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制种的常识
杂交玉米制种技术规程

杂交玉米制种技术规程第一篇:杂交玉米制种技术规程杂交玉米制种技术一、技术种植规程1、安全隔离::隔离距离300米以上,隔离范围内出现杂玉米坚决砍除,要求集申连片种植。
2、播种:(1)错期:父母本错期13 天左右,母本种后13天种父本(以母本种子泡水时间计算)。
(2)最佳播种时间:4月25日至5月15日,力争播期集中;依靠雨水播种的田块则必须下透雨后,及时集中播种。
(3)播种量:父本1公斤/亩,母本4公斤/亩。
足数下种,确保一次全苗。
剩余亲本种子严禁拿到片外种植,一经发现,无条件砍除并追究其相应责任。
3、种植规格及方法:实行塘播或条播(1)父母本行比:1:6。
(2)父本:小墒种植,2.5尺开墒种1行。
塘播:播种5—6粒,塘心距1尺,留苗2-3 苗;条播:株距4—5寸,每穴播种2—3粒。
(3)母本:3.6尺开墒种2行,下种6粒,塘心距1尺,留苗2—3苗,(条播:株距4 —5寸),确保母本株数达6000株以上。
(4)精细播种,力争全苗。
若缺塘过多,则全田翻种为宜。
(5)要求育好预备苗。
二、田间管理1、施肥管理(1)基肥:施用腐熟农家肥1000公斤/亩以上。
(2)种肥:施用复合肥30—40 公斤/亩,杜绝肥料裸露。
(3)苗肥:结合间、定苗和薅锄,根据田间苗情长势及时兑水浇施10—15公斤/亩尿素或30公斤/亩碳氨。
(4)拔节肥:根据田间苗情长势,亩施10—15公斤尿素兑水浇施或埋施。
(5)穗肥:结合深中耕培土亩施复合肥20—30 公斤+尿素15 公斤,离根2—3寸埋施。
(6)粒肥:酌情补施尿素5—10公斤/亩。
2、水分管理:灌好出苗水、拔节水、保粒水三水,注意中后期清沟排涝。
3、及时防治病虫害。
三、种子质量管埋1、去杂去劣(1)苗期:结合间苗、定苗,拔掉弱势株、可疑株、变异株。
(2)拔节期:拔除杂株、优势株、缩脚株。
(3)去雄前砍杂:彻底清除杂株、优势株、缩脚株。
(4)收贮期穗选:对不合格种子进行彻底穗选。
杂交玉米陕科9号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玉米陕科9号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玉米陕科9号是目前国内比较优良的玉米品种之一,不仅产量高,而且耐逆性也很好。
下面就介绍一下如何进行杂交玉米陕科9号的高产制种技术。
首先要注意种子的选择,要选择健康、纯净、无杂质的种子。
在进行种子处理时,可以使用5%农用氨水,消毒时间为30分钟。
消毒后的种子需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晒干备用。
在种植时需注意选地,要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日照充足的地方。
在选地之后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可以在深耕后施入30-50公斤/亩有机肥,再根据土壤情况加入适量的复合肥或钾肥。
在育苗期间需注意保温,以保证幼苗的正常生长。
育苗箱需放置在阳光好、通风良好的地方,并注意控制水分,避免过早过度灌水。
移栽后要注意及时揭膜,防止缀芽;另外需要对作物进行适时的中耕、松土和追肥,保持土壤湿度,并定期喷洒农药,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在土地上荒芜之后,需要对剩余秸秆进行清理,以便铺撒基肥。
在铺撒基肥后,开始进行播种,播种密度为每亩5-6万株。
播种后需及时覆土,并进行浇水。
在玉米生长时要注意及时除草,以减小杂草对玉米的危害。
玉米到开花期时,需进行控制植株数量,以控制花粉量。
在收获期到达时,需注意合理的收获高度,同时注意保持颖芯的完整。
以上就是关于杂交玉米陕科9号高产制种技术的介绍,希望能为广大农户带来帮助。
玉米杂交制种技术操作规程

玉米杂交制种技术操作规程为了使玉米杂交制种达到优质、高产、高效之目的,特制定玉米杂交制种技术操作规程。
一、选点应选择有制种条件、组织能力强、讲信用的单位建立制种基地,并保持相对稳定。
制种地块要土质肥沃疏松、旱涝保收,尽可能集中连片。
二、隔离1(隔离以安全有效为原则。
根据具体情况可分别采取空间隔离:制种田距同类作物不小于300米;甜、糯玉米和白玉米在400米以上。
高秆作物隔离:选择适当高秆作物(如高粱等)做为隔离物,制种田与同类作物间该隔离物不得少于200行。
同时必须保证玉米授粉期隔离物高度超过制种田双亲1米以上。
自然屏障隔离:利用村庄、树林、高山等作为隔离。
要结合地形、地势、风向等因素综合考虑,确保制种田的隔离效果。
