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机制异常病人的麻醉

凝血机制异常病人的麻醉
凝血机制异常病人的麻醉

青岛市中心(肿瘤)医院凝血机制异常病人的麻醉指南

【概述】

1.围手术期出凝血功能的监测

(1)出凝血异常的临床表现

①自发性和轻微创伤后出血难止。

②广泛性出血。

③出血反复发作和出血持续时间较长。

④围手术期无法解释的顽固性出血。

⑤一般的止血药物治疗效果较差。

⑥病人有出血史或家族性出血史。

(2)传统的实验室检查方法: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B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凝血酶原时间(PT)、ACT、凝血酶时间(TCT)、D-二聚物、纤维蛋白裂解产物(3P 试验)等。

(3)血栓弹力图(TEG):传统的出凝血功能实验室检测项目只是以发现血凝块为目标,难以动态直观的对出凝血功能进行监测。而TEG则能动态连续评估血小板(PLT)和凝血级联反应相互作用,以及血液中其他细胞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对血浆因子活性的影响,全面分析血液凝固与纤溶的整个过程。临床上TEG主要用于①监测PLT功能;②测定纤维蛋白溶解活性;③明确并诊断凝血因子缺乏或不足;④指导和观察血液成分用于出凝血异常的治疗和效果;⑤高凝状态、DIC诊断。

(4)Sonoclot分析仪:是监测血栓形成黏滞动力学变化的一种新型仪器。其核心是一套极敏感的黏弹性系统,从凝血的机械角度对血栓形成(凝血)做出直观描述,自动定量和定性,以曲线图形表达。曲线可反映初期凝血形成时间(ACT)、纤维蛋白形成速率(凝血速率,正常值15~45U/min)和血小板功能(凝血收缩达峰值时间,正常值<30min)。Sonoclot仪有助于直接对凝血过程的发生与发展作出判断。

2.危险程度的评估

(1)PLT异常:任何手术前都要进行PLT检测,确定PLT数量或质量异常,这对某些特殊手术如神经外科手术、冠脉搭桥手术尤为重要。总的认为①PL T>70×109/L且PLT 功能正常者,术中和术后发生异常出血的可能性小;②PLT>50×109/L者能经受肉眼可及的手术,较大型或急诊手术前为了安全应将PLT提升到(50~70)×109/L以上;③PLT<50×109/L者有可能会发生创面渗血难止;④PLT<30×109/L或伴PLT 功能减退者,术前可有皮肤、粘膜出血征象,手术创口广泛渗血;⑤PLT<20×109/L 者即使不实施手术也会发生自发性出血。继发性PLT减少时,只要解除病因或将PLT 提高到70×109/L以上,即可实施各种手术。原发性PLT减少患者施行脾切除、剖宫产和其他外科手术前,也应做好充分准备。大多数获得性血小板减少症与所使用的药物有关(如阿司匹林),有时PLT功能减退可持续1周,此类病人术前至少应停药8天以上。血管性假血友病(vWD)实际上并不是PLT 缺乏或功能缺陷,而是因为血浆中缺乏抗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防治vWD病人出血无须输注PLT,通常给予新鲜冷冻血浆(FFP)、冷沉淀物或去氨加压素即可提升vWF。要求手术前血浆F Ⅷ激活物(FⅧ:C)水平达到20%~25%,特殊情况时(伴感染或存在抗FⅧ抗体)则须达到60%~80%。

(2)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手术、麻醉期间是否会发生异常出血,取决于手术、麻醉操作所涉及的部位有无扩张的毛细血管存在,以及术中止血是否完善。国内统计表明,此类病人术中异常出血的发生率近60%。

(3)肝脏疾病:是获得性凝血因子(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的常见原因之一,而出凝血异常则是肝脏疾病患者常见症状之一。非手术时出血的发生率为15%~20%,创伤和手术时出血的严重性和发生率显著增加。此类患者术前应在积极改善肝功能的同时,通过输注新鲜冷冻血浆(FFP)纠正凝血因子缺乏,避免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以防血栓形成。对肝功能障碍特别是终末期肝病病人行肝叶切除或肝移植术时。应准备新鲜血或FFP,同时补充维生素K或给予纤维蛋白原,必要时可辅用抗纤溶药如氨基己酸(EACA)抑肽酶等。

(4)DIC:围手术期并发DIC者,手术创面严重渗血,伴有身体其他部位广泛出血的发生率高达90%,血压降低或休克的发生率约为74%。

(5)血友病:当某一凝血因子(FⅧ或FⅨ)的血浆浓度低于正常值30%时,APTT将会延长,FⅧ严重缺乏时,约15%患者可在血浆中发现FⅧ抑制物。当FⅧ水平低于正常活性的1%时,往往会表现出自发性出血。本病原则上应避免手术,尤其是循环血中存在FⅧ抑制物时,严禁常规手术。必须进行手术时,应于术前足量补充所缺乏的凝血因子,其中血友病A须用新鲜血液和(或)新鲜血浆,血友病B可用库血和(或)FFP。注意①血友病A首选抗血友病球蛋白制剂(AHG, FⅧ浓缩物)或冷沉淀(含FⅧ复合物)物;②血友病B首选含FⅡ、FⅦ、FⅨ、FⅩ的凝血酶原复合物(PCC)或FFP;③vWD首选冷沉淀物、全血或血浆。在计算机使用剂量和输注方法时,要考虑凝血因子的半衰期。为防止围术期严重出血,此类病人血浆FⅧ:C或FⅨ激活物(FⅧ:C)水平小手术时应达到20%~30%,中等手术时应达到30%~40%,大手术时应达到40%~60%。

(6)维生素K缺乏症:是最常见的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的病因。人体内维生素K贮存量十分有限,当患者长期禁食、进食量明显减少、大量使用抗生素、消化道吸收不良或口服抗凝药时,短时间(1~3周)便会迅速出现维生素K缺乏,随之维生素K依赖性因子(FⅡ、FⅦ、FⅨ、FⅩ)水平下降。早期PT延长,日久APTT也将延长。(7)高凝状态:是由于体内止血与抗血栓机制(抗凝血酶Ⅲ、蛋白C系统、蛋白S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的平衡失调所致。术前高凝状态患者有易于围术期形成血栓的倾向,特别是术后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导致手术病人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死亡。静脉血栓栓塞(VTE)是涵盖DVT和肺栓塞一种疾病的两个方面。DVT和(或)肺栓塞是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操作方法】

1.围手术期出凝血异常的治疗原则①原发性出凝血障碍的病人术前必须找到原因,并进

行相应的补充治疗后实施手术;②术中不明原因的出血,必须找到原因,针对性处理,同时兼顾止血药的不良反应;③无出凝血障碍的病人没必要预防性应用止血药物。(1)浓缩血小板(PC):1U约30ml,适用于血小板减少症和(或)血小板功能异常者。PC 应尽可能在采制后6h内输注。术前病人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输注PC①PLT明显减少并伴有出血征象,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或伴头痛怀疑颅内出血,尤其是当PLT<20×109/L时;②急性可逆性严重PLT减少且有出血危险时(药物性骨髓抑制);③PLT 减少但必须实施手术、活检或严重外伤时。例如:血小板功能减退的病人(70Kg),只须输注2~5U PC,就可使凝血功能获得纠正。每输1U PC,可增加PLT4×109/L~20×109/L,PLT半衰期约为8h。成人PC推荐输注剂量为24h内1U/10kg体重。

(2)新鲜冷冻血浆(FFP):含有全血中所有凝血因子,200ml血袋中含FⅧ200U、FⅨ和纤维蛋白原400mg,通常10~15ml/kg可使血浆凝血因子活性增加30%。由于多数凝血因子活性提高25%~30%即可达到止血作用,故FFP输注剂量不宜过大,首次量为10ml/kg,维持量减半。

