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word
(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word

讲授新课敲击铝片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仔细观察铝片琴的结构,高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步骤:(1)用相同的力度敲击铝片琴,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
(2)反复试验3次,描述听到声音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琴片越长,声音越低;琴片越短,声音越高。
实验结论:声音有高低的不同,铝片琴声音的高低取决于琴片的长短。
吹奏口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仔细观察口琴的簧片,高低不同的声音和簧片有什么关系?实验步骤:(1)用相同的力度去吹奏口琴,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
(2)反复试验3次,描述听到声音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簧片越长,声音越低;簧片越短,声音越高。
实验结论:声音有高低的不同,口琴声音的高低取决于簧片的长短。
钢尺实验。
1.钢尺振动的快慢与发出的声音的关系。
实验目的: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钢尺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变化,发出的声音会怎样改变。
实验猜想:随着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的变化,音高可能也会发生变化,伸出越长,音高越____;伸出越短,音高____。
(填“低”或“高”)实验材料:钢尺、硬皮书。
实验步骤:(1)根据钢尺的长度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分别为5~6厘米、10~11厘米、15~16厘米、20~21厘米。
(2)将钢尺露出桌面5~6厘米,用硬皮书盖住余下部分,并用学生分小组实验,敲击铝片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仔细观察,并讨论高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全班交流,小组代一般情况下,铝片琴的铝片越短,发出的音量越高,铝片越长,发出的音量越低。
也就是说,铝片琴的高低不同的声音与铝片的长短有关。
口琴的簧片越长,发出的音量越低,簧片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也就是说,口琴声音的高低与簧片的长短有关。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
观看视频资料《声音传播的特征》、《声音的高低变化》。
从钢尺振动长度与声音高低实验的记录表和柱形图中,你能发现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吗?音高的变化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学生情况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现有2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实验能力不是很好,独立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他们普遍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
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1.本册内容情况:《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声音”和“我们的身体”、“运动和力”三个单元组成。
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2.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5.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新教材)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 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学生情况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现有2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实验能力不是很好,独立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他们普遍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
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1.本册内容情况:《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声音”和“我们的身体”、“运动和力”三个单元组成。
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2.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5.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探索科学世界。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3. 培养学生科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与进度:单元一:生活周围的物体1周- 认识生活周围的物体,如各种常见材料和物品。
- 研究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 研究物品的性质和功能。
- 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物体的特性。
单元二:观察事物的特点2周- 训练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如大小、形状、颜色等。
- 研究用语言描述和描绘事物的特点。
- 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技巧和科学思维。
单元三:生物的生活与繁殖2周- 了解动植物的生活性和繁殖方式。
- 研究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变化。
- 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
单元四:天空中的太阳、月亮和星星1周- 认识太阳、月亮和星星,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变化。
- 研究太阳、月亮和星星的作用和意义。
- 进行观察和实验,了解天空中的天体现象。
单元五:水的探索2周- 研究水的性质和用途。
- 了解水的变化过程,如蒸发、凝结和沉淀。
- 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水的变化过程。
总结与评价:本学期的科学教学计划围绕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展开,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的方式,培养学生探究和思维能力。
每个单元都有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各科学领域的知识。
教学进度合理安排,既保证了学习的质量,又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
综合评价中,将考虑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实验和观察的能力以及对科学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等方面。
2023年秋学期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

2
22
1.22——1.26
期末考试
2023——2024学年度教科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教 学 内 容
周课时数
备注
1
9.01
开学第一课
1
2
9.04——9.08
声音