2(严禁在隔离区(包括房前、屋后、院内、池埂等)内种植玉米。
3(制种田附近2500米范围内严禁放蜂。
4(严禁计划外制种,一经发现要全部割除。
三、播种前准备1(精细整地,耙压保墒。
2(施足基肥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公斤左右,施二铵5—7公斤做底肥;地膜覆盖时亩施二胺10公斤,尿素10—15公斤做底肥,不提倡施种肥,以防烧苗。
3(地膜覆盖(指春播)要求覆膜的组合,一定要在4月10日前完成,以利于蓄水保墒、提高地温、促苗发育。
4(播前晒种2—3天,挑出秕、坏、霉、杂粒。
5(药剂拌种没有进行包衣处理的种子,在播种前可用50,辛硫磷拌种,防治地下害虫,种子药和水比例萤1:50:500,用速保利拌种防治黑穗病,随拌随播,严禁过夜。
四、播种方法1(常规种植行距为0(45米,株距可根据品种不同而定。
2(父母本行比为1:4—6(视具体组合而定)。
3(父本种植采取分期播种的方法,以提高授粉结实率(以上三点详见播种技术要点)。
4(包衣种子播种时要特别注意人、畜安全。
5(播种时间:根据品种生育期及气候条件适时早播,春播以地温稳定通过8为最佳播种时期。
提倡用座水保墒、机械播种以利全苗。
6(播后剩余包衣、拌药的种子要深埋。
杂交玉米陕科9号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玉米陕科9号高产制种技术杂交玉米陕科9号是种植户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品种,其高产制种技术更是备受关注。
陕科9号是我国自主育成的一种杂交玉米品种,其分离综合优势明显,可大幅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杂交玉米陕科9号的高产制种技术。
我们需要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一般来说,陕科9号适宜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播种。
在这个时间段内,气温适宜,有利于种子的出芽和生长。
避开了气温过低和夏季高温对玉米生长的不利影响。
在选择种子时,我们需要选择质量好、无病害的种子,以确保播种后的生长健康。
我们需要注意适宜的播种密度。
对于陕科9号玉米来说,适宜的播种密度在每公顷6-7.5万株左右。
这样可以使玉米植株之间的空间适当,有利于通风透光和施肥灌溉,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
在施肥方面,我们需要根据当地土壤的养分含量和玉米的生长期进行合理施肥。
在播种前需要进行返青肥和底肥的施入,待玉米苗长至3-4叶期时,进行第一次追肥。
在玉米拔节前后再进行一次追肥,以满足玉米在生长期间对养分的需求,保证玉米植株的健康生长。
在灌溉方面,我们需要根据陕科9号玉米的生长需要进行科学的灌溉管理。
一般来说,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是玉米生长中需要加强灌溉管理的关键时期。
尤其是在旱季来临之前,需要提前做好充足的灌溉准备,以防止干旱对玉米生长的不利影响。
及时的病虫害防治也是保证陕科9号玉米高产的关键。
常见的玉米病害包括玉米小斑病、锈病、晚疫病等,而玉米螟、玉米蚜、玉米象甲等则是常见的玉米害虫。
在种植过程中,我们需要及时巡视田间,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科学防治措施,以免这些病虫害对玉米产量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需要在玉米成熟收获前对田间作物进行适时的田间管理。
包括除草、中耕、追肥、防涝等管理措施,以确保田间玉米植株的生长环境良好,产量稳定丰收。
通过科学的高产制种技术,杂交玉米陕科9号的产量将会得到有效提高,为种植户们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希望大家在种植陕科9号玉米时能够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共同助力我国玉米种植业的发展。
玉米新品种丰乐303高产制种技术

玉米新品种丰乐303高产制种技术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畜牧饲料作物。
为了提高玉米产量,满足人民对粮食的需求,培育出了许多新品种,其中丰乐303就是一种高产品种。
下面介绍一下丰乐303高产制种技术。
