这种模式下,空间系统由多颗空间飞行器及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构成一个闭环系统,以实现数据获取、信息处理、应用分析,并向不同用户分发,完成特定功能。

分布式系统不仅具备快速、灵活、高效、低成本的优势,还大幅度提高了太空力量体系的冗余度、可靠性和生存能力,成为向作战行动提供实时、连续信息服务的主要手段。

美军太空作战条令不断更新伴随国家太空政策指导,美军太空作战条令和太空作战理论也在不断更新。

美军联合作战概念发展与趋势分析

美军联合作战概念发展与趋势分析

美军联合作战概念发展与趋势分析
张文静
【期刊名称】《中国航天》
【年(卷),期】2022()12
【摘要】美军联合作战概念的演进大都起因于基础科学理论的创新及军事发展的需要,美国政府、军队、智库等将基础理论与战争系统相结合,从而推进作战概念的生成;这些作战理论和概念在经过实战和演习检验后,进一步完善和总结,最终达成作战概念的演进和发展。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以及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太空装备的广泛应用,美军联合作战理念的发展越来越向空天领域倾斜,衍生出一系列新的作战概念。

美军联合作战概念的发展实践具有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总页数】4页(P67-70)
【作者】张文静
【作者单位】航天工程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美军联合作战概念发展对装备建设的影响
2.美军一体化联合作战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3.美军联合作战计划制定适应性改革分析及启示
4.美军新型作战概念发展分析与启示
5.美军联合作战实验回顾性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湾战争战例分析

海湾战争战例分析

海湾战争战场环境分析作者:赵杨 3011020033单位:学员二旅五营四连摘要:本文介绍了海湾战争的过程,美军起到的作用,着重分析了战场环境。

在分析战场环境时,首先,说明了海湾战争的信息化战场,美军建立了5个层次的电子传感器网;又讲了海湾战争是一体化作战的典范,作战空间被大大的扩大,七维一体的作战模式和大量先进武器的使用是美军站在场控位置的关键;最后讲述了复杂的电磁环境成为海湾战争的主导。

关键词:海湾战争;战场环境;美军;电磁环境;信息化战争;战场空间;一体化作战正文在讲海湾战争的战场环境之前,先将一下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并宣布吞并科威特。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取得联合国授权后,于1991年1月16日开始对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拉克军队发动军事进攻,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袭、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

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

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在此战争中,美军起到关键性作用。

1月17日凌晨,美军的空袭行动开始实施。

整个空袭包括“沙漠风暴”计划四个作战阶段的前三个,美军称之为空中战局。

按计划三个阶段同时开始,齐头推进,逐一达到既定目标。

通常的空袭模式是,由EF—111、EA—6B和EC—130H 等电子战飞机先开辟通路,担负攻击任务的F—117、F—111DAEAF、A—6、A—10、A V—8B、F—15E、B—52等型飞机攻击各指定目标,F—14、F—15C、F—16和F/A—18等飞机则担负掩护任务。

日出动量达2000至3000架次。

据美军统计,至地面进攻开始时,科威特战区伊军部队54万人中伤亡达25%以上,重装备损失达30—45%。

美国“海空一体战”作战思路初探

美国“海空一体战”作战思路初探

美国“海空一体战”作战思路初探当我们审视诸如中国这样的国家的军事现代化进程时,我们应该少关注他们对美国形成对称性挑战--战斗机对战斗机或者舰艇对舰艇的潜在能力,而应该多关注他们扰乱我们自由行动、挤压我们战略选择空间的能力。

他们在网络战和反卫星战、防空武器和反舰武器以及弹道导弹方面的投资,将对美国力量投送的主要途径以及对太平洋地区联盟国家的援助,特别是对前置空军基地和航母战斗群形成威胁。

这一点,将降低近程战斗机的作战效能,还将增加超视距打击的威胁--不管这种能力采取了何种形式。

--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M·盖茨1.前言美国国防部在今年2月发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明确地指出,为在反介入环境中遏制和击败进犯,应制定“联合海空作战(joint air-sea battle)”概念。

