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课件】女性生殖系统2
合集下载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ppt课件

2.促黄体生成素(LH):
– 排卵前24h ;月经前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一)调节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3.雌激素的变化(E):
– 排卵前 ;排卵后7~8d ;月经前
4.孕激素的变化(P):
– 排卵后7~8d ;月经前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组织学内口(下)
子宫颈
子宫底
子宫颈癌的好发部第位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内生殖器】
(二)子宫
3.组织学结构
浆膜层
外纵 肌层 内环
中间交织 功能层
粘膜层 基底层
4.子宫韧带
圆韧带 阔韧带 主韧带 子宫骶韧带
前倾 中央
前倾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排卵后 量少,浑浊粘稠 椭圆体结晶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二)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3.输卵管的变化 4.阴道粘膜的变化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内生殖器】
(一)阴道
– 性交器官、排出经 血、娩出胎儿
– 粘膜+肌层+纤维层 阴道穹隆 •前 •后 •左 •右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内生殖器】
(二)子宫
子宫角
1.形态、大小:50g 5ml
7 ~8cm ,4 ~ 5cm ,2 ~ 3cm
2.解剖学结构
子宫体 子宫峡部 解剖学内口(上)
【骨盆底】
外层
– 排卵前24h ;月经前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一)调节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3.雌激素的变化(E):
– 排卵前 ;排卵后7~8d ;月经前
4.孕激素的变化(P):
– 排卵后7~8d ;月经前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组织学内口(下)
子宫颈
子宫底
子宫颈癌的好发部第位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内生殖器】
(二)子宫
3.组织学结构
浆膜层
外纵 肌层 内环
中间交织 功能层
粘膜层 基底层
4.子宫韧带
圆韧带 阔韧带 主韧带 子宫骶韧带
前倾 中央
前倾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排卵后 量少,浑浊粘稠 椭圆体结晶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二)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3.输卵管的变化 4.阴道粘膜的变化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内生殖器】
(一)阴道
– 性交器官、排出经 血、娩出胎儿
– 粘膜+肌层+纤维层 阴道穹隆 •前 •后 •左 •右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内生殖器】
(二)子宫
子宫角
1.形态、大小:50g 5ml
7 ~8cm ,4 ~ 5cm ,2 ~ 3cm
2.解剖学结构
子宫体 子宫峡部 解剖学内口(上)
【骨盆底】
外层
《女性生殖系统》PPT课件

4、成熟卵泡 mature follicle 成熟卵泡构造与次级卵泡构造根本相似,只是
体积较大且向卵巢外表隆起。 排卵前,初级卵母C经减裂形成次级卵母C。
1.颗粒层 2.卵泡腔 3.卵丘 4.次级卵母细胞 5.卵泡膜