一、选种与繁殖选种是制种的第一步,要选择优良的母本和父本进行配对,并进行人工授粉,保证种子品质的稳定性和纯度。
选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具有单穗重、穗位高、产量高、抗逆性强、易种植易管理等良好性状的母本和父本;2.选择繁殖能力强、成熟期短、株型直立、光合效率高的种子;3.结合区域条件,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特点的品种进行繁殖。
二、种子处理将选出的种子进行加工处理是制种中的重要环节,可以消灭种子表面的病菌,保证种子的品质。
种子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冷水浸种:将种子放在水中浸泡1小时左右,浸泡后换水加入酵素,使种子吸水慢慢发芽。
2.温水浸种:将种子放在温水中浸泡2-3个小时,以水温不高于40℃,可有效杀菌。
3.药水浸种:可使用磺胺嘧啶、硫酸铜、多菌灵等药水进行种子处理,浸泡时间不超过2小时。
三、育苗管理育苗是指将种子在苗床上播种,使种子迅速发芽并长成小苗。
育苗管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苗床选择好:苗床应选在通风、透光良好的平地或稍有倾角的地方;2.施肥浇水:育苗期应适量施肥,保证土壤富含养分;苗床应每2-3天进行一次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3.病虫害防治:苗床上可能会出现蚜虫、虫害、病毒等问题,应及时使用农药进行控制。
四、田间管理种子育成后,到了田间管理阶段。
田间管理可分为播前准备、施肥、灌溉、除草、病虫防治等几个方面。
1.播前准备:选择平整的土地,施足基础肥。
定好合适的密度和行距,精心进行种植;2.施肥:种植玉米需要施足基肥,一般分2次施用。
第一次施肥在播种前,第二次在玉米花粉期。
3.灌溉:在干旱地区应及时进行灌溉,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除了避免受旱损失,还可以提高产量。
4.除草:玉米别看是高产作物,但如果不控制杂草,势必会对玉米产量产生严重影响。
玉米制种栽培管理技术

玉米制种栽培管理技术玉米种植是我国农业种植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玉米栽培技术能够提高玉米产量从而促进农业发展,也能够为农民和种植者带来更多的收益。
栽培的各个阶段都对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玉米种植时,每个阶段都要符合种植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玉米产量。
1.制种对土地的要求整地是玉米种子栽培前一个关键的步骤,合理进行这个步骤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玉米种子的产量。
而对于玉米种子的栽培的产量提高,首先需要寻找一块没有受到其他污染的栽培基地。
此外选择基地土壤要深厚,且土质疏松,肥性良好,满足玉米种子栽培的各种环境条件,以免对玉米种子产量造成影响。
选择好玉米种子栽培基地后就要开始整地,整地原则就是整地后的耕层里面没有较大的土块颗粒,且整好后的土地要做到上松下实。
依据这个整地原则,进行合理地科学地整地,确保整地后的土壤疏松透气,从而做到保墒、提墒,增加玉米种子的产量。
2.选种制种时首先要确保亲本种子质量,播前亲本种子必须经过严格精选,彻底清除霉烂、秕瘦、虫蛀、破碎等籽粒,使籽粒大小均匀,发芽率达85%以上。
3.种子处理。
播前对种子适当处理,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并可减轻病虫危害,以达到出苗早、苗齐、苗壮的目的。
处理方法有晒种和种衣剂包衣等。
3.播种时期结合当地玉米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9℃,移栽时苗龄20天左右为最佳播种期。
根据玉米的种植制度、温度、墒情和品种来决定,有条件的地方可选用软盘育苗移栽或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
4.播种采用机械精量播种,播种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随播随镇压,镇压后播深达3-4cm。
玉米的种植密度常根据自然条件、地力水平、管理水平和播期而定。