为了击败各种军事行动中的敌人,包括具备先介入能力和区域对抗能力的敌人,空军和海军正在共同研究制定新的联合军种作战概念。

在这一概念指导下,空军和海军将融合空中、海上、陆上、太空和网络空间等所有作战领域能力,对抗不断增长的挑战行为。

由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主席安德鲁·F·克雷皮内维奇执笔的《为什么要运用“空海一体战”?》报告中指出,美国军队在西太平洋和波斯湾的力量投送能力是美国介入重要政治经济利益区的保证。

由于中国人民解放军(PLA)和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的发展,美国目前面临着一个战略抉择:或者接受这种军事平衡的消极转变,或者探索抵消这种势头的途径 .由于这两个地区基本上都是空、海领域,因此,空军和海军应该通过开发“空海一体战”概念,探索武力投送的方式。

由此可见,“空海一体战”并非美军心血来潮,而是自冷战结束后,其综合国际形势与威胁而进行的一次必然的军事战略调整。

美军未来10年走向已呈两极分化的趋向,地面军种(陆军、陆战队)发展重点转向低端(low end)战争,作战目的是反游击和反叛乱,即美军目前面临的挑战。

让陆军飞——美军联合作战体制对我军的启示

让陆军飞——美军联合作战体制对我军的启示

让陆军飞——美军联合作战体制对我军的启示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集成应用,战争形态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以美军为代表的军事强国依靠理论创新与技术进步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联合作战体制,并随着战争的不断考验而不断修正,从而日臻成熟。

对我军而言,陆军作为三军我军的传统优势军种,在我军军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历次国内外军事斗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信息化条件下,随着作战空间的不断扩展,战争突发性、速决性的日趋突出,现有的陆军已显力不从心,在高技术集成、高度联通的战场上很难有再展昔日雄风的机会。

那么,结合美军联合作战体制,我军应如何打造一支新型陆军?传统陆军何以陷入泥淖?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在改变战争形态的同时,也对军队作战力量提出了新要求。

现代战场,快、远、准、狠的制胜机理,使“笨重”的传统陆军步履艰难。

这种“难”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的矛盾:一是沉重的兵力投送与空天威胁的加剧。

根据美军在历次军事演习中的经验,1个坦克或机步师兵力投送,大约需要铁路平板70—80列。

不难想象,这样大规模的陆地兵力投送,在几乎透明、发现即可摧毁的战场,怎会不招至毁灭性的打击。

美军在总结伊拉克战争时说:“陆军战略投送难是其与现代战争慢半拍的主要问题。

”二是地面爬行与立体交战的差距。

机械化战争,交战的重心在地表,所以坦克被冠以“陆战之王”的美誉,装甲机械化部队是无坚不克的铁甲洪流。

信息时代,战争的立体性、多维性日趋突出,陆地、海上、天空、电磁空间同时交织进行,使仅依靠地面机动的陆军难以全面融入战争,“上不去、干着急”,逼迫陆军建设发展另辟蹊径。

三是速度极限与作战空间的快速扩展。

尽管坦克、步兵战车等陆地作战平台的机动时速已高达百公里,但与快速扩展的作战空间相比几乎为“零”。

装备时速物理的极限性,使得陆军建设发展只有转变思路,才可能在广阔无垠的战场上有效遂行任务。

目前,直升机的机动时速可达500—600公里,是坦克、步兵战车时速的8-10倍。

解读一体化作战

解读一体化作战

解读一体化作战●黄汉标“兵怎么练”导源于“仗怎么打”,新的作战需要必然引起军事训练的变革。

未来战场,协同性联合作战将逐步被一体化联合作战所取代。

开展一体化训练,必须首先明确一体化的作战需求——世界军事领域的深刻变革,使作战样式正在从协同性联合作战向一体化联合作战方向发展。

对于我军来说,一体化作战是一个新课题,深刻理解一体化作战的基本内涵,准确把握一体化作战的特点规律,对于推动我军开展一体化作战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一体化作战的基本要素一体化指挥系统。