(3)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剂(PCC):其中主要含有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和蛋白C,临床上适用于预防或治疗 FⅡ、FⅦ、FⅨ和FⅩ缺乏引起的出凝血异常,尤其是重型血友病B。每瓶PCC为30ml,约含500UFⅩ和略低的FⅡ、FⅦ、FⅩ。所用剂量取决于出凝血异常程度,以及期望达到的血浆FⅨ水平。一般情况下对于有急性出血的血友病B患者,常用剂量为10~20U/kg,每隔8~12h重复注射。

(4)FⅧ浓缩剂:主要用于血友病A出血患者的防治。输入FⅧ浓缩剂1U/kg体重,可提高血浆FⅧ2%,剂量取决于FⅧ:C的缺乏程度及有无合并症,计算公式:所需剂量(U)=体重(kg)×所需提高的水平(%)×0.5。根据上述公式推算①轻度出血应补充FⅧ活性10%~20%;②中度出血应补充FⅧ活性20%~30%;③重度出血应补充F Ⅷ活性30%~50%。若无条件测定FⅧ水平,可按体重(kg)大致估计所输注FⅧ的剂量①轻度出血者须输注10~15U/kg;②中度出血者须输注20~30U/kg;③重度出血者须输注40~50U/kg;④大手术者应给与50U/kg。

(5)冷沉淀物:内含丰富的FⅧ:C、FⅧ、vWF和纤维蛋白原,主要用于凝血因子尤其是FⅧ和纤维蛋白原缺乏所致的出凝血异常病人(血友病、vWD、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尿毒症性血小板功能紊乱)。200mlFFP制备的冷沉淀物为1个包装单位(含80~100国际单位,U),容积20~30ml,其中含FⅧ≥80U、纤维蛋白原>200mg、vWF>60U、纤维蛋白>60mg、FⅧ>80U以及其他各种免疫球蛋白。

(6)维生素K:补充维生素K是纠正因维生素K缺乏所致出凝血异常的有效方法。若病人无出血倾向或手术可择期进行,可皮下或肌注维生素K110mg。尽量避免静脉注射,必须静脉注射时应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稀释,缓慢注射(1mg/min)。用药后24h 内PT可恢复正常,否则可重复给药。对术前出血严重或急诊手术患者,在注射维生素K同时可给予FFP,以迅速补充缺少的凝血因子。

(7)鱼精蛋白(PTM):静脉注射肝素500U(相当于50mg)可使CT延长2倍,维持3~4h 逐渐自动恢复正常。此间若须施行急诊手术,术前可用PTM终止肝素抗凝作用。用药时应注意①刚静注肝素不久者,PTM剂量(mg)仅相当于末次肝素剂量(U)的1/100;

②静注肝素30min以上者,因肝素半衰期不到12h,所需PTM剂量仅为上述剂量的

1/2;③注射肝素4~6h者,通常无需再用PTM拮抗;④皮下注射肝素吸收慢,PTM 剂量只须静注肝素剂量(mg)的50%~75%,但由于肝素仍在不断吸收,故须重复注射PTM;⑤PTM必须缓慢静注(最好是经外周静脉缓慢滴注),注射速度过快可引起PLT减少和(或)严重循环功能抑制导致血压骤降且不易回升;⑥PTM过量其本身可转变为弱抗凝药。

(8)去氨加压素(又称弥凝-MINIRIN):静脉或皮下注射可增加血浆中FⅧ活性2~4倍,也可增加循环血中血管性血友病抗原因子(Vwf:Ag),同时释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此药可用于控制或预防患有某些疾病(肝硬化、尿毒症或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功能障碍)的手术病人围术期异常出血。术前预防出血可静脉注射0.3ug/kg(用

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50~100ml,15~30min输完),作用可持续8~12h。若效果显

著,可每6~12h重复1次。

(9)高凝状态患者:在术前积极去除高凝状态的诱因,如提前数周停用避孕药、纠正心力衰竭、降低血液黏稠度等前提下,对高凝状态手术病人可给予适量肝素治疗。例如腹部手术前2h皮下注射肝素5000U,并于术后每8~12h注射1次,直至患者可下床活动,能有效防止血栓形成。用药期间APTT并不延长。美国FDA统计5年间所发生的30例硬膜外阻滞后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预防血栓形成而发生血肿的病例(平均年龄74岁,75%为女性),发现血肿多发生在硬膜外穿刺、置管部位。由此建议,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阻滞穿刺应于末次注射低分子肝素后12h进行。

(10)抑肽酶:具有拮抗纤溶酶和抑制FⅦ、FⅪ和纤溶酶原活化的作用,能保护FⅤ、F Ⅷ及血浆中α2球蛋白。适用于治疗DIC、防治创伤或手术后局部或全身纤溶亢进出血,以及减少手术创面渗血。治疗出血时,先于10min内静脉缓慢滴注1万kU,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若无不良反应,再以50万~100万kU静脉泵入,最大给药速度可达5万kU/min,继之20万kU/(1~4h),直至出血被控制。用于儿童止血,每天约需2万kU/kg。

2.麻醉相关处理

(1)麻醉前评估和准备:麻醉前通过术前评估,对手术病人出凝血的危险程度做出正确评估,对需要治疗的及时补充相应的血液成分,使手术病人的出凝血功能满足手术的要求。麻醉前用药尽量采用口服或静脉注射,避免肌内或皮下注射,以防皮下血肿,对血友病病人尤须注意。

(2)麻醉方法的选择:有出凝血障碍者不宜选用局部浸润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虽然有引起组织损伤出血危险,临床实践证明经术前充分准备,输注新鲜血或凝血因子,一般仍可安全进行手术麻醉,如对某些常见血液病的治疗性的脾切除以及骨髓移植术的麻醉,选用连续硬膜外阻滞仍属安全易行。小儿在基础麻醉下行硬膜外阻滞,可以减少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及口咽部黏膜出血的危险但严格无菌操作,选用穿刺针要细,操作轻柔,避免反复多次穿刺,因多孔穿刺损伤后易造成感染、局部渗血或血肿形成。选用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时要保护口咽部黏膜,选用材质良好的气管导管,避免气管黏膜损伤出血。

(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麻醉:此类患者术前经皮质激素及小量多次输新鲜血治疗,手术麻醉的耐受性可显著增强。外科常采取脾切除治疗,选用连续硬膜外阻滞并非禁忌,但穿刺、置管操作应轻柔,避免或减少组织损伤。选用气管内插管全麻更为安全,要求插管操作谨慎轻柔,以避免黏膜损伤。

(4)血友病患者的麻醉:血友病并非手术禁忌症,该类患者可以接受各类外科手术,但必须于围手术期定时检测FⅧ和FⅨ的水平。一般认为血友病A静脉点滴抗血友病球蛋白(AHG),血友病B静脉点滴凝血酶原复合物(PPSB),使血液中ⅧC或ⅨC活性>25%即可防止术中大出血,大手术须达50%以上。手术前后须避免使用抗凝药物以及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双嘧达莫(潘生丁)等,以免影响凝血功能,导致术中和术后出血。

硬膜外阻滞或蛛网膜下腔阻滞易发生血肿,危险性很大。采用快速诱导气管内麻醉或氯胺酮全麻较安全。四肢关节手术如血友病膝关节血肿或指(趾)骨血肿,形成骨假瘤须截骨者,也可选用区域静脉麻醉,麻醉前应给予补充因子Ⅷ(AHG)、新鲜冷沉淀物或新鲜成分输血(新鲜血小板),止血带时间以1h为度,并安全掌握放松技术。凝血因子半衰期为8~12h,术后必须继续补充凝血因子。术中、术后的凝血指标监测是保证无意外出血和指导替代疗法用量所必不可少的。

