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名单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诊断机构准入标准(暂行)

肢体残疾 儿童
矫治手术 辅助器具适配及服务 运动及适应训练 支持性服务 成人 辅助器具适配及服务 康复治疗及训练 支持性服务
— 41 —
人员情况统计表
职工总数:
其中卫生 技术人员数:
教师 人员数:
其他技术 人员数:
后勤 人员数:
康复医师 主任西医师 副主任西医师 主治西医师 住院西医师 助理医师
(西医)
康复服务项目申报表
请在□中划“√”
序号
服务项目
备注
序号
服务项目
备注
□1. □1.1 □1.1.1 □1.1.2 □1.1.3 □1.1.4 □1.2 □1.2.1 □1.2.2 □1.2.3
视力残疾 盲人 白内障复明手术 辅助器具适配及服务 定向行走及适应训练 支持性服务 低视力者 辅助器具适配及服务 视功能训练 支持性服务
— 38 —
附件 3
山东省承担残疾人康复 服务机构申请书
申请单位:
(章)
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
机 构 登 记 号:
医疗机构代码:
申请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确定文号:
字( )第 号
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印制
— 39 —
机构简况
机构名称:
开业日期:
年月
机构登记号: 医疗机构代码(医疗机构填写):
机构性质: □公办(□残联 □卫生 □教育 □民政 □其它
康复医师 主任中医师 副主任中医师 主治中医师 住院中医师 助理医师 (中医)
康复教师
正高
副高
中级
助教
员级
康复治疗 主任技师 副主任技师 主管技师
技师
技士
卫生部门 发证技师
脑瘫儿童国家补助政策

脑瘫儿童国家补助政策华北地区01北京市服务对象:本市户籍的0-15周岁残疾儿童,持有残疾证或疑似残疾诊断。
救助标准:每年领取补贴不超过36000元。
2019年《北京市残疾儿童基本康复目录》服务对象:本市户籍的16周岁及以上残疾人,经专业评估后可申请转衔训练或日渐康复照料项目补贴。
救助标准:每年可申请最高25000元的补贴。
2021年《北京市残疾人基本康复目录》申请方式:0-15周岁儿童康复补贴可通过“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系统”申请。
16周岁及以上残疾人康复补贴咨询区残联。
02天津市服务对象:1. 年龄0—7岁,具有本市户籍,或者其父亲(母亲)有本市居住证并连续3年在本市纳税或缴纳社会保险。
2. 持有残疾人证或有定点康复机构诊断证明。
救助标准:对0—7岁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康复训练费用补助每月不超过0.2万元,每年度不超过2万元。
资料来源:2018年9月发布的《天津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办法》03河北省救助对象:具有河北省户籍(居住证),诊断明确且有康复需求的0-6岁残疾儿童。
救助标准:孤独症儿童每人年补助康复训练费12000元。
2021年,河北省将部分家庭困难和低龄残疾儿童(约占救助儿童数的50%)的救助标准由1.2万元提高至1.8万元。
经济困难家庭的具体认定办法,由市、县级政府制定。
信息来源:2018年11月发布的《河北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方案》及电话咨询04山西省救助对象:主要为0-6岁,符合救助条件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包括脑瘫)、智力(包括发育障碍、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残疾和孤独症儿童。
需具有山西省常住户口或居住证,并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儿童残疾筛查诊断定点医院诊断建议书。
救助标准:孤独症儿童每年最多补贴16000元,其中包括康复训练补贴15000元,支持性康复服务补贴1000元。
资料来源:2018年11月发布的《山西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05内蒙古自治区救助对象:符合救助条件的0-7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
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市教育委员会、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康复补助办法的通知