一体化指挥系统是一体化作战的“大脑”和“神经”。

没有高度权威的一体化指挥系统,就会出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局面,诸军兵种的作战行动就会如“一盘散沙”,一体化作战就根本无法付诸实施。

当然,权威不等于集权,强调指挥主体的权威性并不排斥分散指挥方式的运用。

权威的确立,一靠法规约束,二靠指挥员的决断力。

此外,指挥控制的实时性也越来越重要。

发达国家军队十分重视发展先进的C4ISR指挥控制系统,实现情报侦察、预警探测和指挥控制的实时化。

美军正致力于建设“全球信息栅格”(GIG),计划将2 00万个用户连接成网,实现从传感器到射手、从总统府到散兵坑的“无缝信息链接”,并强调运用“网络中心战”,使以武器平台为中心的一体化作战发展为以信息网络为中心的一体化作战。

为了突出指挥体制的科学性,各国军队都在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把横窄纵长的垂直树状指挥体制改变为横宽纵短的扁平网状指挥体制,以便减少指挥层次,缩短信息流程,提高反应速度,增强生存能力。

一体化作战力量。

一体化作战力量是一体化作战的“拳”和“脚”,其内涵包括:首先,武器装备系统的一体化。

各类武器装备系统经过信息化改造,相互之间能够直接进行信息传输,实现信息共享,从而提高了整个武器装备系统的反应速度和作战效能。

美军和伊军之间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的坦克大战,美军取得了187∶0的骄人战绩,主要得益于美军坦克实现了数字化,展示了武器装备系统一体化的巨大成效。

军用标准化对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影响

军用标准化对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影响

军用标准化对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影响杨雪 201509062153摘要:一体化联合作战是现代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多层次、全纵深、全时程联合作战是联合作战的本质特征,这些本质特征内在决定了其各个方面必须依赖于军用标准化。

标准化是一体化作战的内在支撑,是信息化战场的核心要素,是实现网络与数据链系统联结的重要环节,是一体化联合作战装备保障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对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具有重要作用,关键词:标准化;一体化;联合作战;影响2003年,美国防部标准化办公室在《国际军用标准化现状综述》报告中指出:“没有联合作战的战争是地狱,而没有标准化的联合作战是真正的地狱."足以见得标准化对于联合作战的影响之深、之大。

一体化联合作战是现代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也是未来战争的基本发展趋势.多层次、全纵深、全时程联合作战是联合作战的本质特征,这些本质特征内在决定了其各个环节包括通信、指挥、武器装备、作战时间等各个方面必须依赖于军用标准化,离开了标准化便不能称之为一体化,更无一体化联合作战可言。

以枪械的发展为例。

十九世纪以前,枪械制造并无标准可言,暂且不谈。

1871年英国人开始使用冲压成型的弹壳,底火固定在弹壳的底部,并采用滑动枪机,使其具有抽壳、抛壳和重新装填枪弹的作用,这就是著名的马梯尼一亨利定装式弹,单发枪,这是枪械发展史上第一次同时实现了零部件和弹药的统一制造,枪械的发展也就有了标准,这为后期枪械的发展提供了引导,也为一体化联合作战打下了基础;M1加兰德型步枪是在二战和朝鲜战争中最具影响力的步枪之一。

美军于1938年将这种重9。

5磅的步枪列为制式步枪,它是第一种被大国军队采用的半自动步枪.该枪采用气动方式,采用从枪身上部装弹的8发弹舱。

加兰德步枪使用。

30—06式步枪弹,这种子弹后来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猎枪弹。

最常见的.30—06式步枪弹是重量为150格令(合9.75克)的尖头弹,膛口初速达到2700英尺/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美军作战力量的合成编组已从军种内的多兵种合成编组,向跨军种的多兵种甚至全军种的集成编组过渡。