医院麻醉恢复室(PACU)管理规定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麻醉恢复室(PACU)管理规 定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麻醉恢复室(PACU)管理规定 一、麻醉后监护室是麻醉科实施全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工作职责是保证麻醉后病人安全返回病房。 二、麻醉科主任负责PACU的组织领导工作,安排中级以上的麻醉医师和护师以上的护理人员共同承担PACU的日常医疗和管理工作(以下简称PACU医师和PACU护士)。PACU应配备专职护士,从事PACU病人的监测和护理。 三、全麻病人、硬膜外麻醉平面在T5以上及病情不稳定的病人,由施行麻醉的医师护送至PACU继续观察。隔离病人应参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执行。 四、施行麻醉医师应向PACU医师、护士交班下列内容: (一)麻醉方法、手术名称。 (二)麻醉药、肌松药、血管活性药物等术中用药情况。术中出入量(出血量、尿量、补液量、输血量)。 (三)术中病情特殊变化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防范措施。 (四)交代麻醉、手术后即时医嘱。 五、PACU护士须常规检查药品、器械用具,要求药品齐全,器械功能完好。 六、病人进入PACU后PACU医师应即刻观察和施行各项监测并记录,与施行麻醉医师共同对出、入室病人(清醒度、循环、呼吸、肌力、肤色)评分,以后视病情记录监测内容,

病人发生变化或不稳定,须及时处理并记录。如遇重大变化,在进行初步处理的同时,通知施行麻醉的医师或科主任共同处理。 如有他科情况,即请有关医师会诊、处理。 七、严格掌握病人回病房标准,并护送病人返回病房和床头交班。 八、病情危重或特殊病例则直接进入ICU。 附注: 常备的急救药品包括升压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苯肾上腺素、麻黄素、多巴胺、间羟胺、甲氧胺、异丙肾上腺素等等。 降压药:酚妥拉明、硝酸甘油注射液、硝普钠、压宁定等等。 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普罗帕酮(心律平)、氯化钾、维拉帕米(异搏定)、溴苄胺、硫酸镁、美托洛尔等等。 强心药:地高辛、去甲酰毛甙、多巴酚丁胺、安力农、米力农等等。抗胆碱药:阿托品、东莨菪碱、654-2等等。 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等等。利尿脱水药:呋塞米、甘露醇、等等。 中枢神经兴奋药及平喘药:尼可刹米(可拉明)、氨茶碱、舒喘灵、等等。

凝血五项解读

凝血五项报告结果解读 前言 日常工作和考试中,不管是检验医生还是非专科的临床医生看到凝血结果(PT、APTT、TT、FBG和DD),往往都是如盲人摸象般,一脸的懵。而凝血结果在临床诊疗中又非常重要。不会正确分析异常结果,就有可能对患者造成误诊。 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教科书上对凝血的讲解方式不当有关。翻开这部分内容,往往都是从“瀑布学说”开始的,之后是通篇的A因子如何激活B因子,B因子又如何激活C因子的,对凝血五项也都是分开来讲的。这种文字看上几行,大多数初学者都合上书,直接去找周公解读化验单了。 其实对一般的检验医师和临床医生来说,系统的掌握这些凝血理论,并不是必需的。我们完全可以在不怎么了解凝血理论的情况下,看懂一般的凝血报告。凝血五项的结果,与其他检验报告的解读是一个道理,我们不可能单纯只去分析某一项为何异常,而是要综合分析,整体解读。如乙型肝炎结果中,存在“大三阳”、“小三阳”等固定的模式。而凝血五项的结果中,也有很多类似模式。 只要我们熟悉了常见的凝血结果模式,那解读起来就会易如反掌 1:PT明显升高,其余四项正常 这种模式最常见的原因是,患者刚开始服用抗凝药物华法林,或存在轻度的维生素K缺乏。因为PT检测中涉及的VII的半衰期很短,所以患者的凝血结果仅表现为PT升高,且通常其PT结果不会超过参考上限的一倍。 造成这种模式的另一种可能是,患者先天性缺乏VII。当然,这是十分罕见的情况。 2:APTT明显升高,其余四项正常 当APTT明显升高时,根据患者有无出血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两类情况: (1)患者存在出血。那最可能的是先天性缺乏VIII、IX、XI 因子,也就是先天性血友病。或者患者体内存在因子抑制物,最常见的是VIII因子抑制物,也就是获得性血友病。要初步的鉴别这两类疾病,可采用血浆混合试验。此外,血管性血友病的患者,APTT也可能单纯升高

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教案资料

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2014)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王秀丽王庚(执笔人)冯泽国江伟张兰绍辉金良徐 懋郭向阳(负责人) 目录 常用抗凝药的基本药理 常用凝血功能检测指标 使用抗凝药行区域麻醉的风险评估及建议 近年来,区域麻醉,尤其是外周神经阻滞在临床应用上发展很快。同时,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升高,平时服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其造成的凝血异常增加了区域麻醉的风险。本专家共识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和众多麻醉专家的临床经验,结合近年来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及深静脉血栓的用药趋势和区域麻醉的应用趋势,给予密切结合临床的建议,供各位麻醉医生和相关医务人员参考。 在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区域麻醉导致严重并发症的概率很低。但对于使用抗凝药的患者,区域麻醉导致血肿的风险有所增加。一旦发生椎管内血肿或深部血肿,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如截瘫、神经损伤、大量失血、压迫气管等。

对于围手术期使用抗凝药的患者,应用区域麻醉的时机很重要。麻醉医生应该掌据常用抗凝药的基本药理,选择合适的时机,将该类患者应用区域麻醉的风险降到最低。但不同的患者对药的的代谢有区别,所以凝血功能检查也很重要。结合抗凝药的药理和凝血功能的检查指标有助于麻醉医生做出更加正确的选择。 一、常用抗凝药的基本药理 临床常用抗凝药可分抗血酶药,抗血小板药及纤维蛋白溶解药。中草药和抗抑郁药也有改变凝血功能的作用。下面简述各类药的基本药理作用。 (一)抗凝血酶药 1、间接凝血酶抑制剂 (1)肝素(UFH):主要通过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增强后者对活化的Ⅱ、Ⅸ、Ⅹ、Ⅺ和Ⅻ凝血因子的抑制作用。其后果涉及阻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坏,妨碍凝血激活酶的形成:阻止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抑制凝血酶,从而妨碍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可被鱼精蛋白中和而失去抗凝活性。UFH在低剂量(≤5000U)使用时即可抑制Ⅸa,因此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可以了解其抗凝程度。此外,UFH 可能会引起血小板减少,长时间使用需复查血小板计数。血管外科及心脏外科手术中常用药物。