1.听听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
3
9.11——9.15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2
4
9.18——9.22
阶段性复习
2
5
9.25——9.28
5.声音的强与弱
6.声音的高与低
2
中秋节、国庆节假期
9.29——10.06
6
10.07——10.08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1
7
10.09——10.13
8.制作我的小乐器
阶段性复习
2
8.感受我们的呼吸
2.呼吸与健康生活
2
9
10.23——10.27
3.测量肺活量
4.一天的食物
2.用气球驱动小车
2
16
12.11——12.15
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4.弹簧测力计
2
17
12.18——12.22
阶段性复习
2
18
12.25——12.29
5.运动与摩擦力
6.运动的小车
2
19
1.02——1.05
7.设计制作小车(一)
8.设计制作小车(二)
2
元旦
20
1.08——1.12
总复习
2
21
1.15——1.19
2020年秋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教学计划及进度表word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学生情况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现有2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实验能力不是很好,独立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他们普遍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
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1.本册内容情况:《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声音”和“我们的身体”、“运动和力”三个单元组成。
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2.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5.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实验能力
-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 介绍观察的重要性和方法
- 观察水的变化和性质
- 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和现象
第二单元:认识周围的植物
- 研究不同植物的特征和生长环境
- 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变化
- 理解植物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三单元:认识周围的动物
- 研究常见动物的特征和生活性
- 观察动物的行为和生活环境
- 了解动物的保护和生态平衡
第四单元:研究基本的物质和变化
- 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分类
- 观察物质之间的变化和反应
- 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探究
教学方法
- 创设具有情境氛围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多媒体展示,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观察,培养动手能力
-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进度表
以上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和进度表。
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我们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观察,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这个学期中享受科学学习的乐趣!。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最新教科版学校科学四班级上册教学方案及教学进度表教学方案及教学进度表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使同学能够:1. 把握科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培育科学探究的爱好和力量;2. 了解人类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科学学问,生疏科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3. 培育同学的科学观看力量,提高自己对科学大事的观看力量及推断与解决问题的力量;4. 提高学习的能动性,增加学习主动性,培育正确的科学学习理念;5. 体验科学乐趣,激发同学对科学探究的爱好。
二、教学内容及进度表:序号教学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进度1 天文地理星座周一-周三在不使用仪器的状况下辨认星座星空中最亮的星星座的故事2 生物科学动物周四-周六动物的呼吸与运动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动物的体温调整和生活环境适应力量3 物质与能量物质的种类和性质周一-周三常见物质的生疏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物质的外观和性质的关系物质的存在状态物质的变化4 农业科学植物的生活周四-周六植株的外部构造和根、茎、叶的功能植株的生长与植株的养分种子的结构和种子的生长香蕉的整个生长过程5 科技进展仪器的进展周一-周三简易电路电流的传递和应用磁力的产生及应用6 环境爱护水的爱护周四-周六水的用途水源的爱护水的污染水的净化三、教学策略与方法:1. 问题导入法:通过提出一些好玩的问题来激发同学的思考和古怪心,调动同学乐观参与课堂的爱好。
2. 试验法:在课堂上进行简洁的试验,通过实践来观看、发觉和总结科学的规律。
3. 图表法:在教学中使用图表进行讲解,挂念同学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学问点。
4.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育同学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习效果。
5. 影视资料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一些相关的影视资料来呈现生动好玩的科学现象,增加同学的学习爱好。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四、教学评价方式:1. 日常表现评价:包括同学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状况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上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报。
讲授新课橡皮筋发声实验。
1.研究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实验目的:通过不同方式对橡皮筋发力,观察橡皮筋能否发
出声音。
实验材料:橡皮筋、小木棍。
实验步骤:
(1)两只手分别捏住橡皮筋的两端,轻轻拉伸,观察橡皮
筋能否发出声音。
实验步骤:
(2)将橡皮筋放在桌面上轻轻按压,观察橡皮筋能否发出声
音。
(3)将橡皮筋放在手中轻轻揉搓,观察橡皮筋能否发出声
音。
(4)把橡皮筋的两端固定下来,轻轻弹拨橡皮筋或拉动橡皮
筋,观察橡皮筋能否发出声音。
实验现象:
当我们轻轻拉伸、按压或揉搓橡皮筋时,橡皮筋没有发出
声音;当我们把橡皮筋拔动橡皮筋两端固定下来,轻轻弹
拨橡皮筋时,橡皮筋发出了声音,轻轻拉动橡皮筋,橡皮
筋没有发出声音。
实验记录:
方式能否发出声音
拉伸橡皮筋否
按压橡皮筋否
思考、操作
并汇报。
思考并回
答。
通过实验感
受物体发声
的共同特
点,利于激
发学生动脑
思考求证方
法。
通过橡皮筋
发出声音,
探究声音与
物体振动的
关系。
①拨动、拍打、敲击都能使钢尺发出声音。
②用手拍打或用鼓槌敲击鼓面,能使鼓发出声音。
③用小锤敲击音叉,能使音叉发出声音。
实验步骤:(2)什么情况下这些物体不能发出声音。
①慢慢弯曲钢尺,钢尺不能发出声音。
②慢慢按压鼓面,鼓不能发出声音。
③轻轻触摸音叉,音叉不能发出声音。
(3)用手轻轻触摸这些还在发声的物体,你有什么感觉?
