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教学进度表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一、教学目标1.了解八年级美术上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2.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3.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1.第一单元:色彩的表现方式(2周)课时1:色彩基本概念和色彩的分类课时2:原色、辅色和中间色的混合与运用课时3:色彩饱和度和淡化的实践探究课时4:冷暖色调的表现及情感联想课时5:色彩对比和色彩层次的运用课时6:小组合作绘画作品展示2.第二单元:线条的表现方式(2周)课时1:线条在造型中的作用和分类课时2:明线和暗线的对比与运用课时3:线条的多样性和创造性表现课时4:线条在静物和风景中的运用课时5:线条的节奏感和动态表现课时6:个人艺术作品展示和评价3.第三单元:光影的表现方式(2周)课时1:光影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和表现形式课时2:明暗关系和投影的运用技巧课时3:光线角度和光影效果的探究课时4:光影对情感和氛围的营造课时5:光影与色彩的综合运用课时6:创作大型光影艺术作品三、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学生个人表现和小组合作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提供艺术作品欣赏和评论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四、教学评估方式平时表现评价: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项目作品评价: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分。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美术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准备教材: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材。
绘画工具和材料:颜色铅笔、水彩笔、画笔、绘画纸等。
艺术作品和图片:用于欣赏和分析的艺术作品和图片。
六、教学进度表日期。
| 教学内容。
| 活动安排。
|第1周。
| 第一单元。
| 课时1和2:理论讲解和示范练 | 第2周。
| 第一单元。
| 课时3和4:绘画实践和作品展示 | 第3周。
| 第二单元。
| 课时1和2:理论讲解和示范练 | 第4周。
| 第二单元。
| 课时3和4:绘画实践和作品展示 | 第5周。
| 第三单元。
色彩静物教学进度与计划

色彩静物教学进度与计划
一、实训目的
《色彩》是所有绘画形式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是美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其它任何画种的专业必修课,让学生了解色彩变化规律,认识和掌握色彩的工具及材料、性能和方法,学习色彩的观察,塑造的基本规律,掌握色彩的表现技能,特别是通过写生、名画临摹、记忆色彩的练习、从中体会对色彩的学习兴趣,加深综合素质修养,使色彩基础更加牢固。
二、实训时间
一、二、三年级
四、考核办法
1.作业成绩均以百分制记载。
2.总成绩评定方式:总分100分,最后单元成绩总评占60%,平时成绩总评占25%,学习表现(考勤情况+综合印象)15%。
2023年春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进度表

2023年春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进度表第一单元:色彩与绘画
第一课:认识色彩
- 课时安排:2课时
- 主要内容:
- 研究基本色彩的分类和认识
- 掌握常见颜色的识别和命名
第二课:色彩运用
- 课时安排:2课时
- 主要内容:
- 研究如何运用色彩进行绘画创作
- 实践练:运用不同颜色完成创作作品
第三课:色彩组合
- 课时安排:2课时
- 主要内容:
- 研究色彩的组合原理和技巧
- 实践练:运用不同色彩组合完成创作作品第二单元:形态与造型
第一课:认识形态
- 课时安排:2课时
- 主要内容:
- 研究常见的形态元素
- 掌握形态在绘画中的表现方法
第二课:造型练
- 课时安排:2课时
- 主要内容:
- 实践练:通过观察和模仿完成形态造型绘画
第三课:造型表现
- 课时安排:2课时
- 主要内容:
- 研究如何运用形态表现主题和情感
- 实践练:完成具有表现力的形态作品
第三单元:创意与想象
第一课:发散思维
- 课时安排:2课时
- 主要内容:
- 研究发散思维的方法和技巧
- 进行创意头脑风暴活动
第二课:构思创作
- 课时安排:2课时
- 主要内容:
- 研究如何构思创作作品的主题和构图
- 实践练:自主构思并完成创作作品
第三课:展示欣赏
- 课时安排:2课时
- 主要内容:
- 研究如何展示和欣赏创作作品
- 通过展示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总课时:18课时。
《色彩构成》课程标准

《色彩构成》课程标准开设学期:第二学期总学时:48课时(3学分)编制人:审核人: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专业限定选修课、理实一体课。
(二)课程作用掌握色彩设计和色彩应用的知识,提高对色彩构成的理解和运用构成法则的能力,着重培养设计、应用色彩的技能,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理念与设计思路(一)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创新能力和设计思维为核心,以面向全体、注重个性为原则的基本理念,合理选取课程学习内容,理论联系实践,以应用入手、实训为主,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二)设计思路设计思路上以学生为主体,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能独立解决问题。
举办作品展览教学活动,营造开放式的多元化学术氛围,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三、课程目标(一)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真、善、美,提高审美情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职业应具备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拥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具有培养良好的协作精神。
(二)知识目标熟练掌握色彩构成的概念、范围、意义和工具材料;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属性以及色调;准确把握各种不同的色彩的构成原理和制作方法;熟悉色彩的心理效应、色彩感觉、色彩的联想与象征。
(三)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在色彩方面的艺术素养、提高美学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设计构思的表达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色彩设计、应用能力。
四、课程内容五、课程实施建议(一)师资要求具备中级职称以上有从事色彩构成设计专业相关的实践工作经历,具备较强的构成表现技能,有一定的教学经验的教师。
(二)教学方法建议理论教学实施过程中,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实训操作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采用任务驱动法、直观演示法、分组教学,培养学生小组协作精神和科学严谨、耐心细致的习惯。
色彩构成教学设计