还要注意品种包装袋上介绍的品种特性及优缺点,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择密植或稀植。
对于光照、水分、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宜的地方可以适当多播种。
玉米为单子叶植物,顶土力比较弱,因此播种的深度在3-5公分之间比较合适,如果土壤水分特别好,3公分都是湿土时,就播3公分;里头有干土,就播5公分,要播到湿土上。
(整理)玉米杂交制种技术操作规程

玉米杂交制种技术操作规程为了使玉米杂交制种达到优质、高产、高效之目的,特制定玉米杂交制种技术操作规程。
一、选点应选择有制种条件、组织能力强、讲信用的单位建立制种基地,并保持相对稳定。
制种地块要土质肥沃疏松、旱涝保收,尽可能集中连片。
二、隔离1.隔离以安全有效为原则。
根据具体情况可分别采取①空间隔离:制种田距同类作物不小于300米;甜、糯玉米和白玉米在400米以上。
②高秆作物隔离:选择适当高秆作物(如高粱等)做为隔离物,制种田与同类作物间该隔离物不得少于200行。
同时必须保证玉米授粉期隔离物高度超过制种田双亲1米以上。
③自然屏障隔离:利用村庄、树林、高山等作为隔离。
要结合地形、地势、风向等因素综合考虑,确保制种田的隔离效果。
2.严禁在隔离区(包括房前、屋后、院内、池埂等)内种植玉米。
3.制种田附近2500米范围内严禁放蜂。
4.严禁计划外制种,一经发现要全部割除。
三、播种前准备1.精细整地,耙压保墒。
2.施足基肥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公斤左右,施二铵5—7公斤做底肥;地膜覆盖时亩施二胺10公斤,尿素10—15公斤做底肥,不提倡施种肥,以防烧苗。
3.地膜覆盖(指春播)要求覆膜的组合,一定要在4月10日前完成,以利于蓄水保墒、提高地温、促苗发育。
4.播前晒种2—3天,挑出秕、坏、霉、杂粒。
5.药剂拌种没有进行包衣处理的种子,在播种前可用50%辛硫磷拌种,防治地下害虫,种子药和水比例萤1:50:500,用速保利拌种防治黑穗病,随拌随播,严禁过夜。
四、播种方法1.常规种植行距为0.45米,株距可根据品种不同而定。
2.父母本行比为l:4—6 (视具体组合而定)。
3.父本种植采取分期播种的方法,以提高授粉结实率(以上三点详见播种技术要点)。
4.包衣种子播种时要特别注意人、畜安全。
5.播种时间:根据品种生育期及气候条件适时早播,春播以地温稳定通过8℃为最佳播种时期。
提倡用座水保墒、机械播种以利全苗。
6.播后剩余包衣、拌药的种子要深埋。
玉米的育种方法及选育过程

玉米的育种方法及选育过程说到玉米,大家脑海里肯定会浮现出那一片金黄的田野,风吹过,仿佛听见玉米在欢快地唱歌。
这可是咱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角,无论是煮玉米棒,还是玉米片,甚至那粘乎乎的玉米粽子,都让人嘴巴止不住地流口水。
不过,今天咱们要聊的可不是怎么吃玉米,而是它的育种方法和选育过程。
听起来可能有点严肃,其实内容可有趣了,来,咱们轻松聊聊。
玉米的育种其实就像是一个大科学实验。
科学家们可不是拿着放大镜在田里找虫子,而是用现代科技来创造更好的玉米。
这些育种者们有点像“玉米的魔法师”,他们通过选择最优质的玉米品种进行交配,就像两位优秀的选手在赛场上PK,最终希望能诞生出更强大的“后代”。
有的育种方法还会用到基因技术,这就像是在玉米的“DNA”里进行大改造,给它们加点“外挂”,让它们更耐旱、抗病。
不过,育种可不是一蹴而就的,绝对需要耐心。
你想啊,第一步得先找那些最优秀的玉米种子,这些种子就像是玉米界的“精英”,有着优秀的遗传特性。
选完种子,育种者就开始进行交配实验,这个过程可要细心观察。
有的育种者甚至会像护宝一样,专门为每一颗玉米种子设立“成长档案”,记录它们的成长历程。
真是用心良苦呢。
之后,就进入了繁育阶段。
简单来说,就是把选好的种子种到地里,等待它们发芽、成长。
你瞧,玉米在阳光下茁壮成长,那种朝气蓬勃的感觉,简直让人心里乐开了花。
育种者们会根据每一代玉米的表现进行筛选,哪一颗表现得好就留下来,哪一颗长得慢或得病的就淘汰,简直就是“优胜劣汰”的大自然法则。
要进行测试了。
育种者会观察这些玉米的生长状况,比如它们的高度、穗数、籽粒的饱满度等等。
可别小看这些测试,真是关键中的关键。
玉米的抗性也是评估的重要标准之一,抗虫、抗病,都是育种者们所关注的“硬指标”。
在这些测试中,谁表现得好,谁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明星品种。
育种者的日常生活可不像咱们想象中那样轻松。