凝血酶时间偏高的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凝血酶时间偏高的原因 导语:健康的身体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总是由于我们的不良生活习惯价值长期的服用药物特别的容易导致身体出现一些疾病,其中凝 健康的身体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总是由于我们的不良生活习惯价值长期的服用药物特别的容易导致身体出现一些疾病,其中凝血酶时间偏高就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如果不及时调整就会严重的影响身体健康,但是如果掌握好原因就能很好的进行预防,下面一起了解下凝血酶时间偏高的原因。 凝血酶时间偏高的原因 凝血酶原时间正常范围为:男性11~13.7s,女性11-14.3s。 造成凝血酶原时间偏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因素较多,但其根本原因是凝血因子的缺失。一切导致凝血因子减少的原因都可能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之所以是肝功能检查中重要的一项,那么其时间的长短一定反应肝功能的某些变化。 肝脏是凝血因子形成的主要场所,当肝功受损时凝血因子不能正常合成,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偏高延长。凝血酶原时间高于正常值时会表现一系列的症状,如体表容易出血,出血后不容易止血。如牙龈出血、创伤出血等现象。同时凝血酶原时间较长的情况下身体容易出现青紫斑块,身体稍微受压就会产生或青或紫的斑,几分钟后才渐渐消失。 除肝功能异常造成凝血酶原偏高现象还有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等原因。当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时首先要考虑肝功问题,做详细的肝功检查,确定病因及时进行治疗。 上面就是对凝血酶时间偏高的原因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希望对朋友们能够带来一定的帮助,平时在生活中尽量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完整版)麻醉科工作制度

麻醉科工作制度 1.负责麻醉者,在术前一天到科室熟悉手术病员的病历、各项检查结果,详细检查病员,了解思想情况,确定麻醉方式。开好术前医嘱。重大手术,与术者一起参加术前讨论,共同制订麻醉方案。 2.麻醉前,应认真检查麻醉药品、器械是否完备,严格执行技术操作常规和查对制度,保证安全。 3.麻醉者在麻醉期间要坚守岗位,密切观察,认真记录。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与术者联系,共同研究,妥善处理。对实习、进修人员,要严格要求,具体指导。 4.手术完毕,麻醉终止,麻醉者要把麻醉记录单各项填写清楚。危重和全麻的病员,麻醉者应亲自护送,并向值班人员交待手术麻醉的经过及注意事项。 5.麻醉后应进行术后随访。对全麻及其他重危病员,应于二十四小时内随访,将有关情况写入麻醉记录单。遇有并发症,应协同处理,严重并发症向上级汇报。 6.术后应及时清理麻醉器械,妥善保管,定期检修,麻醉药品应及时补充。 7.为随时参加抢救呼吸、心跳突然停止等危重病人,应从人员值班、操作技术、急救器械等方面做好准备。

麻醉科岗位责任制度 ⒈麻醉前要详细了解病情,进行必要体检,认真检查麻醉药品、器具准备情况和仪器能否正常运行。 ⒉实施麻醉前,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 ⒊根据病情与麻醉方法实施必要监测,随时注意监测仪是否正常运行。 ⒋实施麻醉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无菌操作制度。 ⒌麻醉期间不得兼顾其他工作,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准确诊断,妥善处理。 ⒍如病情发生突变,应迅速判断其临床意义,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同时告知术者,共同研究,积极处理。 ⒎认真及时填写麻醉记录单、术中每5分钟记录一次血压、脉搏、呼吸、氧饱和度,必要时予心电图、尿量、体温、呼末二氧化碳、血气等监测,如病情不稳定时应反复监测并记录之。术中应详细记录麻醉期间用药、输血输液量、丢失量、主要手术步骤及有关并发症等。 ⒏严格掌握病人麻醉恢复标准,不达标准,不离病人。全麻及危重病人,须待病情许可后由麻醉者或恢复室医师护送病人回病房,认真做好交接班。 ⒐麻醉中使用过的药品空瓶,均应保留至病人送出手术室止。 ⒑术毕按规定写好麻醉分析小结。

凝血结果解读

凝血结果解读 模式1:PT明显升高,其余四项正常 这种模式最常见的原因是,患者刚开始服用抗凝药物华法林,或存在轻度的维生素K缺乏。因为PT检测中涉及的VII 的半衰期很短,所以患者的凝血结果仅表现为PT升高,且通常其PT结果不会超过参考上限的一倍。 造成这种模式的另一种可能是,患者先天性缺乏VII。当然,这是十分罕见的情况。 模式2:APTT明显升高,其余四项正常 当APTT明显升高时,根据患者有无出血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两类情况: (1)患者存在出血。那最可能的是先天性缺乏VIII、IX、XI 因子,也就是先天性血友病。

或者患者体内存在因子抑制物,最常见的是VIII因子抑制物,也就是获得性血友病。要初步的鉴别这两类疾病,可采用血浆混合试验。 此外,血管性血友病的患者,APTT也可能单纯升高。 (2)当患者不存在出血表现时,APTT升高可能是患者体内存在的狼疮抗凝物(抗磷脂抗体)导致的。 此外因子XII、激肽释放酶原(PK)、高分子量激肽原(HK)缺乏也会导致APTT升高,但这些情况极为鲜见。 模式3:FBG升高,其余四项正常 因为FBG不仅是一种凝血因子,同时也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因此,在一些炎症、创伤和妊娠等情况下,它都可能升高。

模式4:PT和APTT明显升高,其余三项正常 出现这种模式的最常见的原因是:患者缺乏维生素K/口服抗凝药(华法林)/特定类型的鼠药中毒。而这三种情况都与维生素K有关。 因为,维生素K对凝血因子II、VII、IX和X的活化十分重要。因此,当患者由于摄入不足,或长期使用抗生素,杀灭了可以合成维生素K的肠道菌群时,就会出现出血和PT/APTT升高。 而抗凝药华法林和一些灭鼠药(如溴敌隆、溴鼠灵),则是作为维生素K拮抗剂,使上述四种因子活性降低。 当凝血标本采血量明显不足,或患者的红细胞压积明显增高时,导致抗凝剂与血浆比例失衡时,也会出现PT和APTT假性偏高,这类情况要与病理性增高相区别。 另外,如果护士妹妹,“神不知鬼不觉”的把紫头管中的血(含络合剂EDTAK),偷偷倒进了蓝头管送检,那也会出现这种结果。此时,测一下血浆中的钾离子浓度,就真相大白了。

麻醉恢复室管理制度

麻醉恢复室管理制度 1.为确保麻醉恢复期病人的安全性,设置麻醉恢复室。 2.麻醉恢复室是临床麻醉工作的一部分,应由麻醉医师和麻醉护士进行管理。 3.凡麻醉结束后尚未清醒,或虽已基本清醒但肌力恢复不满意的患者均应进入麻醉恢复室。 4?待患者清醒,肌力及呼吸恢复的情况可参照Steward 苏醒评分, 必须达到4分才能离开麻醉恢复室。 5.如遇到患者苏醒意外延长,或呼吸循环等功能不稳定者,应积极 查找原因,及时处理,并考虑转ICU,以免延误病情。 6.患者收入或转出麻醉恢复室,均应由麻醉医师决定,麻醉专业护士协助麻醉医师负责病情监测与诊治。

复苏室管理制度 一、复苏室属于麻醉科领导24小时开放由麻醉医师继续负责他所操作的手术麻醉病人直到完全恢复再根据恢复情况转回原病房或外科监护病房。 二、复苏室应紧靠手术室既方便麻醉医师和外科医师的抢救也方便在必要时还可迅速返回手术室作抢救治疗。 三、复苏室的床位数一般按与手术台数1:2设置或按手术人次24小时内每4次手术设复苏病床1张。以每病室36张床为宜。 四、复苏室的建筑设计要求包括空间面积、空气调节、电源插座、中心供氧和吸引、通气采光、清洁卫生和预防感染等内容与监护病房相同。 五、复苏室的监测设备、治疗用具、急救药物等都根据麻醉复苏要求配备病床必须安有车轮以便随意推动。 六、复苏室业务技术管理

1.必须配备有经验、有技术的高素质护士具有扎实的临床护理基础还要了解麻醉药、肌松药、麻醉性镇痛药的药效学掌握各种监测方法熟练地施行气管插管、心脏复苏、心律失常诊断和常规治疗并能正确地使用呼吸器等特殊技术操作。 2.要配备1名护士长负责统一安排护理组织工作。 3.手术病人拔除气管导管送到复苏室后麻醉医师必须向护士介绍病 情其内容要包括 1)病人施行的是什么麻醉方法手术操作过程情况如何 2)病人在麻醉过程中应用过哪些麻醉药、肌松药和麻醉性镇痛药 3)手术过程中病人的变化情况如何有否出现过险情 4)手术过程中的失血量以及输血、输液补充情况、尿量变化情况 5)作过哪些药物处理 6)术后估计可能会发生哪些并发症。 4.麻醉医师必须在开出医嘱后向护士说明自己的去向。 七、复苏室管理主要内容 1.呼吸系统并发症特别是通气量不足、气道阻塞、低氧血症、高二氧化碳血症、支气管痉挛、呼吸窘迫综合症、呕吐物误吸等

麻醉科工作制度(精选.)