实验现象:拨动钢尺、敲击鼓面、敲击音叉都能发出声音;弯曲钢尺、按压鼓面、轻轻触摸音叉都不能发出声音。
当用手轻轻触摸这些还在发声的物体时,会感觉它们在振动,随着振动的停止,便不会听到声音。
实验现象: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记录表
发声物体 我看到的现象 我的想法 弹拨橡皮筋 橡皮筋在振动 声音的产生于物体的振动有关
拨动钢尺 钢尺上下振动 敲击鼓面 鼓面产生振动 敲击音叉 音叉剧烈振动
实验分析:
(1)拨动钢尺、敲击鼓面、敲击音叉都能发出声音,根据它们都受到了力,并且产生了运动这一现象,猜测声音的产生可能和物体受到的力和自身的运动有关。
(2)由弯曲钢尺、按压鼓面、轻轻触摸音叉这些情况分析,物体受到了力,也产生了运动,却没有发出声音的事实,猜想声音的产生可能和物体受力以及运动的方式(振动)有关。
实验分析:
(3)物体发声时会有振动,所以轻轻触摸会感觉到物体的振
这个活动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验证之前对物体发出的声音方法放入猜测。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振动和物体发声之间的关系。
通过总结,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以及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检测。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3.6运动的小车教案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2.1感受我们的呼吸教案
二、选择。
(每空2分,共10分。
)
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用打击过的音叉接触水面会
()。
A 水面没有任何变化
B 水面产生水波
C 无法判断
2.人体能听到声音器官是()。
A 眼
B 鼻
C 耳
3.声音在()中传播速度最快。
A 固体
B 气体
C 液体
4.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A 气流
B 直线
C 波
5.橡皮筋拉得越紧,拨弹时发出的声音越()。
A 高
B 低
C 强
三、判断。
(每空2分,共20分。
)
1、声音可以由物体自身振动产生。
()
2、吹气不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
3、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4、声音的传播没有特定的方向,它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
()
5、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是气体。
()
6、耳朵分为耳廓和外耳道、内耳三部分。
()
7、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
8、噪声是听起来悦耳的声音。
()
9、噪声,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
10、保护自己听力的方法:捂住耳朵、离开噪声区、戴上耳塞、控制物体发声。
()
四、简答题。
(每题8分,共24分。
)
1、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2、声音传递的路径是怎样的?
3、请你写出有效减少生活中噪声的方法。
(最少写四个)
答案:
一、填空。
1、振动
2、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介质
3、各个方向
4、外耳、中耳、内耳。
5、收集声波
6、噪声废气废水
7、音量
8、音调
9、摩擦弹拨敲击吹气
10、松紧、长短、粗细紧、短、细振动快
二、选择。
1-5 B C A C A
三、判断
1--5 √××√√ 6---10×√×√√
四、简答题。
1、耳廓收集声波后,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2、声源—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
3、(汽车上安消声器)、(公路两旁栽树)、(市区设置禁鸣区)、(公路和机场远离居民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