在新军事变革中,美军正在加紧组建新的陆空一体化地面部队、海陆军机械化部队、陆海空联合特遣队,以及其他新的联合作战军种。

一、以海军为先导,以空军为主力,诸军兵种联合的一体化联合作战将成为主要作战形式
一体化联合作战不仅是未来高技术战争的作战样式,更是一种全新的作战观念。

美军强调联合一体化作战理念,具体言之,战争的胜利不再仅通过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来取得,而主要是要通过利用远程精确制导武器打击敌人的指挥、控制、通讯与情报(C4ISR)系统等关键设施来取得。

(一)海空联合的新趋势
科索沃战争是以海空军主要力量的联合作战,它证明了一些西方军事家们的看法:陆军部署速度慢,不适应高技术战争的需要,空军反应快速,但却没有持久作战能力,海空联合作战才是未来作战的最主要趋势。

从冷战后的局部战争看,除“外科手术式”的小型空袭作战可能不需要海军协同外,其他都有海军密切配合。

其原因是:1、海上力量是美干预地区危机的首选兵力。

海军舰艇可以在公海上任意自由航行,平时即可部署全球重要海域,并具有很强的远征能力。

2、使用航母战斗群是美干预地区危机的惯用做法。

美军认为航母战斗群具有机动性好、突击威力大,防御稳定性能好等优点,能够独立进行进攻和防御任务。

3、海军空袭打击力强,有些作战能力无法取代。

在最近几次大型战争中,海军不但出动的飞机架次较多,发射的巡航导弹也最多。

(二)空天联合的新构想
1999年初,美一些防务专家提出了以联合航空航天为主体的作战理论新构想。

新构想规定了作战力量的构成及任务划分,即:航天部队负责向太空发射航天器,夺取制太空权,空军部队负责快速兵力投送,实施纵深打击,夺取制空权,天基情报侦察系统实施全球监视,夺取制信息权,海军舰载机部队负责协助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航空力量对敌实施近距离作战。

新构想提出以联合航空航天力量为主,地面力量协同的三种作战样式。

具体分为:联合航空航天力量独立实施的空天一体战;地面部队协同联合航空航天力量实施的空天一体战;联合航空航天力量协同地面部队实施的联合作战。

(三)联合作战向一体化发展的新理论
美军一向强调联合作战,曾明确宣布,美军投入战场的部队“必须是联合部队指挥官指挥的部队”。

新理论则进一步强调联合作战一体化,将一体化作战视为更高层次的联合作战。

并认为,这种一体化作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编制、理论和作战方法全面统一,军种间实现作战行动一体化。

其二,部队编组规模日趋缩小。

伊拉克战争实践了其以“直击要害、快速主宰”为主的空地一体联合作战理论。

可以预见这种以海军为先导,以空军为主力,诸军兵种高度联合的作战形式将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广泛运用。

二、空袭作战主宰战场,贯彻战争全过程
在1999年,美国取得了以空军为主战力量、以空袭作战为主要样式的科索沃战争的胜利,使得近年来空军极力推行的“空中制胜论”占据了统治地位。

新空中制胜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能够深入敌后的有人驾驶轰炸机是冷战后非核时期我们唯一可使用的战略打击力量。

”同时他们认为,空中进攻战役规模可大可小,进程可快可慢,强度可高可低且可最大限度地减少附带伤亡,具有突发性强、效率高、节奏快、火力猛、可打击对手的纵深目标等特点,是实现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目的的最佳手段。

由于美国空军极力推行“空中制胜论”,冷战后空袭作战又屡屡得手;美军惧怕作战伤亡,空袭作战又可速战速决、即打即撤,不会使其陷入战争泥潭。

因此美军把空袭作战看成作战的“基本样式”,美国政治家们也越加倚重空中力量解决危机,把空中力量作为解决冲突的“首选”或“唯一”的手段,这导致美空军地位上升,空袭作战作用日益突出。

三、特种部队部队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
美军特种作战部队是经过特殊编组、训练和装备的一支战斗兵种部队,用以在和平、冲突和战争的各种作战环境中筹划、实施与支援特种作战行动。