卵泡发育与成熟
(二) 排卵 次级卵母细胞、透明带和放射冠随卵泡液
从卵巢排出的过程,称排卵〔 ovulation〕。
新生儿时期 7 ~ 9岁 青春期开始时 40 ~50岁
70万~200万 30万 4万 几百个
青春期开场排卵,一生约排400余个。
二、输卵管 腔不规那么,管壁由粘膜、肌层和浆膜组成。
1.粘膜 2.肌层 3.浆膜
输卵管粘膜
1.单层柱状上皮 2.纤毛细胞 3.分泌细胞
三、子宫
成年未产妇的子宫略呈前后稍扁的倒置梨 形。长约7-8cm,宽约 4cm,厚约2-3cm。分 子 宫底、子宫体、子宫颈。
排卵示意图
〔三〕黄体形成与退化 排卵后,残留在卵巢内的卵泡颗粒层和卵泡
膜向腔内塌陷,在黄体生成素(LH)的作用下发 育增生,形成富含血管的内分泌细胞团,新鲜时 显黄色,故称黄体(corpus luteum)。
颗粒黄体细胞:位于黄体中央,量多,体
积大,着色浅,分泌孕激
黄体
素和松弛素。
膜黄体细胞:位于黄体周边,量少,体积 小,着色深,分泌雌激素。
增 生 期 子 宫 内 膜
增生期子宫内膜
3、分泌期〔黄体期〕
(1)时间:第15-28天。
(2)现象: ①内膜进一步增厚; ②子宫腺变得更长、更弯曲, 腔变大,内充总分值泌物 ③螺旋动脉伸长、更弯曲。
分泌期子宫内膜
分泌期子宫内膜
下丘脑-垂体-卵巢和子宫的关系
女性生殖系统图解PPT课件

(一)外层
(浅层筋膜与肌肉) 1.球海绵体肌 2.坐骨海绵体肌 3.会阴浅横肌 4.肛门外括约肌
(二) 中层(泌尿生
殖隔) 1.会阴深横肌
2.尿道括约肌
(三) 内层(盆隔)
肛提肌 ①耻尾肌
②髂尾肌
③坐尾肌
第七节 邻近器官
女性生殖器官与骨盆腔 其它器官不仅在位置上 互相连接,而且血管、 淋巴及神经也相互有密 切联系。当某一器官有 病变时,如创伤、感染、 肿瘤等,易累及邻近器 官。 (一)尿道 (二)膀胱 (三)输尿管 (四)直肠
骨盆入口略呈三角形, 两侧壁内聚,坐骨棘突 出,尺骨弓较窄,骶坐 切迹窄呈高弓型,骶骨 较直而前倾,致出口后 矢壮径较短。因男型骨 盆呈漏斗型往往造成难 产。较少见,在我国妇 女中占1%~3.7%。
练习题
1.关于女性骨盆,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骨盆入口前后径长而横径短 B.骨盆入口横径较前后径稍长 C.骨盆入口椭圆形 D.骨盆入口三角形 E.骨盆入口平面狭窄
临床测量骨盆的方法有骨盆内测量和骨盆 外测量两种: 骨盆的外测量: 虽不能测出骨盆内径,但从外测量的各径 线中能对骨盆大小及其形状作出间接的判 断。 用骨盆测量器测量以下径线:
髂棘间径: 孕妇取伸腿仰卧位。 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 的距离。(如图) 正常值为23~26cm.
髂嵴间径: 间径: 孕妇取伸腿仰 卧位,测量两 髂嵴外缘最宽 的距离(如图) 正常值为 25~28cm
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
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生殖器 官及其相关的组织与临近器官。 骨盆为生殖器官的所在地,且与 分娩有密切关系。
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
要求:
1.掌握女性外、内生殖器的解剖及临 近器官的关系 2.熟悉女性骨盆的形态与分娩有关的 解剖特点 3.了解女性骨盆底的解剖
女性生殖PPT课件

轴间形成向前开放的夹角, 约为90°。
前屈:子宫体与子宫颈之 间形成一个向前开放的钝角, 约为170°。
稍大于 90o 约 170o
子宫的正常位置:
轻度前倾、前屈位 前倾:子宫长轴与阴 道长轴间形成向前开 放的夹角,约90° 前屈:子宫体与子宫 颈之间形成一个向前 开放的钝角,约为 170°。
子宫与腹膜的关系:
又称Cooper韧带,连于乳腺与 皮肤和胸肌筋膜之间,对乳腺 起支持作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乳头 乳晕 乳晕腺
乳腺后间隙
胸大肌
输乳管窦
输乳管 乳腺小叶
乳腺小叶 乳房悬韧带 输乳管 输乳管窦 输乳孔
会阴 perineum
会阴是指盆膈以下所有组织而言。盆膈(肛提肌、尾骨 肌及其上、下面的筋膜)将上方的盆腔和下方的会阴分开。
乳房breast
• 位置:
位于胸前部,胸肌筋膜的表面,第3至 第6肋之间。