每年都要面对各种天灾人祸,比如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或是 pesky 的虫子,真是让人心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制种的常识
制种玉米的常识
1、按籽粒形态及结构可将玉米品种分为9中:硬粒型、马齿型、
半马齿型、粉质型、甜质型、糯质型、甜粉型、爆裂型、有稃
型。
2、按生育时期可分为:1、早熟:春播70-100天,夏播70-85天,
需积温≥2000℃-2200℃。
14-17叶,千粒重150-200g。
2、中
熟:100-120天,85-95天,≥2300-2500℃,200-300g。
3、
120-150天,大于96天,≥2500-2800℃,21-25叶,300g左
右。
3、按叶片与茎夹角角度:1、紧凑型:穗上小于25度,穗下小于
40度。
2、平展型:小于35度,茎下小于45度。
3、中间型:
介于两者之间。
4、单交种:两个自交系杂交,包括正交与反交;三交种:单交种
与自交系杂交;双交种:两个单交种杂交;顶交种:一个品系
与自交系或单交种杂交。
5、花期预测的方法:
1、标叶调查:根据双亲的总叶数,选择有代表性的父母本各
3-5个点,每点各选典型株10株,定期标叶调查父母本
的叶数,期方法是每隔5片叶做一次标记,整个生育期
内做3次。
根据双亲叶片出现的多少,预测双亲发育快
慢,若母本已出的叶片数保持比父本多1.5-2片叶时,
表示双亲能够良好相遇。
2、剥叶调查法:双亲拔节后,选有代表性的植株剥出未出叶
片数,根据未出叶片数来测定双亲花期是否相遇。
若母
本未出叶片数比父本未出叶片少1.5-2片,表明花期相
遇良好。
如超过2片或少于1.5片,则有可能相遇不好,在大喇叭口期用该法检查准确度很高。
3、幼穗分化查看法:拔节孕穗期,在制种田选择有代表性的样
点,每点取有代表性的父母本植株3-5株,剥去叶片,
检查幼穗大小,如果母本的幼穗分化早于父本一个时期,既预示花期相遇良好,否则就可能不相遇。
玉米杂交种制种技术要点
一、选地隔离
杂交制种田与生产田不同,它的四周必须有严格的隔离区,这是保证杂交种子纯度的前提。
隔离分为空间隔离、时间隔离和障碍隔离。
1、空间隔离在生产实践中,香格里拉县多数利用山区等自然条件,进行空间隔离,保证了种子纯度上更安全更可靠。
隔离应严格按标准进行,根据国家标准,采用空间隔离时,杂交玉米制种田与其它玉米花粉来源地水平距离应不少于300米;甜、糯玉米和白玉米应在400米以上。
在多风地区,特别是隔离区设在其他玉米的下风处或地势低洼处,应适当加大隔离区。
2、时间隔离时间隔离就是采用提前或延迟播种的方法错开制种田母本的吐丝期和邻近玉米的散粉期,以达到安全隔离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春播玉米约需错期40天,夏播玉米错期25—30天左右。
3、屏障隔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高杆作物隔离,即在四周种植高杆作物(如高粱、红麻)形成人工屏障进行隔离。
制种区应在50米以上,自交系繁殖区100米以上,高杆作物应比制种
田早播10—15天。
另一种是自然屏障隔离。
如利用山岭、房屋、林带等自然障碍物作隔离,达到防止外来花粉串粉混杂的目的。
二、整地施肥,
1、整地、施肥是播种前的必备工作,也是基础性工作。
制种田应选择无检疫病害、地势平坦、地力均匀、土质肥沃、排灌方便、集中连片的耕地。
充分了解土壤养分情况,进行测土配方施肥,确定施肥种类和数量。
近年来,玉米制种田重茬较严重,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严重缺乏,施肥应当注重针对性,避免盲目性。
三、规格播种玉米制种的播种工作是整个制种工作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
(1)、调节父母本花期:制种区父母本花期相遇是制种成败的关键,花期相遇是指母本的吐丝期与父本的散粉期相遇,如果双亲花期相同或母本花期比父本早2—3天,父母本可同期播种,两亲的花期相差在5天以上就需要调节播期,先播花期较晚的亲本,隔一定天数,再播另一亲本。
如果母本吐丝盛期比父本散粉盛期早2—3天,则是最理想的花期相遇,这是因为母本花丝的生活力一般可以保持6 天,掌握“宁可母等父,不要父等母”的原则。
应当注意的是,双亲花期相差的天数,并不等于播种期相差的天数,因为早播的亲本,由于前期温度低,生长慢,所以错期的天数应比花期相差的天数多几
天,一般是父母本播期相差的天数是花期相差天数的1—1.5倍,如果双亲花期相差6--7天,则播期要错开12--14天。
(2)、规定父母本行比:在不影响授粉结实的基础上,应尽量增加母本行数,以提高制种产量.