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市教育委员会、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康复补助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卫生局•【公布日期】2011.04.18•【字号】京残发[2011]27号•【施行日期】2011.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残疾人保护正文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市教育委员会、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康复补助办法的通知(京残发〔2011〕27号)各区县残联、教委、财政局、卫生局:2008年底,我市出台了《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康复补助暂行办法》及其配套《实施细则》(京残发〔2008〕82号、83号,以下简称《办法》和《细则》)。
两年来,《办法》和《细则》的实施对解决残疾儿童少年在康复中的特殊困难起到了积极作用,受到了残疾儿童少年家庭的一致好评,但同时也逐步显现出与残疾儿童少年的康复需求与服务不相适应的问题。
为此,我们重新制定了《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康复补助办法》。
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北京市残联北京市教委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卫生局二〇一一年四月十八日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康复补助办法第一条为保障本市残疾儿童少年的康复权利,解决他们在康复中的特殊困难,促进他们今后平等地接受教育和实现就业,建立残疾儿童少年康复长效保障机制,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京发〔2009〕17号)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具有本市户籍、年龄不满十六周岁、持有残疾人证的残疾儿童少年,在康复服务定点机构接受康复训练和服务,配发辅助器具,均可按照本办法享受康复补助。
康复服务定点机构是指市卫生局、市教委、市残联按照行业管理的原则,在本系统内指定的为残疾儿童少年提供康复训练与服务的机构,包括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康复救助定点机构和康复服务指定机构。
辅助器具,是指能够有效地弥补或代偿因残疾造成的身体功能减弱或丧失的器具,包括助听、助视、助行类辅助器具和假肢、矫形器及生活自助具等。
朝阳区残疾人社区康复站一览表

高碑店村
85757365
半壁店西社区居委会
高西店527号
67748724
花北西社区居委会
花北社区活动站
65791272
北花园村
北花园村健身中心
65475891
半壁店东社区居委会
高碑店乡半壁店东社区小郊亭村
87740313
三间房地区
三间房西村
三西村文化活动室
65710018
定福庄北里社区
安贞西里社区
安贞西里三区5-2-101
64453997
安华里社区
安华里二区11号楼
84241512
17
和平街街道
和平家园社区
和平街11区甲12号平房
64270844
樱花园社区
和平街樱花园27楼前
64415955
砖角楼社区
和平街
64219740
十四区社区
和平街14区5号楼后平房
64290569
小黄庄社区
劲松东社区居委会
劲松321楼
67758807
农光里社区居委会
农光里12楼旁院
67357065
农光里中社区居委会
农光里212楼
67354936
农光东里社区居委会
农光东里10号楼北院
67352705
磨房北里社区居委会
磨房北里228楼旁
67350446
6
管庄地区
管庄东里社区居委会
管庄东里社区居委会
51167313
84393451
马各庄村
马各庄村村委会
65418506
沙窝村
沙窝村村委会
84317838
黎各庄村
黎各庄村村委会
北京肢体残疾人定点康复机构准入标准