内侧至胸骨旁线。外侧可达腋中线。 未产妇乳头平第4肋间隙或第5肋水平。
乳房 breast
形态:成年未产妇乳房呈半球形。 乳头 mammary papilla:其表面有输乳管的开口,称输乳
孔。 乳晕 areola of breast:
睾丸
卵巢
附睾 输精管 射精管 尿道 输卵管 子宫 阴道
精囊 前列腺 尿道球腺
前庭大腺
阴囊 阴茎
女阴
女性生殖系统
Female Genital System
内生殖器: 生 殖 腺:卵巢
生殖管道: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外生殖器(女阴):阴阜、大阴唇、 小阴唇、
阴道前庭、阴蒂、处女膜、前庭大腺等。
乳房
输卵管
广义的会阴呈菱形,其境界: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后 方为尾骨尖,两侧界为耻骨下支、坐骨支、坐骨结节和骶 结节韧带。
前屈:子宫体与子宫颈之 间形成一个向前开放的钝角, 约为170°。
稍大于 90o 约 170o
子宫的正常位置:
轻度前倾、前屈位 前倾:子宫长轴与阴 道长轴间形成向前开 放的夹角,约90° 前屈:子宫体与子宫 颈之间形成一个向前 开放的钝角,约为 170°。
子宫与腹膜的关系:
又称Cooper韧带,连于乳腺与 皮肤和胸肌筋膜之间,对乳腺 起支持作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乳头 乳晕 乳晕腺
乳腺后间隙
胸大肌
输乳管窦
输乳管 乳腺小叶
乳腺小叶 乳房悬韧带 输乳管 输乳管窦 输乳孔
会阴 perineum
会阴是指盆膈以下所有组织而言。盆膈(肛提肌、尾骨 肌及其上、下面的筋膜)将上方的盆腔和下方的会阴分开。
乳房breast
• 位置:
位于胸前部,胸肌筋膜的表面,第3至 第6肋之间。
内侧至胸骨旁线。外侧可达腋中线。 未产妇乳头平第4肋间隙或第5肋水平。
乳房 breast
形态:成年未产妇乳房呈半球形。 乳头 mammary papilla:其表面有输乳管的开口,称输乳
孔。 乳晕 areola of breast:
睾丸
卵巢
附睾 输精管 射精管 尿道 输卵管 子宫 阴道
精囊 前列腺 尿道球腺
前庭大腺
阴囊 阴茎
女阴
女性生殖系统
Female Genital System
内生殖器: 生 殖 腺:卵巢
生殖管道: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外生殖器(女阴):阴阜、大阴唇、 小阴唇、
阴道前庭、阴蒂、处女膜、前庭大腺等。
乳房
输卵管
广义的会阴呈菱形,其境界: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后 方为尾骨尖,两侧界为耻骨下支、坐骨支、坐骨结节和骶 结节韧带。
系统解剖学-女性生殖系统PPT课件

女性--产科会阴
【学习内容与要求】
1.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2.掌握卵巢、输卵管、子宫的位置、分部和形态特点。 3.掌握子宫固定装置的名称、结构和功能。 4.掌握阴道穹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5.掌握乳房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6.掌握会阴的概念。
子宫颈 子宫颈阴道部
【输卵管道】
子宫峡
子宫峡
子宫颈与子宫体移行处之间 狭细部位,仅长1cm,但在妊娠
期可延伸至7~11cm。产科常
经此部行剖腹产术取出胎儿。
子宫内腔 子宫腔--倒三角形 子宫颈管--梭形
子宫口 未产妇(圆形) 经产妇(横裂状)
2.子宫位置与姿势
①.位于小骨盆中央,膀胱和直肠 之间,下端接阴道,两侧为子宫 附件。 ②.子宫底在骨盆口以下,子宫 颈下端在坐骨棘水平以上
阴道后穹最深,对应直肠 子宫陷凹,当腹腔积液时可经 阴道后穹处穿刺或引流。
阴道开口
阴道前庭
阴阜
尿道外口 阴道口
前庭大腺开口
处女膜(痕)
五.前庭大腺 Greater Vestibular Gland
【附属腺】
形如碗豆,位于前庭球后端的深面,开口于阴道 前庭,阴道口两侧,临床多见因导管阻塞而致囊肿。
乳房悬韧带 Cooper韧带
“酒窝征” “橘皮样变”
乳腺癌
附2.会阴 Perineum
• 广义会阴:指封闭小骨盆下口的
所有软组织。
①境界--耻骨联合下缘、尾骨尖和两侧耻骨 下支、坐骨支、坐骨结节和骶结节韧带连 成的菱形区。