色彩构成教学设计色彩构成教学设计色彩构成教学设计课题:色彩构成(一、色彩三要素二、十二色相环)教学目的:通过对色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较丰富的色彩语汇及最基本的调色方法,扩展并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力。
教学重点:了解色彩三要素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用三原色进行调色练习。
教具准备:1、CAI课件2、各类色彩卡片及水彩色。
3、实物平台。
课业类别:绘画知识课学生学习用品准备:绘图纸、铅笔、毛笔、水彩色、调色盘。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品准备情况。
二、引入新课:发展思维,启发学生的相象力。
世界是多彩的`,我们无时不在感受色彩,同时也在不断用色彩装扮自己。
(大屏幕展示几幅色彩鲜艳的图片)教师提问:同学们能够从大自然中找到哪些色彩的存在?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对上面几个图片进行分析,并总结归纳:色彩构成正是研究色彩组合、搭配规律的学说,能够提高我们认识色彩的能力。
三、揭示课题、讲授新课:色彩构成:色彩构成是探讨利用色彩要素获得色彩审美价值的原理、规律、法则、技法的学说。
色彩三要素:1、色相:指颜色的面貌。
我们借助色彩的名称区别色相。
(三原色调色过程展示)色相环:以几个主要色相为基础,并分别配出中间颜色,组成的首尾相接的圆环。
(学生操作演示,完成一幅十二色色相环。
)2、明度:指色彩的深浅明暗程度。
黑白明度渐变图(演示明度渐变过程)3、纯度:指色彩的鲜艳和纯净程度。
由于颜料的混合属于色彩的减法混合,所以混入的色越多,明度越低,纯度也有所下降。
(过程演示:二、三、四种色分别混合)课堂小练习:出示四种色块,分别是红色、粉红、灰红、深红,由学生选择出明度最高及纯度最高的色块。
教师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实例分析,通过直观感受使学生加深认识和理解。
四、学生作调色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屏幕展示出三组不同的明度渐变图,学生可以临摹图例。
这个练习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色彩明度的调配能力,在明度渐变准确的基础上不提过高要求。
100431005-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00431005课程英文名称:Colour composition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视觉传达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色彩构成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要求学生了解色彩在物理、生理、心理及美学方面的知识。
通过系统的作业训练,使学生将理性的色彩知识融入感性的色彩设计实际中,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觉由个人的直觉升华到更宽广、更科学的色彩审美境界,最终在设计中能够灵活运用色彩构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符合功能和审美的色彩设计,并能融会贯通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色彩性能,了解色彩规律。
2、了解色彩装饰语言与形式语言。
3、提高鉴赏力和积累创作经验。
4、熟练运用色彩的各种表现技法。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 .教学活动要注意进程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遵循知识理论讲授的秩序渐进,强调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从人对色彩的知觉效应出发,运用科学的原理与艺术形式美相结合的法则,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抽象思维,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的可变换性,对色彩进行以基本元素为单位的多层面,多角度的组合、配量,并创造出理想,新颖与审美的设计色彩。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本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应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多采用引导、启发性教学,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运用典型案例组织教学,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基本的艺术鉴赏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中外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实例视频等多媒体文件的使用,加强并提升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认知度。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艺术基础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系统等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3.以实践活动(色彩构成作业训练)为主,以理论讲解为辅,在实践过程中将理论知识穿插其中,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北师大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北师大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
表
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色彩与美术创作
- 课时1:认识基本颜色
- 课时2:认识中性颜色
- 课时3:认识暖色调
- 课时4:认识冷色调
- 课时5:研究调色盘的使用
- 课时6:用水彩绘制基本颜色
- 课时7:用水彩绘制中性颜色
- 课时8:用水彩绘制暖色调
- 课时9:用水彩绘制冷色调
- 课时10:创作一幅色彩丰富的画作
第二单元:线条与画法
- 课时1:认识实线和虚线
- 课时2:认识直线和曲线
- 课时3:认识垂直线和水平线
- 课时4:认识斜线和弯线
- 课时5:用铅笔练直线和曲线
- 课时6:用铅笔练垂直线和水平线
- 课时7:用铅笔练斜线和弯线
- 课时8:用铅笔画出图形
- 课时9:用线条描绘物体的外形
- 课时10:用线条创作一幅画作
第三单元:素描与构思
- 课时1:认识素描
- 课时2:研究不同阴影效果的描绘方法- 课时3:用铅笔绘制简单的素描
- 课时4:用素描描绘一个物体的外形- 课时5:用素描描绘一个场景的构图- 课时6:研究素描的透视原理
- 课时7:用素描描绘一个透视图
- 课时8:研究构思创作的方法
- 课时9:用素描构思并绘制一幅画作- 课时10:展示和分享学生的作品
教学进度表
以上为北师大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的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请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逐课进行教学,并在课时结束后进行作品展示和分享。
祝您的教学顺利!。
色彩构成、单元授课计划