麻醉科工作制度 目录 一、岗位责任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术前访视会诊讨论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手术室麻醉安全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交接班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术后访视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七、麻醉用具保管消毒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八、仪器设备保管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九、麻醉科疼痛专科门诊管理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十、差错事故防范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十一、药品管理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十二、业务学习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十三、麻醉恢复室工作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十四、麻醉质控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十五、手术麻醉审批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十六、麻醉护士工作职责与流程......... 错误!未指定书签。十八、疼痛治疗护士工作职责与流程.....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岗位责任制度 1、麻醉前要详细了解病情,进行必要体检,认真检查麻醉药品、器具准备情况和仪器能否正常运行。 2、实施麻醉前,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 3、根据病情与麻醉方法实施必要监测,随时注意监测仪是否正常运行。 4、实施麻醉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无菌操作制度。 5、麻醉期间不得兼顾其他工作,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准确诊断,妥善处理。 6、如病情发生突变,应迅速判断其临床意义,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同时告知术者,共同研究,积极处理。 7、认真及时填写麻醉记录单、术中每5分钟记录一次血压、脉搏、呼吸、氧饱和度,必要时予心电图、中心静脉压、尿量、体温、呼末二氧化碳、血气等监测,每30分钟记录一次,如病情不稳定时应反复监测并记录之。术中应详细记录麻醉期间用药、输血输液量、丢失量、主要手术步骤及有关并发症等。 8、严格掌握病人麻醉恢复标准,不达标准,不离病人。全麻及危重病人,须待病情许可后由麻醉者或恢复室医师护送病人回病房,认真做好交接班。 9、麻醉中使用过的药品空瓶,均应保留至病人送出手术室止。 10、术毕写麻醉后医嘱及按规定写好麻醉分析小结。

(完整版)麻醉科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

淮南新华医院麻醉科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 第一节麻醉质量控制 一、麻醉质量评估 1.麻醉效果:无痛、肌松、生命体征稳定、无明显应激反应、病人无严重不适和全麻时无术中知晓等; 2.麻醉并发症少,麻醉意外发生率低,无差错事故发生,麻醉死亡率低或等于零; 3.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 手术医师、病人满意。 二、麻醉医疗质量基本指标 1.各种神经组滞成功率≥90%; 2.硬膜外阻滞成功率≥95%; 3.严重麻醉并发症发生率, 三级医院≤0.04%; 4.年医疗事故发生率0; 5.非危重病人死亡率≤0.02%; 6.术前访视、术后随访率100%; 7.椎管内麻醉后头痛发生率<10%; 8.“三基”考核合格率100%; 9.麻醉记录单书写合格率>98%; 10.技术操作(实施麻醉操作和术中监护)合格率100%; 11.硬膜穿破发生率<0.6%; 12.抢救设备完好率100%; 13.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14.麻醉机性能完好率100%; 15.麻醉效果评级标准。 三、全麻效果评级标准 (一)Ⅰ级: 1.麻醉诱导平顺,无缺氧、呛咳、燥动及不良的心血管反应,气管插管顺利无损伤; 2.麻醉维持深浅适度,生命体征稳定,无术中知晓,肌松良好,为手术提供优良的条件,能有效地控制不良的应激反应,保持肌体内分泌功能和内环境稳定; 3.麻醉苏醒期平稳,无苏醒延迟,呼吸、循环等监测正常,肌张力恢复良好,气管导管的拔管时机恰当,无缺氧、二氧化碳蓄积、呼吸道梗阻等,安全返回病房;

4.麻醉后随访无并发症。 (二)Ⅱ级: 1.麻醉诱导稍有呛咳、躁动和血液动力学改变; 2.麻醉维持期对麻醉深度调节不够熟练,血液动力学有改变,肌松尚可,配合手术欠理想; 3.麻醉结束,缝皮时病人略有躁动,血压,呼吸稍有不平稳; 4.难以防止的轻度并发症。 (三)Ⅲ级: 1.麻醉诱导不平稳,气管插管有呛咳、躁动,血液动力学欠稳定,应激反应明显; 2.麻醉维持期对麻醉深度掌握不熟练,应激反应未予控制,生命体征时有不平稳,肌松欠佳,配合手术勉强; 3.麻醉结束病人苏醒延迟伴有呼吸抑制,或缝皮时病人躁动、呛咳,被迫进行拔管,拔管后呼吸功能恢复欠佳; 4.产生严重并发症。 四、椎管内麻醉效果评级标准 1.Ⅰ级:麻醉完善,无痛、安静、肌松良好,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心肺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有波动,需要辅助用药; 2.Ⅱ级:麻醉欠完善,有轻度疼痛表现,肌松欠佳,有内脏牵拉反应,血流动力学有波动,需要辅助用药; 3.Ⅲ级:麻醉不完善,疼痛明显或肌松较差,有呻吟,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改善,尚能完成手术。 4.Ⅳ级:改用其它麻醉方法。 五、神经阻滞效果评级标准 1.Ⅰ级:神经阻滞完善,无痛、安静、肌松良好,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生命体征稳定,无并发症发生; 2.Ⅱ级:神经阻滞欠完善,病人有疼痛表情,肌松效果欠满意,生命体征尚稳定,有轻度并发症发生; 3.Ⅲ级:神经阻滞不完善,病人疼痛较明显,肌松较差,有呻吟,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改善,尚能完成手术; 4.Ⅳ级:改用其它麻醉方法。 第二节麻醉科规章制度

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的因素

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的因素 【摘要】目的观察血液标本、采集、运送、放置时间对凝血四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9年至2010年住院患者2149例标本,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测定。结果在2149例标本中有273例有误差,误差率12.7%。其中采血量比例不当者253例,占92.7%;标本与抗凝剂没充分混匀者11例,占4.02%;标本放置时间过长者8例,占2.93%;混有肝素者1例,占0.33%。结论标本采集不当与送检时间是导致测定结果误差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凝血四项;影响因素;解决方法 凝血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除了靠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外,护理人员对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凝血四项是判断凝血系统病理变化、术前筛查凝血系统病和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指标。Rod-gers等研究认为,Duke法测定出血时间不能作为凝血功能的预测指标[1]。2000年卫生部明令停止使用术前的常规出、凝血时间检测,用凝血四项取代,使临床标本量激增。丛玉隆等认为:血液离体即开始变化,随存放方式和时间的不同,凝血因子逐渐消耗而导致检验结果不同[2]。本文分析了非疾病因素异常结果和标本、收集及放置时间的关系,探讨造成凝血四项误差的常见原因及解决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所有标本均来自于本院住院患者,由护士采集送到本科。收集我院2009年至2010年2149例标本住院患者静脉血。收集不合格标本273例(非病理因素引起结果异常者),其中血量比例不当者253例,标本与抗凝剂没充分混匀者11例,混有肝素者1例,标本放置时间过长者8例,重新抽血复查。 1.2 仪器SYSMEX CA51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 1.3 试剂SYSMEX原装试剂 1.4 比色杯原厂比色杯。 1.5 试管杨州市华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2 ml血凝管带盖。 1.6 方法检测项目为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对第一次检测结果异常者,而临床上没有相关病史或明显出血征象者,由同一检验人员重复检查三次,三次结果均无明显差异者要求临床重新采血复查。此法排除仪器或人为因素导致的偶然误差。 2 结果 2.1 送检标本误差 2149例患者有273例送检标本有质量问题。其中253例采血量不符合比例:采血量不足者214例、血量多者39例;血液未与抗凝剂充分混匀者11例;混有肝素者1例;标本放置时间过长者8例。 2.2 送检标本有问题与重新送检的标本测定结果