②分区--以坐骨结节连线将其划分为:
1.尿生殖区--(尿生殖三角)
2.肛区-------(肛门三角)
下---子宫端
2.固定装置
【生殖腺】
【学习内容与要求】
1.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2.掌握卵巢、输卵管、子宫的位置、分部和形态特点。 3.掌握子宫固定装置的名称、结构和功能。 4.掌握阴道穹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5.掌握乳房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6.掌握会阴的概念。
子宫颈 子宫颈阴道部
【输卵管道】
子宫峡
子宫峡
子宫颈与子宫体移行处之间 狭细部位,仅长1cm,但在妊娠
期可延伸至7~11cm。产科常
经此部行剖腹产术取出胎儿。
子宫内腔 子宫腔--倒三角形 子宫颈管--梭形
子宫口 未产妇(圆形) 经产妇(横裂状)
2.子宫位置与姿势
①.位于小骨盆中央,膀胱和直肠 之间,下端接阴道,两侧为子宫 附件。 ②.子宫底在骨盆口以下,子宫 颈下端在坐骨棘水平以上
阴道后穹最深,对应直肠 子宫陷凹,当腹腔积液时可经 阴道后穹处穿刺或引流。
阴道开口
阴道前庭
阴阜
尿道外口 阴道口
前庭大腺开口
处女膜(痕)
五.前庭大腺 Greater Vestibular Gland
【附属腺】
形如碗豆,位于前庭球后端的深面,开口于阴道 前庭,阴道口两侧,临床多见因导管阻塞而致囊肿。
乳房悬韧带 Cooper韧带
“酒窝征” “橘皮样变”
乳腺癌
附2.会阴 Perineum
• 广义会阴:指封闭小骨盆下口的
所有软组织。
①境界--耻骨联合下缘、尾骨尖和两侧耻骨 下支、坐骨支、坐骨结节和骶结节韧带连 成的菱形区。
②分区--以坐骨结节连线将其划分为:
1.尿生殖区--(尿生殖三角)
2.肛区-------(肛门三角)
下---子宫端
2.固定装置
【生殖腺】
《女性生殖系统》PPT课件_OK

(五) 间质腺
interstitial gland
晚期生长卵泡闭锁时, 膜细胞演化,形似黄 体细胞,被结缔组织 分隔为细胞团,称间 质腺,分泌雌激素。
18
二、输卵管 oviduct
由子宫部、峡部、壶腹部、漏斗部组成。
管壁结构:粘膜层 肌层
上皮:单层柱状上皮 纤毛细胞
固有层
分泌细胞
浆膜
19
三、子宫 uterus
第二十章 女性生殖系统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2021/7/26
1
组成
卵巢 输卵管 子宫 阴道 外生殖器
2
一、卵巢 ovary
表面上皮:单层立方、扁平 白膜 实质 皮质
髓质
门部
门细胞 hilus cell
3
(一)卵泡的发育与成熟
卵泡 follicle
由中央的卵母细胞( oocyte)和环绕其周围的 卵泡细胞( follicular cell )组成。
糖原。 螺旋动脉增长并弯曲。
24
25
2 分泌期 secretory phase
(黄体期)第15天~第28天 • 子宫内膜继续增厚至5mm。 • 基质水肿,基质细胞肥大,胞质内充满大量糖
原、脂滴,分化为前蜕膜细胞。 • 子宫腺增粗、肥大且弯曲,腺腔扩大,内含分
泌物。腺细胞糖原从核下区渐移至核上区。 • 螺旋动脉增长,高度螺旋化。
26
27
3 月经期 menstrual phase
第1天~第4天 子宫内膜功能层剥脱出血,并的周期性变化的内分泌调 节
29
(五)子宫颈
30
黄体结构 黄体分类 黄体功能
颗粒黄体细胞 granular lutein cell 膜黄体细胞 theca lutein cell
interstitial gland
晚期生长卵泡闭锁时, 膜细胞演化,形似黄 体细胞,被结缔组织 分隔为细胞团,称间 质腺,分泌雌激素。
18
二、输卵管 oviduct
由子宫部、峡部、壶腹部、漏斗部组成。
管壁结构:粘膜层 肌层
上皮:单层柱状上皮 纤毛细胞
固有层
分泌细胞
浆膜
19
三、子宫 uterus
第二十章 女性生殖系统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2021/7/26
1
组成
卵巢 输卵管 子宫 阴道 外生殖器
2
一、卵巢 ovary
表面上皮:单层立方、扁平 白膜 实质 皮质
髓质
门部
门细胞 hilus cell
3
(一)卵泡的发育与成熟
卵泡 follicle
