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合集下载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3.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答: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这个精髓,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规划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一系列以“两手抓”为重要内容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等。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这个精髓,在改革发展稳定、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构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提出“三个代表”要求并把它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等等,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4.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中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有公有制的性质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与了解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与了解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与了解【1】英日双语班康妮2011/6/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于大多数人可谓耳熟能详,听起来很学术化,其实并不难理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6月1日,人民网上刊登的《九十年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一文中写道,“我们党历来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立党、兴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这是我们党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根本原因”。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我国建设发展道路中的重要地位。

一个伟大理论思想的提出和成长必然是要经历漫长历程的。

党的幼年时期,对于“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中”并没有完整统一的认识,因此这个思想开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在革命受挫后召开的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而后,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之后,经过延安整风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终于成为了全党的共识。

9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地发展并完善着。

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个个杰出理论成果的诞生反映了党一步一个脚印,在不断深入的探索和实践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列宁曾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指引:我们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最终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顺利的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大大小小各个方面……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中共中央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改革,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收获了改革开放的丰硕果实和社会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效,最终取得了祖国统一大业的新进展,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一个个令人欣喜的成果,向我们昭示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旗帜的指引下将要迎来的美好蓝图。

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摘要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在当前形势下,要坚决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保障人民生活基本要求。

要充分认识和了解无产阶级思想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一直是目前理论研究的重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比过去有利更开阔的视野。

随着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以及三个代表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成果,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中国的理论界掀起了高潮。

并引导我们走出理论的误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模式在当前的形势下,中国需要变革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而在变革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依然是我们行动的指南。

让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模式就是指按照中国的特点去适应它,也就是把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起来,这方面产生的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 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理论和建设的实践总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产生的第一个质地飞跃就是毛泽东思想地诞生。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并坚信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也走了弯路,遭受过挫折。

而毛泽东则领导大家走上依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并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取得胜利。

中国革命的实践告诉我们,如果盲目地依照马克思主义,革命不可能取得成功。

毛泽东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不仅在指导武装斗争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依靠毛泽东思想,中国开始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工业国,为日后的改革开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意义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意义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在我们党内,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2.你怎样认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意义?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虽然在晚年犯了严重的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不可争论的功绩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仍然受到中国人民的尊敬。

中国共产党在他逝世5年之后,对他的全部革命活动和革命思想以中央委员会的形式作出了全面的评价。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doc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doc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动植物检疫1012班林明雅2010253042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国家要想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想繁荣昌盛,就必须要有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

而我们中国现在走的这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线就很好。

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毛泽东曾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他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的应用它。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的成果。

特别是十九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是人的解放说。

是伟大的历史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位指导思想的党。

然而,要想好好的应用这个理论体系,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还记得,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这不是偶然事件,是一件必然事件。

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大国,农民人口众多,经济和文化都十分落后。

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革命,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复杂的问题,如果照搬外国的经验和理论,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必须要实行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在于: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具体来说包括两方面。

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仅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它必须随时随地以具体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同一定历史阶段的历史任务、一定国家和民族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二是使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得具体的民族形式。

马克思主义只有与各个民族的具体特点相结合,与其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在这个国家扎根并真正发挥自己改造世界的功能.二、中国当时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的急迫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契机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挽救民族危亡,其结果均以失败而告终.一次次惨痛的失败和教训,使中国人民在付出巨大代价的同时,又追求着救国救民的真理,理论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犹如茫茫大海上的一盏明灯,为中国的革命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只有搞社会主义才能救得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作为一种新的具有超前意识和内涵的文化,而被中国先进分子所选择和接受的。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上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作为普遍真理 ,它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结晶 ,是世界性的理论 ,它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进步要素具有价值契合点和学理上的相似性 ,这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获得了文化根据,使得这个域外的理论迅速传入中国,并与本土文化相融合,适应了中国社会变迁的巨大精神需求,在中国社会进程中发挥出强劲的精神动力、理论旗帜与思想解放作用。

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概括地说,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2、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第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第三,科学发展观主张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概括地说,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

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

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这个体系中的理论观点经过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证明它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作

【结合实际谈一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姓名:郭 *
班级:化工14-A1
学号:120143301108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结合实际谈一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由于这学期刚刚学习这门课程,加上以前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并且借鉴网络查询信息得
出以下结论:
1、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
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理论和政治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告诉我们:人们要认识物质
世界的运动规律,必须通过实践,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因而有了实践是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所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作的题为<<论新阶段>>中提出
开始,已经走.过了72个春夏秋冬,共有两个理论成果
分别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
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从这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是相当的丰富
从毛泽东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始,中国人民开始实践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
上半叶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大众在与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过程中,深刻和创造性地分析了中国各个阶级情况和社会形
态,明确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和动力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开辟了农村包
围城市的革命路线,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同时共
产党人在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创造性的得到了毛泽东思想这一重
要理论成果,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这一理论成果引
导我们成功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及建设。当时间进入20世纪70年代,和
平和发展成为了时代主题。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我国要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这
一次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
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对中国的城市农村等不断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进行思想等
各个方面的解放,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最终形成一个一贯穿始终的哲学思
想——邓小平理论;接着以江泽民为中心的共产党人在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进
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同时意识到国内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等这种新形势下看到党的建设在这一时期的重要性,从而提出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的问题,并找到了答案,这个答案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好的推进了理论成果;由
于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经济体制等方面没能够发展好,
这一切造成了许多的社会问题出现,我们的党通过对过去发展模式等各个方面的反思,想到
了我们应该怎样更良性地发展,创造性的回答了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应
运而生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以上邓
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成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综合上面,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情
况相结合,从而得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3、通过了解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其运用过程,其精髓是实事求是。而当我们看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无论是以解放思想为精髓的邓小平理论,还是以“代
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的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
本利益”的三个代表思想,还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难发现每一个理论成果的形成都是
基于对于中国现实情况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同时这些都可以在毛泽东思想中找到它们的应有
之义,即实事求是。从这里可以看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都是
一脉相承的,不同的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的侧重点不同。
在新时期的今天我们仍有需要继续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是保持我党理论之树常青,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
的基本原则, 又是科学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题中要义。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不懈
探索的重要和突出问题。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地处理了认识与实践以及马
克 思主义的普遍指导意义与中国自身特点和时代特征的辩证关系,使马克思主义成功地实
现了中国化,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历史证明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重要性,所以新时期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当今
时代的客观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实际需要。我们要不断
客观的分析当前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并且能够适时的对自己的理论做出新的改进和创
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才能尽快走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完成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的建设好我们的国家,真正的让我们的广大人民过上有质量、有尊
严、充满幸福感的新生活。
4、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知道其精髓是实事求是,对于一个国家是如此的
重要,同样对我们当代的个人也是一样,同样我们要想发展自己就必须首先认识自己,认识
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随后才能在制作出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的计划。如果能很好的
执行的话,我想才能取得较好的进步,取得能够令人较满意的成绩。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其精髓在个人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所在。
综合以上所述,即为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的基本理解。

郭 健
化工14-A1
2016年10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