麻醉恢复室管理制度

LC—058:麻醉恢复室管理制度 一、麻醉后恢复室是对手术结束后的患者进行短时间严密观察和监护的场所,是保证患者麻醉后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 二、麻醉恢复室由科主任领导,日常监测治疗工作由值班麻醉医师和麻醉护士负责。值班麻醉医师负责制定患者的监测、治疗计划,并与主管医师共同决定是否转送普通病房或ICU。 麻醉科负责对麻醉复苏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与考核。 三、麻醉恢复室主要接收全麻结束后尚未清醒,或呼吸通气功能恢复不全、循环功能不稳定的患者。由麻醉医师决定患者入或出麻醉恢复室,并负责患者的病情监测与诊治。麻醉恢复室入室范围(患者转入标准)为:(一)全身麻醉结束后尚未清醒,或虽已基本清醒但肌力恢复不满意的患者。 (二)高龄、婴幼儿、危重和麻醉后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 (三)神经阻滞麻醉后发生意外情况,或术中使用大量镇静镇痛药物、有迟发性抑制危险的患者。 (四)特殊病情手术后需要在手术室环境暂时监测、治疗的患者。 四、工作规范 (一)交接班 患者入复苏室,复苏室值班麻醉医师和负责该患者的麻醉医师交接班,包括病情、术中输液、输血及用药,检查手术伤口包扎情况、引流等。保证静脉通道输液通畅。 (二)循环呼吸系统监测 继续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电图。严密观察全麻术后患者的肌力、呼吸幅度和呼吸道通畅情况。已拔除气管插管者,给以面罩或鼻导管吸氧。未拔除气管导管者,严密观察呼吸频率、分钟通气量、氧浓度、气道压,保证有效通气。注意吸痰、维持呼吸道通畅。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必要时对因或对症处理。 (三)手术情况监测 观察引流袋内出量及颜色,保持管道通畅。 (四)加强镇痛、镇吐治疗 (五)保温,治疗寒颤 五、麻醉复苏室转出标准 (一)患者意识清醒,呼吸及肌力等恢复情况达到Steward 苏醒评分4分以上。 (二)呼吸、脉搏、血压稳定。

麻醉恢复室工作制度

麻醉恢复室工作制度 1、基本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1)每天的检查工作检查抢救车、填充药柜、清理污物筒、清理吸引、备好氧气和吸氧管。 (2)病人由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师推入苏醒室,共同交接。 (3)病人入室后直接睡在手术室推床上,安排位置。 (4)进行心电监护或呼吸支持。 (5)护士观察记录病人生命体征及其他护理治疗。 (6)病人神智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由苏醒室护士送回病房。 2、复苏室病人交接制度 (1)交接内容 ①术中情况: 手术部位、手术名称、各种留置管道。 ②麻醉情况:气管插管、术中用药、生命体征。 (2)既往病史 (3)病人皮肤情况、随身带入物品情况。 (4)与病房或ICU的交接:呼吸和气道、生命体征、留置管道、皮肤、液体。 3、复苏室病人监测制度

(1)所有病人必须监测ECG、BP、RR、SPO2,特殊病人监测体温。 (2)观察意识状态。 (3)观察呼吸、颜面与口唇颜色,保持呼吸道通畅。 (4)保持留置各种管道妥善固定,引流通畅。 (5)保持伤口敷料完好,观察病人的伤口情况和腹部体征。 (6)烦躁病人用约束带约束。 (7)发现特殊情况须立即通知当班医生。 4、复苏室护士工作流程 (1)工作职责 ①接受、观察、治疗、抢救、护理等。 ②医嘱执行和观察记录的书写。 ③院内感染。 ④物资准备和监护仪设备的检查。 (2)工作流程 ①接收病人。 ②填写病人登记表、观察记录。 ③观察、护理病人。 5、出入复苏室的规定 (1)进入PACU的标准全麻术后的病人、各种阻滞麻

醉后尚不稳定的病人、术前有严重合并症的病人。 (2)在PACU停留时间:成人全麻应至少观察30分钟左右,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病人应在血压稳定后至少观察30分钟。儿童一般情况较好,儿童至少观察30分钟,苏醒延迟可观察1小时。扁桃腺、腺样体摘除术、腭裂修补术等经口腔手术至少观察1小时。 (3)离开PACU标准: 病人已完全苏醒(或意识达术前水平),血流动力学稳定,能正确回答问题。气道通畅,脱氧情况下能维持SPO2在术前水平;疼痛或恶心减轻或得到控制;或因病情需要转送ICU病房。 (4)转运管理:达到出室标准有以下情况须有麻醉医生和护工一起护送: ①转ICU的病人 ②在PACU病情发生变化,经积极处理后转回原病房。 ③发生过喉痉挛、舌后坠、支气管痉挛者,经积极处理后转回原病房。 ④高龄且伴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或合并症。 ⑤有特殊管道(如动脉插管、CVP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等)。 ⑥烦躁不合作的病人。

凝血与抗凝血题

第十二章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参考答案】 一、单择题 1.D 2.A 3.D 4.C 5.D 6.A 7.C 8.E 9.D 10.C 11.B 12.C 13.E 14.C 15.A 16.E 17.D 18.C 19.C 20.B 21.C 22.A 23.D 24.B 25.B 26.D 27.C 28.D 29.B 30.E 二、问答题 1.简述各种原因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引起DIC的机制。 缺氧、酸中毒、抗原-抗体复合物、严重感染、内毒素等原因,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细胞受损可产生如下作用: (1)促凝作用增强,主要是因为:①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可释放TF,启动凝血系统,促凝作用增强;②带负电荷的胶原暴露后可通过FⅫa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 (2)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降低。主要表现在:①TM/PC和HS/ATⅢ系统功能降低; ②产生的TFPI减少。 (3)血管内皮细胞的纤溶活性降低,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产生tPA减少,而PAI-1产生增多, (4)血管内皮损伤使NO、PGI2、ADP酶等产生减少,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的功能降低,促进血小板粘附、聚集。 (5)胶原的暴露可使FⅫ激活,可进一步激活激肽系统、补体系统等。激肽和补体产物(C3a、C5a)也可促进DIC的发生(图11-1)。 缺氧、酸中毒、抗原-抗体复合物、严重感染、内毒素 ADP酶 Ⅶ 血 图11-1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引起DIC机制示意图 2.简述严重感染导致DIC的机制。