由中央的卵母细胞( oocyte)和环绕其周围的 卵泡细胞( follicular cell )组成。
糖原。 螺旋动脉增长并弯曲。
24
25
2 分泌期 secretory phase
(黄体期)第15天~第28天 • 子宫内膜继续增厚至5mm。 • 基质水肿,基质细胞肥大,胞质内充满大量糖
原、脂滴,分化为前蜕膜细胞。 • 子宫腺增粗、肥大且弯曲,腺腔扩大,内含分
泌物。腺细胞糖原从核下区渐移至核上区。 • 螺旋动脉增长,高度螺旋化。
26
27
3 月经期 menstrual phase
第1天~第4天 子宫内膜功能层剥脱出血,并的周期性变化的内分泌调 节
29
(五)子宫颈
30
黄体结构 黄体分类 黄体功能
颗粒黄体细胞 granular lutein cell 膜黄体细胞 theca lutein cell
《女生生殖系统》课件

骨盆底肌肉和结缔组织对内生殖器的 支持和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内生殖器
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主 要负责受孕、妊娠和分娩等生理功能 。
生殖系统的功能
01
02
03
生育功能
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功能 是生育后代,通过受精、 妊娠和分娩等过程实现。
内分泌功能
女性生殖系统中的卵巢等 器官会分泌激素,调节女 性生理周期和生育能力等 。
性功能
女性生殖系统中的外生殖 器和内生殖器共同参与性 交、性唤起和性高潮等过 程。
生殖系统的发育
青春期发育
青春期是女性生殖系统发 育的关键时期,包括乳房 发育、子宫发育、卵巢发 育等。
月经周期
随着生殖系统的发育,女 性会经历月经初潮和月经 周期,这是女性生殖系统 正常发育的重要标志。
妊娠与分娩
经过生殖系统的发育,女 性具备了受孕和分娩的能 力,通过妊娠和分娩实现 生育后代。
2023
PART 02
外生殖系统
REPORTING
阴阜
阴阜是位于耻骨联合前面隆起的 外阴部分,主要由皮肤、脂肪和
浅部肌肉组成。
阴阜的皮肤上长有阴毛,其分布 呈“倒三角形”,尖端向下,底
部朝上。
阴阜的形态因人而异,但通常呈 凸起状,有助于保护内生殖器官
。
大阴唇
大阴唇是位于阴阜下侧的两片皮肤皱 襞,内侧分别与小阴唇和阴道口相邻 。
子宫壁由外向内分为三层:浆膜层、 肌层和黏膜层。
子宫呈倒置的梨形,位于骨盆腔中央 ,前为膀胱,后为直肠。
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形成月经;妊 娠期,胎儿在子宫内发育成长。
阴道
阴道是女性性交器官和月经血排出的通道,也是胎儿娩 出的通道。
女性生殖系统PPT课件

初级卵母细胞
排卵前36-48h完 成第一次成熟分裂
1个第一极体
1个次级卵母细胞
停止于第二次成 熟分裂中期
卵泡腔
卵泡膜外层
卵泡膜内层
基膜
次级卵母细胞 卵丘
颗粒层
体积更大,直径达2cm, 占据皮质全程并突向表面。
放射冠 透明带
卵泡液急剧增多,卵泡腔急剧增大; 颗粒层细胞停止分裂,颗粒层相对变薄。
4. 卵泡的内分泌功能
形成卵泡斑(follicular stigma);
卵泡液内各种酶溶解小斑;
卵泡膜内平滑肌的收缩。
4. 卵泡的发育与排卵
原始卵泡至排卵需要经历几个月经周期。 在一个月经周期内,卵巢中有若干个处于不同发育 阶段的卵泡,但只有1-2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
5. 转归:
次级卵母细胞
受精 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 不受精 24小时内退化 1个单倍体卵细胞 1个第二极体
(Progesterone)
松弛素
粒黄体细胞:多,大,中央; 膜黄体细胞:少,小,周边。
(Relaxin);
膜黄体细胞和颗粒黄体细
胞协同分泌雌激素
(Estrogen)。
Corpus luteum of Menstruation
4. 黄体的转归 未受精,为月经黄体, 2w 卵受精,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
初级卵母细胞、透明带及其表面的 卵泡细胞(放射冠corona radiata),突 向卵泡腔。
形成卵泡壁 (ZG)
颗粒层:卵泡细胞改称颗粒细胞。
A
B
卵泡膜分化为两层
A. 内膜层:梭形细胞(膜细胞)、毛细血管丰富
B.