一、概述肢体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裙体,他们需要特殊的关爱和康复服务。
在我国,北京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肢体残疾人康复服务的质量和标准对整个国家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北京肢体残疾人定点康复机构的准入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该主题展开探讨。
二、北京肢体残疾人定点康复机构的服务对象1. 主要服务对象应为北京市范围内的肢体残疾人裙体,包括因意外事故、先天缺陷、疾病等原因导致的肢体残障人士。
2. 服务对象应具有北京市户口信息或在北京市居住、就业并持有合法唯一识别信息明。
三、机构的基本条件1. 有资质的医师团队,包括康复医师、康复师、护理人员等,具有专业的康复治疗能力。
2. 拥有符合卫生部门相关规定的康复治疗设备和设施,能够为肢体残障人士提供全面的康复治疗服务。
3. 接受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标准符合相关规定。
四、康复服务内容1. 提供全面的康复评估和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康复锻炼、物理治疗、职业治疗等。
2. 提供康复指导和家庭照护培训,帮助残障人士及其家庭成员掌握康复技能,提高生活质量。
3. 提供心理交流和社会支持服务,帮助残障人士树立信心,融入社会。
五、机构管理和运营1. 机构应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
2. 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康复档案管理系统,对每位服务对象进行全面的记录和跟踪,为后续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
3. 机构应具备良好的信誉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残障人士的公益活动和社会支持。
六、机构的评估和认证1. 定期接受相关管理部门的评估和检查,通过相关认证机构的审查,确保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标准。
2. 在评估和认证中,应重点考察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管理运营情况等方面的表现。
3. 获得相关认证后,机构应及时公布相关信息,让社会公众了解该机构的康复服务能力和信誉度。
七、结语北京肢体残疾人定点康复机构的准入标准对于提高残障人士的康复服务质量,促进社会的包容和共融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公布北京市第十九批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名单的通知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公布北京市第十九批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公布日期】2011.12.23
•【字号】京人社医发[2011]369号
•【施行日期】2011.12.2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
正文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公布北京市第十九批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名单的通知
(京人社医发〔2011〕369号)
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医疗机构,各局、总公司劳动处,各计划单列企业:
为充分利用卫生资源,方便参保人员就近就医,根据《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158号)和原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京劳社医发[2001]11号)有关规定,经审核,批准北京市东城区前门街道前门社区卫生服务站等40家医疗机构(具体名单见附件)为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自2012年1月1日起,参保人员在上述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医疗费用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根据医疗保险管理规定,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医疗保险经办部门要做好本次认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等有关工作;各定点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各项政策规定,切实为广大参保人
员提供规范、合理的医疗服务。
附件:北京市第十九批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名单(40家)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附件:
北京市第十九批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名单(40家)。
2021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协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协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管理,依据《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国务院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等法规、政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所称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以下简称定点服务机构)是指由省(区、市)、市(地、州、盟)、县(市、区、旗)残联组织会同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依据本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和本办法确定的,为接受政府康复救助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救助服务的机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确定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基本服务项目和内容,包括以减轻功能障碍、改善功能状况、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手术、辅助器具配置和康复训练等。
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残联组织依据本省(区、市)定点服务机构协议管理相关规定,会同民政、卫生健康等有关部门选择、确定定点服务机构。
残联组织与定点服务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并会同民政、卫生健康等有关部门对定点服务机构履行协议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负责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对定点服务机构进行行业管理。
第四条确定定点服务机构的原则是:坚持公益属性,鼓励各类康复机构公平参与竞争,促进康复服务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布局,方便残疾儿童就近接受服务并便于管理;保障康复服务质量,确保残疾儿童安全及康复服务效果;合理控制康复服务成本,提高康复救助资金使用效率。
第五条依法登记并取得与所开展业务相符的执业许可的为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的机构,可根据自身服务能力,自愿向残联组织提出定点服务机构申请。
第六条申请定点服务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一)符合相关机构设置规划。
建筑选址安全、交通方便,远离污染区、灾害易发区和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经营与贮存地。
(二)建筑设计符合无障碍、防火等规范。
儿童服务及活动用房采光、通风良好,场地布置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安全、环保、适用、美观。
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项目补助标准明细表

1附件1重点任务分工序号 牵头单位重点任务配合单位1省残联推动各有关方面共同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
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计生委等部门 2省民政厅指导各市落实医疗救助政策、临时救助政策等。
省财政厅、省卫生计生委、省残联支持有资质的儿童福利机构在做好机构内孤残儿童服务的同时,为社会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等服务。
省财政厅、省卫生计生委3省残联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个性化适配,重点普及助听器、助视器、假肢等残疾儿童使用的辅助器具。
开展辅助器具回收再利用等社区服务,就近满足残疾儿童短期及应急辅助器具需求。
4省财政厅优化和调整支持结构,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
配合省残联制定残疾儿童救助项目实施方案;审核补助资金分配方案并下拨资金;配合省残联对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根据全省项目需要安排必要的经费,保证项目需求筛查、检查指导等工作顺利开展。
督导市级财政部门实施相关工作。
省残联、省民政厅等部门15省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厅对于困难的重病、重残儿童和残疾孤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给予适当倾斜,按规定及时纳入医疗救助。
按照国家规定及时调整残疾儿童康复项目的医保政策,做好医疗费用结算工作。
联合卫生部门设计残疾儿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诊疗服务项目。
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卫生计生委、省残联6省教育厅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取得办园许可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和有教育资质的儿童福利机构开展特殊教育。
省民政厅、省残联逐步完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为康复后的残疾儿童进入普通小学或幼儿园就读提供支持保障;鼓励省内高校开设康复相关专业,形成康复专业技术人才职称晋升的良性运行机制。
省残联7 省卫生计生委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残疾儿童定点医疗康复机构开展残疾儿童医疗康复服务。
省残联8省物价局做好新增医疗康复服务项目价格制定工作,科学合理制定调整康复医疗服务价格,加强价格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