严重的感染引起DIC可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内毒素及严重感染时产生的TNFα、LI-1等细胞因子作用于内皮细胞可使TF表达增加;而同时又可使内皮细胞上的TM、HS的表达明显减少(可减少到正常的50%左右),这样一来,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原抗凝状态变为促凝状态;②内毒素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暴露胶原,使血小板粘附、活化、聚集并释放ADP、TXA2等进一步促进血小板的活化、聚集,促进微血栓的形成。此外,内毒素也可通过激活PAF,促进血小板的活化、聚集;③严重感染时释放的细胞因子可激活白细胞,激活的白细胞可释放蛋白酶和活性氧等炎症介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并使其抗凝功能降低;④产生的细胞因子可使血管内皮细胞产生tPA减少,而PAI-1产生增多。使生成血栓的溶解障碍,也与微血栓的形成有关。总之,严重感染时,由于机体凝血功能增强,抗凝及纤溶功能不足,血小板、白细胞激活等,使凝血与抗凝功能平衡紊乱,促进微血栓的形成,导致DIC的发生、发展。 3.DIC导致出血的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凝血物质被消耗而减少:DIC时,大量微血栓形成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FⅤ、FⅧ、FⅩ等凝血因子及血小板明显减少,使凝血过程障碍,导致出血。 (2)纤溶系统激活:DIC时纤溶系统亦被激活,激活的原因主要为:①在FⅫ激活的同时,激肽系统也被激活,产生激肽释放酶,激肽释放酶可使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从而激活了纤溶系统;②有些富含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器官,如子宫、前列腺、肺等,由于大量微血栓形成,导致缺血、缺氧、变性坏死时,可释放大量纤溶酶原激活物,激活纤溶系统;③应激时,肾上腺素等作用血管内皮细胞合成、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增多;④缺氧等原因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时,内皮细胞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也增多,从而激活纤溶系统,纤溶系统的激活可产生大量纤溶酶。纤溶酶是活性较强的蛋白酶,除可使纤维蛋白降解外,尚可水解凝血因子如:FⅤ、FⅧ、凝血酶、FⅫ等,从而导致出血。 (3)FDP的形成:纤溶酶产生后,可水解纤维蛋白原(Fbg)及纤维蛋白(Fbn)。产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gDP或FDP)这些片段中,X,Y,D片段均可妨碍纤维蛋白单体聚合。Y,?E片段有抗凝血酶作用。此外,多数碎片可与血小板膜结合,降低血小板的粘附、聚集、释放等功能。这些均使患者出血倾向进一步加重。 4.产生APC抵抗的原因和机制主要为: (1)抗磷脂综合征:抗磷脂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中有高滴度抗磷脂抗体,APA可抑制蛋白C的活化或抑制APC的活性及使蛋白S减少等作用,因而产生APC抵抗。 (2)FV基因突变产生的APC抵抗:现认为,APC灭活FVa的机制是:APC与FVa轻链结合,分解FVa重链的506、306、679三个位点上的精氨酸(Arg),而使其灭活。同时,被APC分解的FVa作为一种辅助因子也参与APC对FⅧa的分解。因此,FV具有凝血作用的同时,由于促进了APC分解FⅧa也发挥着抗凝作用。 当FV基因核苷酸序列第1691位上的鸟嘌呤(G)变为腺嘌呤(A)(G1691A)时,则所编码的蛋白质506位上的精氨酸被置换为谷氨酰胺,这一变化不仅使FVa对APC的分解产生抵抗,也同时使FⅧa对APC的分解产生抵抗。同样FV分子306位上的精氨酸被苏氨酸(Thr)置换(Arg306Thr)也可产生APC抵抗。APC抵抗可使抗凝活性明显降低,而FVa、FⅧa的促凝活性明显增强,导致血栓形成倾向。 此外,因为蛋白S作为APC的辅酶,可促进APC清除凝血酶原激活物中的FⅩa,发挥抗凝作用。蛋白S缺乏也可产生APC抵抗;而抗PC抗体当然也可产生APC抵抗。

医院麻醉恢复室工作制度

医院麻醉恢复室工作制度 (一)为确保麻醉恢复期患者安全,医院设立麻醉恢复室,由麻醉科统一管理。由麻醉医师轮流负责医疗工作,由手术室指定专职护士负责护理工作。 (二)患者收入或转出麻醉恢复室,均应由麻醉医师决定,麻醉专业护士协助麻醉医师进行病情监测与诊治。 (三)麻醉恢复室收治指征 1.所有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前没有严重并存疾病,手术过程没有明显并发症,不具备术后ICU监护指征者。 2.椎管内麻醉手术时间在2小时以内;手术麻醉过程有显著的呼吸循环波动者;术前存在显著的并存疾病,不具有ICU监护指征者。 3.65岁以上老年人、14岁以下小儿,辅助镇静镇痛麻醉未清醒或并存显著内科疾病、呼吸循环指征不平稳者。 4.麻醉期间发生低体温、显著低氧血症、严重过敏反应等手术麻醉并发症和一般性手术意外情况,又不符合ICU监护指征者。 (四)麻醉恢复室管理流程 1.麻醉医师术前访视患者,确定手术麻醉方案,符合监护指征者向患方说明。 2.确认术后符合麻醉恢复室监护指征者,麻醉医师应向手术医师通报,并在麻醉科、手术部晨会交班时详细介绍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位、手术诊疗、手术方案、麻醉方案、手术麻醉时间、需

要监护时间等。 3.麻醉恢复室医师每日9时前再次对当日拟监护治疗患者进行核实,当面征求手术医师、主麻医师监护重点与治疗意见,指导专职护士备好相应药物。 4.监护患者一般性治疗由麻醉恢复室医师负责,手术、麻醉严重并发症、术后输血、抗生素使用与营养支持治疗等特殊治疗由相应手术主管医师或主麻医师负责。 5.监护患者视病情与医疗安全评估情况,监护时间为1-4小时,达到苏醒评分或离室标准后适时转送病房。超过4小时仍达不到出室标准者应适时转ICU监护治疗。 6.患者病情出现异常变化,麻醉恢复室医师应及时抢救治疗,并适时请手术医师或主麻医师会诊,符合ICU监护治疗指征者适时转ICU治疗;有非计划二次手术指征者适时返回手术间实施二次手术。 7.具备出室标准患者一般由专职护士护送回病房,特殊情况由麻醉恢复室医师和手术医师共同护送回病房。专职护士与责任护士交接。 (五)符合麻醉后恢复室监护指征患者,患者所在临床科室或医师有特殊情况不同意监护治疗者,应提前书面向医疗管理部门请示。发生麻醉并发症由相关科室负责。