(3)、严把播种关;播种是保证制种成功的关键,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A..核对父母本自交系种子是否准确无误;B.播种时要严格分清父、母本行,保证做到不重播、漏播、不种错;C..当父母本分期播种时,要将晚播亲本行的位置在田间预作标记,以免播种该亲本时发生重播、漏播、或交叉等现象。
(4)、确保播种密度;根据密度确定播量,做到苗全、苗壮,通过扩大群体提高制种产。
四、严格去杂去劣
玉米制种田间去杂去劣一般进行3次。
第一次在苗期,结合间苗、定苗,去掉小苗、大苗、病苗、异性苗和杂苗,留整齐一致苗;第二次是拔节期,根据父母本自交系的长相、叶色、叶形叶鞘色、生长势等特征,进一步严格去杂去劣;第三次在去雄散粉前,是去杂去劣,确保制种质量的关键时期。
对杂株、怀疑株,特壮株彻底砍掉,在去雄时发现杂株要随时去掉。
对父本行杂、劣株要特别重视,做到逐株检查,彻底去杂,以保证制种质量。
收获及脱粒前要对母本果穗认真进行穗选,去除杂穗、劣穗。
五、做好母本去雄
严格进行制种区母本去雄,是保证制种质量,获得优质杂交种的中心环节,必须固定专人负责,实际操作时贯彻“及时、彻底、干净”的原则。
对母本去雄的时间要严格掌握,以抽穗后散粉前去净为原则,在抽穗初期,一般在母本雄穗露出顶叶1/3即可去雄,做到逐行逐株检查及时去雄,去雄时不带顶叶,不留分枝,以1次拔除为好,可隔天去雄1次,抽雄盛期和后期必须每天去1次,一般在上午7--8时进行,做到风雨无阻。
六、搞好人工辅助授粉
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是提高结实率,增加制种产量有效的手段。
一般应在开花盛期连续进行2—3次。
方法一般可采用布粉法,即在授粉期,特别是在始花期的上午,采集父本雄穗上的花粉,在2—3小时内,用细面箩除去花药,然后置于底部有纱布的竹筒内,一手拿盛有花粉的竹筒,一手拿一小木棍,在雌穗上方轻敲,使花粉均匀地洒落在花丝上。
或振动父本株散粉,以提高结实率。
辅助时间最好在上午8—11点,雨后天晴可等雄穗上水珠蒸发后再进行。
七、加强病虫害防治
玉米制种田要根据田间各个生长阶段,及时防治病虫害,尤其是去雄中后期要及时对玉米螟、红蜘蛛、蚜虫等病虫害进行防治,以确保母本植株、花丝不受病虫害危害。
八、严格分收分藏
父母本同时成熟的制种区,应收一亲本果穗,再收另一亲本果穗,要特别注意不要错行收获。
落在地上的果穗如不能分清父、母本应单独收作粮食处理,运回的果穗要严格分堆分晒,去杂穗劣穗脱粒。
不同隔离区收获的果穗从收获、运输、翻晒、脱粒、包装等全过程要严格分开,防止机械混杂,种子装袋时,袋内外应加放标签,注明种子名称、收获年份、制种单位、等级和数量等,登记后专库贮放,专人保管,定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