光,如果在光线分散的中途加以凸透镜,使分散的光线集中点
又成为白色光,所以白色光即为复色光。不能分解的是单色光。
1、讲授理论。
2、通过展示优秀绘画作品讲解。
3、课堂辅导。
主题:色彩构成学时:56学时
目的:通过色彩构成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色彩构成的相关的理论,培养学生用正确的科学观察与思维方法,从事色彩构成的表现与创作。使之系统地掌握色彩构成这门科学知识。
丰富多彩的生活所必需。
第二单元色彩物理学
1、光与色——现代物理学证实,光和无线电波、x线等同样是
一种电磁波辐射能。色彩是由光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视觉效应,
光是其发生的原因,色是其感觉的结果。没有光便没有色彩
感觉,人们凭借光辨别物体的色彩形状,获得对客观世界的
认识。1、光谱(光的分解)2、单色光与复色光-------------
时间
内容与教学要求
材料/方式
2011年4月4日----2011年月29日
第一单元色彩构成概
1、什么是色彩—光刺激眼睛再传到大脑的视觉中枢而产生的一种感觉。
2、色彩构成的概念——将两个以上的单元,按照一定的原则,重
重新形成新的单元称之为构成。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根据不同的目的目的性,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搭配,构成新的美的色彩
c、色的恒常-------我们把一张白纸照以红光,再把一张红纸照以白光(全色光),二者相比较,虽然两张纸都成了红色,但是眼睛仍然能区分出前者是在红光下的白纸,后者为红纸。把这种物体的“固有色”与照明光相区别的能力,为色的恒常。
第四单元色彩的混合
1、原色-------不能用其它色混合而成的色彩叫原色。用原色却可以混混出其它色彩(当然不是全部)牛顿最初把太阳光线用三棱镜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为七原色。(注:在我国青色有蓝色的意思还有黑色的意思,根据我们的习惯把青一律改为蓝,这种原色蓝是天蓝,即绿味的蓝。)现在大家知道原色实际上有两个系统,是站在光学方面,即光的三原色。另一种是站在色素或颜料的方面立论色料的三原色。二色彩的混合-------色彩的混合分正混合、、负混合、中性混合三种。1、正混合-----指色光的混合。参加混合的色色光越多,混出的新色的明度就越高,如果把各种色光全部混合在一起则成为极强的白色光。所以我们把这种混合叫正混合或加法混合。2、负混合------负混合指色素的混合,色素的混合是明度降低低的减光现象,所以叫负混合或减法混合。颜料、染料、涂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2013-2014-2 教学进度表
一、色彩构成
教材:《色彩构成设计》 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岩主编
任课教师:张秀梅
计算机系 专业 13 级 <图形> 班
本课程计划时数 68 学时
本学期课时数 68 学时
讲课时数 34 学时
学时实验时数 学时
课堂讨论时数 学时
习题课时时数 34 学时
学业成绩考核方式 学时
周次 授课内容
1 第1章 色彩构成概述
1.1 色彩构成的由来
2 第1章色彩构成概述
色相环实训
3 第2章 色彩的基本原理
2.1 光与色
4 第2章 色彩的基本原理
2.2 视觉现象
5 第3章 色彩的物理属性
3.1 三元色; 3.2 有彩色系
6 第3章 色彩的物理属性
3.5 色彩混合 (加色混合、减少混合)
7 第3章 色彩的物理属性
3.5 色彩混合 (空间混合)
8 第4章色彩的心理属性
色彩的冷暖
9 第4章色彩的心理属性
色彩的喜怒哀乐
10 第4章色彩的心理属性
色彩的春夏秋冬 (色彩肌理)
11 第4章色彩的心理属性
色彩的酸甜苦辣 (色彩肌理)
12 第4章色彩的心理属性
色彩的华丽感与朴实感
..
;.
13 第5章 色彩构成的设计方法
5.1 推移方法
14 第5章 色彩构成的设计方法
5.2对比方法
15 第5章 色彩构成的设计方法
5.3色彩调和 (结构重构)
16 第6章 色彩构成在设计中的运用
6.1 服装设计中色彩的运用
6.2室内设计中色彩的运用
6.3产品设计中色彩的运用
17 第6章 色彩构成在设计中的运用
6.4平面设计中色彩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