美军陆、海、空军和海军陆战队均建立有特种部队,它是美军一支重要的非常规作战力量。

由于它具有多种军事能力,在作战中可起到节约兵力和倍增军事力量的作用。

因此,美军在联合作战中,十分注重运用和发挥特种作战部队的作用。

特种部队作为一支兵种部队,与陆、海、空三军一样直接隶属于战区联合司令部,由战区一级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指挥。

由于美特种部队的作战行动一般是联合军种行动,也可能是联军性质的,或者是部门间协同行动的一部分,因而在力量运用上可能抽调陆海空力量参加,同时执行特殊任务。

各军种特种作战力量之间是平等关系,既各自独立完成特殊任务,又相互配合、相互增效和融为一体。

如执行救援任务时,除空军外,陆军和海军特种作战部队装有小型航炮、性能先进的直升机,也可用于执行救援任务。

美军特种作战部队从总体上看,并不独立进行作战,而是全面参与作战各阶段的计划和实施。

特种作战部队作为诸兵种合成部队的一部分,与正规部队配合行动。

在联合作战中主要担负以下几种任务:一是非正规作战。

二是直接行动。

三是特种侦察。

四是支援军种作战。

五是电子战。

六是战场搜索与救援。

七是反恐怖作战。

八是心理战。

四、空间作战力量“天军”将成为作战重要力量
美军一向将空中视为制高点,其作战行动也大多从空中突击开始,力求首先夺取“制空权”。

其新理论则把外层空间视为制高点,认为“外空提供了一个难以超越的制高点”。

占领了这个制高点就“意味着美军掌握了绝对的优势”,所以十分强调夺取“制天权”。

目前,美军各军种均成立有空间战实验室和作战中心;空军还提出“空军的兵力结构应由注重空中力量逐步向注重空间力量演变”的思想,主张将外层空间定为“主要战场”;国防部甚至打算像在地面上划分五大战区那样,在外层空间也划出空间战区,并积极酝酿组建第四大军种――天军,空间作战将成为现实。

为谋求新的绝对战略优势,防止21世纪出现对其“领导地位”构成挑战的对手,美正在加紧空间作战准备,具体作法如下:
一是调整空间战准备计划。

调整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在优先发展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基础上,加强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建设。

通过了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法案”,使美军空间战准备以法律形式得以确认,成为美国国策。

二是提出21世纪空间作战理论。

在美国空间战长远规划《2020设想》中,提出了未来空间作战的四大作战概念:空间控制、全球交战、力量集成和全球合作,这是21世纪美空间作战理论正式出台的标志。

真正的空间战将从21世纪开始。

三是优化空间作战组织结构。

1999年美将空军航天与指挥控制改组为空间指挥与控制、情报、监视与侦察中心。

在空军范登堡基地建立了空间作战中心,负责全球空间部队的指挥与控制。

同时为强化航天司令部职能,在《联合司令部计划》法案中规定,航天司令部由参联会的组织领导,是唯一负责军事航天行动的职能机构。

同时,参联会主席谢尔顿还透露,将设立“空间与信息司令部”,由此不难看出,美军已逐步建立了指挥关系顺畅的空间战指挥机构。

四是研制空间战武器装备。

美军为加紧研制、开发和部署用于打击、破坏与干扰空间目标和从空间攻击陆地、海洋与空中目标的空间武器系统,一方面通过加强与民间的合作,大幅度降低军事航天能力的成本,另一方面又大幅度加大航天投入,重点研制和生产军事卫星、反卫星武器、反导武器、轨道轰炸武器、空天作战飞行武器等。

五是加紧空间战的试验和作战模拟。

为加紧空间战技术试验和作战模拟,美军在科罗拉多州空军基地建立了空间战试验室,以集中研究和检验空间战武器装备和新的作战理论,其它军种也相继成立了相应的作战中心和作战实验室。

在这些试验室中进行反卫星和拦截导弹、激光反卫星的技术试验。

目前为止已成功地进行了国家反导系统的实弹反导试验。

除此之外美军还举行了以2010年、2020年为背景的空间战演习并在近年来的众多的演习中模拟空间作战行动,以使全部官兵熟悉空间战的程序、方法,加速培养空间战人材。

作者:朱国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