外膜层:结缔组织(胶原纤维较多,血管少,含平滑肌)
排卵前36-48h完 成第一次成熟分裂
1个第一极体
1个次级卵母细胞
停止于第二次成 熟分裂中期
卵泡腔
卵泡膜外层
卵泡膜内层
基膜
次级卵母细胞 卵丘
颗粒层
体积更大,直径达2cm, 占据皮质全程并突向表面。
放射冠 透明带
卵泡液急剧增多,卵泡腔急剧增大; 颗粒层细胞停止分裂,颗粒层相对变薄。
4. 卵泡的内分泌功能
形成卵泡斑(follicular stigma);
卵泡液内各种酶溶解小斑;
卵泡膜内平滑肌的收缩。
4. 卵泡的发育与排卵
原始卵泡至排卵需要经历几个月经周期。 在一个月经周期内,卵巢中有若干个处于不同发育 阶段的卵泡,但只有1-2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
5. 转归:
次级卵母细胞
受精 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 不受精 24小时内退化 1个单倍体卵细胞 1个第二极体
(Progesterone)
松弛素
粒黄体细胞:多,大,中央; 膜黄体细胞:少,小,周边。
(Relaxin);
膜黄体细胞和颗粒黄体细
胞协同分泌雌激素
(Estrogen)。
Corpus luteum of Menstruation
4. 黄体的转归 未受精,为月经黄体, 2w 卵受精,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
初级卵母细胞、透明带及其表面的 卵泡细胞(放射冠corona radiata),突 向卵泡腔。
形成卵泡壁 (ZG)
颗粒层:卵泡细胞改称颗粒细胞。
A
B
卵泡膜分化为两层
A. 内膜层:梭形细胞(膜细胞)、毛细血管丰富
B.
外膜层:结缔组织(胶原纤维较多,血管少,含平滑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性糜烂
山西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常见。子宫颈损伤的鳞状上皮坏死脱 落,柱状上皮下移取代,由于柱状上皮很 薄,上皮下血管显露而呈红色,病变的粘 膜呈境界清楚的红色糜烂样区,称为假性 糜烂。临床上所指的糜烂多属此类型。
山西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山西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假性糜烂
真性糜烂
山西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三、子宫颈浸润癌
山西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1、病因 2、病理变化 3、转移 4、临床表现 5、临床分期及预后
山西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1、病因
早婚、多产、性生活紊乱、宫颈裂伤等 慢性宫颈炎 病毒感染:
HPV感染 ,尤其是HPV16、18型 免疫状态
2、病理变化:
好发部位: 宫颈外口移行带
肉眼观: 糜烂型 外生菜花型 内生浸润型 溃疡型
子宫颈息肉
山西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宫颈粘膜与腺体、间质局限性增生
• 单个或多个; • 鲜红或灰红色; • 质软、易出血; • 表面光滑,有蒂。
4、临床病理联系:
山西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 白带增多、发黄,有异味;血性白带; 外阴瘙痒; 下腹坠痛或腰骶部经常出现疼痛; 尿急、尿频,等。
• 对于有症状的宫颈炎,需要进行治疗的。
WHO(2014)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
宫颈、阴道、外阴鳞状上皮病变分为低级 别和高级别两类:
• 低级别上皮内病变(LSIL)-------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包括CIN Ⅰ 等
• 高级别上皮内病变(HSIL)——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包括 CIN II、 CIN III
山西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98 % 自然消退 CINⅠ级
2 % CINⅡ级 CIN Ⅲ 级
宫颈浸润癌
CIN Ⅲ 级
CINⅡ级 CINⅠ级 停滞不动 宫颈浸润癌(20 %)
注意:非典型增生如合并感染HPV(高危型 16、18、33型),则癌变率更高。
4、临床诊断:
山西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1) 醋酸液涂抹宫颈外口:病变处为白色斑点。
山西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二、宫颈上皮内瘤变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1、宫颈非典型增生 2、宫颈原位癌 3、发展及转归 4、临床诊断
山西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概述:
➢ 属于癌前病变。 ➢ CIN指子宫颈上皮部分被不同程度异型
性的细胞所取代。 ➢ CIN是宫颈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和原位
鳞化
宫颈糜烂
知识补充:
• cervical ectropion(宫颈柱状上皮外翻) • 取消“宫颈糜烂”病名,以“宫颈柱状
上皮异位” 取代。
子宫颈囊肿(纳博特囊肿)
宫颈腺开口阻塞,腺体扩大成囊状, 粘液潴留。
囊肿大小不等,一般较 小而分散。可单独出现,亦 可多个出现。可以看到宫颈 表面突出多个大小不一的青 白色囊泡,内含黏液,米粒 大小到玉米粒大小。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肉眼观一年轻女性正常的子宫。子宫下段、 宫颈、阴道断端、双侧输卵管及卵巢.