导致儿童凝血结果异常的原因分析

导致儿童凝血结果异常的原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导致儿童凝血结果异常的各种原因并进行分析。方法每日跟 随护士并观察采集凝血标本的整个过程,对于检验结果出现异常的标本,退回后 重新采集,分析原因后归纳总结,分析相关数据。结果采血不顺利是造成儿童凝 血结果异常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护理人员和检验人员的操作的不当造成儿童凝 血结果异常也是工作中的普遍现象。结论落实采集血液标本的过程及操作规范化,同时应该加强实验标准化以及质量控制的制度化。 【关键词】儿童凝血结果异常操作规范化实验室标准化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通过静脉采集血液标本是儿科疾病诊疗过程中的必要手段,更是检验工作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关键,同时结果的准确与否关系到疾病诊治 工作的顺利进行。然而很多医生认为检验结果的异常往往是由于检验人员进行了 不正确的检验造成的。故对我院住院病人进行跟踪观察并分析,探讨导致儿童凝 血结果异常的各种原因。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采集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儿外科住院儿童239例,年龄20天~12岁,所有儿童均无血液系统疾病,肝功能正常。采集患儿静 脉血2.7ml,加入0.3ml,含有109mmol/L枸橼酸钠抗凝剂中,混匀,送检, 3500r/分钟,离心15分钟,上机检测。 1.2仪器及试剂美国贝克曼公司ACL-TOP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相关配套试剂、质控品、定标液。 1.3检测方法所有患儿均为我院住院准备手术的病人,每日跟随护士并观察 采集凝血标本的整个过程,对于检验结果出现异常的标本,退回后重新采集,然 后归纳总结,分析相关数据。 2 结果 通过对239例患儿标本的采集,检测及复检的追踪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导致 儿童凝血结果异常原因68.2%是由于采血过程不顺利,22.1%是由于护理人员的疏忽,7.9%的原因是由于检验人员对于标本的处理不当,1.8%是由于其它原因造成的。 3 讨论 3.1 采血不顺利 由于患儿的不合作易导致血液采集量不足。当试管中的血量少于规定要求血 量的90%时,APTT结果就偏离预期值而明显升高。由于标本量不足,真空管内负 压存在造成血细胞破裂,导致溶血,溶血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测定结果。同时由于 抽血不顺利,血液在空针中时间太长凝结成块,或者多次穿刺血中混入组织液, 引起血液出现凝块。血液凝固或血中有微小凝块导致凝血因子消耗过多是引起PT 和APTT延长的主要原因。 3.2 由于护理人员的疏忽造成结果异常 凝血检测必须使用浓度为109mmol/L枸橼酸钠抗凝剂,这主要是由于枸橼酸 钠能有效地阻止因子V和因子Ⅷ的降解对凝血因子有保护作用。由于疏忽使用了 错误的抗凝剂,影响了PT、APTT结果的准确性。另外护理人员为减少儿童的静 脉穿刺次数而从输液管中取血,因为此时血中含有输注的药物,药物影响或使血 液稀释,凝血因子含量相对减低导致PT和APTT延长。 3.3 由于检验人员对标本的处理不当造成结果的异常

麻醉后恢复室工作制度

麻醉苏醒室工作制度 一、麻醉苏醒室配置 1. 设计:麻醉科苏醒室设置在手术室中心区,配置2-3张床位,依据我院手术量和手术情况,手术室无接台手术在手术室苏醒。 2. 设备:具有监测和处理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基本设施,如每张床位配备有无创血压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监测仪、麻醉机、吸引器,常用的呼吸、循环的急救药品和静脉用液体。室内配备多个电源插头、低压氧、医用消耗品及气管内插管用具、除颤器等,并时刻处于备用状态。 3. 人员:患者的麻醉医师为苏醒室的责任医师,当班护士协助监测病人。责任麻醉师把恢复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及特殊处理认真记录在麻醉苏醒记录单上。 二、收治指征 1. 凡麻醉后患者未清醒,自主呼吸未完全恢复或肌肉张力差或因某些原因气管导管未拔除者,均应送苏醒室。 2. 凡各种神经阻滞发生意外情况,手术后需要继续监测治疗者。 3. 部位麻醉生命体征不平稳者。 4.麻醉患者由麻醉医师护送至麻醉苏醒室,必要时与手术医师共同护送。麻醉医师全程密切观察病情,防止躁动,防止各种导管脱出,注意呼吸道梗阻,患者保暖等。 三、病人离室指征 1. 全麻患者神志清楚,定向能力恢复,平卧时抬头>5秒钟。能辨

认时间地点,能完成指令性动作。肌肉张力恢复正常,无急性麻醉或手术并发症,如呼吸道水肿、神经损伤、恶心呕吐等。 2. 椎管内麻醉(特指蛛网膜下腔阻滞)患者麻醉平面低于T5,且平面稳定。局部阻滞麻醉意外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3. 血压、心率改变不超过术前静息值20%,且维持稳定30分钟以上。心电图正常,无明显的心律失常和ST-T改变。 4. 呼吸道通畅,保护性吞咽、咳嗽反射恢复,不需要口咽或鼻咽通气道,通气功能正常,呼吸频率在12~30次/分,能自行咳嗽,排除呼吸道分泌物,PaCO2能保持在手术前正常范围内。面罩吸氧SpO2不低于95%或术前基础值。 5. 凡术后在恢复室用过镇静、镇痛药的病人,用药后至少观察30分钟以上,方可转出苏醒室。

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区域麻醉风险评估指南

大不列颠和爱尔兰麻醉医师学会(AAGBI)、产科麻醉医师学会(OAA)和英国区域麻醉学会(RAU K)近日联合发布了“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区域麻醉风险评估指南”,旨在为麻醉医师提供有用、简要的临 床指导。相关内容于2013年9月发表在《麻醉》(Anaesthesia)杂志上。 随着区域麻醉的普及、抗凝药用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增多和各种药物使用不断增加,凝血功能异常患者 行区域麻醉风险是否增加是麻醉医师面临的问题。如果凝血功能异常患者行区域麻醉风险增加,麻醉医 师需要进一步评估,它是否达到需要调整或避免使用区域麻醉的程度。一般情况下,无凝血功能异常患 者行区域麻醉后很少发生严重并发症。凝血功能异常患者行区域麻醉过程中发生出血并发症的风险增加,但其增加程度可能很小。此类患者出血并发症罕见意味着很难准确评估与凝血功能异常相关的并发症发 生率,也无法依据确切数据为患者和临床医师提供建议。因此,在制定相关指南时,只能依赖专家意见、病例报告、队列研究、药物性质、药物达到血浆峰浓度时间及其半衰期等资料。 目前针对使用抗凝药或预防血栓形成药物患者区域麻醉指南已有很多,其中包括2个重要的指南,它们 分别由美国区域麻醉与疼痛医学会(ASRA)或欧洲区域麻醉和疼痛治疗学会(ESRA)发布。但这2 个指南均未关注非椎管内麻醉或因其他原因出现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 该指南综合考虑了凝血功能异常(由给药或由病理原因所致)与椎管内麻醉和外周神经阻滞相关出血等 危险因素。该指南通过4个表格阐述了主要内容。表1列出了凝血功能异常患者行椎管内麻醉和外周神 经阻滞时的相对风险,表2为调整凝血功能的药物推荐,表3列出了产科凝血功能异常患者行区域麻醉 的相对风险,表4指出在特殊情况下(如创伤、脓毒症或大量输血等)对凝血功能异常患者行区域麻醉 的风险。 该指南盖了区域麻醉的所有方式,同时也包括凝血功能异常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有用、简要的临床指导。虽然该指南基于先前指南和抗凝药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资料制定,但其内容却 相当简单明了。 先前关于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区域麻醉风险评估临床指南提供的建议通常较为绝对化。例如,先前指南指出,不可为血小板计数<75×109/L的患者行区域麻醉,可以为血小板计数>75×109/L的患者行区域麻醉。不过,血小板计数为74×109/L和76×109/L的患者行椎管内麻醉的风险或转归可能并无显著差异。该指 南强调,患者风险呈由“正常风险”到“极高风险”的连续变化趋势。麻醉医师须在综合考虑患者个体状况后,正确理解和使用该指南,而不应将该指南的建议简单理解为某些操作是禁止或可行的。凝血功能异常,无论严重与否,通常是区域麻醉的相对禁忌证。但临床医师可能面临这样的状况:尽管使用区域麻 醉会显著增加患者风险,但其替代麻醉方式(通常为全身麻醉)会带来更大风险。对于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应参与是否行区域麻醉的决定,也应为有决定能力的患者提供相关信息。 该指南建议,考虑对已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行区域麻醉时,应由经验丰富的麻醉医师进行操作。尽管 无确切数据支持,此建议得到AAGBI、OAA和RAUK工作组的支持。因为经验丰富的区域麻醉医师需较少次尝试便可成功完成阻滞操作,从而降低与此相关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可由初学者为“正常风险” 的患者进行阻滞操作,由经验丰富的麻醉医师为“风险增加”的患者行阻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