一绝经女性正常的子宫、输卵管及卵巢。与 上图相比,子宫和卵巢较小,而且呈现十分 光滑的白褐色外观。
学习内容:
➢ 子宫颈疾病 ➢ 子宫体疾病 ➢ 妊娠滋养叶细胞疾病
第一节 子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疾病
一、慢性子宫颈炎(chronic cervicitis)
原位癌累及腺体
山西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CINⅠ
CINⅡ
CIN
CIN Ⅲ
正常鳞状上皮
原位癌
原位癌累及腺体
注意:
山西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 上皮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 是一个逐渐连续发展的过程。
• 并非所有宫颈浸润癌的形成均必须通过 这一过程,也不是所有的上皮非典型增 生必然发展为子宫颈癌。
3、发展及转归:
1、病因与诱因 2、病理变化 3、临床病理类型 4、临床病理联系
1、病因与诱因:
山西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微生物感染; 分娩、流产、手术等机械性损伤; 激素水平改变; 宫颈本身解剖组织结构。
2、病理变化:
山西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粘膜充 血、水 肿,间 质慢性 炎细胞 浸润。
山西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癌连续发展的过程。
山西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1、宫颈非典型增生: 据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异型增生的程度, 分三级--
Ⅰ级(轻度):异型细胞仅限于上皮层下1/3。 Ⅱ级(中度):异型细胞累及上皮层下1/3-2/3。 Ⅲ级(重度):异型细胞占据上皮层2/3以上,
但还未累及上皮全层。
2、宫颈原位癌: 异型增生的细胞累及子宫颈粘膜
糜烂型 内生浸润型
外生菜花型 溃疡型
组织学类型
鳞癌 80% 腺癌 15% 腺鳞癌 小细胞癌
上皮全层,但尚未突破基底膜。
原位癌累及腺体:
原位癌的癌细胞沿基底膜通过宫颈腺口蔓延 至子宫颈腺体内,取代部分或全部腺上皮,但未突 破腺体的基底膜,称为原位癌累及腺体,属于原位 癌范畴。
山西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轻度非典型增生
中度非典型增生 重度非典型增生 原位癌
CINⅠ级 CINⅡ级 CIN Ⅲ 级
原位癌
(又称纳博特囊肿 Nabothian cyst) ➢ 子宫颈息肉(cervical polyp)
子宫颈糜烂 鳞状上皮坏死脱落 表浅缺损 (真性糜烂) 柱状上皮覆盖 (假性糜烂) 鳞化 (糜烂愈复)
真性糜烂
山西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少见,由于宫颈阴道部的鳞状上皮坏死、 脱落,形成浅表的缺损。
山西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正常宫颈
病变宫颈
1) 醋酸液涂抹宫颈外口: 病变处为白色的斑点。
2) 碘液试验(Schiller or Lugo试验): 正常时鳞状上皮富含糖原染成棕色或
深褐色。
3) 确诊: ① 脱落细胞学检查 ② 活组织检查
知识补充:
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的变革
高级别CIN: 包括CINII、 III
低级别CIN
高级别CIN
腺体增生、分泌亢进,腺上皮鳞化
Mic:
山西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 粘膜充血、水肿,间质慢性炎细胞浸润。 ➢ 宫颈粘膜上皮不同程度增生及鳞化; ➢ 宫颈腺体增生、分泌亢进,腺上皮鳞化;
慢性非特 异性炎
3、临床病理类型:
山西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 子宫颈糜烂(cervical erosion) ➢ 宫颈腺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